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生物试题考试时间:75分钟;试卷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抑郁症加速了脑细胞的衰老,有研究表明脑部海马区的突触损伤是抑郁症的主要病理基础,而细胞过度自噬会导致突触损伤。细胞自噬过程中,细胞质基质中的LC3-Ⅰ蛋白被剪切转化为LC3-Ⅱ,LC3-Ⅱ定位到自噬体膜上,位于自噬体内膜上的LC3-Ⅱ最终被降解,相关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细胞自噬过程主要与细胞膜蛋白的识别有关B.图中溶酶体与自噬体融合主要体现了膜的选择透过性C.脑细胞衰老过程中,细胞核体积会增大,核膜内折D.脑细胞衰老过程中,位于染色体一端的端粒会缩短【答案】C【解析】【分析】衰老细胞的特征:(1)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2)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3)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4)有些酶的活性降低;(5)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详解】A、细胞自噬发生在细胞内部,由题意“细胞自噬过程中,细胞质基质中的LC3-Ⅰ蛋白被剪切转化为LC3-Ⅱ,LC3-Ⅱ定位到自噬体膜上,位于自噬体内膜上的LC3-Ⅱ最终被降解,”可知,细胞自噬过程主要与自噬体内膜上蛋白质的识别有关,A错误;B、溶酶体与自噬体融合主要体现了膜的流动性,B错误;C、脑细胞衰老过程中,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核膜内折,C正确;D、端粒是位于染色体两端的特殊结构,D错误。故选C。2.错误折叠蛋白在内质网腔内积聚时引发内质网应激。正常状态下,内质网上的膜蛋白IRE1与Bip结合。内质网应激时,IRE1被活化,促进HacI蛋白的合成,该蛋白促进Bip基因表达,使错误折叠蛋白在Bip协助下运出内质网。内质网中一定浓度的Ca2+可提高有氧呼吸酶活性,内质网应激时,线粒体有助于内质网恢复稳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正常状态下,IRE1和Bip特异性结合使IRE1处于活化状态B.若Bip基因发生突变,则错误折叠蛋白就无法运出内质网而积累C.IRE1和错误折叠蛋白都能与Bip结合,两种结合均缓解了内质网应激D.内质网中的Ca2+可促进线粒体的有氧呼吸,促进错误折叠蛋白运出内质网【答案】D【解析】【分析】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过程: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整个过程还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生物膜系统概念: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叶绿体、溶酶体等细胞器膜和核膜、细胞膜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详解】A、根据题意,正常状态下,内质网上的膜蛋白IRE1与Bip结合,内质网应激时,IRE1被活化,因此正常状态下,IRE1和Bip特异性结合并未使IRE1处于活化状态,A错误;B、根据题意,内质网应激时,IRE1被活化,促进HacI蛋白的合成,该蛋白促进Bip基因表达,使错误折叠蛋白在Bip协助下运出内质网,即正常状态下,内质网中的错误折叠蛋白的运出不需要依赖于Bip基因,B错误;C、正常状态下,内质网上的膜蛋白IRE1与Bip结合。内质网应激时,IRE1被活化,促进HacI蛋白的合成,该蛋白促进Bip基因表达,使错误折叠蛋白在Bip协助下运出内质网,因此正常状态下,IRE1与Bip结合,而应激状态下,Bip协助错误折叠蛋白运出内质网,但Bip不一定与错误折叠蛋白结合,C错误;D、根据题意,内质网应激时,线粒体有助于内质网恢复稳态,可能线粒体的有氧呼吸可以为错误折叠蛋白的运输提供能量,从而使内质网腔内的错误折叠蛋白减少,有利于内质网恢复稳态,内质网中一定浓度的Ca2+可提高有氧呼吸酶活性,因此内质网中的Ca2+可促进线粒体的有氧呼吸,促进错误折叠蛋白运出内质网,D正确。故选D。3.《天工开物》由江西奉新人宋应星所著,是一部“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其中《乃粒》篇记录了五谷的种类,讲述水稻、小麦等作物的栽培之法,研究了土壤、气候、水利、灾害对水稻、小麦产量的影响,时至今日仍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湿种之期,最早者春分以前,名为社种,最迟者后于清明”体现了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B.“极熟时,全房折取。于屋下作荫坑,凿壁为孔”说明应在低温无氧条件下储存水稻、小麦C.“凡稻旬日失水,即愁旱干”体现了水分对水稻生长发育的重要作用,即合理灌溉有利于提高产量D.“锄不厌数,勿以无草而中缀”中“锄”可以促进植物吸收更多的无机盐【答案】B【解析】【分析】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1)种植农作物时,疏松土壤能促进根细胞有氧呼吸,有利于根细胞对矿质离子的主动吸收;(2)利用酵母菌发酵产生酒精的原理酿酒,利用其发酵产生二氧化碳的原理制作面包、馒头;(3)利用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的原理制作酸奶、泡菜;(4)稻田中定期排水可防止水稻因缺氧而变黑、腐烂;(5)皮肤破损较深或被锈钉扎伤后,破伤风芽孢杆菌容易大量繁殖,引起破伤风;(6)提倡慢跑等有氧运动,是不致因剧烈运动导致氧的不足,使肌细胞因无氧呼吸产生乳酸,引起肌肉酸胀乏力;(7)粮食要在低温、低氧、干燥的环境中保存。