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练习)含解析_第1页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练习)含解析_第2页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练习)含解析_第3页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练习)含解析_第4页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练习)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

1.在中世纪学者哲罗姆写作的《名人传》中,前三位人物依次是使徒彼得、主教雅各、使徒

马太。在1338年彼特拉克所作的《名人传》中,人物列传顺序则按照古罗马国王的世系撰写。

这一变化体现出()

A.宗教信仰的衰落B.世俗价值观念的发展

C.封建王权的建立D.罗马政治制度的复兴

2.(2025•广东惠州期末)15世纪,佛罗伦萨的许多艺术家受人体解剖学研究的影响,他们的

作品以惊人的准确性描绘人的各种姿势和表情。以米开朗琪罗的雕塑作品《大卫》为例,不

仅人体比例正确,连皮肤下的血管都雕刻得栩栩如生。这些作品()

A.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发展

B.强调人的独立思考和判断

C.帮助民众摆脱了神学束缚

D.契合时代对人的重新定义

3.(2025•北京海淀区期中)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学者从古典作家那里汲取灵感,他们为那些拒

绝修道院生活、推崇在社会中积极生活的人进行了勇敢辩护。15世纪早期佛罗伦萨人文主义

思想的整个趋势是倾向于过好这一世,倾向于反对之前教会所提倡的“自我克制”。人文学

者的观点()

①否定了罗马天主教的宗教信仰②肯定了现实世界的世俗价值③推动了城市和商业社会

的发展④重视发挥人的才智和创造力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4.教皇尼古拉五世时期(1447—1455)组织人力,着力建立一所教廷图书馆,派许多学者到雅

典、君士坦丁堡等地,全力收集古典手稿,翻译抄写各种书籍,这些书籍内容广泛,包括古

希腊、罗马文学、哲学著作,各类宗教和神学著作。这些活动客观上()

A.加剧了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B.压制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

C.导致宗教改革运动发生

D.扩大文艺复兴运动成果

5.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地区40多个自治城市颁布了多达300部的禁奢法令。仅15世纪就

颁布了83部禁奢法令,这一数字在接下来的两个世纪里更是翻了两番。这股禁奢立法的潮流

直至18世纪才逐渐偃旗息鼓。这从侧面表明,当时意大利()

A.人文主义思潮盛行引发反省

B.天主教会禁欲主义根深蒂固

C.封建等级秩序受到严重冲击

D.广大民众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6.以下是某同学制作的读书卡片。

(1)开通大洋航道后,欧洲从海外掠取巨大财富,刺激了手工业和商业发展。

(2)欧洲找回了古典时代的知识,城市开设许多大学;一群新的知识分子主张无论人类或个别

的个人都是蒙受神恩,直接由上帝决定其命运。

(3)各地势力不甘承受神圣罗马帝国的霸权,寻求自主机会。

据此可知,该同学学习的主题是()

A.新航路开辟影响世界格局

B.宗教改革的历史必然性

C.启蒙时代与大革命的来临

D.文艺复兴引发科学革命

7.马丁・路德强调:“一个人若能坚定他对上帝的信仰……就能免于自身世俗欲念的束缚、

免于所有邪恶力量的诱惑、免于埋怨外界、甚至免于法律的约束;因为他的美德,自自然然

地从他的信仰流露出来,不需再给予任何要求。”这说明,马丁・路德()

A.提倡人的美德来源于知识

B.意在剥夺教会的世俗统治权

C.对世俗社会持有不满态度

D.认为信仰独立造就个人自由

8.(2025•江苏无锡期中)宗教改革领袖加尔文在《基督教要义》一书中指出:“人的得救与否,

不是靠斋戒、忏悔、赎罪,而是完全由上帝预定,人的意志无法改变。人在现世的成功与失

败,就是得救与否的标志,就是‘选民‘与‘弃民’的标志”。该言论旨在()

A.以世俗的标准否定宗教存在的必要性

B.借宗教神学提高新兴资产阶级的地位

C.强调个人的意志无法改变上帝的预定

D.宣传信仰上帝就可以获得灵魂的拯救

9.16世纪,英国国王亨利八世因为不满意教皇不批准他和他的西班牙妻子离婚,英国王位

的继承权可能旁落到其对手西班牙王室的手中,所以在英国发起宗教改革,英国教会脱离罗

马教会,英国国王把自己封为教会的最高领导人。英国宗教改革()

