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诗词鉴赏的命题类型及答题解析复习目标1、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培养诗歌鉴赏能力。2、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喜爱之情。[学习重点]诗歌鉴赏的基本方法[学习难点]诗歌鉴赏能力的培养一、明《考纲》知考点统观全局1、《考试说明》对诗歌鉴赏的总体要求:①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②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2、《考试说明》对古代诗歌鉴赏的要求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的具体阐释:①理解诗歌中词语的含义。②概括诗歌的中心思想。③分析作者在诗歌中表现出来的思想倾向。④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⑤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二、古诗词鉴赏常见命题类型分析(一)分析意象类1.意象,即诗中描写的人、景、物(1)人物形象:古诗词中的人物形象多是一个神态、笑容、动作、微妙的心理变化,或一组人物的语言、声音,或是一个典型的细节。(2)景象:景观场景一般有景象描写、场景描写、色彩描写等。(3)具有一定象征意义的某些事物:蝉、鹰、雁、松、梅、竹、马等。2.命题方式:(1)常式问:这首诗歌营造了哪些意象?(2)变式问:这首诗歌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或:这首诗歌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典范例题】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提示:运用“列锦”(纯用名词组合)手法来表现效果:构成典型环境,起到了状难写之景如在眼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表的效果。【例题1】元曲[正官]叨叨令无名氏溪边小径舟横渡,门前流水清如玉。青山隔断红尘路,白云满地无寻处。说与你寻不得也么哥,寻不得也么哥,却原来侬①家鹦鹉洲②边住。[注]①侬:我②鹦鹉洲:此处为“渔父居处”的代称考题:本曲前四句运用丰富的意象勾勒出一幅美丽的自然图景,其中流水意象体现出温润柔美的特征,而白云意象则给人以飘逸渺远的感受。(2分)考点强调:意象与意境的关系:如果意象是花朵,意境就是美好的春天。如果意象是落叶,意境就是冷萧的清秋。品味意境感知意象,就要借助意象。【例题2】.阅读下面两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齐安郡中偶题》(杜牧)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暮热游荷池上》(杨万里)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提问: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_傍晚_时刻的景色,均以荷与_西风_为诗歌的主要意象。(2分)【例题3】《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提问: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答:“折柳”这首曲子寓有惜别怀远之意。本诗抒写了思乡之情,而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阅读提示]1)送别诗的特征意象:杨柳西风、美酒长歌、兰舟江水、残阳秋蝉、长亭短亭、灞陵亭(灞桥)、南浦等。2)表现思想:从文题判定:含有“送、赠、别”等字样,寄予离情别恨\深情厚谊\激励劝勉。【例题4】《凉州词(其一)》(张籍)边城暮雨雁飞低,芦笋初生渐欲齐。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注:碛(qì)沙漠.练,白绢,丝织品的一种.提问:“无数铃声遥过碛”句表现了怎样的边塞景象?答:这里的“铃声”即驼铃,是沙漠中的特有景象,借代驼队。整个诗句表现了长长的驼队行进在广袤的沙漠上的边塞景象。[赏析]诗用“鸿雁低飞”意象开笔渲染沉重感,象征边境不宁。而“芦笋生机”带来春色,再以“铃声”描摹驼队形象,铃声意味着商队,它们走向哪里呢?诗人怀念起往日丝绸之路要地“安西”的繁荣,如今“丝绸之路”因吐蕃占领的缘故而阻隔,商队再不能自如通达,一个“应”字凝聚了沉痛的感情!