(8)果蔬、鲜花的保鲜要在低温、低氧、适宜湿度的条件下保存。【详解】A、温度对种子萌发影响较大,不同季节温度有差异,因此“湿种之期,最早者春分以前,名为社种,最迟者后于清明”,A正确;B、“极熟时,全房折取。于屋下作荫坑,凿壁为孔”说明有氧气,只是含量较低,储存水稻、小麦应在干燥、低温、低氧的条件下,无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消耗更多的有机物、产生酒精等有害物质,不利于种子保存,B错误;C、“凡稻旬日失水,即愁旱干”表明过多的水分不利于水稻的生长,可能导致无氧呼吸产生更多的酒精有一点的毒害作用,体现了水分对水稻生长发育的重要作用,即合理灌溉有利于提高产量,C正确;D、“锄不厌数,勿以无草而中缀”中“锄”可以增加土壤透气性,促进有氧呼吸,为植物吸收更多的无机盐提供能量,D正确。故选B。4.细胞分裂过程中,着丝粒在分裂时可能发生异常,如下图所示。若一个基因型为Aa的卵原细胞在减数分裂II中某条染色体发生着丝粒异常横裂,且形成的两条染色体分别移向两极。不考虑基因突变和其它染色体畸变。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卵细胞基因组成最多有6种可能B.若卵细胞为Aa,则第一极体一定为AaC.卵细胞为A且第一极体不含A,则第二极体的基因组成有4种可能D.若卵细胞不含A、a,且一个第二极体为A,则第一极体的基因组成有2种可能【答案】C【解析】【分析】减数分裂是有性生殖的生物产生生殖细胞时,从原始生殖细胞发展到戎熟生殖细胞的过程。这个过程中DNA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两次,产生的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本物种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一半。【详解】A、正常情况下,卵细胞的基因型可能为A或a,减数分裂II时,姐妹染色单体上的基因为AA或aa,着丝粒横裂,卵细胞的基因型可能为AA、aa、O(表示没有相应的基因),若考虑减数第一次分裂发生了交叉互换,卵细胞的基因型可能为Aa或O(表示没有相应的基因),所以卵细胞基因组成最多有6种可能,A正确;B、不考虑其他突变和基因被破坏的情况,若卵细胞为Aa,则减数第-次分裂时同源染色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互换,第一极体一定为Aa,B正确;C、卵细胞为A,且第一极体不含A,说明未发生互换,次级母细胞产生的第二极体为A,另外两个极体为a或aa、O,C错误;D、若卵细胞不含A、a且一个第二极体为A,则与卵细胞同时产生的第二极体为Aa或aa,第一极体为AA或Aa,最多有2种可能,D正确。故选C。5.某二倍体昆虫的小眼和正常眼是一对相对性状,分别由基因A和a控制,具有基因A的个体中只有75%是小眼,其余25%的个体为正常眼。现将基因型为Aa的昆虫自由交配获得F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亲本的表型都为小眼B.F1中正常眼:小眼=7:9C.F1正常眼个体共有2种基因型D.F1自由交配得F2,F2中小眼个体占7/16【答案】B【解析】【分析】小眼个体的基因型为AA、Aa,正常眼个体的基因型为AA、Aa、aa。【详解】A、由题意可知,亲本基因型为Aa,表型可能是小眼,也可能是正常眼,A错误;B、具有基因A的个体中只有75%是小眼,其余25%的个体为正常眼,基因型为Aa的昆虫自由交配获得F1,可知F1中正常眼:小眼=7:9,B正确;C、F1正常眼个体共有AA、Aa、aa共3种基因型,C错误;D、F1自由交配得F2,F2中小眼个体基因型为AA、Aa,根据题意概率应为9/16,D错误。故选B。6.太湖新银鱼、有明银鱼、小齿日本银鱼是不同属的三个物种,太湖新银鱼分布在长江中、下游的附属湖泊中,有明银鱼多分布于我国东南沿海以及长江等河口,小齿日本银鱼则多分布于日本海沿岸和日本列岛的太平洋沿岸。欲判定三种银鱼的亲缘关系,科研人员测定了其线粒体中COⅡ基因和Cytb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并进行比较,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COⅡ基因Cytb基因太湖新银鱼—小齿日本银鱼13.412657太湖新银鱼—有明银鱼14.8924.32有明银鱼—小齿日本银鱼13.5916.95注:三个物种同一基因的碱基序列长度相等;表中数据表示的是核苷酸序列差异百分比。A.三种银鱼间均存在生殖隔离,且有明银鱼与小齿日本银鱼存在地理隔离B.三种银鱼的Cytb基因控制合成的蛋白质中氨基酸数目相等C.表中数据从分子水平上证明了三种银鱼中有明银鱼和小齿日本银鱼亲缘关系较近D.长期的自然选择导致三种银鱼发生了适应其环境的定向进化【答案】B【解析】【分析】物种是指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判断两个种群是否为同一物种,主要依据是它们是否存在生殖隔离,即二者的杂交子代是否可育。【详解】A、太湖新银鱼分布在长江中、下游的附属湖泊中,小齿日本银鱼则多分布于日本海沿岸和日本列岛的太平洋沿岸,说明有明银鱼与小齿日本银鱼存在地理隔离,三种银鱼属于不同物种,彼此间均有生殖隔离,A正确;B、三个物种Cytb基因的长度相等,但核苷酸序列存在差异,因此表达出的蛋白质中氨基酸数目不一定相等,B错误;C、对基因的核苷酸序列进行测定和比较,属于分子生物学水平的证据,数据显示,有明银鱼和小齿日本银鱼的COⅡ基因核苷酸序列差异相对较小、Cytb基因核苷酸序列差异最小,因此二者亲缘关系可能最近,C正确;D、变异是不定向的,但自然选择是定向的,因此长期的自然选择导致三种银鱼发生了适应其环境的定向进化,D正确。