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全国投入产出调查培训手册工业分册工业企业基层调查表的结构及编制方法 2第一部分工业企业重点调查表的结构及编制方法 3一、大中型工业企业主产品制造成本构成(甲表) 3二、大中型工业企业产品制造成本构成(乙表) 19三、小型工业企业制造成本构成 31四、工业企业购进材料来源 41五、工业企业产品初次去向 43六、主要工业产品销售 45第二部分工业企业典型调查表的结构及编制方法 47一、运输费用构成 47二、差旅费构成 49三、办公费构成 51四、低值易耗品摊销构成 53五、包装费构成 55六、研究与开发费构成 57第三部分附件 59附件一:中国2007年投入产出表部门分类与工业行业小类对照 59附件二:中国2007年投入产出表部门分类解释及代码 71附件三:中国2007年投入产出表部门分类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对照表 100附件四:工业企业材料使用目录 108附件五:工业企业材料使用目录与主要原材料对照表 118工业企业基层调查表的结构及编制方法2007年投入产出调查是继1987年以来每五年一次的投入产出调查中第五次全国性调查。调查方法依然采用全面、抽样调查、典型调查相结合的基层调查方式,即大型企业采用全面调查;中小型工业企业采用抽样调查;运输费、差旅费、办公费、包装费、低值易耗品摊销和研究与开发费构成等采用典型调查。因此规上工业每个被调查单位涉及四张重点调查表:1张产品制造成本表(甲表或乙表或小型企业表)1张企业购进材料来源表1张企业产品初次去向表1张主要工业产品销售表(生产表内产品的企业)注:企业成本费用构成由国家统计局工交司组织的“工业企业成本费用专项调查”承担。和六张典型调查表。工业企业各重点调查单位需填报的调查表如下:各调查单位填报的调查表行业投入产出调查表名称表号大中型工业企业主产品制造成本构成(甲表)《大中型工业企业主产品制造成本构成(甲表)》投112表《工业企业购进材料来源》投115表《工业企业产品初次去向》投116表《主要工业产品销售》投117表《运输费用构成》投157表《差旅费构成》投158表《办公费构成》投159表《低值易耗品摊销构成》投160表《包装费构成》投161表《研究与开发费构成》投162表大中型工业企业产品制造成本构成(乙表)《大中型工业企业产品制造成本构成(乙表)》投113表《工业企业购进材料来源》投115表《工业企业产品初次去向》投116表《主要工业产品销售》投117表《运输费用构成》投157表《差旅费构成》投158表《办公费构成》投159表《低值易耗品摊销构成》投160表《包装费构成》投161表《研究与开发费构成》投162表小型工业企业制造成本构成《小型工业企业制造成本构成》投114表《工业企业购进材料来源》投115表《工业企业产品初次去向》投116表《主要工业产品销售》投117表《运输费用构成》投157表《差旅费构成》投158表《办公费构成》投159表《低值易耗品摊销构成》投160表《包装费构成》投161表《研究与开发费构成》投162表第一部分工业企业重点调查表的结构及编制方法大中型工业企业主产品制造成本构成(甲表)企业法人代码:□□□□□□□□—□ 企业详细名称: 企业登记注册代码:□□□表号:投112表企业规模:代码:□□ 制表机关:国家统计局企业主产品所属投入产出部门:文号:国统字[2007]123号代码:□□□□□2007年计量单位:元(保留整数)指标名称代码金额其中:进口甲乙12企业主产品部门产值01-主产品制造成本直接材料消耗原材料及外购半成品(按“工业企业材料使用目录与主要原材料对照表”中使用目录填列)……原材料及外购半成品小计02燃料和动力原煤03洗煤04其他煤炭05石油和天然气06其中:原油07天然气08石油加工及核燃料加工产品09其中:汽油10煤油11柴油12炼焦产品13其中:焦炭14电力、热力15燃气16燃料和动力小计17包装物纸及纸制品类18棉、化纤纺织品类19麻制品类20皮革类21木竹制品类22塑料制品类23玻璃制品类24陶瓷制品类25铁制品类26铝制品类27草编容器类28其他29包装物小计30修理用备件31其他直接材料消耗32直接材料消耗小计33直接人工