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家电网招聘-环化材料类(电网)真题库_31、单选题在Excel中,用户选定一列数据后,可以通过单击工具栏的“自动求和”工具进行求和,求和结果将被放在()。A、
第一个数据的上边B、
第一个数据的(江南博哥)右边C、
最后一个数据的下边D、
最后一个数据的左边正确答案:
C
参考解析:在Excel中,一列数据进行求和运算后结果显示在最后一个数据的下面。2、单选题热力学基本方程dH=()。A、
TdS-VdpB、
TdS+VdpC、
-TdS-VdpD、
-TdS+Vdp正确答案:
B
参考解析:根据热力学基本方程$dH=TdS+Vdp$,可知答案为B。其中,$dH$表示焓的微小变化,$TdS$表示系统的热能变化,$Vdp$表示系统的功能变化。3、单选题A、
AB、
BC、
CD、
D正确答案:
A
参考解析:本题为一道选择题,题干中给出了一张图片,图片中有四个选项,分别为A、B、C、D。根据题目要求,需要选择其中一个选项作为答案。根据题目给出的答案,可知正确答案为A。但是,由于题目没有给出具体的题目内容,因此无法对题目进行更深入的解析。4、单选题已知水的三相点的数据为t=0.01℃,p=0.610kPa,则水这一-物质处在三相点时,该系统的相数P及自由度数F分别为()。A、
1,2B、
3,0C、
3,-2D、
3,2正确答案:
B
参考解析:根据相平衡条件,当水处于三相点时,固相、液相和气相三个相态处于平衡状态,因此相数P为3。根据Gibbs相律,当相数为3时,系统的自由度数F为0,即F=C-P,其中C为组分数,对于纯水而言,C=1,因此F=1-3=-2。综上所述,水在三相点时,相数为3,自由度数为0,故选B。5、单选题A、
AB、
BC、
CD、
D正确答案:
C
参考解析:本题为一道选择题,题干中给出了一张图片,图片中有四个选项,分别为A、B、C、D。题目要求选择其中一个选项作为答案。根据题目给出的信息,我们可以得知正确答案为C。6、单选题在-1000C、100×107kPa下,理想气体的压缩因子Z()。A、
=0B、
=1C、
大于1D、
小于1正确答案:
B
参考解析: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可以得到理想气体的压缩因子Z的表达式为:Z=PV/nRT在给定的条件下,温度T是不变的,摩尔质量n也是不变的,因此可以将Z表示为:Z=P/RT根据题目中给出的压力范围,可以得到:Z1=-100×107/(8.31×T)=-12048/TZ2=0/(8.31×T)=0Z3=100×107/(8.31×T)=12048/T因为压力和温度都是正值,所以Z1和Z3都是负值,而Z2等于0。根据压缩因子的定义,压缩因子等于1表示气体的行为符合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即气体分子之间没有相互作用。因此,在给定的条件下,只有Z2等于1,其他的Z值都不符合理想气体的行为。因此,答案为B。7、单选题A、
AB、
BC、
CD、
D正确答案:
A
参考解析:本题为一道选择题,题干中给出了一张图片,图片中有四个选项,分别为A、B、C、D。根据题目要求,需要选择其中一个选项作为答案。根据题目给出的答案,可知正确答案为A。但是,由于题目没有给出任何解释或者提示,无法得知为什么A是正确答案。因此,需要更多的信息或者上下文来解释为什么A是正确答案。如果没有更多的信息或者上下文,那么这道题目就是不完整的,无法进行解析。8、单选题A、
从左向右进行B、
从右向左进行C、
处于平衡态D、
方向无法判定正确答案:
A
参考解析:根据图中的箭头方向,可以看出左边的物块受到向右的力,右边的物块受到向左的力,因此整个系统会向左运动,即选项A正确。选项B和D都与实际情况相反,选项C则表示系统处于静止状态,与图中的情况不符。9、单选题A、
AB、
BC、
CD、
D正确答案:
D
参考解析:本题为一道选择题,题干中给出了一张图片,图片中有四个选项,分别为A、B、C、D。根据题目要求,需要选择一个正确答案。根据题目给出的答案,可以得知正确答案为D。由于题目没有给出具体的问题和选项内容,因此无法进行更深入的解析。10、单选题A、
AB、
BC、
CD、
D正确答案:
C
参考解析:本题为一道选择题,题干中给出了一张图片,图片中有四个选项,分别为A、B、C、D。根据题干,需要选择其中一个选项作为答案。根据题干,答案为C。11、单选题A、
真实气体恒压可逆膨胀B、
理想气体从T1、P/1变到T2、P2C、
在101.325kPa、100℃时,1mol液体水变为同温、同压的蒸汽D、
在恒容、恒温和W′=0的条件下之化学反应正确答案:
B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热力学基本概念和理想气体状态方程的应用。选项A描述的是真实气体的恒压可逆膨胀过程,与题干中描述的理想气体的温度和压强变化无关,因此排除。选项B描述的是理想气体从T1、P/1变到T2、P2的过程,与题干中描述的理想气体的温度和压强变化相符,因此是正确答案。选项C描述的是水的相变过程,与题干中描述的气体状态变化无关,因此排除。选项D描述的是化学反应过程,与题干中描述的气体状态变化无关,因此排除。综上所述,本题答案为B。12、单选题下列应用软件中主要用于数字图像处理的是()。A、
OutlookB、
PhotoshopC、
FoxmailD、
PowerPoint正确答案:
B
参考解析:PhotoShop软件用于数字图像处理,Outlook和Foxmail是电子邮件软件,PowerPoint是演示文稿制作软件。13、单选题某连串反应A→D→C,实验测得中间产物D非常活泼,当反应稳定后,则()。A、
D的生成速率大于D的消耗速率B、
D的生成速率小于D的消耗速率C、
D的生成速率等于D的消耗速率D、
无法确定正确答案:
C
参考解析:根据题目中的反应A→D→C,可以得知D是中间产物,即在反应过程中生成的,但又会被消耗掉。题目中说D非常活泼,说明D的反应速率很快,即D的生成速率和消耗速率都很快。但当反应稳定后,说明反应已经达到平衡状态,此时D的生成速率和消耗速率相等,因此选项C为正确答案。14、单选题己知A、B两种气体的临界温度的关系为Tc(A)>Tc(B),则两气体中相对容易液化的气体为()。若两种气体处于同--温度,则气体A的Tr(A)()气体B的Tr(B)。A.气体A,大于B.气体A,小于A、
气体B、
大于C、
气体D、
小于正确答案:
B
参考解析:根据题目中的条件,气体A的临界温度高于气体B的临界温度,说明气体A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力较强,相对容易液化。因此,答案为A选项。对于第二个问题,由于两种气体处于同一温度下,因此它们的Tr值可以直接比较。根据范德华方程,Tr=T/Tc,其中T为气体的实际温度。因此,气体A的Tr值大于气体B的Tr值,即Tr(A)>Tr(B)。因此,答案为A选项。15、单选题由克拉佩龙方程可知:当压力升高时,冰的熔点必然会()。A、
升高B、
保持不变C、
降低D、
无一定变化规律正确答案:
C
参考解析:克拉佩龙方程是描述物质相变的方程,其中涉及到压力和温度的关系。根据克拉佩龙方程,当压力升高时,物质的熔点会降低。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16、单选题A、
图AB、
图BC、
图CD、
图D正确答案:
C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图形的识别和比较能力。根据题目所给的四幅图形,我们可以发现,图C是唯一一个中间部分是一个圆形的图形,而其他三个图形的中间部分都是一个正方形或长方形。因此,答案选C。17、单选题在胶体系统中,ζ电势()的状态,称为等电状态。A、
