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安全评估规范标准文本(含编制说明)_第1页
电梯安全评估规范标准文本(含编制说明)_第2页
电梯安全评估规范标准文本(含编制说明)_第3页
电梯安全评估规范标准文本(含编制说明)_第4页
电梯安全评估规范标准文本(含编制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91.140.90

CCSQ78□B51

四川省地方标准

DBXX/TXXXX—XXXX

代替DB51/T2188-2016

电梯安全评估规范

SpecificationsforsafetyassessmentofIifts

(征求意见稿)

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

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XX/TXXXX-XXXX

目次

I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2

4基本规定...................................................................................3

5安全评估机构要求..........................................................................3

6安全评估方法...............................................................................4

7降低风险的措施............................................................................7

8安全评估程序...............................................................................7

9安全评估报告...............................................................................8

附录A(规范性)曳引驱动、液压驱动电梯安全评估项目、内容及要求.......................10

附录B(规范性)自动扶梯与自动人行道安全评估项目、内容及要求.........................41

附录C(规范性)电梯使月管理与日常维护保养查验项目、内容及要求.......................67

附录D(资料性)安全评估报告(格式)..................................................71

参考文献................................................................................77

I

DBXX/TXXXX—XXXX

.17.—1—

刖s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本文件替代DR51/T2188-2016《电梯安全评估规范k

本文件与DB51“2188-2016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对主要框架进行了梳理;

一更改了范围(见第1章,2016年版的第1章);

—增加了部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第2章,2016年版的第2章);

—增加了术语和定义(见第3章,2016年版的第3章);

-删除了基本原则(见2016年版的第4章);

更改了基本规定(见第4章,2016年版的第5章5.1);

一更改了安全评估机构要求(见第5章,2016年版的第5章5.2);

—修改了安全评估方法和安全评估规则(见第6章,2016年版的第6章和第7章):

—增加了降低风险的措施(见第7章);

一修改了安全评估程序(见第8章,2()16年版的第8章);

—修改了安全评估报告(见第9章,2016年版的第9章);

—删除了评估结果的运用(见2016年版的第10章);

-修改了电梯安全评估项目、内容及耍求(见附录A,2016年版的附录A);

—增加了自动扶梯及自动人行道安全评估项目、内容及要求(见附录B);

一修改了电梯使用管理与日常维护保养安全评估项目、内容及要求(见附录C,2016年版的附录

A);

一修改了电梯安全评估报告(见附录D);

一本文件的附录A和附录B、附录C是规范性附录,附录D是资料性附录;

—本文件采用了国际标准【SO14798:2009电梯、自动扶梯和移动步道危险评估和减少方法学;

一本义件未引用任何专利。

本文件由四川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xxxxx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XXXXX

本文件所替代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DB51/T2188-2016o

DBXX/TXXXX—XXXX

3术语和定义

GB/T7024.GB"7588.1、GB16899、GB/T30692和GB/T20900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

用于本文件。

3.1

安全评估safetyassessment

以消除不可接受风险为目的,对设备本体及其相邻区域进行风险评价,根据评价结果确定电梯整

机综合安全状况等级,并结合使用管理和口常维护保养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出降低风险措施的全过程。

3.2

设备本体equipmentbody

涉及电梯安全运行及作业人员人身安全的电梯机甩部件。

3.3

危险hazard

潜在的伤害源。

3.4

风险risk

伤害发生的概率与伤害的严重程度的综合。

3.5

情节scenario

危险状态、原因和后果组成的先后次序。

3.6

风险评估riskestimation

确定伤害的严重程度和发生概率的过程。

3.7

风险分析riskanalysis

系统地运用可获得的信息识别危险和评估风险的过程。

3.8

风险评定riskevaluation

2

DBXX/TXXXX—XXXX

根据风险分析结果,确定是否需要降低风险的过程。

3.9

风险评价riskassessment

由风险分析及风险评定组成的全过程。

3.10

综合安全状况等级comprehensivesafetystatuslevel

基于设备本体、建筑相关所评价项目风险情节的风险类别,根据一定的评分规则划分的能体现电

梯安全状况的分级。

3.11

安全评估机构safetyestimationagency

具有相应能力、能对电梯实施安全评估并出具安全评估报告的机构或组织。

3.12

委托方client

通过书面方式,委托安全评估机构对指定电梯开展安全评估的组织或个人。

4基本规定

4.1电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宜进行安全评估:

a)使用年限超过15年的电梯:

b)运行故障率高、投诉率高的在用电梯;

c)电梯主要零部件达到设计使用年限或次数;

d)遭受地震、洪水、火灾、雷击等灾害影响的在用电梯;

e)发生一般等级以上事故的在用电梯;

f)使用单位或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机构认为有必要进行安全评估的电梯。

4.2电梯安全评估应由取得国家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核准的电梯检验检测机构或型式试验机构

