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诗词格律鉴赏模拟试题_第1页
2025年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诗词格律鉴赏模拟试题_第2页
2025年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诗词格律鉴赏模拟试题_第3页
2025年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诗词格律鉴赏模拟试题_第4页
2025年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诗词格律鉴赏模拟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成人高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诗词格律鉴赏模拟试题考试时间:______分钟总分:______分姓名:______一、古诗文阅读(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诗句中,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1)白露横江,水光接天。(A.横、接B.横、接C.横、接D.横、接)(2)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A.飞、结B.飞、结C.飞、结D.飞、结)(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A.愿、婵B.愿、婵C.愿、婵D.愿、婵)(4)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A.当、览B.当、览C.当、览D.当、览)(5)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A.重、疑B.重、疑C.重、疑D.重、疑)2.下列诗句中,对仗工整的一项是()(1)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A.千山、万径B.鸟飞、人踪C.山飞、径灭D.鸟飞、人踪)(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A.海内、天涯B.存知己、若比邻C.知己存、比邻若D.存知己、若比邻)(3)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A.落红、春泥B.无情物、护花C.红落、泥春D.无情物、护花)(4)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A.白日、黄河B.依山、入海C.日白、海黄D.依山、入海)(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A.会当、一览B.凌绝顶、众山小C.当会、山顶凌D.一览、众山小)3.下列诗句中,用典恰当的一项是()(1)青青子衿,悠悠我心。(A.青青、悠悠B.子衿、我心C.青青子衿、悠悠我心D.青青、悠悠)(2)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A.问君、几多愁B.能有、一江春水C.问君能有、几多愁D.几多愁、一江春水)(3)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A.独在、异客B.异乡、为异客C.独在异乡、为异客D.异客、为异乡)(4)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A.月落、乌啼B.霜满天、江枫渔火C.月落乌啼、霜满天D.乌啼月落、霜满天)(5)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A.床前、明月光B.明月光、疑是地上霜C.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D.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二、现代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30分)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1)文章开头提到“人生若只如初见”,这句话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A.引出下文B.点明主题C.为下文做铺垫D.引起读者兴趣)(2)文章中提到“人生如梦”,这句话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A.引出下文B.点明主题C.为下文做铺垫D.引起读者兴趣)(3)文章结尾提到“岁月静好,与君语;细水长流,与君同”,这句话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A.引出下文B.点明主题C.为下文做铺垫D.引起读者兴趣)(4)文章中提到“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这句话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A.引出下文B.点明主题C.为下文做铺垫D.引起读者兴趣)(5)文章中提到“岁月静好,与君语;细水长流,与君同”,这句话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A.引出下文B.点明主题C.为下文做铺垫D.引起读者兴趣)2.下列对文章结构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1)文章第一段主要写了什么?(A.人生若只如初见B.岁月静好,与君语C.人生如梦D.何事秋风悲画扇)(2)文章第二段主要写了什么?(A.人生若只如初见B.岁月静好,与君语C.人生如梦D.何事秋风悲画扇)(3)文章第三段主要写了什么?(A.人生若只如初见B.岁月静好,与君语C.人生如梦D.何事秋风悲画扇)(4)文章第四段主要写了什么?(A.人生若只如初见B.岁月静好,与君语C.人生如梦D.何事秋风悲画扇)(5)文章第五段主要写了什么?(A.人生若只如初见B.岁月静好,与君语C.人生如梦D.何事秋风悲画扇)3.下列对文章语言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1)文章中“人生若只如初见”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A.比喻B.拟人C.排比D.对偶)(2)文章中“岁月静好,与君语;细水长流,与君同”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A.比喻B.拟人C.排比D.对偶)(3)文章中“人生如梦”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A.比喻B.拟人C.排比D.对偶)(4)文章中“何事秋风悲画扇”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A.比喻B.拟人C.排比D.对偶)(5)文章中“岁月静好,与君语;细水长流,与君同”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A.比喻B.拟人C.排比D.对偶)四、古诗词鉴赏(每小题5分,共20分)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词的上片通过写明月,表达了词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B.词的下片通过写月亮的阴晴圆缺,表达了词人对人生的感慨。C.词的结尾“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了词人对亲人的美好祝愿。D.词中“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表现了词人超脱世俗的情怀。(2)这首词中,词人通过哪些手法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慨?五、现代文阅读(每小题5分,共25分)2.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背影》朱自清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到徐州,打算跟着父亲奔丧回家。到徐州见着父亲,看见满院狼藉的东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泪。父亲说:“事已如此,不必难过,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回家变卖典质,父亲还了亏空;又借钱办了丧事。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赋闲。丧事完毕,父亲要到南京谋事,我也要回北京念书,我们便同行。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去。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一会。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四回了,于是他决定自己送我,特地向旅馆辞了职。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包裹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包裹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包裹,走到车上。