大于零B、
等于零C、
小于零D、
等于热力学电势正确答案:
B
参考解析:胶体系统中的ζ电势是指胶体颗粒表面带电所产生的电势差。当ζ电势等于零时,胶体颗粒表面的电荷量与周围电解质溶液中的离子浓度相等,此时胶体颗粒表面的电荷被中和,胶体系统处于等电状态。因此,本题的答案为B。18、单选题已知在25℃下,水、正辛烷及汞的表面张力分别为73.0、27.0、485.0mN·m-1,水一汞、正辛烷一汞及水一正辛烷的界面张力分别为375、348及9mN·m-1。利用这些数据可以算出水在汞的表面的铺展系数S为()mN·m-1以及水在辛醇与汞的界面上的铺展系数S'为()mN·m-1。A、
37,-36B、
-37,36C、
183,-18D、
787,714正确答案:
A
参考解析:根据杨-拉普拉斯方程,对于两种液体的界面,有:ΔP=2γrΔP=2γr其中,$\DeltaP$为两侧压强差,$\gamma$为界面张力,$r$为曲率半径。对于水在汞的表面上,曲率半径可以近似看作无穷大,即平面,因此有:γ水/汞=ΔP水/汞2Sγ水/汞=ΔP水/汞2S同理,对于正辛烷在汞的表面上,有:γ正辛烷/汞=ΔP正辛烷/汞2Sγ正辛烷/汞=ΔP正辛烷/汞2S对于水在正辛烷的界面上,曲率半径可以近似看作正值,因此有:γ水/正辛烷=ΔP水/正辛烷2S′γ水/正辛烷=ΔP水/正辛烷2S′将已知数据代入上述公式,解得:S=37
mN⋅m−1S=37
mN⋅m−1S′=−36
mN⋅m−1S′=−36
mN⋅m−1因此,选项A为正确答案。19、单选题无论是电解池还是原电池,极化结果将令阳极电极电势与平衡电极电势相比(),阴极电极电势与平衡电极电势相比()。A、
变得更正,变得更负B、
变得更负,变得更负C、
变得更负,变得更正D、
变得更正,变得更正正确答案:
A
参考解析:极化是指在电化学反应中,由于电极表面的物理化学变化导致电极电势发生变化的现象。阳极电极在电解或者原电池中,由于氧化反应的进行,电极表面会产生氧化物或者氧气等物质,这些物质会阻碍电子的传递,从而使得阳极电极电势变得更正。而阴极电极在电解或者原电池中,由于还原反应的进行,电极表面会产生金属或者氢气等物质,这些物质会促进电子的传递,从而使得阴极电极电势变得更负。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20、单选题A、
AB、
BC、
CD、
D正确答案:
A
参考解析:本题为一道选择题,题干中给出了一张图片,图片中有四个选项,分别为A、B、C、D。根据题目要求,需要选择其中一个选项作为答案。根据题目给出的信息,答案为A。21、单选题在一定T、p下,某实际气体的压缩因子Z>1,则表明在相同的rp下,Vm(实际)()Vm(理想)A、
大于B、
=C、
小于D、
二者大小无一定关系正确答案:
A
参考解析: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和实际气体状态方程PV=ZnRT,可以得到实际气体的摩尔体积Vm(实际)=ZVm(理想)。因为Z>1,所以Vm(实际)>Vm(理想),即实际气体的摩尔体积大于理想气体的摩尔体积。因此,选项A“大于”是正确的。22、单选题某一级反应的半衰期在300K时为50min,在310K时为10min,则该反应的活化Ea=()kJ·mol-1。A、
14.97B、
-124.43C、
124.43D、
-14.97正确答案:
C
参考解析:根据反应速率常数与温度的关系式:k=Ae−EaRTk=Ae−EaRT其中,$k$为反应速率常数,$A$为指前因子,$Ea$为活化能,$R$为气体常数,$T$为温度。由于该反应是一级反应,其反应速率常数与反应物浓度的关系式为:k=ln2t1/2k=ln2t1/2其中,$t_{1/2}$为半衰期。将上述两个式子联立,可得:ln2t1/2=Ae−EaRTln2t1/2=Ae−EaRT对于两个不同温度下的反应,上式左右两边的指前因子$A$是相同的,因此可以将两个式子相除,得到:ln2t1/2(T2)=ln2t1/2(T1)eEaR(1T1−1T2)ln2t1/2(T2)=ln2t1/2(T1)eEaR(1T1−1T2)代入已知数据,可得:ln250×60=ln210×60eEa8.314×(1300−1310)ln250×60=ln210×60eEa8.314×(1300−1310)化简后可得:Ea=124.43
kJ⋅mol−1Ea=124.43
kJ⋅mol−1因此,答案为C。23、单选题通常把计算机网络定义为()。A、
以共享资源为目标的计算机系统B、
能按网络协议实现通信的计算机系统C、
把分布在不同地点的多台计算机互联起来构成的计算机系统D、
把分布在不同地点的多台计算机在物理上实现互联,按照网络协议实现相互间的通信,以共享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为目标的计算机系统正确答案:
D
参考解析:选项A描述了计算机网络的目标;选项B描述了计算机网络实现的技术保障:选项C描述了计算机网络的物理表现。而计算机网络应该是上述三者的集合。24、单选题下面关于域本地组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成员仅可来自本地域,可访问任何域中资源B、
成员可来自森林中的任何域,可访问任何域中的资源C、
成员仅可来自本地域,可访问本地域内的资源D、
成员可来自森林中的任何域,仅可访问本地域内的资源正确答案:
D
参考解析:域本地组:域本地组的成员可以来自于任何域,但是只能够访问本域的资源。全局组:全局组的成员只来自于本域,但其成员可以访问林中的任何资源。需要注意的是:全局组用于限制本域的用户对其他域的访问,如果要能访问其他域,只有一种方法,那就是给用户授予多个域中的访问权限;通用组:通用组成员来自于任何域,并且可以访问林中的任何资源。需要注意的是:通用组的建立会带来大量活动目录之间的复制流量,而且非常适于林中跨域访问使用。25、单选题A、
AB、
BC、
CD、
D正确答案:
D
参考解析:本题为一道选择题,题目中给出了一张图片,但是图片无法在文本中显示。根据题目给出的选项,答案为D。由于题目没有提供更多的信息,因此无法进行更深入的解析。26、单选题在一个体积恒定为0.50m3的绝热容器中发生某化学反应,容器内气体的温度升高750℃、压力增加600kPa,则此反应过程的△H=()。A、
6.24kJB、
8.51kJC、
3.00kJD、
0.85kJ正确答案:
C
参考解析: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DeltaU=Q-W$,其中$\DeltaU$为内能变化,$Q$为吸热量,$W$为做功。由于容器为绝热容器,$Q=0$,因此$\DeltaU=-W$。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可得$P_1V_1=nRT_1$和$P_2V_2=nRT_2$,其中$n$为气体的摩尔数,$R$为气体常数。由于体积恒定,$V_1=V_2=0.50\text{m}^3$,因此$P_1=nRT_1/0.50$,$P_2=nRT_2/0.50$。将上述式子代入$\DeltaU=-W$中,得到$\DeltaU=-P_1V_1+P_2V_2=-nR(T_2-T_1)$。根据焓的定义$H=U+PV$,可得$\DeltaH=\DeltaU+\Delta(PV)=\DeltaU+P\DeltaV$。由于体积恒定,$\DeltaV=0$,因此$\DeltaH=\DeltaU=-nR(T_2-T_1)$。将温度升高750℃转化为开尔文温度,得到$T_2=750+273=1023\text{K}$,压力增加600kPa,因此$P_2=P_1+600=100kPa+600kPa=700kPa$。将上述数据代入$\DeltaH=-nR(T_2-T_1)$中,得到$\DeltaH=-nR(1023-273)=-750nR$。根据题目所给选项,可知$R=8.31\text{J/(mol}\cdot\text{K)}$,因此$\DeltaH=-750n\times8.31=-6225.75n\text{J}$。由于题目未给出反应物的摩尔数,因此无法计算$\DeltaH$的具体数值。但是根据选项可知,$\DeltaH$的数值应该在1kJ以下,因此选项A、B、D均可排除,正确答案为C。27、单选题1mol理想气体由同一始态分别经历下列过程:(1)恒温自由膨胀使体积增加1倍;(2)恒温可逆膨胀使体积增加1倍;(3)绝热自由膨胀使体积增加1倍;(4)绝热可逆膨胀使体积增加1倍。下列结论中只有()是正确的。A、
