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4页(共14页)2025年中考历史复习新题速递之世界现代史(2025年4月)一.选择题(共20小题)1.(2025•西安一模)学习历史需要区分历史叙述中的历史史实和历史解释。下列叙述中属于历史史实的是()①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②会宁会师,标志着红军长征胜利结束③“一二•九运动”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④《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⑤重庆谈判国共双方签署了“双十协定”A.①②③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③④⑤2.(2025•重庆校级模拟)莫斯科保卫战中,苏联老人、妇女、儿童纷纷上前线为军队运输物资、照顾伤员,甚至搬运弹药,苏联普通老百姓宁愿自己挨饿,也要将粮食留给战士。这反映了()A.人民为反法西斯战争作出贡献 B.反法西斯战争的艰巨性 C.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已正式形成 D.德军在苏德战场的失败3.(2025•洛龙区一模)1947年,丘吉尔把欧洲描绘成“一堆碎石,一处瘟疫和仇恨的滋生地”。但是处于废墟中的欧洲却数次出现“经济奇迹”。“奇迹”出现主要得益于()A.冷战的加剧 B.西欧走向合作 C.两极格局崩溃 D.经济全球化4.(2025•南陵县一模)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亚洲,继资产阶级革命后又出现“五四运动”,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等;在非洲,埃及爆发了反英独立运动。这表明第一次世界大战()A.加剧各国发展不平衡趋势 B.促进了民族意识的觉醒 C.使东方各国摆脱殖民统治 D.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5.(2025•南陵县一模)1963年,法国总统戴高乐拒绝签订美苏主导的部分禁止核实验条约,同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恢复邦交,提出“欧洲人的欧洲”的口号,否决与美国有特殊关系的英国加入欧洲共同市场,并于1966年退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由此可知,当时()A.戴高乐反对欧洲一体化 B.法国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C.欧洲联合进程受到阻碍 D.法国力图摆脱美国控制6.(2025•九台区一模)1943年,《开罗宣言》明确规定将日本窃取的台湾归还中国。1945年,旨在结束二战的《波茨坦公告》第八条规定,“《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据此可知,这两个文件()A.明确了中国对台湾的主权 B.彰显战后维护和平的决心 C.明确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D.强调反法西斯同盟重要性7.(2025•高密市一模)2024年,中国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的5G网络,支撑起远程医疗、工业互联网等数字化场景。这既是中国的成就,也是当代世界发展趋势的缩影。该趋势的本质特征是()A.世界多极化 B.经济全球化 C.社会信息化 D.文化多样化8.(2025•重庆校级模拟)陶行知创办的育才学校除了要求教师课堂上讲授基础知识外,还要求组织学生到工厂、农村从事调查、见习、实习等活动。这说明育才学校倡导()A.学以致用 B.因材施教 C.教育公平 D.教育民主9.(2025•九台区一模)某校开展主题为“20世纪国际关系格局演变”项目式学习。下列属于这一主题的是()①凡尔赛﹣华盛顿体系②两极格局形成③世界多极化趋势发展④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10.(2025•武威一模)法西斯国家发动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经历了从局部战争到全球战争的过程。不正确的是()A.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B.七七事变中国开始全民族抗战,开辟了对日本法西斯持久作战的东方主战场 C.德国入侵苏联,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D.日本挑起太平洋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11.(2025•包河区一模)中国神话人物哪吒的形象,经历过从佛教神灵到道教里的种灵的演变,最后又演变到遵从儒家伦理“剔骨还父、剔肉还母”。这种演变历程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A.先进性 B.统一性 C.创新性 D.和平性12.(2025•高密市一模)有学者认为,罗斯福新政是对原有的社会治理模式的改革与拯救,给资本主义戴上一个社会主义的“氧气面罩”。这里的“氧气面罩”是指()A.加强国家干预 B.照搬苏联模式 C.实行自由主义 D.放弃私有经济13.(2025•九台区一模)20世纪50年代,美苏两国都形成了以自己为核心的政治军事联盟,它们之间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发展成为集团对抗,将世界推入了一个紧张时代。这表明()A.世界殖民体系逐渐崩溃 B.两极格局形成 C.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D.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14.