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法律谚语面试题目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1.“法律不强人所难”体现的是法律的()A.公正性B.合理性C.确定性D.灵活性答案:B2.“迟来的正义非正义”强调的是()A.执法效率B.司法公正C.立法民主D.守法自觉答案:A3.“任何人不得从其违法行为中获利”这一谚语体现的是()A.责任自负原则B.公平原则C.合法原则D.公序良俗原则答案:A4.“法无授权不可为”主要是针对()而言的。A.公民B.企业C.政府D.社会组织答案:C5.“有损害即有救济”体现的是法律的()A.预防功能B.教育功能C.补偿功能D.强制功能答案:C6.“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反映的是()A.物权的排他性B.人身权的专属性C.债权的相对性D.知识产权的独占性答案:A7.“不知法律不免责”体现的是()A.法律的严肃性B.法律的公开性C.法律的强制性D.法律的确定性答案:A8.“法律不保护权利上的睡眠者”,这意味着()A.权利需要积极行使B.权利可以放弃C.权利不受保护D.权利具有期限性答案:A9.“徒法不足以自行”表明()A.法律需要人的执行B.法律是不完善的C.法律需要解释D.法律需要监督答案:A10.“举证之所在,败诉之所在”强调的是()A.举证责任的重要性B.证据的真实性C.诉讼的风险性D.司法的公正性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1.“法无禁止即自由”适用于()A.公民B.企业C.社会组织D.政府答案:ABC2.“没有救济就没有权利”中的“救济”包括()A.司法救济B.行政救济C.社会救济D.自力救济答案:ABCD3.以下体现法律平等性的法律谚语有()A.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B.同一的太阳照着他的宫殿,也不曾避过了我们的草屋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D.任何人不得凌驾于法律之上答案:ABCD4.“刑罚的威慑力不在于刑罚的严酷性,而在于其不可避免性”,这一谚语涉及()A.刑罚的目的B.刑罚的适用C.犯罪的预防D.司法的公正性答案:ABC5.以下体现程序正义的法律谚语有()A.正义不仅要实现,而且要以看得见的方式实现B.听讼当审事实,观色伪,则自然曲直分明C.兼听则明,偏信则暗D.任何人在被证明有罪之前应被推定为无罪答案:ABCD6.“正义有着一张普洛透斯似的脸”表明()A.正义的多样性B.正义的相对性C.正义的主观性D.正义的客观性答案:ABC7.与“合同必须遵守”相关的法律谚语有()A.契约是当事人之间的法律B.约定必须信守C.一言既出,驷马难追D.诚实信用是最好的政策答案:ABC8.下列体现法治精神的法律谚语有()A.法者,治之端也B.法治应包含两重意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C.法治兴则国兴,法治强则国强D.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答案:ABC9.“谁主张,谁举证”适用于()A.民事诉讼B.刑事诉讼C.部分行政诉讼D.所有诉讼答案:AC10.“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这一谚语表明()A.法律与道德的联系B.法律的底线性C.道德对法律的补充D.法律的局限性答案:ABC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1.“法律的生命不在于逻辑,而在于经验”,这表明法律不需要逻辑。()答案:错误2.“一兔走,百人追之。积兔于市,过而不顾。非不欲兔,分定不可争也。”体现的是物权的公示公信原则。()答案:正确3.“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这表明任何违法犯罪行为都必然受到法律制裁。()答案:正确4.“法立于上则俗成于下”,说明法律的制定对社会风俗有引导作用。()答案:正确5.“法律是显露的道德,道德是隐藏的法律”,说明法律和道德没有本质区别。()答案:错误6.“一次不公的裁判比多次不平的举动为祸尤烈。因为这些不平的举动不过弄脏了水流,而不公的裁判则把水源败坏了。”强调的是司法公正的重要性。()答案:正确7.“紧急时无法律”,意味着在紧急情况下可以完全不遵守法律。()答案:错误8.“恶法亦法”强调的是法律的权威性,即使是不良的法律也应遵守。()答案:正确9.“正义会迟到,但不会缺席”,这说明正义的实现可以不受时间限制。()答案:错误10.“刑罚知其所加,则邪恶知其所畏”,表明刑罚的威慑作用取决于其明确性。()答案:正确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4题)1.简述“法不阿贵,绳不挠曲”的含义。答案:这一谚语的意思是法律不偏袒有权有势的人,墨线不向弯曲的地方倾斜。强调法律的公正性和平等性,在适用法律时不应因对象的地位、财富等因素而有所不同。2.请解释“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答案:法律在治理国家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它是治理国家的重要工具。而良法,即良好的法律,是实现善治的前提条件。良法应符合公平、正义等价值,能有效调整社会关系,促进社会发展。3.阐述“法律的力量应当跟随着公民,就像影子跟随着身体一样”的内涵。答案:这句话意味着法律应当时刻伴随公民,保障公民权利。公民在社会生活各个方面都应受到法律的保护和约束,法律应无处不在,随时维护公民合法权益并规范公民行为。4.简要说明“法者,所以兴功惧暴也;律者,所以定分止争也”。答案:该谚语表明法律的作用,法是用来奖功惩暴的,律是用来确定名分、止息纷争的,体现了法律具有奖惩和定分止争等功能。五、讨论题(每题5分,共4题)1.讨论“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是在法律面前人人是平等的”。答案:法律不能改变人们在社会中先天或后天的差异,如财富、地位等方面不能做到让所有人完全相同。但在法律面前,无论何人都要受法律的约束和保护,适用同样的法律规则,没有特权,这体现了法律的公平性和平等性的统一。2.如何理解“法律是一种不断完善的实践”?答案:法律需适应社会发展不断调整。随着社会变化,新问题出现,立法、执法、司法等环节不断总结经验改进,以更好实现法律价值,满足社会需求,所以是不断完善的实践。3.分析“最好的法律从习惯产生”。答案:习惯是社会成员长期遵循的行为方式。习惯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