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化学真题模拟题专项汇编-09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含解析_第1页
2024年高考化学真题模拟题专项汇编-09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含解析_第2页
2024年高考化学真题模拟题专项汇编-09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含解析_第3页
2024年高考化学真题模拟题专项汇编-09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含解析_第4页
2024年高考化学真题模拟题专项汇编-09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09反应速率、化学平衡

:2024年高考真题:

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024年浙江卷)5mLO.lmol•L一1KI溶液与1mLO.lmol•L-午6。3溶液发生反应:

3+2+

2Fe(aq)+21-(aq)^2Fe(aq)+I2(aq),达到平衡。下列说法不正碰的是()

A.加入苯,振荡,平衡正向移动

B.经苯2次萃取分别后,在水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呈血红色,表明该化学反应存在限

C.加入FeS04固体,平衡逆向移动

D.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花震磊

【答案】D

【解析】A.加入苯振荡,苯将L萃取到苯层,水溶液中。。2)减小,平衡正向移动,A正

确;

B.将5mL0.Imol/LKI溶液与ImLO.Imol/LFeCb溶液混合,参与反应的Fe"与I物质的量之

比为1:1,反应后「肯定过量,经苯2次萃取分别后,在水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呈血红色,

说明水溶液中仍含有Fe;即F£没有完全消耗,表明核化学反应存在限度,B正确:

C.加入FcSO,固体溶于水电离出Fc。c(Fe")增大,平衡逆向移动,C正确;

D.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代黑孑崇,D错误;

答案选Do

2.(2024年浙江卷)肯定条件下:2NO2(g)^N2O4(g)zlH<0o在测定NO2的相对分子质

量时,下列条件中,测定结果误差最小的是()

A.温度0℃、压强50kPaB.温度130。*压强300kPa

C.温度25℃、压强100kPaD.温度130℃、压强50kPa

【答案】D

【解析】测定二氧化氮的相对分子质量,要使测定结果误差最小,应当使混合气体中NG的

含量越多越好,为了实现该目的,应当变更条件使平衡尽可以地逆向移动。该反应是一个反

应前后气体分子数减小的放热反应,可以通过减小压强、上升温度使平衡逆向移动,则选项

中,温度高的为130C,压强低的为50kPa,结合二者选1)。答案为D。

3.(2024年江苏卷)CH」与CO?重整生成上和C0的过程中主要发生下列反应

CH4(g)+CO2(g)=2H2(g)+2C0(g)\H=247.1kJmof

,

H2(g)+CO2(g)=H2O(g)+CO(g)AH=41.2kJmor

在恒压、反应物起始物质的量比〃(CHj:〃(CO2)=l:l条件下,c乩和co2的平衡转化率随

温度变更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曲

3米

40060080010001200

温度/K

A.上升温度、增大压强均有利于提高CH1的平衡转化率

B.曲线B表示CFL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的变更

C.相同条件下,改用高效催化剂能使曲线A和曲线B和重叠

D.恒压、800K、n(CH.):n(C()2)=l:1条件下,反应至Clh转化率达到X点的值,变更除温度

外的特定条件接着反应,Clh转化率能达到Y点的值

【答案】BD

【解析】A.甲烷和二氧化碳反应是吸热反应,上升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即正向移动,甲

烷转化率增大,甲烷和二氧化碳反应是体积增大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逆向移动,甲烷转

化率减小,故A错误;

B.依据两个反应得到总反应为C%(g)+2CO2(g)=H2(g)4-3C0(g)+H2(g),加入的CIh

与C0:物质的量相等,CO2消耗量大于Qi因此CO2的转化率大于CH“因此曲线B表示CH、

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变更,故B正确;

C.运用高效催化剂,只能提高反应速率,但不能变更平衡转化率,故c错误;

D.800K时甲烷的转化率为X点,可以通过变更二氧化碳的量来提高甲烷的转化率达到丫点

的值,故D正确。综上所述,答案为BD。

4.(2024年天津卷)已知「Co(Hq)6『呈粉红色,[CoClj一呈蓝色,[ZnCL广为无色。

现将CoCk溶于水,加入浓盐酸后,溶液由粉红色变为蓝色,存在以下平衡:

(。(也0)6「+4CT聿。。4广+6H2O\H,用该溶液做试验,溶液的颜色变更如下:

①置于冰水浴中.

