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版语文八下第六单元测试题(含答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测试
一、积累与运用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北冥(míng)鲲(kūn)鹏迁徙(xǐ)抟(tuán)扶摇
B.嘉肴(yáo)兑(duì)命学(xiào)学半讲信修睦(mù)
C.骈(pián)死槽枥(lì)粟(lì)米食(shí)马者
D.挂罥(juàn)塘坳(ào)布衾(jīn)口称敕(chì)
2.下列句子中画横线词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A.庄子在《北冥有鱼》中对鲲鹏的描写真是栩栩如生,让人仿佛亲眼目睹了那硕大无比的神鸟,他的想象力实在是令人叹为观止。
B.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大道之行也》中所描绘的“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已经唾手可得。
C.韩愈一生仕途坎坷,多次被贬,但他依然不卑不亢,面对困境,始终保持着自命不凡的态度,坚持自己的政治主张。
D.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达了自己的忧国忧民之情,这种情感在当时可谓是鹤立鸡群,鲜有人能理解。
3.下列对各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A.“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比喻
B.“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排比
C.“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设问
D.“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拟人
4.下列对课文写作手法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北冥有鱼》借助奇特的想象和夸张的手法,塑造了鲲鹏这一宏大的形象,阐述了作者追求精神自由的思想。
B.《虽有嘉肴》以“嘉肴”“至道"作类比,引出“教学相长”的观点,使抽象的道理变得通俗易懂。
C.《马说》采用托物寓意的手法,以千里马喻人才,以伯乐喻能识别人才的人,以食马者喻不识人才的统治者,表达了作者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强烈愤慨。
D.《卖炭翁》运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先描写卖炭翁的辛苦劳作,然后写宫使的掠夺,突出了卖炭翁的悲惨遭遇。
5.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庄子的文章,不仅有独特的艺术风格,还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想,如《逍遥游》《齐物论》等。
B.韩愈在《马说》中写道:“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表达了对千里马被埋没的惋惜。
C.《礼记》中记载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为我们展现了古人对理想社会的美好憧憬。
D.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抒发了作者的忧国忧民之情。
(二)综合实践
品读经典,光亮人生。为了让同学们深入理解并传承宝贵的文化财富,学校将开展“走进经典,传承文化智慧”的系列综合实践活动。请同学们积极参与,完成以下任务:
1.语言实践:拟写标语
班级计划为活动拟写标语,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领略了排比句的运用,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和感染力。请参照以下示例,围绕“阅读经典"这一主题,仿写一组排比句。
示例:经典是勾勒时代轮廓的画笔,__,
_________________。
2.内容实践:班会策划
班级计划举办一场以“古人智慧,启迪现代生活”为主题的班会。请你作为策划人,准备三个讨论话题,话题要引导同学们深入思考经典作品中古人智慧对现代生活的影响。
3.思想情感实践:时代新说
在《马说》中,韩愈强调了伯乐对千里马的重要性。然而在现代社会,我们认为千里马自身素质过硬才能遇伯乐。请你以“世有千里马,然后有伯乐"为核心观点,结合现代生活实际,改写一篇简短的现当代版《马说》。
世有千里马,然后有伯乐。
_________________。
(三)名句积累
(1)《大道之行也》中,体现人才得到重用,社会成员间和睦相处的句子是:
(2)《马说》中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
根本原因是:
(3)《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表现杜甫忧国忧民的博大胸襟的名句是:
(4)《卖炭翁》描绘了卖炭老人的矛盾心理的句子是:
二、阅读与探究
(一)课内诗歌赏析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诗中“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一句,“怒号"一词用得极为精妙,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3分)
2.诗中的“雨脚如麻未断绝”描绘了怎样的画面?(2分)
这首诗的最后几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内容进行分析。(4分)
(二)课内文言文
马说
韩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实词(4分)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
骈死于槽枥之间()
一食或尽粟一石()
执策而临之()
2、下列句中划线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虽有千里之能马之千里者
B.安求其能千里也其真无马邪
C.策之不以其道蒙辞以军中多务
D.鸣之而不能通其意人不知而不愠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4、本文表面上是在谈马,实则是借千里马的遭遇来表达作者的情感。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作者借千里马的遭遇表达了怎样的情感?(4分)
(三)课外现代文或文言文
陈灌智理宁国
陈灌,字子将,庐陵人也。元末,世将乱,环所居筑场种树,人莫能测。后十年,盗蜂起。灌率武勇结屯林中,盗不敢入,一乡赖以全。太祖平武昌,灌诣军门谒见。与语奇之,擢①湖广行省员外郎,累迁大都督府经历。从大将军徐达北征。寻命筑城泰州,工竣,除宁国知府。时天下初定,民弃《诗》《书》久。灌建学舍,延师,选俊秀子弟受业。访问疾苦,禁豪右②兼并。创户帖以便稽民。帝取为式,颁行天下。伐石筑堤,作水门蓄泄,护濒江田,百姓咸赖。有坐盗麦舟者,论死数十人。灌覆按③曰:“舟自漂至,而愚民哄取之,非谋劫也。”坐其首一人,余悉减死。灌丰裁④严正,而为治宽恤类此。洪武四年召入京,病卒。
(节选自《明史·列传》)
【注释】①擢:提拔。下文中的“迁"除”都与此相类似,授予官职的意思。②豪右:豪强。③覆按:复审案件。④丰裁:风纪。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实词(4分)
盗蜂起()
灌诣军门谒见()
延师()
有坐盗麦舟者()
2、下列句中划线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环所居筑场种树渔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B.一乡赖以全盖以诱敌
