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考点梳理2025年1.医院感染的概念: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答案分析:明确医院感染定义的关键在于感染获得的时间和地点,需排除入院前已感染或处于潜伏期的情况。2.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操作环境清洁且宽敞,操作前半小时停止清扫等减少尘埃飞扬的操作;工作人员着装符合要求,戴口罩、帽子,修剪指甲、洗手;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分开放置,无菌包外注明物品名称、灭菌日期等;取用无菌物品须使用无菌持物钳,无菌物品一经取出,即使未用,也不可放回无菌容器内;操作时保持无菌物品不被污染,手臂保持在腰部或治疗台面以上。答案分析:这些原则是保证无菌操作成功、防止感染的基础,每一条都有其重要意义。3.隔离区域的划分:清洁区是未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如更衣室、配膳室等;半污染区是有可能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如医护办公室、病区内走廊等;污染区是病人直接或间接接触的区域,如病房、病人卫生间等。答案分析:正确划分隔离区域有助于医护人员采取正确的防护措施,防止交叉感染。4.常见卧位:去枕仰卧位适用于昏迷或全身麻醉未清醒的病人,可防止呕吐物流入气管引起窒息或肺部并发症;中凹卧位适用于休克病人,抬高头胸部约10°20°,抬高下肢约20°30°,有利于呼吸和静脉回流;屈膝仰卧位适用于腹部检查或接受导尿、会阴冲洗等。答案分析:不同卧位有其特定的适用情况,根据病人病情选择合适卧位能提高病人舒适度和治疗效果。5.疼痛的评估方法:数字评分法用010的数字代表不同程度的疼痛,0为无痛,10为最剧烈疼痛;文字描述评分法用无痛、轻度痛、中度痛、重度痛等文字描述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在纸上画一条10cm的横线,一端表示无痛,另一端表示最剧烈疼痛,让病人在横线上标记出自己疼痛的程度。答案分析:这些评估方法各有特点,可根据病人情况选择合适的评估方法,准确评估疼痛程度以进行有效治疗。6.压疮的分期及护理:淤血红润期为压疮初期,皮肤出现红、肿、热、痛或麻木,解除压力30分钟后,皮肤颜色不能恢复正常,此期应增加翻身次数,避免局部继续受压;炎性浸润期受压部位呈紫红色,皮下产生硬结,皮肤因水肿而变薄,常有水疱形成,应保护皮肤,防止水疱破裂感染;浅度溃疡期表皮水疱破溃,可显露出潮湿红润的创面,有黄色渗出液,感染后表面有脓液覆盖,应清洁创面,促进愈合;坏死溃疡期坏死组织发黑,脓性分泌物增多,有臭味,严重者可深达骨骼,应去除坏死组织,促进肉芽组织生长。答案分析:压疮分期不同,护理措施也不同,早期发现和正确护理可有效阻止压疮进展。7.热疗的禁忌证:未明确诊断的急性腹痛,热疗可掩盖病情,贻误诊断和治疗;面部危险三角区感染,此处血管丰富,且与颅内海绵窦相通,热疗可使炎症扩散,导致颅内感染;各种脏器内出血,热疗可使局部血管扩张,增加脏器血流量和血管通透性,从而加重出血;软组织损伤或扭伤早期(48小时内),热疗可促进血液循环,加重皮下出血、肿胀和疼痛。答案分析:了解热疗禁忌证可避免因不当使用热疗而加重病情,保障病人安全。8.冷疗的禁忌证:血液循环障碍,冷疗可使局部血管收缩,加重血液循环障碍;慢性炎症或深部化脓病灶,冷疗可使局部血流减少,妨碍炎症的吸收;组织损伤、破裂,冷疗可降低血液循环,增加组织损伤,且影响伤口愈合;对冷过敏者,冷疗可引起过敏反应。答案分析:掌握冷疗禁忌证能防止冷疗带来的不良后果,确保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9.鼻饲法的注意事项:插入胃管时动作应轻柔,避免损伤食管黏膜;每次鼻饲量不超过200ml,间隔时间不少于2小时;鼻饲液温度应保持在38℃40℃;长期鼻饲者应每天进行口腔护理,胃管应每周更换1次(硅胶胃管可酌情延长更换时间);鼻饲前应先确认胃管在胃内,方法有抽吸胃液、听气过水声、将胃管末端放入水中观察有无气泡溢出等。