A.揭开了欧洲宗教改革的序幕

B.创建了英国特色的宗教

C.冲击了天主教会的精神束缚

D.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形成

10.(2025•福建厦门期中)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的目的是使宗教文化世俗化,使科学文化与

宗教神学相分离,最终建立资产阶级独立的思想文化体系;而宗教改革的目的是夺取天主教

会的领导权,使政、教分离,最终建立资产阶级的新宗教。材料最能反映()

A.科学与神学存在无法调和的矛盾

B.社会转型的过程具有阶段性特征

C.两场运动在性质上存在本质差异

D.文艺复兴为宗教改革奠定了基础

11.(2022・重庆卷)11世纪以来,人们认为君主具备手到病除的神性。君主的触摸可以治愈各

种疾病,尤其是被称为“国王病”的淋巴结核。君主触诊成为备受珍视的仪式,成为君主威

望的象征。到牛顿和洛克的时代,就像占星术和炼金术突然间风光不再一样,触诊也几乎在

一夜之间销声匿迹。这种转变在一定程度上表明()

A.科学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君权观念

B.近代医学进步攻克诸多传染疾病

C.君主权力运行受到法律严格限制

D.科学宇宙观动摇了教会神圣地位

12.(2025・八省联考・河南卷)关于启蒙运动的起源,数学家达朗贝尔将这一运动的鼻祖确定为

提出“归纳法”的培根,还有学者将该运动的起点定在笛卡尔发表《方法论》的1637年,或

牛顿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的1687年等。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A.启蒙运动推动理性思维方式形成

B.科学革命为启蒙运动奠定了基础

C.数学原理与启蒙思想的内涵一致

D.启蒙运动以科学理论为研究重心

13.卢梭认为,个人的最大自由无疑是群体的最大不自由,而“在社会状态中,正义代替了

本能,行动被赋予了前所未有的道德性”,因此个人必须服从公共意志,建立政治共同体,

“遵守同样的条件”,才能获得全部的社会自由和道德自由。据此可知,卢梭主张()

A.以公意保障个体的平等

B.契约是全体一致的同意

C.人民应该让渡个人权利

D.国家是保障自由的工具

14.(2025•江苏连云港期中)18世纪后半期,以“科学、艺术和工艺分类词典”为副标题的《百

科全书》陆续出版。该书作者们(包括卢梭、伏尔泰等)坚信,所有一切都应平等地受到批判,

人类可以通过更多地了解宇宙来改善世界。据此可知,编纂、出版《百科全书》旨在()

A.普及科学知识B.丰富人文主义

C.论证天赋人权D.追求社会正义

15.(2025•河南信阳期末)德意志哲学家康德(1724—1804)认为,人不是达到任何目的的工具,

人的一切活动归根结底是为了人的福祉,人是一切发展过程的最终价值取向。康德的这一认

识()

A.强调人应自己独立思考

B.是人们追求解放的精神武器

C.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开始

D.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16.(2025•黑龙江双鸭山一中月考)18世纪中期以后,德意志思想文化界不仅秉持理性、天才、

进步等启蒙理念,而且使启蒙运动进一步“德意志化”,明确提出要创立德意志民族特色的

思想文化。这反映德意志启蒙运动()

A.以摆脱专制王权为核心

B.促进了近代科学的兴起

C.理性与民族意识相交融

D.直接推动了德意志的统一

二、非选择题

17.(2024・九省联考•黑龙江、吉林)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自称“哲人”,贬斥、抨击哲人的人自视为“反哲人巴黎