故选B。7.通过碱基修饰的新冠RNA疫苗可以降低炎症反应和增加刺突蛋白合成。某新冠疫苗中常用N1—甲基假尿苷修饰,但在少数情况下会导致RNA翻译过程中的“+1核糖体移码”(如图),合成“脱靶蛋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N1—甲基假尿苷修饰后新冠RNA碱基序列会发生改变B.翻译的实质是将mRNA中脱氧核苷酸序列翻译为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C.翻译过程中rRNA上的反密码子和新冠mRNA密码子之间的进行碱基互补配对D.可推测“脱靶蛋白”密码子发生改变可能不会引发预期的免疫反应【答案】D【解析】【分析】mRNA上3个相邻的碱基决定1个氨基酸。每3个这样的碱基叫作1个密码子。游离在细胞质中的各种氨基酸,以mRNA为模板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这一过程叫作翻译。【详解】A、根据图示信息,N1—甲基假尿苷修饰后新冠RNA碱基序列未发生改变,A错误;B、翻译的实质是将mRNA的核苷酸序列而不是脱氧核苷酸序列翻译为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B错误;C、该过程由tRNA携带氨基酸,通过其反密码子和新冠mRNA密码子之间的碱基互补配对,进而合成肽链,C错误;D、N1—甲基假尿苷修饰,但在少数情况下会导致RNA翻译过程中的“+1核糖体移码”,结合图可知,密码子发生了改变,合成“脱靶蛋白”和新冠的抗原蛋白不同,因此脱靶蛋白不能引发预期的免疫反应,D正确。故选D。8.一到冬季,不少“南方小土豆”纷纷涌向哈尔滨,体验了一把“冰雪大世界”。游客在滑冰、滑雪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生理变化,正确的是()A.冰雪环境中小土豆们的产热量大于散热量,以维持体温恒定B.游玩过程中交感神经兴奋,胃肠运动增强,消化液分泌增多C.游玩中体内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促进肝糖原水解以维持血糖平衡D.滑冰、滑雪过程中下丘脑呼吸中枢产生兴奋,呼吸频率加快【答案】C【解析】【分析】1、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体液和免疫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的各器官,系统的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内环境中血糖含量、温度、pH等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2、体温的相对恒定是机体产热和散热动态平衡的结果,产的热多,散的热也多。【详解】A、冰雪环境中小土豆们的产热量等于散热量以维持体温的恒定,A错误;B、交感神经兴奋时,胃肠运动jianm,消化液分泌减少,B错误;C、肾上腺分泌增多会促进肝糖原的分解,以维持血糖平衡,C正确;D、人的呼吸中枢位于脑干,滑冰、滑雪过程中脑干的呼吸中枢兴奋,呼吸频率加快,D错误。故选C。9.温度的变化往往会影响生物学实验的结果。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观察黑藻细胞中叶绿体时,温度越高,叶绿体围绕细胞核转得越快B.探究酶的最适温度时,将酶与底物混合后保温有利于缩短反应时间C.探究细胞的失水和吸水时,适当提高温度可加快水分子协助扩散速率D.DNA的粗提取时,为提高DNA提取量,将洋葱研磨液过滤后在室温下静置过夜【答案】C【解析】【分析】观察叶绿体时选用:藓类的叶、黑藻的叶。取这些材料的原因是:叶子薄而小,叶绿体清楚,可取整个小叶直接制片,所以作为实验的首选材料。若用菠菜叶作实验材料,要取菠菜叶的下表皮并稍带些叶肉。因为表皮细胞不含叶绿体。【详解】A、观察黑藻细胞中叶绿体时,温度适当升高,叶绿体随细胞质流动越快,因为温度适当升高会加快细胞代谢,同时也能加快分子运动,但温度不能过高,A错误;B、探究酶的最适温度时,应将酶与底物各自保温后再混合,防止混合时温度与设定的温度不同对实验结果造成干扰,B错误;C、探究细胞的失水和吸水时,适当提高温度可加快水分子协助扩散速率,因为适当提高温度会加快分子运动的速度,C正确;D、洋葱研磨液过滤后在室温下静置过夜,则DNA提取量会因为DNA被分解而下降,则DNA提取量显著降低,D错误。故选C10.新余市已成为全国柑橘发展优势产区,新余蜜橘不仅畅销全国,还逐步拓展海外市场,成为全市最具特色的主导产业之一,具备巨大的发展潜力。研究证实红光和乙烯会影响柑橘果实中类胡萝卜素的含量,进而影响柑橘的品质。现对柑橘果实做如下四种处理,测得其中类胡萝卜素的相对含量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柑橘可以通过类胡萝卜素来感受红光B.红光和乙烯利在提高类胡萝卜素的含量上具有协同作用C.乙烯利的作用机理可能是促进类胡萝卜素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D.采摘柑橘果皮颜色由绿色变为黄色,可能是由于细胞中的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比值下降造成的【答案】A【解析】【分析】光合色素的种类:包括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两类。其中叶绿素占色素总量的3/4,包括叶绿素a(蓝绿色)和叶绿素b(黄绿色),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类胡萝卜素占色素总量的1/4,包括胡萝卜素(橙黄色)和叶黄素(黄色),主要吸收蓝紫光。