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习作:学写游记课件2024-2025学年度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1页
第五单元习作:学写游记课件2024-2025学年度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2页
第五单元习作:学写游记课件2024-2025学年度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3页
第五单元习作:学写游记课件2024-2025学年度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4页
第五单元习作:学写游记课件2024-2025学年度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写游记八年级下册第五单元习作游记,是描写游览中的所见所闻,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一种文学体裁。游

记写法自由风格多样三要素所

至所

见所

感“所至”应清晰一游

记定点观察移步换景作者的行踪观察点不同所见之景不同游览、参观的先后顺序景物有序呈现《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依据游踪写了两天的活动以第一天的见闻为主移步换景安营在各拉丹冬雪山脚下驶过冰河进入冰塔林所

至作者的游踪游记的骨骼写景、抒情的基础定点观察选择好观察的位置=立足点选择合理的观察顺序由近及远由高到低……游览者固定在一个地点,按一定的顺序观察事物《登鹳雀楼》先远眺西边的群山、落日再观察黄河奔涌入海的浩大景致①西山的秋天是美丽的,秋高气爽,阳光灿烂。②站在半山腰,抬头仰望,湛蓝的天空中,飘着朵朵白云。远望田野,大片金黄色的稻谷,在阳光的照射下黄得发亮。风吹过,金色的波浪此起彼伏,煞是好看。近看俊俏秀气的山峰,满山的橘树上结满了沉甸甸的果实,把树枝都坠弯了。诱人的橘子在绿叶的衬托下显得更加艳丽,叫人垂涎欲滴,恨不得马上咬一口。俯瞰西山脚下,是一望无垠的太湖,令人心旷神怡。——《西山的秋天》从远到近、由仰视到俯瞰以半山腰为定点依次观察,条理井然游

记移步换景+定点观察《壶口瀑布》移步换景描写“龙槽”定点观察使文章条理清晰,内容充实全文综合运用①前往勃朗峰的途中,我们先坐火车去了马蒂尼,翌日早晨八点多,便徒步出发……②我们取道黑首,抵达高地,沿途不乏秀色美景……③抵达阿冉提村前约莫半小时,在一道呈V字形的山口中间,一座巨大的白雪穹顶骤然映入眼帘,日照其上,光艳耀目。原来我们已目睹了被称为“阿尔卑斯之王”的勃朗峰……④勃朗峰周围的一些山峰奇形怪状——都为浅棕色的光秃尖岩……⑤在逗留高地、向山下的阿冉提村进发之前,我们曾仰面遥望附近的一座峰巅,但见色彩斑斓……对前往勃朗峰途中的景色描写(移步换景)对勃朗峰、周围山峰以及一座峰巅的云霞的描写(定点观察)“所见”应具体二抓住特征,突出重点游

记重在写

景详

写选择能体现景物独特的地方有所选择其他地方略写或不写所

见作者在游历过程中目睹的风景、现象游记的血肉游记的主要描写内容初见西湖,正逢雨后初霁。远山间还有朦胧的雾气缓缓飘散开来,湖水和天空披上了一层淡淡的薄纱,自有一番韵味。岸边的垂柳在薄雾中轻轻摇曳,宛如出浴的少女,肌肤沾着水珠,裹着轻纱缓步而出。我忽然领悟到“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妙处……顷刻间,阳光斑驳,雾气渐渐消散,一叶小舟在湖心悠然划过,激起层层涟漪,湖光潋滟,如诗如画。——《西湖游记》抓住雨后初晴的时间点来写西湖,突出了其朦胧、具有诗意的美感多角度、多手法描写①站在大堤上,我欣赏着水平如镜的钱塘江面,耳边不时传来人们的谈笑声和风吹芦苇发出的“沙沙”声。远远望去,江上弥漫着一层朦胧的薄雾,水和天混为一体,简直分辨不出哪里是水的尽头,哪里是天的边缘。②过了一会儿,我突然听到远处传来一阵“隆隆”声,像是滚雷由远而近地传过来。一眨眼的工夫,远处的水平线上就隐隐约约出现了一条又细又长的白线。潮声渐大,白线也越来越粗,像一群白天鹅展翅齐飞。前面的浪头还来不及靠岸,后面的浪头就匆忙地挤了上来,真是后浪赶着前浪,一浪高过一浪。——《钱塘江观潮》修辞手法将所见之景描绘得生动优美多种角度让游记内容充实,真实可感丰富的感官体验身临其境两个自然段都从视觉和听觉的角度来凸显大潮的变化文段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可感地写出了大潮临近时的壮观场景穿插相关的知识——穿插典故、诗文、前人的评价等丰富游记的内涵给景物添上一层人文色彩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化用“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典故丰富游记的内容浓郁的文化气息由写景转议论,表达了作者心怀天下的高尚情怀

咫尺愁风雨,匡庐不可登。只疑云雾里,犹有六朝僧。丰子恺借钱起对庐山的评价作为切入点使文章富有浓郁的文化气息,丰富游记的内容穿插相关的知识——穿插相关历史知识、背景资料、具体数据等景物的美妙作者的情怀《一滴水经过丽江》丽江的历史东巴文字增强文化气息可读性❀游览时用心搜集相关材料❀写作时恰如其分地运用体会据讲解员介绍,龙门石窟从北魏初建至宋朝大体完工,其间可以说是历尽磨难,完工之后也曾遭到大肆破坏。每逢战乱时期,中原都是主要战场,龙门石窟曾作为官兵的食宿之地,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龙门石窟依山而建,龙门山石质为石灰岩,便于雕刻,但风吹、雨淋、日晒同样会使其很快受到损坏。而人为的破坏更是让人触目惊心,最严重的一次是十九世纪二三十年代外国文物贩子的大肆破坏盗取。——《龙门石窟游记》行文时,引述讲解员对龙门石窟被毁的原因的介绍,丰富了游记的历史性和人文性“所感”应独特三《壶口瀑布》具体的描写融合赞美之情壶口瀑布透视黄河博大宽厚的雄壮之美赞

美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直接抒发对大自然的热爱所

感作者由所见、所闻而引发的所思、所想尝试结合自身的成长经历挖掘景点背后深刻的文化内涵独

特联系现实进行批判性的思考走出大门的时候,回看秦始皇陵,我不由得感慨万千。这么浩大的工程,在古代科学技术不发达、严重缺乏大型工程机械的情况下,全部靠人力完成,要耗费多少人力与物力啊?我们在批判秦始皇残酷无道的同时,也不得不佩服古人精湛的技艺、辛勤的劳动、顽强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