大主教曾发布训谕斥责卢梭,维护受到攻击的基督教;一些人在《审查周刊》等保守报刊上

发表丑化哲人的文章,充当君主政体的“唱诗班”;还有一些人为争夺地位与荣耀而“选择阵

营”,不断向哲人发起挑战。“反哲人”把哲人的“危害”总结为“既颠覆王座,也颠覆祭坛”,

这是法国革命中“哲人阴谋论”的核心内容。

“反哲人”花费大量精力刻画哲人的负面形象,但效果并不明显。启蒙运动时期189部含有

哲人角色的戏剧“处处都涌现出对比鲜明、令人震动的哲人形象”。“反哲人”构想的“哲

人阴谋论”在启蒙时代普遍存在的社会认知体系中并不新颖。虽然集“哲人阴谋论”之大成

的《关于雅各宾主义历史的报告》曾轰动一时,但随着普遍的思维方式的改变,“阴谋论”很

快被时代抛弃了。

摘编自石芳《从“伪君子”到“阴谋家

■反启蒙运动塑造的启蒙哲人形象》

(1)根据材料,概括“反哲人”的群体构成及各自目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哲人阴谋论”被时代抛弃的原因。

18.(2025•山东泰安质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文艺复兴时期的但丁在《论俗语》中指出:拉丁语(官方宫廷用语)是“矫揉造作的”,

而俗语简单易懂,反而是“较高贵的语言”,用俗语取代拉丁文能够表达民间的声音。俗语是

一种具有强大生命力的语言,把文学的表现权利第一次交还给了人民大众。在宗教改革中,

路德在翻译《圣经》时更注重用大众化、民族化的语言,所以他用德语翻译了《圣经》。随着

宗教改革运动的发展,各国语言版的《圣经》不断出现。法语中的“启蒙”含有“光明”“智

慧”之意,18世纪成了法语的时代,欧洲的很多国王都成为法语迷,很多国家的达官贵人都

以能讲一口流利的法语而感到自豪。法语成为18世纪后民主运动、思想解放的重要载体。

摘编自胡斌《语言的力量

对西方近代思想解放的另一种解读》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语言和思想解放”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

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课时作业(解析版)

1.在中世纪学者哲罗姆写作的《名人传》中,前三位人物依次是使徒彼得、主教雅各、使徒

马太。在1338年彼特拉克所作的《名人传》中,人物列传顺序则按照古罗马国王的世系撰写。

这一变化体现出()

A.宗教信仰的衰落B.世俗价值观念的发展

C.封建王权的建立D.罗马政治制度的复兴

答案:B

解析:材料中的彼特拉克在他的《名人传》中摒弃了哲罗姆《名人传》围绕宗教重要人物立

传的写法,改为按照古罗马国王的世系撰写,这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以人为中心

而不是以神为中心,体现了世俗价值观念的发展,B项正确。

2.(2025•广东惠州期末)15世纪,佛罗伦萨的许多艺术家受人体解剖学研究的影响,他们的

作品以惊人的准确性描绘人的各种姿势和表情。以米开朗琪罗的雕塑作品《大卫》为例,不

仅人体比例正确,连皮肤下的血管都雕刻得栩栩如生。这些作品()

A.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发展

B.强调人的独立思考和判断

C.帮助民众摆脱了神学束缚

D.契合时代对人的重新定义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其作品真实、生动地再现人的形象,契合人

文主义,D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对近代自然科学的影响,排除A项;启蒙运动的理性主义强

调人的独立思考和判断,排除B项;文艺复兴强调人性,反对神性,但当时人们并未摆脱神

学束缚,排除C项。

3.(2025•北京海淀区期中)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学者从古典作家那里汲取灵感,他们为那些拒

绝修道院生活、推崇在社会中积极生活的人进行了勇敢辩护。15世纪早期佛罗伦萨人文主义

思想的整个趋势是倾向于过好这一世,倾向于反对之前教会所提倡的“自我克制”。人文学

者的观点()

①否定了罗马天主教的宗教信仰②肯定了现实世界的世俗价值③推动了城市和商业社会

的发展④重视发挥人的才智和创造力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②④D.①③④

答案:B

解析:文艺复兴时期,人文学者反对禁欲主义,抨击教会的腐朽和守旧思想,但他们仍信奉

基督教,故①错误;②③④都符合人文学者的观点,故选B项。

4.教皇尼古拉五世时期(1447—1455)组织人力,着力建立一所教廷图书馆,派许多学者到雅

典、君士坦丁堡等地,全力收集古典手稿,翻译抄写各种书籍,这些书籍内容广泛,包括古

希腊、罗马文学、哲学著作,各类宗教和神学著作。这些活动客观上()