【详解】A、植物感受红光依赖于光敏色素,A错误;B、红光和乙烯利可以提高类胡萝卜素的含量,且比单独使用红光和乙烯利更好,说明红光和乙烯利在提高类胡萝卜素的含量上具有协同作用,B正确;C、与对照组相比,乙烯利提高了类胡萝卜素的含量,作用机理可能是促进类胡萝卜素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C正确;D、采摘柑橘果皮颜色由绿色变为黄色,可能是由于细胞中的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比值下降造成的,叶绿素少,类胡萝卜素多,类胡萝卜素的颜色就显现出来了,由绿色变为黄色,D正确。故选A。11.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一种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垃圾分类关系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居民的生活质量,垃圾分类,从我做起。以下是对生活常见垃圾的分类处理方法:①可腐烂垃圾,如剩菜剩饭等,直接运往堆肥池进行堆肥无害化处理;②不可腐烂垃圾中的可回收垃圾,如废纸、废弃电子产品等,由再生资源回收公司收集,进行资源化利用处理;③不可腐烂垃圾中的不可回收垃圾,如塑料袋、建筑垃圾等,用专用车辆运送到垃圾填埋场进行无害化处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可腐烂垃圾进行堆肥无害化处理有利于提高城市中物质和能量的良性循环B.利用微生物处理垃圾,需要考虑微生物的种类以及温度、水分等环境因素C.废弃电子产品除了资源化利用处理外,也可以送到垃圾填埋场进行深埋处理D.通过垃圾分类可以实现垃圾的资源化和无害化,增大生态足迹【答案】B【解析】【分析】生态足迹,又叫生态占用,是指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维持某一人口单位(一个人、一个城市、一个国家或全人类)生存所需的生产资源和吸纳废物的土地及水域的面积。【详解】A、可腐烂垃圾进行堆肥无害化处理有利于分解者快速分解生活垃圾中的有机物,有利于物质的良性循环,但能量不能循环,A错误;B、许多微生物都是分解者,利用它们的分解作用处理垃圾,由于不同微生物分解利用的物质种类不完全相同,所以需要考虑微生物的种类以及温度、水分等环境因素,B正确;C、废弃电子产品中含有大量有害有毒的物质,如果随意丢弃、焚烧、掩埋,则会产生大量的废液、废气、废渣,严重污染环境,C错误;D、生态足迹,又叫生态占用,是指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维持某一人口单位(一个人、一个城市、一个国家或全人类)生存所需的生产资源和吸纳废物的土地及水域的面积,垃圾分类可减少吸纳废物的土地面积,从而减小生态足迹,D错误。故选B。12.果醋中含有多种有机酸和人体所需的氨基酸,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在醋酸发酵液表面出现的白色菌膜是酵母菌繁殖的结果B.利用酒精进行醋酸发酵,发酵液面会出现气泡C.制果醋不需要严格灭菌,发酵产物醋酸可以抑制杂菌繁殖D.制作果醋的程序一定是先进行酒精发酵再进行醋酸发酵【答案】C【解析】【分析】1、在利用酵母菌发酵时最好是先通入足够的无菌空气在有氧环境下一段时间使其繁殖,再隔绝氧气进行发酵;酒精发酵的最佳温度是在18℃~25℃,pH最好是弱酸性。2、醋酸菌好氧型细菌,当缺少糖源时和有氧条件下,可将乙醇(酒精)氧化成醋酸;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葡萄糖分解成醋酸;醋酸菌生长的最佳温度是在30℃~35℃。【详解】A、醋酸发酵后的发酵液颜色浑浊,发酵液表面有白色菌膜,白膜主要是醋酸杆菌在有氧条件下大量繁殖生长而成的代谢产物,A错误;B、醋酸杆菌利用酒精的产酸发酵产生醋酸、水和能量,不产生二氧化碳,不会出现气泡,B错误;C、醋酸呈酸性,可以抑制杂菌繁殖,因此制果醋不需要严格灭菌,C正确;D、制作果醋在糖源和氧气充足的情况下,醋酸菌可以利用葡萄糖直接进行醋酸发酵,D错误。故选C。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两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13.铝毒害会限制植物生长,对农业和生态安全造成威胁。为研究基因ALR1与植物抗铝性的关系,研究者利用拟南芥进行实验,测量根长并计算相对值,根长相对值=有金属离子处理的根长/无金属离子处理的根长×100%,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图1可知铝会限制植物根的生长B.在有铝处理情况下,ALR1可提高植物的抗铝性C.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植物对金属离子的毒害作用抗性会不断减弱D.由图2可知ALRI对铜、镉、镧、铁等金属离子的抗性作用不明显【答案】ABD【解析】【分析】由图1可知,较无铝处理而言,在有铝处理情况下,ALR1过表达突变体的根长相对值降低最小,其次是野生型,最次是ALR1缺失突变体,由图2可知,较无金属离子处理而言,铜等金属离子处理导致野生型和ALR1缺失突变体根长相对值减小相差不大。【详解】A、由图1可知,有铝处理时各组的根长相对值均降低,说明铝会限制植物根的生长,A正确;BD、由图1可知,较无铝处理而言,在有铝处理情况下,ALR1过表达突变体的根长相对值降低最小,其次是野生型,最次是ALR1缺失突变体,由图2可知,较无金属离子处理而言,铜等金属离子处理导致野生型和ALR1缺失突变体根长相对值减小相差不大,结合上述结果可得,ALR1可特异性提高植物的抗铝性,对其他金属离子的抗性不强,BD正确;C、自然选择会选择并保存抗性强的个体,故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植物对金属离子的毒害作用抗性会不断增强,C错误。