进行。

4.3电梯安全评估应遵循客观、公正、真实、科学的原则。

5安全评估机构要求

5.1基本要求

安全评估机构应具有与电梯安全评估工作相适应的人员、仪器设备、质量保证体系。

3

DBXX/TXXXX—XXXX

5.2人员

5.2.1从事电梯安全评估工作的评估人员应具有五年以上与电梯相关检验检测或五年以上电梯专业技

术工作经历,具有电梯检验员(含)以上资格。

5.2.2安全评估机构应组成评估小组,评估小组应由两名:含)以上符合5.2.1条件的人员组成。

5.2.3评估小组组长应有丰富的电梯专业技术经验,具有电梯检验师(含)以上资格或高级技术职称。

5.3仪器设备

评估机构应当配备能够满足安全评估需要的仪器设备,仪器设备须在检定或校准有效期内,其测

最范围和精度应当满足评估的要求。

5.4质量保证体系

5.4.1评估机构应当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和本文件的要求制定安全评估作业指导书,并在本机构正式

发布。

5.4.2评估机构应建立安全评估程序文件对电梯安全评估质量实施控制,对安全评估结果的真实性、

客观性和公正性负责。

6安全评估方法

6.1总则

6.1.1根据伤害发生的严重程度和概率等级对查找的风险隐患进行风险评定,确定风险等级和风险类

别。

6.1.2将风险类别按一定的规则赋值,通过计算方法得出综合安全状况得分,根据得分情况,判断综

合安全状况等级,给出安全评估结论。

6.2风险评定

6.2.1严重程度

通过考虑对人身、财产或环境造成的伤害,按卜表评估传重程度。

表1严重程度

严重程度说明

1-高死亡、系统损失或严重的环境损害

2-中印重损伤、严重职业病、主要的系统或环境损害

3-低校小损伤、较轻职业病、次要的系统或环境损害

4-可忽略不会引起伤害、职业病及系统或环境的损害

6.2.2概率等级

4

DBXX/TXXXX—XXXX

通过考虑对情节发生的概率、暴露于危险中的频次和持续时间以及影响、避免或限制伤害的可能

性所规定的因素,评估伤害发生的概率,按下表评估伤害发生的概率。

表2概率等级

概率等级说明

A-频繁在使用寿命内很可能经常发生

B-很可能在使用寿命内很可能会发牛.数次

C-偶尔在使用寿命内很可能至少发生一次

D-极少未必发生,但在使用寿命内可能发生

E-不大可能在使用寿命内很不可能发生

F-不可能概率几乎为零

6.2.3风险等级

通过综合衡量严重程度(621)和概率等级(622)来确定设备本体、建筑相关每个评价项目的风险等

级,如表3所示。

表3风险等级

严重程度

概率等级

1-高2-中3-低4.可忽略

A-频繁1A2A3A4A

B・很可能1B2B3B4B

C-偶尔1C2C3C4C

D-极少1D2D3D4D

E-不大可能1E2E3E4I-:

F-不可能1F2F3F4F

示例1:根据表3,如果严重程度和概率.等级分别被评估为“2-中”和“C-偶尔”级,则风险等级为“2C”。

6.2.4风险类别

基于所评估的风险等级,通过确定对应的风险类别来评定风险,风险等级所对应的风险类别如表4

所示。

表4风险类别

风险

风险等级采取的措施

类别

IIA、IB、IC、ID、2A、2B、2C、3A、3B需要采取保护措施来降低风险

5

DBXX/TXXXX—XXXX

需要复查,在考虑解决方案和社会

II1E、2D、2E、3C、3D、4A、4B价值的实用性后,确定进一步采取保

护措施是否适当a

IIIIF、2F、3E、3F、4C、4D、4E、4F不需要任何行动

”社会可能不允许残留某些特定的风险。然而,进一步的措施可能使电梯的使用、维广等成为不

切实际的或不可能的。

示例2:根据表4,如果评估的风险等级为“IB”,则风险类别为"I”类。

6.3综合安全状况等级评定

6.3.1综合评分

在确定每一种风险情节的风险类别后,按如下方法评定综合安全状况等级。

1)将三种风险类别按照表5所示规则赋值:

表5风险类别赋值

风险类别IIIIII

取值0-12

2)按照下列公式计算综合安全状况得分:

0日匕=0或£匕<0

汩1

D=*n

四一xl()0,V匕工0

In

注:假设%(i=L…为对应于第i个风险情节的风险类别的取值,其中〃为所有进行评估的风险情节的个数。

注:。:表示为综合安全状况等级。

3)根据得分情况,按照表6判断综合安全状况等级:

表6综合安全状况等级

DD>9090>D>7575>D>60D<60

综合安全状况等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

6.3.2安全评估结论

根据综合安全状况等级判定结果,综合存在的风险和降低风险保护措施的可行性,安全评估机构

宜按下列原则给出相应的安全评估结论:

a)综合安全状况等级为一级,需要加强管理防止风险;

b)综合安全状况等级为二级,应采取防护措施消除或降低风险;

6

DBXX/TXXXX—XXXX

c)综合安全状况等级为三级,应尽快采取防护措施消除或降低风险;

d)综合安全状况等级为四级,建议立即停用使用,应采取防护措施消除或降低风险。

7降低风险的措施

7.1单项措施

根据每个项目风险等级评定结果,结合电梯使用管理和日常维护保养中存在的安全隐患,提出降

低风险的措施,应按照以下原则提出:

a)对于被识别出存在风险的部件,应采取修理、调整等措施消除或降低风险;如达到

GB/T31821-2O15.GB/T37217-2018或产品使用维护说明中规定的报废技术条件的,需采取更换相应

电梯部件来消除风险;

b)对于出厂时符合当时标准的电梯,如缺少或不符合现行标准所规定的安全保护装置(措施),

应结合风险类别、技术及经济可行性,提出加装或改进安全保护装置(措施)来消除或降低风险;

c)对于被识别出的风险,如不能通过相关措施消除或降低,应指出遗留风险,并建议采取如加强

维保和监护、增加警示标志等措施。

7.2整机措施

乂寸于存在安全风险的电梯,应根据下列原则给出降低风险的安全措施:

a)对存在风险项目的电梯,通过更换或调整零部件可以恢复其安全功能的,应提出对该电梯进行

修理的建议;

b)对存在风险项目的电梯,通过修理不能恢复其安全功能的,应提出对该电梯进行改造的建议;

c)对存在风险项目的电梯,不能通过修理、改造恢复其安全功能的,或者修理、改造需更换零部

件总价值高于同类整机价值50%的,应提出对该电梯进行更新。

7.3其他措施

对使用管理、日常维护保养方面存在的安全隐患,也应提出改进措施。

8安全评估程序

8.1申请

电梯安全评估委托方应向评估机构提出书面申请,并按要求提供技术资料。

8.2受理

评估机构按规定做出是否受理评估委托,对不受理的应以书面形式告知委托方,并说明理由。

8.3确定评估范围

7

DBXX/TXXXX—XXXX

安全评估前,评估机构应与委托方协商确定评估目的和范围,并进行书面确认。评仔范围可包含

以下一项或多项:

a)设备本体及其相邻区域;

b)使用管理;

c)日常维护保养。

注:上述每项具体评估项目和内容见小义件附录A、B、C.

8.4成立评估小组

评估机构在遵循利益关联回避原则的基础匕按5.2的要求选派评估人员组成评估小组,并指定评

估小组组长。

8.5前期准备

8.5.1委托方应准备相关安全技术档案,并做好安全评估的配合工作:

8.5.2评估小组依据本文件要求,听取委托单位对电梯使用情况的介绍,查阅委托方提供的资料,根

据评估范围选择相关的评估项目,准备现场评估记录、仪器设备。

8.6现场评估

8.6.1可通过询问、查阅资料、现场检验、试验、在线监测等方式开展现场评估。

8.6.2应根据8.3确定的评估范围,选择相应的评估项目。一般情况应按照本文件附录A、附录B和

附录C中规定的项目和内容,特殊情况可按委托方提出的要求增加其他项目和内容。

8.6.3应根据本文件中的安全评估方法进行风险评定和安全状况等级确定,得出安全评估结论。

8.6.4应根据每个项目风险等级和风险类别评定结果,提出消除或降低风险的措施及改进建议。

8.6.5评估人员应作好现场评估记录。

8.7出具安全评估报告

评估机构应在完成现场安全评估工作后及时出具安全评估报告。

9安全评估报告

9.1安全评估报告内容

安全评估报告应包括目的和依据、评估范围、评估人员、电梯设备概况和主要仪器设备,还应包

括每个评价项目的风险分析、风险评定、风险降低措施以及整机综合安全状况等级。安全评估报告可

根据与委托方协商确定的评估范围作相应调整。

9.2安全评估报告格式

8

DBXX/TXXXX—XXXX

电梯安全评估报告格式参照本文件附录D执行,安全评估报告结论页应有安全评估、审核、批准

人员的签字和安全评估机构检验专用章或者公章。

9.3安全评估结论

在各子系统评估的基础上,综合各子系统存在的风险和降低风险保护措施的成本,安全评估报告

中对于评估的电梯,最终的评估结论至少应为下列之一:

a)该电梯安全综合评估,未发现存在本规范所列的风险要素;

b)该电梯安全综合评估为一级,该电梯存在xxx风险,建议按照TSGT5002-2017《电梯维护保养

规则》的要求进一步加强电梯的使用管理及维护保养工作:

c)该电梯安全综合评估为二级,该电梯xxx存在xxx风险,应采取安全措施消除风险,建议对存

在风险的xxx进行更换(修理或改造等):

d)该电梯安全综合评估为三级,该电梯XXX存在XXX风险,应立即进行改造或修理.;

e)该电梯安全综合评估为四级,该电梯存在xxx问题,电梯整体综合安全风险高,且无修理改造

价值,建议应立即停止使用或更新。

9

DBXX/TXXXX—XXXX

附录A

(规范性)

曳引驱动、液压驱动电梯安全评估项目、内容及要求

A.1通则

A.1.1曳引驱动电梯、液压驱动电梯设备本体及其相邻区域的安全评估项目宜在表A.1〜A.19中进行

选择,应满足表A.1〜A.19中的内容与要求。

A.1.2当评估的项目不符合表A.1〜A.19中对应项FI(不含★的项目)内容与要求时,该项的严重程

度、概率等级和风险类别宜取表中给定的参考值,当评估的项目符合表A.1〜A.I9中对应项目内容与要

求时,风险类别按III类处理。

A.1.3表A.I〜A.19中含★的项目,对于按照GB7588-1995及更早期标准生产的电梯,如果所评估项目

符合要求时,风险类别按川类处理,如果所评估项目不符合要求或无此装置时,风险类别按II类处

理;对于按照GB7588-2003生产的电梯,如果所评估项目符合评估要求时,风险类别按III类处理,如

果所评估项目不符合要求或无此装置时,可参照表A.1〜A.19中给定的风险类别处理。

A.2机器空间和滑轮间

机器空间和滑轮间的评估项目及内容见表A.1°

表A.I机房区域及警示标志

风险评定参考值

序号项目评估内容与要求

严重程度概率等级风险类别

a)通往机器空间和滑轮间的通道不应经过私人空间,通

道应使用楼梯或梯子,使用梯子应符合GB/T7588.1-

2020中522.5的要求:

b)通道应设置永久安装的电气照明;

1.1通道3C,DII

c)机房通道门的宽度应不小于0.60m,高度应不小于

1.80m,门上装有用钥匙开启的锁,门开启后不用钥匙

能关闭和锁住.门锁住后不用钥匙能从机房内将门打

开。

a)在通往机房和滑轮间的门或活板门的外侧应设置警告标

1.2警告标识志;2,3C,DI,II

b)对于活板门,应设有提醒使用者谨防坠落的警告标志。

a)机房和滑轮间的环境温度应保持在+5℃~+40C之间:

温度与通

1.3b)机房和滑轮间应有适当的通风,从建筑物其他处抽3C,DII

出的陈腐空气不应直接排入机房内;应保护诸如电动

10

DBXX/TXXXX-XXXX

风险评定参考值

序号项目评估内容与要求

严重程度概率等级风险类别

机、设备以及电缆等,使它们尽可能不受灰尘、有害气

体和湿气的损害。

u)对于额定速度小于等于2.5m/s的电梯,在额定速度运行

时机房内平均噪声值小于或等于80dB:

1.4噪声3DII

b)对于额定速度大于2.5m/s且小于或等于6m/s的电梯,

在额定速度运行时机房内平均噪声值小于或等于85dB.

