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数的意义和性质》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在生活、生产当中,人们进行测量和计算往往不能光是用整数来表示结果。
例如,我们测量人的高度(身长),假如以整米作为单位的话,那么我们极大部分
人的高度都在1米到2米之间。(这里指的是小学生和一般的成人)因此就很自然
地出现了小数,例如小明的身高是1米3分米5厘米,可以记成1.35米。王老
师的身高是1米6分米2厘米,可以记作1.62米。我们数学课本(第八册)的
定价是5.52元,不能写成4元或5元。学习小数时应当使学生明确这是对数的
相识的再一次扩展。从教材的编排来看,先学十进分数,再学小数,明白小数的
书写形式,进位制与整数相像,在教学中我们可以类推到整数。本单元学月的意
义、性质和数位依次等完全可以与整数联系起来。
本单元的学习内容较多,要让学生弄清晰本单元的基本概念是我们老师的重
要教学任务。本单元的内容为小数四则运算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
1.能说出小数的意义,记住小数部分的数位依次和计数单位。
2.记住小数的性质,并能应用性质化简或改写小数。
3.能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理解由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更规律。
4.记住名数、复名数的意义,能记住低级单位与高级单位之间化聚的方法。
三、教学重点、难点
本单元的重点是小康的意义。难点是单名数和复名数的化聚。
1,小数的意义
(1)小数的意义
教学内容
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第86页。
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相识小数的计数单位,知道小数的整数部分和小数
部分,什么是纯小数和带小数。
2.知道小数是在实际生活中产生的,并且有着广泛的应用。进行学习目的性
教化,相识我国是应用小数最早的国家,进行爱国主义教化。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小数的意义,相识小数的计数单位。
教学难点:利用小数的意义进行单位的改写与把“2-”改成用小数表示,
1000
非常位上要添0”这一类分数改成用小数表示的题目。
教学过程
(-)复习打算,引出课题
1.口答。
1米二()分米一H米分米二米
1米二()厘米1厘米二3厘米二米
1米二()亳米1亳米二
1元二()角5角二
1元二()分7分二元
2.引出课题:
前面我们已经学了分数的相识,不足整米整元的可以用分数表示。实际生活
中,人们进行测量计算时,往往不能得到整数的结果,比犹如学们的身高,往往
不是整米数,这些除了用分数表示外,还可以用小数来表示。我国是最早运用小
数的国家,今日这节课就一起来学习〜〜^^一小数的意义。
(二)新课教学
1.小数意义的教学。
(1)从商品标价引入,利用分数的学问相识小数。
1元=10角,4角=生元可以用0.4元表示,表示非常之几可以用一位小
10
数表示;
1元=100分,5分;二元可以用0.05元表示,表示百分之儿可以用两位小
100
数表示。
1元4角5分可以用小数1.45元表示。
(2)投影出示米尺,学生看图说,()里填什么?
1米二()分米,1分米,写成时小数是0.1米;3分米
就是“”米,可或」()米。
1米二()厘米,1厘米二米,写成小数是0.01米;7厘米是米,
可以写成()米;23厘米呢,
1毫米=」一米,写成小数是0.01米;9毫米二米。以写成小数()米;143
1000
毫米呢?
(3)小结概括小数的意义。
上面例题中的0.4、0.1、0.3都表示非常之几:0.05、0.01、0.07
都表示百分之几;0.001、0.009、0.143都表示千分之几。
这种用来表示非常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的数,叫做小数。出示小
数的定义。
2;小数各部分名称和计数单位。
(1)叫做小数点。
小数点左边是整数部分,右边表示小数部分。
小数的计数单位的:
0.1(非常之一)如:0.3里面有3个0.1或3个非常之一。
0.01(百分之一)如:0.23里面有23个0.01或23个百分之一。
0.001(千分之一)如0.143里面有143个0.001或143个千分之一,
(3)视察下列各小数的整数部分有什么不同?
0.40.051.450.0091.238.024
整数部分是0的:0.40.050.009
整数部分不是。的;1.451.231.024
依据整数部分的不司状况,可将小数分为两大类,读课本第88页:整数部分
是。的叫做纯小数,比1小;整数部分不是0的叫带小数,比1大。
(三)巩固练习
1“绰一绰”第1颗
反馈£对:问:为什Z要这样填?
2.“练一练”第2迤。
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例:4分米是1米的宗,写作小数为84米)
3.“练一练”第3题,学生口答。
(四)总结
今高校了什么?(小数的意义)
(1)什么叫小数?
(2)小数各部分的名称和计数单位是什么?
(3)小数是怎么分类的?
