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青岛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知识点_第1页
新教材青岛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知识点_第2页
新教材青岛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知识点_第3页
新教材青岛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知识点_第4页
新教材青岛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知识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青岛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点

1.蚂蚁

一、填空:

1.像蚂蚁、蜜蜂、蝗虫这样的动物属于(昆虫)。昆虫的共同特征是身体分为(头)、(胸)、

(腹)3个部分,头部有1对(触角),胸部有⑶对足。

2.说出蚂蚁的身体分为哪儿部分、每部分长着什么,就是在(描述)。

3.(触角)是昆虫重要的感觉器官,主司嗅觉和触觉作用,有的还有听觉作用,可以帮助昆

虫进行通讯联络、寻觅异性、寻找食物和选择产卵场所等活动。

二、简答:

1、常见的昆虫有哪些?

答:蚂蚁、蝴蝶、蝗虫、蜜蜂、蜻蜓、苍蝇、蚊子、蟋蟀、螳螂、蝉、马蜂、牛虻等。

2.蚂蚁的类型及分工是什么?

答:所有的蚂蚁都过着社会性群体生活。一般在一个群体里有四种不同的蚁型:

蚁后一一群体的领导者,负责繁殖后代。兵蚁一一负责战斗、抵御外敌。

雄蚁一一负责与蚁后交配。工蚁一一负责寻找食物与建筑蚊穴等。

3.昆虫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答:昆虫的共同特征是身体分为头、胸、腹3个部分,头部有1对触角,胸部有3对足。

4.“昆虫都是有害的!”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说说你的看法。

答:有些昆虫对人类是有益的,如蜜蜂能酿蜜,蚕能够吐丝,峰和蝶可以传播花粉;有些昆

虫对人类有害,如蝗虫是农林害虫,蚊、绳和虱不但吸入血,还能传播疾病等。

5、我们把小动物带到课堂上应注意什么?

答:我们应该注意不要伤害和惊吓到它们,观察完后,立即把它们送回大自然中去。

2.鱼

1、像鲫鱼、草龟这样的前物属于龟类。

2、鱼类的共同特征是生活在水中,身体表面覆盖着鳞片,有鳍,用鲤呼吸。

胸鳍腹鳍

头-妪干比

3.鸟

1.鸟喙有哪几种?他们的作用是什么?

①鹦鹉、猫头鹰有弯钩状、边缘锋利的喙,能撕扯、切断猎物身上的肉。

②鹤类、鹭类大多长着尖锐的长喙,能迅速地把鱼夹住。

③啄木鸟有着凿子一样坚硬的喙,能啄碎树干,取食蛀虫。

2.鸟的羽毛有哪儿种?他们的作用是什么?

鸟的羽毛分为正羽、绒羽和纤羽3种。

①正羽是覆盖在鸟体外的大型羽毛,有飞翔、护体、保温等作用。

②绒羽密生在正羽的下面,有保温、护体等作用。

③纤羽散生在眼缘、喙基部和正羽下面,有感觉、护体等作用。

3.哪些动物属于鸟类?鸟类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像鹦鹉、啄木鸟、猫头鹰、鸡这样的动物属于鸟类。鸟类的共同特征是身体表面

有毛,有喙,卵生。

4.下列动物属于鸟类吗?

①鹅:鹅是典型的家禽之一,虽然飞行能力减弱,但具有鸟的特征,属于鸟类。

②蝙蝠:蝙蝠是能够飞翔的哺乳动物,不属于鸟类。

③企鹅:企鹅有“海洋之舟”的美称,是一种古老的游禽,是典型的海鸟。

④鸵鸟:鸵鸟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鸟类,生活在非洲草原上,卵生。

5.保护鸟类,我们应该怎样做?

①我们要同某些不良行为斗争、做到不随意打鸟,看到别人打鸟要坚决制止。

②不要掏鸟蛋、毁鸟巢、抓雏鸟,要让鸟类顺利地繁育后代。

③设法为鸟类创造营巢或留居的条件。

④设置饲养台,在台上放上谷粒等食物,为在严寒的冬季觅食困难的鸟类提供帮

助。

4.哺乳动物

L什么是胎生?什么是卵生?

