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高考语文复习:山水田园题材古代诗歌阅读练习题
阅读卜而这两首诗歌,完成卜而小题。
插秧歌
杨万里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笠是兜蓼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唤渠朝征歌平宴,低头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背未匝,照管蚂儿与雏鸭。
现田家
韦应物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
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
饥助①不自苦,竹泽且为喜。
仓禀无宿储,徭役犹未已。
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
注:①励:劳苦,勤劳。
1.下列对这两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杨诗首联运用了白描手法描绘农户全家总动员插秧的情景,各有分工,紧张忙碌
又秩序井然。
B.杨诗颔联把笠比作兜签,把蓑比作盔甲,形象鲜明,不仅使诗歌有趣活泼,而且
更寓有深意。
C.韦诗中没有描绘“微网”,而突出“众卉新”,既写出万木欣欣向荣,又表达诗人欣
喜之情。
D.两首讲都直接从现实中截取牛活场景,用牛活化的口语描绘劳作场景,朴实畅认,
自然轻快。
2.两首诗歌都写劳作,但是抒发的情感同中有异,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蝶恋花
第1页共8页
[南宋]危成大
春涨一篙添水面。芳草鹤儿,绿满微风岸。
画舫夷犹②湾百转,横塘塔近依前远。
江国多家农事晚。村北村南,谷雨才耕遍。
秀才连冈桑叶贱,看看尝而③收新英。
注:①这首词是词人除居苏州•带所作。②夷犹:犹像迟疑,指船行缓慢。③尝面:品
尝新面。
3.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上阕第一句正面描写水景,突出其“涨”;第二、三句重点描写“岸”,突出其“绿工
B.上阕最后两句描写船行,既写出了船行之态,又写出了沿途风光,更表现出了盎
然意趣。
C.”秀麦连冈桑叶贱”写高地上的景象:麦子拔穗,桑叶长成,农桑丰收在望。
D.这首间运用豪放的笔调,将景物与农事描写得自然连贯,表现出时田园生活的喜
爱之情。
4.词的上阕是怎样描绘“水乡春景图”的?请结合作品简要赏析。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各题。
春U与裴迪过新昌里①访吕逸人不遇
王维
桃源一向绝风尘,柳市南头访隐沦。到门不敢题凡鸟②,看竹何须问主人。
城上青山如屋里,东室流水入西邻v闭户著书多岁月,种松皆件亳龙麟.
【注】①新昌里:在长安城内。吕逸人即吕姓隐士。②凡鸟:据《世说新语•简傲》记
我,三国魏时的嵇康和吕安是莫逆之交,一次,吕安访嵇康大遇,康兄嵇喜出迎,吕安
于门上题“风”字而去,嘲讽嵇喜是“凡鸟③看竹;事见《晋氏王羲之传》。王羲之之
子王徽之闻吴中某家有好竹,坐车直登其门观竹,“讽啸良久
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借《桃花源记》中的世外桃源比况吕逸人的住处,写吕逸人不染风尘的超俗
节操。
B.诗人寻友不遇,借典放表达了未见到吕逸人的无限懊恼,可见其寻逸之心的诚笃
真挚。
C.尾联表达了对吕逸人淡定洒脱、精神自足人生境界的赞美;也表达了对随居生活
的向往。
第2页共8页
D.这首诗既有上下句虚实相间,也有上下联虚实相对,笔姿灵活,变化多端,颇有
情味。
6.诗的颈联是怎样抒发作者的感情的?请作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春中田园作
王维
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
持斧伐远扬,荷锄觇泉脉。
旧燕识故巢,旧人看新历。
临觞忽不御,悯怅远行客。
7.下面对诗句的理解,其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开头两句十个字,仅通过鸟鸣、花开描写春天的景色,却把春意写得很浓。
B.诗的第三、四句写人们拿着斧子去修整桑枝,扛着锄头去察乔泉水的通路。
C.诗的第五、六句写燕子飞回来了,屋中的旧主人在翻看新历,写出了对亲人的思
念。
D.诗的第七、八句写诗人面对美景很想畅饮,可是想到那些离家在外的人无缘领略
与享受这种生活,不禁为之惋惜惆怅。
8.这首诗前四句描写了怎样的春景图?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小题.