(2025•青山区模拟)近年来,巴塞罗那市通过城市物联网平台,构建智能垃圾管理系统,一年节省成本350万欧元。杭州市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了智能交通管理,显著缓解了交通拥堵问题。城市建设的新发展反映出()A.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 B.经济全球化程度加强 C.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 D.文化多样化特征显著15.(2025•合肥校级一模)《凡尔赛条约》规定:德国放弃所有海外殖民地,其殖民地皆被英、法、日瓜分;并将近1/7领土“让还”给法国、比利时、捷克斯洛伐克、波兰以及丹麦等。材料可以说明第一次世界大战()A.具有帝国主义掠夺性质 B.削弱了欧洲的优势地位 C.促进殖民地国家的觉醒 D.德国是战争的罪魁祸首16.(2025•洛龙区一模)1933年,纽约股票市场的市值仅为1929年时的15%;1932年,德国产业工人的失业率达30%;1938年的世界贸易额仅为1929年的60%不到。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是()A.华盛顿体系的确立 B.经济大危机的影响 C.世界大战策源地的形成 D.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17.(2025•泉州模拟)下列属于研究十月革命的一手史料是()A.“阿芙乐尔”号巡洋舰 B.英国BBC相关新闻评论 C.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D.电影《列宁在1918》18.(2025•天津校级模拟)区分史实与史论是学习历史的必备能力之一。下列属于史论的是()A.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毁圆明园 B.日军占领旅顺后,连续进行了四天大屠杀 C.进驻东交民巷的外国军队不断四处寻衅,射杀团民、清军 D.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19.(2025春•长寿区校级月考)斯大林逝世后,赫鲁晓夫在批判斯大林个人崇拜的同时,在经济上进行了一些改革;后来勃列日涅夫在经济上推行“新政策”。这两次改革都没有救治其经济发展的痼疾,根本原因是()A.改革未突破苏联模式 B.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C.民族解放运动的失败 D.马歇尔计划的失败20.(2024秋•章贡区期末)此役从1916年2月一直持续到12月,最终以德军的失败而告终。此役双方伤亡近100万人,因此被称为“绞肉机”。这场战役是()A.马恩河战役 B.索姆河战役 C.日德兰海战 D.凡尔登战役
2025年中考历史复习新题速递之世界现代史(2025年4月)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20小题)题号1234567891011答案BABBDACAACB题号121314151617181920答案ABCABADAD一.选择题(共20小题)1.(2025•西安一模)学习历史需要区分历史叙述中的历史史实和历史解释。下列叙述中属于历史史实的是()①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②会宁会师,标志着红军长征胜利结束③“一二•九运动”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④《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⑤重庆谈判国共双方签署了“双十协定”A.①②③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③④⑤【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什么是历史史实,什么是历史解释,注意掌握区别历史史实和历史解释的方法。【解答】据所学知识可知,历史史实是指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客观叙述,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①“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是对会议内容的客观叙述;④“《八一宣言》号召‘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直接引用宣言内容,属于事实;⑤“重庆谈判签署‘双十协定’”记录具体事件,无主观分析。①④⑤正确,B项符合题意;②“会宁会师标志着长征胜利结束”中,“标志”是对事件意义的总结,属于解释,排除AC项;③“一二•九运动促进抗日救亡新高潮”中,“促进”是对影响的评价,属于解释,排除D项。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什么是历史史实,什么是历史解释的概念。2.(2025•重庆校级模拟)莫斯科保卫战中,苏联老人、妇女、儿童纷纷上前线为军队运输物资、照顾伤员,甚至搬运弹药,苏联普通老百姓宁愿自己挨饿,也要将粮食留给战士。这反映了()A.人民为反法西斯战争作出贡献 B.反法西斯战争的艰巨性 C.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已正式形成 D.德军在苏德战场的失败【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莫斯科保卫战的知识,掌握相关基础知识。