34-其他直接费用35-制造费用生产单位管理人员工资36-生产单位管理人员福利费37-折旧费38-修理费39-其中:房屋修理费40-机械设备、工具、器具修理费41-经营租赁费42-其中:房屋租赁费43-保险费44-取暖费45-运输费46-劳动保护费47-工具摊销48-设计制图费49-试验检验费50-水电费51-其中:水费52-机物料消耗53-差旅费54-办公费55-职工降温取暖补贴56-保健费57-误餐费58-劳务费59-排污费60-三废治理费61-招待费62-其他制造费用63-制造费用小计64-主产品制造成本合计65-企业产品制造成本合计66单位负责人: 电话: 统计负责人: 电话: 填表人: 电话: 报出日期200年月日大中型工业企业主产品制造成本构成(甲表)填报说明一、调查范围《大中型工业企业主产品制造成本构成(甲表)》的调查范围为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制糖业、酒精及酒的制造业、烟草制品业、造纸及纸制品业、橡胶制品业、汽车制造业、船舶及浮动装置制造业等九个行业的规模以上大中型工业企业重点调查单位。二、调查内容《大中型工业企业主产品制造成本构成(甲表)》的调查内容为2007年被调查单位在工业生产活动中所发生的主产品部门的制造成本构成情况。三、主要指标解释(一)表头指标:包括企业法人代码、企业登记注册代码、企业详细名称、企业规模及代码、企业主产品所属投入产出部门及代码等五项。1、企业(单位)法人代码: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编制规则》(GB11714-1997),由组织机构代码登记主管部门给每个企业、事业单位、机关、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颁发的在全国范围内唯一的、始终不变的法定代码。代码共有九位,由八位无属性的数字和一位校验码组成。在填写时,按照各级技术监督部门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组织机构代码证》上的企业法人代码填写。2、企业(单位)详细名称:指企业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准、进行法人登记的名称。在填写时,要求使用规范化汉字填写企业(单位)的全称,不得使用简称,并与企业公章所使用的名称一致。凡经登记主管机关核准或批准,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名称的企业,要求填写法人名称。3、企业登记注册代码:按照国家统计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联合印发《关于划分企业登记注册类型的规定》的通知[国统字(1998)200号],填报企业登记注册类型与代码。代
码企
业
登
记
注
册
类
型代
码企
业
登
记
注
册
类
型100内资企业200港、澳、台商投资企业110国有企业210合资经营企业(港或澳、台资)120集体企业220合作经营企业(港或澳、台资)130股份合作企业230港、澳、台商独资经营企业140
联营企业240港、澳、台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141国有联营企业300
外商投资企业142集体联营企业310中外合资经营企业143国有与集体联营企业320中外合作经营企业
149其他联营企业
330外资企业150
有限责任公司340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151国有独资公司159其他有限责任公司160股份有限公司170
私营企业171私营独资企业172私营合伙企业173私营有限责任公司174
私营股份有限公司190其他企业4、企业规模及代码:根据国家统计局2003年制定的《统计上大中小型企业划分办法(暂行)》中的具体划分规定进行填写。小方格内的代码按01大型、02中型、03小型顺序填写。行业名称指标名称计算单位大型中型小型工业企业从业人员数
销售额
资产总额人
万元
万元2000及以上
