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5文言文阅读文言虚词(原卷版)_第1页
专题15文言文阅读文言虚词(原卷版)_第2页
专题15文言文阅读文言虚词(原卷版)_第3页
专题15文言文阅读文言虚词(原卷版)_第4页
专题15文言文阅读文言虚词(原卷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15文言文阅读:文言虚词一、选择题1.(2020·四平市实验中学高二月考)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例句中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例:家祭无忘告乃翁A.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B.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C.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 D.当立者乃公子扶苏2.(2020·上海市宜川中学高一月考)选出加点字的用法和含义相同的一组()A.取之于蓝师道之不复,可知矣B.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C.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犹且从师而问焉D.其曲中规其皆出于此乎3.(2020·四平市实验中学高二月考)下列选项加点词语意义和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A.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 B.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C.比去,以手阖门 D.王好战,请以战喻4.(2020·珠海市第二中学高二月考)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盘盘焉,囷囷焉缦立远视而望幸焉B.骊山北构而西折谁得而族灭也C.矗不知其几千万落其可怪也欤D.多于九土之城郭而青于蓝5.(2020·福建三明市·高一月考)下列各句中的“而”字归类正确的一项是()①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②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③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④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⑤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⑥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⑦吾从而师之⑧锲而舍之,朽木不折A.①③④/②/⑤⑦/⑥⑧ B.①③⑤/②④/⑥/⑦/⑧C.③/①④/⑧②/⑤⑥/⑦ D.①④/②③/⑤/⑥/⑦⑧6.(2020·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中学高三月考)下列加点字注释一致的一项是()A.奚倜怅而独悲奚以知其然也B.亦若此矣其翼若垂天之云C.不亦悲乎此虽免乎行D.彼且奚适也且庸人尚羞之7.(2020·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中学高三月考)下列加点字注释和其他三个不一样的是()A.我决起而飞 B.夫列子御风而行C.泉涓涓而始流 D.控蛮荆而引瓯越8.(2020·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中学高三月考)下列虚词意义和用法一致的一项是()A.鹏之徙于南冥也蚓无爪牙之利B.谁悲失路之人其翼若垂天之云C.填然鼓之之二虫又何知D.胡为乎遑遑于何之句读之不知9.(2020·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一中学高三月考)下列虚词意义和用法一致的一项是()A.门虽设而常关天柱高而北辰远B.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已矣乎C.屈贾谊于长沙而控于地已矣D.时则不至则风斯在下矣10.(2020·林芝市第二高级中学高二月考)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全部正确的一项是()马之千里者,一食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食也。是马也,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欲与常马等不可得,求其能千里也。A.或……而……虽……且……安 B.虽……而……或……安……且C.而……且……虽……或……安 D.且……或……而……虽……安11.(2020·河南鹤壁市·高一月考)比较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相与枕藉乎舟中②儿之成,则可待乎③哀吾生之须臾④内无应门五尺之僮A.两个“乎”字相同,两个“之”字也相同B.