故选ABD。14.油菜属十字花科芸薹属草本植物,其中甘蓝型油菜是种植最为广泛的油菜类型,该物种为异源四倍体(AACC,体细胞染色体数是38),是由白菜(AA,体细胞染色体数是20)和甘蓝(CC,体细胞染色体数是18)杂交后再经过自然加倍形成的。油菜容易被胞囊线虫侵染造成减产,萝卜具有抗线虫病基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油菜和萝卜之间可以杂交产生,体细胞染色体数为偶数,所以可育B.用与亲本油菜杂交,得到的植株群体的染色体数目为38-47C.油菜AACC通过减数分裂可以产生AA、AC和CC三种配子D.选择某染色体数为39且抗线虫病的植株自交,其后代中抗线虫病:不抗线虫病=3:1【答案】BD【解析】【分析】物种: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与后代的一群生物称为一个物种。不同物种之间存在生殖隔离。油菜和萝卜杂交,F1植株属于萝卜RR和油菜AACC为亲本的各自花药R和AC的细胞融合成的ACR,用秋水仙素处理使染色体形成异源多倍体AACCRR,染色体数为56。【详解】A、油菜和萝卜之间可以杂交产生,F1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没有同源染色体,减数分裂染色体配对紊乱,不可育,A错误;B、由图可知,异源多倍体的基因型为AACCRR,含有56条染色体,可以形成基因型为ACR的配子,含有28条染色体;油菜的基因型为AACC,含有38条染色体,可以形成基因型为AC的配子,含有19条染色体,两种配子结合后,可以形成基因型为AACCR的BC1,含有47条染色体,由于方框中每个大写英文字母表示一个染色体组,由萝卜基因型为RR,2n=18,得R代表的一个染色体组含有9条染色体,同理A和C代表的染色体组中染色体数之和为19,故基因型为AACCR的BC1在形成配子时,R代表的染色体组中的染色体随机分配到配子中,故配子中含有的染色体数目最少为19条,最多为28条;与油菜形成的含有19条染色体的AC配子结合后,得到的BC2植株中的染色体数目为38~47,B正确;C、油菜是由白菜(AA,体细胞染色体数是20)和甘蓝(CC,体细胞染色体数是18)杂交后再经过自然加倍形成的,A和A染色体组中的染色体相互配对并分离,C和C染色体组中的染色体相互配对并分离,因此只可以产生AC一种配子,C错误;D、选择染色体数为39的抗线虫病BC2植株自交(染色体组成为AACCX),即有38条染色体来源于油菜,1条染色体来源于萝卜且含有抗线虫病基因)自交,正常情况下后代染色体组成及比例为AACCXX:AACCX:AACC=1:2:1,故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抗线虫病:不抗线虫病=3:1,D正确。故选BD。15.如图是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抗体的原理图,将特异性抗原与固相载体连接,形成固相抗原,然后加入受检样品,样品中抗体与抗原结合,形成固相抗原抗体复合物,再加入酶标抗体与固相复合物中的抗体结合,从而使该抗体间接地标记上酶,最后加底物(底物量足够多)显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酶可以为其催化的化学反应提供化学能B.检测时颜色反应的深浅与待测样本中抗体的多少呈正相关C.图中第2抗体是待测的特异性抗体D.酶联免疫吸附试剂盒的灵敏度与使用时的环境条件有关【答案】BD【解析】【分析】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作用机理是降低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详解】A、酶不能提供化学能,只能降低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A错误;B、样品中抗体与抗原结合,形成固相抗原抗体复合物,再加入酶标抗体与固相复合物中的抗体结合,从而使该抗体间接地标记上酶,最后加底物(底物量足够多)显色,故检测时颜色反应的深浅与待测样本中抗体的多少呈正相关,B正确;C、结合题干和题图可知,图中第1抗体是待测的特异性抗体,C错误;D、酶联免疫吸附试剂盒中利用了酶,而酶反应条件较温和,需要适应的温度和PH,故酶联免疫吸附试剂盒的灵敏度与使用时的环境条件有关,D正确。故选BD。16.聚羟基脂肪酸酯(PHA)是由嗜盐细菌合成的一种胞内聚酯,它具有类似于合成塑料的理化特性,且废弃后易被生物降解,可用于制造无污染的“绿色塑料”。某科研团队拟从含盐量高的餐厨垃圾渗沥液处理系统中筛选分离出PHA合成能力较强的耐盐菌株,流程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注:乙培养基中加入尼罗红,尼罗红是细胞内储存的脂类物质的荧光染色剂,在紫外光的照射下可显示红色。A.配制甲培养基时可适当提高培养基的盐浓度,接种后应置于摇床中振荡培养B.乙属于鉴别培养基,且采用平板划线法进行接种C.①过程是扩大培养,②过程中应挑选有红色荧光的菌落进行培养D.可用诱变或基因编辑等方法选育PHA合成能力更强的耐盐菌株【答案】AD【解析】【分析】培养基是人们按照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不同需求,配制出供其生长繁殖的营养基质;根据物理性质分为固体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培养基中一般含有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在提供上述几种主要营养物质的基础上,培养基还需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pH、特殊营养物质和氧气的要求。