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学科的未来与试题及答案_第1页
中国历史学科的未来与试题及答案_第2页
中国历史学科的未来与试题及答案_第3页
中国历史学科的未来与试题及答案_第4页
中国历史学科的未来与试题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历史学科的未来与试题及答案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史的研究方法,不属于历史唯物主义范畴的是:

A.历史唯物主义

B.历史唯心主义

C.历史唯物辩证法

D.历史唯物史观

2.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是:

A.农业经济

B.手工业经济

C.商业经济

D.工业经济

3.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始于:

A.隋朝

B.唐朝

C.宋朝

D.元朝

4.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不包括以下哪一项:

A.指南针

B.火药

C.印刷术

D.铁路

5.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

A.鸦片战争

B.太平天国运动

C.洋务运动

D.戊戌变法

6.中国近代史上,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民族危机的表现:

A.鸦片战争

B.甲午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抗日战争

7.中国近代史上,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物:

A.陈独秀

B.李大钊

C.周恩来

D.蒋介石

8.中国近代史上,新文化运动的主要目标是:

A.反对封建主义

B.反对帝国主义

C.推动民主与科学

D.提倡新道德

9.中国近代史上,下列哪一项不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阶段:

A.明清时期

B.民国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10.中国近代史上,下列哪一项不是新中国成立后的外交成就:

A.加入联合国

B.中美建交

C.与苏联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答案:

1.B

2.A

3.A

4.D

5.A

6.D

7.D

8.C

9.A

10.D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0题)

1.中国古代史上的“百家争鸣”主要包括以下哪些学派: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

E.名家

2.中国古代史上的“三国时期”指的是:

A.东汉末年

B.三国魏、蜀、吴

C.晋朝

D.南北朝

E.隋朝

3.中国古代史上的“丝绸之路”主要起点是:

A.长安

B.洛阳

C.成都

D.汉中

E.甘州

4.中国古代史上的“封建社会”主要特点包括:

A.封建土地制度

B.封建等级制度

C.封建宗法制度

D.封建经济制度

E.封建文化制度

5.中国近代史上的“洋务运动”主要目的是:

A.振兴国家经济

B.增强国防实力

C.推广西方科技

D.改革政治制度

E.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6.中国近代史上的“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包括:

A.反对派力量强大

B.维新派内部矛盾

C.保守势力阻挠

D.民族资产阶级软弱

E.外部压力

7.中国近代史上的“五四运动”主要意义包括:

A.揭示了封建主义的腐朽

B.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C.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D.加速了辛亥革命的进程

E.增强了民族自尊心

8.中国近代史上的“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包括:

A.国共合作的实现

B.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

C.中国人民的英勇抵抗

D.日本帝国主义内部的矛盾

E.苏联的援助

9.中国近代史上的“改革开放”政策主要内容包括:

A.经济体制改革

B.政治体制改革

C.文化体制改革

D.社会体制改革

E.科技体制改革

10.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带一路”倡议的主要目标包括:

A.促进区域经济合作

B.推动国际贸易发展

C.优化全球产业链

D.提高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

E.加强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

答案:

1.ABCDE

2.AB

3.A

4.ABCDE

5.ABC

6.ABCDE

7.ABC

8.ABCD

9.ABCDE

10.ABCDE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

1.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自隋朝开始,至清朝末年废除。()

2.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主要贸易商品是丝绸、瓷器、茶叶等。()

3.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中,火药最早应用于军事领域。()

4.中国近代史上的“洋务运动”是清政府为了自强而进行的一系列改革措施。()

5.中国近代史上的“戊戌变法”是在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推动下进行的。()

6.中国近代史上的“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7.中国近代史上的“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

8.中国近代史上的“改革开放”政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关键一招。()

9.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是一个封闭的社会,与外界基本没有交流。()

10.“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对外开放的新阶段,旨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6题)

