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1湖北省鄂东南省级示范高中教育教学改革联盟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考古发掘表明,春秋时期蔡昭侯墓的随葬礼器组合已与大型楚墓相同,还有大量楚式纹饰风格的漆器。吴地原本盛行的平地起冢、不施葬具的土墩墓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深挖的墓坑和逐渐增多的葬具,随葬的青铜器种类及其组合也日益楚化。这说明当时楚国A.手工业制造技术领先 B.文化辐射效应凸显 C.区域整合已趋于完成 D.极力推崇军事扩张【答案】B【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春秋时期的中国。根据材料可知,从蔡昭侯墓随葬礼器组合与楚墓相同、有楚式纹饰漆器,以及吴地墓葬形式和随葬青铜器组合日益楚化等内容,可以看出楚国文化对周边地区产生了影响,文化辐射效应凸显,B项正确;题干主要强调蔡昭侯墓和吴地出现大量楚式风格的器物及墓葬形式变化,重点在于文化风格的传播,而非楚国手工业制造技术是否领先,没有与其他地区技术对比的信息,排除A项;仅从墓葬文化方面的一些变化,不能得出区域整合已趋于完成的结论,这属于过度推断,排除C项;题干中完全没有涉及楚国军事扩张的相关内容,排除D项。故选B项。2.据《睡虎地秦简》记载:郡县所任用的佐,在其他郡县做事而不到任管理职务的,按轻微的犯令论处;在战争期间,官吏不听从派遣,则要受到较重的惩罚。这反映了秦朝A.法律体系完备且量刑公正 B.维护官僚体系的运行秩序C.严刑峻法以强化中央集权 D.官吏选拔制度的严格规范【答案】B【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秦朝(中国)。题干中“平时轻罚”与“战时重罚”的措施旨在确保官吏各司其职,维持官僚机构的正常运作,B项正确;“体系完备”表述绝对,且量刑因时调整并非“公正”核心体现,排除A项;平时轻罚与严刑峻法相悖,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官吏选拔环节,而是针对履职行为的规范,排除D项。故选B项。3.僧诗是文学史上的一种现象,根据陈尚君对唐代诗人及诗僧占考订的数据制作下表,这可用于说明地域诗人占籍诗僧占籍占比(四舍五入)京兆府18631.60%都畿道20021%河南道157117%河东道1494270%河北道24583.30%山南东道7745.20%山南西道4125%陇右道2713.70%淮南道6046.70%江南东道404641580%江南西道159106.30%剑南道6657.60%岭南道27414.80%A.诗僧分布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正相关 B.北方地区的诗僧数量远高于南方地区C.唐朝时期佛教的文化影响力持续强化 D.唐朝僧人群体已经出现了世俗化现象【答案】D【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唐代中国。根据表格信息可知,诗僧群体的存在以及他们在不同地区的分布情况,说明僧人开始参与到文学创作之中,而文学创作在当时是世俗文化的一部分,这反映出唐朝僧人群体已经出现了世俗化现象,融入世俗社会的文化生活,D项正确;从表格中可以看到,江南东道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唐朝时江南地区经济较为发达),其诗僧占籍有64人,占比15.80%,但山南西道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江南东道较低,诗僧占比却达到25%,可见诗僧分布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并非正相关,排除A项;从表格数据计算可得,北方地区(如京兆府、都畿道、河南道、河东道、河北道、陇右道等)诗僧数量总和为3+2+11+4+8+1=29人;南方地区(如淮南道、江南东道、江南西道、剑南道、岭南道等)诗僧数量总和为4+64+10+5+4=87人,南方地区诗僧数量远高于北方地区,排除B项;表格只是呈现了唐代不同地区诗人和诗僧的占籍情况,没有关于唐朝时期佛教文化影响力随时间变化的相关信息,无法得出佛教文化影响力持续强化的结论,排除C项。故选D项。4.宋代科举考试要求考生在籍贯所在地参考,不得在寄居地参加考试,境外士人需经开封府审查同意。士人参考前须有保官或保人担保籍贯、才学、品行等多项信息,担保者必须严格审核应举者信息的真实性,若考生违制,担保者受罚。这些举措意在A.提升官员文化素养 B.保障士族政治特权 C.维护科举考试公正 D.增强社会阶层流动【答案】C【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代(中国)。材料中要求考生在籍贯所在地参考、对境外士人审查、让保官或保人担保等措施,都是为了防止考生在籍贯等方面造假、确保考生才学品行等真实,从而维护科举考试的公正,C项正确;这些举措不能提升官僚文化素养,排除A项;这些举措打破了士族阶层对仕途的垄断,排除B项;这些举措的直接目的是为了科举公正,增强社会的流动性是维护科举考试公正带来的结果和整体影响,排除D项。