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19古诗二首 名师教案_第1页
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19古诗二首 名师教案_第2页
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19古诗二首 名师教案_第3页
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19古诗二首 名师教案_第4页
统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19古诗二首 名师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单元导学

【单元导教】

本单元围绕“想象”这一主题,编排了《夜宿山寺》《敕勒歌》两首古诗和《雾在哪里》

《雪孩子》两篇经典文章,课文富有童趣,意境优美,深受学生们的喜欢。单元语文要素是

“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这是继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联系生活,合理想象”后又一个

以“想象”为主题的单兀。本单兀课文侧重通过图文对照开启对学生的想象训练,仿照课文

句式发挥想象说话,让学生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为中高年级借助文字边读边想象,感受自

然与艺术之美奠定基础。

【单元教学目标】

通过图文对照想象画面

借助课后题仿照课文句式

想象说话展开想象

二年级上册

获得基本的情感

第七单元利用提示在想象中续编故事

培文园题.写话观察图片展开想象写故事

中年级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想象的神奇之美

高年级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艺术之美

字词句:

1.认识48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呀”,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独体字。

2.会写24个字,展示交流改正错别字的方法,复习巩固易错字和易混淆的字。

3.会写22个词语,学习与自然风光有关的4组词语,积累并运用描写天气的8个四字词

语。

4.通过句子的对比朗读与抄写,感受语言表达的具体生动;从语言、动作中感受雾、风的

顽皮淘气,体会句子的有趣。

阅读: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古诗《夜宿山寺》《敕勒歌》;学习默读,试着做到不

出声。

2.图文对照,想象画面,大致理解古诗意思;能发挥想象说话,体会雾的淘气;在想象中

续编故事,感受雪孩子的勇敢善良。

3.背诵民谣《数九歌》。

4.阅读绕口令《分不清是鸭还是霞》,感受绕口令的情趣。

表达:

能观察图片,展开想象,把故事写完整。

19.古诗二首

【课前解析】

本课是二年级上册编排的第二次古诗文的学习,学生己经初步感受了其语言之美。但古

诗的创作年代距今较为久远,学生不容易将古诗内容和自己的生活产生联结。教学中可以利

用插图、配乐等手段,激发学生展开个性化的想象,从古诗学习中获得美好的情感体验。

关注诗题:《夜宿山寺》板书课题时,引导学生理解“宿”的意思,识记“寺”的字

形,顺势解题。

《敕勒歌》选自《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期北朝民歌的代表作之一。“敕勒”是当时

北方一个少数民族的名称。

关注古诗:《古诗二首》可以利用文中插图,引导学生想象诗中描写的画面,感受山

寺的附耸入玄和草原的局远辽阔。

关注生字:本课要求会写的8个字中,“敢”字容易与“取”字混淆,可通过口诀“耳

朵上面挂上钩、右边反文不是又”来区别。剩下的生字可以根据字的结构进行归类学习,

从整体上把握书写规律,如:观察“惊、阴、似、野”四个左右结构的生字,根据之前学

习的经验先看宽窄,再看长短,关注关键笔画进行学习。

关注词语:教学本课生字,建议在学生读通古诗,大致理解诗意的基础上,结合课文

语境分散识记。如“危”的本义是人在山巅或高崖,从而理解诗中“危”的意思是“高"

“危楼”即“高楼”。还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联系生活、看图说话的方式来理解词语,如理

解“笼盖、苍苍、茫茫”词语的意思。

【教学目标】

1.认识“宿、寺”等12个生字,会写“危、敢”等8个字,理解“苍苍、茫茫”等词

语的意思。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通过图文对照、想象画面等,大致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山寺的高耸入云和草原的高

远辽阔。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很多信息,而这首诗题恰恰为我们说明了本诗内容的主体。所以这一环节的设置,是在引导

学生建立学习诗歌的方法,先读题,再读文。)

3.指导“宿”的意思是住宿,“寺”根据字形理解,一寸一寸的土盖起来的寺庙。知道

《夜宿山寺》的意思就是,李白今晚住在了山上的一个寺庙里。“寺”为全诗诗眼。

二、初读古诗,读通读顺

引导读诗:看来这是李白又出来旅行了,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他在寺庙住的这一

晚,内心的感受吧!

1.小组内互相朗读古诗。要求:出示课件3:

③初读古诗,读通读顺。

朗读要求:

读准字济,读通语句.》

读出“奏,读出特点.]