【例题5】《越调·小桃红·江岸水灯》(元·盍西村)万家灯火闹春桥,十里光相照。舞凤翔鸾势绝妙,可怜宵,波间涌出蓬莱岛。香烟乱飘,笙歌喧闹,飞上玉楼腰,考题:作品描写的是传统节日___元宵_____的盛况。(1分)[阅读提示]这里牵涉到一个文化现象,即作品中的中国民俗:“万家灯火闹春桥,十里光相照,舞凤翔鸾势绝妙”咏元宵节水上灯船,在众多描绘元宵热闹的作品中,其选材新颖,写法也别具一格。【例题6】《征人怨》柳中庸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1)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答案:诗句中有金河、玉关、青冢、黄河、黑山等边塞地名,写了征人的戍边生活。[阅读提示]特征意象:边关、玉门关、羌笛、胡人、胡马、黄河、长城、明月、阴山、黑山等。表现思想:边塞风光、奋勇杀敌、誓死卫国、征人愁怨、思乡思亲、同情批驳.(二)分析意境类1.意境=意象+情感A.意境(氛围)特点术语有: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恬静安谧,雄奇优美、生机勃勃,富丽堂皇,肃杀荒寒,瑰丽雄壮,虚幻飘渺、凄寒萧条、繁华热闹等。B.思想感情术语: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2.命题方式:(1)常式问:这首诗歌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氛围?(2)变式问:这首诗歌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这首诗歌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例题8】唐诗《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问: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语言上又有什么特点?答:①作者主要通过一幅想像的画面,即冬至夜深时分,家人还围坐在灯前,谈论着自己这个远行之人,以此来表现“思家”的。②诗的语言朴实无华(平易通俗【例题9】《江汉》杜甫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l)这是杜甫晚年客滞江汉时所写的一首诗。诗中二三联用了“片云”、“孤月”、“落日”、“秋风”几个意象,请分析其情景交融的意境。答:“片云”“孤月”意境凄凉,流露出作者孤独、苦无知音的烦闷;“落日”“秋风”意境雄壮、开阔,又体现了作者“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乐观旷达。【例题10】《秋夜》朱淑真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此诗无一“情”字,而无处不含“情”。请从三、四句中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并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简要分析诗人在这两句诗中是如何营造意境的。答:“凉”。“凉”字既写天凉,又写心境的孤寂(或心凉)。由床上之月写到天上之月,过渡(顶针)巧妙;愁情、凉床、月影和梧桐,共同营造出孤寂(离愁别怨)的意境。(答“缺”字,言之成理亦可。)(三)分析主旨型分析主旨,即分析诗中所含情感及寄寓意义。诗歌就题材(内容)的不同,可分以下8类,据此可了解诗歌主旨:⑴咏史怀古诗:凭吊古迹古人来借古讽今;或感慨昔盛今衰,今不如昔;或渴望像古人一样建功立业。(写古迹古人,多用典故)⑵托物言志诗:不直接表露思想情感,而是运用比喻象征拟人手法把自己的理想和人格融入一物象中。(常有松、竹、梅等意象)⑶边塞征战诗:或抒写报国立功壮志;或征夫思家的思念;或对开边拓土穷兵黩武的统治者的讽刺和规劝。⑷羁旅思乡诗:写游子漂泊的羁旅愁苦;或所见所闻所感触发的思念故乡的乡愁。常有月、柳、雁、书信及梦境幻觉的描写⑸送别留念诗:或表达别时留恋;或表达别后思念;或表白理想信念;或表达彼此勉励。⑹田园山水诗:借写山林田园的闲适美好,表达对世俗与现实的不满、向往宁静平和的归隐思想,或表达自己遗世独立,保持节操品性的情怀。⑺即事感怀诗:或忧国忧民;或反映离乱;或渴望建功立业;或仕途失意闺中怀人;或讴歌河山。⑻闺怨闺愁诗:或表达对戍边丈夫的思念,或写春光(青春)易逝,光阴不再的感伤,或表达对战争的厌恶。(考的可能性不大,但是课本中有,我们还是要了解一点。)【例题11】真题:《春行即兴》李华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2)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和情的角度来赏析这自诗。