故选C项。5.清朝前中期山西商号“大盛魁”开拓蒙俄市场,将内地丝绸、茶叶、瓷器运往蒙俄,从当地购入毛皮、牲畜,带动沿途市镇发展。它以归化城为总号,于库伦、恰克图等地区设分号,推行“伙计制”,员工凭劳动获股分红。这可用于说明当时A.全国性统一市场形成 B.自然经济加速解体 C.长途贸易与商业创新 D.市镇商业分工细化【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为本质题。根据题目具体时空信息可知准确时空为清朝(中国)。题干通过“大盛魁”商号跨区域贸易活动,设立分号拓展商业版图,创新的“伙计制”激励员工等,体现了区域长途贸易与商业管理运营模式的创新,C项正确;题目侧重于蒙俄贸易,而非国内不同区域间的联动,未直接体现全国性市场的整合,排除A项;自然经济解体主要发生在鸦片战争后,与清朝前中期时间不符,排除B项;市镇分工强调同一区域内不同行业的专业化,而大盛魁的贸易是跨区域资源流动,与市镇内部的分工细化无关,排除D项。故选C项。6.彭南生对近代江南地区公开出版的有关工商业会馆、公所421份碑刻分布时期进行整理,绘制了下表,这可用于说明近代江南地区分布时期数量(份)占样本总数%1840-1870年12128.741871-1880年7016.631881-1890年4510.691891-1900年6214.731901-1911年6314.961912-1927年430.211928-1949年174.04总计421100A.旧式会馆公所持续减少 B.传统工商业秩序受到冲击 C.沦为外国资本主义附庸 D.受国内社会局势影响较小【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840年—1949年中国。据材料可知从1840-1870年到1928-1949年,碑刻数量整体呈现先有波动,后在后期(1928-1949年)占比大幅下降的趋势。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列强经济侵略加剧,自然经济逐渐解体,传统工商业受到冲击。随着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传统工商业的发展环境发生变化,会馆、公所作为传统工商业的组织形式,其发展也受到影响,这可以说明传统工商业秩序受到冲击,B项正确;表格统计的是不同时期公开出版的有关工商业会馆、公所的碑刻数量,并非旧式会馆公所的实际数量。从碑刻数量变化不能直接得出旧式会馆公所持续减少的结论,有可能只是不同时期碑刻留存或记录的情况不同,排除A项;材料仅展示了江南地区工商业会馆、公所碑刻的分布时期和数量情况,没有任何信息表明江南地区工商业沦为外国资本主义的附庸,无法从表格数据中得出这一结论,排除C项;1840年以后,中国国内社会局势发生了巨大变化,如列强侵略、政治变革、社会动荡等。而从表格中不同时期碑刻数量的变化可以看出,江南地区工商业会馆、公所的发展是受到这些社会局势变化影响的,并非受国内社会局势影响较小,排除D项。故选B项。7.1913年的西姆拉会议直接要求划分中藏界限,把青海南部地区划入内藏。不久,西宁举人丁耀奎在京愤然上《袁大总统青海建省政见书》,认为青海“南为川藏辅车,北接新疆后路”,为国家长治久安计,必须尽快筹备经营建省,但袁世凯亲批“猥以款难,议格”而罢论。这反映出当时A.边疆危机激发士人救亡意识 B.北洋政府缺乏近代国家观念C.民主政治进程面临严重阻碍 D.国家治理受制军阀割据困局【答案】A【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13年(中国)。材料中“1913年西姆拉会议妄图划分中藏界限,将青海南部地区划入内藏”,在此边疆危机下,西宁举人丁耀奎愤而上书建议青海建省,体现了士人面对边疆危机时的救亡意识,A项正确;袁世凯虽以款项困难为由搁置青海建省提议,但不能就此说明北洋政府缺乏近代国家意识,实际上北洋政府在一定程度上也采取过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措施,排除B项;材料主要围绕边疆危机及青海建省提议被搁置,重点并非民主政治进程问题,与题干主旨不符,排除C项;此时不是军阀割据时期,排除D项。故选A项。8.下表为学者对1982-2024年学界关于某会议研究聚焦点和热点议题制定的关键词网络共现聚类表,据此可知该会议关键词网络共现聚类表编号聚类名称聚类关键词#0毛泽东伟大功绩;历史地位;历史启示;思想路线;自我革命;若干问题;领导干部;统战工作;民族复兴#1领导地位核心地位;王明路线;斗争策略;民主精神;历史决议#2精神精神内涵;光辉典范;民主团结;价值导向;当代价值;红色文化;作风建设#3弘扬转折;历史价值;时代价值;群众路线;干部作风;基层党建#4周恩来重要作用;军事指挥;责任担当;承前启后#5独立自主实事求是;解放思想;核心领导;民主集中;革命精神#6长征红军长征;转折点;历史过程;过程论#7张闻天历史贡献;历史背景;精神财富;继承发展;王稼祥#8政治路线领导核心;理论积累;组织路线;军事路线;政治文化#9中央红军中共中央;群众工作;道路自信;考证#10党的建设指导思想;国情认识;历史意义;多维价值;话语体系A.