A.加剧了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B.压制欧洲民族国家的形成

C.导致宗教改革运动发生

D.扩大文艺复兴运动成果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尼古拉五世时期已经发生了文艺复兴运动,此时他建立教廷图书馆收

集古希腊、罗马的各种精神文明成果,这在客观上有利于扩大文艺复兴运动的成果,D项正

确,排除A、B两项。尼古拉五世建立教廷图书馆并不是宗教改革发生的原因,排除C项。

5.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地区40多个自治城市颁布了多达300部的禁奢法令。仅15世纪就

颁布了83部禁奢法令,这一数字在接下来的两个世纪里更是翻了两番。这股禁奢立法的潮流

直至18世纪才逐渐偃旗息鼓。这从侧面表明,当时意大利()

A.人文主义思潮盛行引发反省

B.天主教会禁欲主义根深蒂固

C,封建等级秩序受到严重冲击

D.广大民众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答案:A

解析: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思潮盛行,提倡追求现世生活的幸福和享乐,所以导致奢侈

之风盛行,而禁奢法令的潮流出现是新兴资产阶级意识到了奢侈之风不利于资本原始积累,

所以引发了反省和出台禁奢法令,这从侧面说明当时意大利人文主义思潮盛行引发了反省,

故选A项。天主教会禁欲主义根深蒂固的局面在宗教改革之后就被打破了,排除B项;材料

中的禁奢法令颁布与封建等级秩序没有直接关联,排除C项;D项材料并不能说明,排除。

6.以下是某同学制作的读书卡片。

(1)开通大洋航道后,欧洲从海外掠取巨大财富,刺激了手工业和商业发展。

(2)欧洲找回了古典时代的知识,城市开设许多大学;一群新的知识分子主张无论人类或个别

的个人都是蒙受神恩,直接由上帝决定其命运。

(3)各地势力不甘承受神圣罗马帝国的霸权,寻求自主机会。

据此可知,该同学学习的主题是()

A.新航路开辟影响世界格局

B.宗教改革的历史必然性

C.启蒙时代与大革命的来临

D.文艺复兴引发科学革命

答案:B

解析:材料中提到了新航路开辟促进欧洲经济发展、欧洲知识界开办大学和反对教会势力、

各地都反对神圣罗马帝国的统治等信息,所以其学习的主题是关于欧洲宗教改革的,即宗教

改革的历史必然性,故选B项。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7.马丁・路德强调:“一个人若能坚定他对上帝的信仰……就能免于自身世俗欲念的束缚、

免于所有邪恶力量的诱惑、免于埋怨外界、甚至免于法律的约束;因为他的美德,自自然然

地从他的信仰流露出来,不需再给予任何要求。”这说明,马丁・路德()

A.提倡人的美德来源于知识

B.意在剥夺教会的世俗统治权

C.对世俗社会持有不满态度

D.认为信仰独立造就个人自由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马丁・路德主张信仰得救,信仰独立,这样就可以获得个人

自由,D项正确。苏格拉底主张人的美德来源于知识,排除A项;B、C两项材料未体现,

均排除。

8.(2025•江苏无锡期中)宗教改革领袖加尔文在《基督教要义》一书中指出:“人的得救与否,

不是靠斋戒、忏悔、赎罪,而是完全由上帝预定,人的意志无法改变。人在现世的成功与失

败,就是得救与否的标志,就是‘选民‘与‘弃民’的标志”。该言论旨在()

A.以世俗的标准否定宗教存在的必要性

B.借宗教神学提高新兴资产阶级的地位

C.强调个人的意志无法改变上帝的预定

D.宣传信仰上帝就可以获得灵魂的拯救

答案:B

解析:加尔文的言论鼓励人们追求成功以获得上帝的救赎,而成功的一种重要表现就是财富

的增加,这符合新兴资产阶级发家致富的要求,其目的是借宗教神学提高新兴资产阶级的地

位,故选B项。

9.16世纪,英国国王亨利八世因为不满意教皇不批准他和他的西班牙妻子离婚,英国王位

的继承权可能旁落到其对手西班牙王室的手中,所以在英国发起宗教改革,英国教会脱离罗

马教会,英国国王把自己封为教会的最高领导人。英国宗教改革()

