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26 中古时期的亚洲和古代非洲与美洲_第1页
训练26 中古时期的亚洲和古代非洲与美洲_第2页
训练26 中古时期的亚洲和古代非洲与美洲_第3页
训练26 中古时期的亚洲和古代非洲与美洲_第4页
训练26 中古时期的亚洲和古代非洲与美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训练26中古时期的亚洲和古代非洲与美洲(分值:75分)一、选择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2025·江西上饶调研)关于阿拉伯帝国文明地位,权威的科学史学家的评价是,纵向来看,它在人类历史上具有不可或缺的承前启后的作用。对“启后”理解正确的是,阿拉伯文化()A.促进文艺复兴运动的到来 B.融合了古希腊罗马的人文精神C.直接推动了西欧社会转型 D.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的分水岭2.(2024·甘肃白银联考)某学者研究中古时期某帝国时搜集的史料如下:该地降水少,可勉强从事农业。这里有一条连接东西方的商路。公元6—7世纪,萨珊波斯与拜占庭帝国为控制这片地区展开了激烈的争夺。该帝国在8世纪中期后进入繁荣时期,并维持了一两百年。该帝国()A.成为东西文化交流的桥梁 B.最高统治者称为苏丹C.对控制的亚欧商路征重税 D.都城名为君士坦丁堡3.(2025·河南郑州调研)公元8世纪初,阿拉伯帝国倭马亚王朝哈里发阿布杜·马立克正式规定阿拉伯语为官方通用语,并且在强制推行阿拉伯语的同时采取各种措施限制伊朗民族语言的流行。这一做法旨在()A.维护帝国统治 B.整合区域内的文化C.扩大统治基础 D.积极推广阿拉伯语4.(2025·山东临沂高三模拟)如图是阿拉伯人商业活动示意图。据图可判断,这一时期的阿拉伯帝国()A.成为当时世界经济文化中心 B.打破了各大洲间孤立状态C.引发了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 D.加强了东西方的贸易联系5.(2025·湖南三湘名校联考)15世纪后期,奥斯曼苏丹穆罕默德二世不再参加临朝听政,国家常务决策交于“御前会议”,此会固定每周召开4次,每次7—8小时,参会大臣包括宰相在内共九人。苏丹若参会则在会议室旁的小隔间旁听,通过纸条向大臣传递意见。这说明奥斯曼帝国()A.参考明朝内阁制的设计 B.遭遇权臣架空君权的危机C.为虚位君主制提供借鉴 D.强化君主控制朝政的能力6.(2024·广东珠海高三联考)奥斯曼苏丹穆罕默德二世在率军攻克君士坦丁堡后,采用罗马皇帝的头衔;保留了君士坦丁堡东正教会;采用东罗马的宫廷仪式与行政制度;效仿东罗马皇帝,发行带自己头像的金属货币,重用原东罗马贵族等。这些做法()A.意在以罗马帝国继承者自居 B.说明奥斯曼帝国崇尚武力扩张C.旨在巩固奥斯曼帝国的统治 D.反映出罗马皇帝是各国的偶像7.(2025·江西新余模拟)笈多王朝灭亡后,印度在7世纪建立戒日王朝。戒日王朝宣布土地国有,分配给臣属和封国。臣属的封地称采邑。各封国也把土地分给下级贵族作为采邑。最初的封地以禄田的形式存在,以后转为世袭领地。这表明当时的印度()A.雅利安进入北部地区 B.奴隶制王朝开始兴起C.进入到封建社会形态 D.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度8.(2024·河南南阳联考)公元9世纪,日本嵯峨天皇即位后,组织编纂了《新撰姓氏录》,收录了第1代天皇至第52代天皇时期的姓氏,总计1182个。《新撰姓氏录》将氏姓分为3个等级,即“皇别”“神别”与“诸蕃”。这一举动主要是为了()A.确立封建统治制度 B.完善社会等级秩序C.强化天皇专制统治 D.维护奴隶主的利益9.(2025·辽宁高三联考)日本幕府统治时期存在一个奇特的政治现象——历代幕府将军都想架空皇室与朝廷,却无不标榜自身血统的一脉相承,且始终以“朝臣”自称。