答:这首诗写了作考“春行”时的所见所闻:有草有水,有树有山,有花有鸟,可谓一句一景,且每个画面均有特色。但诗又不是纯粹写景,而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诗中“花自落”、“鸟空啼”之景者显出了山中的宁静,从中更透出一丝伤春、凄凉之情。【例题12】唐诗《从军行七首(其二)》王昌龄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提问:(1)“琵琶起舞换新声”与“边愁”是否矛盾?为什么?(2)“高高秋月照长城”与前三句写法上有何不同?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答:(1)不矛盾,这样的对照写法更能显示出听者深重的别情边愁,这是任何欢乐的新曲都无法排遣的。(2)前三句叙事抒情,后一句写景。以景作结,寓情于景;创造意境,含蓄无限。【例题13】马致远的《汉宫秋》第三折戏中,汉元帝在灞桥送别王昭君出塞和亲时,有下面一段曲词[梅花酒]呀!俺向着这迥野悲凉。草已添黄,兔早迎霜。犬褪得毛苍,人搠起缨枪,马负着行装,车运着糇粮,打猎起围场。他、他、他,伤心辞汉主;我、我、我,携手上河梁。他部从入穷荒;我銮舆返咸阳。返咸阳,过宫墙;过宫墙,绕回廊;绕回廊,近椒房;近椒房,月昏黄;月昏黄,夜生凉;夜生凉,泣寒蜇①;泣寒蜇,绿纱窗;绿纱窗,不思量!注:①寒蜇:寒蝉。提问:有人赞《汉宫秋》的词曲“写景写情,当行出色”。这段曲词描写了汉元帝所见所想的哪两种情景?表现了汉元帝什么样的感情?答:⑴旷远悲凉的深秋塞外景况;凄清阴冷的秋夜王宫景象。感叹昭君远去塞外的艰辛,伤心离别;想象独自返回王宫的凄凉,痛感孤独。【例题14】宋词《南柯子》王炎山冥去阴重,天寒雨意浓。数枝幽艳湿啼红。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蓑笠朝朝出,沟塍处处通。人间辛苦是三农①。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注]①三农:指春耕、夏耘、秋收。(1)上阙中“数枝幽艳湿啼红”一句展现的是一幅什么样的画面,作者写这句是为惜春伤怀吗?为什么?答:一幅几枝鲜花的花瓣上沾着水珠楚楚堪怜的画面。不是为惜春伤怀。从两方面可以看出:一作者紧接着“数枝”句说:“莫为惜花惆怅对东风”;二在乌云密布、寒雨将至时,作者更关心的是“要得一犁水足望年丰”。(2)试分析下阙的内容,以及作者在词中所抒发的思想感情。答:描写了农民不避风雨、辛勤劳作的生活,发出了“人间辛苦是三农”的感叹,表达了农民盼望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心情。【例题15】元曲[正官]叨叨令无名氏溪边小径舟横渡,门前流水清如玉。青山隔断红尘路,白云满地无寻处。说与你寻不得也么哥,寻不得也么哥,却原来侬①家鹦鹉洲②边住。[注]①侬:我②鹦鹉洲:此处为“渔父居处”的代称。提问:请结合全曲简要分析“却原来侬家鹦鹉洲边住”所蕴含的思想情感。(4分)答:①点明渔父(隐士)居住的环境是与世隔绝、远离红尘的“世外桃源”,表现其对所处环境的喜爱、自豪之情;②写出渔父(隐士)超然尘世的情怀和隐逸的情趣。【例题16】宋诗《夜归》周密夜深归客依筇行,冷磷依萤聚土塍。村店月昏泥径滑,竹窗斜漏补衣灯。[注]筇:此代指竹杖。提问:“竹窗斜漏补衣灯”这一耐人寻味的画面中蕴含了哪些感情?请简要赏析。答:这幅画面描绘的是诗人想象(见到)的情景:竹篱茅舍中,一缕昏黄的灯光从竹窗里斜漏出来。青灯之下,诗人日思夜盼的妻子(母亲)正在一针一线地缝补着衣服。诗人那怀乡思归的急切心情,家中亲人对游子的关切和思念之情,正从这幅画面中流溢出来。【例题17】《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来两岸失,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市,北临长江。此诗或题《江南意》。问:解释第三联的意思,并分析情与景的关系。答:第三联表现江上行舟,即将天亮时的情景。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日生残夜”“春入旧年”都表示时序的交替,而且是那样匆匆不可待,这怎不叫身在“客路”的诗人顿生思乡之情呢?[阅读提示]作者把“日”与“春”作为新生事物的美好象征,提到主语位置而加以强调,用“生”和“入”拟人化,赋予人的意志和情思,在写景中蕴含着自然的理趣。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江上景物所表现的“春意”闯入旧年,将赶走严冬,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哲理,给人以乐观的鼓舞。(四)表达技巧型1.表达技巧,是着眼于全篇整体或局部的。包含:描写景物的方法、描写人物的方法,抒情方式,结构(构篇)方式2.命题方式:(1)常式问:这首诗歌采用了何种写作手法?