归园田居(其二)
陶渊明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青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相见无杂言,但追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常恐霜羲至,零落同草莽。
【注】①轮鞅:指车马。
9.下面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当项的两项是
A.开头四句从正面写“静”,用“野外”、“穷巷”、“荆扉”、“虚室”来反复强调乡居的
清贫,喑示出自己抱贫守志的高洁之心。
B.中间四句是以外在的“动''来写乡居生活内在的“静”,写出作者往来于田间,打理
桑麻,虽孤独但也快乐的隐居生活。
第3页共8页
c.“野外罕人事”与“户庭无尘朵”一外一-内,有异曲同工之妙,都写出了诗人摆脱官
场和世俗束缚后轻松愉悦的心情。
D.《归园田居》(其一)整首诗着重表现对官场生活的强烈厌倦;而本诗着意写出乡
居生活的宁静,表现诗人恬淡的心境。
E.这首诗语言质朴,语调悠然,叙述乡居生活的日常片断,在一片“静”的境界中,
流荡着一种古朴淳厚的情味。
10.陶渊明的乡居生活总体说是平静安宁的,但是他的心情也会有喜有忧,结合诗句加
以分析。
第4页共8页
参考答案:
1.D2.同:都写了农家生活的辛苦和农事的繁忙流露出诗人对劳动和劳动者的赞美。
异:杨诗抒发了吃苦耐劳,勤劳乐观的精神:韦诗:揭示了赋税徭役的繁重,抒发了诗人对
贫苦的劳动人民的同情心,对封建社会制度的不合理的抨击。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D“用生活化的口语描绘劳作场景,朴实畅达,自然轻快”错误,第二首诗没有用“生活化的
口语”,“自然轻快”也表述错误,语言风格自然活泼。
故选Do
2.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
杨诗:该诗生动地描绘了江南农户全家总动员插秧的情景:田夫、田妇、大儿、小儿各有分
工,拔秧、抛秧、接秧、插秧,紧张忙碌而秩序井然。三四句通过对雨具和雨势的刻画,表
现了插秧的艰苦,插秧简直就是一场紧张的战斗,也表现了农事的繁忙,农家儿女正像全副
武装的士兵一样在与大奋斗,与地拼搏,抒发了吃苦耐劳,勤劳乐观的精神。
方诗:“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比起“总写农家耕作。“几日闲”更是用反问句式道出了农民劳作
的艰辛。“饥勋不自苦,宫泽且为喜''这二句写出了农民的勤劳朴实。“仑廛无宿储,徭役犹
未已''写到农夫的无粮与徭役之苦,同情之意流注其间,使读者纵观封建社会农夫被压迫之
惨状。诗人站在同情人民疾苦的立场上对不合理的社会现实的揭露与抨击,客观真实地展示
了田家生活的凄楚与悲哀,表达了对贫苦的劳动人民的同情心。
结合以上分析,从“同"与“异''两个角度分析抒发的情感即可。
3.D4.①以水为背景。这幅画水面上涨,面积也大。②以动衬静,动静结合。鹅儿嬉
戏,微风吹拂,画舫迟缓,舟行塔移,与充满生机的碧水绿岸相得益彰。③以绿为主色。水
岸芳草黄中透绿,绿满两岸。
【解析】3.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的思想内容、情感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
考生要先审清题干要求,明确是让选“正确”还是让选"不正确''的,是"一项''或是"两项'':其
次,阅读选项,回归诗歌,在理解诗歌的基础上,进行比对。
D项,”运用豪放的笔调“错误。通过阅读这首词,可以感觉到作者通过对水乡春景的描写,
给我们展现了一幅清新、明净的水乡春景图,传递出浓郁而恬美的农家生活气息。其笔调是
“清新愉悦”的。
第1页共8页
故选D。
4.本题考查考生鉴赏诗歌内容、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考生应先审清题干要求,
明确答题的内容和方向,其次依据题干要求,结合具体诗句进行回答。
本题题干要求考生结合作品简要赏析“词的上阕是怎样描绘,水乡春景图’的据此,考生近
点分析上阕描写“水乡春景图”的方法即可。
对上阕内容理解与分析,要抓住诗歌中的意象,结合采用的艺术手法,分析画面特点,指出
表达效果。
在这首词的上阕中,出现的意象有春水、芳草、鹅儿、微风。“春涨一篙添水面。芳草鹅儿,
绿满微风岸”,春水涨满,一直浸润到岸边的芳草,写出了水面开阔:
芳草、鹅儿在微风中活泼泼地抖动、游动,是动景,那嫩嫩、利谐的色调,透出了生命的温
馨与活力,微风轻轻地吹,吹绿了河岸,吹绿了河水,画面色彩以“绿色为主”:
“横塘塔近依前远”,前方的塔是静景,与上句是动静结合,以动衬静,表现了沿途美丽风光,