两个“乎”字相同,两个“之”字不同C.两个“乎”字不同,两个“之”字相同D.两个“乎”字不同,两个“之”字也不同12.(2020·沙坪坝区·重庆八中高二期中)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用法和含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请息交以绝游生物之以息相吹也B.怀良辰以孤往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C.行年四岁,舅夺母志感吾生之行休D.况臣孤苦,特为尤甚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13.(2020·莆田砺志学校高一月考)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烟涛微茫信难求确实 B.天姥连天向天横遮蔽C.艰难苦恨繁霜鬓痛苦遗憾 D.为君翻作《琵琶行》给,替14.(2020·吉林长春日章学园高中高一期中)下列句中“于”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而青于蓝A.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B.不拘于时C.学于余 D.急于星火15.(2020·吉林长春日章学园高中高一期中)下列句中“其”的用法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例: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A.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B.其皆出于此乎C.其出人也远矣 D.于其身也,则耻师焉16.(2020·吉林长春日章学园高中高一期中)下列句中“之”的用法与例句中相同的一项是()例:人非生而知之者A.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B.句读之不知C.彼童子之师 D.群聚而笑之17.(2020·宁夏长庆高级中学高二月考)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不同的是()例:奏刀騞然A.謋然已解 B.虽然,每至于族C.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 D.砉然向然18.(2020·福建三明市·高二月考)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自今已往,吾其无意于人世矣尔其无忘乃父之志B.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项王瞋目而叱之C.洎牧以谗诛不赂者以赂者丧D.始臣之解牛之时杳不知其所之也二、文言文阅读(2020·上海市新场中学高二月考)阅读下文,完成小题。焚书辨清·刘大櫆①六经之亡,非秦亡之,汉亡之也。书之焚不在于李斯,而在于项籍;及其亡也,不由于始皇帝,而由于萧何。何则?②李斯恐天下学者道古以非今,于是禁天下私藏《诗》、《书》百家之语,其法至于偶语《诗》、《书》者弃市。噫,亦烈□!然其所以若此者,将以愚民而固不欲以之自愚也。故曰:“非博士官①所职,悉诣守尉杂烧之。”然则博士之所藏具在,未尝烧也。迨项羽入关,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乃始荡为灰烬,澌灭无余。当项籍之未至于秦,咸阳之未屠,李斯虽烧之而未尽也。吾故曰:书之焚非李斯之罪,而项籍之罪也。③吾以为萧何汉之功臣,而六经之罪人也。何则?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取金帛财物,而萧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然萧何于秦博士所藏之书,所以传先王之道不绝如线者,独不闻其爱而惜之,收而宝之,彼固以圣人之经无关于得失存亡,所以取天下之筹策也,故熟视之若无睹耳。今夫富民遗其子孙以室庐,其后之不肖,以至转而售之他人;彼鬻而有之者,又取其瓦甓以去,而遗其梁栋,风雨之所漂摇,虫蚁之所剥蚀,而向之室庐乃始尺寸无复留者矣。彼不肖而残毁之诚无足怪,独奈何鬻而有之,顾遗其梁栋而不知惜也。④呜呼!方沛公之入关,盖六经绝续存亡之顷也。天下之诗书皆已亡,而惟博士官所职尚无恙,当是时,固举九鼎之重而系之一发哉!且夫圣人之经,其与秦之律令图书,其为轻重大小何如也?设使萧何能与其律令图书并收而藏之,则项羽不能烧;项羽不烧,则圣人之全经犹在也。呜呼!彼萧何者,真所谓刀笔之吏②矣!注释:①博士官:秦汉事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②刀笔吏:指掌文案的官吏。萧何原是秦国的刀笔吏。19.填入第②段方框处合适的一项是()A.乎 B.哉 C.焉 D.矣20.作者认为“书之焚不在于李斯”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用自己话回答)21.试从论证方法角度赏析第③段内容。22.下列对第④段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反复喟叹,表达了对圣人之全经不得保存的痛惜之情。B.作者假设萧何能够并收六经,则可以使其避免被焚毁之灾。C.作者认为沛公之入关是导致六经最终被毁的重要原因之一。D.