机房和滑轮间不应用于电梯以外的其他用途,也不应设置

1.5专用非电梯用的线槽、电缆或其他装置:如设置消防设施,2,3DII

应符合GB/T7588.1—2020中5.2.1.2.1的要求。

如果不同电梯的部件在同一机房和(或)滑轮间内,每部

1.6设备标识电梯的所有部件(驱动主机、控制柜限速器、主开关等)3C,D11

应采用相同的数字、字母或颜色加以区别。

a)机房工作区域的尺寸应符合GB/T7588.1-2020中

5.2.6.3.2.1的要求,以允许人员安全和容易地对有关设备进

行作业;

1.7安全空间b)活动区域的净高度,以及通道宽度应符合GB/T7588.1-2,3DII

2020中5.2.6.322的要求:

c)在无防护的电梯驱动主机旋转部件及滑轮的上方的净垂

宜距离应不小于0.3m。

供人员工作或在工作区域之间移动的地板表面应采用防滑

1.8防滑2,3D11

材料。

a)机房地面高度不一且相差大于0.50m时,应设置楼梯、

台阶或杵合GB/T7588.1-2020中5.225规定的固定的梯

子.并设置护栏:

地面高度

1.9b)机房地面有任何深度大于0.05m,宽度介于0.05m和2,3DII

差和凹坑

0.50m之间的凹坑或槽坑时,均应盖住(本要求仅适用于

需要有人员工作的区域或在不同工作地点移动时的区

域)。

机房和滑轮间的楼板和地面上的开口(包括用于电缆穿过的

1.10地面开口开孔)应采用凸缘.该凸缘应凸出楼板或完工地面至少2,3D11

50mmo

11

DBXX/TXXXX-XXXX

风险评定参考值

序号项目评估内容与要求

严重程度概率等级风险类别

1.11机房线路机房线路敷设应工整,不凌乱。2,3C,DI,II

a)机房和滑轮间应设有永久性的电气照明,照度应符合

GB/T7588.1-2020中5.2.1.4.2的要求:

照明和插b)机房和滑轮间内靠近入口(或多个入口)处的适当高度

1.122,3DII

座应设有一个照明控制开关,仅被授权人员可接近:

0机房和滑轮间内的每个工作区域的适当位置应至少设有

一个2P-PE型250V,且直接供电的电源插座。

a)对可能产生危险并可能接近的旋转部件,必须提供有效

的防护。但带有防护装置的曳引轮,盘车手轮、制动轮及

旋转部件任何类似的光滑圆形部件除外。这些部件应涂成黄色,至

1.13的安全防少部分地涂成黄色:1,2C,DI,II

护b)所采用的防护装置应能见到旋转部件且不妨碍检查与维

护工作。若防护装置是网孔状,则其孔洞尺寸应符合

GB/T23821—2009中424.1表4的要求。

限速器应有有效期内的校验证书,且不应出现下列情况之

—4*

a)运行中有异响;

b)传动部件严重锈蚀;

c)轴承损坏导致限速器轮转动不灵活:

1.14限速器d)限速器座变形;1,2C,DI,11

c)限速器钢丝绳表面油污严重:

f)限速器钢丝绳达到或接近达到GB/T31821—2015中4.4.2

的报废技术条件:

g)限速器的动作速度和限速器钢丝绳的提拉力不符合GB/T

7588.1-2020中5.6.2.2.I.1的要求。

★作用于作用于钢丝绳系统的减速元件不应出现下列情况之一:

钢丝绳系a)触发联动机构卡阻或损坏:

统的减速b)钳体或制动弹簧出现塑性变形、裂纹或断裂:

1.151,2C,DI,II

元件(如c)夹紧件严重磨损或锈蚀:

夹绳器d)夹紧件擦碰钢丝绳;

等)e)赁位装置卡阻或损坏。

12

DBXX/TXXXX-XXXX

风险评定参考值

序号项目评估内容与要求

严重程度概率等级风险类别

在机器空间以及在井道顶端(如果有必要)的适当位置

金属支架

1.16应设置具有安全工作负荷标志的一个或多个悬挂点,用2DII

或吊钩

于较重设备的吊装。

A.3减速箱、曳引轮、导向轮和反绳轮

减速箱、曳引轮、导向轮和反绳轮的评估项H及内容见表A.2。

表A.2减速箱、曳引轮、导向轮和反绳轮

风险评定参考值

序号项目评估内容与要求

严重程度概率等级风险类别

2.1减速箱箱体不应出现裂纹。2,3DII

固定结构牢固,无严重锈蚀,或无影响安全运行的损

2.2减速箱固定1,2C,DI,II

坏。

传动轴、齿轮、轴承、键或键槽无影响安全运行的损

2.3传动元件1,2C,DI,11

坏,无异常噪音和振动。

有齿轮曳引机的箱体分割面、观察窗(孔)盅等处应紧

2.4渗漏油情况3DII

密连接,不允许渗漏油。

a)齿轮油油位正常;