(2)变式问:这首诗歌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技巧)?或:诗人是怎样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技巧1]描写景物的方法:⒈从直接与间接的角度看有:正面和侧面描写,虚写(想象联想)与实写;⒉运用修辞手法:常考借代双关反问设问、反问、互文;3.运用表现手法来写:高考常考象征、铺陈,白描。4.从景物的动静角度来写:动景静景结合,或以动写静,以静写动5.从观察的层次来写:远看与近观结合,仰视平视与俯视结合;空间的上下结合,高低结合。6.从调动感觉的角度来写:视觉(形和色),听觉(声),嗅觉(气味),味觉,触觉;或通感。[技巧2]描写人物的方法⒈从直接与间接的角度看,方法有:正面和侧面描写,虚写(想象联想)与实写;2.运用具体描写手段: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外貌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⒊运用修辞手法来写人:比喻对比夸张比拟借代双关反问设问、反问、反语;⒋运用表现手法来写:衬托对比渲染烘托象征、铺陈,白描。[技巧3]抒情方式1、直抒胸臆:直接运用抒情与议论的表达方式来抒发情感2、间接抒情:托物言志(寓理),借古讽今,用典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高考常考)[技巧4]结构(构篇)方式对比,前后照应,问与答,卒章显志,总分,虚实结合,(高考常考)过渡,详略,人称,设置悬念,欲扬先抑、【例题18】宋诗《雨后池上》刘攽bān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1)简析这首诗是怎样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的。答:(1)水面如同轻轻磨过的明镜一样,倒映出池塘边的房檐和楹柱,以此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赏析]此诗写“雨后”池塘景象,从“动”与“静”来表现。前两句写“静”:水面如同明镜,倒映出池边的檐柱;后两句写动:忽然一阵风起,万千杨柳枝条袅娜飘动,抖落水珠,洒向池中荷叶,传来嗒嗒万点声。作者雨后欣赏自然,心境怡然。【梳理】赏析下列诗句中运用的主要艺术用法题1、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王伦》)答:桃花潭水之深“不及”汪伦情谊之厚,从而衬托了汪伦深厚的情感;另外,用潭水和情谊相比,变无形的情感为生动的形象,空灵而有余味,自然而又情真。题2、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早发白帝城》)答:“彩云间”用夸张的手法突出白帝城地势之高,为后面舟行之速、行期之短作铺垫。“千里”和“一日”以空间之远和时间之短作悬殊对比,表现舟行之迅速,心情之愉快(作者因永王璘案流放夜郎,半道遇赦)。题3、花间一壶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李白《月下独酌》)答:通过想象,用拟人的手法,把天边之月和月下身影,连同自己,化为三人,且歌且舞,表面自得其乐,实则无限孤独与凄凉。题4、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答:“国破”与“山河在”,“城春”与“草木深”,亦即国家破亡与山河依旧,城春之明媚与景象之荒芜,两相对照,加深了情感。另外,“国破”的颓壁残垣与富有生气的“城春”对比强烈,从而表现了作者对国破家亡的无限痛惜之感。题5、余幼好此奇服兮,年既老而不衰。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被明月兮珮宝璐,(屈原《涉江》)答:用“奇服”象征自己高洁的品行和崇高的理想。题6、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李贺《李凭箜篌引》)答:用夸张的手法描写李凭箜篌曲的艺术效果,从而烘托了李凭弹奏箜篌的高超技艺。题7、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答:画面描写注意到近与远、高与低、声与色、动与静的搭配,织成一幅绚丽的图景,传达出无比欢快的感情。题8、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杜甫《漫成一首》)答:用“跳鱼”的“拨剌鸣”衬托江面的宁谧安静,以动破静,愈见其静。题9、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答:写思亲,从侧面设想对方对方如何思念自己,表现自己的思念之情,曲折有致。