动物的后代从妈妈的肚子里直接生育出来,这种繁殖方式叫胎生。

动物产卵后再孵化出后代,这种繁殖方式叫卵生。

2.哪些动物属于哺乳动物?哺乳动物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像猫、兔这样的动物属于哺乳动物。哺乳动物的共同特征是身体表面有毛,胎生,

哺乳。

3.下列动物属于哺乳动物吗?

海豚、马、猩猩、袋鼠、虎、熊属于哺乳动物。鹰属于鸟类。青蛙属于两栖动物。

壁虎属于爬行动物。

4.鸭嘴兽属于哪一类动物?

鸭嘴兽是哺乳动物中非常特殊的一种。鸭嘴兽是原始的哺乳动物之一,母体分泌

乳汁哺育幼仔,但繁殖方式不是胎生而是卵生。

5.我国的珍稀动物

1.每年的4月8日是国际珍稀动物保护日。

2.中国是世界上拥有野生动物种类较多的国家,也是世界濒危动物种类较多的国家。

3.国家对珍贵、濒危的野生动物实行重点保护。一一《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

4.大熊猫、朱鹘、华南虎、白头叶猴是我国具有代表性的珍稀动物。

5.大熊猫是喜湿性动物,喜食竹类,栖于我国长江上游高山深谷的茂密树林里。

6.朱鹘生活在温带山地森林和丘陵地带,喜欢栖息于疏林地带高大的树上,主要以小鱼、泥

鳏,甲虫等为食。

7.华南虎是典型的山地林栖动物,生活在我国南方的热带雨林中,常出没于山脊,矮林灌丛

和砾石塘等地方,多在夜诃活动,嗅觉发达。行动敏捷,以草食性动物为食。

8.白头叶猴的栖息于我国广•西南部的亚热带植被茂密的岩溶地区。常米食可口的树叶,野花,

野果。

9.珍稀动物为什么会濒临灭绝?

自身原因:繁殖能力下降、适应环境能力减退。

外界原因:生存环境发生恶劣变化,发生地震、火山喷发、温度变化等。

人类行为导致:乱捕滥杀、污染环境。

10.我国保护珍稀动物的措施有什么?

(1)建立自然保护区

(2)人工繁育

6.测量距离和时间

1.利用工具确定两棵树之间有多远,就是在(测量)。

2.两点之间相隔的长度就是两点之间的距离。常用的距离单位有(厘米)、(米)、(千米)等。

3.(电子停表)是实验室里常用的计时工具。使用时,先将电子停表归零,按下开始键开始

计时,按下停止键停止计时。

4.要想知道两地之间有多远,测量方法有卷尺、直尺、测绳、米尺。

7运动物体的位置和快慢

1、什么是物体的运动?

物体的运动是指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来说位置发生了变化。

2、什么是参照物?

要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在运动,需要选择另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作为标准的物

体叫做参照物。

3、判断物体是运动的?

要判断一个物体是否在运动,需要选择另一个物体作为标准,即参照物。跳远的

过程中,以起跳线为参照物,学生的位置发生了变化。也就是说学生是运动的。

4、描述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的位置?

运动物体在某一时刻的位置,可以用相对于参照物的方向和距离来描述。

5、距离相同时怎样比较运动的快慢?

时间对运动的快慢有重要的作用。相同的距离用的时间越少说明运动的快,用的

时间越多说明运动的慢。

6、时间相同时怎样比较运动的快慢?

相同的时间内,跑的距离远说明运动的快,跑的距离近说明运动的慢。

7、距离和时间都不同时怎样比较运动的快慢?

物体运动的快慢可以用速度的大小来描述。速度是指单位时间内物体运动的柜离。

通常用“速度等于路程除以时间”进行计算。常用的速度单位有千米/时,米/

秒等。速度越大说明运动的越快,反之运动的越慢。

8、外出旅游,我们选择哪种交通工具更适合呢?

首先考虑的是速度,它直接影响到达目的地需要的时间;其次充分考虑交通工具

的优缺点;还要考虑出行时间、出行便捷度、出行费用等。

8、运动和力

1,、什么是物体运动状态的变化?

