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教学内容13.1《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课时共2课时第1课时课型精读课教材分析《林教头风雪山神庙》节选自《水浒传》第十回,是我国古典文学名著中的经典章节。课文通过描写林冲由逆来顺受、委曲求全到奋起反抗的转变过程,展现了封建社会官逼民反的黑暗现实。作者施耐庵运用生动的语言、精彩的情节和细腻的人物描写,塑造了林冲这一典型形象,同时对环境的描写也极具特色,为故事的发展和人物性格的刻画起到了重要作用。这篇课文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理解古典文学作品的内涵以及感受封建社会的社会风貌具有重要意义。学情分析高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言文阅读基础和文学鉴赏能力,但对于古典小说中复杂的人物形象和深刻的主题理解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他们对《水浒传》这部名著可能有一定的了解,但大多停留在影视作品层面,对于原著的文学价值和艺术魅力认识不够深入。此外,学生在分析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时,可能缺乏系统性和深度,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启发。核心素养学习评价1.语言建构与运用-积累文中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品味文中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学习作者运用语言塑造人物形象、推动情节发展的技巧。2.思维发展与提升-梳理小说的情节结构,分析情节发展的特点和作用,培养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对林冲人物形象的分析,学习从不同角度分析人物性格,提高辩证思维能力。3.审美鉴赏与创造-体会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感受作者通过环境描写营造的氛围和意境,提高审美鉴赏能力。-欣赏小说的艺术魅力,尝试对小说进行个性化的审美评价和创造。4.文化传承与理解-了解《水浒传》所反映的封建社会的社会风貌和文化背景,体会作品中所蕴含的反抗精神和侠义文化。-传承和弘扬我国古典文学的优秀传统,增强文化自信。1.通过课堂提问、文言知识检测等方式,评价学生对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的掌握情况。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发言,评价学生对小说情节结构的梳理和分析能力。3.让学生撰写人物形象分析短文,评价学生对林冲人物形象的理解和分析能力。4.开展课堂交流活动,评价学生对小说中环境描写作用的体会和审美鉴赏能力。5.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对《水浒传》所反映的文化背景的理解和文化传承意识。重点1.积累文言知识,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2.梳理小说的情节结构,分析情节发展的特点和作用。3.分析林冲的人物形象,体会其性格转变的过程和原因。难点1.理解小说中环境描写的作用,感受其对情节发展和人物性格刻画的烘托效果。2.体会《水浒传》所反映的封建社会的社会风貌和文化内涵,理解作品的主题。主问题林冲是如何从一个逆来顺受的禁军教头转变为奋起反抗的英雄的?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包含课文原文、相关图片、视频资料等。2.学习单,印有文言知识练习题、情节梳理表格、人物形象分析问题等。3.《水浒传》原著及相关研究资料。学习过程一、导入(3分钟)1.播放电视剧《水浒传》的主题曲《好汉歌》,营造氛围,引起学生的兴趣。2.提问:同学们,我们刚刚听到的是电视剧《水浒传》的主题曲,大家对《水浒传》这部作品有多少了解呢?请几位同学分享一下。3.教师总结学生的回答,简要介绍《水浒传》的成书背景、主要内容和文学价值,引出本节课要学习的《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二、活动一:初读课文,疏通文意(10分钟)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初步感受课文的内容。2.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文中的生字词,如“赍发(jīfā)”“迤逦(yǐlǐ)”“恁地(nèndì)”等,带领学生认读并讲解其含义。3.学生结合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自主翻译课文,圈画出难以理解的字词和句子。4.教师巡视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并选择一些重点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进行集中讲解。-实词:“生事”(制造事端)、“刺配”(脸上刺字,发往远地充军)、“彤云”(浓云)等。-虚词:“则”(就)、“但”(只)、“且”(暂且)等。-句式:“林冲见差拨”(省略句,应为“林冲见(于)差拨”)、“小二夫妻两个,捏着两把汗”(无特殊句式,但要理解“捏着两把汗”这种形象的表达)等。5.完成学习单上的文言知识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教师巡视检查,及时反馈学生的掌握情况。三、活动二:梳理情节,把握结构(10分钟)1.学生默读课文,思考并完成学习单上的情节梳理表格,明确小说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情节阶段|主要内容||----|----||开端|林冲沧州遇旧知,听闻陆谦等人到来,埋下伏笔||发展|林冲买刀寻敌,接管草料场,为情节发展做铺垫||高潮|山神庙手刃仇敌,林冲奋起反抗||结局|林冲被逼上梁山|2.小组内交流讨论,互相补充和完善情节梳理表格。3.每组选派代表发言,展示小组讨论结果。教师引导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补充,共同梳理出清晰的情节结构。4.提问:小说的情节发展有什么特点?这样安排情节有什么作用?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总结: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曲折多变,采用了设置悬念、伏笔照应等手法,使故事充满了吸引力。这样安排情节不仅能够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还能更好地塑造人物形象,揭示主题。四、活动三:分析林冲,体会转变(12分钟)1.