【解答】根据材料“莫斯科保卫战中,苏联老人、妇女、儿童纷纷上前线为军队运输物资、照顾伤员,甚至搬运弹药,苏联普通老百姓宁愿自己挨饿,也要将粮食留给战士”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莫斯科保卫战是二战中苏德战场上的重要战役,是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苏联老人、妇女、儿童等普通老百姓积极参与到战争相关的工作中,为军队运输物资、照顾伤员、搬运弹药,甚至宁愿自己挨饿也要将粮食留给战士,这充分体现了苏联人民为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巨大贡献,A项正确;题干中主要强调的是苏联人民的奉献精神,没有直接体现出反法西斯战争的艰巨性,排除B项;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正式形成的标志是1942年《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而莫斯科保卫战发生在1941年,时间上不符,排除C项;题干主要描述的是苏联人民在莫斯科保卫战中的表现,没有直接表明德军在苏德战场的失败,排除D项。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理解并识记莫斯科保卫战的知识。3.(2025•洛龙区一模)1947年,丘吉尔把欧洲描绘成“一堆碎石,一处瘟疫和仇恨的滋生地”。但是处于废墟中的欧洲却数次出现“经济奇迹”。“奇迹”出现主要得益于()A.冷战的加剧 B.西欧走向合作 C.两极格局崩溃 D.经济全球化【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战后西欧经济恢复和发展,掌握二战后欧洲经济发展的史实。【解答】结合所学知识,二战后,西欧国家通过建立煤钢共同体、欧共体等,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推动经济整合与发展,是经济奇迹的关键因素,B正确;冷战背景下的马歇尔计划虽助力西欧恢复,但冷战本身更多是政治军事对抗,非经济奇迹主要推动力,排除A;两极格局崩溃于20世纪90年代,与1947年后的时间不符,排除C;经济全球化是外部背景,但西欧内部合作(如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其经济恢复发展更直接、更关键,排除D。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战后西欧经济恢复和发展,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4.(2025•南陵县一模)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亚洲,继资产阶级革命后又出现“五四运动”,印度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等;在非洲,埃及爆发了反英独立运动。这表明第一次世界大战()A.加剧各国发展不平衡趋势 B.促进了民族意识的觉醒 C.使东方各国摆脱殖民统治 D.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掌握相关基础知识。【解答】根据题干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一次世界大战削弱了帝国主义的力量,促进了半殖民地,殖民地地区的民族解放运动高潮,促进了亚非拉地区民族意识的觉醒,B项正确;“加剧各国发展不平衡趋势”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排除A项;“使东方各国摆脱殖民统治”不符合史实,排除C项;一战后,中国仍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之中,“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说法错误,排除D项。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5.(2025•南陵县一模)1963年,法国总统戴高乐拒绝签订美苏主导的部分禁止核实验条约,同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恢复邦交,提出“欧洲人的欧洲”的口号,否决与美国有特殊关系的英国加入欧洲共同市场,并于1966年退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由此可知,当时()A.戴高乐反对欧洲一体化 B.法国谋求政治大国地位 C.欧洲联合进程受到阻碍 D.法国力图摆脱美国控制【分析】本题考查战后西欧经济恢复和发展,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解答】据题干“1963年,法国总统戴高乐拒绝签订美苏主导的部分禁止核实验条约……提出‘欧洲人的欧洲’的口号,否决与美国有特殊关系的英国加入欧洲共同市场,并于1966年退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可知,法国试图撇清和美国的关系,力图摆脱美国控制。故D正确;戴高乐反对欧洲一体化与“欧洲人的欧洲”不符,排除A;题干未涉及法国谋求政治大国地位的相关信息,排除B;题干信息仅仅法国一家的行为,不能说明欧洲联合进程受到阻碍,排除C。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战后西欧经济恢复和发展,考查学生的识记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题干材料说明当时法国力图摆脱美国控制。6.(2025•九台区一模)1943年,《开罗宣言》明确规定将日本窃取的台湾归还中国。1945年,旨在结束二战的《波茨坦公告》第八条规定,“《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据此可知,这两个文件()A.明确了中国对台湾的主权 B.彰显战后维护和平的决心 C.明确了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D.强调反法西斯同盟重要性【分析】本题考查《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解答】《开罗宣言》明确规定将日本窃取的台湾归还中国,《波茨坦公告》重申这一点。