题10、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刘禹锡《石头城》)答:把对金陵城的昔盛今衰的感慨寄托在“曾经照古人”的“旧时月”之上,用月来见证古今的变迁,人世的沧桑。(五)语言炼字类1.命题思想:抓住了“语言”这一“语文”的核心元素要懂得“诗家语”,懂得诗歌对语言的变形。中国诗歌对语言的变形,在语法上主要表现为:(1)改变词性(2)颠倒词序等,主要目的是符合格律以造成音乐美,给读者留下艺术想象和再创造的空间。这些地方,往往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2.命题方式:(1)常式问: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2)变式问: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3.考试侧重:(1)炼实词:动词,表颜色的词,拟声词,叠词,形容词和副词等修饰语(自,孤,独,冷等)。化动为静或化静为动。(2)炼虚词:数词,连词,副词等。(3)炼押韵(平仄):调换词序注意:一般而言,五言诗在第三字,七言诗在第五字炼字4.特别提示:要注意下面的另一种不同题型:1)常式问:这首诗歌在语言上有何特色?(着眼于全篇语言风格)2)变式问:这首诗歌具有怎样的语言风格?或谈谈这首诗歌的语言艺术。正确解答:一般从这些词语中选择答案(语言特点类术语):含蓄、幽默、风趣、直露、平实、典雅、粗俗、自然、清新、优美、质朴。5.炼字(句)de妙处:着一字尽得风流,扣一句提领全诗【例题19】小令[黄钟]人月圆山中书事(张可久)兴亡千古繁华梦,诗眼倦天涯。孔林乔木,吴宫蔓草,楚庙寒鸦。数间茅舍,藏书万卷,投老村家。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注〕①诗眼:诗人的洞察力②孔林:指孔丘墓地③吴宫:指吴国的王宫④楚庙:指楚国的宗庙⑤投老:临老,到老提问:“诗眼倦天涯”中的“倦”字用得好,请简要说明理由。答:“倦”字既概括了作者饱尝人间世态炎凉之苦,又为后文归隐山村、诗酒自娱作了伏笔。[赏析]《山中书事》借感叹古今兴亡盛衰表达自己看破世情、隐居山野的生活态度。全曲上片咏史,开头两句总写历来兴亡盛衰都如幻梦,自己早已厌倦尘世。再以孔林、吴宫、楚庙为范例说明往昔繁华如今只剩下凄凉一片。下片转入对眼前山中生活的叙写,茅舍虽简陋却有诗书万卷,喝着自酿的松花酒、品着自煎的春水茶,诗酒自娱、幽闲宁静,岂不自在。【例题20】《东坡①》苏轼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荦确②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注]①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②荦确:山多大石。提问:(1)第一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请简要赏析。答:第一句是全诗的铺垫,描绘出一幅雨后东坡月夜图,营造了一种清明幽静的气氛,以映衬作者心灵明澈的精神境界。(2)请结合全诗赏析“铿然”一词的妙用。(5分)答:“铿然”一词传神地描绘出手杖碰撞在石头上发出的响亮有力的声音,与月下东坡的宁静清幽形成鲜明对比;联系前文对道路坎坷的交代,可使读者体味到作者坚守信念、乐观旷达的情怀。【例题21】《鹧鸪天》室人降日*,以此奉寄[元]魏初去岁今辰却到家,今年相望又天涯。一春心事闲无处,两鬓秋霜细有华。山接水,水明霞,满林残照见归鸦。几时收拾田园了,儿女团圞夜煮茶。*室人降日:妻子生日。⑴第二句中的“又”字用得好,好在哪里?⑶有人认为词的最后两句写得极为感人,请谈谈你的看法。答:(1)“又”字暗示作者不止一次浪迹天涯,饱含愁苦与无奈。(3)作者企盼与家人一起自食其力,共享天伦之乐。语言朴素平实,亲切动人,能唤起读者强烈共鸣[特别提示]其一、关注词性改变例1、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就是形容词活用为使动,把春天来到的情状写出来了,它使江南两岸一下子变得一片翠绿。例2《送别》(王维)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明确:第一句“下马饮君酒”的“饮”字应理解成使动,君准备行走,邀请君下马喝酒,然后才发生了那番对话。例3、《过香积寺》王维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明确:“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中的“咽”和“冷”,历代被誉为炼字典范,均是使动用法。而上联还是倒装句式,应调整成“危石咽泉声”,意思是高大的石头,使泉水发出呜咽的声音。例4、《破山寺后禅院》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惟闻钟磬音。