物体由静止变为运动、由运动变为静止,或者运动快慢发生改变等现象,都是物

体运动状态的变化。

2、怎样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改变物体运动的快慢,使物体启动或静止,需要给物体施加力。

3、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

4、什么是推理?

依据运动的球能把瓶子击倒、运动的锤子能把核桃砸开等事实,推出运动的物体

具有能量的结论,就是在推理。

9.运动的形式

1.物体运动按照路线或轨迹的不同,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2.物体的运动形式有平动、振动、转动等。

3.木块在运动过程中,上面两个点的连线始终保持平行,这种运动形式叫平动。

4.尺子在被拨动的过程中,上面的标记按一定的运动轨迹作往复运动,这种运动

形式叫振动。

5.纸风车运动时,扇叶上的两个标记点始终围绕风车的轴心做圆周运动,这种运

动形式是转动。

6.做实验,填表格。

火车前进-__平动(直线运动)

转椅的轮子-_一转动(曲线运动)

风扇、水轮一一转动(曲线运动)

钟表的时针——转动(曲线运动)

钟摆振动(曲线运动)

10.灯泡亮了

1.一个简单的电路包括电源(如电池)、开关、导线、用电器(如灯泡)四个部

分。

2.实验题(简答题)

找一找灯泡不亮的原因有哪些?

(1)没有电池

(2)开关没有合上

(3)没有用导线正确连接电池的正负极或灯泡的连接点

3.切断闭合电路是控制电路的一种方法。

4.写出小灯泡的构造名称。

9-------------------------------------------6-------------------------------------------G

玻璃泡

灯丝

金属架1

金属螺纹

连接点,

3---------------------------------------------------------□-

5.设计、连接简单的电路图。

用电器开关

导线

电源

11.导体和绝缘体

1.什么是导体?什么是绝缘体?

一般情况下,像铜、铁、铝这样的材料容易导电,属于导体;像干木头、塑料、玻璃这样的

材料不容易导电,属于绝缘体。

2.导体和绝缘体的检验方法?

可以将材料连入一个简单电路观察灯泡是否发光,如果灯泡发光,就说明连接到电路中的材

料可以导电,否则就是不导电。

3.导体和绝缘体在生活中的应用有哪些?

插座、灯泡的外壳是塑料做的,可以防止人体触电。

胶布裹在赤裸的电线上,皿止电流流向别的导电物体.

4.绝缘体是否一定不导电?

绝缘体在某些外界条件发生变化时下,如干木头变成湿木头就就不是绝缘体了。还有的绝缘

体在高温、高压下,会被“击穿”转化为导体。

5.探究技能:什么是搜集证据?

借助简单电路测试木头、塑料、金属等材料是否容易导电,就是为验证它们是否是导体在搜

集证据。

12.安全用电

1.电从哪里来?

太阳能发电、水力发电、火力发电、风力发电。

2.电可以做什么?什么是电能?

电可以让电灯亮起来,让风扇转起来,让熨斗热起来,让音箱响起来,这种能力就是电能。

电能是一-种能量。

3.怎样安全用电?

①生活中在擦灯泡之前要记得断电。

②当发现有人触电时,不能直接去碰触,否则自己也会触电,要去喊大人来帮忙。

③放风筝时,不能选择在高压线下放,避免将风筝缠到高压线上,应选择开阔、无遮挡区

域放飞。

④在使用电器前,一定要仔细阅读电器的使用说明书,了解其使用方法,这样才能保证我们

的用电安全。

⑤高大建筑楼顶上要安装避雷针,防止雷击。

⑥不要随便靠近高压线路,防止发生高压触电。

13食物的营养

一、填空题

1、(大自然)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食物。人体所需要的营养成分主要来源于(食物)。

2食物中含有糖类、脂肪、蛋白质、水、无机盐、维生素等人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每一类

营养物质对人体都有重要作用。

3、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有:瘦肉、蛋白、豆类等;富含淀粉的食物有:面粉、大米、土豆、

山药等;富含脂肪的食物有:肥肉、花生、向日葵、芝麻、油菜籽的种子等;水果和蔬菜含

水分和维生素比较多。

4、(脂肪)会在纸上留下油渍。(淀粉)有遇到碘变蓝色的性质。(蛋白质)在燃烧时会发出

像头发烧焦的气味。

二、问答题

1、怎样搭配食物才合理呢?