蓝色溶液|分为3份②加水稀释-------A粉红色溶液

③加少量ZnCl2固体J|

以下结论和说明正确的是

A.等物质的量的[Co(H?O)(J+和[Co。)“中。键数之比为3:2

B.由试验①可推知△水0

C.试验②是由于。(HQ)增大,导致平衡逆向移动

D.由试验③可知配离子的稳定性:[ZnClJ'ICoCLr

【答案】D

【解析】A.1个[Co(40)中含有18个。键,1个[CoClP-中含有4个。键,等物质的

量的[Co(“0)6产和[CoClJ-所含o键数之比为18:4和:2,A错误;

B.试验①将蓝色溶液置于冰水浴中,溶液变为粉红色,说明降低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则逆

反应为放热反应,正反应为吸热反应,A7>0,B错误:

c.试验②加水稀释,溶液变为粉红色,加水稀释,溶液的体积增大,[coao)-.、[COCLF-、

C「浓度都减小,[Co(Ha)」\c「的化学计量数之和大于[CoCL]2-的化学计量数,则瞬时浓

度商》化学平衡常数,平衡逆向移动,c错误;

D.试验③加入少量ZnCk固体,溶液变为粉红色,说明Zr?'与C1-结合成更稳定的[ZnCl]2-,

导致溶液中。(C「)减小,平衡逆向移动,则由此说明稳定性:[ZnClj2)[CoCl]・,D正确;

答案选D。

【点睛】本题有两个易错点:A项中[Co(HQ)6r中不仅有Co’与乩0分子间的配位键,而且

每个乩0分子中还有两个D—H。键;C项中HQ为溶剂,视为纯液体,加水稀释,溶液体枳

增大,相当于利用“对气体参与的反应,增大体积、减小压强,平衡向气体系数之和增大的

方向移动”来理解。

5.(2024年新课标W)二氧化碳催化加氢合成乙烯是综合利用CO?的热点探讨领域。回答

下列问题:

(1)CO2催化加氢生成乙烯加水的反应中,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c2H4):〃(也0)=。

当反应达到平衡时,若增天压强,则〃(GHJ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理论计算表明,原料初始组成〃(CO?):〃a)=1:3,在体系压强为0.IMPa,反应达到平

衡时,四种组分的物质的量分数x随温度7的变更如图所示。

图中,表示C2H1、CO?变更的曲线分别是、_______oC0?催化加氢合成C?H,反应的

卜比0(填“大于”或“小于”)。

(3)依据图中点A(440K,0.39),计算该温度时反应的平衡常数4=(MPa)』(列出计

算式。以分压表示,分压;总压X物质的量分数)。

(4)二氧化碳催化加氢合成乙烯反应往往伴随副反应,生成CSHG、GE、C凡等低碳烧。肯定

温度和压强条件下,为了提高反应速率和乙烯选择性,应当____________________o

【答案】(1)1:4变大(2)dc小于

0.394X—

(3);乂一^或--------4--x一•等

40.0393o.396x(吧产心

3

(4)选择合适催化剂等

【解析】

【分析】依据质量守恒定律配平化学方程式,可以确定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依据可逆反应

的特点分析增大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依据物质的量之比等「化学计量数之比,从图中找

到关键数据确定代表各组分的曲线,并计算出平衡常数。依据催化剂对化反应速率的影响和

对主反应的选择性,工业上通常要选择合适的催化剂以提高化学反应速率、削减副反应的发

生。

【详解】(l)CM催化加氢生成乙烯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衣示为2C5+6比?CU=

CH2+4H20,因此,该反应中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C2H4):“(WO)=1:4。由于该反应是气体

分子数削减的反应,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若增大压强,则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HJ变大。

(2)由题中信息可知,两反应物的初始投料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由图中曲线的起点坐

标可知,c和a所表示的物质的物质的最分数之比为1:3、d和b表示的物质的物质的最分

数之比为1:4,则结合化学计量数之比可以推断,表示乙烯变更的曲线是d,表示二氧化碳

变更曲线的是c。由图中曲线的变更趋势可知,上升温度,乙烯的物质的量分数减小,则化

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该反应为放热反应,AV小于0。

(3)原料初始组成/7(C02):/J(H2)=1:3,在体系压强为0.IMpa建立平衡。由A点坐标可知,

该温度下,氢气和水的物质的量分数均为0.39,则乙烯的物质的量分数为水的四分之一,

039039

即一,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分数为氢气的三分之一,即七一,因此,该温度下反应的

43

0.39~喳

1

平衡常数3“=42、右帆)十9宿1加生

XI

I3)

(4)工业上通常通过选择合适的催化剂,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同时还可以提高目标产品的