幕府将军这些做法意在()A.捍卫贵族世袭秩序 B.维系统治的合法性C.震慑封建割据势力 D.提高武士阶层地位10.(2025·山西忻州调研)据考古发现,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最早使用铁器的地区是西非,典型代表是今尼日利亚中部高原,该地区正好接近班图人的起源地,而铁器的传播路线大致与班图人的迁徙路线相吻合。由此可知()A.非洲文明地域差异性明显 B.铁器起源于非洲西部地区C.班图人迁徙推动铁器传播 D.铁器在非洲自西向北传播11.(2025·广东广州高三段测试)1400年,经霍加尔山脉穿越大沙漠的西撒哈拉商道上骆驼数量达12000头;到16世纪初,已下降到每年不足3000头。这一变化反映了()A.奥斯曼帝国兴起 B.全球航路的开辟C.三角贸易的扩大 D.西非国家的衰落12.(2025·八省联考河南卷,12)15—16世纪,印加统治者将新控制地区的劳动力迁移到核心区垦荒,把这些来自不同地区的劳动力安置在相邻的梯田上,并以新部落群体名称给梯田命名。这些举措()A.确保了社会的粮食供应 B.有利于国家认同观念的形成C.推动土地所有制的转变 D.有效抵御了西班牙殖民侵略13.(2025·湖北武汉调研)玛雅人是美洲大陆上使用独特文字的印第安人,其文字可跻身世界仅有的几种完整的古文字之列。玛雅人语言丰富,共有三万个词汇。其文字既表意,又表音,全由祭司垄断,被用来写诗,记载宗教神话、祈祷文、历史和天文历象等。据此可得出的结论是()A.玛雅文明建构具有多元性特征 B.玛雅文化源于生活实践的积累C.农牧分工奠定玛雅文明的基础 D.文字成为玛雅文明的重要载体14.(2025·新疆乌鲁木齐调研)阿兹特克人认为,通过战争捕捉俘虏比发展生产获取贡品更为重要。这一认识使他们陷入恶性循环:为防止灾难的发生,需要用人来献祭,而献祭用的人,只有通过战争才能得到,这又加速了灾难的发生。这表明阿兹特克()A.思想混乱导致国家衰落 B.宗教权力大于王权C.陷入了发展模式的悖论 D.阶级矛盾日益激化15.(2024·云南百校高三联考)1324—1325年,马里帝国第九位国王曼萨·穆萨前往麦加朝圣。他在开罗大肆采购,竟至黄金充斥于市,金价大跌,12年后仍不能恢复原价。在14世纪上半叶欧洲人绘制的地图上,标示出了马里之名,并绘有曼萨·穆萨的形象。这反映出此时马里()A.经济发展水平提高 B.统治阶层腐化堕落C.资本原始积累加速 D.对外交往较为活跃16.(2025·河北保定调研)位于秘鲁境内的“查文德万塔尔”遗迹,是一处发端于公元前1500年左右的祭祀中心,当地出土了产自秘鲁南方的朱砂、智利北部的青金石、厄瓜多尔沿海的大凤螺等物品。对此理解最合理的是,古代南美文明 ()A.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 B.形成了统一的市场C.存在长途迁徙或交流 D.率先进入文明时代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共27分。17.(2025·河南省新高中创新联盟高三测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公元7世纪前,阿拉伯语仅在阿拉伯半岛、人数极有限的游牧民中使用,到阿拔斯王朝(750—1258年)时期,阿拉伯语变为“官话”和知识分子的语言。当时封建生产关系确立,社会秩序较为安定,最高统治者哈里发掌握政治、军事和宗教大权。哈里发及地方政府在两河流域开凿新运河,修复旧运河,排除积水,增加耕地,使社会经济有了大发展。阿拉伯人热衷于国际商业活动,他们有较宽阔的胸怀,远大的眼光,善于吸收和利用各族人民文化成果,如中国的印刷术、指南针、火药等是由阿拉伯人首先学会使用,然后经过他们而进入欧洲,最终形成辉煌的阿拉伯文化。——摘编自朱锡强《阿拉伯文化形成的原因》材料二古代美洲的玛雅人很早就创造了象形文字。玛雅人的历法和天文学知识可能达到了古代世界的最高水平;玛雅人在建筑、木雕、壁画、陶器和纺织等方面的出色成就,至今仍令人叹为观止。