1.简述中国古代史上的“封建土地制度”的特点及其影响。

2.简析中国近代史上“洋务运动”的背景、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3.简述中国近代史上“五四运动”的背景、过程及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4.简答中国近代史上的“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

5.简述“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目标及其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

6.简述中国近代史上的“改革开放”政策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试卷答案如下

一、单项选择题

1.B

解析思路: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的发展是由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而历史唯心主义则认为历史的发展是由精神因素决定的,因此B选项不属于历史唯物主义范畴。

2.A

解析思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是农业经济,农业是中国古代社会的支柱产业。

3.A

解析思路:科举制度始于隋朝,隋炀帝设立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度的正式确立。

4.D

解析思路:四大发明是指中国古代对世界有重大影响的四种发明,包括指南针、火药、印刷术和造纸术,铁路不属于四大发明。

5.A

解析思路: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6.D

解析思路: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而其他选项都是民族危机的表现。

7.D

解析思路:蒋介石是国民党的领导人,不是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物。

8.C

解析思路:新文化运动的主要目标是推动民主与科学,反对封建主义和愚昧。

9.A

解析思路:明清时期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早期阶段,其他选项都是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阶段。

10.D

解析思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中国对外开放的新阶段,而其他选项都是新中国成立后的外交成就。

二、多项选择题

1.ABCDE

解析思路:百家争鸣是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发展的一个高峰,涵盖了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名家等多个学派。

2.AB

解析思路:三国时期指的是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主要是指魏、蜀、吴三个政权的历史。

3.A

解析思路:长安是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是东西方贸易的重要枢纽。

4.ABCDE

解析思路:封建社会的主要特点是封建土地制度、封建等级制度、封建宗法制度、封建经济制度和封建文化制度。

5.ABC

解析思路:洋务运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振兴国家经济、增强国防实力和推广西方科技。

6.ABCDE

解析思路: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包括反对派力量强大、维新派内部矛盾、保守势力阻挠、民族资产阶级软弱和外部压力。

7.ABC

解析思路:五四运动的主要意义在于揭示封建主义的腐朽、推动新文化运动的发展、促进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增强民族自尊心。

8.ABCD

解析思路: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包括国共合作的实现、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中国人民的英勇抵抗和苏联的援助。

9.ABCDE

解析思路:改革开放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社会体制改革和科技体制改革。

10.ABCDE

解析思路:“一带一路”倡议的目标包括促进区域经济合作、推动国际贸易发展、优化全球产业链、提高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加强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关系。

三、判断题

1.√

解析思路:科举制度自隋朝开始,至清朝末年废除,是中国古代选拔官员的重要制度。

2.√

解析思路: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方贸易的重要通道,主要贸易商品包括丝绸、瓷器、茶叶等。

3.√

解析思路:火药最早应用于军事领域,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4.√

解析思路:洋务运动是清政府为了自强而进行的一系列改革措施,旨在振兴国家经济和增强国防实力。

5.√

解析思路:戊戌变法是在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派推动下进行的,旨在进行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改革。

6.√

解析思路: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标志着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爱国主义和民主主义运动。

7.√

解析思路: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反侵略战争,是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伟大胜利。

8.√

解析思路:改革开放政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关键一招,为中国现代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9.×

解析思路:封建社会并非完全封闭,与外界有贸易、文化交流等联系。

10.√

解析思路:“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对外开放的新阶段,旨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四、简答题

1.中国古代的“封建土地制度”的特点包括土地私有制、封建地主阶级对农民的剥削和压迫、土地兼并现象严重等。其影响主要体现在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加剧了社会矛盾、影响了社会稳定等方面。

2.洋务运动的背景是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为了自强而进行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内容主要包括兴办近代工业、建立新式海军、派遣留学生等。历史意义在于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为后来的改革开放奠定了基础。

3.五四运动的背景是1919年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激起了民众的愤怒。过程包括学生抗议、工人罢工、商人罢市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包括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加速了辛亥革命的进程等。

4.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包括国共合作的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