选择性,削减副反应的发生。因此,肯定温度和压强下,为了提高反应速率和乙烯的选择性,

应当选择合适的催化剂。

【点睛】本题确定图中曲线所代表的化学物质是难点,其关键在于明确物质的量的分数之比

等于各组分的物质的量之比,也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在初始投料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

的前提下,否则不成立)。

6.(2024年山东新高考)探究CHQH合成反应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有利于提高CH30H的产

率。以CO?、H?为原料合成CHQH涉及的主要反应如下:

1

I.CO2(g)+3H2(g)UCH30H(g)+H2O(g)NH、=-49.5k.J-moE

II.CO(g)+2H2(g)^CH3OH(g)A%=-90.4kJmoL

III.CO2(g)+H2(g)CO(g)+H2O(g)

回答下列问题:

(1)AH3=kjmol:

(2)肯定条件下,向体积为V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1molOh和3mol也发生上述反应,

达到平衡时,容器中CHQH(g)为amol,CO为bmol,此时平0®的浓度为mol

.1/(用含@、1)、V的代数式表示,下同),反应山的平衡常数为。

(3)不同压强下,依据NCOD:n(H2)=l:3投料,试验测定C0?的平衡转化率和CH30H的平衡

产率随温度的变更关系如下图所示。

温度

图甲图乙

平衡

已知:co?的平衡转化率=xlOO%

初始

z?(CH,OH)平衡

CHQH的平衡产率:、xlOO%

〃(网初始

其中纵坐标表示ca平衡转化率的是图(填“甲”或“乙”);压强小、P2、P3

由大到小的依次为;图乙中r温度时,三条曲线几乎交于一点的缘由是

⑷为同时提高C()2的平衡转化率和CH2H的平衡产率,应选择的反应条件为(填标

号)。

A.低温、高压B.高温、低压C.低温、低压D.高温、高压

Ib(a+b)

【答案】(1)+40.9(2)—

(l-a-b)(3-3a-b)

(3)乙P]、p2、p;lT1时以反应HI为主,反应m前后气体分子数相等,压强变更对平

衡没有影响

(4)A

【解析】

【分析】依据盖斯定律计算反应热:利用三个反应,进行浓度和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结合

图形依据勒夏特列原理考虑平衡移动的方向,确定温度和压强变更时,C0?的平衡转化率和

CH.OH的平衡产率之间的关系得到相应的答案。

【详解】⑴依据反应依则△“二△〃+△伤T9.5k/molT+(~90.4kj-mor')=+40.9

kj-mol-1:

(2)假设反应H中,CO反应了xmohMII生成的CH30H为xmoLI生成的CH30H为(a~x)inoL

CO(g)+3H(g)^iCHOH(g)+HO(g)

III生成CO为(b+x)mol,依据反应I:2232,反应

a-x3(a-x)a-xa-x

CO(g)+2H,(g)CH,OH(g)-CO,(g)+H(g)^^CO(g)+H,O(g)

II:,反应III:"2

x2xxb+xb+xb+xb+x

所以平衡时水的物质的量为(a-x)mo1+(b+x)moI=(a+b)noL浓度

为:(a+b)m°l二竺mSL";平衡时CO:的物质的量为

VLV

Imol-(a-x)mol-(b+x)mol=(1-a-lo)mol,H2的物质的量为

3mol-3(a-x)mol-2x-(b+x)mol=(3-3a-b)niol.CO的物质的最为bmol»水的物质的品为

ba+b

—X--------

VV_bx(a+b)

(a+b)mol,则反应III的平衡常数为:

1-a-b3-3a-b(1-a-b)x(3-3a-b)

VV

(3)反应I和II为放热反应,上升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则CHQH的平衡产率削减,所以图

甲表示CH2H的平衡产率,图乙中,起先上升温度,由于反应I和II为放热反应,上升温

度,平衡逆向移动,CO2的平衡转化率降低,反应III为吸热反应,上升温度反应III向正

反应方向移动,上升肯定温度后以反应III为主,0)2的平衡转化率又上升,所以图乙表示

CO?的平衡转化率;压强增大,反应I和II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反应I和II平衡正向

移动,反应III气体体积不变更,平衡不移动,故压强增大CH30H的平衡产率增大,依据图

所以压强关系为:P》P2>P:.;温度上升,反应I和II平衡逆向移动,反应III向正反应方向

移动,所以7温度时,三条曲线交与一点的缘由为:3时以反应III为主,反应III前后分

子数相等,压强变更对平衡没有影响:

(4)依据图示可知,温度越低,(:&的平衡转化率越大,QI2H的平衡产率越大,压强越大,

CO?的平衡转化率越大,CH2H的平衡产率越大,所以选择低温柔高压,答案选A。

【点睛】本题为化学反应原理综合题,考查了盖斯定律、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勒夏特列原

理进行图像的分析,难点为平衡常数的计算,巧用了三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进行了数据的

处理,得到反应III的各项数据,进行计算得到平衡常数。

7.(2024年浙江卷)探讨CO2氧化C2H$制C2Hg对资源综合利用有重要意义。相关的土

要化学反应有:

A

I.C2H6(g)wC2H4(g)+H2(g)△H]C36kJmo「

II.C2H6(g)+CO2(g)^JC2H4(g)+H2O(g)+CO(g)AH2=177kJ.mor'

III.C2H6(g)+2CO2(g)^^4CO(g)+3H2(g)△%

,

IV.CO2(g)+H2(g)^CO(g)+H2O(g)AH4=41kJmor

已知:298K时,相关物质的相对能量(如图1)。

CJL(g)一

<回—;;

C.ILfg)

“w

TW—.1,0

/

32W

@

.042

~~…….2X6

ll/Xb

2整)….393

图I

可依据相关物质的相对能量计算反应或变更的△〃(△与随温度变更可忽视)。例如:

,1

H20(g)=H20(l)=-286kJ-mol'-(-242kJ.mol")="44kJ-mol_o

请回答:

(1)①依据相关物质的相对能量计算=_____kJ•mo「°

②下列描述正确的是_____

A.上升温度反应I的平衡常数增大

B.加压有利于反应I、II的平衡正向移动

C.反应III有助丁乙烷脱氢,有利于乙烯生成

D.恒温恒压卜通水蒸气,反应IV的平衡逆向移动

③有探讨表明,在催化剂存在下,反应n分两步进行,过程如下:

(C2H6(g)+CO2(g))^(C2H4(g)+H2(g)+CO2(g))

7(C,H4(g)+CO(g)+HQ(g)),且其次步速率较慢(反应活化能为2IOkJ・mo「),依

据相关物质的相对能量,画出反应n分两步进行的“能量夜应过程图”,起点从

(C2H6(g)+CO2(g))的能量T77kJmoL,起先(如图2)。

⑵①CO2和C2H6按物质的量1:1投料,在923K和保持总压恒定的条件下,探讨催化剂

X对“CO2氧化C2H$制C2HJ的影响,所得试验数据如下表:

催化剂转化率CzH"%转化率CO"%产率C2HJ%

催化剂X19.037.63.3

结合详细反应分析,在催化剂X作用下,CO2氧化C2H6的主要产物是,推断依据

②采纳选择性膜技术(可选择性地让某气体通过而离开体系)可提高C2H4的选择性(生成

C2H4的物质的量与消耗QHG的物质的量之比)。在773K,乙烷平衡转化率为9.1%,保

持温度和其他试验条件不变,采纳选择性膜技术,乙烷转化率可提高到11.0%。结合详细

反应说明乙烷转化率增大的缘由是

【答案】(D®430②AD

(2)©COC2H4的产率低,说明催化剂X有利于提高反应HI速率

②选择性膜吸附c2H4,促进反应n平衡正向移动

【解析】

【分析】依据题中信息用用对能量求反应热;依据平衡移动原理分析温度、压强和反应物的

浓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并作出相关的推断;依据相关物质的相对能量和活化能算出中间产

物、过渡态和最终产物的相对能量,找到画图的关键数据:催化剂的选择性表现在对不同反

应的选择性不同;选择性膜是通过吸附目标产品而提高目标产物的选择性的,与催化剂的选

择性有所区分。

【详解】⑴①由图1的数据可知,c2H6(g)、C02(g)、CO(g)、Mg)的相对能量分别为T4kJ・nK)lT、

-893kj-mol\-410kj-mol\0kjmolj由题中信息可知,&片生成物的相对能量玄应物

的相对能量,因此,C2H6(g)+2C0,(g)-4C0(g)+3H2(g)M=(-110

kJ-mol-,)x4-(-84kJ-mol-')-(-893kj-mol_1)x2=430kj-molqo

②A.反应1为吸热反应,上升温度能使其化学平衡向止反应方向移动,故其平衡常数增大,

A正确;

B.反应I和反应II的正反应均为气体分子数增大的反应,增大压强,其化学平衡均向逆反

应方向移动,B不正确;

C.反应HI的产物中有C0,增大CO的浓度,能使反应II的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故

其不利于乙烷脱氢,不利于乙烯的生成,C不正确;

