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空气
一、空气的性质
一、填空题:
1、空气是气体,具有占据空间、有质量、有流动性、可以被压缩等性质。
2、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
3、空气被压缩的程度越大,产生的弹力就越大。
4、比较空气和水的异同:空气和水都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没有一
定的形状、都是透明的,都会流动,都要占据空间;但是空气容易被压缩,水难
以被压缩,空气比水轻等。
二、实验回答:
1、把一团纸紧塞在杯低,将杯子倒立竖直压入水中,纸团会湿吗?为什么会这
样?
答:纸团不会湿。因为空气占据了杯子的空间,水进不去。
2、用力吹瓶子里的气球,气球吹得大吗?为什么会这样?怎样才能吹大瓶子里
的气球?
答:气球吹不大。因为空气占据瓶子的空间。只有在瓶子上扎些小孔,才能吹大
气球。
3、将两只充满气的气球吊在小棍上,并使它们保持平衡,刺破其中一只,观察
发生了什么现象?实验结果说明了什么?
答:刺破气球的这边翘了起来。说明空气有质量。
4、解开气球的绳子,让气球的口对着自己的脸,你有什么感觉?实验说明了什
么?
答:脸上觉得有风吹过来,凉凉的,还听至『'嘶-蜥''的声音。说明空气会流动。
5、用手压袋子里的空气,有什么感觉?在用力压,感觉又怎样?松开手后你看
到了什么?怎样解释这些感觉和现象?
答:用手压,手感觉到袋子里有东西往上顶。再用力压,发现袋子被压下去了一
点,松开手后,袋子有回到原来的样子。这是因为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
弹性。
6、在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利用了压缩空气?
答:①给自行车轮胎充气②篮球、排球、皮球充气③玩空气枪④气垫船等。
三、设计实验:探究压缩空气的力量。
问题喷气气球充笃重的多少局它跑的距离是否有关?
假设喷与耳球充々越多,七跑的距离越远。
步骤1、用绳子穿过吸管,把绳子绷直。
2、用气筒分别给两个气球打气,一个的打得多点,一个少点,拧紧口。
3、用胶带把打过气的气球固定在吸管上。
4、同时放开两个气球,比谁跑得远。
结论喷气气球充气越多,它跑的距离越亚
二、热空气和冷空气
一、填空:
1、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热空气会上升,冷空气会下降。
2、热气球、孔明灯是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制成的。
3、空气总是在循环运动的,流动的空气就是风。
4、温暖的地面加热它上面的空气,暖空气从地面上升,越升越高,然后又开始
冷却下降。冷空气补充到暖空气上升后留下的空间里。
5、三国时,我们中国人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发明了“孔明灯”。1783年,法国
人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成功制造出载人的热气球。
一、实验回答:
1、空气是无色的气体,看不见,摸不着。在课堂上,我们想到观察空气流动的
办法有?
答:①点燃蜡烛,把手放在蜡烛的上方。(手感觉到蜡烛火焰上方有股热气往上
冲)②将纸蛇放在点燃蜡烛的上方。(纸蛇转动起来。蜡烛上方的空气受热上升,
引起纸蛇转动。)
2、热空气为什么会上升?用实验证明。
答:①在木棍的两端各挂一个纸杯②用手扶住木程的一端,用燃烧的火柴烤热另
一端纸杯内的空气。③移开燃烧的火柴,同时松开扶住木棍的手。发现被烤热的
纸杯这端行声,冷的那端下降。说明:同体积的热空气比冷空气轻,会上升。
3、做冷热空气对流的实验中,将冷瓶倒放在有烟的热瓶上,抽掉玻璃板,烟会
怎样流动?
答:热瓶中的烟会上升流动到冷瓶里,朝各个方向流动,然后下沉流向热瓶,接
着上升,这样不断循环,使冷热瓶里都充满了烟雾。
4、制冷空调、取暖器安放在什么位置合适?为什么?
答:制冷空调安放在室内墙壁的上方,这样使冷空气自然向下流动,较快降低室
内气温。取暖器安在窗户下面,可以让空气自然上升,提高室内气温。
5、大自然中的风是怎样形成的?