营养学家告诉我们,合理的饮食应该是这样的:我们每天吃的食物如果分为10份,其中米、

面食应占4份左右,蔬菜、水果应占4份左右,牛奶、肉、蛋、油应占2份左右。

2、怎样做才有益f我们的健康?(良好的饮食习惯包括哪些方面?)

(1)要选择无毒、无污染的卫生食品,拒绝有害食品。(2)注意食品搭配,做到均衡营养。

(3)吃东西要定时定量。(4)不要边看书边吃饭(5)合理分配三餐(6)荤、素搭配(7)

不挑食、不偏食(8)不暴饮暴食(9)注意不要食用不洁食品以及过期食品,注意饮食卫生。

三、实验题

【实验名称】食物营养成分的检验

【实验材料】碘酒、米饭、滴管、白纸、酒精灯、碟子、花生、瘦肉等

【实验过程】1、把少量米饭放在碟子上,用滴管向米饭上滴2-3滴碘酒,观察发生

的现象。2、把花生放在白纸上用力挤压,观察白纸上留有的痕迹。3、将切成细条的瘦肉放

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注意闻一闻,有什么气味。

【实验现象及结论】1、加入碘酒后,米饭变成蓝色。这说明大米中含有淀粉。2、在白纸

上挤压花生后,会在纸上留下油渍。说明花生内含有脂肪。3、将瘦肉在火上烧后,会闻到

一股像头发烧焦的气味。说明瘦肉中含有蛋白质

14食物到哪里去了

一.填空

1.我们吃的食物首先进入(口腔),经过牙齿咀嚼和舌的搅拌后,通过(食道)进入(胃),

食物在这里被研磨分解成为粥状物,进入(小肠)、(大肠),营养成分在这里被消化吸

收,最后由(肛门)排出体外。

2.我们咀嚼馒头时感觉有点甜,因为人的口腔内有(唾液腺),它能分泌唾液。唾液里有

一种促进食物消化的酶,能把淀粉分解成麦芽糖。

3.胃的上端连着(食道),下端连着(小肠)。

二.选择

1.下列哪组食物中都含有淀粉(C)

A鱼、白菜、糙米饭

B鸡蛋、牛奶、香油

C馒头、面条、米饭

2.人体的主要消化器官是A)

A小肠B大肠C胃

3.肝脏分泌的胆汁、胰腺分泌的胰液都要进入(A),帮助消化食物。

A胃B小肠C大肠D胰腺

三.写出下图各部分名称。

、g-----------

三、问答题

怎样保护我们的消化系统?

答:1、饭前便后要洗手

2、吃饭要定时定量。

3、吃饭时不要看书,看电视。

4、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

5、饭后不要剧烈运动。

15我们的呼吸

一、我的收获

⑴人的呼吸器官主要包括(鼻*因)(喉乂气管)(支气管乂肺)

⑵呼吸包括(吸气)和(呼气;)吸进的是(氧气),呼出的是(二氧化碳)人呼出的气体可以使澄清

的的石灰水变(浑浊)。

二、选择

(1)、把点燃的火柴放入呼出的气体中,火柴会(C)

A继续燃烧B燃烧的更旺C熄灭

(2"A)是气体交换的场所,其余器官是气体的通道。

A肺B气管C鼻

科学与生活

1.感冒是怎么回事?如何预防?

感冒是由呼吸器官感染引出的一种疾病

(1)多参加体育锻炼;(2)外出时戴口罩。⑶注意卫生习惯

2.为什么有的人喜欢在卧室里养花?

