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怀化市通道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1页
湖南省怀化市通道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2页
湖南省怀化市通道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3页
湖南省怀化市通道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4页
湖南省怀化市通道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南省怀化市通道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时间的车轮又轧出了同样的辙痕,这个朝代与秦朝是那么惊人的相似。一样的气吞万里如虎;一样的千古江山、尽归一姓;一样的雄才伟略、创制颇多;一样的残暴、好大喜功;一样的二世而亡。”这个朝代是(

)A.汉朝 B.隋朝 C.唐朝 D.宋朝2.隋朝大运河的开凿冲破我国东西水系自然地理的限制,解决了开辟水源和改造地形等难题;其卓越运能的实现,展示了我国土地测量和水利水运等科技成就和创新能力。这体现了(

)A.江南地区的开发 B.运输工具的改进C.劳动人民的智慧 D.计算能力的提高3.唐太宗说:“智者取其谋,愚者取其力,勇者取其威,怯者取其慎,无智愚、勇、怯,兼而用之。故良匠无弃材,明主无弃士。”由此可见唐太宗(

)A.重视发展生产 B.重视考察官吏政绩C.知人善任量才用人 D.增加科举考试科目4.武则天于684年下令:凡官吏所在地区,“田畴垦辟,家有余粮”者升官。这体现了武则天(

)A.严惩贪官污吏 B.提倡节俭 C.善于纳谏 D.重视农业生产5.下图是某同学在学习唐朝历史后所做总结,依据所学知识判断,图示中①②对应的历史人物是(

)A.①唐高祖②唐玄宗 B.①唐太宗②唐玄宗 C.①唐太宗②武则天 D.①武则天②唐玄宗6.“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木兰诗》中的东市是长安城的手工业生产中心,卖汉人商品。西市有“金市”的美称,卖胡人商品,是长安城的主要工商业区,相比东市更加繁华。由此我们可以得知(

)A.唐朝的民族政策开明 B.唐朝的社会风气开放C.唐朝的市民文化丰富 D.唐朝的商业十分繁荣7.历史史实是客观发生的历史事实,历史观点是对历史史实的认识。下列属于历史观点的是(

)A.唐朝灭亡后出现五代十国的局面B.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C.五代十国的开国君主都是掌握兵权的武将D.五代十国时期南方经济有一定的发展8.历史图片真实地反映了历史史实。以下图组体现的主题是(

)A.经济繁荣 B.民族交融 C.社会开放 D.盛唐气象9.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唐诗题材丰富,风格多样。李白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所展现出的诗歌特色为(

)A.抒发进取精神 B.诗风淳朴厚重 C.直面社会现实 D.浪漫主义情怀10.下表反映了唐朝的(

)类别诗歌书法绘画内容(部分)题材丰富,风格多样。名家辈出名家辈出,最著名的是颜真卿、柳公权和欧阳询等题材和类型广泛,有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及宗教画A.社会习俗 B.中外交往 C.社会经济 D.文学艺术11.以下两张邮票所纪念的历史事件的共同作用是(

)图一:《玄奘西行求法》邮票图二:《鉴真大师像回国巡展》邮票A.开辟了沟通欧亚的丝绸之路 B.结束了政权分立状态C.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 D.促进国力达到顶峰12.“尝考五代之际,政治上之大患有二:曰腹心之患,即禁兵;曰肢体之患,即藩镇。”为解决“腹心之患”,宋太祖采取的措施是A.创设三省六部制度 B.解除禁军将领兵权 C.取消节度使收税权 D.设锦衣卫监视百官13.辽宋夏金时期,契丹、党项、女真都模仿汉字创造了本民族文字。据此可推知,这一时期(

)A.国家统一有利于推动文化的发展 B.汉字的发展具有较强的包容性C.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交流的频繁 D.各政权审美呈现世俗化趋势14.“两宋都偏安一隅,同周边辽、西夏、金、大理等多个少数民族政权战和不断。长期的共存使得各民族的社会习俗不断发生变化。”材料反映出的时代特征是(

)A.加强中央集权与民族平等 B.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C.消除民族差异与祖国统一 D.政权并立与民族交融15.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好方法。下面能正确反映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

)A. B.C. D.16.《元史》记载:“行中书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由此可知,行省制度的设置(

