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世界的政治制度-2022年高中历史备考易错题通关(解析版)_第1页
近代世界的政治制度-2022年高中历史备考易错题通关(解析版)_第2页
近代世界的政治制度-2022年高中历史备考易错题通关(解析版)_第3页
近代世界的政治制度-2022年高中历史备考易错题通关(解析版)_第4页
近代世界的政治制度-2022年高中历史备考易错题通关(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近代世界的政治制度易错题通关1.(2022·广东韶关·一模)近代英国议会曾立法规定“在投票登记前一年拥有房屋并纳税的房主,一年交纳房租10镑以上,居住期达一年以上的寄宿人,以及拥有的士地或租赁的士地年产值为10镑以上者都有选举权。”此规定()A.主要维护了资产阶级的利益 B.有利于提高工人阶级的政治地位C.体现了两党政治的基本特征 D.使工业资产阶级渐入国家权力中心2.(2022·广东肇庆·二模)“光荣革命”后,根据英国宪政的惯例,“国王不可能犯错误”,这就造成王权的每一次行使皆有某一位大臣为其负责。1702年,贵族议员德雷克明确指出:如果内阁大臣提出建议,就应该为此负责;而他们如果不提供建议,则应该为此辞职。可见,当时的英国()A.议会中的“第三院”已出现 B.责任内阁制正在形成C.国王只是最高权力的象征 D.议会下院掌握行政权3.(2022·河南许昌·一模)英国1832年议会改革只是部分降低了选民的财产资格限制,至于议员候选人的财产资格限制仍旧很高,民主对底层人民来说依旧遥不可及。这说明在当时英国()A.工业资产阶级掌权 B.《权利法案》遭到破坏C.贵族垄断政治权力 D.民主政治有待逐步完善4.(2022·福建漳州·一模)读下表17——18世纪英国大事年表(节选)时间事件1688年“光荣革命”发生,信奉新教的荷兰执政威廉和玛丽同时登位1689年通过《权利法案》,调整王权与议会的关系1694年制订《三年法案》,规定每三年必须召开一次议会1701年通过《王位继承法》,从法律上确认“议会主权”原则1721年下院多数党辉格党领袖、内阁首席大臣兼财政大臣罗伯特•沃波尔取代国王而成为内阁首相据此判断,英国制度变革中()A.保守势力一直居于主导地位 B.始终以调和矛盾为出发点C.有效避免了政党纷争的发生 D.体现和缓渐进的基本特点5.(2021·广东·一模)有学者认为,1688年的“光荣革命”没有流血,过程不像一场革命,结果却是地地道道的革命,更完成了1640年以来未完成的历史任务。材料中的“历史任务”指的是()A.推翻君主制度 B.实现国王“统而不治”C.结束专制统治 D.不流血实现政治变革6.(2022·福建漳州·一模)按照约定,马歇尔计划所提供的捐赠主要用于支付从美国采购的必需品,即食品、燃料、肥料和纺织品,这使得美国对西欧市场的占有率由1948年的36.3%,上升到1950年的73.2%,这表明马歇尔计划()A.使美国通过经济援助控制欧洲B.巩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支配地位C.导致美苏之间的冷战全面展开D.为美国的持续繁荣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7.(2022·陕西宝鸡·一模)马歇尔计划实施中,西欧从美国获得131.5亿美元的援助,其中88亿元用于进口货物,主要购买粮食、化肥原料半成品、机器、车辆和烟草等。虽然西欧向美国出口贸易额很低,但各国间的进出口贸易迅速发展。据此可知,马歌尔计划()A.为经济区域联合创造有利条件 B.导致西欧成为美国的经济附庸C.有利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D.制定带有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8.(2022·福建·一模)二战后,美国制定并实施了图书秘密发行项目,这被称为“西方秘密从事的思想马歇尔计划”。该项目通过正常邮寄方式确保将政治、经济、文化等印刷品寄至东欧各国,主要目标是展示西方的卓越成就,建构西方的积极形象。由此可见,当时美国()A.积极推动欧洲联合 B.重视援助发展中国家C.军事实力相对衰落 D.战略手段具有隐蔽性9.(2022·安徽合肥·一模)1948年,美国以立法形式详细规定了要通过与各国的信息与教育交流,促进世界其他国家的民众更好地理解美国,如美国政府实施的海外图书项目,大力资助西方作者撰写的文学作品《动物庄园》、《大恐怖》等在海外发行和传播。这表明()A.美国政府借助文学作品渗透冷战思维B.美国政府旨在扩大西方文化的影响力C.西方文学作品是理解美国的主要途径D.西方文学作品具有浓厚意识形态色彩10.(2022·广东光明·二模)20世纪50年代以后,法国和联邦德国尽管在外交政策的主要目标、对大西洋联盟和北约的态度、对拥有军事力量及核威慑战略等三方面所持观点不同,但两国却采取了加强防务合作的相同政策。