(五)提高训练
1.下列各数哪些是纯小数,哪些是带小数?[卡片出示,学生口答)
0.257.84.0128.0030.30.50.001
2.推断:4角7分=0.047元2米2厘米:2.002米
4分米=0.04米31毫米=0.031米
27厘米-2.7米3元零4分-3.04元
(1)小组探讨
(2)指名学生回答。
(六)作业:《作业本》第66页(六十三)。
说明:数的扩展,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相识水平提高的重要标记。在设计时,
力图再现小数产生的过程,从中学到小数的意义和表示方法。这节课中,老师讲
解的内容较多,讲解时要做到简洁,浅显易懂,并要在学生己有肯定的感性阅历
后再概括定义。
(2)小数的数位依次和小数的读、写法
教学内容
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第88〜90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相识小数的数位名称,相邻计数单位问的进率和数位依次。
2.学会正确地读、写小数。
教学重点、难点、疑点
教学重点:小数的数位名称、数位依次以及正确地读写小数。
教学难点:理解小数单位间的进率与整数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o
教学疑点:小数的两种读法。
教学过程
(-)复习打算
1.小数的计数单位有哪些?(非常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
2.口答。
0.5里有()个邪常之一;0.17里有1)个百分之一;
0.042里有()个千分之一;0.004里有()个千分之一。
3.说说整数数位并按依次排列,老师板书。
(三)新课教学
今日这节课学了什么?
(五)作业:《作业本》第64页(六十四)。
说明:建立起小数数位和计数单位的表象,明确它们之间的联系是本芋课设
计的关键点,而对小数意义的理解和整数的数位依次及读写法是本节课中学生的
学问打算,教学时尽量引导学生视察分析小数数位依次与整数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在迁移中学习新知。
(3)小数的意义和读写法练习
教学内容
六年制小学数学课本第八册第91页,练习十八。
教学目标
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相识小数的计数单位,驾驭小数的数位依次,能比
较娴熟地读写小数。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2:进二步驾驭小数的意义,能比较娴熟地读写小数。
教学难点:正确他说出小数部分每一位上的计数单位。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明确目标
师:前面两节课我们分别学习了小数的意义和小数的读写法,今日这节课我
们要对这些学问进行练习,进一步巩固这些学问。
(二)分类练习
1.小数的意义。
(1)“练习十八”第1题。看图中涂色或箭头所指部分,写出小数。
①要写出小数,应当怎样思索?
整个图形在“0—I”之间平均分或多少份,涂色部分或到箭头所指部分有这
样的几份,想好分数,再写成小数。
②按上述思路,学生独立完成。
③反馈讲评。
④指出每个数的计数单位,有这样的几个计数单位,(口答)
⑤学生口述小数部分的数位依次和相应的计数单位。
③举例说明什么叫带小数?什么叫纯小数,
口答,先举例,再回答定义。
(2)“练习十八”其次题。把相等的分数和小数用线连起来。
①独立练习。
②反馈做法,你是怎样连的,(看分数、想小数、找小数)
③反馈结果,用投影核对。
(3)说出7.625中的小数部分每个数位上的数,各有几个计数单位。
①同桌互说。
②指名学生回答反馈。
③提问:7.625的计数单位是什么?有几个这样的计数单位:
7.625的计数单位是0.001,有7625个0.001。
(4)依据要求写小数。
①个小数,I位上是5,百分位上是4,个位和非常位上是0,这个数是多
少?
读题后在练习本上写出,再比照检查,最终反馈校正。
②一个小数,十位或千分位上的数都是5,非常位是8,个位和百分位都是0,
写出这个数。
按完成(1)的方法完成,最终反馈讲评。
(5)小结:小数是用来表示什么的一种简写形式?它的小数部分的计数单位
有怎样的规律?
2.小数的读写法。
(1)读法。
①读出下面的数:0.3610.01103.004
说说小数部分的读法与整数部分的读法有什么区分?
读小数部分时从非常位起从左往右把各个数位上的数字依次读出。
②读5题。
a.把读的过程写下来。
b.反馈讲评。
(2)写法。
①写出下面各数。
四点九零点六零五一百点零零八
反馈写法。
②第6题。
独立练习。完成后用投影反馈讲评。
③第8题。数学课本的定价是多少元:你的身高是多少米?口头汇报。
(三)综合练习
1.课本第3题。
(1)独立练习,错误的打“义”后订正。
(2)反馈讲评。
2.课本中的思索题,
(1)独立思索。
(2)反馈讲评。
(四)小结
(五)作业:《作业本》第67页(六十五)。
说明:在指导学生练习有关小数意义的题目时,要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与
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之间的内在联系。看到小数能说出相应的分数,看
到分母是10、100、10C0的分数能用小数干脆表示,形成一种思维模式。
2.小数的性质和大小比较
(1)小数的性质
教学内容
六年制小学数学课本第八册第93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理解与驾驭小数的性质,并学会应用小数的性质化简小数,或依据须要把
小数和整数化成指定小数位数的数U
教学重点、难点、疑点
教学重点:理解和驾驭小数的性质。
教学难点:小数性质的应用。
教学疑点:小数的“末尾”和“后面”的准确含义。
教学过程
(一)打算练习
1.口答。
(1)1分米;()厘米二()毫米。
(2)把5角、8元5角,1元零5分,写成用“元”为单位的数。
2.出示打算题一一课本第93页插图的投影放大图,老师讲解并描述题意:
天,丽丽和妈妈到百货商店买东西,看到了什么?(让学生细致视察)学生回答,
老师板书:
三件衣服的标价分别是8.00元,7.00元,15.00元。
两条裙子的标价分别是8.00元和12.00元。
一只书包的标价是&50元。
丽丽想:“这里的8.50元,12.00元……各表示多少钱,小数点后面为什么可
以添上一、两个“0”?