答案分析:遵循这些注意事项可保证鼻饲的安全和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10.药物的保管原则:药柜应放在光线明亮处,但避免阳光直射;药品应按内服、外用、注射、剧毒等分类放置;药瓶上应有明显标签,内服药用蓝色边,外用药用红色边,剧毒药用黑色边;定期检查药品质量,如有变质、过期等情况应及时处理;麻醉药、剧毒药应有专人负责,加锁保管,班班交接。答案分析:合理保管药物可保证药物质量,确保用药安全。11.口服给药的注意事项:服用对牙齿有腐蚀作用或使牙齿染色的药物,如酸类、铁剂,应用吸管吸入,服后漱口;刺激食欲的药物宜在饭前服;对胃黏膜有刺激的药物或助消化的药物宜在饭后服;止咳糖浆对呼吸道黏膜有安抚作用,服后不宜立即饮水,同时服用多种药物时,应最后服用止咳糖浆;磺胺类药物服用后应多饮水,以防因尿少而析出结晶,堵塞肾小管。答案分析:不同药物有不同的服用要求,正确的服药方法可提高药物疗效,减少不良反应。12.皮内注射法的目的:用于药物过敏试验、预防接种、局部麻醉的先驱步骤。答案分析:皮内注射是将少量药液注入表皮和真皮之间,不同目的的皮内注射有不同的注射部位和观察要点。13.皮下注射法的部位:常选用上臂三角肌下缘、腹部、后背、大腿前侧和外侧等。答案分析:这些部位皮下组织疏松,易于药物吸收,且操作方便。14.肌内注射法的部位选择:臀大肌是最常用的部位,定位方法有十字法(从臀裂顶点向左或向右侧划一水平线,然后从髂嵴最高点作一垂直线,将一侧臀部分为四个象限,其外上象限并避开内角即为注射区)和连线法(取髂前上棘和尾骨连线的外上1/3处为注射部位);此外还可选用臀中肌、臀小肌、上臂三角肌等。答案分析:正确选择肌内注射部位可避免损伤神经和血管,保证注射安全和有效。15.静脉注射失败的常见原因:针头未刺入血管,抽吸无回血,注入药物时局部隆起、疼痛;针头斜面未完全进入血管,部分药液溢出至皮下,抽吸可有回血,注药时局部疼痛;针头刺破对侧血管壁,抽吸有回血,注药时局部无隆起,但病人有疼痛感;针头斜面穿透对侧血管壁,抽吸无回血,注药时局部无隆起,但病人有疼痛感。答案分析:了解静脉注射失败的原因有助于护士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病人痛苦。16.输液速度的调节:一般成人4060滴/分,儿童2040滴/分;对于心肺功能良好者,输液速度可稍快;对于心肺功能不全、年老体弱、婴幼儿以及输入高渗盐水、含钾药物、升压药等,输液速度宜慢。答案分析:合理调节输液速度可保证治疗效果,避免因输液速度不当而引起的不良反应。17.输液反应及处理:发热反应是最常见的输液反应,多因输入致热物质引起,应减慢滴速或停止输液,通知医生,给予对症处理;循环负荷过重反应(急性肺水肿)常因输液速度过快、量过多引起,应立即停止输液,协助病人取端坐位,双腿下垂,给予高流量吸氧(68L/min),遵医嘱给予强心、利尿、扩血管等药物;静脉炎多因长期输入高浓度、刺激性较强的药液,或静脉内放置刺激性大的留置管时间过长引起,应停止在此部位输液,抬高患肢并制动,局部用50%硫酸镁湿热敷;空气栓塞是由于输液管内空气未排尽、导管连接不紧密等原因导致空气进入血液循环,应立即让病人取左侧卧位并头低脚高,使气体浮向右心室尖部,避免阻塞肺动脉入口。答案分析:及时识别和处理输液反应可保障病人生命安全,减少并发症的发生。18.输血的注意事项:输血前必须两人核对无误方可输入;开始输血时速度宜慢,观察15分钟无不良反应后再根据病情调节滴速;输血过程中要密切观察病人的反应,如有无发热、过敏、溶血等不良反应;输血完毕后,血袋应保留24小时,以备必要时送检。答案分析:严格遵守输血注意事项可确保输血安全,避免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19.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血型鉴定是确定病人的血型,常用方法有玻片法和试管法;交叉配血试验包括直接交叉配血试验(用受血者血清和供血者红细胞进行配合试验,检查受血者血清中有无破坏供血者红细胞的抗体)和间接交叉配血试验(用供血者血清和受血者红细胞进行配合试验,检查供血者血清中有无破坏受血者红细胞的抗体)。