2.请小组代表进行朗读,同学之间进行点评、修正。

3.启发思考:现在老师为同学们朗读一遍这首诗,请大家认真聆听,感受一下重音在哪

里?

师生共同发现重音“高、可”。全班齐声朗读。

4.随文识记生字出示课件4:

③课堂演练

轻松找朋友.

预设学生回答:

(1)指导书写:敢。注意辨别“敢”与“取”,可通过口诀“耳朵上面挂上钩,右边

反文不是又”来区别。出示课件5:

(2)辰:识记辰的字形,是熟字“晨”去掉“日”。

(3)摘:读音需注意是翘舌音zhdi而不是zGi.

(4)恐、惊:都是形声字,可按照部首归类识记法进行识记。

5.教师第二遍示范朗读。启发思考:请同学们认真聆听老师的朗读,尝试用停顿符号标

出诗歌的节奏。出示课件6:

6.师生合作展示朗读,教师适时给予指导。

三、细读古诗,想象画面

引导观察:真想知道李白今晚都看到了H么呢?观察插图,我们先找一找李白在哪里?

1.引导思考:如果你是李白,你现在最大的感受是什么?预设回答:很高(最佳回

答)、很喜欢、怕黑、孤独……(板书:高)出示课件7:

旗细读古诗.想象画面

如果你在这座高

楼上,现在最大的感

受是什么?

2.围绕“高”这一特点,理解占诗内容,想象李白眼前的画面。

引导思考:别忘了,这是晚上住在山上,李白虽然看不到什么景色,但他一定能感受到

自己在“很高很高”的地方。

(1)李白告诉你有多高了吗?

预设回答:有百尺那么高。

引导观察:李白是古代人,请大家用诗句回答我。

预设回答:是一一危楼高百尺。(教师范读,突出“高”字,学生练习)

(2)启发思考:为什么是“危楼”,李白是住在一个危险的楼里吗?

预设回答:不是危险的楼,应该是太高了,所以显得很危险。

穿插指导“危”字书写,出示课件8:

(3)启发思考:真的是“高百尺”吗?

预设回答:这是虚指,诗人是运用了夸张的写法。

结合李白其他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桃花潭水深千尺”“白发三千丈”替助学生理

解夸张的妙处。出示课件9:

运用了夸张的修叶方法,

办求楼之高.

高百尺

这样的诗句还有: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4)引导思考:那这座寺庙到底有多高呢?诗人料定老师不知道,大家能用后面的诗

句给我讲一讲吗?

预设回答:手可摘星辰。

教师随机解释词语“星辰”的意思,出示课件1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朗读指导

“高”的意思。虚指。形容楼高

豆榛倬百尺,

手可/摘星辰。

•z

“辰”不单指星星,走日月星的总称。

“摘星辰”,伸手可以摘到星辰,写出了楼之

高O

(5)想象促读。

诗人站在高楼之上,月亮好像近在眼前,一伸手就好像能摘到星星,带着动作读一读。

出示课件11:

想望促读

全班齐读并想象画面,用自己

的话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危楼/高百尺,

手可/摘星辰。

全班齐读并想象画面,引导学生发现重读“可”,(板书:可)表示轻而易举,传达出

楼之高。

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表达,谈谈自己对这两句诗的理解。

李白真不愧是浪漫主义诗人,他用伸手摘星这种不可能实现的幻想,形象地表现出了楼

之高。这是多么奇特的想象啊!

4.启发想象:正所谓“居高声自远”,此时千尺高的李白,是不是也大吼了一声呢?

预设回答:此时李白很害怕。

(1)引导观察:哪个信息告诉我们他此时的心情了?出示课件12:

“穆叨也析分

心择.慢,”设

恐惊/天上人。

唯热・雷W惊动

李白都不敢说话了,怕被神仙听到(板书:恐)

(2)引导思考:李白是个很浪漫的诗人,他相信九天之上就是天宫,天宫中住着许多

神仙,而此时大家可以想象他与天宫之人之间的距离,所以他“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

人”。怎么读才不会惊扰到他们呢?