《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明确了中国对台湾的主权,为二战后中国收复被日本窃取的台湾及其附属岛屿等领土提供了重要的国际法依据。故A符合题意;题干材料不能说明《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彰显战后维护和平的决心,排除B;欧洲第二战场开辟是1944年,与《波茨坦公告》无关,排除C;题干材料不能反映《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强调反法西斯同盟重要性,排除D。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明确了中国对台湾的主权。7.(2025•高密市一模)2024年,中国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的5G网络,支撑起远程医疗、工业互联网等数字化场景。这既是中国的成就,也是当代世界发展趋势的缩影。该趋势的本质特征是()A.世界多极化 B.经济全球化 C.社会信息化 D.文化多样化【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社会信息化的发展,要求运用所学分析解读题干信息。【解答】分析题目:5G网络支撑远程医疗、工业互联网等数字化场景,核心围绕信息技术应用与数字化发展,正是信息技术发展推动社会信息化的体现,C正确;世界多极化涉及国际政治格局多极发展,与“数字化场景”无关,排除A;经济全球化强调经济领域的全球联系与资源配置,非题目核心,排除B;文化多样化聚焦文化多元性,与题干数字化内容无关,排除D。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社会信息化的发展,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8.(2025•重庆校级模拟)陶行知创办的育才学校除了要求教师课堂上讲授基础知识外,还要求组织学生到工厂、农村从事调查、见习、实习等活动。这说明育才学校倡导()A.学以致用 B.因材施教 C.教育公平 D.教育民主【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育才学校倡导学以致用,识读题干材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解答】据题干可知,育才学校让学生到工厂、农村从事调查、见习、实习等活动,就是让学生把课堂上学到的基础知识运用到实际场景中,符合学以致用的理念,A项正确;因材施教指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题干中未提及根据学生差异进行教育相关内容,排除B项;教育公平主要涉及教育机会、资源分配等方面的公平性。题干未围绕教育公平相关内容展开,排除C项;教育民主侧重于教育过程中的民主氛围、师生平等参与等。题干没有体现教育民主相关信息,排除D项。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题干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育才学校倡导学以致用的相关史实。9.(2025•九台区一模)某校开展主题为“20世纪国际关系格局演变”项目式学习。下列属于这一主题的是()①凡尔赛﹣华盛顿体系②两极格局形成③世界多极化趋势发展④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分析】本题考查20世纪国际关系格局演变的相关内容,掌握基础知识。【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①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③苏联解体后,世界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④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与第三次科技革命有关,不属于国际关系格局的内容。①②③符合题意,A项正确,排除BCD。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准确识记20世纪国际关系格局演变的相关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10.(2025•武威一模)法西斯国家发动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经历了从局部战争到全球战争的过程。不正确的是()A.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B.七七事变中国开始全民族抗战,开辟了对日本法西斯持久作战的东方主战场 C.德国入侵苏联,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D.日本挑起太平洋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分析】本题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题干信息进行解答即可。【解答】本题是逆向选择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德国入侵波兰,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C项符合题意;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与史实相符,A项不符合题意;七七事变中国开始全民族抗战,开辟了对日本法西斯持久作战的东方主战场,与史实相符,B项不符合题意;日本挑起太平洋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与史实符合,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分析题干信息的能力。