30000及以上
40000及以上300-2000以下
3000-30000以下
4000-40000以下300以下
3000以下
4000以下建筑业企业从业人员数
销售额
资产总额人
万元
万元3000及以上
30000及以上
40000及以上600-3000以下
3000-30000以下
4000-40000以下600以下
3000以下
4000以下批发业企业从业人员数
销售额人
万元200及以上
30000及以上100-200以下
3000-30000以下100以下
3000以下零售业企业从业人员数
销售额人
万元500及以上
15000及以上100-500以下
1000-15000以下100以下
1000以下交通运输业企业从业人员数
销售额人
万元3000及以上
30000及以上500-3000以下
3000-30000以下500以下
3000以下邮政业企业从业人员数
销售额人
万元1000及以上
30000及以上400-1000以下
3000-30000以下400以下
3000以下住宿和餐饮业企业从业人员数
销售额人
万元800及以上
15000及以上400-800以下
3000-15000以下400以下
3000以下5、企业主产品所属投入产出部门及代码:根据企业主产品所属的工业行业小类,在《中国2007年投入产出表部门分类与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对照表》中找到所对应的投入产出部门及代码,即为企业主产品所属投入产出部门及代码。2007年投入产出部门分类代码共五位,即前两位为国民经济行业大类代码,后三位为投入产出部门顺序编码。(二)主栏指标。包括企业主产品部门产值、主产品制造成本、企业产品制造成本三项。1、企业主产品部门产值:企业根据表头指标所确定的“企业主产品所属投入产出部门”,将企业生产的属于此投入产出部门的所有最终产品确定为企业主产品,这些产品的价值即为企业主产品部门产值。主产品的产值包括属于投入产出部门的企业生产的产品产值和提供对外加工活动价值。2、主产品制造成本:是指企业生产主产品过程中实际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其他直接费用和制造费用。(1)直接材料。直接材料是指企业在生产主产品过程中所消耗的、直接用于主产品生产并构成主产品实体的原料及主要材料、燃料和动力、包装物、外购半成品、修理用备件(备品配件)和其他直接材料。值得注意的是,直接材料消耗必须是外购的产品。①原材料:指企业为生产主产品而耗用的从外部购入的原料及主要材料。②燃料:指企业为生产主产品而耗用的从外部购入的各种燃料。包括汽、煤、柴油等。③动力:指企业为生产主产品而耗用的从外部购入的各种动力。包括热力、电力和蒸汽等。④包装物:指用于包装本企业产品的各种包装容器,如桶、箱、瓶、坛、筐、篓、袋等。包装物根据构成材质不同,可以区分为纸及纸制品类、麻制品类等。⑤外购半成品:指企业为生产主产品而耗用的从外部购入的各种半成品。⑥修理用备件:指企业生产主产品耗用的有关备品和配件。⑦其他直接材料消耗:指为生产主产品而耗用的辅助材料及其他直接材料。直接材料的价值量按不含进项税的购进价格计算。购进价格由下列各项组成:买价;运杂费(包括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包装费、仓储费等);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入库前的整理挑选费用(包括整理挑选中发生工、费支出和必要的损耗,并扣除回收的下脚废料价值);购入材料负担的税金(指进项税以外的其他应负担的税金),外汇价差和其他费用。直接材料小计等于原材料及外购半成品小计、燃料和动力小计、包装物小计、修理用备件和其他直接材料消耗之和。(2)直接人工。指企业在生产主产品过程中,直接从事主产品生产的工人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以及按生产工人工资总额和规定的比例计算提取的职工福利费。(3)其他直接费用。指企业发生的除直接材料费用和直接人工以外的,与生产主产品有直接关系的费用。(4)制造费用。