学了今日这节课你就会说明丽丽的问题了。导人新课,揭示课题:“小数的性
质”。
(二)新课教学
1.教学例1:把1分米,10厘米、100毫米写成用“米”作单位的小数,并比
较大小。
(1)独立练习,得到:1分米=0.1米
10厘米=0.10米100毫米=0.100米
(2)比照打算题1:1分米=10厘米=100毫米,你发觉了什么规律?
0.1米二0・10米=0.100米
(3)引导学生在尺子上找到1分米、10厘米和10毫米的长度进行验证。
(4)引导学生视察。
①从左往右看,3个数发生了什么变更?
②从右往左看,3个数发生了什么变更?
③从中间那个数向两边看,你发觉了什么规律?初步发觉小数的基本性质。
2.教学例2。出示:比较0.50和0.5的大小。
(1)四人小组探讨说理。
(2)集体讲评。用投影演示。得出:0.50=0.5
3综合归纳。
从而1、例2小数末尾。的变更中,你发觉了什么规律?学生回答后引导学生
阅读书本第94页结论和下面一段的说明。
请回答上课时丽丽提出的问题。
(三)巩固练习
1.化简练习。
(1)试一试。
先独立完成第1题,完成后反馈讲评。问10.070中非常位上的0可以省略吗?
(2)“练一练”第2题。
(3)“练一练”第1题。
2.改写练习。
(1)“试一试”第2题。
讲评:完成后反馈讲评,问改写后大小不变,但什么变了?
(2)“练一练”第3题。(独立完成后反馈讲评)
(四)归纳小结
1.今日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什么?
2.小数的性质是什么?小数的性质有什么应用?
3.还有什么疑问?
(五)综合练习
1.推断「(总的打“J”,错的打“X”,并改正)
(1)10.105=10.15................................()
(2)3.5=3.50=3.050..............................()
(3)小数点的后面添上“0”或者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六)作业:《作业本》第68页(六十六)。
说明:学生对小数性质的应用较简洁,但对小数性质的理解与推导感到困难。
因此在设计时,从学生熟识的长度单位的化聚中发觉规律,再归纳规律,并用数
形结合加以验证。教学时要让学生理解小数大小与计数单位之间的辩证关系,
(2)小数大小的比较
教学内容
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第95页例3、例4。
教学目标
1.联系实际,依据位值原则,驾驭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
2.学会比较小数的大小,并能把两个以上的小数按大小依次排列起来。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驾驭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学会比较小数的大小。
教学难点:概括比按小数大小的方法C
教学过程
(-)打算铺垫
1.用0、1、2三个数字,写出不同的数。
(1)学生口答,老师归类。
21010.20.12
20120.10.21
1021.02
1201.20
2.10
2.01
(2)视察,比较。
假如要把这些数分作两类,该怎么分?(整数和小数,大于1的数和小于1
的数)
(3)擦去第1类(第一列),问余下的2列左边一行是什么小数,右边一列
呢?比一比哪一列数大?
(二)新课教学
1.揭示课题。
从打算题(3)的回答揭示课题一一小数大小的比较。
2.教学例3o
(1)比较4.1元和3.99元的大小。
①推断。
②说明理由。
③总结:两个数比较,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大。
④举例。学生各举一例,同桌互答。
(2)用0.08米和0.069米。
①用第(1)题总结的方法比较。
②整数部分和非常位上的数相同,比较百分位上的数,百分位上8个0.01大
于6个0.01,所以0.02米>0.069米。
③用图验证,然后提问:假如改为比较0.08米和0.169米的大小,你认为哪
个大,为什么?
(3)总结:两个数比较,当整数部分相同时,非常位上大的那个数大;非常
位上相同时,百分位上大的那个数大;……
(4)2.531和2.534。
①四人小组探讨,说出理由。
②反馈讲评。
(4)总结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
①学生概括。
②看课本例3的内容,并填空。
(5)试一试:在下面各题的。里填上〉、〈或二。
2.5402.140.74600.7643.7903.790
①独立练习。
②反馈讲评。
3.例4的教学。(出示例4)
把下面的小数依据从大到小的依次排列起来。
4.23.983.8994.174.099
(1)学生尝试完成。
(2)反馈结果与方法。
(3)老师介绍书本中例4的比较方法。边讲解边板演。
(4)仿照练习。
课本“练一练”第2题。
4.小结:这节课学到了哪些新学问?比较小数部分大小时,小数位数多的那
个数就大吗?
