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二模 地理(江苏盐城卷)(全解全析)_第1页
2024年中考二模 地理(江苏盐城卷)(全解全析)_第2页
2024年中考二模 地理(江苏盐城卷)(全解全析)_第3页
2024年中考二模 地理(江苏盐城卷)(全解全析)_第4页
2024年中考二模 地理(江苏盐城卷)(全解全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江苏盐城卷)地理(考试时间:30分钟试卷满分:2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Ⅰ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0.5分,共1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西藏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于2020年宣告消除绝对贫困。位于羌塘自然保护区的双湖县,是我国海拔最高的县,空气含氧量只有平原的40%。2019年年底,双湖县农牧民通过易地搬迁陆续来到海拔较低的雅鲁藏布江北岸,转移就业,开启新生活,实现了既要“绿起来”又要“富起来”的生态脱贫目标。根据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小题。1.读图可知西藏内部的地理差异体现在(

)A.河流集中在西北部 B.青稞多分布在河谷C.人口西部多东部少 D.降水西北多东南少2.双湖县农牧民易地搬迁对双湖县的影响有(

)①草场退化严重

②改善生态环境

③湿地面积减少

④提高生活质量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答案】1.B2.D【解析】1.读图可得,西藏河流集中在东南部,青稞多分布在河谷地区,人口西部少,东部多,降水西北少,东南多,排除ACD,故选B。2.易地搬迁对双湖县的影响是:草场退化现象得到缓解、改善生态环境、湿地面积增加、提高生活质量,故②④正确,故选D。【点睛】西藏自治区是中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北邻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东连四川省,东北紧靠青海省,东南连接云南省,南与缅甸、印度、不丹、尼泊尔等国家毗邻,全区面积120.223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8,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中仅次于新疆,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素有“世界屋脊”之称。风能作为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有很高的利用价值。读我国风能储量及风电场分布图、海上风电站建设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3.我国风电场主要分布在北部和(

)A.沿海地区 B.内陆地区 C.青藏地区 D.西北地区4.风轮是把风的动能转变为机械能的重要部件,它由两只(或更多只)螺旋桨形的叶轮组成,当风吹向桨叶时,桨叶上产生气动力驱动风轮转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风电场风轮的桨叶应朝向(

)A.西北方向 B.东北方向 C.西南方向 D.东南方向5.推广使用清洁能源的意义是(

)①全面取代煤炭②保护生态环境③降低生产成本④减少二氧化碳排放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②③【答案】3.A4.D5.B【解析】3.读图可知,我国风电场主要分布在北部地区和沿海地区,风力资源丰富,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4.受夏季风的影响,我国沿海地区风力资源丰富。沿海地区风电场风轮的桨叶应朝夏季风来的方向,我国夏季吹东南风,故朝向东南。故选D。5.新能源的广泛使用新能源可以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从而改善大气质量,保护生态环境,②④正确。但是目前化石能源依然是主要的能源来源,使用新能源并不能全面取代煤炭,①错误;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并不能降低生产成本,③错误,排除ACD。故选B。【点睛】清洁能源即绿色能源,是指不排放污染物、能够直接用于生产生活的能源,包括地热能、水能、生物能、风能、海洋能、氢能和太阳能。十四五规划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重大战略,黄河含沙量巨大,河水挟带大量泥沙在入海口处形成了“黄龙入海”的景观,下图示意黄河干流沿途的河水含沙量变化(下图),完成下面小题。6.黄河中游含沙量最大的季节一般出现在(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7.水文站观测的含沙量可知,从河口到陕县河段河流含沙量最大,原因是(

)A.黄河冬季有结冰期 B.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C.流经平原地区,土壤肥沃 D.流经湿润、半湿润区,河流流量大8.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最有效的措施是(

)A.发展航运 B.严禁捕捞 C.陡坡开垦 D.植树造林【答案】6.B7.B8.D【解析】6.黄河中游穿行于土质疏松、植被稀少的黄土高原,在夏季暴雨的冲刷下,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有汾河、渭河等支流汇入,随着流量的不断增加,河水的含沙量也急剧上升。故黄河中游含沙量最大的季节一般出现夏季。故选B。7.河口是黄河上中游的分界线,桃花峪是中下游的分界线,从河口到陕县河段为黄河的中游,黄河中游流经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河流含沙量大增,B符合题意,C错误;与有无结冰期无关,排除A;流经半干旱、半湿润地区,D错误。故选B。8.发展航运、陡坡开垦都不利于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AC错误;严禁捕捞不太现实,B错误;植树造林有利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D最有效。故选D。【点睛】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注入渤海。河口以上为黄河上游,河口与桃花峪之间为中游,桃花峪以下为下游,黄河是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新课标·主题活动设计】在课堂上,同学们模拟召开世界气象组织缔约方大会。南极地区的代表称2023年南极地区海冰急剧减少,7月中旬南极海冰面积较多年均值减少260万km2,是有记录以来的最低水平。下图示意南极地区位置及气候资料图和1979—2023年南极地区海冰面积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南极洲主要位于(