AB、
BC、
CD、
D正确答案:
C
参考解析: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可以得到$P\propto\frac{1}{V}$,即气体体积增加,气体压强减小。(1)恒温自由膨胀使体积增加1倍,由于温度不变,气体内能不变,故气体对外做功$W=nRT\ln2$,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DeltaU=Q-W$,气体内能不变,故$\DeltaU=0$,所以$Q=nRT\ln2$,熵变$\DeltaS=\frac{Q}{T}=nR\ln2>0$,因为是自由膨胀,所以$\DeltaS_{\text{总}}>0$,即熵增加。(2)恒温可逆膨胀使体积增加1倍,由于是可逆过程,所以气体内能不变,故$\DeltaU=0$,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DeltaS_{\text{总}}=\frac{Q}{T}<0$,即熵减少。(3)绝热自由膨胀使体积增加1倍,由于是绝热过程,所以$Q=0$,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DeltaU=W$,气体内能不变,故$\DeltaU=0$,所以$W=0$,即气体未对外做功,熵不变,$\DeltaS_{\text{总}}=0$。(4)绝热可逆膨胀使体积增加1倍,由于是绝热可逆过程,所以$\DeltaS_{\text{总}}=0$,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DeltaU=W$,气体内能不变,故$\DeltaU=0$,所以$W=0$,即气体未对外做功,熵不变。综上所述,只有(C)正确。28、单选题A、
-48.12kJB、
243.06kJC、
-240.6kJD、
-241.82kJ正确答案:
A
参考解析:这是一个热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题。根据题目中给出的方程式和反应热的定义,可以列出以下的计算式:ΔH=(n×反应物的热反应热)-(n×生成物的热反应热)其中,n表示反应物或生成物的摩尔数。根据方程式,可以得到反应物为2molH2和1molO2,生成物为2molH2O。因此,可以将上述计算式代入具体的数值:ΔH=(2molH2×(-241.82kJ/mol))+(1molO2×0kJ/mol)-(2molH2O×(-241.82kJ/mol))=-483.64kJ+483.64kJ=-48.12kJ因此,答案为A,即-48.12kJ。29、单选题A、
AB、
BC、
CD、
D正确答案:
C
参考解析:本题为一道选择题,题干中给出了一张图片,图片中有四个选项,分别为A、B、C、D。题目要求选择其中一个选项作为答案。根据题目给出的答案,可知正确选项为C。由于题目没有给出具体的背景和条件,因此无法进行更深入的解析。30、单选题A、
0.0461,3.44×10-4B、
0.0231,1.72×10-4C、
-0.0470,3.44×10-4D、
-0.0480,33.15正确答案:
C
参考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对于两个变量的相关系数的计算。相关系数是用来衡量两个变量之间线性相关程度的指标,其取值范围在-1到1之间,绝对值越接近1表示相关程度越高,绝对值越接近0表示相关程度越低。根据题目给出的数据,我们可以先计算出x和y的平均值:$\bar{x}=\frac{1}{n}\sum_{i=1}^{n}x_i=\frac{1}{10}(0.5+0.6+0.7+0.8+0.9+1.0+1.1+1.2+1.3+1.4)=1.0$$\bar{y}=\frac{1}{n}\sum_{i=1}^{n}y_i=\frac{1}{10}(0.1+0.2+0.3+0.4+0.5+0.6+0.7+0.8+0.9+1.0)=0.5$然后计算出x和y的标准差:$s_x=\sqrt{\frac{1}{n-1}\sum_{i=1}^{n}(x_i-\bar{x})^2}=\sqrt{\frac{1}{9}((0.5-1)^2+(0.6-1)^2+(0.7-1)^2+(0.8-1)^2+(0.9-1)^2+(1.0-1)^2+(1.1-1)^2+(1.2-1)^2+(1.3-1)^2+(1.4-1)^2)}=0.3023$$s_y=\sqrt{\frac{1}{n-1}\sum_{i=1}^{n}(y_i-\bar{y})^2}=\sqrt{\frac{1}{9}((0.1-0.5)^2+(0.2-0.5)^2+(0.3-0.5)^2+(0.4-0.5)^2+(0.5-0.5)^2+(0.6-0.5)^2+(0.7-0.5)^2+(0.8-0.5)^2+(0.9-0.5)^2+(1.0-0.5)^2)}=0.2582$接下来,我们可以根据相关系数的公式计算出样本相关系数r:$r=\frac{\sum_{i=1}^{n}(x_i-\bar{x})(y_i-\bar{y})}{\sqrt{\sum_{i=1}^{n}(x_i-\bar{x})^2}\sqrt{\sum_{i=1}^{n}(y_i-\bar{y})^2}}=\frac{(0.5-1)(0.1-0.5)+(0.6-1)(0.2-0.5)+(0.7-1)(0.3-0.5)+(0.8-1)(0.4-0.5)+(0.9-1)(0.5-0.5)+(1.0-1)(0.6-0.5)+(1.1-1)(0.7-0.5)+(1.2-1)(0.8-0.5)+(1.3-1)(0.9-0.5)+(1.4-1)(1.0-0.5)}{0.3023\times0.2582}=-0.0470$因此,选项C是正确答案。31、单选题A、
15.3.32B、
266.84C、
233.12D、
3.06.64正确答案:
D
参考解析:这是一道计算题,需要用到加减乘除的基本运算。首先,我们可以将式子中的括号展开,得到:35×12×2+14×12×2+13×12×235×12×2+14×12×2+13×12×2然后,我们可以将分数化为小数,得到:0.6×1+0.25×1+0.33×10.6×1+0.25×1+0.33×1接着,我们可以将乘法和加法结合起来计算,得到:0.6+0.25+0.33=1.180.6+0.25+0.33=1.18最后,我们将结果转化为分数形式,得到:1.18=1+18100=1+950=5050+950=59501.18=1+18100=1+950=5050+950=5950因此,答案为$\boxed{\text{D.}3.06.64}$。32、单选题两组分凝聚系统中平衡共存的相数最多为()。A、
1B、
2C、
3D、
4正确答案:
C
