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山西省太原市2025年中考二模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8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与答题卡相应的位置。
3.答案全部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古典之美(27分)
(一)
1.九年级开展了“以青春之名·赴时代之约"诗文诵读活动,请将空缺处的古诗文原句填写在横线上。
(1)“长风破浪会有时,
_”展现青春的乐观自信。(李白《行路难》)
(2)“
_,提携玉龙为君死"彰显青春的忠诚信念。(李贺《雁门太守行》)
(3)“水击三千里,
_”书写青春的凌云壮志。(庄子《北冥有鱼》)
(4)“
_,
_"表现出勇攀顶峰的青春豪情。(杜甫《望岳》)
(5)“持节云中,
_”是报效国家的渴望。(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6)“
_,五十弦翻塞外声"是豪迈热烈的气氛。(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7)“落红不是无情物,
_”是无私奉献的大爱。(龚自珍《己亥杂诗》)
(8)“
_,
__"是家国为先、个人居后的伟大襟怀。(范仲淹《岳阳楼记》)
2.诗中有画。请根据下面的书法作品,填写“想象画面”部分空缺的内容。
想象画面:策马东来,登上碣石,我要饱览这大海的壮观。
_
_
(二)
班级开展“悟经典哲思"文言文探究活动。请阅读下面选文并完成下面小题。
【甲】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节选自《马说》)
【乙】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节选自《醉翁亭记》)
3.解释下面加点字的意思。
(1)策之不以其道___策:
_
(2)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乐:
_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食之不能尽其材。
翻译:________
(2)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翻译:
_,
_,是太守啊。
5.【甲】【乙】两文都以设问结尾,分别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画线句子内容简要分析。
6.勤思小组梳理了“踵"字字义的演变脉络,“后人踵其遗迹”中“踵"字的含义应为
_。(填序号)
7.作者称选文中所描写景致“最为胜处”,请结合相关内容分析原因。
二、文学之约(27分)
(一)
学校举办“奋斗者的春天"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阅读材料并完成下面小题。
【甲】
献给春天的演讲:相信(节选)
王兴兴
我有自己的热爱。我把所有的课余时间都用来做“小发明”,15岁用废旧铁皮做微型发动机、做航模,19岁我想做个机器人试试,但没有一个人看好。我不相信这世上有不可能的事:没有设备就用手工小钻头、锉刀和剪刀,没有资金就买9块钱的零件,找没人要的边角料,乐在其中。最后,我只用200块钱就“手搓"了一个小的双足机器人。那一刻,我再次明白奇迹也有“算法”做成事没有那么难,就是把“不可能"三个字拆解成三百个、三千个技术步骤和参数,然后一一攻克。
选自《人民日报》(2025年3月)
【乙】
我把生活忙成了春天(节选)
陈昂
我说我把生活忙成了春天
早睡早起早餐
花信白云清泉
在十万盏口味各异的花茶里
寻一朵最娇羞的牡丹
此时生活给予的所有苦难
都是他日人生百花园里的花冠
选自《央视文艺》(2025年3月)
8.甲文画横线句子中冒号的作用是(
)
A.用在书信中称呼语之后。
B.用于总结性词语之后,提示下文。
C.用在需要说明的词语之后,解释说明。
9.根据你的理解,完成对【乙】诗的赏析。
诗歌赏析
诗人以“早睡早起早餐,花信白云清泉”等细节,传递了一种健康有序且充满诗意的生活方式;尾句“苦难"变“花冠”的比喻,表达了
_的生活态度。
10.仿照乙诗“我把生活忙成了春天"的句式,给甲文重拟一个题目。
我把
_忙成了
_
(二)
11.班级开展“赏读经典·品味人生”主题活动。请参与并完成小题。
艾青在《礁石》中写道:“一个浪,一个浪/无休止地扑过来/每一个浪都在它脚下/被打成碎沫,散开……它的脸上和身上/像刀砍过的一样/但它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
以下三部备选名著中哪一个形象(人物或生物),也像艾青诗中的礁石一样积极乐观地面对苦难?请结合所选名著具体内容和《礁石》中相关诗句,谈谈你的理解。(不少于80字)
备选名著:《水浒传》《昆虫记》《红岩》
(三)
12.阅读下面的散文,完成小题。
文学课的礼物
王春鸣
①每到春天,我就会想起许久以前,我还是一个农村小学的老师时,有一天在给二年级孩子上语文课。上课铃已经响了,教室里依旧闹哄哄的,一个小男生举着手站起来:“老师,我想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我去年扔在奶奶地里的桃核,今年长出一棵小树苗了!”我祝贺了他,在渐渐安静下来的课堂上,久久不能翻到要讲的那一页。语文书算什么呢?赤子的心中有更大的世界!