作者对萧何“刀笔之吏”的称谓中蕴含着不满与愤恨之情。(2020·上海市宜川中学高一月考)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各题。治学(东汉)徐幹①昔之君子成德立行,身没而名不朽,其故何□?学也。②学也者,所以疏神达思,怡情理性,圣人之上务也。民之初载,其矇未知。譬如宝在于玄室①有所求而不见白日照焉则群物斯辩矣。学者,心之白日也。③学犹饰也,器不饰则无以为美观,人不学则无以有懿德。有懿德,故可以经人伦;为美观,故可以供神明。④倚立而思远,不如速行之必至也;矫首而徇飞,不如修翼之必获也;孤居而愿智,不如务学之必达也。故君子心不苟愿,必以求学;身不苟动,必以从师;言不苟出,必以博闻。⑤君子之于学也,其不懈,犹上天之动,犹日月之行,终身亹亹②,没而后已。故虽有其才而无其志,亦不能兴其功也。志者,学之帅也;才者,学之徒也。学者不患才之不赡,而患志之不立。是以为之者亿兆,而成之者无几,故君子必立其志。(注)①玄室:暗室。②亹亹:勤勉不倦的样子。23.第①段方框处的字在传世的典籍中均已脱落,根据推测,此处的虚词可能是()A.兮 B.哉 C.夫 D.矣24.请用“/”给第②段的划线句断句。譬如宝在于玄室有所求而不见白日照焉则群物斯辩矣25.第②段运用了设喻说理的手法,请结合该段内容加以分析。26.本文第④段和《劝学》第③段都用一组形式整齐的句子来阐述观点,请分析整句的表达效果,并分别写出两段的观点。(1)整句的表达效果:(2)《治学》第④段的观点:(3)《劝学》第③段的观点:(2020·全国高一专题练习)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君子战虽有陈,而勇为本焉;丧虽有礼,而哀为本焉;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是故置本不安者,无务丰末;近者不景,无务来远;亲戚不附,无务外交;事无终始,无务多业;举物而暗,无务博闻。是故先王之治天下也,必察迩来远。君子察迩而迩修者也。见不修行,见毁,而反之身者也,此以怨省而行修矣。谮慝①之言,无入之耳;批扞之声,无出之口;杀伤人之孩,无存之心,虽有诋讦之民,无所依矣。故君子力事日强,愿欲日逾,设壮日盛。君子之道也贫则见廉富则见义生则见爱死则见哀四行者不可虚假反之身者也。藏于心者,无以竭爱;动于身者,无以竭恭;出于口者,无以竭驯。畅之四支,接之肌肤,华发隳颠②,而犹弗舍者,其唯圣人乎!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据财不能以分人者,不足与友;守道不笃、遍物不博、辩是非不察者,不足与游。本不固者末必几,雄而不修者其后必惰,源浊者流不清,行不信者名必耗。名不徒生,而誉不自长,功成名遂,名誉不可虚假,反之身者也。务言而缓行,虽辩必不听;多力而伐功,虽劳必不图。慧者心辩而不繁说,多力而不伐功,此以名誉扬天下,言无务为多而务为智,无务为文而务为察。故彼智无察,在身而惰,反其路者也。善无主于心者不留,行莫辩于身者不立。名不可简而成也,誉不可巧而立也。君子以身戴行者也。思利寻焉,忘名忽焉,可以为士于天下者,未尝有也。(选自《墨子·修身第二》)(注)①谮慝:恶意的诽谤。②隳颠:秃顶。这里指年纪大。2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君子战虽有陈陈:同“阵”,阵法。B.必察迩来远来:招徕。C.名不徒生徒:白白地。D.其唯圣人乎其:难道。2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君子之道也/贫则见廉/富则见义/生则见爱/死则见哀/四行者不可虚假/反之身者也B.君子之道也贫/则见廉/富则见义/生则见爱/死则见哀/四行者不可虚假/反之身者也C.君子之道也/贫则见廉/富则见义生/则见爱死/则见哀四行者不可虚假/反之身者也D.君子之道也/贫则见廉/富则见义/生则见爱/死则见哀/四行者不可虚假/反之/身者也29.下面各项中,全部属于墨子“修身”观点的是()①勇为本焉②君子察迩③贫则见廉,富则见义④多力而伐功⑤言无务为多而务为智⑥君子以身戴行者也A.①③⑥ B.①②④ C.②④⑥ D.③⑤⑥30.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A.第一段中,墨子从行军打仗、丧葬和求学三个方面说起,并以根基不牢就不要期望枝繁叶茂为喻,意在告诫我们做事要从基础做起。B.作者认为一个人品德好不好,从与他关系亲近的朋友亲戚的德行就能看出。所以贤明的君主治理天下,必定会选拔贤士辅佐自己。C.二、三两段中,作者大量运用排比句,讲明了君子应有的思想认识和行为准则。条理清晰,同时极具气势,发人深省。D.第四段中,正反对比鲜明,告诉我们君子的言行是一致的;嘴上说得好听,却只是想着牟利,甚至不顾名誉,这样是不能成为天下贤士的。31.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据财不能以分人者,不足与友。(2)务言而缓行,虽辩必不听;多力而伐功,虽劳必不图。(2020·上海高三一模)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吴雪窗爱诗稿序[明]顾清①雪窗吴君翼夫,以诗名于松三十年,自予知君,亦二十年矣。②山林日长,无外物以挠其志,故其言萧散闲静,无世俗绮丽脂韦、扬里倚市之态,虽毫逸之气间一发焉,而终不失其和平。读其言,可以知其人也。予归自词垣①,君袖诗一编来谒,盖自予别君,至是又十余年矣。所作日富,而言益老成,又可以见君之德进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