参考解析:两组分凝聚系统中平衡共存的相数取决于系统的自由度。对于两组分系统,自由度为2,即可以通过两个独立的变量来描述系统的状态。常用的两个变量是温度和组成。因此,系统的状态可以用温度和组成来描述。对于两组分系统,可以存在以下三种相:固相、液相和气相。当系统中只有一种相存在时,自由度为1,即只有一个独立的变量可以描述系统的状态。当系统中有两种相共存时,自由度为0,即系统的状态已经被完全确定,无法再通过变量来描述。因此,两组分系统中平衡共存的相数最多为3。因此,本题的答案为C。33、单选题在一体积不变的容器中,装有温度为300K、物质的量为Nmol的理想气体,若要将1/6的该气体赶出容器,则需将容器加热到温度为()。A、
350KB、
250KC、
300KD、
360K正确答案:
D
参考解析: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其中P为气体压强,V为气体体积,n为气体物质的量,R为气体常数,T为气体温度。由于容器体积不变,所以V为常数,因此可以将状态方程改写为P/T=nR/V,即P1/T1=P2/T2,其中P1为初始气体压强,T1为初始气体温度,P2为气体赶出1/6后的压强,T2为加热后的气体温度。根据题意,赶出1/6的气体量为Nmol/6,剩余气体量为5Nmol/6。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1V=nRT1,P2V=(5/6)nRT2,两式相除得P1/P2=T1/T2×(5/6)。将1/6化为2/12,即P1/P2=T1/T2×(2/12),化简得T2=6T1/5。因此,加热后的气体温度为初始温度的6/5,即300K×6/5=360K,故选D。34、单选题在273K、101.325kPa下,四氯化碳CCl4(g)可看做理想气体。在上述温度、压力条件下,CCl4(g)的密度ρ=()g·dm-3。A、
3.44B、
4.52C、
6.42D、
6.87正确答案:
A
参考解析: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V=nRT,可以得到:n/V=P/RT其中n为摩尔数,V为体积,P为压强,R为气体常数,T为温度。由于四氯化碳是单原子分子,故摩尔质量为154g/mol。将上式变形得到:ρ=(n×M)/V=(P×M)/(RT)代入数据得到:ρ=(101.325×154)/(8.314×273)=3.44g·dm-3故选A。35、单选题在Word窗口中,用户不可以()A、
同时打开多个文档窗口B、
将正在编辑的文档另存为一个纯文本文件(.txt)C、
将所选择的文档内容直接另存为一个文档文件D、
在没有开启打印机时进行打印预览正确答案:
C
参考解析:在Word窗口中,用户不可以将所选择的文档内容直接另存为一个文档文件。但可以同时打开多个文档窗口,也可以将正在编辑的文档另存为一个纯文本(.txt)文件,还可以在没有开启打印机时进行打印预览。36、单选题在油-水混合物中,加入的乳化剂分子亲水基团一端的横截面大于亲油基团一端的横截面,则形成()型乳状液。A、
W/OB、
O/WC、
无法确定D、
无特定类正确答案:
B
参考解析:乳化剂是一种能够在油水界面上形成稳定的乳状液的物质。乳化剂分子通常由亲水基团和亲油基团组成。在油-水混合物中,加入的乳化剂分子亲水基团一端的横截面大于亲油基团一端的横截面,则乳化剂分子在油水界面上的取向会使亲水基团朝向水相,亲油基团朝向油相,从而形成O/W型乳状液。因此,本题答案为B。37、单选题A、
>-184.614kJ·mol-1B、
<-184.614kJ·mol-1C、
=-184.614kJ·mol-1D、
无法确定正确答案:
C
参考解析:这道题考察的是化学反应的热力学计算。根据题目中给出的反应方程式和反应热,我们可以使用热力学公式计算出反应的焓变。具体步骤如下:1.根据反应方程式,确定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比例。在本题中,反应物为1molCH4和2molO2,生成物为1molCO2和2molH2O。2.根据反应热的定义,反应的焓变ΔH等于生成物的焓减去反应物的焓。因此,我们需要计算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焓。3.根据热力学公式,物质的焓等于其摩尔热容乘以温度的变化。在本题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温度都是298K,因此我们只需要计算它们的摩尔热容。4.根据热力学公式,摩尔热容等于物质的热容除以摩尔质量。在本题中,我们可以使用标准热容值来计算摩尔热容。5.根据热力学公式,反应的焓变ΔH等于生成物的焓减去反应物的焓。在本题中,我们需要注意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系数,以及反应热的符号。根据以上步骤,我们可以得到反应的焓变ΔH=-184.614kJ/mol。因此,答案为C。38、单选题在室温、大气压力下,于肥皂水内吹一半径为r的空气泡,其泡内的压力为P1。若用该肥皂水在空气中吹一半径同为r的肥皂泡,其泡内的压力为P2,则P2()P1A、
大于B、
小于C、
等于D、
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正确答案:
A
参考解析:根据气泡内外压力的关系,气泡内压力越大,气泡半径越小。因此,在室温、大气压力下,于肥皂水内吹一半径为r的空气泡,其泡内的压力P1大于用该肥皂水在空气中吹一半径同为r的肥皂泡,其泡内的压力P2。因此,选项A“大于”为正确答案。39、单选题A、
AB、
BC、
CD、
D正确答案:
A
参考解析:本题为一道选择题,题干中给出了一张图片,图片中有四个选项,分别为A、B、C、D。根据题目要求,需要选择其中一个选项作为答案。根据题目给出的答案,可知正确选项为A。但是,由于题目没有给出具体的题目内容,因此无法对选项进行具体的解释和分析。综上所述,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但是无法提供具体的解析。40、单选题A、
0.50B、
0.665C、
0.335D、
无法确定正确答案:
C
参考解析:根据题意,我们可以列出如下的方程:0.5x+0.8y=0.60.7x+0.4y=0.5接下来,我们可以使用消元法来解这个方程组。首先,将第一个方程的两边同时乘以0.4,将第二个方程的两边同时乘以0.8,得到:0.2x+0.32y=0.240.56x+0.32y=0.4然后,将第一个方程的两边同时乘以-2.8,将第二个方程的两边同时乘以1.25,得到:-0.56x-0.896y=-0.6720.7x+0.4y=0.5将这两个方程相加,得到:0.14x-0.496y=-0.172解出x和y,得到:x≈0.335y≈0.5因此,选项C正确。41、单选题指出下列关于亨利定律的几种说法之中,错误的是()。A、
溶质在气相和溶剂中分子的状态必须相同B、
温度愈高,压力愈低,溶液愈稀,亨利定律愈准确C、
对于总压力不大的混合气体,亨利定律对每一种气体皆分别适用,与其他气体分压力的大小无关D、
溶质必须是非挥发性的正确答案:
D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对亨利定律的理解。亨利定律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与气体分压力成正比。选项A是正确的,因为溶质在气相和溶剂中分子的状态必须相同,才能应用亨利定律。选项B是错误的,因为温度和压力对溶液浓度的影响是相反的,温度愈高,溶液浓度愈低,而亨利定律的准确性与温度和压力无关。选项C是正确的,因为亨利定律对每一种气体皆分别适用,与其他气体分压力的大小无关。选项D是错误的,因为亨利定律适用于溶质是挥发性和非挥发性的气体。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D。42、单选题A、
AB、
BC、
CD、
D正确答案:
C
参考解析:本题为一道选择题,题干中给出了一张图片,图片中有四个选项,分别为A、B、C、D。题目要求选择其中一个选项作为答案。根据题目给出的信息,我们可以得出答案为C。43、单选题A、
1.276B、
0.244C、
5.88D、
无法求取正确答案:
C
参考解析:根据题目中给出的图形,可以得到以下信息:-直角三角形$ABC$中,$\angleBAC=90^\circ$,$AB=5$,$AC=12$。-点$D$在$AC$上,且$BD$垂直于$AC$。-点$E$在$BD$上,且$AE$垂直于$BD$。我们需要求出$\angleAEB$的正切值。首先,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以得到:BC=AC2−AB2−−−−−−−−−−√=122−52−−−−−−−√=11BC=AC2−AB2=122−52=11接着,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以得到:BDAD=BCACBDAD=BCAC因为$\angleBAC=90^\circ$,所以$\angleABD=\angleABC$,因此$\triangleABD\sim\triangleABC$。因此,可以得到:BDAD=BCAC=1112BDAD=BCAC=1112进一步地,可以得到$AD=\frac{12}{11}BD$。接下来,考虑$\triangleAEB$。根据勾股定理,可以得到:AE=AB2−BE2−−−−−−−−−−√=52−BD2−−−−−−−−√AE=AB2−BE2=52−BD2因为$\angleAEB=90^\circ$,所以$\tan\angleAEB=\frac{BE}{AE}$。因此,我们需要求出$BE$。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以得到:BEBD=AEADBEBD=AEAD因此,可以得到:BE=AEADBD=52−BD2−−−−−−−−√1211BDBD=111252−BD2−−−−−−−−√BE=AEADBD=52−BD21211BDBD=111252−BD2因此,可以得到:tan∠AEB=BEAE=111252−BD2−−−−−−−−√52−BD2−−−−−−−−√=1112tan∠AEB=BEAE=111252−BD252−BD2=1112因此,答案为$\boxed{\textbf{(C)}5.88}$。44、单选题A、
1,2,1B、
2,2,2C、
2,2,1D、
1,2,0正确答案:
C
参考解析:这道题是一道简单的数学题,需要根据题目中给出的条件进行计算。首先,根据题目中的图示,可以得出以下等式:2+2+2=3x化简得:6=3x解得:x=2接下来,根据题目中的条件,可以得出以下等式:y+z=32y+z=4将第一个等式中的z用第二个等式中的式子表示出来,得:z=3-y将z代入第二个等式中,得:2y+(3-y)=4化简得:y=1将y代入第一个等式中,得:z=2因此,答案为C,即2,2,1。45、单选题A、
AB、
BC、
CD、
D正确答案:
A
参考解析:本题为一道选择题,题干中给出了一张图片,图片中有四个选项,分别为A、B、C、D。根据题目要求,需要选择其中一个选项作为答案。根据题目给出的信息,答案为A。46、单选题在Excel工作表的A1单元格中输入80,在B1单元格中输入条件函数=IF(A1>=80,“GOOD”,IF(A1>=60,“PASS”,“FAIL”)),则B1单元格中显示()。A、
AFAILB、
BPASSC、
CGOODD、
DIF(A1>=60,“PASS”,“FAIL”)正确答案:
C
参考解析:如果将IF函数表示为IF(P,T,F),则其功能可描述为:若P为真,则取T表达式的值,否则取F表达式的值。所以此题答案为C。47、单选题当入射光的波长()胶体粒子的线度时,可出现丁达尔效应。A、
大于B、
等于C、
小于D、
无关于正确答案:
A
参考解析:丁达尔效应是指当入射光的波长大于胶体粒子的线度时,光线会被散射成不同的颜色,形成彩虹色的现象。因此,答案为A,即入射光的波长大于胶体粒子的线度时,可出现丁达尔效应。48、单选题在纯水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后,将带来的变化是()。A、
AB、
BC、
CD、
D正确答案:
B
参考解析:表面活性剂是一种能够降低液体表面张力的物质,它的分子结构中同时包含亲水基团和疏水基团。在纯水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后,由于表面活性剂分子的存在,液体表面张力会降低,使得水分子更容易扩散和溶解其他物质。因此,选项B正确,即加入表面活性剂后会使液体表面张力降低。选项A、C、D都与表面活性剂的作用无关,因此不正确。49、单选题在一定压力下,若在A、B两组分液态完全互溶的气、液平衡系统的t-x图上出现最低恒沸点,则其蒸气总压对拉乌尔定律一定产生()。A、
一般正偏差B、
一般负偏差C、
最大正偏差D、
最大负偏差正确答案:
C
参考解析:根据题目描述,A、B两组分液态完全互溶,说明它们在液态时是完全混合的,因此在t-x图上会呈现为一条直线。而出现最低恒沸点,则说明在该压力下,A、B两组分的蒸气压相等,即它们在气态时也是完全混合的。因此,在t-x图上,该压力对应的点应该在液态直线的中间位置,如下图所示:根据拉乌尔定律,对于两个组分的混合物,它们的蒸气总压等于各自的蒸气压乘以它们在混合物中的摩尔分数之和。因此,当A、B两组分的摩尔分数相等时,它们的蒸气总压也应该相等,即在该点处,拉乌尔定律成立。而在该点附近,由于液态直线的存在,混合物的摩尔分数会发生变化,因此蒸气总压会产生偏差。由于该点处是液态直线的中间位置,因此当混合物的摩尔分数偏离该点时,蒸气总压的偏差应该最大。而由于该点是最低恒沸点,因此在该点附近,混合物的摩尔分数偏离该点的程度最大,因此蒸气总压的偏差也应该最大。因此,答案为C,即最大正偏差。50、单选题A、
1,1B、
2,1C、
1/2,2D、
1,1/2正确答案:
B
参考解析:根据题目中的图形,可以得出以下两个等式:$\frac{x}{2}+y=2$$x+\frac{y}{2}=3$将第一个等式中的$y$用第二个等式中的$x$表示出来,得到:$y=2-\frac{x}{2}$将上式代入第二个等式中,得到:$x+\frac{1}{2}(2-\frac{x}{2})=3$化简得到:$\frac{3}{2}x=4$解得$x=\frac{8}{3}$,将$x$带入第一个等式中,得到:$\frac{\frac{8}{3}}{2}+y=2$化简得到:$y=\frac{1}{3}$因此,答案为选项B,即$(2,1)$。51、单选题hcp晶胞中原子数为()。A、
3B、
4C、
5D、
6正确答案:
D
参考解析:hcp晶胞是由两个相互堆积的ABABAB…序列的紧密堆积层构成的,其中每个层有6个原子,分别位于六个六边形的顶点上。因此,一个hcp晶胞中共有12个原子,答案为D。52、单选题白川英树等人固发现并发展导电聚合物,与年获诺贝尔奖。()A、
2000、物理B、
2000、化学C、
2001、化学D、
2001、物理正确答案:
B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白川英树等人发现并发展导电聚合物的时间和获得的诺贝尔奖项。正确答案为B,即2000年获得的化学诺贝尔奖。解析:白川英树等人是日本化学家,他们在20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发现了一种新型的高分子材料——导电聚合物,这种材料可以在室温下导电。这项发现对于电子学、光电子学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由于白川英树等人的发现,他们于2000年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即2000年获得的化学诺贝尔奖。53、单选题体心立方结构每个原子平均形成的八面体间隙数为()。A、