答:温暖的地面加热它上面的空气,暖空气从地面上升,越升越高,然后又开始
冷却下降。冷空气补充到暖空气上升后留下的空间里。空气总是在循环运动的,
流动的空气就是风。
三、空气中有什么
一、填空:
1、空气中支持燃烧的气体叫做氧气。
2、空气是由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空气中包括氧气、氮气和少量的二氧化碳、
水蒸气等。
3、氧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21%。
4、空气中最多的气体是占据空气体积78%的氮气。
5、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比空气重;二氧化碳不支持燃
烧,能灭火。
二、实验回答:
1、把蜡烛固定在玻璃片上,放进有水的水槽中,点燃蜡烛;再用去掉底的饮料
瓶罩上,然后立即盖上瓶盖,拧紧。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
答:蜡烛燃烧・会儿熄灭了,瓶内的水上升了•小截。说明:燃烧用去•部分空
气,但瓶内还有空气。
2、先把水槽的水加到与瓶内水面一样高,再拧开饮料瓶的盖子,把燃烧的火柴
迅速插入瓶内,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这说明了叶么?
答:火柴立即熄灭了。说明剩下的气体不支持燃烧。
3、根据以上研究,我们可以初步确定空气中至少有几种气体?它们各有什么性
质?
答:空气中至少有两种气体。一种能支持燃烧,一种不支持燃烧。
4、制取二氧化碳方法:
答:在一只瓶里放入一些小苏打,再倒进一些醋,瓶里出现的泡炮就是二氧化
碳。把带有玻璃管的塞子塞紧瓶M,并通过管子卫二氧化碳引到另一只瓶里。
5、把澄清的石灰水倒进装有二氧化碳的瓶子里,摇晃几下,观察澄清的石灰水
有什么变化。
答:澄清的石灰水会变浑浊。
6、按下图中的方法,沿着杯壁慢慢倾倒二氧化碳,仔细观察发生的现象?
答:杯底的蜡烛先灭,上面的蜡烛后灭。说明二氧化碳比空气重,不支持燃烧能
灭火。
7、以上实验说明二氧化碳有什么性质?
答:1、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2、二氧化碳比空气重。
3、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能灭火。
8、怎样证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
答:1、把碎冰倒进干燥的玻璃杯;2、用玻璃片盖住杯子,等儿分钟;3、小水
珠出现在杯子的外壁上。
四、空气也是生命之源
一、填空:
1、如果空气中除了正常成分外,还增加了很多有害物质,空气就被(污染)了。
2、(人类活动)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3、污染的空气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空气污染严重时,会危害(人类健
康)和(动植物生长)。
4、减少空气污染的方法有:(植树造林)、(减少交通工具尾气的排放)、(不
焚烧垃圾)等。
5、森林有(氧气制造厂)、(天然空调器)、(绿色蓄水库)、(空气净化器)
等美誉。
二、判断题(正确的说法画“小',错误的说法话“X”)
1、因为我们感觉不到空气,所以空气没有质量。。...................(x)
2、我们周围空着的空间并不真正是空的,而是充满着空气。.......(⑺
3、空气是一种单纯的气体。...............................................(x)
4、燃烧用去的是空气中的氧气。..........................................(4)
5、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力
6、人类活动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力
7、在大自然中,空气总是循环运动着的。................................(力
三、问答题:
1、带胶塞的漏斗拧紧在瓶口上,朝漏斗里倒水,水能流进瓶子里吗?为什么?
答:不能(开始会滴入几滴)。因为瓶子里的空间被空气占据着,胶塞封住了瓶
口,空气出不来,所以漏斗里的水就流不进去。
2、用冰块冷却食物,食物应放在冰块上还是冰块下?为什么?
答:应把食物放在冰块的下方"因为冰块周围的空气受冷会很快下沉,不断下沉
的冷空气包围住要冷却的物体,从而达到尽快冷却的目的。
3、你能举出一些生命离不开空气的例子吗?
答:①宇航员上天要带氧气;②潜水员潜水要带氧气瓶;③人憋气时很难受;④
登山运动员要携带氧气瓶;⑤给金鱼缸装上增氧泵等。
4、通过你的调查,哪里灰尘最多?
答:车流量大,植被少,气候干燥、建筑工地等这些地方灰尘最多。
5、我们居室的空气质量怎样?