11.(2025•包河区一模)中国神话人物哪吒的形象,经历过从佛教神灵到道教里的种灵的演变,最后又演变到遵从儒家伦理“剔骨还父、剔肉还母”。这种演变历程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A.先进性 B.统一性 C.创新性 D.和平性【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华传统文化的统一性,识读题干材料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解答】据题干“中国神话人物哪吒的形象,经历过从佛教神灵到道教里的种灵的演变,最后又演变到遵从儒家伦理‘剔骨还父、剔肉还母’”可知,哪吒形象从佛教到道教,再到儒家伦理的演变,展现了中华文化对不同思想体系的兼容并蓄和融合统一。这种演变反映了中华文化能够将不同来源的思想和信仰整合为一个有机整体,体现了文化的统一性,B项正确;先进性一般是指在某方面具有进步、领先的特质,题干主要强调的是哪吒形象在不同文化元素影响下的演变,并不是突出其先进性,排除A项;虽然哪吒形象有变化,但题干强调的是不同文化的融合,而不是创新,排除C项;和平性强调的是文化在交流传播等过程中没有冲突、和平共处等方面,题干中并没有体现文化的和平性,排除D项。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题干信息以及理解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中华传统文化的统一性的相关史实。12.(2025•高密市一模)有学者认为,罗斯福新政是对原有的社会治理模式的改革与拯救,给资本主义戴上一个社会主义的“氧气面罩”。这里的“氧气面罩”是指()A.加强国家干预 B.照搬苏联模式 C.实行自由主义 D.放弃私有经济【分析】本题考查了罗斯福新政,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解答】罗斯福新政的核心就是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以消除经济危机。这一举措确实为资本主义制度注入了新的活力,可以视为给资本主义“戴上了一个氧气面罩”,A正确;罗斯福新政虽然借鉴了某些社会主义的思想和方法,但并未完全照搬苏联模式,排除B;自由主义是资本主义的传统经济思想,主张市场自由、减少政府干预。而罗斯福新政恰恰是加强了政府的干预,排除C;罗斯福新政并未放弃私有经济,而是在维护私有制的基础上进行调整和改革,排除D。故选:A。【点评】本题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13.(2025•九台区一模)20世纪50年代,美苏两国都形成了以自己为核心的政治军事联盟,它们之间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发展成为集团对抗,将世界推入了一个紧张时代。这表明()A.世界殖民体系逐渐崩溃 B.两极格局形成 C.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D.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分析】本题考查美苏争霸,解答本题要结合材料和所学的课本知识进行分析。【解答】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1949年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成立了政治军事联盟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即北约,苏联针锋相对,于1955年,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组成了政治军事联盟华约,标志着两极格局正式形成,B正确;材料强调美苏争霸,与世界殖民体系逐渐崩溃无关,排除A;世界向多极化趋势加强应强调美苏之外的力量的崛起,而材料强调的是美苏争霸,与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无关,排除C;材料强调的是美苏对抗,与经济全球化无关,排除D。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美苏争霸,考查学生分析材料信息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14.(2025•青山区模拟)近年来,巴塞罗那市通过城市物联网平台,构建智能垃圾管理系统,一年节省成本350万欧元。杭州市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了智能交通管理,显著缓解了交通拥堵问题。城市建设的新发展反映出()A.世界多极化发展趋势 B.经济全球化程度加强 C.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 D.文化多样化特征显著【分析】本题考查第三次科技革命,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和题干信息进行解答即可。【解答】根据题干信息“近年来,巴塞罗那市通过城市物联网平台,构建智能垃圾管理系统,一年节省成本350万欧元。杭州市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了智能交通管理,显著缓解了交通拥堵问题”可知,巴塞罗那和杭州利用物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进行城市建设和管理,体现了社会信息化的持续推进,C项正确;世界多极化指国际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排除A项;经济全球化强调世界经济联系的加强,排除B项文化多样化侧重于文化的多元性,排除D项。故选:C。【点评】本题以第三次科技革命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分析题干信息的能力。