(三)巩固练习
1.“练一练”第1题。
比较下面各组中两个数的大小。
3.86和3.5944.999和50.761和0.7650.03和0.028
(1)独立练习。
(2)反馈校正。
2.把打算题中的8个小数从小到大排列起来。
(四)小结
(五)作业:《作业本》第68页(六十六)。
说明:学生在推断小数的大小时,简洁受整数大小的比较方法的影响,产生
负迁移,因此在总结小数大小的比较方法时,联系生活实际与数形结合相协助,
循序渐迸地得出方法,加深理解,削减错误。
(3)小数性质与小数大小比较的练习
教学内容
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第97页,练习十九。
教学目标
1.坚固地驾驭小数的性质,并能应用小数的性质化简小数和改写小数。
2.会比较小数的大小。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应用小数性质化简小数和改写小数。
教学难点:在数轴上表示出小数。
教学过程
(一)引出课题,明确目标
1.出示第1题。
下面各数,哪些“0”可以去掉,哪些“0”不能去掉?
0.400.03020.0202.8001.0405.000
2.口答。
3.去掉“0”的依据是什么?
4.口答小数的性质的文字叙述。
5.师:今日这节课要应用小数的性质化简小数与改写小数,学会比较小数大
小。
(二)分类练习
1.小数的63。(课本第3题)
(1)独立练习。
(2)反馈讲评。
(3)分析比较。以0.300=0分为例,说一说这两个数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大小相等,计数单位不同,0.300表示300个0.001,0.3表示3个0.1,
2.小数的改写。
(1)不变更数的大小,把下面各数改写成小数部分是三位的小数。
0.21.713.069
①独立练习。
②反馈讲评。
③以9=9.000为例,说说改写前后两个数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2)用“元”作单位,把下面的钱数改写成小数部分是两位数的小数。
5角4元之角6元8分
①独立练习。
②反馈讲评。
③商店、商品价格的标价一般是用“元”作单位的两位小数,为什么要这样
表示?
(三)小数大小的比较
1.提问:怎样比较小数的大小?
2.“练习十九”第5题。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3.1和2.940.703和0.731.ml和0.“9
0.23和0.329和8.984.50和4.5m
(1)独立练习。
(2)反馈讲评。
3.推断改错练习。
(1)出示第7题。
(2)独立练习。
(3)四人小组探讨。
(4)集体反馈讲评。
(5)总结:比较小数的大小要逐步进行。
4.比较几个数的大小。
(1)在数轴上表示数,并依据从大到小的依次排列起来。
(P_372图)
①问:1大花表示多少?1小格是多少?
②独立练习,在数轴上表示数。
③反馈校正。用投影片演示校正。
(2)应用
课本第98页第8题。
独立练习,完成后反馈校正。
(3)思维训练
①出示思索题;用2、5、8三个数字,写成小数部分是两位的小数,能写出
多少个?最大的和最小的各是多少?
②审题、写出这个小数的基本模型:回。回回。
③引导学生用枚举法独立练习。
④反馈校正。
(四)小结
今日练习了哪些方面的内容?你学得怎样?
(五)作业:《作业本》第69页(六十八)。
说明:本节课是学习了小数的意义、性质和大小比较后的一节练习课。对课
本中支配的几组练习题,老师要明确它们各自的训练点,依据学生的驾驭状况,
设计教学过程。从时间安排来看,课本第6、7、8题应当支配学生有较充裕的操
作时间。
3.小数点移动位置引起小数大小的变更
(1)小数点移动位置引起小数大小的变更
教学内容
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第99页例1一例3。
教学目标
1.驾驭小数点移动位置引起小数大小变更的规律,并能运用这个规律。
2.通过移动小数点位置来计算一个数乘以或者除以10,100.1000……的结
果。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3:驾最小数点移动位置引起小数大小变更的规律。
教学难点:小数点移动位置时数位不够必需添0再移。
教学过程
老师教学行为学主学习行为编写意图
积
出示:把0.05,0.5,5,0.005独立完成后小感知小数点
累
依据从小到大的依次排列起组探讨,总结位置移动会
材
来。出规律:小数引起小数大
料
要求学生排列,并提问从左往点向右移动,小的变更。
感
右看有什么规律?原来的数扩为发觉规律,
知
要求学生把5毫米、50毫米、大。打算详细的
规
律500毫米、5000毫米改写成用学生口答探讨材料。
米作单位的数
板书学生的回答:
5毫米=0.005米
50毫米=0.05米
500毫米=0.5米
50阴毫米=5米
总
引导学生视察打算题2,以第1(1)四人小在左右变更
结
组等式为标准,从上往下看,组探讨。的对应关系
小
等号左边的数发生了什么变(2)口答:中,让学生发
数
更?等号右边的数又发生了什学生回答,觉规律。
向
么变更?学生齐读。在应用的过
右
板演,学生口答:学生口答第1程中巩固小
移
扩15毫米=0.005米题。数点右移的
规大J50毫米=0.05米
律学生回答后,规律。
倍]500毫米=0.5米尝试列式计
数〔5000亳米=5米
算。
屏幕淡化等号左边的5毫米、独立完成后,
50毫米、500毫米、5。。0毫米。反馈校对。
提问:你发觉了小数点移动位
置引起小数大小的变更规律了
吗?
屏幕显示规律。出示“练一练”
第1题。
出示例2,引导学生审题:把
0.13扩大10倍、100倍、1000
倍,分别表示乘以儿?