标志着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正式确立C.中共开始独立自主领导中国革命 D.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答案】C【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现代中国。从表格中的关键词“领导地位”“独立自主”“长征”“转折”等可以推断出该会议是遵义会议,遵义会议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的正确领导,是中共独立自主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起点,C项正确;“标志着革命面貌焕然一新”是中共一大的意义,从表格中的关键词如“领导地位”“独立自主”“长征”等,可以看出不是在描述中共一大,排除A项;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是瓦窑堡会议的内容,表格中的关键词未突出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相关的内容,排除B项;“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是中共七大的内容,表格中的关键词与中共七大的主要内容不相符,排除D项。故选C项。9.20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陕北民歌的主题逐渐从以家庭生活和个人情爱向家国转变,将民众个人情爱融入民族大义,逐步建立民众对于家国的想象,出现《拥护八路军》、《三十里铺》、《摘豆角》等优秀民歌,此类民歌的涌现A.丰富了民间歌谣的艺术形式 B.展现了陕北民歌的地域特色C.发挥了革命战争的动员作用 D.反映了革命群体的成功塑造【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推断题。根据材料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20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的中国。根据材料概括可知:20世纪30年代末40年代初正处于抗日战争时期,陕北是抗日根据地之一。民歌主题向家国转变,融入民族大义,如《拥护八路军》等,能激发民众的爱国热情和对革命队伍的支持,起到动员民众参与革命战争、支持抗战的作用,C项正确;题干重点强调的是陕北民歌主题的转变,从家庭生活和个人情爱向家国转变,而非民歌艺术形式的丰富,排除A项;虽然这些民歌是陕北民歌,但材料强调的是民歌主题内容与民族大义、家国意识的联系,并非突出其地域特色,排除B项;材料主要体现的是通过民歌主题的转变来动员民众,而不是反映革命群体的成功塑造,排除D项。故选C项。10.下图为1951年某画家创作的《多生产!多捐献!》宣传画。这反映了当时我国A.大规模的工业建设正在展开 B.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已经完成C.“双百”方针得到贯彻落实 D.全国民众保家卫国热情高涨【答案】D【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51年的中国。根据1951年创作的《多生产!多捐献!》的宣传画,画中还有“抗美援朝”“爱国公约”等词,结合所学,1950年10月到1953年7月是抗美援朝战争时期,这一时期,国内鼓励积极发展生产,支援前线战场的后勤保障,D项正确;结合所学,大规模的工业建设始于1953年的一五计划,排除A项;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完成是1965年,排除B项;“双百”方针1956年提出,排除C项。故选D项。11.1964年7月,毛泽东在会见日本人士时称“亚洲、非洲、拉丁美洲是第一个中间地带;欧洲、北美加拿大、大洋洲是第二个中间地带。日本也属于第二个中间地带。”此时中国A.试图拓展对外交往空间 B.政党外交已摆脱意识形态 C.“三个世界”理论定型 D.助推世界多极化加速演进【答案】A【解析】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推断题、影响题、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64年(中国)。根据材料可知,毛泽东划分“中间地带”,将众多国家涵盖其中,有利于中国突破当时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限制,尝试与处于“中间地带”的国家加强联系,拓展对外交往空间,A项正确;20世纪60年代,中国的政党外交还未摆脱意识形态的影响,当时国际局势处于冷战背景下,意识形态因素在外交中仍较为重要,排除B项;“三个世界”理论是毛泽东在1974年提出的,1964年时该理论尚未成型,排除C项;20世纪60年代世界多极化趋势刚刚出现,中国提出“中间地带”观点主要是基于自身外交需求,对世界多极化有一定影响,但并非直接推动其加速演进,排除D项。