D.反应IV的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在恒温恒压下向平衡体系中通入水蒸气,体系的总

体积变大,水蒸气的浓度变大,其他组分的浓度均减小相同的倍数,因此该反应的浓度商变

大(大于平衡常数),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D正确。

综上所述,描述正确的是AD。

③由题中信息可知,反应II分两步进行,第一步的反应是C2Hb(g)+C()2(g)fC2HKg)+H2(g)

+C02(g),CHKg)、H2(g)、C02(g)的相对能量之和为52kJ-mol-*+0+(-393kJ-moD=-341

4

kj-mol;其次步的反应是CN(g)+H2(g)+CO2(g)->C2HXg)+H2O(g)+C0(g),其活化能为210

kj-mol-1,故该反应体系的过渡态的相对能量又上升了210过渡态的的相对能量变

为T41kJ-mol-*+210kJ-molH=-131kj♦mol\最终生成物CM(g)、H?0(g)、C0(g)的相对能

量之和为(52kJ-mol4)+(-242kJ-mol4)+(-l10kJ・mo]T)=4加0广。依据题中信息,第

一步的活化能较小,其次步的活化能较大,故反应11分两步进行的“能量一反应过程图”可

・M

以表示如下:3,

、wl

ft

45U

必5

(2)①由题中信息及表中数据可知,尽管C()2和按物质的量之比1:1投料,但是CM的

产率远远小于c2H6的转化率,但是CO?的转化率高于C2H,”说明在催化剂X的作用下,除了

发生反应II,还发生了反应III,而且反应物主要发生了反应川,这也说明催化剂X有利于提

高反应川速率,因此,CO:氧化的主要产物是CO。故答案为:CO:&乩的产率低说明催

化剂X有利于提高反应HI速率。

②由撅中信息可知,选择性膜技术可提高CM的诜择性,由反应1【

C2H6(g)+CO2(g)wC乩(g)+HQ(g)+C0(g)可知,该选择性应详细表现在选择性膜可选择性地让

C2乩通过而离开体系,即通过吸附Cz乩减小其在平衡体系的浓度,从而促进化学平衡向正反

应方向移动,因而可以乙烷的转化率。故答案为:选择性膜吸附&H”促进反应II平衡向正

反应方向移动。

【点睛】本题“能量一反应过程图”是难点。一方面数据的处理较难,要把各个不同状态的

相对能量算准,不能遗漏某些物质;另一方面,还要考虑两步反应的活化能不同.这就要求

考生必需有耐性和细心,精确提取题中的关键信息和关健数据,才能做到完备。

•I

2025届高考模拟试题

I•I

L---------------------------------------«

8.(2024年北京市东城区其次学期高三4月新高考适应试卷)下列事实不熊用平衡移动原

理说明的是

A.开启啤酒瓶后,瓶中立刻泛起大量泡沫

由HKg)、h(g)、HI(g)组成的平衡体系加压后颜色变深

C.试验室制取乙酸乙酯时,将乙酸乙酯不断蒸出

D.,用石灰岩受地下水长期溶蚀形成溶洞

【答案】B

【解析】A.啤酒中存在平衡:IbCO:海为I3+C02,开启啤酒瓶,瓶内压强降低,平衡向气

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即向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的方向移动,故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说明,A

不选;

B.反应由+【【海?2Hl是一个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反应,压强变更并不能使平衡发

生移动,混合气体加压后颜色变深,是因为I?的浓度增大,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说明,B选:

C.试验室制取乙酸乙酯时,采纳加热的方式将乙酸乙酯不断蒸出,从而平衡向生成乙酸乙

酯的方向移动,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说明,C不选;

D.石灰岩形成与反应:CaCOdCCL+H。诲9Ca(HC0;J)2,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说明,D不选;

答案选B。

9.(天津市和平区2025届高三一模)在300mL的密闭固定容器中,肯定条件下发生

Ni(s)+4C0(g)KNi(CO)Kg)的反应,该反应平衡常数⑺与温度(D的关系如下表所

示:

77℃2580230

K5X10'21.9X10,5

下列说法不或碰的是()

A.上述生成Ni(CO))(g)的反应为放热反应

B.230℃时,该反应的正反应为不自发的反应

C.80℃达到平衡时,测得〃(C0)=0平mol,则Ni(CO)」的平衡浓度为2mol-L

D.25℃时反应Ni(CO)dg)=Ni(s)+4CO(g)的平衡常数为2X10-

【答案】B

【解析】A.图表数据分析,平衡常数随温度上升减小,说明平衡逆向进行,逆向是吸热反

应,正向是放热反应,故A正确;