因为人体呼出的是二氧化碳,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

16《声音的产生》习题

一、基础题

1.填空题

(1)任何声音都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

(2)说话声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琴声是由(琴声振动)产生的,风声是由(空气振

动)产生的,流水声是由(水振动)产生的。

(3)各种物体,只要(振动)就必然发出声音,若想让声音停止,就必须设法让物体停止

(振动)。

2.判断题

(1)物体不振动也能发出声音,如录音机播放的声音。(X)

(2)只有固体振动才能发出声音,而气体、液体振动都不能发出声音。(X)

(3)大海的波涛声是由海水振动而产生的。(J)

(4)人的说话声是由声带振动而产生的.(V)

(5)自然界的风声是由空气振动而产生的。(V)

二、综合题

1.对着空瓶子口吹气,就会听到一种声音,这声音主要是(B)振动产生的。

A.瓶子B.空气

2.停止敲锣后,在一段时间内还能听到锣声,这是因为(B

A.耳朵的错觉B.振动停止后,声音还会持续

3.把敲响的音叉放在水面上,会看到(C

A.水面十分平静B.水向一个方向流C.水面会振动起来

三、提高题

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那么人说话的声音是否也是由于振动而产生的?请试着解释一

下。

答:人说话的声音是由于声带的振动而产生的。

2.怎样让鼓、锣、小提琴等物体发M的声音立即停止?

答:用手按住鼓面、锣面,小提琴的琴弦,可以使正在发出的声音停止。因为这样能使正在

振动的物体停止振动,从而使声音停止。

17声音的传播

1.声音能在(气体)、(液体)、(固体)中向(各个方向)传播。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2.在学校的任何方向和位置,能听到上课铃声,是因为声音能向(各个方向)传播.

3.通过"土电话〃传播声音的清晰度做比较最终得出判断:铜丝、铁丝比棉线、毛线传播声音的

效果更好

4.声波遇到物体反射回来,形成了回声。生活中的回声现象:比如回音壁、大山回声等。

18声音的变化

1.(噪声)是听起来让人感到不舒服的声音

2.减少噪声对人们的危害有三种方法,一是在噪声源处减弱噪声,二是在传播途径中减弱噪

声,三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汽车消音器、降低水流声的水管等利用了在噪声源处减弱噪声的方法

隔音屏障、吸音板等利用了在噪声的传播途径中减弱噪声的方法

戴耳罩、燃放烟花爆竹时塞住耳朵等利用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的方法

3.填表

钢尺声音高钢尺声音低鼓声强鼓声弱

做法伸出桌面较短伸出桌面较长使劲敲轻轻敲

我的发现通过改变振动物体的长、短、粗、细等,可以改变声音的高低,通过

改变用力的大小,可以改变声音的强弱。

19.探索地球

一、选择填空

1、地球的平均半径约为6371千米,最大周长约为4万千米,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

2、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二、简答题:

1、日常生活中,你们能找到可以证明地球是球体的证据吗?

站得高看得远,可以证明地球是个球体。

2、古代西方人对地球的认识:

(1)古希腊学者亚力士多德观察月食时,发现地球图在月球上的影子是圆弧形的,由此推

断出大地是圆形的。

(2)人们在海边远望归航的船队,发现总是先看到航行在最前面的第一只船,并且最先看

到桅杆,外看到船身,由此推断出大地是圆形的。

(3)1519年,麦哲伦率领船队从起点出发,朝着一个方向航行,历经多年,最终回到了起

点。人们这才慢慢接受了“地球是个球体”的观点

20.认识太阳

一、填空选择

1、太阳是一个巨大而炽热的气体星球,表面温度约为6000C,内部温度约为1500万C。

2、像太阳这样能自己发光发热的天体属于恒星。像地球这样围绕恒星运行不能自己发光的

天体属于行星。

3、太阳的直径约为139.2万千米,但太阳与地球的平均距离约为1.5亿千米。因此太阳虽

然很大,但在地球上,太阳看起来并不大。

4、太阳是什么样子的?太阳由内到外分别是由核心区、辐射区、对流区、光球层、色球层、

口冕层组成。

5、恒星最明显的特点就是自身发光发热。而太阳是最接近地球的恒星。行星通常指自身不

发光,围绕恒星运行的天体。

二、实验题

模拟实验来证明太阳这么大为什么看上去这么小?