A.揭开了欧洲宗教改革的序幕

B.创建了英国特色的宗教

C.冲击了天主教会的精神束缚

D.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形成

答案:D

解析:英国国王为摆脱教皇对世俗婚姻的干涉,控制王位继承权,发起宗教改革,使英国教

会脱离罗马教会,亲自出任本国教会最高领导人等做法,有利于王权的增强和民族国家的形

成,D项正确。A项是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排除;材料并未具体说明英国国教

的创新和特色,排除B项;英国宗教改革冲击了罗马教皇的权威,而非天主教会的精神束缚,

排除C项。

10.(2025•福建厦门期中)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的目的是使宗教文化世俗化,使科学文化与

宗教神学相分离,最终建立资产阶级独立的思想文化体系;而宗教改革的目的是夺取天主教

会的领导权,使政、教分离,最终建立资产阶级的新宗教。材料最能反映()

A.科学与神学存在无法调和的矛盾

B.社会转型的过程具有阶段性特征

C.两场运动在性质上存在本质差异

D.文艺复兴为宗教改革奠定了基础

答案:B

解析:据材料可知,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承担的任务不同,但都体现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反

映社会转型过程中具有阶段性的特征,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科学与神学的矛盾,排除A

项;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在性质上不存在本质差异,排除C项;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承担的

任务不同,不能说明文艺复兴为宗教改革奠定了基础,排除D项。

11.(2022・重庆卷)11世纪以来,人们认为君主具备手到病除的神性。君主的触摸可以治愈各

种疾病,尤其是被称为“国王病”的淋巴结核。君主触诊成为备受珍视的仪式,成为君主威

望的象征。到牛顿和洛克的时代,就像占星术和炼金术突然间风光不再一样,触诊也几乎在

一夜之间销声匿迹。这种转变在一定程度上表明()

A.科学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君权观念

B.近代医学进步攻克诸多传染疾病

C.君主权力运行受到法律严格限制

D.科学宇宙观动摇了教会神圣地位

答案:A

解析:据材料“牛顿和洛克”“销声匿迹”可知,伴随着自然科学和启蒙运动的发展,人们

对国王能够治病的认识几乎消失,这体现了科学的发展改变了人们对君权的认识,A项正确。

材料未体现对传染疾病的攻克、法律的限制和教会地位的动摇,排除B、C、D三项。

12.(2025・八省联考・河南卷)关于启蒙运动的起源,数学家达朗贝尔将这■运动的鼻祖确定为

提出“归纳法”的培根,还有学者将该运动的起点定在笛卡尔发表《方法论》的1637年,或

牛顿发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的1687年等。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A.启蒙运动推动理性思维方式形成

B.科学革命为启蒙运动奠定了基础

C.数学原理与启蒙思想的内涵一致

D.启蒙运动以科学理论为研究重心

答案:B

解析:达朗贝尔和其他学者将培根、笛卡尔和牛顿的科学成就与启蒙运动的起源相联系,反

映了科学革命对启蒙思想的深远影响,科学方法的推广和实践为启蒙运动中的理性思维奠定

了基础,故选B项。理性思维推动了启蒙运动,A项因果倒置,排除;数学原理属于科学范

畴,与启蒙思想的政治理念内涵并不一致,排除C项;启蒙运动以“理性”为内核,以社会

政治制度和人权为研究重心,而非科学理论,排除D项。

13.卢梭认为,个人的最大自由无疑是群体的最大不自由,而“在社会状态中,正义代替了

本能,行动被赋予了前所未有的道德性”,因此个人必须服从公共意志,建立政治共同体,

“遵守同样的条件”,才能获得全部的社会自由和道德自由。据此可知,卢梭主张()

A.以公意保障个体的平等

B.契约是全体一致的同意

C.人民应该让渡个人权利

D.国家是保障自由的工具

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个人必须服从公共意志,建立政治共同体”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卢梭认