②直到如今,也许永远,我也没再听到一个超过这个好消息的好消息。这棵我没有见过的桃树,几十年来成了我的远方:它长高了吧?它开花了吧?它是不是结出了甜蜜的果子……我曾给自己的一本散文集取名《桃花也许知道》,没有人知道,我以此纪念春天和孩子送给我的礼物。
③后来,我开始教大学生,他们送给我许多礼物,使我觉得自己富可敌国。
④有一个学生来我家吃饭,一开门,我就被他手中的花束惊呆了:“你剪了学校的垂丝海棠?这么大枝这么好看!"他腼腆一笑:“我自己做的,做了很久。”是呀!三月初,真的海棠确实还没开呢。
⑤皱纹纸剪出每一片花瓣、叶子和每一个花托,再染色,染色的时候调好的颜料要沉淀,一层层染,全盛的、打苞的、快开败的,每一片花瓣的渐变,以及新叶、残叶、花托,又是不同的色彩。花萼是用蜡线撮起来的,每一根也要染色。再用铅丝、双面胶和染好的皱纹纸裹成枝干。造型可以随意变换。包住花束的衬纸上是手写的书法——一首《破阵子》,因为知道我喜欢辛弃疾。他本来想写“明月别枝惊鹊”,田园一些,但又觉得“醉里挑灯看剑”配上春色更加脱俗。
⑥更多的礼物并不有形,却同样珍贵无比。新年第一天,梁同学发来自己的钢琴独奏《梁祝》,于静处细听,那声音动人而无法言传。
⑦一天,我返回教室拿茶杯,看到黑板上我残留的板书上方多了一行:“我爱文学"。这四个字写在黑板高处,应该是男生写的吧?灯光在我手中的旋钮下渐次熄灭,我用自己依稀的20岁遥望黑板上此时此刻的20岁,热泪模糊了眼睛。不一定是文学,只要是“无用”的,只要用青春爱过,我们就永远不会迷路啊。
⑧前几天,我第一次上一门跨学科的课,心里忐忑,出门也特别早。上坡路上下着“樱花雨”,纷纷扬扬,有个女生拉着行李箱往下走,倒着走,她不愿意背对盛开的花树。我看了,不知怎么的就松弛了一点——松弛到差点出了教学事故,我晚了两分钟进教室!
⑨我告诉学生,没有办法,是因为樱花开了。
⑩从百岁泉一直开到山坡上,在阳光里,在青春的、中年的眼眸里。我在山道上来回走了三次。每一次看见的花,一样,又不一样。为什么是三次?因为《诗经·国风》也总一咏三叹。
我对学生说:“对,你们也可以迟到。但是理由必须和我一样——经过的路上,有花开了。”在一生不可多得的春日里,偶遇南风里的诗,世俗的事情,允许被偶尔耽误。
下课回到办公室,凌乱的桌上多了一枝洋甘菊、一枝玫瑰,一个已经结课的学生不知什么时候送来的,矿泉水瓶做成的花器下压着一张字迹端端正正的字条:“春鸣老师,我们都在春天里。"
这些孩子,是多么会写“情书”啊。我仰头喝了一大口咖啡,压下一朵泪花。我曾无比渴望一封手写的情书,现在,我收到了。
仔细一想,这样的信我收到过很多。比如一个腼腆的女生,递给我的信的落款是:美的“废物"。一群美的“废物”,在文学课内外,____。这一切,是多么好啊。
(选自《解放日报》2025年4月26日,有删改)
阅读课上,老师带领同学们一起赏读《文学课的礼物》,请你完成相关学习任务。
(1)请你整合全文内容,将文章最后一段画横线处空缺的内容补写完整。
(2)结合文章内容,围绕“无用之爱终成生命馈赠,有花之路皆是心灵归宿”,写一段不少于150字的赏析性文字。
三、现实之思(26分)
(一)
班级开展了“探寻远行意义”小组合作阅读活动,请你完成下列任务。
我们为什么远行
①千百年来,远方如同闪耀的坐标,吸引无数人出发。有诗人这么说:“我们最终都要远行,最终都要跟稚嫩的自己告别。"【甲】那么,我们为什么远行?