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他少年出外谋生,独力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己。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但最近两年,他忽忽地变了少年时候的脾气,爱喝酒,脾气也渐渐大起来。我知道他身体不行了,他吃饭少,说话声音渐渐低,笑容也渐渐少了。我有一回上火车去,他因为事忙,没有来看我,只寄了一封信。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利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通过描写父亲送别儿子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感激之情。B.文章中“他少年出外谋生,独力支持,做了许多大事”表现了父亲坚强、勇敢的品质。C.文章中“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己”表现了父亲对家庭困境的无奈。D.文章结尾“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思念之情。(2)文章中,作者通过哪些细节描写来表现父亲对儿子的关爱?(3)文章结尾,作者表达了对父亲的哪些情感?六、作文(60分)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材料一:人生如梦,岁月如歌。时光荏苒,转眼间,我们已走过青春的岁月,步入人生的另一个阶段。回首过去,我们有过欢笑,也有过泪水;有过成功,也有过失败。面对未来,我们充满期待,也有些许担忧。材料二:有人说,青春是人生最美好的时光,是梦想开始的地方。青春的我们,怀揣着激情,勇往直前,追逐着自己的梦想。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坚持,学会了勇敢,学会了担当。要求:结合材料,以“青春”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不限。本次试卷答案如下:一、古诗文阅读1.(1)A解析:字音“横”和“接”在古诗词中均读作“héng”,“接”字在“水光接天”中意为“连接”。(2)B解析:字音“飞”和“结”在古诗词中均读作“jié”,“结”字在“云生结海楼”中意为“凝结”。(3)C解析:字音“愿”和“婵”在古诗词中均读作“yuàn”,“婵”字在“千里共婵娟”中意为“月光”。(4)A解析:字音“当”和“览”在古诗词中均读作“dāng”,“览”字在“一览众山小”中意为“看”。(5)A解析:字音“重”和“疑”在古诗词中均读作“zhòng”,“疑”字在“山重水复疑无路”中意为“疑惑”。2.(1)C解析:对仗工整的句子要求上下句字数相等,词性相对,意义相关。C项“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上下句字数相等,词性相对,意义相关。(2)D解析:对仗工整的句子要求上下句字数相等,词性相对,意义相关。D项“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上下句字数相等,词性相对,意义相关。(3)B解析:对仗工整的句子要求上下句字数相等,词性相对,意义相关。B项“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上下句字数相等,词性相对,意义相关。(4)A解析:对仗工整的句子要求上下句字数相等,词性相对,意义相关。A项“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上下句字数相等,词性相对,意义相关。(5)B解析:对仗工整的句子要求上下句字数相等,词性相对,意义相关。B项“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上下句字数相等,词性相对,意义相关。3.(1)D解析:用典恰当的句子要求引用的典故与诗句内容相关,且表达准确。D项“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中的“月落乌啼”引用了唐代诗人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中的“月落乌啼霜满天”,表达了词人对亲人的思念之情。(2)A解析:用典恰当的句子要求引用的典故与诗句内容相关,且表达准确。A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中的“一江春水向东流”引用了唐代诗人李白的《将进酒》中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表达了词人对人生的感慨。(3)C解析:用典恰当的句子要求引用的典故与诗句内容相关,且表达准确。C项“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中的“异乡”和“佳节”引用了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表达了词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4)A解析:用典恰当的句子要求引用的典故与诗句内容相关,且表达准确。A项“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中的“月落乌啼”引用了唐代诗人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中的“月落乌啼霜满天”,表达了词人对亲人的思念之情。(5)D解析:用典恰当的句子要求引用的典故与诗句内容相关,且表达准确。D项“岁月静好,与君语;细水长流,与君同”中的“岁月静好”引用了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表达了词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二、现代文阅读1.(1)B解析:文章开头“人生若只如初见”引出下文对人生、岁月的感慨,点明了主题。(2)C解析:文章第二段“岁月静好,与君语;细水长流,与君同”表达了词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下文的人生感慨相呼应。(3)D解析:文章第三段“人生如梦”引用了唐代诗人李白的《将进酒》中的“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表达了词人对人生的感慨。(4)A解析:文章第四段“何事秋风悲画扇”引用了唐代诗人杜牧的《秋夕》中的“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表达了词人对离别的感慨。(5)D解析:文章第五段“岁月静好,与君语;细水长流,与君同”表达了词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下文的人生感慨相呼应。2.(1)A解析:文章第一段通过写“人生若只如初见”,引出下文对人生、岁月的感慨,点明了主题。(2)C解析:文章第二段通过写“岁月静好,与君语;细水长流,与君同”,表达了词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下文的人生感慨相呼应。(3)B解析:文章第三段通过写“人生如梦”,引用了唐代诗人李白的《将进酒》中的“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表达了词人对人生的感慨。(4)D解析:文章第四段通过写“何事秋风悲画扇”,引用了唐代诗人杜牧的《秋夕》中的“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表达了词人对离别的感慨。(5)B解析:文章第五段通过写“岁月静好,与君语;细水长流,与君同”,表达了词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下文的人生感慨相呼应。3.(1)D解析:文章通过描写父亲送别儿子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感激之情。(2)A解析:文章中,作者通过描写父亲在送别过程中的动作、神态和心理活动,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关爱。如“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3)A解析:文章结尾,作者表达了对父亲的感激之情、对父亲辛勤劳作的敬佩之情以及与父亲离别时的不舍之情。三、古诗词鉴赏1.(1)D解析:词的上片通过写明月,表达了词人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2)B解析:词的下片通过写月亮的阴晴圆缺,表达了词人对人生的感慨。2.(1)C解析:文章通过描写父亲送别儿子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感激之情。(2)A解析:文章中,作者通过描写父亲在送别过程中的动作、神态和心理活动,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关爱。如“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3)A解析:文章结尾,作者表达了对父亲的感激之情、对父亲辛勤劳作的敬佩之情以及与父亲离别时的不舍之情。四、现代文阅读2.(1)C解析:文章中“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己”表现了父亲对家庭困境的无奈。(2)A解析:文章中,作者通过描写父亲在送别过程中的动作、神态和心理活动,表现了父亲对儿子的关爱。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