【详解】A、分析题意,本实验的目的是从含盐量高的餐厨垃圾渗沥液处理系统中筛选分离出PHA合成能力较强的耐盐菌株,故配制甲培养基时可适当提高培养基的盐浓度,接种后应置于摇床中振荡培养,提高溶解氧含量,A正确;B、乙属于选择培养基,利用培养基中的高盐环境选择PHA合成能力较强的耐盐菌株,B错误;C、①过程是选择培养,②过程为扩大培养,扩大培养之后,通过气相色谱法挑选有红色荧光的菌落进行培养,C错误;D、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能够产生新基因,进而产生新性状,而基因工程可导入外源基因,故可用诱变或基因工程方法选育PHA合成能力更强的耐盐菌株,D正确。故选AD。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题,共60分。17.植物工厂是利用高精度环境控制实现植物周年循环连续生产的现代化种植系统,即通过电脑对光照、湿度、温度、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和营养液水平等环境因素实行全自动调控。生菜具有营养价值丰富、生育期短、商品性好等特点,已成为植物工厂水培生产系统中的主栽叶菜品种。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无土栽培过程中营养液里的氮元素被生菜根系吸收,进入叶肉细胞可用于______(至少答2种)物质的合成,进而促进光合作用。培养过程中,还需要定时向营养液通入空气并更换营养液,其主要原因是______。(2)下表是三种不同的光照模式:LED红蓝光常规光照(NL,光照18h/黑暗6h,红光/蓝光=4:1)、红蓝光连续光照(CL,光照24h/黑暗0h,红光/蓝光=4∶1)和红蓝光交替连续光照(CL-A,红光照射18h,蓝光照射6h)对水培生菜生长、产量和昼夜自由基清除率(DPPH)及H2O2含量和丙二醛(MDA)含量影响的部分取样数据。
地上部鲜重/g淀粉含量叶面积/cm2伤害叶面积比例/%H2O2含量DPPHMDANL39.531.8246818.851.5326.061.22CL45.325.1960626.182.5136972.57CL-A54.718.837667.791.6145.911.51注:MDA是脂质过氧化的标志性产物,主要由细胞膜中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在活性氧(ROS)和自由基的攻击下分解产生。脂质过氧化会损害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导致细胞凋亡等生理功能紊乱。植物工厂通常会选择LED红蓝光是因为______。通过数据分析可知,相较于NL,CL和CL-A______(填“有利于”或“不利于”)提高生菜产量。但3种光照处理下生菜叶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伤害,其中CL模式下叶片伤害程度最高。根据表格数据推测,光质交替对LED红蓝光连续光照生菜生理伤害的削减作用机制可能是______。(3)新生叶片出现钙缺乏,会表现为叶片边缘皱缩、褪绿,叶尖枯黄,即“干烧心”,且维生素C是衡量生菜营养的重要指标之一,请设计实验探究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氯化钙溶液对生菜品质以及“干烧心”的影响,其实验设计思路是______。【答案】(1)①.NADPH、ATP、叶绿素、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②.通入空气,目的是促进生菜根部细胞呼吸;更换营养液,目的是为生菜提供大量的无机盐,以保证生菜的正常生长(2)①.光合色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②.有利于③.光质交替可有效减少H2O2含量、提高DPPH,减少MDA,从而削减对生菜的生理伤害(3)选生长健壮的、长势一致的生菜幼苗若干,随机均分为若干组,各组定期喷施不同浓度的氯化钙,一段时间后观察叶片边缘和叶尖状态【解析】【分析】无土栽培过程中,植株长期在液体环境中,根得不到充足的氧,影响呼吸作用,从而影响生长,培养过程中要经常给营养液通入空气,其目的是促进生菜根部细胞呼吸;营养液中的无机盐在培植植株的过程中会被大量吸收,因此更换营养液的主要原因是为生菜提供大量的无机盐,以保证生菜的正常生长。【小问1详解】叶绿素、ATP、NADPH和酶的组成元素中都含有N,因此叶肉细胞吸收的氮元素可用于合成NADPH、ATP、叶绿素、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等,进而促进光合作用。营养液中的生菜长期在液体的环境中,根得不到充足的氧,影响呼吸作用,从而影响生长,培养过程中要经常给营养液通入空气,其目的是促进生菜根部细胞呼吸;营养液中的无机盐在培植生菜的过程中会被大量吸收,因此更换营养液的主要原因是为生菜提供大量的无机盐,以保证生菜的正常生长。【小问2详解】由于光合色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为了增大光合速率,植物工厂通常会选择LED红蓝光进行补光。由表可知,相较于NL,CL和CL-A的地上部分鲜重显著增大,说明其有利于提高生菜产量。光质交替可有效减少H2O2含量、提高DPPH,减少MDA,从而削减对生菜的生理伤害。【小问3详解】由题意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氯化钙的浓度,因变量是生菜叶片边缘是否皱缩、褪绿,叶尖是否枯黄和生菜维生素C的含量。