教师示范,轻、慢地诵读,学生练习。

三、熟读成诵

1.看着插图,把自己想象成李白,诵读古诗。(可以加入动作、表情)

出示课件13:

2.邀请同学带表情诵读全诗。

四、课堂小结

回顾小结:在《夜宿山寺》这首诗中,李白通过眼中所见,借助大胆想象,把一座高百

尺的宏伟建筑展现在我们面前,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摘星辰、不敢语、惊天人,这些奇妙

的想法让这首诗变得情趣盎然。我们在这首诗中也明确了学习古诗的一种方法,即行行朗

读、字字思考、处处想象。这个方法会帮助你自助学习本课第二首古诗。

五、作业布置

出示课件14:

【板书设计】

夜宿^」」寺

可恐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L认识“似、庐、笼、盖、苍、茫”6个生字,书写“苍、茫”等5个字。

2.朗读•占诗,背诵古诗。

3.通过图文对照、想象面面、自主学习,大致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草原的高远辽阔。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谈话导入:李白虽然爱旅行,但是从来没去过大草原。在古代,草原是游牧民族生活的

地方。今天我们旅行的步伐停在了阴山脚下,在这里生活着一个民族,叫敕勒族,他们养牛

羊、骑俊马,过着快乐而富足的生活,为此他们还创作了一首民歌,就是我们课本中的《敕

勒歌》。(板书课题:敕勒歌)出示课件15:

第2课的

cKi信

敕勒歌

北州氏我

1.齐读诗题。

2.解题。出示课件16:

敕勒歌

北州时期北方林物版的凡我.收集d《乐府

诗臬》,1,.陆舟.是汉代立g一个音乐机构.

它g任务N.3也作乐、拉臬歌林和训练乐心。所

收集的*乐的谕我.在叫乐的诗.有的出子文人

之手.有的是凡做。

3.开火车形式检查生字掌握情况,重点说明“见”字读音。出示课件17:

।我会认।

似穹庐笼盖

cangmangxian

苍茫见同-现I显现.

二、想象促读,初步感知

1.想象画面。观察课文插图,结合诗句,说说诗中写了哪些景物。

出示课件18:

敕勒欧

比*HL敏

轨勒川.

阴山下.、、y

人似零",

箔Jim*'K

父答答,,

好范第,

风次单低见牛平.

预设回答:辽阔的天空,无边无际的草原,茂盛的牧草,肥壮的牛羊等,再说说大草原

给自己的整体印象。

2.整体感知后,学生自读诗歌。

3.指名读,教师朗读指导。

三、学以致用,自学诗歌

1.尝试自学《敕勒歌》,自学步骤:

(1)引导观察:对照插图,圈出诗句中自己看到的景物。

出示课件19:

(2)小组交流。把自己圈出来的在小组内进行分享,每个小组推荐一个人,(说的最

完整、最美的)代表小组在全班分享。

(3)在分享过程中,教师相机指导较难理解的词。

2.预设讲解内容:

(1)敕勒川,阴山下。“川”指平地。敕勒川就是指敕勒族人居住的大草原。这两句

诗交代敕勒川位于阴山脚下,将草原的背景衬托得十分雄伟。

(2)天似穹庐,笼盖四野。“似”“笼盖”是生字,“似”就是好像,“笼盖”就是

全部盖住。将天比喻成“穹庐”,“穹庐”指古代游牧民族所住的毡帐,用毡子做成,中央

隆起,四周下垂,形状似天,因而称为穹庐。,学生从插图中找到穹庐,看一看它的样子。出

示课件20:

“四野”就是辽阔的草原。引导学生再说一说这句话的意思:天像毡帐的顶,盖着辽阔

的草原。

(3)“苍苍、茫茫”是辽阔旷远、模糊不清的意思。形容不同的事物时,有不同的

含义。教师出示相关图片,联系生活实际来体会。

出示课件21:

口诃谓枳限

“苍莅、茫茫”犯界不阿的事物村.有不同

的含义.

天空女H/JJMW■头发臼仃的

如,天苍苍一一天空蓝蓝的,白发苍苍一一头发白白的,松柏苍苍一一松柏绿绿的;

野茫茫一一原野没有边际,大海茫茫一一大海没有边际,云海茫茫一一云雾浓厚看不清

楚。然后说说眼前这蓝蓝的天空、茫茫的草地壮丽的风景带给自己的感觉,通过反复朗读

加深理解。(板书:壮丽)

穿插指导“苍、茫”的书写,出示课件22、23:

八g部府:*

祁时:”构:上下”构

仙构:上下依构弟ftl词:”髭花迷茫

如网:花花卷松造旬:天苍莅,”注注,风

造句:冬天.当万物啊军的吹草低免牛牛

时候.在松“依然启零、蜒

引导观察:“苍、茫”都是上下结构、草字头,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