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新高考Ⅰ卷)(参考答案)_第1页
2025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新高考Ⅰ卷)(参考答案)_第2页
2025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新高考Ⅰ卷)(参考答案)_第3页
2025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新高考Ⅰ卷)(参考答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高考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新高考Ⅰ卷)01·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5分)1.(3分)B2.(3分)D3.(3分)C4.(4分)①首先介绍飞行汽车的典型特征和飞行汽车的发展历程。②接着说明飞行汽车将缓解城市拥堵,应用前景广泛。③最后指出飞行汽车的研究和发展主要面临的问题。(1点2分,2点3分,3点4分)5.(6分)①电动化技术得到进一步发展,动力电池技术有了进步。②智能化技术水平也在快速提升。③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加速在研发、生产、产品端应用。(每点2分)6.(3分)B7.(3分)D8.(4分)①实写函谷关风从峡谷刮起,既反映其独特的地理形势,又为全文营造出一种风起烟尘的历史苍茫之感,为对函谷关的历史叙写渲染气氛;②虚写风是各个时代多姿多彩的社会风尚、精神气质,形象而又诗意地表现出函谷关在历史变迁中的模样和内涵的变化。③风是整篇的行文线索,贯穿全文,将历史与现实勾连起来,展现出函谷关的沧桑经历与其历史意蕴,烘托出在新时代函谷关所见证的时代巨变、飞速发展。(每点2分,2点满分)9.(6分)(一)同意删去:①两段内容基本一致,都侧重于描写函谷关作为丝绸之路的节点在当代的发展和繁荣,尤其强调交通层面的现代化;②倒数第二段能够很好地总结全篇,并深化文章主旨:函谷关承载了厚重的历史,从古至今连接着东西方文明的交流,并对其发展充满期望;③倒数第二段“关外刮来好大的风”一句,照应题目“风起函谷关”,以风起篇,以风结尾,首尾照应。(每点2分,言之有理即可)(二)不同意删去:①两段内容看似重复,实质有区别,倒数第三段重在描写丝绸之路在交通运输层面所发生的巨大变化,而最后一段是描绘丝绸之路在经济、文化、历史等多层面的更耀眼的发展,是对第三段的补充和提升;②倒数第二段的内容不能作为最后一段的内容,起到总结全篇、深化文章主旨的作用,最后一段的内容正是对上一段“放飞丝路花雨辽远的梦想”的具体描写;③最后一段的内容形象地呈现了当代丝绸之路的作用,并直接指出其巨大的时代作用,起到了卒章显志的作用。(每点2分,言之有理即可)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10.(3分)BFH11.(3分)A12.(3分)D13.(8分)(1)进食时就责备自己,说:哪有主人赐给我们食物却不够吃的呢?因此第二次叹气。(“自咎”、“食”和“再”各1分,句意1分)(2)刘赞去世后,严绶统管留后事务,将库藏的物品全都献给皇帝,被征召担任刑部员外郎。(“总”、“悉”和“召”各1分,句意1分)14.(3分)①严绶曾担任宣歙团练使,有藩镇任职的经验。②严绶代管宣歙镇时向朝廷进献财物,对朝廷忠心。③严绶做河东行军司马,等节度使死后,就能接任河东节度使,有利于朝廷掌握该镇。(1点1分,2点3分)参考译文:材料一:梗阳有人打官司,眼看要败诉,便请求送财物给魏献子,魏献子打算答应下来。阎没对叔宽说:“(我)和你一起去劝谏吧!我们的主人凭借不接受贿赂在诸侯中闻名,现在因为梗阳人的贿赂而损害他的名声,不可以。”两人上朝,到散朝时也不离开。魏献子要吃饭了,问谁在庭院里,下人回答说:“阎明、叔褒在。”魏献子召见他们,让他们陪自己吃饭。等到吃完饭,两人三次叹息。吃饱后,魏献子问他们说:“人们说:‘只有吃饭可以忘掉忧愁。”你们二位在一顿饭的时间里三次叹息,这是为什么呢?”两人异口同声地回答说:“我们是小人,很贪心。食物刚送来时,担心不够吃,所以叹息。进食时就责备自己,说:哪有主人赐给我们食物却不够吃的呢?因此第二次叹气。主人吃完后,我们想到,小人的肚子吃饱就满足了,君子的心也应该像小人的肚子一样,满足就可以了,因此第三次叹息。”魏献子说:“说得好。”于是拒绝了梗阳人的贿赂。