明确:诗旨在赞美后禅院景色之幽静,抒发寄情山水之胸怀。诗人清晨登常熟县的破山,入破山寺(即兴福寺),在旭日初升、光照山林的景色中,表露礼赞佛宇之情。然后走到幽静的后院,面对美妙的佳境,忘情地欣赏,寄托自己遁世情怀。“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中的“悦”和“空”字,是形容词活用为使动,意思是美丽的山中风光,使鸟的心情大为愉悦,小潭中水的倒影,使人的心灵感到一片空灵。其二、关注语序倒装课内学习过的诗词中,出现了好多的倒装语序句,1“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应该是“应笑我多情,早生华发”2“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应该是“千古江山,无觅英雄孙仲谋处”3“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应该是“望中犹记,四十三年,烽火扬州路”4“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应该是“二十四桥仍在,无声冷月,波心荡”5“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应该为“浣女归使竹喧,渔舟下使莲动”6.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诗:“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意即“一月夜飞渡镜湖”7.《春夜喜雨》诗:“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锦官城的花重)8.“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实际上“桃花在春风中笑”的意思9.杜甫《秋兴》“千家山郭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朝晖中千家山郭静,日日于江楼翠微中坐)10.更典型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应该为“欲目穷千里”其三,关注特殊语言形式及表达效果1典故把作品所要抒发的感情暗寓于所用的典故史事例: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效果:⑴含蓄凝练,表意丰富,耐人寻味;2谐音:运用音节相同或相近的词去代替另一个词,取得那一个词的意义效果例: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友情效果:这种手法使表情达意更含蓄、机智,耐人寻味3叠字重叠使用词语例: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效果:增强情感的表达,造成一种回环往复的效果,形成一种独特的韵味。4列锦(纯用名词组合)例: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效果:构成典型环境,起到了状难写之景如在眼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表的效果。其四、关注有四种现象之一的语句1、意象:诸如松、竹、梅、菊一类事物2、情感:“悲”“孤”等能直接表露感情,如“万里悲秋常做客”3、象征:某些诗句含有一定象征意义,有些是通过具体事物来说理,即说理诗。如“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蝉》虞世南)4、特定称谓:如“秋水”指眼睛,“盗泉”旧时常喻不义之财“鸿雁”指书信。它们大多源于典故或前人诗文,这方面需要平时加强课外阅读,提高文化修养。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霍去病“封狼居胥山,禅于姑衍”的故事,《长亭送别》中的“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中明显化用了白居易的诗句。(六)分析诗眼类1.诗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或在全篇思想内容方面,或在全篇结构形式方面,起到传达主旨的关键作用。2.命题方式:(1)常式问:诗中哪一个词语(句子)在全诗中起什么作用?(2)变式问:诗中的哪一个词语(句子)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诗中的哪一个词语(句子)在全诗中具有统摄(总结)作用?为什么?【例题22】宋诗《夜归》(周密)夜深归客依筇行,冷磷依萤聚土塍。村店月昏泥径滑,竹窗斜漏补衣灯。[注]筇:此代指竹杖。提问:本诗是怎样以“夜归”统摄全篇的?结合全诗简要赏析。