迫于外族的入侵,玛雅人于公元5世纪初开始向尤卡坦半岛北部迁徙,并于5、6世纪之交建立起奇琴伊察城邦。10世纪,从墨西哥南下的托尔特克人征服了这一地区,玛雅文明与托尔特克文明产生了融合。但由于玛雅人垦殖过度,破坏了生存环境,同时也陷入了内部的激烈争斗中;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在当时的交通条件下,玛雅文明与欧亚大陆文明处于隔绝状态,缺乏文明进步的必要互动,因而逐渐失去动力并最终导致衰亡。——摘编自刘建良《论文明的互进与共荣——兼评“文明冲突论”》(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阿拉伯文化的特点,并分析促成其“辉煌”的因素。(8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玛雅文明的主要成就及其“衰亡”的原因。(7分)18.(2025·河南省金太阳大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德国哲学家黑格尔(1770—1831)曾在其《历史哲学》中提道:“非洲是一个仍处于幼年时代的地方,还笼罩在夜的黑幕里,看不见自觉的历史的光明。”——摘编自汪二款《非洲古代文明历史的探讨》你是否赞成上述观点,结合所学世界古代史知识说明理由。(要求:观点正确、合理,史论结合。)(12分)训练26中古时期的亚洲和古代非洲与美洲1.A[根据材料可知,欧洲文艺复兴的大师们从阿拉伯语书写的这些古代希腊与罗马巨著开始,点燃了复兴的火炬,故选A项;阿拉伯文化继承了古希腊罗马的人文精神,是“承前”的表现,排除B项;阿拉伯文化并没有直接推动西欧社会转型,排除C项;阿拉伯文化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排除D项。]2.A[据材料“萨珊波斯与拜占庭帝国……8世纪中期后进入繁荣时期”可知,该帝国为阿拉伯帝国,阿拉伯半岛西部有一条非常重要的连接东西方的商路,故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故选A项。]3.A[据材料可知,公元8世纪初,阿拉伯帝国在统治区域内推行统一的阿拉伯语,以取代原有的伊朗民族语言,这样做的主要目的在于维护帝国统治,故选A项;限制伊朗民族语言的流行,是对区域内伊朗民族语言的压制,并不会促进区域内文化的整合,排除B项;这一做法将会激化矛盾,不利于统治基础的扩大,排除C项;推广阿拉伯语也是为了维护帝国统治,排除D项。]4.D[据图例及所学可知,阿拉伯在8世纪中期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阿拉伯帝国商人的商路也遍及亚非欧,这表明阿拉伯帝国加强了东西方的贸易联系,故选D项。]5.D[由材料“不再参加临朝听政”“在会议室旁的小隔间旁听,通过纸条向大臣传递意见”可知苏丹虽并不亲自参与朝政,但却可以通过小隔间监视大臣,通过这种方式,营造出一种既在场又不在场的氛围,从而强化对朝政的控制能力,故选D项;明朝内阁是皇帝的秘书机构,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通过纸条向大臣传递意见”可知最高决策权依然在苏丹手中,并未架空君权,排除B项;材料中苏丹可以通过小隔间监视大臣,加强了君主的实际权力,排除C项。]6.C[奥斯曼苏丹穆罕默德二世在率军攻克君士坦丁堡后,采用罗马皇帝的头衔、教俗、制度、币样,重用原东罗马贵族等,其根本目的是巩固奥斯曼帝国统治,故选C项,排除A项;穆罕默德二世以罗马皇帝自居是为了缓和奥斯曼人与当地人之间的对立情绪,主要目的是稳定社会秩序,排除B项;穆罕默德二世以罗马皇帝自居只能说明罗马皇帝在部分欧洲地区,尤其是东罗马帝国地区的影响力比较大,排除D项。]