6、我们能为净化空气做些什么?
答:①植树造林(森林有“氧气制造厂”、“天然空:周器“、“绿色蓄水库”、“空气净
化器''等美誉。)②减少交通工具尾气的排放。(汽车尾气会麻痹人的神经,造
成体内缺氧,损伤大脑,导致记忆力衰退,甚至造成铅中毒。)③不焚烧垃圾(焚
烧垃圾会产生大量的黑烟和有害物质,尤其焚烧塑料所产生的有毒物质,会严重
损害人和动物的肝脏和脑。)
第二单元冷和热
一、冷热与温度
一、填空题:
1、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2、(温度计)可以准确测量出物体的(温度)。
3、一般情况下,人体的温度是(37℃),水烧开时的温度是(100℃),冰水混
合物的温度是(0℃)0
4、温度计是易碎品,使用时要(轻拿轻放)。
5、在测量液体的温度时,温度计下端的液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不要碰
到容器的(底和侧壁)。
6、要等温度计内的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才能认读,并且要使(视线与温
度计液柱的顶端)保持水平。
7、一杯热水的降温规律是(先快后慢)。
二、回答:
1、正确使用温度计的方法;
答:①温度计是易碎品,使用时要轻拿轻放。②在测量液体的温度时,温度计下
端的液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和侧壁。③要等温度计内的
液注不再上升或下降时才能认读,并且要使视线与温度计液注的顶端保持水平。
2、一杯热水会逐渐变凉,你认为热水变凉的过程是怎样的?
答:温度是随着时间延长而逐渐降低的,下降的规律都是先快后慢。
3、如果继续观测下去,温度会怎样变化?
答:温度降到一定程度就下降了。
4、温度为什么会这样变化?
答:热水刚倒入杯中,与周围环境的温度相差很大,热量散发得很快,当逐渐与
周围环境的温差变小时,热的散发速度就慢了。
5、找出图中读温度计时不正确的地方。〈练习册13页〉
二、热的传递
一、填空:
1、热总是从(高温)处向(低温)处传递。
2、(传导)、(对流)、(辐射)是热的三种传递方式。
3、热在(固体)中,总是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到(温度低)的地方,这种传
热的方式称为(传导)。
4、液体或气体受热上升、遇冷下降,使冷热液体或气体相互(混合),这种传
热方式称为(对流)。
5、不靠(空气)、(水)或(其他物体)也能传递热,这种传热方式称为(辐
射)。
6、在固体中,热的主要传递方式是(传导)。在气体和液体中,热主要是靠(对
流)的方式传递的。
7、正确使用酒精灯的方法:(1)先观察,确定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不超过瓶体的
(三分之二)。打开瓶帽,将瓶帽(竖放)在灯旁。(2)用点着的火柴(自下
而上)斜向点燃酒精灯灯芯。(3)把被加热物体放在火焰中温度最高的(外焰)
部分加热。(4)用完酒精灯后,用灯帽自(右上方)斜向盖灭火焰。
8、热在空气中的传递是通过(冷热空气的对流)来实现的。
二、设计实验:热在固体中是怎样传递的?
答:①在一根铁丝上分别粘3根火柴。②用酒精灯烤热其中的一端。③观察。
实验说明:热从加热点向温度低的地方传递。
2、热在液体中是怎样传递的?
答:把木屑放入水中加热,观察木屑在水中是怎样运动的,液体受热上升,冷水
下降,是通过“对流”方式传递的。
3、分析图中热的方式。〈课本P20页,
三、加热和冷却
一、填空:
1、糖受热会熔化成(液体),冷却后又会凝结成(固体)。
2、(二氧化碳气体)在温度很低时,会变成一种叫做(干冰)的固体。(干冰)
在达到室温时又能恢复到(气体)状态。
3、绝大多数物体(受热)时,体积会(膨胀);(冷却)时,体积会(收缩),
这种现象叫做(热胀冷缩)。
4、温度计是利用(物质热胀冷缩)的原理做成的。
5、加热和冷却可以改变物体的(形态)、(体积)。
一、实验回答:
1、铜球加热和冷却后有什么变化?