15.(2025•合肥校级一模)《凡尔赛条约》规定:德国放弃所有海外殖民地,其殖民地皆被英、法、日瓜分;并将近1/7领土“让还”给法国、比利时、捷克斯洛伐克、波兰以及丹麦等。材料可以说明第一次世界大战()A.具有帝国主义掠夺性质 B.削弱了欧洲的优势地位 C.促进殖民地国家的觉醒 D.德国是战争的罪魁祸首【分析】本题考查第一次工业革命。【解答】A.根据题干信息可知,德国的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战是列强为重新瓜分世界、争夺殖民地而进行的战争,因此材料可以说明第一次世界大战具有帝国主义掠夺性质,A项正确。B.削弱了欧洲的优势地位,题干内容没有体现,题干内容反映的是德国的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排除B项。C.促进殖民地国家的觉醒,题干内容没有涉及,题干内容反映的是德国的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排除C项。D.德国是战争的罪魁祸首,是指德国挑起战争,题干内容没有涉及,题干内容反映的是德国的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排除D项。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熟记第一次工业革命相关知识。16.(2025•洛龙区一模)1933年,纽约股票市场的市值仅为1929年时的15%;1932年,德国产业工人的失业率达30%;1938年的世界贸易额仅为1929年的60%不到。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是()A.华盛顿体系的确立 B.经济大危机的影响 C.世界大战策源地的形成 D.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分析】本题考查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特点与影响,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解答】根据材料“1933年,纽约股票市场的市值仅为1929年时的15%;1932年,德国产业工人的失业率达30%;1938年的世界贸易额仅为1929年的60%不到”和所学可知,材料中的数据可看出美国、德国、世界贸易额均出现大幅度,通过时间可判断这是由于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造成的后果,B项正确;华盛顿体系是一战后帝国主义国家重新瓜分世界的体系,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是经济大危机的影响,世界大战策源地的形成也受经济大危机的影响,不是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排除C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于1939年,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B。【点评】本题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17.(2025•泉州模拟)下列属于研究十月革命的一手史料是()A.“阿芙乐尔”号巡洋舰 B.英国BBC相关新闻评论 C.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D.电影《列宁在1918》【分析】本题考查了俄国十月革命,要求学生阅读史料并结合所学作出回答。【解答】根据所学可知,一手史料是指历史上遗留下的实物、历史活动的亲历者或见证者的记述,而1917年11月,列宁领导彼得格勒起义爆发,以“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的炮声为信号,起义者突破防线,冲进冬宫,逮捕了临时政府主要领导人,临时政府被推翻,十月革命获得胜利。因此,“阿芙乐尔”号巡洋舰的文物,是研究十月革命的一手史料,A项正确;英国BBC成立于1922年,时间不符,排除B项;小说是文学作品,属于二手史料,且小说具有主观性,排除C项;电影是影视作品,属于二手史料,排除D项。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俄国十月革命,要求学生具有解读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18.(2025•天津校级模拟)区分史实与史论是学习历史的必备能力之一。下列属于史论的是()A.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毁圆明园 B.日军占领旅顺后,连续进行了四天大屠杀 C.进驻东交民巷的外国军队不断四处寻衅,射杀团民、清军 D.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单位雇佣厨师协议书
- 合同代表变更协议书
- 2025年机械制造企业服务化转型中的服务型客户关系管理团队建设报告
- 协议主体变更协议书
- 员工外地培训协议书
- 员工补偿薪资协议书
- 商铺提前解约协议书
- 如何应对2025年工程法规考试试题及答案
- 商铺提前交房协议书
- 单位房屋修缮协议书
- 虚拟地理环境智慧树知到答案2024年黑龙江工程学院
- 项目五 车辆灯光系统故障检修-教学课件-unlimit
- 智能制造产业园项目投资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 采煤工作面单体液压支柱的选择计算
- 保偏产品简介
- 搪玻璃搅拌尺寸
- 生物制品制造检定规程资料讲解
- 急性髓性白血病的分类及其进展
- 取水泵站围堰方案
- 小学一年级写字教学(课堂PPT)
-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形楼盖课程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