为个人的自由不是没有限度的,个人要服从公共意志,国家是保障自由的工具,D项正确。

材料没有涉及个体平等和契约,也没有提出人民应该让渡个人权利,排除A、B、C三项。

14.(2025•江苏连云港期中)18世纪后半期,以“科学、艺术和工艺分类词典”为副标题的《百

科全书》陆续出版。该书作者们(包括卢梭、伏尔泰等)坚信,所有一切都应平等地受到批判,

人类可以通过更多地了解宇宙来改善世界。据此可知,编纂、出版《百科全书》旨在()

A.普及科学知识B.丰富人文主义

C.论证天赋人权D.追求社会正义

答案:D

解析:《百科全书》倡导对所有事物平等批判,目的是通过更多地了解宇宙来改善世界,这种

改善世界的目标体现了对社会正义的追求,希望通过批判不合理现象,建立更合理、公正的

社会,D项正确。

15.(2025•河南信阳期末)德意志哲学家康德(1724—1804)认为,人不是达到任何目的的工具,

人的一切活动归根结底是为了人的福祉,人是一切发展过程的最终价值取向。康德的这一认

识()

A.强调人应自己独立思考

B.是人们追求解放的精神武器

C.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开始

D.揭示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答案:B

解析:康德认为人不是达成任何目的的工具,而是发展过程的价值取向,表明其充分肯定了

人的价值,有助于推动人自身的解放,是人们追求解放的精神武器,B项正确。材料强调人

的解放,排除A项;启蒙运动开始于17世纪的英国,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无产阶级,排

除D项。

16.(2025•黑龙江双鸭山一中月考)18世纪中期以后,德意志思想文化界不仅秉持理性、天才、

进步等启蒙理念,而且使启蒙运动进一步“德意志化”,明确提出要创立德意志民族特色的

思想文化。这反映德意志启蒙运动()

A.以摆脱专制王权为核心

B.促进了近代科学的兴起

C.理性与民族意识相交融

D.直接推动了德意志的统一

答案:c

解析:据材料“德意志化”“创立德意志民族特色”可知,德意志将启蒙理念融入民族意识

之中,故选C项。材料未提及摆脱专制王权,排除A项;近代科学兴起的时间是16—17世

纪,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启蒙运动间接推动了德意志统一,排除D项。

二、非选择题

17.(2024・九省联考•黑龙江、吉林)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自称“哲人”,贬斥、抨击哲人的人自视为“反哲人巴黎

大主教曾发布训谕斥责卢梭,维护受到攻击的基督教;一些人在《审查周刊》等保守报刊上

发表丑化哲人的文章,充当君主政体的“唱诗班”;还有一些人为争夺地位与荣耀而“选择阵

营”,不断向哲人发起挑战。“反哲人”把哲人的“危害”总结为“既颠覆王座,也颠覆祭坛”,

这是法国革命中“哲人阴谋论”的核心内容。

“反哲人”花费大量精力刻画哲人的负面形象,但效果并不明显。启蒙运动时期189部含有

哲人角色的戏剧“处处都涌现出对比鲜明、令人震动的哲人形象”。“反哲人”构想的“哲

人阴谋论”在启蒙时代普遍存在的社会认知体系中并不新颖。虽然集“哲人阴谋论”之大成

的《关于雅各宾主义历史的报告》曾轰动一时,但随着普遍的思维方式的改变,“阴谋论”很

快被时代抛弃了。

——摘编自石芳《从“伪君子”至U“阴谋家”

——反启蒙运动塑造的启蒙哲人形象》

(1)根据材料,概括“反哲人”的群体构成及各自目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哲人阴谋论”被时代抛弃的原因。

答案:(1)构成:教会的人,如大主教等;旧贵族、封建主等维护君主专制的人;靠投机获得

政治、经济利益的人。

目的:为了维护教会统治;为了维护君主专制制度,维护封建制度,保存自己的特权;为了

争权夺利。

(2)戏剧对哲人思想的传播,形象的塑造;理性主义的传播;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

力量的壮大等等。

解析:第(1)问,据材料“巴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