2.5齿轮油3Dn

b)齿轮油清洁应无污物或泡沫,无明显浑浊和变色。

a)绳槽不应过度或异常磨损;

b)绳槽不应有缺损;2,3B,C1,11

2.6曳引轮

c)轮槽不应被异物填充。

d)不应出现裂纹。1,2BI

导向轮、反绳轮不得出现下列情况之一:

a)滑轮出现裂纹、缺损或严重变形;

b)轮槽出现严重磨损或缺损:

导向轮、反绳

2.7c)轴承出现严重磨损、碎裂或异响现象;2C,DI.ii

d)轮教与轴承、轴与轴承出现明显滑移、间隙或位移;

e)非金属材料轮出现严重变形、老化龟裂的现象:

f)挡绳装置失效,其固定螺栓出现无松动,

A.4联轴器

13

DBXX/TXXXX—XXXX

联轴器的评估项目及内容见表A.3。

表A.3联轴器

风险评定参考值

序号项目评估内容与要求

严重程度概率等级风险类别

两个半联轴器的金属件,尤其是螺栓孔处不应出现裂

3.1金属疲劳1,2E11

纹、变形和明显磨损。

a)联轴器与电动机输出轴端、减速箱联结袋置应固定可

靠;

3.2联接情况2,3C,DII

b)运转口联轴器不应有振动、冲击和异响;

c)联轴器挡圈、柱销等组件应完好。

弹性联轴器的非金属缓冲件不应出现过度磨损、开裂、

3.3外观3C,DII

严重变形和老化。

A.5电动机

电动机的评估项目及内容见表A.4。

表A.4电动机

风险评定参考值

序号项目评估内容与要求

严重程度概率等级风险类别

4.1轴承轴承涧滑状况应良好,无影响运彳了的磨损或碎裂。2,3C,DI,II

电动机的不得出现下列情况之一:

a)绕组短路、断路、烧毁:

电机运转状b)外壳或基座有影响安全的破裂;

4.22,3C,DI,II

况c)定子与转子发生碰擦;

d)定子的温升不符合GB/T24478—2009中4.2.1.2要求:

e)永磁同步电动机转子磁性材料脱落。

a)电动机具有过热保护功能:

4.3保护b)直接与主电源连接的电动机应具有短路保护和过载保护3CII

功能。

a)编码器应结构完整,安装可靠;

4.4编码器3C,DH

b)编码器信号输出应正常。

A.6制动器

制动器的评估项目及内容见表A.5v

14

DBXX/TXXXX—XXXX

表A.5制动器

风险评定参考值

序号项目评估内容与要求

严重程度概率等级风险类别

★制动器设所有参与向制动面施加制动力的制动器机喊部件应至少

5.11,2C1

置分两组装设。

电梯正常运行时,切断制动器电流应至少用两个独立的

切断制动器电气装置来实现;当电梯停止时,如果其中一个接触器

5.21,2CI

电流的主触点未打开,最迟到下一次运行方向改变时,应防

止电梯再运行。

制动器不应出现下列情况之一:

a)制动衬块严重磨损或者制动弹簧失效,导致制动力不

制动器结构足;

5.31,2B1

检查b)受力结构件出现裂纹或者严重磨损:

0制动器电磁线圈防尘件破损:

d)制动衬块(制动钳)以及制动面上有油污。

制动器应动作灵活,制动时制动衬块(制动钳)应紧密、

5.4工作状况均匀地贴合在制动面上:电梯运行时制动对块(制动钳)2,3CI,II

不应与制动面发生摩擦。

在使用驱动主机制动器作为上行超速、轿厢意外移动保

护装置制停部件的情况下,自监测包括对每组机械装重

★制动器自

5.5正确提起(或释放)的验证和(或)对每组机械装置作L2CI

监测装置

用下制动力的验证:自监测应符合GB/T7588.1—2020

中5.66.2的要求。

A.7救援装置

救援装置的评估项忖及内容见表A.6。

表A.6救援装置

风险评定参考值

序号项目评估内容与要求

严重程度概率等级风险类别

紧急操作装置应符合以下要求之一:

6.1设置2,3DI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