答:铜球加热后,不能通过铁环;冷却后,又能通过去了。说明固体有热胀冷缩
的性质。
2、酒精或水在加热和冷却后有类似铜球这样的变化吗?用实验证明。
答;酒精或水也有这样的变化。实验设计如下;
①找一个小瓶子,里面灌满染了颜色的水。
②用插有洗管的胶塞塞紧瓶口,记下细管里水面的位置。
③把瓶子放进热水中,发现细管里的水面上升了。
④把瓶子放进冷水中,发现细管里的水面下降了。
说明液体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3、你能设计空气加热和冷却后体积变化的实验吗?
答:把气球套在饮料瓶上,先放进热水中,发现气球鼓起来了;再放进冷水中,
气球又瘪下去了。说明空气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4、在生产、生活中,人们可以通过加热和冷却做哪些事情?
答:利用加热和冷却可以使瘪了的乒乓球变圆、可以加热玻璃管,弯曲玻璃管、
可以炼钢、铁轨要预留缝隙、电线冬天紧绷、夏天松弛等。
四、吸热和散热
一、填空:
1、不同物质具有的(吸热和散热)性能不同。
2、水和沙子相比,(沙)吸热和散热的速度快。
3、同一种物质,表面颜色深的比表面颜色浅的吸热(快),散热也(快)。
二、实验回答:
1、在做水和油的吸热和散热性能的实验中,你发现了什么?
答:油的吸热性和散热性都比水强。
2、在杂深色和浅色的物体吸热和散热的性能的实验中,你发现了什么?
答:深色物体吸热快,散热也快;浅色物体吸热慢,散热也慢。
3、为什么冰箱后面的散热板都被漆成黑色?
答:因为深色物体散热性好。
4、为什么沙漠地区的人喜欢穿白色而宽大的衣服?
答:因为白色衣服吸热性差,宽大的衣服中可以形成气体对流,感到凉快。
5、为什么海水和海边沙滩的温度不一样?
答:海水和沙滩的吸热性能不同,沙吸热性好,升温快,散热也快;海水吸热性
差,升温慢,散热也慢,所以海水中凉快;海滩温度高。
五、水在加热和冷却后
一、填空:
1、云、雾、雨、露、霜、雪、冰是大自然中水的多姿多彩的化身。
2、云、雾、雨、露、霜、雪都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的。
3、(液体形态)的水受热后会变成(气体形态)的(水蒸气),这种现象叫(蒸
发)。
4、水蒸气遇(冷)后,又从(气态)变成(液态),这种现象叫(凝结)。
5、水的蒸发快慢与(蒸发面积)、(空气流动)和(周围温度)有关。
二、实验回答:
1、你能造出雨、雾、霜吗?
答:造雨:加热烧杯里的水至沸腾。用一块冷玻璃盖在烧杯上,观察玻璃片上是
否有水珠。(烧杯上有水珠。这是因为加热水,使水快速蒸发,产生大量水蒸气,
水蒸气遇冷玻璃凝结成小水点,小水点增大后,由于重力回降落下来,形成雨。))
造雾:准备半杯不冒热气的温水,把一支冰棒放在杯口,观察出现的现象。
(杯中出现了白气。这是因为水蒸气遇冷在空气中凝结成的细小水滴,低空是雾,
高空是云。)
造霜:把装了水的试管、冰块、盐放进杯中,放在湿毛巾上,把温度计插进杯中。
(在杯子的外面会出现霜。这是因为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而成的。)
2、为什么年年下雨,雨水总降不完?(水在自然界是怎样循环的?)
答:海洋与地面的水在太阳光的照射下,蒸发到天空中变成云和雾,天空中的云
遇冷变成小水滴或小冰晶,落向地面变成雨或雪,从而形成水在自然界的循环。
3、水有哪几种形态?在什么条件下它们会相互转化?