反馈讲评,重点讲评0.13X
1000,小数点向右移动时位数
不够怎么办和纯小数的小数点
向右移变成带小数或整数时,
要去掉原整数部分的0。
检查练习:第3题左边部分。
总
谈话:我们驾驭了小数点向右学生口答自己提出疑问,引
结
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更规的假设。发学生思索。
小
律,那么小数点向左移动会引学生口答。通过验证,既
数
向起小数大小怎样的变更?口答结果并说巩固了规律,
引导学生用打算题(2)进行验出思路。又让学
证:把第三、二、一式与第四口答后尝试计生驾驭学习
式比较,是否符合学生总结出算。的方法。
的规律。独立完成后反在应用中巩
老师屏幕显示课本第99页相应馈校对。固规律。
的规律。
检查练习。出示“练一练”第2
题。
出示例3,审题:把26缩小10
倍、100倍、1000倍,分别表
示除以儿?
反馈讲评,重点讲评位数不够
时怎么办?
检查练习第3题右边部分。
小小结提问:今日我们学习了哪学生口答加深相识,形
结
些学问和本事?成学问结构。
作
练习页第题。巩固学问,形
业1.1026
2.《作业本》第70页(六十九)。成技能。
说明: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时,调整了课本中支配的教学程序,先学用小数
点向右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更规律,及其在计算中的运用;然后教学小数点向
左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更规律,及数的大小有什么变更?
⑵小数点移动位置引起小数大小的变更练习(一)
教学内容:
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第101页,练习二十一(一)
教学目标:
进一步驾驭小数点移动位置引起小数大小变更的规律,在计算一个数乘以或
者除以10、100、1000……时,能比较娴熟地把原来的小数点右或者向左移动若干
位,求得结果。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利用小数点移动位置引起小数大小变更的规律,求一个数乘以或
者除以10.100.1000……的结果。
教学难点:当小数点向左移动数位不够时必需添“0”再移。
教学过程:
(1)提示课题,明确目标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小数点移动位置引起小数大小变更的学问,这节课我
们要进一步进行练习,把学问驾驭得更扎实。
(2)分类练习
1.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更的规律。
(1)说说下面各数,假如去掉小数点,小数的大小有什么变更?
0.3212.86.354
①审题:以第1题0.32为例,提问:去掉小数点,变成了什么?这时的小数
点实际在哪里?小数点的位置发生了什么变更?
②口答余下的两题,
③总结。一个一位小数去掉小数,大小发生了什么变更?一个两位小数呢?
一个三位小数呢?
(2)说说下面各数,假如小数点都移动到最高位数字的左边,小数的大小有
什么变更?
73.62.834309.2
①按分析第(1)题的思路,四人小组探讨。
②小组代表发言,全班反馈评价。
2.应用规律进行计算的练习。
(1)应用小数点右移的规律计算。
①出示课本101页第2题,全班学生填写表格,然后同桌相互说说,从上往
下看,各数的小数点位置怎样移动?最终总结:一个数扩大10倍、100倍、1000
倍,只要相应把这个数的小数点右移一位、二位、三位。
②独立练习。课本101页第3题,全班完成后用投影反馈校对。
(2)应用小数点左移规律的计算练习。
①出示课本101页第5题。
先独立完成,自己轻声说说小数点位置的移动规律。然后全班反馈校正。总
结出:一个数缩小10倍,100倍,1000倍……只要把这个数的小数点分别向左移
动一位、二位、三位……当位数不够时,添0补足。
②独立练习。(全班练习,完成反馈讲评)
第6题,干脆写出下面各式的得数。
26.94-1078.34-10018.34-1000
0.4・101.54-10014-1000
(3)综合练习。
①出示课本102页第7题。
审题后与同桌合作,各填出上下两个计算过程的其中一部分,再比较最终的
结果是否相等?并探讨为什么会相等?
从上面的箭头看,是把2.46的小数点总共向右移4位,向左移动3位,事
实上是把这个小数点向左移动了2位,从下面的箭头方向看,也是同样”所以结
果相等。
②填空。
62扩大1000倍是(),缩小1000倍是()o
6.43扩大10倍,等于643缩小()倍。
一个数先扩大10倍,再缩小1000倍,相当于把这个数的小数点向()
移()位。
独立完成,然后校,对。
(三)作业:《作业本》第71页(七十)。
说明:本节课的设计分作二个部分,即两个专项训练和一个综合训练,在实
际教学中,每个专项训练也可以把一二两个练习调换依次(即先填表格),这样更
能体现学习的层次性。
(3)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更的练习(二)
教学内容
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八册第102页,复习(二),
教学FJ标
1.坚固驾驭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更的规律。
2.能敏捷地运用这一规律,进行乘除数是10、100、1000的计算和解答有关
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2:能每攵捷地运用规律,进行乘、除数是10、100、1000的计算和解
答有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实际应用。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明确目标
师:今日这节课要接着学习小数点移动位置引起小数大小变更的规律,同学
们要在坚固地驾驭这些规律的基础上,能解决实际问题。
(二)回忆旧知
1、口答
(1)什么叫小数的性质?
(2)小数点移动位置引起小数大小的变更有什么规律?
