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法律知识考试题及答案大全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1.我国的根本大法是()A.刑法B.民法C.宪法D.诉讼法答案:C2.以下哪种行为在法律上属于民事侵权行为()A.按时纳税B.破坏他人财物C.举报犯罪D.遵守交通规则答案:B3.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A.始于出生终于死亡B.18岁开始C.16岁开始D.结婚后开始答案:A4.我国刑法规定,已满()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A.14B.16C.18D.20答案:B5.在合同中,()是合同的核心内容。A.当事人B.标的C.数量D.违约责任答案:B6.以下哪种纠纷属于劳动争议()A.邻里纠纷B.员工与用人单位关于工资的纠纷C.交通事故纠纷D.消费者与商家纠纷答案:B7.我国法律规定,土地所有权归()所有。A.个人B.集体C.国家和集体D.国家答案:C8.行政复议机关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日内作出行政复议决定。A.30B.60C.90D.120答案:B9.以下哪项不属于知识产权()A.商标权B.著作权C.房屋所有权D.专利权答案:C10.民事诉讼中,一般的举证责任由()承担。A.原告B.被告C.法院D.证人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题)1.我国法律的表现形式包括()A.宪法B.法律C.行政法规D.地方性法规E.规章答案:ABCDE2.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条件包括()A.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B.意思表示真实C.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D.不违背公序良俗E.经过公证答案:ABCD3.犯罪的构成要件包括()A.犯罪主体B.犯罪客体C.犯罪主观方面D.犯罪客观方面E.犯罪动机答案:ABCD4.合同的解除方式有()A.约定解除B.法定解除C.单方解除D.双方解除E.自动解除答案:AB5.以下哪些属于劳动者的权利()A.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B.休息休假的权利C.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D.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E.遵守劳动纪律的权利答案:ABCD6.我国的刑罚种类包括()A.主刑B.附加刑C.罚款D.没收财产E.驱逐出境答案:AB7.以下属于物权的有()A.所有权B.用益物权C.担保物权D.债权E.知识产权答案:ABC8.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包括()A.对行政拘留不服的B.对行政机关查封财产不服的C.对行政机关的内部人事任免不服的D.对行政机关不依法发放抚恤金不服的E.对抽象行政行为不服的答案:ABD9.知识产权的特征包括()A.专有性B.地域性C.时间性D.无形性E.普遍性答案:ABCD10.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包括()A.当事人诉讼权利平等原则B.辩论原则C.处分原则D.调解原则E.检察监督原则答案:ABCDE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1.不满14周岁的人犯罪不负刑事责任。()答案:正确2.合同必须采用书面形式才有效。()答案:错误3.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答案:正确4.只有司法机关才能对公民的财产进行查封、扣押。()答案:错误5.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同时产生,同时消灭。()答案:正确6.行政处罚包括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行政拘留等。()答案:正确7.著作权自作品发表之日起产生。()答案:错误8.在民事诉讼中,所有案件都必须公开审理。()答案:错误9.行政机关可以随意制定行政规章。()答案:错误10.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享有知悉其购买的商品真实情况的权利。()答案:正确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4题)1.简述法律的作用。答案:法律的作用包括规范作用和社会作用。规范作用有指引、评价、教育、预测和强制作用。社会作用包括维护统治阶级的阶级统治和执行社会公共事务。2.简述犯罪未遂的概念和特征。答案:犯罪未遂是指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犯罪停止形态。特征为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犯罪未得逞,犯罪未得逞是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3.简述合同履行的原则。答案:合同履行的原则包括全面履行原则、诚实信用原则、协作履行原则等。全面履行原则要求当事人按照合同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诚实信用原则贯穿合同履行的全过程。4.简述民事诉讼中的回避制度。答案:回避制度是指审判人员、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人有法定情形时,必须回避,不参与案件审理的制度。法定情形包括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诉讼代理人近亲属等情形。五、讨论题(每题5分,共4题)1.讨论法律对社会秩序维护的重要性。答案:法律为社会秩序提供明确规范,明确人们能做和不能做的事。通过对违法犯罪行为的惩处,威慑潜在的破坏者。同时保障公民权利,使公民能在有序环境中生活、工作,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2.如何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答案:加强法制教育,从学校教育抓起,普及法律知识。利用媒体宣传法律案例等,使公民了解法律后果。鼓励公民参与法律实践,如社区法律咨询等。3.讨论劳动法律对保护劳动者权益的意义。答案:劳动法律明确了劳动者的权利,如工资、休息休假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经费拨付协议书
- 绿化收购协议书
- 美伊谈判协议书
- 道路刷黑协议书
- 混凝土临时供货协议书
- 资金三方协议书
- 纱窗合作协议书
- 财务调账协议书
- 美女婚前协议书
- 拆迁后产权调换协议书
- 软装搭配与色彩运用考核试卷
- 合伙经营吊车协议书
- 民办非企业会计制度
- 2023光伏发电站快速频率响应检测规程
- 【MOOC】《学术交流英语》(东南大学)章节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 数字经济学导论-全套课件
- GB/T 2934-2007联运通用平托盘主要尺寸及公差
- 新沪教牛津版七年级上册英语全册教案
- 《航空专业英语》课件维修专业基础英语R1
- 【课件】第17课实验与多元——20世纪以来的西方美术课件高中美术人教版(2019)美术鉴赏
- 2024年义务教育国家课程设置实施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