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技师考试题库及答案_第1页
茶叶技师考试题库及答案_第2页
茶叶技师考试题库及答案_第3页
茶叶技师考试题库及答案_第4页
茶叶技师考试题库及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茶叶技师考试题库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以下哪种茶属于黑茶()A.龙井B.铁观音C.六堡茶D.碧螺春答案:C2.茶叶中含量最高的游离氨基酸是()A.茶氨酸B.谷氨酸C.天冬氨酸D.精氨酸答案:A3.绿茶加工中关键的杀青工序主要目的不包括()A.破坏酶活性B.散发青草气C.增加茶叶发酵程度D.发展香气答案:C4.茶树适宜生长的土壤pH值范围是()A.4.5-6.5B.5.5-7.5C.6.5-8.5D.3.5-5.5答案:A5.以下哪种采摘标准适合制作优质红茶()A.单芽B.一芽一叶初展C.一芽二、三叶D.开面采答案:C6.乌龙茶做青过程中,摇青的主要作用是()A.促进水分蒸发B.损伤叶缘细胞,促进酶促氧化C.使茶叶条索紧结D.降低茶叶温度答案:B7.茶叶审评时,审评杯碗的规格一般是()A.150ml审评杯,180ml审评碗B.200ml审评杯,250ml审评碗C.100ml审评杯,120ml审评碗D.250ml审评杯,300ml审评碗答案:A8.以下哪种物质不是茶叶香气的主要成分()A.茶多酚B.萜烯类化合物C.醛类D.醇类答案:A9.白茶加工的主要工艺是()A.杀青、揉捻、干燥B.萎凋、干燥C.发酵、干燥D.做青、干燥答案:B10.红茶发酵的适宜温度一般是()A.18-22℃B.22-25℃C.25-28℃D.28-32℃答案:C11.以下哪个产地是普洱茶的主要产区()A.福建武夷山B.浙江杭州C.云南西双版纳D.安徽黄山答案:C12.茶叶中具有抗氧化作用的主要成分是()A.咖啡碱B.茶多酚C.茶多糖D.蛋白质答案:B13.制作君山银针采用的原料是()A.一芽一叶B.一芽二叶C.单芽D.一芽三叶答案:C14.茶叶储存的关键条件不包括()A.低温B.高湿度C.避光D.密封答案:B15.以下哪种茶的发酵程度最深()A.正山小种B.祁门红茶C.大红袍D.熟普答案:D16.茶叶采摘过程中,“提手采”主要适用于()A.细嫩芽叶B.较粗老叶片C.机械采摘D.所有茶叶采摘答案:A17.审评茶叶滋味时,“回甘”是指()A.入口即甜B.吞咽后口腔甜味增加C.苦味后出现甜味D.酸味后出现甜味答案:C18.黄茶闷黄工艺的主要作用是()A.形成黄茶独特的色香味B.减少茶多酚含量C.增加咖啡碱含量D.提高茶叶含水量答案:A19.以下哪种茶树品种属于大叶种()A.龙井43B.福鼎大白茶C.勐库大叶种D.铁观音答案:C20.茶叶中能影响人体中枢神经兴奋的成分是()A.茶氨酸B.咖啡碱C.茶多糖D.色素答案:B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所有茶叶都需要经过杀青工序。(×)2.茶叶的香气只与品种有关,与加工工艺无关。(×)3.绿茶属于不发酵茶。(√)4.采摘茶叶时,叶片越大越好。(×)5.红茶的汤色主要取决于茶多酚的氧化程度。(√)6.白茶的毫香主要来源于茶叶的茸毛。(√)7.茶叶审评时,滋味审评比香气审评更重要。(×)8.乌龙茶做青过程中,摇青和晾青要交替进行。(√)9.黑茶在渥堆过程中微生物起到了重要作用。(√)10.茶叶中的咖啡碱对人体只有兴奋作用,没有其他益处。(×)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简述绿茶加工中杀青的目的和方法。答案:目的:-利用高温破坏鲜叶中酶的活性,制止多酚类物质的酶促氧化,以获得绿茶应有的色、香、味。-散发青草气,发展茶香。-蒸发一部分水分,使叶质柔软,便于揉捻成条。方法:-炒热杀青:利用炒锅等设备,以高温炒制鲜叶,如锅式杀青机杀青,在炒的过程中要注意温度、投叶量和翻炒速度等。-蒸汽杀青:利用高温蒸汽对鲜叶进行杀青处理,能较好地保留茶叶的色泽和营养成分,如日本的蒸青绿茶多采用此方法。2.请说明乌龙茶的做青原理及做青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因素。答案:做青原理:通过摇青和晾青交替进行,使叶缘细胞受损伤,促进多酚类物质的酶促氧化,形成乌龙茶特有的“绿叶红镶边”及浓郁的香气和醇厚的滋味。