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师范学院《地震数据处理与解释》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_第1页
乐山师范学院《地震数据处理与解释》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_第2页
乐山师范学院《地震数据处理与解释》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_第3页
乐山师范学院《地震数据处理与解释》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_第4页
乐山师范学院《地震数据处理与解释》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校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考场____________准考证号学校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考场____________准考证号…………密…………封…………线…………内…………不…………要…………答…………题…………第1页,共3页乐山师范学院《地震数据处理与解释》

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在板块构造学说中,以下哪种板块边界类型通常会形成火山和地震活动频繁的区域?()A.离散型板块边界,如大洋中脊,新的地壳在这里形成B.汇聚型板块边界,包括俯冲带,两个板块相互碰撞挤压C.转换型板块边界,如加利福尼亚的圣安德烈斯断层,板块在这里相互滑动D.以上三种板块边界类型都会导致火山和地震活动频繁2、在探讨地球的沉积环境时,以下关于河流沉积的描述,哪一个是不准确的?()A.河流在不同河段的沉积特征不同,上游以粗粒沉积为主,下游以细粒沉积为主B.河流沉积可以形成三角洲、冲积扇等地形C.河流的流量和流速对沉积作用的影响不大D.河流沉积的物质来源主要是上游的侵蚀和搬运3、在山地地区,随着海拔的升高,气候和植被会发生明显的变化。这种垂直地带性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太阳辐射的差异B.大气环流的影响C.海拔高度的变化D.以上都是4、在地球的演化过程中,生命的出现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最早的生命形式可能出现在以下哪种环境中?()A.陆地B.海洋C.大气D.以上都不是5、岩浆岩根据其形成环境和成分的不同,可以分为侵入岩和喷出岩。以下哪种岩石属于侵入岩?()A.玄武岩B.花岗岩C.安山岩D.流纹岩6、在气候学中,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是对全球气候有重要影响的海洋-大气相互作用现象。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东太平洋海域的海表温度:()A.升高B.降低C.不变D.先升后降7、在地质历史时期,生物的灭绝和演化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大规模的火山喷发可能导致生物灭绝,主要是因为:()A.释放大量的热量B.喷出有害气体C.改变大气成分D.以上都是8、在研究地球的岩石风化产物时,以下关于土壤和沉积物的区别,哪一项是错误的?()A.土壤具有肥力,能够支持植物生长,而沉积物通常不具备肥力B.土壤的形成过程受生物作用影响较大,而沉积物的生物作用相对较小C.土壤的颗粒较细,沉积物的颗粒大小不一D.土壤和沉积物在成分和结构上没有明显区别9、在探讨地球的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时,以下关于季风环流的说法,哪一项是不准确的?()A.季风环流是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形成的B.季风气候区夏季多雨,冬季少雨C.季风环流只影响亚洲地区,其他地区没有季风现象D.季风环流的强弱和变化会对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产生重要影响10、在探讨地球的海洋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时,以下关于初级生产者的说法,哪一项是错误的?()A.海洋中的初级生产者主要是浮游植物B.初级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C.初级生产者的数量和分布决定了海洋生态系统的生产力D.海洋中的初级生产者不受营养盐和光照等环境因素的限制11、在地质历史时期,沉积岩中的化石记录了生物的演化过程。以下哪种化石可以作为确定地层年代的标准化石?()A.分布广泛且演化迅速的化石B.分布局限且演化缓慢的化石C.个体巨大且数量稀少的化石D.个体微小且数量众多的化石12、在河流地貌中,河漫滩是河流洪水期被淹没的部分。河漫滩沉积物的颗粒通常比河床沉积物:()A.粗B.细C.大小相同D.无法比较13、在岩石的力学性质中,岩石的抗压强度和抗拉强度通常有很大差异。一般来说,岩石的抗压强度:()A.远大于抗拉强度B.略大于抗拉强度C.与抗拉强度相等D.小于抗拉强度14、在板块构造学说中,板块的运动主要有三种形式,分别是相互碰撞、相互分离和相互错动。当两个大陆板块相互碰撞时,通常会形成以下哪种地形?()A.海沟B.山脉C.裂谷D.洋中脊15、在地质勘探中,地质剖面是研究地层和地质构造的重要手段。通过绘制地质剖面,可以直观地了解地层的顺序和倾斜方向。在绘制地质剖面时,以下哪个步骤是首先要进行的?()A.测量地层的产状B.确定剖面的位置和方向C.绘制地层的轮廓D.标注地层的岩性和厚度二、简答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共20分)1、(本题5分)说明岩石的放射性和放射性测年的原理,举例说明放射性测年在地质研究中的应用。2、(本题5分)解释什么是气候变化的米兰科维奇理论,描述其主要观点和依据,分析该理论在解释过去和预测未来气候变化中的应用。3、(本题5分)分析地球表层的荒漠生态系统形成机制和生态适应策略,包括植物和动物在荒漠环境中的生存方式,探讨荒漠生态系统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并举例说明。4、(本题5分)论述地球表层的大气污染物来源和传输过程,分析大气污染对气候和人类健康的影响,探讨大气污染的治理方法,并举例说明。三、论述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共25分)1、(本题5分)分析气候变化背景下水资源的时空分布变化特征和应对策略,以某一地区为例进行研究。2、(本题5分)探讨文化产业的地理集聚现象,分析文化产业园区的形成机制和发展模式,以及文化产业集聚对区域经济和文化发展的影响。3、(本题5分)详细阐述交通运输方式(如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分析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因素和发展趋势。4、(本题5分)湖泊生态系统的健康受到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的双重影响。深入论述湖泊的生态特征、富营养化的形成机制和治理措施,以及气候变化对湖泊生态系统的影响和适应策略。5、(本题5分)从地质灾害风险管理的角度,论述如何进行灾害风险评估、制定应急预案和采取有效的减灾措施,以降低地质灾害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四、实验分析题(本大题共4个小题,共40分)1、(本题10分)对某地区的地质遗迹保护现状进行调查和评估,分析存在的问题和威胁,制定科学合理的保护规划和管理措施。2、(本题10分)开展实验分析河流地貌的形成过程。建立河流模型,控制水流速度和流量,观察河道的侵蚀、沉积和岸坡变化,研究河流动力与地貌形态演变的关系,为水利工程和河流治理提供理论依据。3、(本题10分)观察某地区的峡谷地貌,分析峡谷的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