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答李翊书》阅读训练_第1页
韩愈《答李翊书》阅读训练_第2页
韩愈《答李翊书》阅读训练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韩愈《答李翊书》阅读训练引导语:《答李翊书》是韩愈给李翊的复信,这是一篇书信体论说文。文中比较系统地阐述了作者的文学观,认为文章的思想内容决定表现形式。《答李翊书》阅读训练

答李翊书

韩愈

六月二十六日,愈白。李生足下:生之书辞甚高,而其问何下而恭也。能如是,谁不欲告生以其道?道德之归也有日矣,况其外之文乎?抑愈所谓望孔子之门墙而不入于其宫者,焉足以知是且非邪?虽然,不可不为生言之。

生所谓“立言”者,是也;生所为者与所期者,甚似而几矣。抑不知生之志:蕲胜于人而取于人邪?将蕲至于古之立言者邪?蕲胜于人而取于人,则固胜于人而可取于人矣!将蕲至于古之立言者,则无望其速成,无诱于势利,养其根而俟其实,加其膏而希其光。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仁义之人,其言蔼如也。

抑又有难者。愈之所为,不自知其至犹未也;虽然,学之二十余年矣。始者,非三代两汉之书不敢观,非圣人之志不敢存。处若忘,行若遗,俨乎其若思,茫乎其若迷。当其取于心而注于手也,惟陈言之务去,戛戛乎其难哉!其观于人,不知其非笑之为非笑也。如是者亦有年,犹不改。然后识古书之正伪,与虽正而不至焉者,昭昭然白黑分矣,而务去之,乃徐有得也。

当其取于心而注于手也,汩汩然来矣。其观于人也,笑之则以为喜,誉之则以为忧,以其犹有人之说者存也。如是者亦有年,然后浩乎其沛然矣。吾又惧其杂也,迎而距之,平心而察之,其皆醇也,然后肆焉。虽然,不可以不养也,行之乎仁义之途,游之乎诗书之源,无迷其途,无绝其源,终吾身而已矣。

气,水也;言,浮物也。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毕浮。气之与言犹是也,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虽如是,其敢自谓几于成乎?虽几于成,其用于人也奚取焉?虽然,待用于人者,其肖于器邪?用与舍属诸人。君子则不然。处心有道,行己有方,用则施诸人,舍则传诸其徒,垂诸文而为后世法。如是者,其亦足乐乎?其无足乐也?

有志乎古者希矣,志乎古必遗乎今。吾诚乐而悲之。亟称其人,所以劝之,非敢褒其可褒而贬其可贬也。问于愈者多矣,念生之言不志乎利,聊相为言之。愈白。

1.解释下列加下划线的词。

①焉足以知是且非邪()②抑不知生之志()

③念生之言不志乎利()④惟陈言之务去()

⑤其敢自谓几于成乎()⑥用则施诸人,舍则传诸其徒()

⑦垂诸文而为后世法()⑧亟称其人,所以劝之()

2.下列加下划线的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道德之归也有日矣其观于人也,笑之则以为喜

B.不可不为生言之生所为者与所期者

C.平心而察之非敢褒其可褒而贬其可贬也

D.以其犹有人之说者存也谁不欲告生以其道

3.下列加下划线的词意义与现代意义基本一致的一项是()。

A.无诱于势利B.虽然,不可以不养也

C.然后浩乎其沛然矣D.道德之归也有日矣

4.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无望其速成,无诱于势利,养其根而俟其实,加其膏而希其光。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

②然后识古书之正伪,与虽正而不至焉者,昭昭然白黑分矣,而务去之,乃徐有得也。

③气,水也;言,浮物也。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毕浮。

5.第二小段在文章中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这样说?

6.第三小段介绍了自己学文学所经历的五个阶段,即(1)___________,(2)__________,(3)__________,(4)__________,(5)__________,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____。

7.韩愈的《答李翊书》可以说是他倡导的“古文运动”的纲领性文章。文章集中阐述了他的为文之道。其实,“立言、立功、立德”是息息相关的,文中许多为文的观点完全可作为立身、立德的方向和标准。请你选择其中的某一点,联系生活实际,写一篇800字左右的议论文。

参考答案

1.①哪里②表轻微转折,可译为“不过”③追求,有志④务必,必须⑤哪里,差不多⑥被舍弃⑦效法、学习⑧勉励

2.A(A中两个“也”都是表句中停顿的语气助词;B中第一个“为”是介词,“对”的意思,第二个“为”是动词,“做”的意思;C中第一个“而”是表修饰关系的连词,第二个“而”是表并列关系的连词;D中第一个“以”是连词,“因为”的意思,第二个“以”是介词,是“用”“拿”的意思)

3.D(“势利”在这里是“权势与利益”的意思,“虽然”这里是“即使这样却”的意思,“然后”这里是“这样以后”的意思)

4.①不能指望它很快成功,不能被世俗的势利所诱惑,应该培育果树的根茎来等待它结果,多添灯油来盼望灯光明亮。根系发达的果树,它的果实才会成熟,油脂多的油灯,它的火光才明亮。②这样以后才能识别古书的对与错,以及虽然正确但尚未达到最高境界,直至清清楚楚地白黑分明了,并力求扬弃那些错误的和虽正确但不完善的东西,才慢慢地有所收获。③思想修养好比是水,文辞好比是浮在水面上的东西。水大的话,那么大大小小的浮物就能浮起。

5.第二小段是全文的总纲。第一小段主要作用是引出话题,即“辞”与“道德”的关系;第二小段则紧承上段以根茂实遂、膏沃光晔为喻,说明立言本于立德,进而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观点:“无望其速成,无诱于势利”;第三小段则以自己为文的经历论证只有“无望其速成,无诱于势利”才能有今天的成绩;最后一段,交代写作原因,即“念生之言不志乎利”,则照应了一、二两段,并收缩全文。

6.(1)存圣人之志,惟陈言之务去,戛戛乎其难哉;(2)白黑分矣,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