这主要是由于()A.冷战局面的长期存在 B.霸权主义受到了冲击C.第三世界国家的崛起 D.多极化世界趋于形成11.(2022·浙江·安吉县高级中学模拟预测)1948年1月,美国总统杜鲁门签署了《史密斯—蒙特法案》,该法案使得国会正式授权的美国政府资助的文化交流项目的活动内容不再限于教育交流,其适用范围得到了极大的拓展,不再限于购买美国战争剩余物资的国家。《史密斯—蒙特法案》的签署()A.缓和了两大阵营的对峙 B.加速了杜鲁门主义的提出C.深化了美国的冷战政策 D.旨在配合北约的军事对抗12.(2022·广东·模拟预测)在学习“冷战”与国际格局演变内容时,历史老师布置同学们课后完成一篇关于20世纪70年代国际关系的小论文。你认为以下标题最合适的是()A.美苏“冷战”对抗与美国霸主地位的动摇B.欧洲走向一体化与日本谋求政治大国地位C.不结盟运动兴起与国际政治新秩序的建立D.中国的逐渐崛起与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13.(2021·全国·模拟预测)上述不同时期的宣传画(漫画)反映了图1二战时期美国的宣传画图21954年美国漫画:美国队长重击共产主义国家利益决定了国家间的关系 B.美苏争霸中苏联的战略收缩C.美国的世界霸主地位开始动摇 D.意识形态影响美国外交政策14.(2020·四川·成都七中模拟预测)二战后初期,美国人心中的全球责任意味着拯救饥饿和重建世界经济,通过与苏联的合作和改造德、日以确保持久的和平。但从40年代末开始,美国将其全球责任界定为在全世界范围内领导“自由世界”,遏制共产主义。这一变化表明()A.美国极力推行单边主义外交 B.战后两极格局的最终形成C.意识形态决定外交政策走向 D.美苏战时同盟关系已破裂15.(2021·天津·耀华中学二模)斯大林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将导致“统一的无所不包的世界市场的瓦解”,其表现是“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美、英、法)夺取世界资源的范围将不会扩大而会缩小,两个平行的也是互相对立的世界市场将会形成”。据此言论可以挂断()A.战后国际分工和国际交换的日趋扩大化B.战后社会主义阵营内部的经贸关系特点C.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弊端日益暴露D.战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进程中的依赖性16.(2022·山东·模拟预测)1974年,日本内阁总理大臣三术武夫对中苏两国采取“不偏不倚”的“等距离外交”的政策。此后.其又提出“全方位外交”“多边均衡外交”的主张。这些主张表明()A.日本外交的自主性有所增强 B.日美联盟关系不断瓦解C.日本意图挑战美苏两极格局 D.中日关系逐步走向低谷17.(2021·浙江台州·一模)1955年的万隆会议是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1961年召开了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下列不属于两次会议都强调的内容是()A.争取和维护民族独立 B.捍卫国家主权C.采取不结盟的外交政策 D.反对殖民主义18.(2021·浙江宁波·一模)在两极格局下,随着力量对比的变化,世界格局表现出多极化趋势。下列的事件,按时间排序正确的是()①西欧六国成立欧洲经济共同体②日本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首次超过美国③中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④不结盟运动正式诞生A.④③①② B.④③②① C.③①④② D.③④①②19.(2021·湖南永州·一模)1966年3月,法国总统戴高乐致函美国总统约翰逊,要求正式退出北约各军事机构,并宣布在7月之前撤回受北约指挥的全部法国军队,同时还取消了北约军用飞机在法国过境和降落的权利,限令美军及其基地在一年内撤出法国。这表明()A.法国恪守孤立主义的外交政策 B.法国在欧洲共同体中的地位提升C.世界格局多极化发展趋势加强 D.以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出现分化20.(2016·山西忻州·三模)“几十年前还统治全球的欧洲大陆的前途这时似乎是暗淡的、危险的。但20世纪50年代后,东欧和西欧各国却惊人地东山再起。这一复兴同中国日益增长的实力和自信一起导致了一种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美苏短暂的首要地位让位于一种新的多元化社会。这实质上意味着全球地方主义的恢复—至少从政治上来看是如此。”上述材料意在说明()A.多极化格局的形成是一个缓慢的过程B.美苏两极格局已被多极格局所取代C.世界格局即将呈现“一超多强”局面D.“冷战”时期已呈现政治多极化趋势