可设计实验如下:选生长健壮的、长势一致的生菜幼苗若干,随机均分为若干组,各组定期喷施不同浓度的氯化钙,一段时间后观察叶片边缘和叶尖状态,检测维生素C含量,不出现干烧心,且维生素C含量相对最高一组对应的氯化钙浓度为最适浓度。18.地中海贫血(简称“地贫”)是血红蛋白合成障碍导致的遗传病,主要分为α-地贫和β-地贫两大类。血红蛋白由2条α肽链和2条β或γ肽链组成,β和γ肽链基因(分别用B、D表示)都位于11号染色体。成人的血红蛋白(HbA)包含两条α链和两条β链,胎儿的血红蛋白(HbF)则包含两条α链和两条γ链。正常人出生后D基因关闭表达而B基因开始表达,红细胞中的珠蛋白表达从γ珠蛋白转变为β珠蛋白,促使胎儿血红蛋白逐渐被成人血红蛋白取代,DNA甲基转移酶(DNMT)在此过程发挥关键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1)β地贫是由于B基因突变致使a/β肽链比例失衡引起的,这体现了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方式是______。由图1可知,正常人出生后D基因关闭表达的原因是______。(2)由图3可知,甲的DNMT基因发生了碱基对的______。结合图示分析,甲的症状明显较轻的具体原因是______。(3)研究表明,BCL11A是伴随胎儿到成人血红蛋白生成转变的重要调节器。为探究其调节机制,科学家设计了相关实验,实验结果如图4所示,根据实验结果可推测BCL11A的作用是______,请结合上述信息提出缓解β珠蛋白基因疾病的新策略______(答出一点即可)。【答案】(1)①.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性状②.DNMT基因表达出DNMT,DNMT催化D基因的启动子甲基化导致D基因无法转录而关闭表达(2)①.替换②.甲的DNMT基因突变,导致DNMT结构异常无法催化D基因的启动子甲基化,D基因表达出γ肽链,γ肽链和α肽链结合形成正常的血红蛋白(3)①.抑制γ基因的表达②.研发可激活γ珠蛋白的药物、敲除BCL11A基因或降低BCL11A基因的表达、导入正常的β珠蛋白基因等【解析】【分析】1、基因突变是基因结构的改变,包括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基因突变发生的时间主要是细胞分裂的间期。基因突变的特点是低频性、普遍性、少利多害性、随机性、不定向性。2、基因控制生物形状的途径:(1)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如白化病等;(2)基因还能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如镰状细胞贫血等。【小问1详解】分析题意,B基因突变致使
α/β肽链比例失衡引起,体现了基因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性状;分析图1,DNMT基因表达处DNMT,催化胎儿D基因的启动子发生甲基化过程,导致启动子甲基化,从而阻止D基因表达,所以出生后D基因关闭表达。【小问2详解】由图3可知,普通患者和甲的区别是在878位氨基酸由丝氨酸变为苯丙氨酸,所以发生了碱基对的替换;结合图2可知,甲个体DNMT基因发生突变后,导致
DNMT结构异常无法催化D基因的启动子甲基化,D基因表达量增加,可以表达处γ肽链,而α肽链可以和γ肽链结合形成正常的血红蛋白,因此甲的症状明显较轻。【小问3详解】分析图3可知,BCL11A基因突变细胞中γ基因的相对表达量高于正常细胞,说明BCL11A的作用是抑制γ基因的表达;可通过研发可激活γ珠蛋白的药物、敲除BCL11A基因或降低BCL11A基因的表达、导入正常的β珠蛋白基因等方法缓解β珠蛋白基因疾病。19.人的一生约有1/3时间在睡眠中度过。研究发现,睡眠时大脑会释放促睡眠因子。长期睡眠不足可能引发在脑毛细血管中大量积累、肾上腺糖皮质激素过度分泌等,部分机制如图所示。其中,VLPO神经元可通过分泌抑制性神经递质GABA诱发睡眠,同时脑中还存在激发觉醒的神经元(TMN)通过分泌兴奋性神经递质HA激发觉醒。Ⅰ表示免疫细胞,IL-6是一种促进炎症反应的细胞因子,IFNA是一种抗病毒的细胞因子,①~⑩表示过程,→表示促进,——表示抑制。请回答下列问题:注:①②③是一条途径,⑥⑤是另一条途径。(1)图中激素B是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2)有学者提出“VLPO-TMN跷跷板”模型,以解释机体在睡眠与觉醒之间的调节机制。机体的“觉醒-睡眠-觉醒-睡眠……”会有规律的交替出现,与脑脊液中的水平呈昼夜节律性波动有关,睡眠时浓度逐渐降低,觉醒时浓度逐渐升高。请结合上图分析机体从觉醒一段时间后会进入睡眠的调节机制______。(3)现有一种用于改善失眠症状的中药制剂(M),某小组研究了高、中、低剂量M对睡眠剥夺斑马鱼模型的影响。(说明:睡眠剥夺是一种造成动物失眠的有效方式。)①睡眠剥夺模型的建立:选择若干生理状态相同的健康斑马鱼,以适当浓度的咖啡因处理,观测其静息状态的时长。与未做处理的斑马鱼相比,若______,则说明模型建成。②分组与处理:设置甲、乙、丙3组睡眠剥夺模型斑马鱼分别用高、中、低剂量M处理,另外,再设置丁、戊两组对照,这两组的处理分别是______。③观察与记录:观察记录各组斑马鱼静息状态的时长。④实验结论:______。【答案】(1)①.肾上腺糖皮质激素②.下丘脑一垂体一肾上腺皮质轴会影响激素B的分泌,肾上腺皮质可以合成和分泌肾上腺糖皮质激素(2)觉醒状态下,脑脊液中PGD2水平升高,会通过细胞升高Ado水平,进而促进VLPO神经元释放GABA,同时抑制TMN神经元释放HA,使神经系统兴奋性下降,机体逐渐进入睡眠(3)①.静息状态时间明显变短②.丁组:正常组,不做处理;戊组:模型组,不做处理③.