答案分析: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试验是保证输血安全的重要措施,可避免血型不合引起的溶血反应。20.标本采集的原则:遵照医嘱采集标本,严格执行查对制度;确保标本质量,采集方法、采集量和采集时间应正确;及时送检,特殊标本需注明采集时间。答案分析:遵循这些原则可保证标本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21.痰标本采集的方法:常规痰标本应在清晨起床后,未进食前,用清水漱口后,深吸气后用力咳出气管深处的痰液,盛于清洁容器内送检;痰培养标本应在清晨起床后,先用朵贝尔溶液漱口,再用清水漱口,深吸气后用力咳出气管深处的痰液,置于无菌培养瓶内送检;24小时痰标本应嘱病人将24小时(晨7时至次晨7时)的痰液全部留在容器中送检。答案分析:不同类型的痰标本采集方法不同,正确采集可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22.咽拭子标本采集的方法:嘱病人用清水漱口,然后张口发“啊”音,用长棉签蘸无菌生理盐水擦拭两侧腭弓、咽及扁桃体上的分泌物,将棉签插入无菌试管中送检。答案分析:采集咽拭子标本时应避免污染,确保标本的质量。23.病情观察的内容:一般情况包括发育与体型、饮食与营养、面容与表情、体位、姿势与步态等;生命体征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意识状态可分为清醒、嗜睡、意识模糊、昏睡、昏迷(浅昏迷、深昏迷);瞳孔变化应观察瞳孔的大小、形状、对光反射等;心理状态应观察病人的情绪、认知、行为等方面的变化。答案分析:全面、细致的病情观察有助于及时发现病人病情变化,采取相应的治疗和护理措施。24.意识障碍的判断:嗜睡是最轻的意识障碍,病人处于持续睡眠状态,但能被言语或轻度刺激唤醒,醒后能正确、简单而缓慢地回答问题,但反应迟钝,刺激去除后又很快入睡;意识模糊表现为思维和语言不连贯,对时间、地点、人物的定向力完全或部分发生障碍,可有错觉、幻觉、躁动不安、谵语或精神错乱;昏睡是接近于人事不省的意识状态,病人处于熟睡状态,不易唤醒,虽在强烈刺激下(如压迫眶上神经、摇动身体等)可被唤醒,但很快又再入睡,醒时答话含糊或答非所问;昏迷是严重的意识障碍,浅昏迷时意识大部分丧失,无自主运动,对声、光刺激无反应,对疼痛刺激可有痛苦表情及躲避反应,角膜反射、瞳孔对光反射、眼球运动、吞咽反射等可存在;深昏迷时意识完全丧失,对各种刺激均无反应,全身肌肉松弛,深浅反射均消失。答案分析:准确判断意识障碍的程度对于评估病情和制定治疗方案至关重要。25.临终关怀的概念:临终关怀是向临终病人及其家属提供一种全面的照料,包括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使临终病人的生命得到尊重,症状得到控制,生命质量得到提高,家属的身心健康得到维护和增强,使病人在临终时能够无痛苦、安宁、舒适地走完人生的最后旅程。答案分析:临终关怀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和关爱,注重提高临终病人的生活质量和尊严。26.死亡过程的分期:濒死期是临终表现的最后阶段,此期机体各系统的功能严重紊乱,中枢神经系统脑干以上部位的功能处于深度抑制状态,表现为意识模糊或丧失,各种反射减弱或迟钝,肌张力减退或消失,心跳减弱,血压下降,呼吸微弱或出现潮式呼吸、间断呼吸等;临床死亡期表现为心跳、呼吸停止,各种反射消失,瞳孔散大,但各种组织细胞仍有短暂而微弱的代谢活动,此期一般持续56分钟,若得到及时有效的抢救治疗,生命有复苏的可能;生物学死亡期是死亡过程的最后阶段,此期整个中枢神经系统及各器官的新陈代谢相继停止,并出现不可逆的变化,机体已不可能复活。答案分析:了解死亡过程的分期有助于医护人员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尊重病人的生命和尊严。27.医疗文件的书写要求:及时、准确、完整、清晰、简要。答案分析:规范的医疗文件书写可保证医疗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为医疗、护理、教学、科研等提供可靠依据。