在摇青过程中,叶片与叶片、叶片与筛网等相互摩擦、碰撞,叶缘细胞破损,茶多酚等物质与空气中的氧气接触发生氧化;晾青则是让叶片在静置过程中,使氧化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继续进行,同时水分适当散发,调节叶片的生理生化变化。注意因素:-温度:一般适宜温度在20-25℃,温度过高,做青进程加快,易产生“发酵”过度现象;温度过低,做青时间延长,品质不佳。-湿度:相对湿度保持在70%-80%为宜,湿度合适有利于水分散发和物质转化。湿度过高,茶叶水分散发慢,易产生闷味;湿度过低,水分散发过快,叶片易失水干枯,影响品质。-摇青程度:包括摇青时间和摇青力度。摇青时间过长、力度过大,叶缘红变过度,香气低闷;摇青时间过短、力度过小,达不到做青要求,香气不足,滋味淡薄。-晾青时间:晾青时间要根据摇青程度和茶叶状态合理调整,晾青过短,茶叶内部物质转化不充分;晾青过长,叶片失水过多,也会影响品质。3.简述茶叶审评的基本步骤和要点。答案:基本步骤:-取样:从被审评的茶叶中按照一定方法抽取有代表性的样品。-冲泡:将适量茶叶放入审评杯中,用规定温度的水冲泡,不同茶类冲泡水温、时间等有差异。一般绿茶用80-85℃水冲泡3-5分钟;红茶用90-95℃水冲泡3-5分钟等。-嗅香气:冲泡后,先趁热闻香气的高低、纯异、香型等,接着闻热香、温香和冷香,综合判断香气特点。-观汤色:将茶汤倒入审评碗中,观察汤色的深浅、明暗、清浊等。-尝滋味:用茶匙取适量茶汤入口,在口腔中循环打转,感受滋味的浓淡、醇涩、鲜爽等。-评叶底:将冲泡过的茶叶倒入叶底盘中,观察叶底的嫩度、色泽、匀度等。要点:-审评环境要安静、清洁、无异味,光线明亮且均匀。-审评人员要经过专业训练,熟悉各类茶叶的品质特点。-审评器具要规格统一,保证审评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要综合各项审评因子,全面、客观地评价茶叶品质。四、论述题(20分)论述不同茶类品质形成的关键因素及它们之间的差异。答案:不同茶类品质形成的关键因素及差异如下:绿茶关键因素:杀青。通过高温迅速破坏鲜叶中酶的活性,制止多酚类物质的酶促氧化,从而保持绿茶清汤绿叶的品质特征。同时,适宜的杀青温度、时间和投叶量等对绿茶的色泽、香气和滋味有重要影响。例如,温度过高易产生焦边、爆点,影响色泽和口感;温度过低则酶活性未被彻底破坏,易出现红梗红叶现象。红茶关键因素:发酵。红茶是全发酵茶,在发酵过程中,鲜叶中的茶多酚在酶的作用下发生氧化聚合反应,形成茶黄素、茶红素等有色物质,从而使红茶具有红叶红汤、甜醇的品质特点。发酵的温度、湿度和时间是影响红茶品质的重要因素。适宜的发酵温度一般在25-28℃,温度过高,发酵速度过快,汤色红暗,香气低闷;温度过低,发酵时间延长,品质下降。乌龙茶关键因素:做青。做青是乌龙茶加工的独特工序,通过摇青和晾青交替进行,使叶缘细胞破损,促进多酚类物质的酶促氧化,形成乌龙茶“绿叶红镶边”的外观以及浓郁花香和醇厚滋味。做青过程中,温度、湿度、摇青程度和晾青时间等因素相互配合,共同影响乌龙茶的品质。例如,摇青过度,叶片红变过度,香气低闷;晾青时间不当,会影响茶叶内部物质的转化和水分散发。白茶关键因素:萎凋。白茶不经过杀青或揉捻,主要靠萎凋来形成品质。在萎凋过程中,鲜叶水分逐渐散失,酶的活性发生变化,茶多酚等物质适度氧化,形成白茶毫香清鲜、滋味醇和的特点。萎凋的环境条件(温度、湿度、通风等)和时间对白茶品质影响较大。例如,若萎凋温度过高、时间过短,茶叶色泽暗绿,滋味青涩;若萎凋时间过长,茶叶易发酵过度,香气低沉。黄茶关键因素:闷黄。闷黄是黄茶制造的独特工艺,在杀青或揉捻后,将茶叶堆积闷放,使茶叶在湿热作用下,茶多酚等物质发生非酶性氧化,形成黄茶黄叶黄汤、香气清悦、滋味醇厚的品质特征。闷黄的温度、时间和茶叶含水量等因素决定了黄茶的品质。例如,闷黄温度过高、时间过长,茶叶色泽发暗,滋味变劣。黑茶关键因素:渥堆。渥堆是黑茶加工的重要工序,在渥堆过程中,微生物的参与和湿热作用使茶叶中的物质发生复杂变化,如茶多酚氧化、糖类物质分解等,形成黑茶色泽黑褐油润、汤色橙黄至棕红、香气纯正浓厚、滋味醇厚回甘的品质特点。渥堆的温度、湿度、时间以及渥堆茶叶的含水量等对黑茶品质有重要影响。例如,渥堆温度过高、时间过长,茶叶易出现烧心现象,影响品质。差异:-从发酵程度来看,绿茶不发酵,白茶轻微发酵,黄茶属于轻发酵,乌龙茶半发酵,红茶全发酵,黑茶后发酵。发酵程度的不同导致茶叶中茶多酚等物质的氧化程度不同,从而形成了不同的色香味特征。-在加工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