中药制剂M有改善失眠的效果,且三种不同剂量相比,高剂量的改善效果更好【解析】【分析】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通过突触完成的,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后膜和突触间隙,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含有神经递质,神经递质以胞吐的形式分泌到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引起突触后膜所在神经元兴奋或抑制;由于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因此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小问1详解】由图可以直接,下丘脑一垂体一肾上腺皮质轴影响激素B的分泌,肾上腺皮质可以合成和分泌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即激素B可能是肾上腺糖皮质激素。【小问2详解】分析题图1,“从觉醒一段时间后会进入睡眠”的调节机制为:觉醒状态下,脑脊液中PGD2水平升高,会通过细胞Ⅱ升高Ado水平,进而促进VLPO神经元释放GABA,同时抑制TMN神经元释放HA,使神经系统兴奋性下降,机体逐渐进入睡眠。【小问3详解】①建立模型时,斑马鱼采用适当浓度的咖啡因处理,神经系统兴奋性增强,静息状态时长与未做处理的斑马鱼相比较,明显缩短。②设置甲、乙、丙3组睡眠剥夺模型斑马鱼分别用高、中、低剂量M处理,另外,为了减少实验误差,使实验结果更具有说服力,还需要设置丁组:正常组、不做处理作为对照;戊组:模型组,不做处理(观察模型组本身在没有中药制剂干预的情况下的静息状态,并与药物干预组构成对比),做标准对照。④实验分析:依据题干信息可知,咖啡因处理后,斑马鱼静息时长缩短,使其失眠,研究高、中、低剂量M对睡眠剥夺斑马鱼模型的影响,结论是:中药制剂M有改善失眠的效果,且三种不同剂量相比,高剂量的改善效果更好。20.鄱阳湖是我国第一大淡水湖,其与长江干流相通,形成极具特色的江湖复合生态系统。鄱阳湖也是长江流域重要的渔业湖泊,受过度捕捞及人类活动影响,鄱阳湖的渔业资源和生物多样性呈衰退趋势。江西省确定鄱阳湖自2020年1月1日起,实施全面禁捕,正式进入“十年禁渔”期。研究者对鄱阳湖禁渔后鱼类资源恢复情况及生态系统结构和成分的变化进行相关研究,请回答下列问题:(1)洄游是水生动物的一种周期性运动方式,刀鲚洄游时主要靠观察地形特征和听水流的声音导航到鄱阳湖产卵,这说明______。保护野生长江刀鲚要研究其生态位,野生长江刀鲚的生态位包括______等(至少写出两点)。(2)长江中刀鲚和江豚间的能量流动关系如下图所示(图中字母表示相应的能量数值)。江豚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可用______表示。刀鲚的食物以浮游植物、浮游动物为主,利用图中能量数值不能表示刀鲚上一营养级生物的同化量,原因是______。(3)下图是禁渔前后鄱阳湖生态系统总体特征参数对比以及禁渔前后鄱阳湖25种主要鱼类种群PSD值变化,PSD-Q值(简写PSD)指种群中超过合格体长的个体数与超过基础体长的个体数之比。PSD值对鱼类种群有结构性和稳定性的指示作用,并能够反映、预测种群的增长及死亡状态,当50≤PSD值<80时,种群体长单元多样,分布均衡,处于相对稳定状况;当PSD值<50时,种群以小个体为主,处于不稳定状况;当PSD值≥80时,种群大个体过多,处于不稳定状况。从数据来看,禁渔后鄱阳湖的生态系统的成熟度和稳定性的变化是______,从抵抗力稳定性角度出发,分析其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可能是______。在实施禁渔措施后,25种评估鱼类中处于稳定状态的种群增加至______种。尽管大部分评估鱼类的种群结构得到有效恢复,但仍有部分物种种群呈现不同的表现,这反映了鄱阳湖鱼类生态系统恢复的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阀门工程师(球阀)考试试卷及答案
- 2025年健腹椅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5年地质勘探和地震专用仪器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5年山西省政府研究室下属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笔试试题【答案】
- 2025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试卷题库(三套)【答案】
- 2025年中新天津生态城教育系统招聘教职人员考试试题【答案】
- 消费趋势与地区差异分析:新型消费模式与市场动态
- 消防月消防知识竞赛选题库6
- 老龄员工工作述职报告范文
- 箱梁预制场建设施工方案
- 2024四川广元市检察机关招聘聘用制书记员22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二维材料在柔性电子中的应用研究
- 内科患者VTE风险评估表
- 一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课 让大家认识我:诚实最好 ▏人美版
- 科学认识天气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高清版)DZT 0064.15-2021 地下水质分析方法 第15部分:总硬度的测定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滴定法
- 心理体检收费目录
- 雅鲁藏布江米林-加查段沿线暴雨泥石流危险度评价的中期报告
- 抗生素的正确使用与合理配比
- 读书分享读书交流会《局外人》课件
- 第十六章-常见骨关节疾病评定技术-2肩周炎评定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