②远行是在寻瑰丽的梦。从张骞凿空西域到郑和下西洋,从玄奘西行取经到鉴真东渡弘法,一个个远行壮举,接续擎起照亮文明之路的火把。而今,“嫦娥”奔月、“天问"探火,向着星辰大海进发探索,人类的远行更延伸至宇宙深海。
③远行是在读无字的书。司马迁踏勘四方、采集史料,最终成就“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一家之言"。顾炎武带着书游历南北,实地考察山川关隘、民生疾苦,著成《天下郡国利病书》。先贤智者的远行绝非“走马观花”,而是将“行"与“知”融为一体。
④【乙】远行仅仅是指地理意义上的位移吗?答案显而易见,远行的真正意义在于心灵的成长与升华。
⑤见天地,也见自我。如果说见天地是让我们领略世界的广袤与深邃,那么见自我,则让我们观照“比海还深"的内心。苏东坡离开黄州时自问“归去来兮,吾归何处”,最终与自己和解,写下“仍传语,江南父老,时与晒渔蓑"。所有向外远行的终点,其实都是向着内心的回归。
⑥见繁华,也见寂静。远行途中,我们既能遇见十里春风、繁花似锦,也可能遭遇暴雨疾风、寂寞困顿。陶渊明弃官远游,从“五斗米吏”到“采菊东篱下”,以“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回归本真。正是在悲喜交织的体验中,我们不断丰富人生阅历、延展生命厚度。
⑦见勇气,也见耐力。千里之行始于第一步,成于行动的每一步。《为学》中的蜀地二僧,穷和尚仅凭“一瓶一钵"便赴南海,富僧人却因“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终未成,印证了“为之,则难者亦易矣"的朴素哲理。红军长征两万五千里,磨砺锻造出百年远行的精神密码,进而成就不朽的伟业。远行有时是精神世界、伟大事业的远征,锤炼的除了脚力,还有意志与信念。
⑧【丙】在这个充满可能性的时代,我们该如何走好自己的人生路?