28.体温单的绘制:体温用蓝笔绘制,口温用蓝“●”表示,腋温用蓝“×”表示,肛温用蓝“○”表示;脉率用红“●”表示,心率用红“○”表示;相邻两次体温或脉搏用蓝线或红线相连;物理降温30分钟后所测体温,用红“○”表示,画在降温前体温符号的同一纵格内,并用红虚线与降温前体温相连,下次体温应与降温前体温相连。答案分析:正确绘制体温单可直观反映病人的生命体征变化。29.医嘱的种类:长期医嘱是指自医生开写医嘱起,至医嘱停止,有效时间在24小时以上的医嘱,如一级护理、低盐饮食等;临时医嘱是指有效时间在24小时以内,应在短时间内执行,有的需立即执行(st),如0.1%盐酸肾上腺素1mlHst;备用医嘱包括长期备用医嘱(prn)和临时备用医嘱(sos),长期备用医嘱有效时间在24小时以上,必要时用,两次执行之间有间隔时间,由医生注明停止时间方为失效,如哌替啶50mgimq6hprn;临时备用医嘱仅在12小时内有效,必要时用,过期未执行则失效,如地西泮5mgposos。答案分析:正确识别和处理不同种类的医嘱可保证医疗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30.护理程序的步骤:评估是护理程序的第一步,通过收集资料,了解病人的健康状况;诊断是对评估获得的资料进行分析,确定病人存在的护理问题;计划是针对护理诊断制定护理计划,包括排列护理诊断的优先顺序、确定预期目标、制定护理措施等;实施是将护理计划付诸行动,执行护理措施;评价是将病人的实际情况与预期目标进行比较,判断护理效果,若未达到预期目标,应重新评估、诊断、计划和实施。答案分析:护理程序是一个循环往复、动态的过程,每个步骤相互关联、相互影响。31.护理诊断的陈述方式:三部分陈述(PES公式),即护理诊断名称(P)+相关因素(E)+症状和体征(S),如气体交换受损:发绀、呼吸困难与阻塞性肺气肿有关;二部分陈述(PE公式),适用于潜在的护理诊断,如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与长期卧床有关;一部分陈述,仅包含护理诊断名称,用于健康的护理诊断,如母乳喂养有效。答案分析:正确的护理诊断陈述方式有助于准确表达护理问题,为制定护理计划提供依据。32.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生长发育是连续的、有阶段性的过程,婴儿期和青春期是生长发育的两个高峰期;各系统器官发育不平衡,神经系统发育较早,生殖系统发育较晚;生长发育具有顺序性,遵循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生长发育具有个体差异,受遗传、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答案分析:了解小儿生长发育规律,可正确评价小儿生长发育状况,为儿童保健和疾病防治提供依据。33.小儿体重的计算:16个月:体重(kg)=出生体重(kg)+月龄×0.7(kg);712个月:体重(kg)=6(kg)+月龄×0.25(kg);212岁:体重(kg)=年龄×2+8(kg)。答案分析:体重是反映小儿营养状况的重要指标,通过计算体重可评估小儿生长发育情况。34.小儿身高(长)的计算:出生时身长平均为50cm;1岁时身长约75cm;212岁:身高(cm)=年龄×7+75(cm)。答案分析:身高(长)是反映小儿骨骼发育的重要指标,可用于评估小儿生长发育水平。35.小儿头围的测量:出生时头围平均为3334cm;1岁时头围约46cm;2岁时头围约48cm;5岁时头围约50cm;15岁时头围接近成人,约5458cm。答案分析:头围的大小与脑和颅骨的发育有关,通过测量头围可了解小儿脑发育情况。36.小儿囟门的闭合时间:前囟为顶骨和额骨边缘形成的菱形间隙,出生时约1.52.0cm(两对边中点连线长度),一般在11.5岁时闭合;后囟为顶骨与枕骨边缘形成的三角形间隙,出生时即已很小或已闭合,最迟约于生后68周闭合。答案分析:囟门的闭合情况可反映颅骨的发育和脑的发育情况,囟门早闭或过小见于小头畸形,囟门迟闭或过大见于佝偻病、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等。