B.23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仁1.9X105,只是说明正反应进行的程度低,但仍为自发

的反应,故B错误;

C.80℃达到平衡时,测得n(C0)=0.3mol,c(C0)=J匕=lmol/L,依据平衡常数计算式,

0.3L

"CO)/%则内(CO)[的平衡浓度为2moi/L,故C正确;

?(CO)

D.25℃时反应Ni(CO),(g)峰珍Ni(s)+4C0(g)的平衡常数为

Ni(s)+4C0(g)灌为Ni(CO)/g),平衡常数的倒数一目d=2X1()上故D正确;

故答案为B。

10.(成都七中2025届高三考前热身考试)某小组探究试睑条件对反应速率的影响,设计如

下试验,并记录结果如下:

现淀粉溶液体

编号温度H2s。4溶液KI溶液出现蓝色时间

©20℃0.10mol,LH10mL0.40mol,L45mL1mL40s

②20℃0.10mol•L-110mL0.80mol•L-15mL1mL21s

4

③50℃0.10mol-LH10mL0.40mol•L"5mL1mL5s

④80℃0.10mol,LH10mL0.40mol•L51nL1mL未见蓝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试验①@可知,反应速率/与c(D成正比

B.试验①■©中,应将HfOi溶液与淀粉溶液先混合

C.在I-被氧化过程中,H*只是降低活化能

D.由试验③④可知,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慢

【答案】A

【解析】

【分析】反应速率与温度、浓度、催化剂等有关,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浓度越大反应速

率越快,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加快反应速率。

【详解】A.试验①②中其它条件相同,c(O:①<②,且反应速率:①<②,所以反应速率

v与c(I)成正比,A正确;

B.试验①⑥中,应将KI溶液与淀粉溶液先混合,再加入H?SO,溶液,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氯

化还原反应生成碘单质,测定溶液变色的时间,B错误;

C.在I被G氧化过程中,H除了作为催化剂降低活化能,还作为反应物参与反应,C错误;

D.由试验④温度越高,生成的碘单质能被氧气接着氧,化,所以④不变色,D错误。

答案选A。

11.(杭州高级中学2025届高三仿真模拟)在容积为2L的刚性密闭容器中加入ImolCOz和

3m014,发生反应:C02(g)+3H2(g)=CH30H(g)+H20(g)。在其他条件不变的状况下,温度对

反应的影响如图所示(注:「、4均大于30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在「时的平衡常数比在L时的小

n(COJ

B.处于A点的反应体系从「变到"’达到平衡时诉访减小

时,反应达到平衡时生成甲醇的反应速率v(CLOH)mol,Lmin-1

D.「时,若反应达到平衡后CO2的转化率为x,则容器内的压强与起始压强之比为(2r):2

【答案】D

【解析】A.图象分析可知先拐先平温度高,TiVTz,温度越高平衡时生成甲醇物质的量越小,

说明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则温度越高,平衡常数越小,该反应在「时的平衡常数比%时的

大,故A错误;

n(COJ

B.分析可知「V%,A点反应体系从「变到小,升温平衡逆向进行,达到平衡时小二z

增大,故B错误:

C.丁2下达到平衡状态甲醉物质的量由,反应达到平衡时生成甲醇的平均速率为v(CHQH)

=T7-mol*L1*minl,故C错误;

2tB

D.Z下,若反应达到平衡后CO?转化率为x,则

+3H士CHQH+HO

co222

起始量(mol)1300

转化量(mol)x3xXX

平衡量(mol)\-x3-3xXX

1—X+3—3x+x+x7—x

则容器内的压强与起始压强之比=-------------------=——,故D正确:答案选D。

1+32

12.(杭州高级中学2025届高三仿真模拟)25℃,向40mL0.05mol/L的FeCk溶液中加入

10mL0.15mol/L的KSCN溶液,发生反应:Fe"+3SCN=Fe(SCN)3,混合溶液中c(Fe")与反

应时间(t)的变更如图所示。(盐类的水解影响忽视不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q

0%L力Lt/min

A.在该反应过程中,A点的正反应速率小于B点的逆反应速率

B.E点对应的坐标为(0,0.05)

0.04-m

C.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代s

m(3m-0.09)

D.t,时向溶液中加入50mL0.Imol/LKCl溶液,平衡不移动

【答案】C

【解析】A.A点反应物浓度大于B点反应物浓度,A和E两点均没有达到平衡状态,则在该

反应过程中,A点的正反应速率大于B点的逆反应速率,A错误;