(三)推断改错
L出示第8题中的(1)-(6)o
(1)独立练习,老师巡察指导。
(2)四人小组探讨,要求打“X”的题目订正。
(3)集体讲评。
第(2)题可订正为“小数末尾去掉一个‘0'大小不变”,同时问:“小数点
后面去掉0,大小不变”这句话对吗?
第(3)题是小数点方向移错了,可订正为:3.5扩大100倍后是350或3.5
缩小100倍后是0.035o
第(4)题小数点位置向右少移了一位。可订正为“0.62扩大1000倍是620”
或“0.62扩大100倍是62”。
第(5)题两个结果不相等,可以订正为“7.3扩大10倍,等于74.3缩小
10倍
以上订正不是惟一正确的答案,学生可以相互启发,得出更多的方法。
(4)出示第8题17、8)0
先由学生独立判定,然后反馈讲评,第(力题假如改为“在32X20:64C中,
假如32扩大100倍,要使积不变,应当怎么办?学生思索后口答。
(四)计算题
1.计算。
4.25X1004-101000X0.324-32010.1X1004-10
(1)全班练习,3位学生板演(用递等式计算)。
(2)反馈校正。
(五)应用
1.解答第9、10、11题。
(1)全班练习,先想数量关系,再列式。
(2)探讨反馈。先说出数量关系,再校对列式解答过程。
2.解答第12题。
1000张纸厚9.2厘米,这种纸每张厚多少厘米?
反馈讲评。
3.实际操作。
(1)量出课条的厚度,然后计算课本中每张纸的厚度。
(2)利用这种方法还可以干什么?(如银行用钱盒数钱)
(六)小结反思
提问:两节课中你做了哪些方面的练习,学到了哪些本事?
(七)作业:《作业本》第72页(七十一)。
说明: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更的规律,对于智力水平较低的学生来说,
是一个抽象程度较高的内容,因此教材支配了两节练习课。本节课中应用是学生
的难点,思索时肯定要求学生能说出每个条件的意义,及条件与问题间包含的数
量关系,从而得出,虽然已知的数据有变更;但基本数量关系不变。
4.单名数和复名数
(1)高级单住名数改写成低级单位名数
教学内容
六年制小学数学课本第八册第103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和t口至新跑名和和后夕;和
2:学(把用示数表示的高级单i立名数改写成低级单位名数或复名数。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把小数表示的高级单位名数改写成低级单位名数或复名数。
教学难点:化聚过程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复刁铺垫
1.独立完成打算题。
2.把打算题进行分类:按不同的单位名称进行分类,可把它们分成哪几类?
各类中相邻单位问的进率是多少?
长度单位: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除千米到米之间的进率是1000,
其他相邻单位间的进率是10o
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它们相邻单位的进率是100。
重量单位:吨、千克、克,它们相邻单位间的迸率是1000。
(二)新课教学
1.指名学生汇报课前测量或收集到的有关身高、体重、教室面积、书本单价
等方面的数据,老师选择板书。如小明身高1米24厘米,小红体重36千克,教
室面积56平方米,数学书单价5.25元.
2.老师讲解。同学们刚才举到的数据都带有单位名称。这些计量得到的带有
单位名称的数叫名数,只带有一个单位名称的数叫单名数,带有两个或两个以上
单位名称的数叫复名数,
3.教学例1。
(1)一张凳子高。・45米。
提问:凳子高0.45米还可以用什么数据表示?(用厘米作单位)用厘米作
单位等于多少厘米?怎样想的?
板书:0.45米=45厘米
100X0.45=45
(2)0.36千克是多少克?
①审题。
②独立练习:0.36千克=360克1000X0.36=360
③讲评。怎样想的?
比较例1的两个题目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都是从高级单位改写成低级单位,
方法是用高级单位前的数去乘进率)
板书:高级单位前的数「乘进率低级单位前的数
一般的思路是“一想二列三移动”。
巩固练习:“练一练”第1题。
2.教学例2。
(1)出示(1)1.34吨是几吨几千克?
①审题,探讨。
②反馈讲评。
(2)看书本例2(1)的想,并自学例2(2),
(3)比较例1、例2有什么相同处与不同处?
(4)检查练习。“陈一练”第2题。
(三)归纳小结(师生共同小结)
今口这节课中学到了哪些新学问?要留意什么?
(四)综合练习
1.针对性练习。
3.2吨:()千克二()吨()千克
3.02吨=()千克=()吨()千克
3.02吨:()千克二()吨()千克
2.推断。(对的打错的打“X”,并订正)
(1)6.02千米是6千米2米。..................()
(2)0.45千克=45克..........................()
(五)作业:《作业本》第73页(七十二)。
说明:学生的相次中有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学生在学习本课之前已经驾
驭了好几类单位的迸率及简洁的改写。本节课与下节课则是对单位改写方法的系
统总结,也是小数点位移引起小数大小变更的详细应用。设计时除名数、单名数、
复名数作适当讲解外,对改写的方法则引导学生独立得出。
(2)低级单位名数改写成高级单位名数
教学内容
六年制小学数学课本第八册第105页,例3、例4。
教学目标
1.学会把低级单位名数改写成用小数表示的高级单位名数、2.在学习
中培育学生的逆向思维实力。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把低级单位名数改写成小数表示的高级单位名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复名数改写成单名数的推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基础训练:口算(投影显示)
504-10504-100504-1000
4+64-10030+704-100014+10+6
2.复习旧知引出课题。
填空:
0.05千米二()米0.4吨二()千克
3.06千克=()千克()吨
2.03米二()米()厘米
独立完成后反馈讲评。比较这4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学生回答,老师板书:
高级单位前的数》义进率低级单位前的数
想一想低级单位名数可以改写成高级单位的名数吗?引出课题并板B课题。
(二)新课教学
1.教学例3。
(1)5000米是多少千米?