答:本诗写景扣住“夜”字,写情扣住“归”字。首句直接点明“夜深”,刻画出“归客”拄杖而行的疲惫之态。随后,诗人以“冷磷”、“萤”、“月”等意象渲染夜色的凄凉,以夜深仍在田塍、泥径中孤身前行的艰难表现出归家的心切。而最末一句以深夜犹见“补衣灯”的感人画面收束全诗,与先前的艰难和凄清形成反差,更烘托出游子深夜归家的复杂心情,意味深长。【例题23】《征人怨》(柳中庸)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提问:诗题为“征人怨”,通篇虽无“怨”字,但句句有“怨情”,请作简要赏析。答:怨年年岁岁频繁调动,怨时时刻刻练兵备战,怨气候酷寒,怨景色单调。赏析:此诗虽亦写怨,却非关征人回首\佳人断肠之类。前2句“金河玉关”都是征战之地,“马策刀环”共同说明人不解甲的征战之苦,流露无奈的厌倦感.后两句则从空间”青冢\黄河\黑山”给人以山高水长的距离感,透露“欲归无计”的渺茫。(七)结构艺术类与篇章结构相关的一些文学术语:开门见山、曲笔入题、卒章显志、以景结情、总分得当、以小见大、层层深入、过渡照应、伏笔铺垫等。【例题24】《木兰花》宋祁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注]縠皱:皱纱。此处比喻水的波纹。[棹]船桨,代指船。[浮生]人生短暂若泡沫浮生于水面。[肯爱]怎肯吝啬。[晚照]晚日的余辉。提问:这首词上半阙是如何描写春色的?试对此进行分析。答:春色富有层次感:先看到了东风乍起,春波绿水,波面生纹如细皱纱縠;再是杨柳初醒,嫩绿浅碧,遥望一片青烟薄雾;再望去杏花怒放,如喷火蒸霞.春的风光正是这样一层一层展开,故用了“渐觉”一语。【例题25】《题竹石牧牛>》(黄庭坚)子瞻画丛竹怪石,伯时①增前坡牧儿骑牛,甚有意态,戏咏野次②小峥嵘,幽篁相倚绿。阿童三尺棰③,御此老觳觫。石吾甚爱之,勿遣牛砺角!牛砺角犹可,牛斗残我竹。[注]①伯时:宋画家李公麟的字②野次:郊野③棰:鞭子(1)这首诗可分为几个层次?它们分别写了什么内容?答:分为两个层次。前四为一层,野间有小怪石,翠竹挨着它长。牧娃手执三尺鞭驾驭着老牛,传达出和谐的田园气息.后面四句由看画生发出来的感想:这石头我很喜爱,请不要叫牛在上面磨角!牛磨角还罢了,牛要是斗起来,那可要残损我的竹子。寄寓了自己对现实政治的观感.。【例题26】《柳梢青·送卢梅坡》(宋刘过)泛菊①杯深,吹梅②角远,同在京城。聚散匆匆,云边孤雁,水上浮萍。教人怎不伤情?觉几度、魂飞梦惊。后夜相思,尘随马去,月遂舟行。[注]①泛菊:饮菊花酒。②吹梅:吹奏《梅花落》提问:“聚散匆匆”一句,在内容上强调什么?在上片的结构上起什么作用?答:强调二人相聚之短暂、相别之仓促。在写聚、散的内容之间起承上启下。【例题27】《听邻家吹笙》郎士元凤吹声如隔彩霞,不知墙外是谁家。重门深锁无寻处,疑有碧桃千树花。要求:赏析第四句答:第四句写的是诗人寻访不得之后的想象;与首句呼应,仍然从奏乐环境着笔;通过花的繁盛烂漫,写出乐声的明丽、热烈、欢快;一个“疑”字,写出了似真似幻的感觉;以视觉意象写听觉感受(通感),别具一格。说明:笙的声清亮如凤鸣,故有“凤吹”之称。宛如凤鸣的笙曲来自彩霞之上,何等超俗;诗人不禁对笙声来源开始揣问,这第2句既点了题,也间接地表现了笙乐的吸引力。第三句的诗情产生了跌宕:一墙之隔、咫尺天涯,顿生“天上人间”的怅惘和更加强烈的憧憬,从而激发更为绚丽的幻想。三、阅读古诗词时需要积累的其他相关信息(一)读诗要关注思想感情思想感情有: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情感分类1、忧国伤时①揭露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多人持股企业股权转让及后续运营管理协议
- 2025年二手房买卖合同修订:智能家居设备验收标准
- 2025版年薪制员工劳动合同法实施细则解读与应用指南
- 2025年度汽车租赁服务合同规范范本
- 2025年货运司机安全责任与福利保障合同
- 2025版农民工劳动合同模板(含劳动纠纷解决)
- 2025年度绿色有机猪肉直销合作合同模板
- 2025年蔬菜种植基地社会化服务合作协议
- 2025厂房租赁居间合同(含设备配套服务)
- 贵州省玉屏侗族自治县2025年上半年公开招聘城市协管员试题含答案分析
- 2025浙江温州永嘉县国有企业面向社会招聘25人考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烧结基础理论课件
- 《家庭教育学》全套教学课件
- 法律知识培训课件
- 2024年安康社区工作者考试真题及答案
- 业财融合与价值创造课件
- 长沙市名校小升初分班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
- 肺动脉栓塞护理查房
- 农村房地产转让合同协议
- 拉链专业工艺讲解
- 2025版抵押贷款抵押物抵押权登记及变更手续协议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