实验方案:用盘子模拟“太阳”,然后找一名同学站在“太阳•的对面,目测“太阳"的直径。同时,

这名FI测的同学一边向后退,一边借助直尺测量自己在不同位置时看到的”太阳”的直径,观

察太阳的大小是否发生了变化。

实验现象:越往后退盘子(太阳)与观测点(地球)之间的距离越远,太阳看上去就越小。

实验结论:我们之所以在地球上看太阳不大,是因为我们离太阳太远。

21.登上月球

一、填空选择

1、月球上没有空气,月球上没有生物。

2、月球表面有大大小小的环形山。

3、月球表面高低不平,看上去明亮的部分是高山,看上去阴暗的部分是平原。

4、像月球这样围绕行星运行的天体属于卫星。月球是地球的卫星

5、古人向往登上月球就有了“嫦娥奔月”的传说,据说阿姆斯特朗是第一位踏上月球的人。

“玉兔号”是中国首辆月球车,和着陆器共同组成“嫦娥三号”探测器。

6、环形山是月球表面的最显著的地貌特征,几乎布满了整个月面。

实验结果发现,撞击球越大形成的环形山直径越大。撞击球越小形成的环形山直径越小。撞

击的速度越快,形成的环形山越深。撞击速度越慢,形成的环形山越浅。

二、实验题

环形山是怎样形成的?

推测环形山的成因模拟实验记录单

实验材料:沙盘、大小不同的石子、大小相同的玻璃弹珠、细沙、直尺。

实验猜想:我们猜想,环形山大多数是由宇宙中的陨石、流星体等撞击月球表面而形成的。

大小,深浅与撞击物的大小和与月球的距离有关。

实验方法:从相同高度向沙盘里丢大小不同的石子。从不同高度向沙盘里丢大小相同的玻璃

球。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我们认为环形山大多数是由宇宙中的陨石,流星体等撞击月球表面而

形成的。环形山的大小,深浅与撞击物的大小与月球的距离有关。

三、简答题

想一想,假如我们要到月亮上去旅行,需要准备哪些物品,说说你们的理由。

1、登月需要携带水因为月球上没有液态水。

2、登月需要携带氧气瓶,因为月球上没有空气。

22.月相的变化

一、选择填空

1、一一天中。月相的形状几乎没有变化。位置会随时间推移逐渐西移。

一个月内,每天同一时刻,月相的形状和位置会发生改变。

不同月的同一天同一时刻,月相的形状和位置近乎一致。

2、月相变化的规律:上半月,月相由亏到圆,下半月,月相由圆到亏。亮面始终朝向太阳的

方向。上半个月。人们看到的月亮亮面面积逐渐变大,宜至满月,亮面在右侧;下半个月,

人们看到的亮面面积逐渐变小,直至残月亮面在左侧。

3、月亮在天空中的位置:一天内同一地点不同时亥IJ,月相的形状没有变化,在天空中的位置

发生了变化。每天晚上同一地点同一时刻,月相的形状发生了变化,在天空中的位置也发生

了变化。不同月份同一地点同一天同一时刻,月相的形状没有变化,在天空中的位置也没有

变化。

4、农历初三前后,我们看到的月亮叫做新月。农历初七初八前后我们能看到半个月亮了,

叫做上弦月。农历十五十六看到的月亮为满月;到了农历二十二、二十三前后又只能看到半

个月亮了,叫做下弦月。农历月末,我们看到很细的月亮叫做残月。

二、简答题

什么叫月相:

从地球上看月球,月球有时回有时缺。人们所看到的月球表面发亮的部分的形状叫月相。

23设计小台灯

小台灯由灯罩、灯泡、支架、底座和开关组成。

(1)普通灯泡和LED灯的区别有:普通灯泡耗电最大,LED灯泡相对省电且价格低廉。

(2)支架起支撑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台灯的高度,还具备一定的弯曲程度,便于进

行高度、造型的调节。

(3)灯罩不但起到保护灯泡的作用,而且影响着台灯光线照射形式。可以选择一次性纸杯

作为灯罩材料。

(4)底座位于台灯底部,起支撑和稳定作用,因此可选择坚固的、不易破碎的材料作为台

灯底座。

怎样使小台灯既便于移动,又可以在停电时应急照明?

答:台灯要做得小一点才能便于移动,而且不能通过插电供电,可以用干电池供电。

24制作小台灯

怎样制作小台灯?

答:(1)在纸杯底部钻个小孔。

(2)把导线连接在LED灯的两端。

(3)把导线从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