故选A项。12.下表是1995-2006年不同经济类型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示意图,其中三资企业为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资企业。这可用于说明A.国家产业结构日趋合理 B.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建立 C.对外开放水平逐年提升 D.民营经济发展贡献突出【答案】D【解析】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95-2006年(中国)。根据表格信息可知,民营经济占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逐年上升,甚至超过50%,这反映了民营经济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贡献突出,D项正确;民营经济和国有经济主要是所有权不同,产业结构指的是农轻重的组成,表格中没有涉及国家产业结构,排除A项;市场经济体制的初步建立是在21世纪初,材料中也没有涉及市场经济体制,排除B项;国营经济和民营经济是国内产业,材料无法反映对外开放水平逐年提升,排除C项。故选D项。13.古王国以及早王朝时期,国王派遣官员和地方贵族共同治理的合作型治理模式,进入第六王朝以后泰提一世颁布王室敕令将头衔“HrytpaAnspAt”(州的大领主)授予其信任的中央官员,例如被他任命为第2州的州长在他的自传铭文中这样写道:“陛下授予我‘勋爵’、‘唯一的伙伴’和’州的大领主’的头衔。’这主要反映了埃及A.君主专制制度的建立 B.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 C.国家治理模式的困境 D.地方贵族势力的消亡【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为本质题。根据题目具体时空信息可知准确时空为古代埃及。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国王将“州的大领主”头衔授予信任的中央官员,这意味着国王加强了对地方的直接控制,将地方权力收归中央,是中央集权不断强化的表现,B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于早王朝时期或更早,并非材料所主要反映的内容,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国王通过授予头衔加强对地方的管理,是国家治理模式的一种调整和强化,而不是困境,排除C项;地方贵族势力不可能因为国王授予中央官员头衔就消亡,这种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故选B项。14.亚里士多德的思想中有五种类似勇敢的德性,也就是“类勇敢”,基于羞耻和荣誉的公民勇敢、基于战斗经验的军事勇敢、基于无知的勇敢、基于过往运气或者不理性的乐观勇敢、基于血气的冲动勇敢,后将第三种和第四种合并为一种,并提出了一种基于肉体痛苦的恐惧勇敢,这些思想反映出他对A.现实人世的敏锐观察 B.城邦民主政治的失望 C.传统勇敢精神的摒弃 D.道德危机的深刻反思【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希腊)。根据材料中提到的亚里士多德对五种“类勇敢”德性的分类及调整,并结合所学可知,他细致区分了不同动机和表现的勇敢(如公民荣誉、军事经验、无知、乐观、血气冲动等),并新增基于肉体痛苦的恐惧勇敢。这些分类反映出他对人类行为动机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的深刻洞察,体现了他对现实人世的敏锐观察,A项正确;题干中主要论述的是亚里士多德关于“类勇敢”的思想,未直接涉及对城邦民主政治的批判,排除B项;亚里士多德从不同角度去分析和理解勇敢,并没有否定传统勇敢精神的价值,排除C项;道德危机更多指向社会整体伦理崩塌,而材料侧重个体德性分析,排除D项。故选A项。15.位于法国东北部香槟伯爵领地的香槟集市是欧洲中世纪著名的国际性集市。香槟伯爵在骚乱年代维持了秩序,给商人和旅行者提供居所和保护。每次集市开市之前,商人被给予了8天的准备时间,让他们做好租定摊位、打开箱笼、陈列商品等前期工作。香槟集市A.加速世界市场拓展演进 B.是重商主义政策的产物 C.严重阻碍法国王权强化 D.助推商品货币经济发展【答案】D【解析】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中世纪的法国。