参考答案1.答案:B解析:材料内容出自1884年英国议会改革,重新规定选民的财产资格,扩大公民权范围,有利于提高工人阶级的政治地位,B项正确;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的说法不符材料主旨,材料体现的是工人阶级地位的提高,排除A项;英国是多党制国家,势力比较大的是民主党和工党,排除C项;D项与1832年议会改革有关,排除。故选B项。2.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内容,君主行使王权需要内阁来承担责任,内阁必须提出建议,而且要为建议负责,结合时间与所学知识,B项正确;议会中“第三院”的出现是在19世纪后半期,排除A项;材料中体现国王仍然可以行使行政权,排除C项;D项表述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D项。故选B项。3.答案:D解析:材料体现的是1832年议会改革后,仍然有较高的财产限制,民主对底层人民来说依旧遥不可及,这说明的是民主政治有待逐步完善,D项正确;材料与工业资产阶级掌权的说法无关,排除A项;《权利法案》遭到破坏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B项;1832年议会改革打破了贵族对政治权力的垄断,排除C项。故选D项。4.答案:D解析: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民主政治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的过程可以得出,英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呈现渐进性的特征,逐步进行,D项正确;AB项太绝对,排除AB项;党争一直存在,不能避免,排除C项。故选D项。5.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光荣革命后英国通过《权利法案》,限制了君权,确立了“王在法下”和“王在议会”的原则,从而结束了君主专制,建立起了君主立宪政体,C项正确;光荣革命后英国建立起君主立宪制度,保留了君主制度,A项排除;18世纪中期责任内阁制建立后,国王处于“统而不治”,B项排除;“不流血”指的是革命的过程和方式,非“历史任务”,D项排除。故选C项。6.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二战后美国推行马歇尔计划扶植西欧,但规定马歇尔计划所提供的捐赠主要用于支付从美国采购的必需品,即食品、燃料、肥料和纺织品,这使得美国对西欧市场的占有率由1948年的36.3%,上升到1950年的73.2%。这种规定有利于美国扩大在西欧的市场,为美国的持续繁荣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D项正确;“使美国通过经济援助控制欧洲”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A项;材料与国际金融无关,排除B项;美苏冷战开始的标志是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排除C项。故选D项。7.答案:A解析:从材料中“虽然西欧向美国出口贸易额很低,但各国间的进出口贸易迅速发展”可以看出,马歇尔计划在推动西欧经济增长的同时,推动西欧国家间进出口贸易的迅速发展,从而为西欧实现经济联合创造了有利条件,A项正确;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企图实现对西欧的经济控制,但“西欧成为美国的经济附庸”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项;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于1944年,马歇尔计划实施与1947年,时间不符合,排除C项;美国利用马歇尔计划,控制西欧国家以抵制苏联,带有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但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项。故选A项。8.