答;水有三种形态:固态、液态、气态,它们转化的条件是:
水蒸气(气态)
水(液态)冰(固态)
三、判断并改错。
1、所有的物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X)
应改为“绝大多数物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2、夏天,自行车胎的气不要打得太足,以免热胀爆胎(4)
3、夏天架电线不要绷得太紧,以免冬天冷缩绷断。(0
4、不同物质吸热、散热的性能是不同的。(4)
5、云和雾就是水蒸气。(x)
应改为“云和雾是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聚在一起的极小水滴。”
6、颜色深浅不同的物体吸热都一样。(x)
应改为“颜色深的物体比颜色浅的物体吸热快”
7、物体加热以后体积会膨胀。(x)
应改为“绝大多数物体受热时,体积会膨胀
8、铁垫圈受热体积会变大。(7)
第三单元奇妙的声音王国
一、声音的产生
一、填空:
1、自然界的各种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我们可以通过(敲)、(拍)、(抖)、(摇)等方法使保鲜袋发出声音。
3、不借助其他任何物体,只利用自己的身体发出声音的方法有(吹口哨)、(拍
手)、(跺脚)、(说话)、(敲腿)等。
二、实验: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
1、一手压住尺子,另一手弹拨。(发现尺子在颤动,并发出声音。)
2、鼓面上放些豆子,敲击鼓面。(发现豆子在跳动,鼓发出声音。)
3、空瓶里放些盐,吹瓶口。(发现盐粒在跳动,瓶子里的空气发出声音。)
4、用手摸喉咙,发出“啊……”的声音,终止发音后,你感觉有什么变化?
(发声时,手感觉到麻,停止发声后,手不麻了。)
5、敲击音钱,然后轻轻按住,你有什么感觉,为什么?
答:音钱振动时,手有点麻,按住后,不麻了;音钱也不发出声音了。因为声音
是由振动产生的。
6、通过以上实验,你能找出声音产生的原因了吗?
答: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二、声音的传播
一、填空:
1、声音可以在液体、气体、固体或其他物质中传播。
2、声音是以声波的方式向四周传播的。
3、“伏罂而听”的意思是:“伏罂而听”的科学道理是:
二、实验回答:
1、当把烧瓶中的空气抽走后,再要烧瓶里的小铃,还能听到铃声吗?这个现象
说明了什么?
答:不能听到铃声。说明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
2、隔着沙子、水和空气,听一听铅笔轻轻敲击桌面的声音,按照声音的效果从
好到差进行排序。
答:沙子传声最好、其次是水、最差是空气。
3、做一个“土电话”,拉直棉线轻轻说话,研究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答:声音由空气——棉线——空气——人耳。
4、怎样可以使矿泉水瓶中的豆粒声音变小或消失?
答:办法有:装满豆子、装满水、轻轻摇、瓶子外面包厚毛巾等。
三、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一、填空:
1、人是这样听到声音的:声波:(耳廓)一(外耳道)-(鼓膜)一(听小骨)
一(耳蜗)T(听神经)T大脑
2、噪声是听起来不舒服的声音。汽车的喇叭声、纺织机器的轰鸣声、轮船的汽
笛声等,都可能让人听着不舒服;有些人爱听的摇滚乐,对一些喜欢安静的人来
说,就是噪声。长期遭受噪声侵扰,人就容易得病。
3、噪声和废气、废水一样,己被列为主要的环境污染之一。
二、回答:
1、填出耳朵各部分的名称及作用。
2、你听过哪些不舒服的声音?
答:电锯声、挖掘机的声音、电焊声等。
3、身处嘈杂的环境中,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自己的听力?
答:带上耳塞、捂住耳朵、离开噪声区等。
4、我们能为减少噪声做些什么?
答:①在公共场所不大声叫嚷②在市区不鸣喇叭③积极向家人宣传要减少噪音④
搬桌子时要轻等。
5、我们应当怎样对待听力有障碍的人?
答:同情、关心、理解、帮助。
四、不同的声音
一、填空:声音的强弱叫音量;声音的高低叫音调。
二、实验回答:
1、声音的强弱和什么因素有关?
答:声音的强弱和物体振动的幅度、和声源的距离有关。即:振动幅度大,声音
强;振动幅度小,声音弱。
2、声音的高低和什么因素有关?
答:声音的高低和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振动快,声音高;震动慢,声音低。
3、用同样大上午力分别敲击同材料,但大小、粗细、长短不同的物体,你听的
声音有什么差别?
答:大的、粗的、长的声音低,小的、细的、短的声音高。
三、实验回答:
1、弹拉紧的橡皮筋
①让橡皮筋保持自然状态,拨动橡皮筋"弦”,听一听发出的声音。
将橡皮筋拉长一点,再拨动“弦”,音调有什么变化?