50米是多少千米?
①审题,四人小组探讨的结果是多少?是怎样计算的?上下两个结果有什么
区分?求法上有什么相司的地方?
②反馈讲评。
(2)400千克是多少吨?
①独立练习。
②反馈讲评,你是怎样想的?
(3)比较例3中的(1)、(2)两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学生回答,补充前面
总结出的图示。
乘以进率(小数点右移)
高级单位前的作-----►低级单位前的数
除以进率(小数点左移)
(4)检查练习。“练一练”第1题。
2.教学例4。
出示例4:(1)3千克60克是多少千克?
①这个己知数与例3两题有什么区分?怎样改写?
②独立练习后校对,
出示例4(2)2平方米30平方分米是多少平方米?
请学生自学填空,并完成“练一练”第2题。
①审题后总结低级单位前的数改写成高级单位表示的方法。
②“练一练”右边一组4题。
3.小结:例4的两种题目有什么共同点?方法怎样?
(三)巩固练习
400千克二()吨5米二()千米
6千克60克;()千克3米2座米二()米
(四)归纳小结
今日这节课我们学会了什么?与上节课对比,说说这节课所学内容的解答思
路。
(五)作业:《作业本》第73页(七十三)。
说明:数学中的有些课,是关系紧密的一个整体,前一课时与本课时就是这
样的一个整体。在设计本课时,以上节课作为学习起点,进一步削减老师教与引
导的成分,让学生主动参加,在学生之间的沟通中获得方法,增加学生的主动学
习精神。
(3)单名数、复名数化聚的练习
教学内容
六年制小学数学课本第八册第106页“练习二”十一。
教学目标
能比较娴熟地进行复名数与单名数的相互改写,并学会应用。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能比较娴熟地进行复名数与单名数的化聚。
教学难点:化聚中补“0”和去“0”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同类单位间的进率
1.投影出示:
元()电$)分吨()千克()克
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
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1)在括号中填上进率。
(2)朗读。
(二)揭示课题,期确目标
师:前面两节课中我们学习了单名数和复名数的相互改写,今日我们要对这
些学问进一步进行练习,并且还要把它应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
(三)分层练习
1.单名数的改写,归纳出规律。
①出示:3.05吨=()千克350c千克二()吨
a、改写练习。
b.反馈讲评。
C、校对结果。
D、提问归纳:第1题把什么单位改写成什么单位?怎样改写,第2题呢、学
生回答,老师板书归纳:
②独立练习课本第1、3题。(全班练习,投影校时)
2.复名数与单名数的改写。
(1)出示:
3.05吨=()吨()千克3500千克;()吨()千克
3吨50千克=()千克3吨5c千克=()吨
①口答,说出每题的解答思路。
②反思,单名数与复名数之间的改写要留意什么?
(2)独立练习第人4题的右边各3题,(全班练习,投影反馈讲评)
1.23千米=()千米()米4米24厘米二()米
6.6千克二()千克()克3千克45克=()千克
9.02吨二()吨()千克8吨9千克二()吨
有时间多的学生,司时完成左边3题。
7.4米二()厘米1007克)千克
5.06吨二()千克5600米;()千米
4.05元=()分2050千克二()吨
3.应用题。
①第5为题。
A、审题。
B.学生列等式改写。
C、反馈讲评。
②课本第7题:
先由学生试做,再讲评,在学生用15+100X1000X100・1000计算后,引导
学生用下列方式思索:三知100克向日葵籽可以榨油15克,那么100吨向日葵籽
可以榨油15吨。干脆列式:154-100=0.15吨
(三)作业:《作业本》第74页(七十四)。
说明:练习的目的是巩固新知,形成技能。但这均要以订正学生原有的错误
为前提,因此在实际教学时,可以在每次练习讲评时,增加几个错例辨析。
(4)求小数的近似数
教学内容
六年制小学数学课本第八册第107页,例5。
教学目标
1.学会用“四舍五,人”法求小数的近似数,
2.能依据须要保留肯定的小数位数。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3:驾昌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求“四舍五人”法后要迸位的数的近似数。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出示打算题。
下面各数省略万后面的尾数,写出它们的近似数C
36450%()1193602()
26800^()270900^()
(1)独立完成。
(2)校对答案。
(3)说说求近似数的方法。
(二)新课教学
1.创设情境,引人课题。
师:小明到银行取回到期的存款,银行工作人员经过计算应付给小明利息
42.946元,想一想,银行工作人员实际会付给小明多少利息?(42.95元)银
行工作人员是怎样计算的?为什么要这样计算?