根据材料可知,香槟集市作为国际性集市,有秩序保障和前期准备时间,为商人提供了良好的交易环境,有利于商品的流通和货币的交易,助推了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D项正确;世界市场的拓展主要是在新航路开辟之后,中世纪的香槟集市主要集中在欧洲区域,对世界市场的拓展演进影响较小,排除A项;重商主义是资本主义兴起时期占统治地位的经济思想,最早出现于15世纪,而香槟集市在中世纪就已存在,时间不符,排除B项;香槟集市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法国的经济活力,而且领主在其领地维持秩序,从长远看经济的发展有利于王权的强化,排除C项。故选D项。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16.【地图与国家疆域】地图是一种便于从空间上理解人类世界的事物、概念、境况、过程和事件的图形展示方式。历史上西方对中国总图的绘制与历史时期西方各种不同的“中国疆域”观念直接相关,体现出对历史中国疆域形象的认识。材料一希腊、罗马时代,欧洲一般以“赛里斯”(Seres)指中国,但当时的欧洲人并不了解中国的“地理形状”或者“疆域形象”,将之放置在地图左上角(东北方向)的亚洲大陆边缘。随着罗马帝国衰落,阿拉伯势力控制了东西方交往的通道,欧洲对中国的认知长期没有显著变化,地图里中国仍是这种几乎无形状可言的模糊形象。宋元时期开始,欧洲对中国的地理信息有了直接接触,地图中的中国也开始有了初步的地理形象。约13-14世纪,中国的称呼从“赛里斯”转为“契丹”或“契丹一蛮子”,中国的疆域形象也开始浮现于欧洲绘制的地图之上,1375年左右,西班牙马略卡学派在绘制中国部分时,标出了汗八里(北京)、行在(杭州)、刺桐(泉州)、明州(宁波)等30多个中国地名,粗略地绘出了中国的海岸线。元明更迭后,众多使节、传教士来到中国、远东地区,中国更为具体的地理信息得以传入欧洲,绘制的中国地图,“China”或“中华帝国”取代了“契丹”成为西方对中国的称呼,各省所辖的府、州、县、卫、所都有相当详细且成体系的呈现,对中国疆域、长城、政区体系,乃至中国的矿产、风俗、动植物等加以介绍。——根据孔迎川《西方舆图所见元明清时期中国疆域形象辨正》整理材料二利玛窦《坤舆万国全图》日本摹绘、着色并翻译版—日本东北大学藏品利玛窦——也许是在他的中国友人建议下——绝顶聪明地,把奥特柳斯原图中的OrbisTerrarum(即“寰宇”),解释为中国传统中的“舆地”;又以“禹别九州”的文脉,提出“地分五州”,用“州”字统称欧人所谓“人居世界”的几个部分……利玛窦努力弥平“九州”与“人居世界”的本体论差异,同时又让中国人了解自己在全球的真实位置。——摘自宋念申《东西交融:“九州”与“亚洲”的相遇》(1)根据材料一,概述历史上西方对中国疆域形象的认识历程。(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历史上西方对中国疆域形象认识的因素。【答案】(1)宋元以前,对中国疆域形象“有疆无界”,以丝绸(赛里斯)代称中国;宋元时期,对中国疆域有了初步的地理形象,地图明确标注了部分城市和疆域轮廓等,凸显族群色彩,对中国称呼从丝绸代称转向带有歧视的民族代称;明清时期,对中国疆域的地理形象认识更为具体成熟,地图里中国疆域相当详细且成体系,完成了中国与“China”的概念体系。(2)因素:中国统一多民族政权的更迭;丝绸之路及对外贸易的繁荣发展;中华文化的辐射;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各地开始建立广泛的直接联系;中西文化的交流,欧洲兴起的“中国热”;制图技术的进步;西方自身的文化传统和认知水平影响对中国的认识;交通、通讯技术的发展;早期殖民扩张的影响。17.【近代铁路建设】材料一晚清铁路建设初期,国内资金匮乏,不得不依赖外国借款。1881年,李鸿章主持修建唐胥铁路时遭到保守势力阻挠。中法战争后,清廷随即命张之洞改任湖广总督坐镇武昌与直隶总督李鸿章筹修卢汉铁路。甲午战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路权狂潮,英国争夺卢汉铁路,俄国觊觎中东铁路,法国强索滇越铁路。1905年,各省掀起收回路权运动,商办铁路公司纷纷成立,但因资金短缺、技术落后,多数进展缓慢。——摘编自张晓东《张之洞与晚清铁路》材料二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设立铁道部推行干线国有化政策,掀起筑路热潮。据统计,这一时期“全国共筑铁路近3400公里,是70年来全国铁路建设的最高纪录”。国民政府通过发行铁路公债、引入外资等方式筹措资金,同时强调技术自主化,启用凌鸿勋、杜镇远等本土工程师主导部分项目。但战前铁路建设仍未能摆脱对外资与技术的高度依赖,铁路布局亦集中于华东、华北等地区。——摘编自刘立振《中英庚款董事会与抗战前国民政府的铁路建设》(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推动晚清铁路建设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概括南京国民政府铁路建设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铁路建设的意义。