教师提出主问题:林冲是如何从一个逆来顺受的禁军教头转变为奋起反抗的英雄的?让学生带着问题再次阅读课文,圈画出描写林冲语言、动作、心理的语句。2.小组合作探究,从文中找出体现林冲不同阶段性格特点的语句,并进行分析。-逆来顺受阶段:如“我因恶了高太尉,生事陷害,受了一场官司,刺配到这里。如今叫我管天王堂,未知久后如何。不想今日到此遇见。”表现出林冲对高俅的陷害敢怒不敢言,逆来顺受的性格。-反抗意识觉醒阶段:“林冲大怒,离了李小二家,先去街上买把解腕尖刀,带在身上,前街后巷一地里去寻。”体现出林冲在得知陆谦等人到来后,开始有了反抗的意识。-彻底反抗阶段:“林冲举手,肐察的一枪,先戳倒差拨。陆虞候叫声‘饶命!’吓的慌了手脚,走不动。那富安走不到十来步,被林冲赶上,后心只一枪,又戳倒了。翻身回来,陆虞候却才行得三四步,林冲喝声道:‘奸贼!你待那里去!’劈胸只一提,丢翻在雪地上,把枪搠在地里,用脚踏住胸脯,身边取出那口刀来,便去陆谦脸上搁着,喝道:‘泼贼!我自来又和你无甚么冤仇,你如何这等害我!正是“杀人可恕,情理难容”!’”通过这些描写,生动地展现了林冲彻底反抗的决心和勇猛的形象。3.每组推选一名代表发言,汇报小组讨论结果。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深入分析,总结林冲性格转变的过程和原因。-过程:逆来顺受——反抗意识觉醒——彻底反抗。-原因:高俅等人的步步紧逼,使林冲走投无路;在沧州的遭遇让林冲看清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腐朽,从而激发了他的反抗精神。4.提问:林冲的性格转变对表现小说的主题有什么作用?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教师总结:林冲的性格转变反映了封建社会官逼民反的黑暗现实,深化了小说“官逼民反”的主题,同时也让读者感受到了正义的力量和反抗的必要性。五、课堂小结(3分钟)1.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回顾文言知识、情节结构和林冲的人物形象。2.强调林冲性格转变的重要意义以及小说所反映的社会主题,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深入阅读《水浒传》,感受古典文学的魅力。作业设计1.背诵课文中描写林冲手刃仇敌的段落,体会其语言的表现力。2.完成学习单上的拓展作业,写一篇500字左右的短文,分析林冲这一人物形象对你的启示。3.阅读《水浒传》中其他与林冲相关的章节,进一步了解林冲的故事。板书设计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一、情节结构开端:沧州遇旧知发展:买刀寻敌、接管草料场高潮:山神庙手刃仇敌结局:逼上梁山二、人物形象林冲:逆来顺受——反抗意识觉醒——彻底反抗三、主题官逼民反教学反思本次教学围绕《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第一课时展开,聚焦文言知识学习、情节结构梳理和人物形象分析,整体流程较为顺畅,但仍有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亮点:1.教学目标明确:紧扣核心素养目标,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以及文化传承与理解能力,通过多种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了全面的锻炼。2.教学方法多样:采用了朗读法、自主学习法、小组合作探究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在文言知识教学中,通过集中讲解和练习巩固,帮助学生较好地掌握了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在情节结构和人物形象分析中,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发言,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3.注重引导启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提出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如“小说的情节发展有什么特点?这样安排情节有什么作用?”“林冲的性格转变对表现小说的主题有什么作用?”等问题,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和主题。不足:1.时间把控不够精准:在文言知识讲解和情节结构梳理环节,花费的时间较多,导致人物形象分析环节有些仓促,部分学生没有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2.小组合作效果有待提高:在小组合作探究过程中,个别小组存在参与度不均的问题,少数学生主导发言,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教师对这些情况的关注和引导不够及时。3.对学生的个性化解读引导不足:在分析林冲的人物形象时,主要以教师的引导和总结为主,对学生的个性化解读和独特见解挖掘不够,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改进方向:1.优化教学时间安排:合理分配每个教学环节的时间,精简文言知识讲解内容,提高教学效率,为人物形象分析和学生的讨论发言留出更充足的时间。2.加强小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安徽省阜阳市颍州区2025届数学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届西藏山南地区扎囊县数学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模拟试题含解析
- 行政管理的公共关系学备考试题及答案
- 2022 年中级会计师考试《中级经济法》真题及解析(9月5日)
- 剧组协调员助理场记聘用合同
- 长期公寓租赁合同
- 中级经济师考试对行业发展的影响与试题及答案
- 农民信息技术应用服务合同
- 知识产权转让与保密协议细节展开说明文档
- 心理学应用知识练习题
- 法律法规合规性评价记录表
- 初中历史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作业设计
- 能源英语面面观 知到智慧树网课答案
- 电脑时代需要练字辩论材料
- MOOC 职业生涯开发与管理-南京邮电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中国书法艺术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2024年4月自考00015英语(二)试题
- 上汽大众电子说明书
- 数学建模与系统仿真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足球鞋推广方案
- 论三农工作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