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考试听力理解试题与答案_第1页
现代汉语考试听力理解试题与答案_第2页
现代汉语考试听力理解试题与答案_第3页
现代汉语考试听力理解试题与答案_第4页
现代汉语考试听力理解试题与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现代汉语考试听力理解试题与答案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音相同的一项是:

A.招呼/调整

B.前进/跃进

C.坚强/健康

D.美丽/采丽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由于最近天气变化无常,所以大家要注意增减衣物。

B.他不但学习成绩优秀,而且还擅长各种体育活动。

C.通过这次活动,使得同学们的团队精神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D.他在工作中严谨细致,深受领导和同事的好评。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他很喜欢听音乐,尤其是古典音乐。

B.他喜欢看电影,尤其是科幻片。

C.他喜欢旅游,尤其是去海边度假。

D.他喜欢阅读,尤其是历史书籍。

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精彩绝伦

B.畸形变态

C.悲欢离合

D.狐假虎威

5.下列句子中,使用成语正确的一项是:

A.他的成绩突飞猛进,真是一鸣惊人。

B.这件事让他哑口无言,无言以对。

C.她的工作态度非常端正,一丝不苟。

D.他总是独来独往,自顾自乐。

6.下列句子中,语序不当的一项是:

A.她既擅长唱歌,又擅长跳舞。

B.这本书既有趣味,又有知识。

C.他既会画画,又会写字。

D.她既会做饭,又会打扫卫生。

7.下列句子中,句式杂糅的一项是:

A.他不仅学习了语文,还学习了数学。

B.这个故事既有趣味,又有教育意义。

C.他既聪明又勤奋,是老师眼中的好学生。

D.她既会唱歌,又会跳舞。

8.下列句子中,有歧义的一项是:

A.她去书店买书。

B.她去书店看书。

C.她去书店买书看书。

D.她去书店看书买书。

9.下列句子中,使用比喻修辞手法正确的一项是:

A.这本书就像一个宝库,让我受益匪浅。

B.她的笑声就像一首美妙的歌曲。

C.这座大楼就像一座巍峨的山峰。

D.他的眼睛就像一颗明亮的星星。

10.下列句子中,使用比拟修辞手法正确的一项是:

A.这本书就像一个宝库,让我受益匪浅。

B.她的笑声就像一首美妙的歌曲。

C.这座大楼就像一座巍峨的山峰。

D.他的眼睛就像一颗明亮的星星。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0题)

1.下列词语中,属于形近音近词的一组是:

A.招呼/调整

B.走路/走势

C.美丽/采丽

D.坚强/健康

2.下列句子中,存在歧义的一项是:

A.他昨天去图书馆借了一本书。

B.她的房间很干净,没有一点灰尘。

C.这件衣服很适合她,她穿起来很漂亮。

D.他昨天晚上和朋友们去吃饭了。

3.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这本书太厚了,我两天都读不完。

B.他的歌声如天籁之音,让人陶醉。

C.这场雨下得很大,把整个城市都淹了。

D.她的工作态度非常认真,每天加班到很晚。

4.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对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他的成绩突飞猛进,真是一鸣惊人。

B.她的笑声就像一首美妙的歌曲。

C.这本书既有趣味,又有知识。

D.他的眼睛就像一颗明亮的星星。

5.下列词语中,属于成语的一组是:

A.精彩绝伦/畸形变态

B.悲欢离合/狐假虎威

C.一丝不苟/独来独往

D.自顾自乐/哑口无言

6.下列句子中,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他既会唱歌,又会跳舞,还会画画。

B.这本书既有趣味,又有知识,还有教育意义。

C.她的工作态度非常端正,一丝不苟,深受领导和同事的好评。

D.他的成绩非常优秀,不仅学习成绩好,而且体育成绩也很突出。

7.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借代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这本书就像一个宝库,让我受益匪浅。

B.她的笑声就像一首美妙的歌曲。

C.这座大楼就像一座巍峨的山峰。

D.他的眼睛就像一颗明亮的星星。

8.下列句子中,使用了设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你知道这本书是谁写的吗?

B.这场雨下得很大,会引发洪水吗?

C.他为什么总是独来独往?

D.这本书的内容很有趣,你看了吗?

9.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反问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你怎么可以这样对待朋友呢?

B.你难道不知道这是不对的吗?

C.这件事难道不是他做的吗?

D.你怎么可以不尊重别人呢?