37.小儿乳牙萌出的时间和顺序:一般于生后410个月开始萌出乳牙,约2.5岁出齐,共20颗。乳牙萌出顺序一般为下颌先于上颌、自前向后。答案分析:乳牙的萌出时间和顺序可反映小儿的生长发育情况,乳牙萌出过晚可能与营养不良、佝偻病等有关。38.小儿预防接种的程序:出生时接种卡介苗、乙肝疫苗第1针;1个月时接种乙肝疫苗第2针;2个月时接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第1剂;3个月时接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第2剂、百白破联合疫苗第1针;4个月时接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第3剂、百白破联合疫苗第2针;5个月时接种百白破联合疫苗第3针;6个月时接种乙肝疫苗第3针;8个月时接种麻疹减毒活疫苗第1剂;1.52岁时接种百白破联合疫苗加强针、麻疹减毒活疫苗加强针;2岁时接种乙脑减毒活疫苗第2剂;3岁时接种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第1针;4岁时接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加强剂;6岁时接种白破二联疫苗加强针、A群C群脑膜炎球菌多糖疫苗第2针、乙脑减毒活疫苗第3剂。答案分析:按照免疫程序进行预防接种可有效预防相应传染病的发生,保护小儿健康。39.新生儿黄疸的分类:生理性黄疸一般在生后23天出现,46天达到高峰,足月儿在生后1014天消退,早产儿可延迟至34周消退,血清胆红素足月儿不超过221μmol/L(12.9mg/dl),早产儿不超过257μmol/L(15mg/dl);病理性黄疸出现早(生后24小时内)、程度重(血清胆红素足月儿超过221μmol/L,早产儿超过257μmol/L)、持续时间长(足月儿超过2周,早产儿超过4周)、退而复现或进行性加重。答案分析:正确区分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有助于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进行处理。40.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的护理:复温是治疗的关键,若肛温>30℃,腋肛温差为正值的轻、中度患儿,可放入30℃暖箱中,根据体温恢复情况逐渐调整到3034℃的范围内,612小时恢复正常体温;若肛温<30℃,腋肛温差为负值的重度患儿,先将患儿置于比肛温高12℃的暖箱中,并逐步提高暖箱的温度,每小时升高0.51℃,于1224小时恢复正常体温;同时要保证热量和液体的供给,合理喂养,必要时静脉补充营养;做好皮肤护理,防止皮肤破损和感染。答案分析:及时有效的复温和护理措施可提高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的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41.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临床表现:初期多见于6个月以内,特别是3个月以内小婴儿,主要表现为神经兴奋性增高,如易激惹、烦躁、睡眠不安、多汗、枕秃等;激期除初期症状外,主要表现为骨骼改变和运动功能发育迟缓,骨骼改变在头部可见颅骨软化(多见于36个月婴儿)、方颅(多见于78个月以上小儿)、前囟增大及闭合延迟、出牙延迟;胸部可见肋骨串珠、肋膈沟、鸡胸或漏斗胸;四肢可见手镯、脚镯征(多见于6个月以上小儿)、“O”形腿或“X”形腿(多见于1岁以上小儿);恢复期经适当治疗后,临床症状和体征逐渐减轻或消失;后遗症期多见于2岁以后小儿,因婴幼儿期严重佝偻病,残留不同程度的骨骼畸形。答案分析:了解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的临床表现,有助于早期诊断和治疗,预防骨骼畸形的发生。42.