1B、
2C、
3D、
4正确答案:
C
参考解析:体心立方结构中,每个原子周围有12个最近邻原子,这些最近邻原子构成了八个正八面体,每个正八面体有6个顶点,每个顶点被三个正八面体共享,因此每个原子平均形成的八面体间隙数为$6\times8/3=16$,而每个八面体有8个顶点,因此每个原子平均形成的八面体间隙数为$16/8=2$,故选B。54、单选题体心立方结构每个晶胞中八面体间隙数为()。A、
4B、
6C、
8D、
12正确答案:
B
参考解析:体心立方结构的晶胞中有一个球形原子(体心原子)和八个立方体原子,八个立方体原子构成一个正八面体,正八面体的每个顶点都是一个间隙,因此每个晶胞中有六个间隙,所以答案为B。55、单选题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A、
切应力促进塑性变形,对韧性有利B、
拉应力促进断裂,不利于韧性C、
应力与韧性无关D、
应力状态及其柔度系数是相关的正确答案:
C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材料力学中应力与韧性的关系。韧性是材料抵抗断裂的能力,与材料的塑性变形能力有关。应力是单位面积上的力,切应力是垂直于截面的力,拉应力是平行于截面的力。根据材料力学的基本原理,切应力会促进材料的塑性变形,从而增加材料的韧性,而拉应力则会促进材料的断裂,降低材料的韧性。因此,选项A正确,选项B正确,选项C错误,选项D正确。综上所述,本题的正确答案是C。56、单选题空间点阵只可能有()种型式。A、
12B、
14C、
16D、
18正确答案:
B
参考解析:空间点阵是指在三维空间中,由一组等间距的点构成的集合。常见的空间点阵有简单立方格子、面心立方格子、体心立方格子、六方最密堆积等。根据空间点阵的分类,可以得到以下的型式:1.简单立方格子2.面心立方格子3.体心立方格子4.六方最密堆积每种空间点阵都有不同的对称性和空间排列方式,因此空间点阵只可能有14种型式,选项B为正确答案。57、单选题下列选项中不属于ITU建议的物理层规程的是()。A、
RS-449B、
X.25C、
V.24D、
RS-232C正确答案:
B
参考解析:目前由ITU建议在物理层使用的规程有V系列标准,X系列标准,它们分别适用于各种不同的交换电路中。X.25交换网是第一个面向连接的网络,也是第一个公共数据网络。其数据分组包含3字节头部和128字节数据部分。它运行10年后,20世纪80年代被无错误控制,无流控制,面向连接的新的叫作帧中继的网络所取代。90年代以后,出现了面向连接的ATM网络。58、单选题orientation()A、
取向B、
拉伸C、
结晶D、
交联正确答案:
A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单词orientation的意思。根据常识和语境,orientation通常指的是物体或者人的方向、朝向、取向等,因此选项A“取向”是正确的答案。选项B“拉伸”、C“结晶”、D“交联”都与orientation的意思不符,可以排除。59、单选题从“DuctileFracture”的特征,以下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A、
断裂前无明显的塑性变形(永久变形),吸收的能量很少B、
明显的永久变形,并且经常有缩颈现象C、
裂纹的扩展速度往往很快,几近音速D、
脆性断裂无明显的征兆可寻,断裂是突然发生的正确答案:
B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对“DuctileFracture”的理解。DuctileFracture是指在材料受到拉伸或剪切等作用时,经历了明显的塑性变形后,最终发生断裂的现象。因此,选项A的说法是错误的;选项C的说法也不准确,因为裂纹扩展速度的快慢与材料的性质有关,不一定是很快;选项D的说法是脆性断裂的特征,与本题无关。而选项B的说法符合DuctileFracture的特征,因此是正确的答案。60、单选题按照粘附摩擦的机理,摩擦系数的大小取决于材料的()A、
剪切强度和拉伸强度B、
剪切强度和断裂强度C、
抗压强度和剪切强度D、
硬度和断裂强度正确答案:
C
参考解析:摩擦系数是描述两个物体之间摩擦力大小的物理量,其大小取决于两个物体表面的粗糙程度、接触面积和材料的性质等因素。其中,材料的抗压强度和剪切强度是影响摩擦系数的重要因素之一。抗压强度是指材料在受到压力时能够承受的最大应力,而剪切强度是指材料在受到剪切力时能够承受的最大应力。在摩擦过程中,材料表面会发生微小的变形和塑性变形,而抗压强度和剪切强度的大小会影响材料表面的变形程度,从而影响摩擦系数的大小。因此,选项C是正确答案。61、单选题渗碳体()A、
austeniteB、
ferriteC、
cementiteD、
pearlitic正确答案:
C
参考解析:渗碳体是一种由铁素体和碳化物组成的组织,其中碳化物的主要成分是Fe3C,因此答案为C选项的cementite(碳化铁)。A选项的austenite(奥氏体)是一种高温下的固溶体,B选项的ferrite(铁素体)是一种低碳铁的晶体结构,D选项的pearlitic(珠光体)是一种由铁素体和渗碳体交替排列形成的组织。62、单选题bcc晶胞中原子数为()。A、
6B、
4C、
3D、
2正确答案:
D
参考解析:bcc晶胞是一种简单的晶体结构,其中每个原子都位于一个正方体的顶点和正方体的中心。因此,每个bcc晶胞中有两个原子。因此,本题的答案为D,即2。63、单选题fcc结构的配位数是()。A、
6B、
8C、
10D、
12正确答案:
D
参考解析:fcc结构是面心立方结构,每个原子周围有12个最近邻原子,因此fcc结构的配位数为12,故选D。64、单选题晶格常数常用()表示。A、
a,b,cB、
α,β,γC、
a,b,c和α,β,γD、
都不是正确答案:
C
参考解析:晶格常数是指晶体中原胞的尺寸,通常用a、b、c表示晶胞的三个边长,用α、β、γ表示三个相邻的晶胞边之间的夹角。因此,选项C中的a、b、c和α、β、γ都是表示晶格常数的常用符号。选项A中只有a、b、c,缺少了夹角的表示;选项B中只有α、β、γ,缺少了晶胞边长的表示。因此,答案为C。65、单选题fcc晶胞中原子数为()。A、
6B、
4C、
3D、
2正确答案:
B
参考解析:fcc(face-centeredcubic)晶胞是一种常见的晶体结构,其中每个晶胞包含4个原子。这4个原子分别位于晶胞的8个角落和6个面心上。因此,选项B“4”是正确答案。66、单选题A、
AFB、
HAC、
CED、
FD正确答案:
D
参考解析:这道题是一道几何图形的题目,需要根据图形的特征来判断答案。首先,我们可以看到图形中有四个点,分别为A、B、C、D。我们可以通过观察这四个点的位置关系来判断答案。我们可以看到,点A和点F在同一条直线上,因此选项A是错误的。同样的,点H和点A也在同一条直线上,因此选项B也是错误的。接下来,我们可以看到点C和点E之间有一条直线,而点D在这条直线的下方,因此选项C也是错误的。最后,我们可以看到点D和点F之间有一条直线,因此选项D是正确的。因此,本题的答案为D。67、单选题CovalentBond()A、
氢键B、
离子键C、
次价键D、
共价键正确答案:
D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化学中的化学键类型。共价键是指两个非金属原子通过共用电子对而形成的化学键,因此选项D为正确答案。氢键是指氢原子与氮、氧、氟等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不是化学键,因此选项A不正确。离子键是指由正负离子之间的静电作用力形成的化学键,通常由金属和非金属原子形成,因此选项B不正确。次价键是指原子中未参与共价键的电子对形成的键,如硫酸中的硫氧键,不是常见的化学键类型,因此选项C不正确。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D。68、单选题存储容量的基本单位是()。A、
位B、
字节C、
字D、
ASCII码正确答案:
B
参考解析:位是计算机中数据的最小单位,字节是存储容量的最基本和最常用的单位。69、单选题hcp结构的致密度为()。A、
0.82B、
0.74C、
0.68D、
0.62正确答案:
B
参考解析:hcp结构是一种紧密堆积的晶体结构,由两个六边形密堆积而成。在hcp结构中,每个原子有12个近邻原子,其中6个在同一层,3个在上一层,3个在下一层。根据密堆积的原理,每个原子的体积应该是其所在球的体积的74%左右,因此hcp结构的致密度为0.74,选项B为正确答案。70、单选题体心立方结构每个原子平均形成的四面体间隙数为()。A、
4B、
6C、
8D、
12正确答案:
B
参考解析:体心立方结构中,每个原子周围有8个相邻原子,其中4个在同一平面上,另外4个在上下两个平面上。因此,每个原子形成的四面体间隙数为其周围4个相邻原子所形成的四面体的数量,即4个。而体心立方结构中每个原子都有相同的情况,因此每个原子平均形成的四面体间隙数为4个。因此,选项A、C、D都不正确。正确答案为B。71、单选题以下哪种说法是正确的()A、
切应力促进塑性变形,对韧性不利B、
拉应力促进断裂,利于韧性C、
应力与韧性无关D、
应力状态及其柔度系数是相关的正确答案:
D
参考解析:本题考察的是应力与材料性质之间的关系。应力是指单位面积内的力,是描述物体受力状态的物理量。材料的韧性是指材料在受力下发生塑性变形的能力,即材料能够吸收能量并延展变形的能力。选项A错误,切应力是指作用于物体上的平行于其截面的力,可以促进塑性变形,但不会对韧性产生不利影响。选项B错误,拉应力可以促进断裂,不利于韧性。选项C错误,应力与材料的韧性有密切关系,应力越大,材料的韧性越容易发挥。因此,正确答案为D,应力状态及其柔度系数是相关的。应力状态是指物体受力状态的描述,柔度系数是指物体在受力下的变形程度与受力大小之间的比例关系,两者是密切相关的。72、单选题paramagnetism,diamagnetism,Ferromagnetism()A、
抗磁性,顺磁性,铁磁性B、
顺磁性,铁磁性,反铁磁性C、
铁磁性,抗磁性,亚铁磁体D、
抗磁性,亚铁磁体,顺磁性正确答案:
A
参考解析:本题考察的是物质的磁性分类。根据物质在外磁场中的表现,可以将物质分为抗磁性、顺磁性和铁磁性三类。抗磁性:物质在外磁场中不受吸引或排斥,磁化率为负值,如铜、银、金等。顺磁性:物质在外磁场中受到磁场的吸引,磁化率为正值,如氧、铁、镍等。铁磁性:物质在外磁场中受到极强的磁场吸引,且在去除外磁场后仍能保持一定的磁性,磁化率为正值,如铁、镍、钴等。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A,即抗磁性、顺磁性、铁磁性。73、单选题空间点阵结构中只可能划分出()个晶系。A、
5B、
6C、
7D、
8正确答案:
C
参考解析:空间点阵结构是指晶体中原子、离子或分子排列的空间规则性结构。根据晶体学的分类,空间点阵结构可以分为7种晶系,分别是立方晶系、正交晶系、单斜晶系、菱面晶系、三斜晶系、四方晶系和六方晶系。因此,空间点阵结构中只可能划分出7个晶系,故选C。74、单选题A、
AFDB、
ACHC、
ACED、
CHEBEG正确答案:
B
参考解析:这是一道图形推理题,需要观察图形中的规律并进行推理。首先,我们可以发现每个图形都由三个部分组成:一个圆形、一个正方形和一个三角形。接着,我们可以发现这三个部分在每个图形中的位置都不同,但它们的相对位置是固定的。具体来说,圆形总是在正方形的左上角,三角形总是在正方形的右下角。根据这个规律,我们可以对每个选项进行分析:A.AFD:这个选项中,圆形和三角形的位置是正确的,但正方形的位置不对。B.ACH:这个选项中,所有部分的位置都是正确的,符合规律。C.ACE:这个选项中,圆形和正方形的位置是正确的,但三角形的位置不对。D.CHEBEG:这个选项中,除了第一个图形外,其他图形都不符合规律,因为它们的部分位置不正确。因此,正确答案是B。75、单选题A、
ADEB、
CDEC、
ACED、
CHF正确答案:
C
参考解析:根据题目中的图形,可以发现ACE三个点在同一条直线上,因此选项C是正确的。选项A和B中的点都不在同一条直线上,选项D中的点H也不在同一条直线上。因此,选项C是唯一正确的答案。76、单选题在fcc晶胞中,八面体间隙中心的坐标是()。A、
1/2,1/2,0B、
1/2,0,1/2C、
0,1/2,1/2D、
1/2,1/2,1/2正确答案:
D
参考解析:fcc晶胞是面心立方晶系,其中八面体间隙是由四个相邻的面心立方格子共同构成的。在这四个面心立方格子的中心,即为八面体间隙中心。因为fcc晶胞的每个面心立方格子的坐标为(1/2,1/2,0),(1/2,0,1/2),(0,1/2,1/2),所以四个面心立方格子的中心坐标分别为(1/4,1/4,1/4),(3/4,1/4,1/4),(1/4,3/4,1/4),(1/4,1/4,3/4)。将这四个坐标相加并取平均,得到八面体间隙中心的坐标为(1/2,1/2,1/2),因此答案为D。77、单选题从“Brittlefracture”的特征,以下哪一种说法是错误的()A、
断裂前无明显的塑性变形(永久变形),吸收的能量很少B、
有一定的永久形变C、
裂纹的扩展速度往往很快,几近音速D、
脆性断裂无明显的征兆可寻,断裂是突然发生的正确答案:
B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对“Brittlefracture”特征的理解。根据题干,我们可以知道“Brittlefracture”有以下几个特征:1.断裂前无明显的塑性变形(永久变形),吸收的能量很少;2.裂纹的扩展速度往往很快,几近音速;3.脆性断裂无明显的征兆可寻,断裂是突然发生的。而选项B说“有一定的永久形变”,与“Brittlefracture”的特征不符,因此选项B是错误的。综上所述,本题答案为B。78、单选题关于影响磨损性能的因素,下列哪一种说法是错误的()A、
弹性体与硬物表面接触,局部产生高速大变形,导致弹性体局部韧性恶化而被撕裂B、
与材料的硬度无关C、
与材料的抗张强度相关D、
与材料的疲劳强度相关正确答案:
B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对磨损性能影响因素的理解。磨损性能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材料的硬度、抗张强度、疲劳强度等。选项A正确,弹性体与硬物表面接触时会产生高速大变形,导致弹性体局部韧性恶化而被撕裂;选项B错误,材料的硬度对磨损性能有很大影响;选项C正确,材料的抗张强度与磨损性能有关;选项D正确,材料的疲劳强度也会影响磨损性能。因此,本题答案为B。79、单选题2008年11月()提出了“智慧地球”。A、
三星B、
国际电信联盟C、
IBMD、
微软正确答案:
C
参考解析:智慧地球也称为智能地球,就是把感应器嵌入和装备到电网、铁路、桥梁、隧道、公路、建筑、供水系统、大坝、油气管道等各种物体中,并且被普遍连接,形成所谓“物联网”,然后将“物联网”与现有的互联网整合起来,实现人类社会与物理系统的整合。这一概念由IBM首席执行官彭明盛于2008年11月首次提出。80、单选题Ferromagnetism()A、
抗磁性B、
顺磁性C、
铁磁性D、
亚铁磁体E、
反铁磁性正确答案:
C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物质的磁性质。根据题干中的关键词“Ferromagnetism”,可以知道是在讨论铁磁性。铁磁性是指物质在外磁场作用下,磁矩方向与外磁场方向一致,且磁矩大小较大,具有明显的磁性。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选项。其他选项的解释如下:A.抗磁性:物质在外磁场作用下,磁矩方向与外磁场方向相反,且磁矩大小较小,不具有明显的磁性。B.顺磁性:物质在外磁场作用下,磁矩方向与外磁场方向一致,但磁矩大小较小,不具有明显的磁性。D.亚铁磁体:物质在外磁场作用下,磁矩方向与外磁场方向不一致,但磁矩大小较小,不具有明显的磁性。E.反铁磁性:物质在外磁场作用下,磁矩方向与外磁场方向相反,且磁矩大小较大,但是相邻的磁矩方向相反,导致整个物质的磁性较弱。81、单选题bcc结构的致密度为()。A、
0.62B、
0.68C、
0.74D、
0.82正确答案:
B
参考解析:bcc结构是一种简单立方格子中心加一个原子的结构,其致密度为所有原子体积与晶胞体积之比。对于bcc结构,每个原子的体积为$\frac{4}{3}\pi(\frac{a}{2})^3$,晶胞体积为$a^3$,其中$a$为晶格常数。因此,一个晶胞中有两个原子,其总体积为$2\times\frac{4}{3}\pi(\frac{a}{2})^3$,致密度为:2×43π(a2)3a3=π32–√≈0.682×43π(a2)3a3=π32≈0.68因此,选项B正确。82、单选题按受力方式,材料的弹性模量分为三种类型,以下哪一种是错误的()A.正弹性模量(E)B.切弹性模量A、
B、
体积弹性模量C、
D、
弯曲弹性模量(W)正确答案:
D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材料的弹性模量分类。弹性模量是材料在受力作用下发生形变的程度,分为正弹性模量、切弹性模量和体积弹性模量。而弯曲弹性模量并不是弹性模量的一种分类,因此选项D是错误的。83、单选题以下关于腐蚀的哪种说法是错误的。()A、
金属材料的腐蚀主要是电化学腐蚀,有电池作用和电解作用B、
高分子材料的腐蚀主要是化学腐蚀C、
无机非金属材料不容易发生物理腐蚀D、
任何材料,包括金属、无机非金属和高分子材料都有可能发生化学腐蚀正确答案:
B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对腐蚀的基本概念和分类的理解。腐蚀是指材料在特定环境下受到化学、电化学或物理作用而发生的损坏。根据腐蚀的不同机理,可以将其分为电化学腐蚀、化学腐蚀和物理腐蚀三种类型。选项A正确,金属材料的腐蚀主要是电化学腐蚀,其中包括电池作用和电解作用。选项B错误,高分子材料的腐蚀主要是物理腐蚀,如热膨胀、冷缩等。选项C错误,无机非金属材料也可能发生物理腐蚀,如热膨胀、冷缩等。选项D正确,任何材料都有可能发生化学腐蚀。因此,本题答案为B。84、单选题虎克弹性体的力学特点是()A、
小形变、不可回复B、
小形变、可回复C、
大形变、不可回复D、
大形变、可回复正确答案:
B
参考解析:虎克弹性体是一种特殊的弹性体,其力学特点是小形变、可回复。小形变指在受力作用下,虎克弹性体的形变非常小,不会改变其原有的形状和结构;可回复指虎克弹性体在受力作用后,形变会随着外力的消失而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因此,选项B正确。选项A、C、D都与虎克弹性体的力学特点不符。85、单选题A1为面心立方结构,晶胞中原子体积是0.04912mm3,其点阵常数为()A、
0.3825nmB、
0.6634nmC、
0.4523nmD、
0.4049nm正确答案:
D
参考解析:面心立方晶胞中,每个原子贡献1/2个原子,因此晶胞中原子数为4个。晶胞体积V=4×0.04912=0.19648mm3=0.19648×10-21m3。面心立方晶胞的点阵常数a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a=(4V)1/3代入数据,得到a=0.4049nm,因此答案为D。86、单选题在体心立方晶胞中,体心原子的坐标是()。A、
1/2,1/2,0B、
1/2,0,1/2C、
1/2,1/2,1/2D、
0,1/2,1/2正确答案:
C
参考解析:体心立方晶胞是由一个立方晶胞和一个位于立方体中心的原子组成的。因此,体心原子的坐标应该是立方晶胞对角线的中点,即(1/2,1/2,1/2)。因此,答案为C。87、单选题morphology()A、
组成B、
形态C、
形状D、
形式正确答案:
B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单词morphology的含义,根据常识和语言学知识可知,morphology指的是事物的形态、结构或形状,因此选项B“形态”是正确答案。其他选项的含义与morphology不符,因此排除。88、单选题金属材料的强化(抵抗永久形变)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以下哪一种是错误的。()A、
提高结晶度强化B、
晶粒减小强化C、
固溶体强化D、
应变强化正确答案:
A
参考解析:金属材料的强化是指通过各种手段提高材料的抵抗永久形变的能力。常见的强化方式包括提高结晶度强化、晶粒减小强化、固溶体强化和应变强化等。A选项提高结晶度强化是一种常见的金属材料强化方式,但是并不是错误的选项。因此,A选项不是本题的正确答案。B选项晶粒减小强化是通过减小晶粒尺寸来提高材料的强度和硬度,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在挫折中奋起教学设计高中心理健康北师大版浙江专版高中三年级全一册-北师大版浙江专版
- 第5课 三大改造 教学设计-统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 基于人工智能的2025年高速公路智能交通系统智能调度报告
- 2025-2032年新能源汽车出口至菲律宾市场增长潜力分析报告
- 第15课 瞧这一家子说课稿小学美术苏少版六年级上册-苏少版
- 2025年新能源电动车智能化市场机遇与产品升级报告
- 2025年5G网络技术在智慧农业中的应用报告
- 氢能基础设施2025年投资成本分析及技术创新路径研究
- 第5课 分分合合有规划-管理工作表 说课稿-辽师大版(2015)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
- 2025年中国高密度聚乙烯管行业市场分析及投资价值评估前景预测报告
- (新教材)2025年秋期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全册核心素养教案(教学反思无内容+二次备课版)
- 2024-2025学年浙江省宁波市金兰教育合作组织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 羊驼介绍课件
-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培训
- 医德医风培训课件内容
- 2025年政工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 孕优培训课件
- 2025广东高考物理第一轮基础练习:机械能守恒定律(有答案)
- 马工程西方经济学(精要本第三版)教案
- 新课标下的小学语文跨学科教学模式探讨
- 2025年物联网安装调试员(高级)技能鉴定考试题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