答:声音高点了。
②将橡皮筋再拉长一点,拨动“弦”,音调会变高还是变低?
答:声音更高了。
2、弹变短的橡皮筋
①保持橡皮筋拉伸的长度不变,用左手捏住其中的一段,右手拨“弦”,听听音调。
②当捏取的“弦”的长度越来越短时,音调会变高还是变低?
答:音调会变低。
3、弹粗细不同的橡皮筋
取粗细不同、长度相同的3根橡皮筋装在盒子上,同样拉紧这3根橡皮筋,分别
弹一弹,比较3根橡皮筋发出的音调的高低。
答:细的声音高,粗的声音低。
四、你能用学过的知识做一件乐落吗?
答:①做“水琴”:在几个瓶子里分别装不同量的水,用小棒敲打。(水多声音低,
水少声音高)
②做“橡皮筋吉他“:把粗细不同的橡皮筋绷在盒子上。(细的声音高,粗的声音
低。)
③做“排箫”:把长短不同的管子排列整齐,用嘴吹。(短的声音高,长的声音低。)
第四单元
一、我们吃什么
一、填空
1、食物中含有的营养成分包括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2、为了健康成长,食物要多样化,不能偏食、挑食。
3、没有一种食物能含有人体需要的全部营养。
二、填写下表
食物种类含有的主要营养成分对人体的作用
碳水化合物供给我们能量、支持我们
的活动。
水果、蔬菜类维生素和矿物质保持健康所不可缺少的。
鱼、肉、蛋、奶、豆类蛋白质我们长身体的营养
油脂类_______________脂肪供给我们能量,保持体温。
三、实验回答:检测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要检验的营养方法现象
淀粉滴碘酒会变蓝
脂肪在纸上压纸上会留下油迹
2、怎样搭配食物
一、填空
为了健康成长,要注意食物的合理搭配和食物的摄入量。
二、设计一份一天的食谱。
早餐我的配餐原则:
午餐我的配餐原则:
晚餐我的配餐原则:
3、食物的消化
一、填写人体消化器官的名称,并写出食物的“旅行”路线。(课本79页)
二、写出人体消化器官各部分的作用。
牙齿咀嚼食物,舌搅拌食物,唾液初步消化食物中的淀粉。
食道蠕动,推送食物进入胃。
胃挤压、磨碎、搅拌食物,胃液初步消化蛋白质,使食物变成糊状。
小肠进一步消化食物,食物被转化成人体可以吸收的养料,并被吸收进入血液。
剩下的食物残渣进入大肠,变成粪便,由肛门排出。
三、消化道是用什么方式使食物前进的?倒立吃东西时,食物会不会进到胃里?
答:蠕动。会。
四、你知道哪些好的饮食习惯?
答:1、早餐吃饱,午餐吃好,晚餐吃少。
2、有荤有素,有粗有细。
3、细嚼慢咽,不暴饮暴食。
4、饭后走一走,能活九十九。
4、我们的食物安全吗?
一、填空
1、我们常吃的食物可以分为加工食品和天然食品两大类。
2、加工食品是指经过机器或化学药品处理过的食品,在处理过程中,往往会添
加某些物质,食物也会损失一些营养成分。
3、天然食品是未加工或只经过初级加工、不含任何添加剂的食品,它保留了大
多数的营养成分。
4、食用色素是一种添加剂,食品中添加食用色素,可以改变食品的外观和口味。
但多吃含有人造食用色素的食品会损害健康。
5、绿色食品是指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的食品。
二、举例
加工食品:火腿肠、饮料、果冻、饼干、葡萄干、鱼、虾。
天然食品:苹果、葡萄、纯果汁、梨、桔子等。
三、怎样注重食品安全
答:1、注意看生产日期和保质期。
2、多清洗,多浸泡。
3、少吃腌腊食品。
4、多吃绿色食品。
第五单元排序和分类
一、填空
1、在日常生产、生活中,我们常常会根据物体的同一种特征(如物体的轻重、
软硬、厚薄、运动快慢等)来排列它们,这种活动就是排序。
2、排序是一种常用的整理信息的方法。
3、分类就是把具有相同或相似特征的事物组合在一起。和排序一样,它也是整
理各种信息的常用方法。分类的方法有多种。
4、按二分法分类。把事物一分为二,再一分为二,继续一分为二……直到不能
再分,这种方法叫做多极二分法。
5、1750年,瑞典生物学家林奈设计了“双名法”给生物分类。首先是属名,其次
是种名。
二、给班里的同学进行分类,最少使用三种方法。
答:1、按性别分。
2、按个子高低分。、
3、按体重分。
三、这里有许多果实:豌豆、西瓜、桃子、四季豆、黄瓜、草莓、葡萄、苹果、
山楂、樱桃、梨、芒果、骄猴桃。
按蔬菜、水果分:是一类,是一类。
按形状分:是一类,是一类。
按颜色分:是一类,是一类。
四、指纹可以分成几类?