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西方秘密从事的思想马歇尔计划”“通过正常邮寄方式确保将政治、经济、文化等印刷品寄至东欧各国,主要目标是展示西方的卓越成就”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制定并实施的图书秘密发行项目主要是在美苏冷战背景下,通过隐蔽性的战略手段展示西方卓越成就以显示西方文化的优越性,D项正确;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在冷战背景下美国通过隐蔽的手段进行和平演变,没有体现对欧洲联合方面的推动作用,排除A项;美国制定并实施该项目是维护自身利益并称霸世界,而非援助发展中国家,排除B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美国军事实力世界第一,并且材料内容没有涉及美国军事实力衰落的现象,排除C项。故选D项。9.答案:A解析:根据“如美国政府实施的海外图书项目,大力资助西方作者撰写的文学作品《动物庄园》、《大恐怖》等在海外发行和传播。”可得出中所涉及到的相关作品,都是美国准冷战的产物,是其进行冷战的一种手段,说明美国政府借助文学作品渗透冷战思维,A项正确;扩大影响力不是目的,排除A项;C项不是材料的主旨,排除C项;材料强调冷战的手段,而不是强调文学作品的特征,排除D项。故选A项。10.答案:A解析:据材料“20世纪50年代以后,法的主要目标、对大西洋联盟和北约的态度、对拥有军事力量及核威慑战略等三方面所持观点不同,但两国却采取了加强防务合作的相同政策”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法德两国由于历史原因二者存在矛盾分期,但由于冷战局面的长期存在,两国却采取了加强防务合作的相同政策,A项正确;材料未涉及霸权主义受到冲击,而是强调法德的观点及政策,排除B项;材料与第三世界无关,排除C项;20世纪50年代的世界是两极格局对峙,排除D项。故选A项。11.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史密斯—蒙特法案》深化了美国的冷战政策,增强美国的官方宣传活动的力度,对抗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冲击,C项正确;《史密斯—蒙特法案》的签署加剧了两大阵营的对峙,排除A项;杜鲁门主义发表于1947年,排除B项;北约成立于1949年,排除D项。故选C项。12.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美苏“冷战”的时间是1947~1991年,美霸主地位动摇是在20世纪70年代,符合这一时间段,故选A项;欧洲走向一体化(欧共体的建立)是在1967年,20世纪80年代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开始谋求政治大国地位,提出入常要求,这与20世纪70年代的时间段不符,排除B项;不结盟运动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国际政治新秩序至今尚未建立,排除C项;中国在改革开放后逐渐崛起,但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是在苏联解体(1991年)后,排除D项。13.答案:A解析:从图片信息可以看出,二战期间美国称赞苏联是朋友,为自由而战。而二战后,却要重击共产主义,把苏联当成敌人。这体现的是不同时期国家利益的需要,反映出国家利益决定了国家间的关系,A正确;材料不能体现收缩,而是进攻,排除B;”开始“的说法错误,排除C;材料强调国家利益,而不是意识形态,排除D。故选A项。14.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美苏合作、和平发展成了美国独自领导“自由世界”,遏制共产主义,表明美苏战时同盟关系已破裂,D项正确;美国极力推行单边主义外交是在冷战结束后,并且与“(美国与)苏联的合作和改造德、日”等不符,排除A项;战后两极格局最终形成的标志是两大军事集团的建立,排除B项;决定外交政策走向的是国家利益和实力,并非意识形态,排除C项。15.答案:B解析:据题意可知,斯大林认为二战后会出现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个平行的世界市场,所以斯大林意在整合社会主义阵营的市场,由此可推断战后社会主义阵营内部的经贸关系特点,故选B,排除C;根据斯大林的言论无法说明国际分工和交换的扩大化,更无法体现战后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进程中的依赖性,排除AD。16.答案:A解析:考查二战后日本的崛起。20世纪70年代,随着经济的崛起,日本调整了外交政策,以谋求政治大国地位,其外交的自主意识不断增强,故A项正确;日本的外交仍然以日美关系为基础,并没有摆脱美国的影响,且材料也没有涉及日美联盟关系,排除B项;日本外交的转变客观上冲击了现存的两极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