学生回答后引出课邈,我们今日就要来学习求小数的近似数。(板书课题)
2.教学例3:求4.962的近似数,分别保留两位小数、一位小数和整数。
(1)尝试练习,有困难的可以请教四人小组成员。
(2)探讨讲评。
①指名口答,相互补充。
板书:保留2位小数4.962弋4.96
保留一位小数4.962^5.0
保留整数4.96225
(3)总结提问:求小数的近似数有什么规律?(保留到几位小数,就要对它
的后一位进行“四舍五入”)
(4)自学书本例5,解答填空题。
(5)质疑:
①近似数5.0的“0”可以去掉吗?为什么?
不能去掉,因为这个“0”表示看这个近似数的精确度。
②想一想:近似数5.0和近似数5、分别与4.962比较,哪个数精确些?
③总结:小数近似数末尾的。不能去掉。
3.练习检查:
求0.999的近似数,分别精确到非常位和百分位。
(1)读题,审题,问:精确到非常位,百分位分别是保留几位小数?
(2)独立练习。
(3)反馈讲评。
(三)巩固练习
1.独立练习:“练一练”第1在题,用投影反馈讲评。
2.思维训练。
(1)请在方框中填入合适的数。
3.9口6503.906^3.9
先独立思索,然后反馈说出思路与填写结果。
(2)近似数是5.0的两位小数有哪些?
先四人小组探讨,然后集体探讨。
(四)总结提问
今日这节课中我们学到了什么学问?是怎样学的?
(五)作业:《作业本》第75页(七十五)。
说明:增加学生的有意义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情
境的确是一种好方法。设计时,也可以从干脆导入的问题情境人手,绽开探讨,
得出用四舍五人法保留两位小数的方法,接着提出保留整数、三位小数分别怎样
取近似数的方法。
(5)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亿”或“万”作单位的数
教学内容
六年制小学数学课本第八册第109页,例6、例7。
教学目标
1.学会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亿”或“万”作单位的数,还能依据须要求它
的近似数。
2、明确大数目的改写是生活和生产的实际须要,从而受到学习目的性教化。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总学公把较大数改写成用“亿”或“万,,作单位的数。
教学难点:能依据实际改写数据的单位:
教学过程
(一)复习打算,引出课题
1.求出下面各个数的近似数。
3-58(保留整数)5.203(保留两位小数)
独立完成后反馈讲评。
2、读出下面各数。
(1)1991年我国棉花产量达到5663000吨。
(2)1991年我国石油产量达到139000000吨。
先指名学生读出,并说说读数的方法。然后提问:这两个数据都有什么特点:
(比较大)这样表示有什么缺点?今日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种新方法来解决这一
问题。(板书课题)
(二)新课教学
1、教学例6o
(1)老师出示:1991年我国棉花产量达到566.3万吨。
(2)引导学生与打算题1的结果进行比较:想一想是怎样进行改写的?
①找到万位,在万位的右下角点上小数点。
②去掉小数末尾的三个0。
③在这个小数后面写上单位万吨。简洁的可概括成一点、二去、三添。
(3)板演:5663000吨=566.3万吨
2.教学例7:1991年我国石油产量达到139000000吨,把这个数改写成用“亿
吨”作单位的数,并保留一位小数。
提问:那么打算题中的(2)可以怎样改写?
学生依据问题要求,独立完成,然后反馈讲评、板书。
139000000吨〜1.39亿吨
3.小结。提问:把较大的数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时有哪些相同点?
都可用一点、二去、三添这样三步完成。
4.练习检查。
“练一练”第1工题,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检查反馈讲评。
5.自学课本例6、例7〜
自学后提问:例6、例7中的什么学问还没有讲到?说说取近似数的方法。
6.试一试。
(1)审题,这个题目与前面的例题和练习题有什么区分?
(2)独立练习。
(3)反馈讲评。
7.小结:把较大数改写成“万”或“亿”作单位的一般方法是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业模具设计版权转让与国内外市场拓展合作补充协议
- 房地产开发股权投资协议(SPA)及预售合同管理
- 互联网网红汉堡店连锁加盟管理合同
- 网上商城债务清偿与权益维护合同
- 肺结节护理诊断
- 虚拟现实电影制作权属及收益分配协议
- 植物新品种培育与农业市场拓展合作合同
- 宠物医院投资合作与全面承包经营协议
- 外籍子女在华探视权强制执行援助合同
- 智能充电新能源充电桩建设项目股权投资及市场拓展合同
- 多能互补规划
- DB34∕T 4433-2023 检测实验室公正性风险评估技术规范
- 系统商用密码应用方案v5-2024(新模版)
- 安徽省2024年中考英语模拟试卷(含答案)4
- 2022年山东威海中考满分作文《竟然如此简单》
- 水利工程水闸泵站施工组织设计
- 第七届江西省大学生金相技能大赛知识竞赛单选题题库附有答案
- 创新方法论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西安理工大学
- JTS-215-2018码头结构施工规范
- 山东省日照市东港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