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口语训练》课件-幼儿教师口语训练 - 第二章_第1页
《幼儿教师口语训练》课件-幼儿教师口语训练 - 第二章_第2页
《幼儿教师口语训练》课件-幼儿教师口语训练 - 第二章_第3页
《幼儿教师口语训练》课件-幼儿教师口语训练 - 第二章_第4页
《幼儿教师口语训练》课件-幼儿教师口语训练 - 第二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02普通话音变训练■训练目标:认识语流音变产生的根源及在普通话中的作用。掌握几种音变的特点及规律。通过训练达到语音的规范。第二章普通话音变训练四个调类阴平55上声214阳平35去声51“一楼的人全跑出来看热闹”“第一层(楼)”?“整个(楼)”?第二章第一节变调一、上声的变调上声在非上声(阴平、阳平、去声)前面变成半上,即由214变为211(只降不升)。上声在上声前面,前一个上声变成近似阳平,即由214变为35(只升不降)。三个上声相连,则要按词语结构情况来变。上声在轻声前面,要根据这个轻声的原调情况决定上声的变调。第二章第一节变调二、“一”和“不”的变调(一)“一”的变调单用、在语句末尾、表序数时念原调阴平。在去声前变阳平(35)。在非去声前变去声(51)。在重叠的动词中间读轻声。(二)“不”的变调单用、在语句末尾、在非去声前念原调去声(51)。在去声前念阳平(35)。在词语中间念轻声。重叠形容词的变调(一)单音节形容词重叠:如果不儿化,一般不变调;如果带儿化韵,重叠的第二个音节都要变成阴平。(二)ABB式重叠形容词:一般重叠的BB变为阴平。(三)AABB式重叠形容词:一般第二个A读轻声,BB读阴平。知识链接第二章第一节变调一、读词语,注意上声的变调。二、读句子,注意上声的变调。三、读准词语中“一”和“不”的变调。四、练读诗歌。第二章自我检测第一节变调失去原有声调调型;音强较弱,音色比较模糊;音长也大大缩短,大约是正常音节长度的一半左右。二、轻声的特点又轻又短的调子“椅子”、“桌子”,“石头”、“馒头”一、什么是轻声“要看就看老子的兵法,看什么孙子的?”老子----李耳孙子----孙武第二章第二节轻声“吧、吗、呢、啊”等语气词。助词“的、地、得、着、了、过、们”。名词的后缀“子、头、儿”等。名词、代词后面表方位的词或语素。动词、形容词后面表示趋向的词。重叠动词的末一个音节。重叠的称谓词末一个音节。四、常读轻声的字轻声对某些词或短语有区别词义的作用。轻声对某些词或短语有区别词义和词性的作用。相当一部分读轻声的音节都是习惯上读轻声,并没有区别词义或词性的作用。三、轻声的作用第二章第二节轻声词语的轻重音格式普通话中一般把音节读法上的轻重差异大致分为重、中、次轻和最轻四个级别。1.双音节词语格式:“中—重”,“重—中”(即“重—次轻”),重—最轻”2.三音节词语格式:“中—次轻—重”,“中—重—最轻”,“重—最轻—最轻”3.四音节词语格式:“中—次轻—中—重”,“中—次轻—重—最轻”知识链接第二章第二节轻声一、读准轻声词。二、讨论词读轻声和不读轻声有什么不同。三、朗读,读准文中的轻声音节(词语)。第二章自我检测第二节轻声“老头儿”、”树枝儿”、”小猪儿”“女儿”一、普通话中的儿化现象二、儿化的作用主要由词尾“儿”(er)变化而来。儿化后的韵母叫儿化韵。儿化在有些词语里具有区别词义的作用。儿化对有些词语有区别词性的作用。表示细小、轻微的意思。表示喜爱、亲切、轻松等感情色彩。第二章第三节儿化三、儿化的音变规律音节末尾是ɑ、o、e、ê、u的,儿化后韵母不变,在后面加表示卷舌动作的r。韵母是i、ǖ的,儿化后在原韵母后面加er。韵尾是i、n的,儿化后掉韵尾,主要元音后加r。韵母是i(前)、i(后)的,儿化后去i加er。韵尾是nɡ的,儿化后丢掉nɡ,韵腹鼻化后再加r。第二章第三节儿化儿化韵普通话中,韵母除了ê、er之外都可以“儿化”。“儿化”时由于舌头上翘,即卷舌,致使舌位又高又前的韵母i、n发不成而丢失,同时使韵腹元音也受影响而“央化”,对于后鼻音韵尾nɡ丢失而使韵腹元音“鼻音化”。知识链接第二章第三节儿化一、读准儿化词。二、语句中有些词语根据语音习惯和感情色彩可以读作儿化韵,请读一读,并加以比较。三、读句子,注意儿化韵的规范。第二章自我检测第三节儿化“孩子们唱哪,跳呀,玩得多开心呀。老师们教得也挺好,真不愧是模范幼儿园哇。”“啊”作语尾助词时,总是读作轻声,常常受到前一个音节末尾音素的影响,读音发生种种变化。这些变化都是在ɑ前增加一个音素,其变化规律如下:前面的音素是ɑ、o(ɑo、iɑo除外)、e、ê、i、ü时读yɑ,汉字写作“呀”。1前面的音素是u(包括ɑo、iɑo)读wɑ,汉字写作“哇”。2前面的音素是n,读成nɑ,汉字写作“哪”。3好多呀!今天是星期几呀?您在哪住哇?他的手真巧哇!快来看哪!真神哪!第二章第四节“啊”的音变“啊”作语尾助词时,总是读作轻声,常常受到前一个音节末尾音素的影响,读音发生种种变化。这些变化都是在ɑ前增加一个音素,其变化规律如下:前面的音素是nɡ,读成nɡɑ,汉字仍写作“啊”。4前面的音素是i(舌尖后元音)、er,读rɑ,汉字仍写作“啊”。5前面的音素是i(舌尖前元音),读成[z]ɑ,汉字仍写作“啊”。6大家一起唱啊!这可不成啊!你在看报纸啊?这是怎么一回事啊?这是什么字啊?这是第几次啊?第二章第四节“啊”的音变“啊”在句首或单用时的读音“啊”字在句首作叹词时,仍读作“ɑ”,只是声调会发生变化:1.表示感觉没什么不对时读一声。如:“啊,就是,怎么啦?”2.表示追问时读二声。如:“啊,你说什么?”3.表示惊疑时读三声。如:“啊,竟有这种事?”4.表示赞叹、应诺或明白过来时读四声。如:“啊!真漂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