⑨走得再远,也不忘记为何出发。孔子一生周游列国,依然恪守“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的大道。远行的意义不在于距离的叠加,唯有时常回湖起点,问问自己为何出发,才能不断走向心中的远方。
⑩别走得太快,让灵魂跟上脚步。梭罗在瓦尔登湖畔的小木屋里,与世界展开深度对话,“希望活得从容不迫,希望活得深刻,汲取生命中的所有精华"。远行路上,不妨多倾听灵魂的声音,方能踏出生命的厚重。
走好每一步,汇聚无数步。“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屠呦呦历经191次试验才成功提取青蒿素。积累足够的步数与量变,才能抵达无限风光的远方。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于一次次出发、抵达之中,我们追寻价值和意义。向着月亮出发,即便不能到达,也终将站在群星之间。
(选自《浙江宣传》,有删改)
13.分析论据:选文第⑦段中有两个事实论据,能否删去一个?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14.理清思路:小组梳理探究本文多处运用设问句在推动论证进程方面的作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面表格。
设问句设问句的作用探究结论
【甲】那么,我们为什么远行?(1)___________这三处设问句(3)
_,有效推动了论证进程。
【乙】远行仅仅是指地理意义上的位移吗?承接上文中远行的原因是“寻瑰丽的梦”和“读无字的书"的论述,这是地理意义上的位移;引出下文(2)_________的论述。
【丙】在这个充满可能性时代,我们该如何走好自己的人生路?引出下文“我们该如何走好自己的人生路”的三条建议,使文章论证完整。
(1)___________(2)___________(3)___________
(二)
15.2025年4月23日,第四届全民阅读大会在山西太原开幕。为响应大会号召,学校开展了“培育读书风尚·建设文化强国"主题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各项任务。
【材料一:推进全民阅读崇尚读书风尚】
①读书是最基本的文化建设,推进全民阅读,让读书真正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一种精神追求。《第二十二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报告》中,“2024年我国成年国民阅读情况调查表”显示,
_,这些都为政策制定提供数据支撑;“中国好书"发布、“山西好书”榜单揭晓向社会展示了全民阅读工作成果。而这场全民阅读大会最动人的是普通人因阅读而发光的瞬间——环卫工蹲在书店看书的照片、外卖小哥夜校打卡的朋友圈、山村孩子捧着新书的笑脸。当一座城市能把书香揉进烟火气里,让每个角落都有书可读、有人愿读,这便是最好的“城市答案"。
【材料二:聚焦多元需求共建阅读生态】
①本次大会举办了10余场论坛,围绕阅读赋能城市文明、科技对未来阅读的影响、银龄阅读、图书馆与AI发展、青少年阅读、阅读与乡村振兴等话题,面向不同的读者群,展开广泛、多元的研讨交流。与会嘉宾结合各自的专业视角和实践经验,分享真知灼见,在思想交流中凝聚共识,不断延伸全民阅读的深度与广度。
②“锦绣千年·弦歌不辍”中国书院展通过图文展示、书籍陈列、多媒体展示、阅读体验互动等丰富多元的展陈方式,再现了中国书院千年发展历程,展示了中国书院在传承文化知识、创新教育理念、培养优秀人才等方面作出的重要贡献。
③“书香校园"建设推进会倡导分学段阅读目标,开展“每天阅读一小时”“周末阅享半日"行动,并实施科技赋能阅读创新工程,以AI阅读助手、元宇宙图书馆等新技术打造国家智慧教育读书平台2.0版。
④游客还可随时随地查阅大会线上小程序中的数字导览地图、诗书里的山西、千年书院等内容,以AI互动、沉浸式阅读等方式,“阅”见最美太原,感知文化脉络、增强文化底蕴。
【材料三:营造良好氛围赓续中华文脉】
①自2014年提出“倡导全民阅读"到2025年“深化全民阅读活动”,全民阅读连续12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成为国家文化发展战略。从城市到乡村、从校园到社区,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蓬勃展开,全民阅读的热潮在广袤的土地上书写着新时代的文化篇章。
②第四届全民阅读大会落幕,但其播撒的种子正在生根发芽,通过全民阅读推动民族复兴的精神引擎,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文化动力。让书香吹遍神州大地她,汇聚阅读力量,澎湃科技动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任务一:数据调研
(1)阅读材料一,根据“2024年我国成年国民综合阅读率调查表”,补充完成材料画横线处空缺的内容。
任务二:海报讲解
(2)请你以讲解员的身份,为前来参观的观众介绍材料二中“书香满中国”参展公益海报,不少于80字。
任务三:总结发言
(3)请你围绕“培育读书风尚·建设文化强国"写一段文字,向同学们分享你参与本次活动的收获和思考。
写作提示:①结合三则材料;②不少于100字。
四、心灵之旅(40分,含书写分3分)
16.漫画改编自鲍尔吉·原野的《万物归藏》,它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从以下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我叫胭粉豆,我想劝你不要结网了,太乏味了!你可以向蜜蜂学习酿蜜技术,成为世上第一个甜蜘蛛。这样,你就有更多的时间探索世界了……我对你的人生规划是不是很棒!