C.而愚民哄取之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D.帝取为式武陵人捕鱼为业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灌率武勇结屯林中,盗不敢入,一乡赖以全。
灌丰裁严正,而为治宽恤类此。
《大道之行也》描绘了理想社会“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的特征,本文中的陈灌身上也体现出了一些优秀的品质,能让百姓安居乐业。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陈灌的哪些行为体现了“贤能”,并谈谈这种品质对当今社会治理的借鉴意义。(4分)
三、写作
在成长的漫漫长路上,我们不停地在人生的地图里寻找前行的方向。每一个转角,每一次驻足,都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选择。这些选择,有的如同平静湖面的涟漪,轻轻泛起,影响微小;有的却似汹涌澎湃的海浪,瞬间改变我们前行的航道。那些在选择面前的徘徊、迷茫、坚定与果敢,都构成了我们独一无二的成长故事。
请以“那次,我选择了______"为题,发挥你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编写一个属于自己的成长故事。
要求:
1.将题目补充完整,让题目能够准确概括故事的核心内容。
2.故事内容要有头有尾,情节设计合理且富有波澜,完整地叙述一件事。
3.运用丰富的描写手法,让故事中的人物形象鲜明,有趣味。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字数不少于600字。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测试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一)基础知识
答案:A
解析:B项“兑命”的“兑"应读“yuè”;C项“粟米"的“粟”应读“sù”,“食马者”的“食"应读“sì”;D项“布衾"的“衾”应读“qīn"。
答案:A
解析:B项“唾手可得”指极容易得到,“大同社会"还未实现,不能用“唾手可得”;C项“自命不凡"是自以为不平凡,含贬义,与语境不符;D项“鹤立鸡群”形容一个人的仪表或才能在周围一群人里显得很突出,不能形容情感。
答案:D
解析:“雨脚如麻未断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雨比作麻,不是拟人。
答案:D
解析:《卖炭翁》没有运用欲扬先抑的手法,而是通过对比等手法突出卖炭翁的悲惨遭遇。
答案:B
解析:句号应放在引号内,完整引用时,句末标点应在引号内。
(二)综合实践
示例:经典是点亮心灵之灯的火种,经典是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
讨论话题
话题一:《北冥有鱼》中鲲鹏的远大志向对我们树立人生目标有何启示?
话题二:《虽有嘉肴》中“教学相长”的思想在现代教育和自我成长中有怎样的体现?
话题三:《大道之行也》中的“大同社会"理念对构建和谐现代社会有哪些借鉴意义?
现当代版《马说》
世有千里马,然后有伯乐。今之世,科技日新,信息繁杂,机遇众多。千里马者,当具卓越之能,坚毅之志,创新之思。有此素质,方能于茫茫人海中脱颖而出,展露头角。纵无伯乐之先察,亦能凭己之力,创一番事业。若自身庸碌,虽有伯乐无数,亦难成大器。故曰:千里马当自强,学知识,练技能,修品德,待时机成熟,伯乐自来,功名可就,大业可成。
(三)名句积累
(1)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2)直接原因: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根本原因: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3)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4)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二、阅读与探究
(一)课内诗歌赏析
“怒号”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秋风拟人化,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秋风呼啸、声势浩大的特点,突出了风势的猛烈,为下文写屋上茅草被卷走等内容做了铺垫,也烘托出诗人的无奈与焦急。
描绘了秋雨细密而连绵不断的画面,雨点像麻线一样密集,没有停止的迹象,写出了雨势的大且持久,渲染了一种凄凉、阴冷的氛围,也表现出诗人屋漏偏逢连夜雨的悲惨处境。
最后几句表达了诗人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博大胸怀和舍己为人的高尚情操。“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表现出诗人希望天下的寒士都能有房子住,过上幸福的生活,而不是只考虑自己的处境;“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即使自己的茅屋破了,自己受冻而死也心甘情愿,进一步突出了诗人的无私奉献精神。
(二)课内文言文
祗:同“祇(只)”,只、仅。骈:本义为两马并驾,引申为并列。或:有时。临:面对。
答案:D
解析:A项“虽有千里之能”的“之"是结构助词,的;“马之千里者”的“之"是定语后置的标志。B项“安求其能千里也”的“其"是代词,代指千里马;“其真无马邪”的“其"是表示加强诘问语气。C项“策之不以其道”的“以"是按照;“蒙辞以军中多务”的“以"是用。D项“鸣之而不能通其意”和“人不知而不愠"的“而”都是表转折,但是。
(1)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2)想要和普通的马一样尚且办不到,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
作者借千里马被埋没的遭遇,表达了自己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愤懑和对封建统治者不识人才、埋没人才、摧残人才的强烈不满。文中“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揭示了人才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缺乏能识别人才的伯乐,“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写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工程项目管理行业规范试题及答案
- 农场生产物资供应协议
- 工程项目管理经验反馈试题及答案
- 综合复习2025年工程经济试题及答案
- 变压器购买合同书
- 2025年项目融资方案试题及答案
- 绿色仓储实践与未来发展计划
- 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的年度设计计划
- 2025年项目管理考试通知解读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工程项目管理多方合作试题及答案
- 2024年延安通和电业有限责任公司招聘考试真题
- 2024年新人教版英语三年级上册 U6 A learn 教学课件
- 美发店入职合同保密协议
- 2025-2030年中国肿瘤医院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分析及未来趋势预测研究报告
- 茶廉文化课件
- 2024年中南大学专职辅导员招聘笔试真题
- 2025甘肃省农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生产技术人员145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2030中国财务公司行业深度分析及发展前景与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 2025年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奥林匹克数学竞赛测试题(附参考答案)
- 不分手协议书合同书
- 室内空间设计方案汇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