【答案】(1)原因:民族危机不断加深;收回路权运动的兴起;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救亡意识的推动;西方铁路技术的引进。(2)特点:国家主导;里程长,突破历史记录;融资方式多元;技术自主性增强;未摆脱对外依赖困境;区域发展失衡。意义:培养了本土铁路技术人才;推动交通事业发展;推动沿线城市化进程;促进社会人员流动与观念革新;促进近代工业化与国防建设;为抗战初期物资内迁提供交通保障;为新中国铁路建设奠定基础。18.【宋代书院与中世纪大学】材料一唐代书院始有其名,宋代书院有民办、官办、民办官助等多种形式。书院院址多选于山林名胜之地。书院讲学,以义理修养为核心,颇能矫正科举之弊。书院讲学注重讲明义理、躬行实践,部分书院教授史籍和农田、治民、水利、算术以及军事等实用性知识;允许不同学派互相讲学,学者亦可往来问学,并建立“讲会”制度,成为学术交流的重要形式;教学方法采取个人自学、集中讲解和质疑问难相结合,尤重读书指导。师生以道相交,切磋学问,砥砺品格,把做人和做学问统一起来。——据张岱年等编《中国文化概论》整理材料二11世纪以来西欧经济的繁荣给文化的昌盛创造了前提。中世纪时意大利商业城市有一些不是教会管理的,是由俗界的有学之士担任教师的私立学校,注重教授商人所需要的语文知识和法学。12世纪初,意大利博洛尼亚城出现第一所分系科的大学。中古西欧大学有程度不同的自治权。巴黎大学分为4个系,各系由公选的系主任主持。文艺系为普通教育阶段,具有预科教育的性质。学生在这里主要学习“自由七艺”(文法、修辞、伦理、算术、几何、天文和音乐),修完前3科,可得文学士学位,全部修完后4科,可得文学硕士学位。然后取得投考其他3个高级专门系(神学、医学、教会法)的资格。修完专门系的课程,才能取得博士学位。——据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古代史编(下卷)》等整理(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书院兴盛的原因。(2)根据上述材料比较宋代书院和中世纪西欧大学的异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世纪大学勃兴的积极影响。【答案】(1)原因:科举制的影响;商品经济繁荣;重文轻武的政策实施;理学的兴起与发展;印刷术的推动;私学传统的继承;士大夫的推动。(2)相同点:都重视学术研究与交流;都有一定的办学自主权。不同点:建造选址上,宋代书院多位于偏僻山林,中世纪大学多位于城市;办学形式上,宋代书院有民办、官办、民办官助等多种形式,中世纪大学多为教会或世俗创办;教学内容上,宋代书院教学侧重义理修养,兼及实用性知识,中世纪西欧大学前期有“自由七艺”,后期有高级专门学科;培养目标上,宋代书院以培养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的人才为主,中世纪西欧大学更注重培养专业人才。影响:培养了大量不同专业的人才,满足了当时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促进了城市的发展和繁荣;形成了较为系统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耐火材料快速冷却技术企业制定与实施新质生产力项目商业计划书
- 素土、灰土地基施工要点
- 纳米碳酸钙填充剂行业跨境出海项目商业计划书
- 智能粮油仓储温湿度监控系统创新创业项目商业计划书
- 2025年垃圾分类知识竞赛题库和答案大全
- 管廊(管沟)开挖与支护降水施工质量通病、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
- 2025年辽宁省抚顺市事业单位工勤技能考试考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2025年中级消防设施操作员理论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2025年门诊部护理理论试题(附答案)
- 2025年山西省吕梁市公务员省考行政职业能力测验模拟题(附答案)
- 初中历史分层教学
- QHDCTS0001-2024中国电信移动终端需求白皮书手持卫星终端分册(2024v1)
- 2025年家务服务员(初级)职业技能鉴定参考试题库(含答案)
- 老年人合理用药管理制度
- 《法律职业伦理》课件-第二讲 法官职业伦理
- 日间手术操作规范管理制度
- 第二课 教室环境我布置-期初扮新家
- DB21T 3450-2021 危险货物港口企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细则
- 【MOOC】英语写作-西北工业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婚宴厅入股合同范例
- 第五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2024年形势与政策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