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4-T 3256-2025 古建筑数字化采集规范 本体_第1页
DB14-T 3256-2025 古建筑数字化采集规范 本体_第2页
DB14-T 3256-2025 古建筑数字化采集规范 本体_第3页
DB14-T 3256-2025 古建筑数字化采集规范 本体_第4页
DB14-T 3256-2025 古建筑数字化采集规范 本体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4I 3 3 3 5 5 6 7 7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志荣、刁常宇、欧阳盼、薛峰、3古建筑数字化采集规范本体制测量、三维扫描、摄影测量、质量检验、成果归档等方面ISO/CIE11664—6:2014比色法第6部分:CIEDE2000色差公式(Colorimetry—Part6:CIEDE2000Colour—differenceformulaCIED3.143.23.33.4在点云中便于识别选取的或者专门测量得到的用于识别3.53.63.7通过若干三角形、四边形等多边形表示的文物空间信息的三维3.8文物非隐蔽表面的网格模型统计面积与文物实际3.93.103.1153.123.13相同观测条件下得到的一组独立观测误差的平方和的均值的平方根,也称均方根差。4缩略语b)重要性顺序:从重要到次要排序;c)独立序列原则:单个古建筑作为独立序列编号;d)编号图制作:完成编号后应编制编号图,包含建筑位置、编号对应关系及重要等级。5.2.1.1总图测绘65.2.2.1采用无损采集技术设备(如激光扫描、近景摄影测量等),避免对古建筑本体及环5.2.3.2时间应采用北京时间。5.3.1.1应建立全流程质量记录,包括数据完整性、可用性检查结果。5.3.1.2应采用两级检查(作业组自查、项目组复查)、一级验5.5作业安全与文物保护5.5.2.1不得破坏古建筑本体及周边环境;77.2方案设计7.2.1方案设计应遵循CH/T1004、WW/T0006和7.2.2实施方案宜经过相关专家论证,经批准的方案应严8.2控制点布设8b)采用人工标志点时,不得损害古建筑本体结构。b)宜均匀分布,形态变化显著区域(如檐角、斗拱)8.2.1.3多文物场景:存在古建筑、壁画、彩塑并存时,控制网应整体设计;8.2.1.4长期监测:需多次扫描比对的古建筑,应布设8.2.2.1靶标结合:扫描需靶标点时,控制点可与靶标点共用;靶标体积、密度按扫描设备精度要求8.2.2.2无人机布设:控制点均匀布设于航8.3控制点测量),8.3.3控制测量结果应满足控制点的中误差值小于技术指标精三维扫描设备根据文物特点、采集技术指标选择。三维扫描作业按照CH/Z3017开展,且符合以下b)采集目标的特征不明显,应引入控制坐标;9f)可采用脚手架、摇臂、升降台等设施进行辅助作业。9.2.1扫描站布设9.2.2标靶设置c)标靶应在相邻两扫描站连线的中点附近区域,均匀布置且高低错落;e)标靶不易设置区域,可选择在点云中有明显特征的点、线等来代替标靶。9.2.3数据采集a)作业前将仪器放置在观测环境中进行温度平衡;e)整体采集分辨率较低时,对标靶进行精h)每组数据现场扫描完成后,立即进行以下检查:3)扫描仪输出的校准记录、单站扫描记录和拼接记录无异常数据反9.2.4网格模型生成三维扫描采集的点云数据宜使用扫描仪配套软件或通用软件,按以下要求进行基本处理生成网格b)应对数据进行降噪,并过滤、剔除异常点;10.1基本要求b)色彩均匀的区域宜使用分光光度计采集壁画代表色;f)航摄影像航向重叠度≥75%,旁向重叠度≥610.2拍摄流程c)按文物纹理特点布设光源,调整类型、位置、角度及亮度以减少阴影、反光与光晕。b)感光度(ISO)≤400,无补光条件下≤640;a)色卡与文物局部同框,色卡占比≥50%且画面清晰;c)单张色卡无法满足一致性时,分区拍摄并评估色差。b)每组数据拍摄后立即检查:3)特征点相邻照片数及网格模型完整c)发现不合格项时重新拍摄或补充拍10.3数据处理流程a)检查图像失焦情况,整体调节曝光与色彩;b)使用有效期内的显示器校准文件,确保颜色a)按分块数最少原则划分模型区块,相邻区块无重叠;c)模型贴图纹理的精细度、真实性、颜色模式及规格;11.2TDOM质量12.2结项报告编制采集成果整理完成后编写结项报告,报告应包括以下内b)技术工作情况:技术路线、操作流程c)成果检查情况:检查方法和检查结果;12.3归档保存c)与网格模型映射的位置误差≤2倍模型精度。1234512345表述基础、台基、大木构架、围护结构、屋面、小木作、装饰艺术构67123456789古建筑本体数字化原始数据采集记录内容可古建筑本体数字化采集原始数据检查内容可1234512345678色a)使用专业仪器采集文物特征颜色区域的lab数据,包括2°、10°、c)采样点标注位置与实际采样区域一致,并且标注半径与采样半径一提供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