)A.加强了中央集权 B.助长了地方割据的实力C.意在监察豪强与官吏 D.削弱了丞相的权力二、材料题17.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人才选拔】材料一根据儒家“征召有才能的人才能更好地解决国家种种问题”的基本信条,隋唐时期把平等竞争机制引入选官制度,向社会各阶层人才打开了入仕的大门。——摘编自张国安《中国古代文官选拔制度及其现代借鉴》【治国之道】材料二唐太宗在位20多年,开创了唐朝的盛世局面。他广纳贤才,知人善任,同时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政治上推行了一系列革新的措施。唐玄宗前期励精图治,重用贤能,实行了一系列改革,如发展经济,改革税制……使唐朝进入了鼎盛时期。【安邦之策】材料三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宋太祖有意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后继的宋太宗继续采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使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当时的文官担任中央和地方的要职,甚至主持军务。武将带兵打仗要按照朝廷预授的“阵图”行军布阵……(1)材料一中的选官制度产生了什么影响?(2)根据材料二,归纳“盛世”和“鼎盛”局面出现的共同原因。(3)材料三反映的是宋朝的什么政策?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国古代的治国理政有哪些经验值得借鉴。18.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历史悠久,源远流长。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唐朝对外交往具有自己突出的特点:对外交往的范围更加广泛,且具有持续性;对外交往的形式多种多样,有使节来往、留学生、贸易交流、宗教往来等。唐朝频繁的对外交往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促进了亚洲乃至世界文明的进步。——摘编自袁行霈主编《中华文明史》第三卷(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材料二盛唐文化气象恢宏,犹如磁石般吸引着周边国家和政权前来学习和交流。发达的海上和陆上交通,推动了中外交流的繁荣。新罗、日本等国家曾派遣留学生,常驻长安,学习唐朝先进的文化和社会制度。——摘编自中国地图出版社《中国历史地图册》(2)根据材料二,概括唐朝中外交流繁荣的原因有哪些。(3)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史实对今天构建和谐世界有何借鉴意义?三、综合题19.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古代经济重心位置多次发生变化。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唐宋两朝南北方人口对比表朝代南方北方人口占全国人口比例人口占全国人口比例唐朝天宝年间(742年~756年)2080万40%3120万60%北宋元丰年间(1078年~1085年)5500万65.5%2900万34.5%——根据邹逸麟、谭其骧《中国历史时期人口的分布和迁徙》整理统计(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从唐朝到北宋的社会人口变化的趋势。材料二

从东晋南渡至隋唐时期,南方综合实力上升,经济迅速发展,南北几无差距。至五代十国时期,南方经济则进一步大发展。到北宋时期,南方经济已显出超过北方的强劲势头,南北均势开始打破,形成南方超越北方的局面。南宋时期,中国的经济重心向南的转移最终完成。——童超《看得见的中国史》(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梳理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2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宋太祖)召赵普问曰:“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地,其故何也?”普曰:“……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材料二

中国边疆最早确立于秦汉之际……在长期边疆治理实践的基础上,中国逐渐形成了富有智慧的边疆治理方略以及各种因势而定的边疆治理方式。——摘编自周平、李大龙主编《中国的边疆治理:挑战与创新》(1)请根据所学知识列举元朝在西藏和台湾的边疆管理措施。(2)综合上述材料,请你任选一个角度提炼一个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有关的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至少列举两个史实,史论结合,逻辑清晰,有总结提升)《湖南省怀化市通道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参考答案1.B2.C3.C4.D5.B6.D7.B8.D9.D10.D11.C12.B13.C14.D15.C16.A17.(1)加强了朝廷在选官上的权力,使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用人制度逐渐确立;扩大了统治基础,对社会阶层流动也起到积极作用;显著提高了整个官僚队伍的文化素养。(任答两点即可)(2)任用贤能,重视经济发展,以民为本,关注民生等。(3)政策:崇文抑武政策。经验:发展经济,关注民生;重视人才的培养与任用;加强对各级官吏的监督等。(任答一点,言之有理即可)18.(1)对外开放范围广泛,具有持续性,形式多样,双向交流。(2)唐朝文化和制度先进;唐朝海陆交通发达;唐朝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等。(任答两点即可)(3)要倡导交流、开放和合作;要友好往来,互相学习等。(任答一点,言之有理即可)19.(1)社会人口总数上升;南方占全国人口比例不断上升,或北方占全国人口比例下降。(2)魏晋南北朝时期,奠定基础;唐中后期、五代十国后,开始南移;北宋时期,南北均势开始打破,南方超越北方,经济重心南移加快;南宋时期,完成了经济重心的南移。(任答三点,言之有理即可)(3)北方政局动荡导致人口大量南迁,带来大量劳动力;生产技术提高;先进的生产工具,南方农业生产的快速发展;兴修水利;南方自然条件优越;统治者政策的支持。20.(1)西藏管理:设置宣慰使司都元帅府,屯驻军队,中央政府对西藏正式行使行政管辖权。台湾管理:设澎湖巡检司加强对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