B.E点混合后溶液的浓度为(0.04LX0.05mol/L)+0.05L=0.04mol/L,则E点坐标为(0,

0.04),B错误;

C.由图可知,平衡时Fe,浓度为m,则络合离子浓度为0.04tn,SCN一的浓度为

0.04-m

(0.01X0.15)4-0.05^X(0.04-m)=3m-0.09,则K=~~~~T,C正确;

m(3m-O.O9)

D.t,时向溶液中加入50mL0.Imol/LKC1溶液,溶液总体积增大,浓度减小,向浓度增大

的方向移动,即逆向移动,D错误;答案选C。

13.(浙江省宁波市五校2。25屈高三适应性考试)1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NO和lmolCl2

反应:2NO(g)+Cl2(g)^2NOCl(g),在温度分别为式、”时测得NO的物质的量与时间的关

系如表所示,正确的是

t/min

05813

温度/℃

T,21.51.31.0

21.151.()1.0

T2

A.T,>T2

B.T1时,反应前5min的平均速率为v(CL)=0.5mol,厂•mirjT

C.反应达平衡时,上升温度促进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

D.T2时,向反应后的容器中充入ZnolNOCMg),再次平衡时,c(NOCl)>2mul•L-1

【答案】1)

【解析】A.其他条件肯定下,温度越高,化学反应速率越快。依据表格中的数据,单位时

间内,T?温度下,N0的反应速率快,因此TKTz,A错误;

B.T时,反应前5min,N0的物质的量削减了0.5moL依据化学方程式,则Cb削减了0.25mo1,

25mo11

则r(Cl2)=°-=()。5moi・L".min-,B错误;

lLx5min

C.依据图示,该反应在T?温度下,在8min时,已经达到平衡,平衡是N0的物质的量为加。10

而TWT?,温度低,化学反应速率慢;反应在“温度下,反应13分钟N0的物质的最为Imol,

与该反应在T2下的平衡时的量相同。其他条件相同下,温度不同,同一反应的平衡状态肯

定不同。因此该反应在温度L下,反应13min还未平衡,反应还在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可

知降低温度,平衡正向移动,C错误;

D.D时,向反应后的容器中充入2molN0Cl(g),相当于再次加入了2moiNO和ImolCb,达

到新的平衡时.,其效果相等于压缩体积,增大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因此

c(NOCl)增大,因此c(NOCl)>2mol-L\D正确;

答案选Do

14.(北京高校附中2025届高三化学阶段性测试)反应2SiHCh(g)=SiH£b(g)+SiCh(g)

在催化剂作用下,于3234和343K时充分反应,SiHCL的转化率随时间变更的结果如图

所示:

7

J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343K时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为22%

B.a、b处反应速率大小:va>vb

C.要提高SiHCla转化率,可实行的措施是降温柔刚好移去反应产物

D.已知反应速率v=v正-V逆二%x嚷HQjk逆XsiH,jXs©4,k正、k逆分别为正、逆反应速率常

数,x为物质的最分数,则343K时^=^7

【答案】C

【解析】

【分析】由图示,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达到平衡用得时间就越少,所以曲线a代表343K

的反应,曲线b代表323K的反应;要提高反应物的转化率,就须要使平衡向右移动,从今

角度动身进行分析;依据转化率列出三段式,再利用达到平衡时正反应速率等于逆反应速率,

进行相关的计算。

【详解】A.由图示,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达到平窗用得时间就越少,所以曲线a代表

343K的反应,从图中读出343K时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为22%,A正确;

B.a、b两点的转化率相等,可以认为各物质的浓度对应相等,而a点的温度更高,所以速

率更快,即Va>Vb,B正确;

C.由图可知,温度越高转化率越大,削减生成物,依据勒夏特列原理,平衡正向移动,则

转化率增大,所以要提高SiHCh转化率,可实行的措施是升温柔刚好移去反应产物,C错误;

D.假设起先时SiHCk的物质的量浓度为cmol/L,343K时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为22%,则

2SiHCl3(g)^SiH2Cl2(g)+SiCl4(g)

有.起始浓度(mol/L):c00

变化浓度(mol/L):0.22c0.11c0.11c

平衡浓度(mol/L):0.78c0.11c0.11c

0.78c0.11c

XsiHJ_0.78c+0.11c+0.11c=0.78,XsiHC,3-0.78c+0.11c+0.11c=().11,

0.11c

XsiHC,i_0.78c+0.11c+0.11c=0.11

已知反应速率V=V正・V逆二k正XjiHcjk逆XsiHQjs.,平衡时v1K=V设,则有

2i.L_XSiH,CIXSiCl_0.11x0.110.11

1r24个修,D正确。

K逆XSiHCl,U-/6U./O

答案选C.