)A.热带 B.南温带 C.亚热带 D.南寒带10.7月南极地区(

)处于全年中的冬季 B.降水量开始增大 C.海冰面积开始减少 D.气温达全年最高11.南极地区2023年海冰面积明显减小的原因是(

)A.降雪少于往年 B.全球气候变暖 C.人类大量开采 D.科考导致融化【答案】9.D10.A11.B【解析】9.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极洲绝大部分地处南极圈以南,属于五带中的南寒带。结合题意,故选D。10.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7月太阳直射北半球,南极地区处于全年中的冬季,气温达全年最低,海冰面积不会开始减少,由于气候全年都比较干燥,降水量也不会开始增大。所以,A正确,BCD错误。故选A。11.近年来,由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导致全球气候逐渐变暖,极地地区气温升高,冰川融化,冰雪面积不断缩小,海平面不断升高,与降雪少于往年、人类大量开采和科考无关。结合题意,故选B。【点睛】南极大陆孤独地位于地球的最南端,南极大陆95%以上的面积为厚度极高的冰雪所覆盖,素有“冰雪高原”之称。南极地区气候特点是酷寒、大风和干燥。南极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在考察期间要保护其生态环境。公元399年~412年,僧人法显西行求法,游历三十余国,其旅行见闻《佛国记》是现存最早关于中国与南亚陆海交通的地理文献。图为“法显求法路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2.《佛国记》中有“无冬夏之异,草木常茂,田种随人,无有时节”的记载,其描述的区域是(

)A.印度河上游谷地 B.帕米尔高原C.斯里兰卡沿海平原 D.塔里木盆地13.从顺风的角度考虑,法显从耶婆提国乘船返回中国最适合的时间是(

)A.1月~5月 B.5月~9月C.9月~12月 D.11月~次年3月14.多彩的亚洲文明(

)A.根植于多样的自然环境 B.孕育出相同的民俗风情C.塑造了复杂的亚洲地形 D.凝练成相同的地域文化【答案】12.C13.B14.A【解析】12.根据题干所述“无冬夏之异”,说明该地区全年气温差异不大,再结合该地区“草木常茂,田种随人,无有时节”可以推断,该地区全年气温较高,且降水丰富。印度河上游谷地位于喜马拉雅山区,海拔较高,不会草木常茂,A项错误;帕米尔高原深居内陆,且海拔较高,冬季漫长,气温较低,B项错误;斯里兰卡沿海平原地势平坦,且为季风气候,全年高温,降水丰富,符合《佛国记》的叙述,故C项正确;塔里木盆地降水少,且气温年变化大,不可能草木常茂,D选项错误。故选C。1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5—9月为北半球夏季,南海海域盛行西南季风,东海、黄海海域盛行东南季风,乘船从耶婆提国返回中国顺风顺水,因此时间最合适,B正确。1月—5月中,1月—3月南海海域主要盛行东北风,4—5月东北风减弱并转换为西南风,乘船返回中国1月—3月时逆风逆水,不利于船的航行,A错误;11月—次年3月,南海海域盛行东北季风,东海和南海盛行西北季风,乘船从耶婆提国返回中国逆风逆水,不利于船的航行,D错误;9月—12月南海海域西南风开始减弱,并转换为东北风,也不适宜乘船回国,C错误;故选B。14.多彩的亚洲文明根植于多样的自然环境,A正确;多彩的亚洲文明孕育出了不同的民俗风情,B错误;文明的形成会受到地形的影响,而不是塑造了地形,C错误;地域之间的文化差异很大,D错误;故选A。【点睛】亚洲主要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亚洲北临北冰洋,东临太平洋,南临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北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东南与大洋洲隔海相望。亚洲北部深入北极圈内,南部延伸到赤道以南,亚洲地跨寒、温、热三带,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山地两侧降水情况往往不同。下图为山地两侧暖湿气流运动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5.若丙地的气温为12℃,则甲地的气温是(