(节选自《国语》)材料二:严挺之的从孙严绶,考中进士,以侍御史的身份任刘赞的宣歙团练副使。刘赞去世后,严绶统管留后事务,将库藏的物品全都献给皇帝,被征召担任刑部员外郎。下属官员向朝廷进献财物从严绶开始。河东节度使李说患病,军司马郑儋总管军政事务,李说去世后,郑儋代理节度使。当时唐德宗一味姑息藩镇,方镇的节度使如果去世,朝廷不再另外任命,就任用军司马接替他,以此来使众人情绪和缓、满意。到这时,皇帝很想起严绶所献的财物,所以提拔他为河东司马。第二年郑儋去世,严绶就被授任检校工部尚书,接替郑儋任节度使。唐宪宗即位,杨惠琳在夏州反叛,刘辟在蜀地反叛,严绶建议说:“天子刚即位,不能失去威严,请求一定要讨伐他们。”他挑选精锐士兵,派遣大将李光颜协助讨伐叛贼。两个叛贼被平定后,严绶任检校尚书左仆射,被封为扶风郡公,晋升为司空。严绶在藩镇任职九年,为政崇尚宽厚仁惠,治理的名声四处传扬,兵马繁殖增多。曾经举行大规模阅兵,旗帜环绕七十里,回鹘梅录将军参加阅兵,听到军鼓之声大为震惊拜服。严绶入朝担任尚书右仆射。

(节选自《新唐书·严挺之传》)材料三:河东节度使李说去世,朝廷任命他的行军司马郑儋为节度使。皇帝选择可以接替郑儋的人,因为刑部员外郎严绶曾经以幕僚的身份向朝廷进献财物,皇帝记住了他的名字,就任用他为河东行军司马。臣(范祖禹)说:从前魏献子治理晋国政务,他任用的县大夫都凭借贤能被举荐。梗阳人想要送财物,他的臣子立刻劝谏并拒绝了。唐德宗选拔藩镇的臣子,却根据进献的财货,虽然是天下的君主,却不如诸侯国的大夫。

(节选自《唐鉴》)15.(3分)D16.(6分)①超脱世俗。诗人对于尘世的乐趣,表现出疏离的心理。②追求宁静。秋天的清冷安静,带来的是一种喜悦和欣赏。③珍视友情。希望与友人一起终老。④些许惆怅。生活烦扰与未竟事由还在。(每点2分,3点满分)17.(6分)(1)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2)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3)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碣石何青青,挽我双眼睛)(每空1分,错字漏字不给分)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18.(4分)②句,删去“因为”或“的原因”;④句,把“也”改成“就”,或删去“也”字。(每点2分)19.(4分)甲:寒冷的到来也与时间有关乙:还要抬头观察天空(每点2分)20.(3分)A21.(4分)①第一处补充说明。破折号后文补充说明了云在天空中分布的范围和形态。②第二处话题转换。破折号前文写云,破折号后转而写人的感慨,破折号使读者注意到话题的改变。(每点2分)22.(5分)①运用拟人手法,“啊”和“追随”赋予云以人的情态和动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云被风吹散的情形;②连续使用两个“来不及”,强调了云被风快速吹散,突出了风的猛烈。(1点2分,2点满分)四、写作(60分)23.(60分)【答案】例文:祛阅读之羞,扬文化之帆在城市的脉络中,地铁呼啸而过,公交走走停停,商场人潮涌动。在这些公共场所,手机屏幕的亮光闪烁在人们的脸上,却鲜见有人从容地从包中取出一本书,静心阅读。“阅读羞耻”如一片阴云,悄然笼罩在人们心头,让知识的传递在公共空间中变得畏缩不前。这“阅读羞耻”从何而来?是社会的浮躁风气使然。快节奏的生活里,人们追求即时的娱乐与满足,刷短视频、玩游戏,一切都在“短”“平”“快”中完成信息的摄取。阅读,因其需要静下心来沉浸其中,似乎与这种快节奏格格不入,故而被视为一种“不合时宜”的行为。当周围人都在享受着快餐式的文化消费时,捧起一本书,便会担心被视作异类,被异样的眼光打量。这种心理的背后,也折射出部分人内心深处的不自信。他们害怕被他人评判自己的阅读品味,忧虑因阅读的书籍不够“高大上”而遭人嘲笑,或者担心自己在阅读时的专注模样被误解为“故作姿态”。在这样的心理作用下,阅读被从公共视野中驱逐,被迫隐匿于安静的角落。然而,“阅读羞耻”带来的影响是深远的。于个人,它阻碍了知识的积累与心灵的成长。那些本可以在碎片时间里获取的智慧,被白白浪费;那些能在书中邂逅的多彩世界,被一扇紧闭的门所阻隔。于社会而言,它是文化沙漠化的帮凶,当阅读成为一种只能在私密空间进行的活动,公共领域的文化气息便愈发淡薄,整个社会也就难以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和文化底蕴。要破除这“阅读羞耻”,需要有坚定的文化自信与自我认同。阅读是一场与智者的对话,是自我提升的修行,不应因他人的目光而却步,应坦然地在公共场所翻开书页,让阅读成为生活的常态,用知识的力量武装自己,无惧外界的流言蜚语。社会媒体和文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