表达出诗人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5.B6.借景抒情,诗人描写了吕逸人居住的清幽的环境,抒写了隐逸生活的情趣,抒
发了作者对吕逸人的景仰之情和对隐逸生活的羡慕之情、
【解析】5.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意象、表现手法和情感的能力。
B.“无限懊恼”错。访人不遇,于普通人而言,可能有无限懊恼,然而诗人却引用历史故事
来表达对吕逸人的仰慕之情。
故选Bo
6.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的能力。
颈联“城上青山如屋里,东家流水入西邻”,写城上的青山好像在室内一样,东邻流动的水流
入西边邻居。实写吕逸人居所的环境,“青山如屋里”生动地点明吕逸人居所出门即见山,暗
示与尘市远离:流水经过东家流入西邻,可以想见吕逸人居所附近流水淙淙,环境清幽,真
是一个依山傍水的绝妙境地。青山妩媚,流水多情。诗人借景抒情,一则照应开篇的绝风尘,
二则抒写了隐逸生活的情趣,抒发了作者对吕逸人的景仰之情和对隐逸生活的羡慕之情。
7.C8.①这首诗描写了一幅欣欣向荣的春日田园图。春天到了,斑鸠在屋上.不时鸣叫,
村中的杏花争先开放,开得雪白一片:②农民有的拿着斧子去修整桑枝,有的扛着锄头去察
看泉水的通路。③这一切都透出一种明媚、生机、充满希望的春天的气息。
第2页共8页
【解析】7.本题考查学生综合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C.”写出了对亲人的思念”错,归燕、新历是春天开始的标志,表现出浓郁的春天气息和对春
天的喜爱之情。
故选C。
8.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景物形象的能力。
这时一首山园诗,解答时注意抓住景物特征,先总体概括,再具体分析,最后到情感表达。
“屋上春鸠鸣,村边杏花白“,屋上有一只杜鹃鸟在鸣叫,村落旁边大片杏花开的雪白。首联
写春天的景物,诗人敏锐捕捉到斑鸠、杏花等意象,表现出浓郁的春天气息。
“持斧伐远扬,荷锄觇泉脉”,手持斧子去整理桑树那长长的枝条,扛起锄头去察看地下的泉
水。颔联写农事,春天到来,农民们忙于农事,紧张而欢愉,透露出唐代前期的社会生活和
人们的精神面貌。
前两联写出了春天的欣欣向荣和农民的愉快欢欣,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敏锐的感受以及对山
园生活的热爱。
9.BD10.①喜乡间生活宁静,没有俗事俗人打扰。“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就表现
了乡居的宁静,“虚室绝尘想暗含摆脱时俗束缚的喜悦。②喜与乡邻关系友好淳厚。“相见无
杂言,但道桑麻长”,与乡邻一起谈论桑麻生长的情况,与充满了权诈虚伪的官场相比,这
里人与人的关系是澄澈明净的,令人喜悦。③忧自己的庄稼毁于一旦。“常恐霜霰至,零落
同草莽“,诗人生怕自己辛勤劳动的成果毁于一旦,心怀恐惧。这里的一喜一惧,并非“尘想
“杂念:相反,这单纯的喜俱,正反映着经历过乡居劳作的洗涤,诗人的心灵变得明澈了,
感情变得淳朴了。
【解析】9.本题考查学生综合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
B.“孤独”错,这四句写的是诗人时常沿着野草从生的田间小路,和乡邻们来来往往,共话
桑麻,并不孤独。
D.“着重表现对官场生活的强烈厌倦”错,《归KIHI居》(其一)着重表现他“久在樊笼里,复
得返自然”的欣喜心情。
故选BD。
第3页共8页
10.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安徽省滁州市琅琊区丰山实验学校2025-2026学年三上数学期末学业水平测试试题含解析
- 爱的教育:心灵成长之路
- 行政事业单位与国有企业内部债权债务管理办法解读
- 2025届宁夏回族吴忠市青铜峡市三上数学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说课:乘坐公交车社会教育
- 土地使用权买卖协议书
- 医学专业药理学科普知识测试卷
- 陶瓷行业智能化生产线与质量控制体系方案
- 骑电动车安全教育主题班会
- 建筑设计理念与规范实战测试卷
- UL9540A标准中文版-2019储能系统UL中文版标准
- 编辑或出版岗位招聘面试题与参考回答(某大型央企)2024年
- 主要绿化树种苗木质量(DB14-T 135-2005)
- 《售后服务体系》课件
- 售后服务人员培训资料课件
- 肺真菌病护理病例讨论
- 生命智能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房屋柜子定制合同模板
- 非遗漆扇扇子科普宣传
- 用眼卫生(教学设计) 体育三年级上册
- 小学六年级毕业班家长会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