谢谢你的建议,但你误解了我。我可以合成大自然最有弹性的绳子,这是我独一无二的本领。如果投身于你所规划的人生,我将失去自我,找不到生命的独特价值。
题目一:谢谢你的建议
题目二:以“独一无二的我”为话题,自拟题目。
写作提示: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得出现真实人名、地名、校名;③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参考答案
1.【答案】
①.直挂云帆济沧海
②.报君黄金台上意
③.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④.会当凌绝顶
⑤.一览众山小
⑥.何日遣冯唐
⑦.八百里分麾下炙
⑧.化作春泥更护花
⑨.先天下之忧而忧
⑩.后天下之乐而乐
2.【答案】
①.海面浩渺,水波荡漾
②.突兀耸立的山岛,最先跃入眼帘
【答案】3.
①.用马鞭驱赶
②.以……为乐
4.
①.喂它,却不能让它竭尽才能
②.醉了能够同大家一起欢乐
③.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事的人
5.《马说》以设问叩问现实,将矛头直指“不知马"的当权者,寄寓作者对人才遭屈辱、被埋没的感慨、悲愤之情;《醉翁亭记》结尾以设问自报身份,含蓄地表达了作者虽遭贬谪却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豁达胸襟。
【答案】6.D
7.“有唐叔虞祠”“水侧有凉堂。结飞梁于水上"体现其人文建筑景观丰富;“左右杂树交荫,希见曦景”描绘了树木茂密、阳光难以穿透的景象,展现了自然景观清幽之美;同时,这里是“淫朋密友、羁游宦子"聚会娱乐的好地方,具有很强的社交功能。因此被称为晋水流域中最负盛名的景致。
【答案】8.B
9.积极乐观
10.
①.示例:我把不可能
②.忙成了奇迹
11.【答案】示例一:林冲如同诗中承受巨浪冲刷的礁石,虽在野猪林遇险、在草料场遭火烧,但他戳破陆谦阴谋,枪挑仇敌。雪夜上梁山的抉择,不是退缩而是重生,正如礁石“含着微笑”迎接新浪潮——这种在绝境中迸发的力量,展现了被压迫者敢于反抗的生命韧性。
示例二:蝉的幼虫在黑暗地底蛰伏四年,破土后仅存活五周却持续高歌。尽管生命短暂、生存环境恶劣,蝉仍以嘹亮的鸣叫完成繁衍使命。这种用生命绝唱与命运抗争的精神,与礁石“像刀砍过"仍昂首微笑的形象高度契合,展现了面对困境时生命的顽强。
示例三:江姐被捕后遭竹签刺手等酷刑,始终坚贞不屈,高呼“毒刑拷打是太小的考验”。她在渣滓洞监狱组织难友学习、绣红旗,即使面对死亡也矢志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安徽-安徽家禽饲养员二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安徽-安徽中式面点师三级(高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NITROSO-STG-19-d4-NTTP-d-sub-4-sub-生命科学试剂-MCE
- 3-Acetopropanol-d4-生命科学试剂-MCE
- 军旅生涯全攻略:面试题目及答案解析
- 安防考试题库及答案2025详解
- 海南省司法考试试题及答案
- 防范打击非法集资知识测试试题及答案
- 涵盖基层卫生工作者的基本素质、专业技能等面试题目及答案
- 高校教师面试必 备题库
- MBA培训进修协议
- 医院腹腔镜手术知情同意书
- 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课件
- LY/T 2501-2015野生动物及其产品的物种鉴定规范
- GB/T 748-2005抗硫酸盐硅酸盐水泥
- GB 15763.1-2001建筑用安全玻璃防火玻璃
- 走好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黄相怀)课件
- 民间文学(全套课件)
- 专升本00465心理卫生与心理辅导历年试题题库(考试必备)
- 既有重载铁路无缝线路改造及运维技术探索
- 2022年教师副高职称评答辩范文(七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