15.(江苏省七市2025届高三其次次调研)温度为VC,向体积不等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分别

加入足量活性炭和ImolMb发生反应:2c(s)+2N02(g*N2(g)+2C()2(g)反应相同时间,测得

各容渊中NO2的转化率与容器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80

60

40

20

4

A.rc时,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为一

45

B.图中c点所示条件下,v(正)>v(逆)

C.向a点平衡体系中充入肯定量的NO?,达到平衡时,NO?的转化率比原平衡大

D.容器内的压强:P.:Pb>6:7

【答案】BD

【解析】

【分析】由反应2C®+2NO2(g)=N2(g)+2CO2(g)可知容器体积越大,压强

越小,反应往正方向移动,NO2的转化率提高,由图像可知,相同时间,a,b为已达到平衡

点,c还未达到平衡,利用化学平衡常数和等效平衡进行分析。

【详解】A.a点时反应达到平衡,NO?转化率为40%,则

2C(s)+2NO2(g)=N2(g)+2CO2(g)

开始(mol)100

反应(mol)0.40.20.4

平衡(mol)().60.20.4

rC时,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为

/O.4mol\20.2mol

K=C2(CC)2)•c(N2)4

=k,故A错误;

~C2(N0)(0.6mol45工

2-)2

X

B.图中c点还未达到平衡,反应往正方向进行,v(正)>v(逆),故B正确;

C.向a点平衡体系中充入肯定量的NO?,等效于加压,平衡逆移,转化率降低,C错误;

D.由A可知a点时容器内气体物质的量为b点时反应三段式为

2C(s)+2N0?(g)kN2(g)+2CO2(g)

开始(mol)100

反应(mol)0.80.40.8

平衡(mol)0.20.40.8

则b点容器内气体物质的量为由于%<上,则P.、:Pb>6:7,故D正确;

故答案选:BDo

16.(泰安市肥城市2025届高三适应性训练一)利用传感技术可以探究压强对

2N02(g)b^N20Ng)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在室温、lOOkPa条件下,往针筒中充入肯定体积

的NO?气体后密封并保持活塞位置不变。分别在如、t2时刻快速移动活塞并保持活塞位置不

变,测定针筒内气体压强变更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点处NOz的转化率为3%

B.E点到H点的过程中,NO?的物质的量先增大后减小

C.E、H两点对应的正反应速率大小为\%>VE

D.B、E两点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大小为

【答案】CD

【解析】A.由图可知B点处压强为97KPa,设起始二氧化氮为Imol,转化率为a,由题意

建立如下三段式:

2N02(g)=N204(g)

起(mol)10

变(mol)a0.5a

平(mol)l-a0.5a

由也二?可得嘿二不%,解得a=0.06,即二氧化氮的转化率为6斩故A错误:

»21U.Od

B.由图可知,t2时刻移动了活塞,压强快速增大,说明快速移动活塞使针筒体积减小,并

保持活塞位置不变后,体系因体积减小而压强增大,平衡向生成四氧化二氮的方向移动,则

E点到H点的过程中,二氧化氮的物质的量是一个减小过程,故B错误;

C.对于有气体参与的反应,压强越大反应速率越大,由图可知,H点压强大于E点,则反

应速率VH>VE,故C正确;

D.由图可知,B到E的过程为压强减小的过程,减小压强平衡向生成二氧化氮的方向移动,

气体的物质的量增大,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气体质量不变,则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减小,即M»>ME,故D正确;故选CD。

17.(宁夏高校附属中学2025届高三第五次模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近年来,绿

色发展、生态爱护成为中国展示给世界的一张新“名片”。

(I)汽车尾气是造成大气污染的重要缘由之•,削减氮的氧化物在大气中的排放是环境爱护

的重要内容之一。请回答卜列问题:

⑴已知:N2(g)+O2(g)=2NO(g)AH,=+180.5kJ和

-1

C(s)+O2(g)=CO2(g)A/72=-393.5kJgnol

2C(s)+O2(g)=2CO(g)A/73=-22lkJgnoL

若某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T吉嘤上,则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C2(NO)C-(CO)

(2)N?。’在肯定条件下可发生分解:2N2O5(g)=4NO2(g)+O2(g),肯定温度下,在恒容密

闭容器中充入肯定量N2o5进行该反应,能推断反应已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