10.下列句子中,使用了引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句话提醒我们要做好准备工作。

B.“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这句话告诉我们人都会犯错误。

C.“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句话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

D.“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教导我们要尊重他人。

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

1.汉语中的多音字是指一个字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读音。()

2.顿号用于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

3.汉语中的成语都是四字格式的。()

4.“的、地、得”这三个字在句子中的用法完全相同。()

5.在汉语中,所有的成语都是固定搭配。()

6.主动句和被动句的区别在于主语和谓语的位置。()

7.汉语中的量词只能用于名词前面。()

8.汉语中的否定句都是通过在句子中加入否定词来表示的。()

9.在汉语中,所有的疑问句都是以疑问词开头。()

10.汉语中的句子结构都是主谓宾的形式。()

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6题)

1.简述现代汉语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及其基本特点。

2.解释“的、地、得”在句子中的不同用法。

3.列举并解释五个常用的成语,并说明它们各自的意义。

4.说明汉语中的多音字在阅读和写作中可能带来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建议。

5.分析汉语中疑问句和陈述句的区别,并举例说明。

6.阐述汉语中量词的重要性及其在句子中的应用。

试卷答案如下

一、单项选择题答案及解析思路

1.C解析:招呼(zhāohū)/调整(tiáozhěng)音相同。

2.D解析:A项中“由于”和“所以”重复;B项中“不但……而且”为递进关系,但句子顺序不当;C项中“通过”后应跟宾语。

3.D解析:A项中“尤其是”表示强调,但应放在“古典音乐”之前;B项中“尤其是”表示强调,但应放在“科幻片”之前;C项中“尤其是”表示强调,但应放在“海边度假”之前。

4.A解析:B项中“变态”应为“变态”;C项中“离合”应为“离合”;D项中“虎威”应为“虎威”。

5.C解析:A项中“一鸣惊人”表示一举成名;B项中“无言以对”表示无话可说;D项中“哑口无言”表示无话可说。

6.C解析:A项中“既……又……”为并列关系;B项中“既……又……”为并列关系;D项中“既……又……”为并列关系。

7.C解析:A项中“既……又……”为并列关系;B项中“既……又……”为并列关系;D项中“既……又……”为并列关系。

8.D解析:A项中“去”可以理解为去图书馆,也可以理解为去借书;B项中“去”可以理解为去图书馆,也可以理解为去看书;C项中“去”可以理解为去图书馆,也可以理解为去借书看书;D项中“去”可以理解为去图书馆,也可以理解为去看书买书。

9.B解析:A项中“宝库”比喻知识丰富;B项中“天籁之音”比喻歌声美妙;C项中“巍峨的山峰”比喻高楼大厦;D项中“明亮的星星”比喻眼睛明亮。

10.C解析:A项中“宝库”比喻知识丰富;B项中“美妙的歌曲”比喻笑声悦耳;D项中“明亮的星星”比喻眼睛明亮。

二、多项选择题答案及解析思路

1.A解析:A项中的“招呼”和“调整”形近音近;B项中的“走路”和“走势”形近音近;C项中的“美丽”和“采丽”形近音近;D项中的“坚强”和“健康”形近音近。

2.A解析:A项中“去图书馆”可以理解为去图书馆,也可以理解为去借书;B项中“很干净”可以理解为房间干净,也可以理解为人干净;C项中“很适合她”可以理解为衣服适合她,也可以理解为人适合她;D项中“去吃饭了”可以理解为去吃饭,也可以理解为吃饭了。

3.C解析:C项中“下得很大”使用了夸张修辞手法。

4.C解析:C项中“既有趣味,又有知识”使用了对比修辞手法。

5.B解析:B项中的“悲欢离合”和“狐假虎威”都是成语。

6.C解析:C项中“一丝不苟”使用了排比修辞手法。

7.D解析:D项中“他的眼睛”使用了借代修辞手法。

8.B解析:B项中“会引发洪水吗?”使用了设问修辞手法。

9.C解析:C项中“这件事难道不是他做的吗?”使用了反问修辞手法。

10.A解析:A项中“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使用了引用修辞手法。

三、判断题答案及解析思路

1.√解析:多音字是指一个字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读音。

2.√解析:顿号用于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

3.×解析:成语不一定是四字格式的,有些成语可能是三字或五字等。

4.×解析:“的、地、得”在句子中的用法有所不同,分别用于修饰名词、作状语和补语。

5.×解析:成语是固定搭配,但并非所有成语都是四字格式的。

6.√解析:主动句和被动句的区别在于主语和谓语的位置。

7.×解析:量词可以用于名词前面,也可以用于其他词性。

8.√解析:否定句是通过在句子中加入否定词来表示的。

9.×解析:并非所有的疑问句都是以疑问词开头,有些疑问句可以没有疑问词。

10.√解析:汉语中的句子结构主要是主谓宾的形式。

四、简答题答案及解析思路

1.答案:常见的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问、设问、借代、引用等。它们各自的特点是:比喻通过比较来表达某种意义;拟人是将非人类事物赋予人的特征;夸张是为了强调某种效果而夸大事实;排比是通过重复相同的句式或词语来增强语气;对偶是通过对称的结构来表现美;反问是通过疑问句的形式来表达肯定或否定的意义;设问是自问自答,引起读者思考;借代是用一个词代替另一个词;引用是引用他人的话或作品。

2.答案:“的”用于修饰名词,表示所属关系或性质;“地”用于作状语,表示方式、程度或状态;“得”用于补语,表示结果或程度。

3.答案:①精彩绝伦:形容非常好,无与伦比。②畸形变态:形容事物形态异常,不符合正常规律。③悲欢离合:形容人生经历中的各种情感。④狐假虎威: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⑤一丝不苟:形容做事非常认真,毫不马虎。

4.答案:多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