《青纱帐-甘蔗林》教案 中职语文高教版基础模块下册_第1页
《青纱帐-甘蔗林》教案 中职语文高教版基础模块下册_第2页
《青纱帐-甘蔗林》教案 中职语文高教版基础模块下册_第3页
《青纱帐-甘蔗林》教案 中职语文高教版基础模块下册_第4页
《青纱帐-甘蔗林》教案 中职语文高教版基础模块下册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目标】1、了解郭小川的生平及作品,理清诗歌的行文思路;2、掌握“青纱帐”和“甘蔗林”的象征意义;3、把握诗歌主题,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青纱帐”和“甘蔗林”的象征意义。难点:体会昔日艰辛的革命斗争岁月。【教学过程】一、课程导入1962年,三年自然灾害刚刚过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重新焕发出蓬勃的生机,广大人民群众的建设热情高涨。当时,满怀革命热情的诗人踏过祖国的南方和北方,为人民群众伟大的奋斗精神所感染,接连写下许多基调高昂的诗篇,这首诗便是其中的代表作。二、新课讲授1、知人论世郭小川(1919.9.2-1976.10.18),原名郭恩大,现代诗人,出生于河北省丰宁县凤山镇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一二九”运动后,他积极投身抗日救亡的学生运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民族解放先锋队文艺青年联合会的活跃成员,开始用诗歌作武器,参加了民族解放的斗争。2、写作背景1962年初,郭小川再度来到厦门,他站在香甜的甘蔗林里,联想到远在千里的北方的青纱帐,回忆起青年时期参加八路军,在青纱帐里打游击的战斗经历,曾经战火般严峻艰辛的岁月顿时涌上诗人的心头。诗人体味了困难和斗争,胜利和欢乐,领悟了其中深刻的道理。如诗人自己所说,《青纱帐——甘蔗林》便是“表现了我对克服困难的信心”。3、解题青纱帐:借指夏秋间田野里大片长得又高又密的高粱、玉米等。与甘蔗林相似“看见了甘蔗林,我怎能不想起青纱帐啊!”“——”表示话题的转换,全文主要内容为青纱帐、甘蔗林。先有青纱帐为话题展开,后转写甘蔗林内容,最后突出本诗歌主旨。4、初读诗歌5、梳理字词三、赏析课文1、精读诗歌全诗12节,可以分为三部分一(第1节):全诗的总起二(第2-11节):尽情铺陈青纱帐与甘蔗林的异与同,指出革命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时代的必然联系,说明自己之所以如此激动的原因三(第12节):总结全诗,点明“青纱帐”与“甘蔗林”的象征意义2、第一部分“我怎能不想去青纱帐”突出了“青纱帐—甘蔗林”的内在联系,充分表达了诗人浓郁的革命激情。“至今还这样令人神往”说明青纱帐留给诗人的记忆是深刻的、美好的、难忘的。“你竟如此翻动战士的衷肠”自然地展开了下文的丰富联想和开阔的想象,有总起下文的作用。3、第二部分(1)“哦,我的青春、我的信念、我的梦想……哦,我的战友、我的亲人、我的兄长……哦,我的歌声、我的意志、我的希望……哦,我的祖国、我的同胞、我的故乡……"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表达了“我的一切”与“青纱帐”密不可分。“青纱帐”是斗争摇篮,表达对革命前辈光辉业绩的赞颂之情,抒写了诗人心往神驰和衷心怀念、感激与自豪的思(2)说一说青纱帐场景中发生了哪些事情。在北方“染上战斗的火光”“浴过壮丽的朝阳”“生出翅膀”“炼成纯钢”(3)甘蔗林与青纱帐有什么不同?甘蔗林:香、甜、美、亮运用几种感官描写,营造出一副美好安逸、令人喜爱的场景,与青纱帐场景截然不同。(4)简要赏析第四至六小节的修辞手法。运用对偶、对比的修辞手法:凛冽的白霜VS大气的芬芳、炮火的寒光VS朝雾的苍茫、心跳的声响VS欢欣的吟唱、破烂的衣裳VS节日的盛装这些句子两两相对,两两相比,充分突显出两个时代的特点。对偶句音调和谐,互相映衬,增强了诗歌的形式美,渲染了浓重的抒情气氛,表达了作者深沉凝重的思想感情。(5)苹命年代艰辛生活社会主义崭新财代对比用南方的甘蔗林和北方的青纱帐相对比,在新旧对比中,感受时代的变化和精神的传承。(6)对于这两者不同象征意义,诗人作何回答?“我们的国土到处都是一样;生活永远使人感到新鲜明朗。无论哪里的风雷哟,都一样能壮大我们的胆量;无论哪里的光华哟,都一样能照耀我们的心房。无论哪里的雨露哟,都一样是滋养我们的琼浆。无论哪里的天地哟,都一样是培育我们的温床。”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抒发了诗人热爱祖国的深情和以四海为家的战士胸怀。既爱甘蔗林,也爱青纱帐的深厚感情,进一步回答了“令人神往”“翻动战士衷肠”的原因。(7)诗人从三个方面歌颂了甘蔗林和青纱帐的共同点:自然环境:风雷、太阳、月亮、露珠、雨水、天空、大地(8、9)战士性格:胆大、心细、性子刚、胸宽、气壮、眼睛亮(10)杀敌战场:叫他们投降、把他们埋葬、变为锐利的刀枪、织成强大的罗网(11)第10-11段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甘蔗林赋予战士的形象,诗人表现出战斗者的光荣传统始终在发扬光大,新老两代革命战士并肩战斗必能战胜一切。4、第三部分分析结尾的作用:诗人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把青纱帐和甘蔗林两条线索有机连接,写“甘蔗林”已成为今天的“青纱帐”,既首尾呼应,又通过回环往复的歌吟,升华主旨,深情讴歌了革命传统和继续革命的精神。是全诗感情的凝聚点,是画龙点睛之笔。5、象征意义(1)解读“青纱帐”与“甘蔗林”的象征意义。青纱帐:象征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游击战争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甘蔗林:象征着南方的甜蜜生活和富饶的土地。当年的青纱帐,为我们开辟了今天的甘蔗林,看见了甘蔗林,看到一代新人正在茁壮成长。(2)作者在文中着重描绘了两幅画面,分别是什么?有什么作用?画面一:青纱帐里战士们奋勇杀敌,接受战火硝烟的洗礼,沐浴胜利的朝阳,我们仿佛看见战士们矫健的身姿和步伐。画面二:甘蔗林里盛装的人们欢欣歌唱,吮吸大地的芬芳,我们仿佛看见人们轻盈的舞姿和含笑的脸庞。作用:通过形象鲜明的画面描写,表现了不同的生活场景;在两相对比中,体现了“青纱帐”和“甘蔗林”的象征意义,表现了诗歌的内涵。四、课堂小结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