小儿腹泻的护理:调整饮食,腹泻时继续喂养,母乳喂养者可继续哺乳,减少哺乳次数,缩短每次哺乳时间;人工喂养者可喂米汤、稀释的牛奶等;严重呕吐者可暂禁食46小时(不禁水),待好转后继续喂食;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根据脱水程度和性质选择合适的补液方法和液体种类;控制感染,合理应用抗生素;做好臀部护理,选用柔软、吸水性好的尿布,勤更换,每次大便后用温水清洗臀部,保持臀部清洁干燥,局部皮肤发红可涂氧化锌软膏等。答案分析:正确的护理措施可促进小儿腹泻的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43.肺炎患儿的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口鼻分泌物,经常变换体位,拍背,以利于痰液排出;合理给氧,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给氧方式和氧流量;控制输液速度,防止肺水肿;密切观察病情,如呼吸、心率、精神状态等,及时发现并发症并处理。答案分析:良好的护理对肺炎患儿的康复至关重要,可提高患儿的舒适度,促进病情好转。44.先天性心脏病的分类:左向右分流型(潜伏青紫型)常见的有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平时血液从左向右分流而不出现青紫,当剧哭、屏气或任何病理情况下致使肺动脉或右心室压力增高并超过左心压力时,则可使血液自右向左分流而出现暂时性青紫;右向左分流型(青紫型)常见的有法洛四联症、大动脉错位等,由于存在异常通道,静脉血流入右心后不能全部流入肺循环达到氧合,有一部分或大部分自右心或肺动脉流入左心或主动脉,直接进入体循环,出现持续性青紫;无分流型(无青紫型)常见的有肺动脉狭窄、主动脉缩窄等,心脏左右两侧或动静脉之间无异常通路或分流。答案分析:正确分类先天性心脏病有助于了解其病理生理特点,制定合理的治疗和护理方案。45.法洛四联症的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青紫,多见于唇、指(趾)、甲床、球结膜等,稍活动即出现气急和青紫加重;蹲踞现象,患儿活动后常主动蹲踞片刻,以增加体循环阻力,减少右向左分流,从而使缺氧症状暂时缓解;杵状指(趾),由于长期缺氧,指(趾)端毛细血管扩张增生,局部软组织和骨组织也增生肥大,表现为指(趾)端膨大如鼓槌状;阵发性缺氧发作,多见于婴儿,常发生在吃奶、哭闹、情绪激动、感染等情况下,表现为阵发性呼吸困难、烦躁不安、发绀加重,严重者可发生昏厥、抽搐甚至死亡。答案分析:了解法洛四联症的临床表现,可及时发现病情变化,采取相应的治疗和护理措施。46.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表现:前驱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塑料人造革的透气性与透湿性研究考核试卷
- 航空旅游航路优化与航班准点率提升考核试卷
- 藤制家居用品消费者行为分析考核试卷
- 气动元件的防潮密封技术考核试卷
- 豆类油料和薯类种植行业的研发创新与技术应用考核试卷
- 豆类种植的农业产业链优化考核试卷
- 豆腐脑的地方特色推广考核试卷
- 股权投资中的PIPE投资策略考核试卷
- 漆器制作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考核试卷
- 矿石浮选剂的合成与应用-石墨滑石考核试卷
-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
- 家庭教育宣讲 全国公开课一等奖
- GB/Z 41370-2022农业技术推广社会化服务效果评价方法
- GB/T 22554-2010基于标准样品的线性校准
- 八项规定知识测试习题库带答案版(打印版)
- 操作系统-作业实验1存储管理
- 多学科诊疗糖尿病足病例分享
- 施工进度计划网络图、横道图
- 汽车起重机检查及记录表(月检)
- 公司委托经营协议
- 实用美学第九讲饮食美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