)A.1.8℃ B.30℃ C.10.2℃ D.-6℃16.关于乙、丁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乙地位于背风坡,降水少 B.丁地位于迎风坡,降水少C.乙地位于迎风坡,降水多 D.丁地位于背风坡,降水多17.造成山地两侧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季风 C.海陆位置 D.纬度位置【答案】15.B16.C17.A【解析】15.一般情况下,海拔每增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读图可知,丙地海拔约为3000米,气温为12℃,甲地海拔约为0米,则甲地的气温约为12℃+(3000-0)÷100×0.6℃=30℃。故选B。16.读图可知,乙地位于迎风坡,降水多;丁地位于背风坡,降水少。所以,C正确,ABD错误。故选C。17.山脉对低层空气运动的阻挡作用,使迎风坡和背风坡的水分、温度状况也会产生差异,这体现的是地形因素对气候的影响,与季风、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无关。故选A。【点睛】世界各地的气候为什么会千差万别?简单地说,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地势因素、洋流因素及人类活动等,也是影响气温和降水的主要因素。2021年07月29日14时15分,在美国阿拉斯加州以南海域(55.40°N,158.00°W)发生8.2级地震,美国国家气象局向阿拉斯加州南部等地区发布了海啸警报。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8.关于此次地震我们不可能得出的结论是(

)A.阿拉斯加州处于板块内部 B.阿拉斯加州处于板块交界处C.阿拉斯加州处于火山、地震带上 D.阿拉斯加州处于地壳运动活跃的区域19.图2中实验是为了模拟(

)A.海陆变迁 B.大陆漂移 C.板块挤压 D.板块张裂20.下列地理事物成因与实验相似的是(

)①喜马拉雅山脉

②红海变大

③阿尔卑斯山脉

④大西洋扩大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18.A19.C20.B【解析】18.全球分为六大板块和若干小板块,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比较活跃,世界上的火山、地震,也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地带。阿拉斯加州南部发生8.2级地震,可推知,阿拉斯加州位于板块交界处,处于火山、地震带上,地壳运动活跃,A结论错误,BCD结论正确。本题要求选择属于“不可能得出的结论”的一项,A选项符合题意,故选A。19.读图可知,图2的实验内容为两个板块做相对运动,即在做碰撞挤压运动,C正确,D错误;海陆变迁是海洋变陆地,陆地变海洋;大陆漂移是随着时间推移,大陆分裂并缓慢漂移分离,图2未体现出,AB错误。故选C。20.图2中实验模拟了板块碰撞挤压运动,据所学知识可知,板块碰撞挤压边界,容易形成山脉、高原,板块张裂拉伸边界容易形成裂谷和海洋。喜马拉雅山脉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边界,阿尔卑斯山脉位于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碰撞挤压边界,喜马拉雅山脉和阿尔卑斯山脉都是板块碰撞挤压形成的,B正确;红海和大西洋扩大是板块张裂的结果,ACD错误。故选B。【点睛】全球岩石圈划分为六大板块: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板块内部,地壳运动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第Ⅱ卷二、解答题(2小题,共10分)21.阅读中东地图,回答下列问题。(5分)(1)中东石油资源丰富,所以它被称之为(

)(1分)A.世界加油站 B.世界工厂 C.世界石油宝库 D.三洲五海之地(2)图中D代表的是运河,它沟通了红海和(填名称),石油输出到西欧,走最近的路线必须经过该运河。(2分)(3)中东淡水资源缺乏,甚至出现“水比油贵”的现象,以下解决缺水问题的做法错误的是(

)(1分)A.海水淡化 B.采用节水的灌溉措施比如滴灌、喷灌 C.大力开采地下水 D.提倡节约用水(4)中东地区大部分居民信仰教,宗教争端是中东冲突不断的原因之一。(1分)【答案】(1)C(2)苏伊士地中海(3)C(4)伊斯兰教【分析】本大题以中东地图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中东的石油资源、水资源、民族人种宗教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培养学生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详解】(1)中东是目前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生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因此其被称为“世界石油宝库”,是因为石油资源丰富,故C正确;世界加油站是指俄罗斯,A错误;世界工厂一般是指中国,B错误;三洲五海之地是指中东地区的地理位置,与石油资源丰富无关,D错误。故选C。(2)图中D是亚洲与非洲之间的苏伊士运河,是亚非两大洲的分界线,它沟通了南面的红海和北面的地中海,石油输出到西欧,走最近的路线必须经过该运河。(3)中东地区地处“三洲五海”之地,附近有丰富的海水,可实施海水淡化,以补充水源,故A选项正确;在农业发展方面,采用滴灌、喷灌技术,发展节水农业,有利于节约用水,缓解缺水问题,故B选项正确;中东地区沙漠广布,地下水较深且水量较少,如果大力开采地下水,可能会导致地质沉降,生态环境恶化,故C选项错误;通过节约用水可以缓解缺水问题,故D选项正确。根据题干要求应选择做法错误的选项,故符合题意的选项应为C。(4)中东地区的居民以阿拉伯人为主,还有少数波斯人、土耳其人和犹太人,其中阿拉伯人、波斯人、土耳其人大多信仰伊斯兰教,犹太人信仰犹太教,故中东地区大部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