7.C[据材料戒日王朝“臣属的封地称采邑”“最初的封地以禄田的形式存在,以后转为世袭领地”可知,戒日王朝实行分封制和采邑制,表明印度进入封建社会形态,故选C项;雅利安人在约公元前1500年进入南亚次大陆,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A项;“奴隶制王朝”不合史实,应为“封建制王朝”,排除B项;仅从材料无法看出其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度,排除D项。]8.C[由材料可知,公元9世纪,天皇组织编纂姓氏录,并且将氏姓分成3个等级,这一做法主要是为了完善社会等级秩序以强化天皇专制统治,故选C项;日本的封建统治制度在7世纪大化改新后就已确立,故排除A项;完善社会等级秩序不是其根本目的,故排除B项;这一时期日本处于封建社会,不可能维护奴隶主贵族利益,故排除D项。]9.B[由“始终以‘朝臣’自称”“标榜自身血统的一脉相承”“想架空皇室与朝廷”可得,幕府将军的这些做法意在维系其统治的合法性,故选B项。]10.C[据材料“铁器的传播路线大致与班图人的迁徙路线相吻合”可知,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最早使用铁器的地区是西非,铁器的传播路线与班图人的迁徙路线大致相同,说明班图人的迁徙推动铁器的传播,故选C项;材料未涉及非洲其他地区文明,看不出不同地区的差异,排除A项;据材料“最早使用铁器的地区是西非”可知,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这一片区域内西非人最早使用铁器,但冶铁技术起源于西亚,从那里扩散到埃及和希腊等地,排除B项;班图人迁徙路线复杂,大体包括向东、向西、向南,材料仅提到了铁器的传播路线,但并未具体说明传播方向,“从西向北”无从得出,排除D项。]11.D[据材料“到16世纪初,已下降到每年不足3000头”并结合所学可知,在西非,8—15世纪,加纳、马里、桑海等国家先后兴起,控制着穿越撒哈拉沙漠的商路和黄金贸易,经济和文化繁荣,但16世纪初穿越西撒哈拉商道上的骆驼已下降到每年不足3000头,反映了西非与北非之间活跃的贸易大不如前,这种变化不利于西非经济发展,加速西非国家衰落,故选D项。]12.B[印加统治者将新控制地区的劳动力迁移到核心区垦荒,并以新部落群体名称给梯田命名,这一举措使得不同地区的人在共同的劳作和命名体系下,逐渐产生对国家整体的认同感,有利于国家认同观念的形成,故选B项;迁移人口垦荒有利于粮食供应,但是“确保了”表述过于绝对,排除A项;结合所学可知,印加帝国土地归国家所有,所有制没有转变,排除C项;结合所学可知,印加最终沦为西班牙的殖民地,“有效抵御”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13.D[据材料“使用……语言丰富……既表意,又表音”可知,玛雅文字词汇较多,这些文字被用来写诗,记载宗教神话、祈祷文、历史和天文历象等,可知文字成为玛雅文明的重要载体,故选D项。]14.C[据材料信息可知,阿兹特克人“通过战争捕捉俘虏比发展生产获取贡品更为重要”的认识使他们陷入“为防止灾难的发生……这又加速了灾难的发生”的恶性循环,这就说明他们由于错误的认识从而陷入了发展模式的怪圈,故选C项。]15.D[马里帝国作为西非国家,其国王前往麦加朝圣,说明其信奉伊斯兰教,早已与阿拉伯国家建立联系,朝圣之旅进一步活跃了马里的对外交往,以至于让欧洲也了解到了它的存在,故选D项;曼萨·穆萨挥金如土是因为其黄金资源丰富,与经济水平、腐化堕落无关,排除A、B两项;马里帝国当时并未出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能将其行为称作资本原始积累,排除C项。]16.C[据材料信息可知,秘鲁出土了来自秘鲁南方、智利北部、厄瓜多尔沿海等地的物品,说明古代南美文明存在长途迁徙或交流,故选C项;多元一体指不同文化有自己的个性,同时也存在共性,材料并无相关信息,排除A项;材料并无商品经济与市场的内容,且结合史实可知古代南美并未形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