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中考二模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中考二模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中考二模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中考二模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中考二模历史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考模拟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为选择题部分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5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2.选择题答案请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1.研究表明,野生动物被饲养后,体态和骨骼会发生明显的变化。分析下图信息可知()A.我国是最早饲养家畜的国家 B.我国是最早制作陶器的国家C.河姆渡人已经学会饲养家畜 D.河姆渡人的食物以猪肉为主2.公元前3世纪中期,赵国大儒荀卿在游历秦国后写道,“入境观其风俗:其百姓朴,其服不挑(佻),甚畏有司而顺……其百吏肃然,莫不恭俭。”这一情形的出现是由于()A.百家争鸣的出现 B.商鞅变法的实行C.秦二世的暴政 D.“推恩令”的实施3.下图为不同时期人们对孔子和儒家思想认可程度的变化曲线图。造成从甲处到乙处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孟子、荀子对儒家思想的继承与发展B.汉武帝将儒家学说确立为正统思想C.封建统治者采取顺其自然的治国之道D.科举制规定以儒家经典为研习内容4.“由于政权为少数民族所执掌,北朝的民族交融主要表现为少数民族主导下的汉化。”符合材料的是()A.丝绸之路开通 B.孝文帝改革C文成公主入藏 D.伊犁将军设置5.如果把“废除丞相制度”“锦衣卫”“军机处”确定为一个学习单元,那么这个单元的主题应是()A.民族关系的发展 B.早期国家的建立 C.君主专制的加强 D.文学艺术的成就6.下图是清朝中期的人口数量和人均耕地面积对比图。这反映了清朝中期()A.农业生产恢复 B.人地矛盾突出 C.阶级矛盾激化 D.水土流失严重7.九年级(2)班的同学为了更好的学习近代史,在班级进行了中国近代史图片展。依据下列组图,可以推知他们这次展览的主题是()A.近代资本主义发展 B.近代西方文化推广C.近代民主政治发展 D.近代资产阶级革命8.胡适认为,《新青年》创造了一个新时代;恽代英说,自从看了《新青年》,渐渐地醒悟过来,真是像在黑暗的地方见了曙光一样;《申报》提到,《新青年》是“新思想的源泉,可以不穷究吗?可以不读吗?”与之对应的历史事件是()A.义和团运动 B.虎门销烟C.新文化运动 D.北伐战争9.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为取得革命胜利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探索。以下对于党探索中的大事件说法正确的是()A.南昌起义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帜 B.八七会议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C.古田会议确立人民军队建设的基本原则 D.秋收起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第一枪10.据以下时间轴及其相关事件的提示,我们能够得出的历史结论是()A.敌后战场是抗日战争的主战场 B.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C.正面战场的抗战取得重大战果 D.抗日战争使中国的国际地位获得提高11.“昨天下午三点多钟,毛泽东先生到了重庆。毛泽东先生来了!中国人听了高兴,世界人听了高兴,无疑问的,大家都认为这是中国的一件大喜事”。以上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抗日战争 B.重庆谈判 C.解放战争 D.开国大典12.历史事实是指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客观叙述,历史评价是对历史现象或事件进行态度与价值的评判表达。下列表述属于历史评价的是()A.三大战役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150多万人B.蒋介石全力围攻中原解放区,发动了全面内战C.1947年中国共产党颁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D.重庆谈判为中国实现和平建国带来了一线曙光13.下面是某同学在进行探究性学习时设计的年代尺,其中①处中国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可概括为()A.政权巩固、社会过渡 B.探索建设,曲折发展C.改革开放,继往开来 D.崭新篇章,民族复兴14.小张同学喜欢收集旧报纸,但是他收藏这张旧报纸上的时间被污垢遮盖了。根据报道,本张报纸发行的年份为()A.1949年 B.1953年 C.1957年 D.1978年15.下列示意图描述了古代某国家兴起及发展的历程。“某国家”是()A古代希腊 B.亚历山大帝国 C.古代印度 D.古代罗马16.下面是19世纪60-70年代俄国机器制造业统计表。表中数字增长主要因为俄国()时间(年份)企业数工人数(人)产值(千卢布)18609911600795418791874200051937A解放农奴增加了资金和劳动力 B.结束内战完成了国内市场统一C.废藩置县加强了中央政府权力 D.学习西方科技实现了富国强兵17.下列工业革命的成果,按出现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④③①② D.④①③②18.1921年底,苏维埃政府颁布法令,规定在经过有关部门批准之后可以开设私人出版社,出版社可以拥有自己的印刷厂、办公室、编辑部、仓库和书店。这是因为当时()A.实施了新经济政策 B.阶级结构发生根本改变C.实现了国家工业化 D.苏联模式存在严重弊端19.下面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事进程示意图,空白处应该填入的内容是()A.凡尔登战役 B.莫斯科保卫战 C.诺曼底登陆 D.雅尔塔会议20.21世纪中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吸引了超过150个国家参与,在亚洲合作修建雅万高铁、中老铁路、在非洲帮助人民种植绿色超级水稻,在欧洲中欧班列通达200多个城市。据此可见,新世纪以来我国()A.发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B.彰显了理性的大国责任与担当C.重点发展同周边国家的友好关系 D.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第21题10分,第22题10分,第23题10分,共30分。)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历史记录:制度与情怀材料一【丰富内涵】