答:三类:一•种斗形,一种箕形,一种方形。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期末试卷
一、填空:30%
1、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
2、“孔明灯”是利用的原理上天的。
3、热水变凉的规律是:o
4、声音是由产生的,声音的叫做音量,声音的高低和发声物体的长短、
等因素有关。
5、空气中最多的气体是占据空气体积78%的,能帮助燃烧的是
,一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o
6、热沿着物体从温度高的地方向温度低的地方传递的方式叫,空气传热重要是
以的方式进行的。
7、温度计是测量温度的工具,一般情况下,人体的温度是________,水烧开时
的温度是,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
8、水和沙子相比,吸热和散热的速度快。
二、判断:18%
1.任何一种食物都含有人体需要的全部营养。...............()
2.颜色深浅不同的物体吸热都一样。.......................()
3.云雾雨露霜雪冰雹是大自然中水的多姿多彩的化身。....()
4.蜡加热以后会体积会膨胀。.........................()
5.多吃含有人造色素的食品会损害身体健康。...............()
6.铁垫圈受热体积会变大。...............................()
三、填图、看图、画图:22%
2、从下面的气温记录表中可以看出什么?6%
一天中的气温
时
7:008:009:0010:0011:0012:0013:0014:0015:0016:0017:0018:00
间
温
2℃3℃7℃9℃12℃13℃14℃10℃9℃4℃2℃
度ire
一天中气温在()较高,()和()时候气温较低。
3、空气有质量吗?怎样证明?请你画一个简单的图表示。10%
四、问题30%
1、在下面写出食物在人体内的消化“旅程”。
2、厨房里的锅、铲子大多是金属制造的,为什么都有一个木头的或者塑料的把
手呢?
3、声音是怎样传播的?如何证明声音可以在固体中传播?
4、你能把自己身边常见的动物分类吗?并简要说明你分类的依据。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期末基础知识试卷
一、填空:30%
1、地球上几乎所有的生物都需要。
2、“洁净的空气有利于我们的。
3、森林有:、、、等美誉。
4、焚烧垃圾会产生大量的黑烟,会严重损害人和动物的和。
5、热在固体中,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到温度低的地方,这种传热的方式叫。
6、液体或气体受热上升、遇冷下降,使冷热液体或气体相互混合,这种传热方
式叫。
7、绝大多数物体在受热时,体积会膨胀;冷却时,体积会收缩,这种现象叫。
8、声音是由物体的产生的。
9、是听起来不舒服的声音。
10、为了健康成长,食物要多样化,不能、o
二、判断:45%
1.任何一种食物都含有人体需要的全部营养。...............()
2.云雾雨露霜雪冰都是大自然中水的多姿多彩的化身。....()
3.颜色深浅不同的物体吸热都一样。.....................()
4.物体加热以后体积会膨胀。.........................()
5.所有的物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6.铁垫圈受热体积会变大。...............................()
7、空气是一种单纯的气体。................................()
8、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9、吃水果可以代替吃饭。..............................()
10、太空是一个静悄怕的世界。...........................().