秦朝汉朝政治秦这一制度的雏形可以追溯到商鞅变法,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建立了高度集中的统治体系。这种制度打破了诸侯割据的局面,奠定了中国两千年的政治基础。——摘自《秦制两千年》诏曰:“梁王、城阳王亲慈同生,愿以邑分弟,其许之,诸侯王请与子弟邑者,朕将亲览,使有列位焉。”于是藩国始分,而子弟毕侯矣。——摘自《汉书·武帝纪》文化“秦始皇帝初兼天下,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斯作《仓颉篇》,……取《史籀(zhòu)》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许慎《说文解字·叙》建元五年,汉武帝设置五经博士,诸子学官一时并罢:建元六年,“黜黄老、刑名、百家之言,延及文学儒者教百人”:元朔五年,开办太学,培养儒家治术人才。——摘自《汉魏六朝教育变革》材料二【多样举措】他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以法治国,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解除禁军将军权,设立三司,削弱分割宰相的权力,设转运使将地方财赋收归中央战国思想家:A秦朝B朝C朝材料三【统一情怀】秦统一全国后,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并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制,把政治、法律、军事、土地及赋役等制度推向全国。……元朝建立后,在东北、西北、东南、西南等地区设置相应的管理机构,加强中央对这些地区的统治。清政府平定噶尔丹叛乱和大、小和卓叛乱,在西藏设置驻藏大臣,稳定和巩固边疆地区,进一步维护政治上的大一统。——摘编自《中国历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秦朝和汉朝在政治、文化方面的重大举措。(2)结合所学知识补充材料二A、B、C三处。阐述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关系最明显的变化是什么?(3)综合以上材料,你认为古代“大一统”有哪些积极作用?22.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觉醒篇】林则徐夫欲自强必先裕饷,欲浚饷源莫如振兴商务。商船能往外洋,俾外洋损一分之利,即中国益一分之利,微臣创设招商局之初意,本是如此。——李鸿章《议复梅启照条陈折》(1)据所学知识写出图片人物反抗外来侵略的一个典型事例。据文字材料指出洋务派后期的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该主张产生的积极作用。【革命篇】(2)请按历史事件的先后顺序对以上4幅图片进行排序(写序号即可),并从中任选其一,说明该事件的历史意义。【改革篇】十多年来,中国社会经济生活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这是80年代所发生的最深刻的变化。改革使经济体制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积累了不少成功经验,构成了加快改革步伐的体制基础;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使中国经济大踏步走上世界舞台。——摘编自余习广、李良栋等主编《大潮新起:邓小平南巡前前后后》(3)材料中“80年代所发生的最深刻的变化”是指什么?20世纪90年代,我国经济体制出现了怎样的变化?举一个21世纪以来“中国经济大踏步走上世界舞台”的具体事例。【复兴篇】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摘自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4)据材料指出当下如何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综合以上探究,谈谈你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的感悟或认识。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历史透视:革命与战争材料一【法国站】——摘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世界历史》材料二【德国站】德国向英国发起挑战(英国漫画)——摘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世界历史》材料三【日本站】遭到轰炸的珍珠港美军机场——摘自义务教育教科书《世界历史》(1)材料一图A所示事件成为这次革命开始的标志,写出这一历史事件。图B所示内容出自法国大革命期间哪一个文件?结合所学,分析这场革命产生的影响。(2)结合所学指出上图漫画中,德国向英国发起挑战的目的。分析这场战争的性质。(3)结合所学材料三所示图片反映事件产生的影响。分析这场战争的性质。(4)综合上述材料,说一说革命或者战争的根源。

中考模拟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为选择题部分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5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2.选择题答案请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非选择题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1题答案】【答案】C【2题答案】【答案】B【3题答案】【答案】B【4题答案】【答案】B【5题答案】【答案】C【6题答案】【答案】B【7题答案】【答案】A【8题答案】【答案】C【9题答案】【答案】C【10题答案】【答案】B【11题答案】【答案】B【12题答案】【答案】D【13题答案】【答案】A【14题答案】【答案】C【15题答案】【答案】D【16题答案】【答案】A【17题答案】【答案】D【18题答案】【答案】A【19题答案】【答案】C【20题答案】【答案】B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第21题10分,第22题10分,第23题10分,共30分。)【21题答案】【答案】(1)举措:政治:秦——中央集权制;汉——主父偃的推恩令;文化:秦朝——统一文字;汉朝——罢黜百家,尊崇儒术;兴办太学。(2)A:韩非或者韩非子;B:北宋;C:明朝;变化:中央集权不断强化,地方权力不断削弱。(3)积极作用:稳定并巩固边疆地区,利于人民生活安定;各地区经济文化联系加强;利于国家长期统一;经济文化高度发展;有效抵抗外来侵略,保持国家独立。【22题答案】【答案】(1)事例:虎门销烟;

主张:“求富”。

积极作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2)排序:②④①③;

举例:遵义会议;

历史意义: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在极其危急的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3)变化: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

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事例:2001年加入WTO。(4)做法: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感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是曲折的,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