11、天然食品都是健康食品。..........................()
12、不同物质吸热散热的性能是不同的。..................()
13、云和雾都是水蒸气。...................................()
14、人类活动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15、多吃含有人造色素的食品会损害身体健康。............()
三、在下面写出食物在人体内的消化“旅程”。25%
胃口腔食道小肠肛门大肠
食物一(口腔)一()一()-()—()一()
第一单元检测题
一、填空题
1、压缩空气有(弹)性,空气被压缩的程度越大,产生的弹力越(大)。
2、空气受热时会(向上)流动,受冷时会(向下)流动。
3、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
4、因为地球是一个(球)体,所以地面上各个地方受到太阳照射的情况就(不同),
各地的(冷热程度)也就不一样,(冷热)的差异造成了空气的流动就形成风。
5、空气主要是由(氧气)、(氮气)和少量的(二氧化碳)、(水蒸气)等气体混合而成。
6、如果空气中除了正常成分外,还增加了很多有害物质,空气就被(污染)了。
二、判断题
1、因为我们感觉不到空气,所以空气没有质量。(x)
2、我们周围空着的空间并不真正是空的,而是充满着空气。(4)
3、空气是一种单纯的气体。(x)
4、燃烧用去的是空气中的氧气。(<)
5、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6、人类活动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4)
7、在大自然中,空气总是循环运动着的。(4)
三、问答题
1、把带胶塞的漏斗拧紧在瓶口上,朝漏斗里倒水,水能流进瓶子里吗?为什么?
答:不能(开始会滴入几滴)。因为瓶子里的空间被空气占据着,胶塞封住了瓶
口,空气出不来,所以漏斗里的水就流不进去。
2、用冰块冷却食物,食物应放在冰块上还是冰块下?为什么?
答:应把食物放在冰块的下方。因为冰块周围的空气受冷会很快下沉,不断下沉
的空气包围住要冷却的物体,从而达到尽快冷却的目的。
第二单元检测题
一、填空题
1、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2、一杯热水的降温规律是(由快到慢)。
3、热总是从(高温)处向(低温)处传递。
4、在固体中,热的主要传递方式是(传导)。在气体和液体中,热主要是靠(对流)
的方式传递的。
5、糖受热会熔化成(液体),冷却后又会凝结成(固体)。
6、绝大多数物体受热时,体积会(膨胀);冷却时,体积会(收缩),这种性质叫做
(热胀冷缩)。
7、同一种物质,表面颜色深的比表面颜色浇的吸热(快),散热也(快)。
8、液态的水受热后会变成(气体)形态的(水蒸气),这种现象叫(蒸发)。
9、水蒸气遇G令)后,又从气体变成液体,这种现象叫(凝结)。
二、判断并改错
1、所以的物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x)
改:大部分物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2、夏天,自行车胎的气不要打得太足,以免热胀爆胎。(4)
3、夏天架电线不要绷得太紧,以免冬天冷缩绷断。(4)
4、不同物质吸热、散热的性能是不同的。(4)
5、云和雾就是水蒸气。(x)
改:云和雾是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聚在一起的极小水滴。
三、问答题
1、温度的变化会对物体产生哪些影响?
2、在生活中,人们可以通过加热和冷却物体做哪些事情?请举例说明。
3、为什么锅把用塑料制作,而锅身用金属制作?
4、为什么冬天时人们喜欢穿深色的衣服,而在夏天喜欢穿浅色衣服?
5、空气会热胀冷缩吗?请设II一个实验证明。
第三单元检测题
一、选择题
1、说话声音大小是(A)不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房地产买卖中介合同
- 性格色彩分析理论及应用
- 中级经济师考试的创新意识培养与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市政工程考试知识点剖析试题及答案
- 建筑泥工劳务分包合同
- 农村生物技术应用研究开发合同
- 员工关系在公共关系中的角色试题及答案
- 掌握中级经济师考试复习的主动权与试题及答案
- 行政管理专科公共关系学全面试题及答案
- 维护技术基础考试试题及答案
- 《码垛机器人机械手的结构设计》9400字【论文】
- 2025年河北张家口盛垣供电服务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梁柱加固施工方案
- 排水管道闭水试验施工方案
- 建筑施工环境影响评价报告
- 科技公司简介范文
- 《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设计 项目四量化生活数字为先
- T-CSOE 0003-2024 井下套管外永置式光缆安装要求
- 军人生死观教育
- 农业产业布局规划
- 江西省萍乡市上栗县2024-2025学年小升初语文模拟试卷(有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