指企业各生产单位(分厂、车间)为组织和管理主产品生产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制造费用既包括间接用于主产品生产的费用,又包括直接用于主产品生产、没有专设成本项目的费用,还包括生产主产品车间用于组织和管理生产的费用。具体包括:eq\o\ac(○,1)生产单位管理人员工资:指生产主产品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eq\o\ac(○,2)生产单位管理人员福利费:按生产主产品单位管理人员工资总额的14%提取。eq\o\ac(○,3)折旧费:包括生产主产品车间房屋及建筑物折旧费、生产主产品车间管理用房屋和设备的折旧费。eq\o\ac(○,4)修理费:指为了主产品生产对房屋、固定资产和低值易耗品等资产进行修理所发生的费用。根据投入产出核算需要,修理费指标下设“房屋修理费”和“机械设备、工具、器具修理费”两项。eq\o\ac(○,5)经营租赁费:指为生产主产品租用办公用房、生产用房、机械设备、低值易耗品等所支付的租赁费用。根据投入产出核算需要,经营租赁费下设“房屋租赁费”。房屋租赁费指企业在制造费用中开支的用于租赁房屋和土地的费用,它包括企业向房产开发公司及房管所支付的房屋构筑物零星维修费;企业因公临时或长期包租房屋(不包括企业包租的旅馆、宾馆的租金和会议费中开支的房租)所支付的房租;企业支付的土地租赁费。eq\o\ac(○,6)保险费:指为生产主产品而发生的保险费。eq\o\ac(○,7)取暖费:指为生产主产品而发生的取暖费(包括车间生产用和车间管理用两部分)。eq\o\ac(○,8)运输费:指为生产主产品而雇佣外部运输单位进行运输活动所支付的费用。eq\o\ac(○,9)劳动保护费:指为生产主产品而发生的劳动保护费。eq\o\ac(○,10)工具摊销:指为生产主产品进行工具摊销,包括生产工具摊销和车间管理用具摊销。eq\o\ac(○,11)设计制图费:指为生产主产品而发生的设计制图费。eq\o\ac(○,12)试验检验费:指为生产主产品而发生的试验检验费。eq\o\ac(○,13)水电费:指本为生产主产品而发生的水电费。根据投入产出核算需要,水电费下设“水费”项。“水费”指本企业为生产主产品而支付给本企业以外的单位的水费。eq\o\ac(○,14)机物料消耗:指为生产主产品而发生的机物料消耗。eq\o\ac(○,15)差旅费:指为生产主产品而发生的差旅费,包括市内公出的交通费和外地出差的差旅费。eq\o\ac(○,16)办公费:指为生产主产品而发生的办公费用。eq\o\ac(○,17)职工降温取暖补贴:指以货币形式发放给各个生产单位(分厂、车间)人员的降温和取暖补贴。eq\o\ac(○,18)保健费:指以货币形式发放给各个生产单位(分厂、车间)人员的保健费。eq\o\ac(○,19)误餐费:指以货币形式发放给各个生产单位(分厂、车间)人员的误餐补助。eq\o\ac(○,20)劳务费:指为未在工资中核算的企业雇佣民工和在家中为本企业工作的居民等而支付的费用。eq\o\ac(○,21)排污费:指当年实际支付的排污费。eq\o\ac(○,22)三废治理费:指当年实际支付的废气、废水、废渣治理费。eq\o\ac(○,23)招待费:指为开展业务的实际需要而支付的计入制造费用中的招待费。eq\o\ac(○,24)其他制造费用:是指在报告期发生的除上述制造费用项目以外的所有制造费用。它可能与企业会计账目中的“其他制造费用”项的数据不同,因为它不仅包括企业会计账目中的“其他制造费用”项,还包括企业制造费用中核算了的,但本调查表中未明确列出的制造费用项目。即本表的“其他制造费用”是企业会计账目中的“其他制造费用”与企业会计账目中列出而本表未列出的各制造费用项目之和。3、企业产品制造成本: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三)宾栏指标。反映企业主产品制造成本的金额及主产品直接材料消耗中的进口额。四、填报方法(一)填报思路主、宾栏指标的填报思路是:首先,根据企业工业行业小类所属的投入产出部门确定主产品投入产出部门,将属于该投入产出部门的所有最终产品确定为主产品;其次,以企业产品成本核算为基础,将各主产品的制造成本明细化、具体化,并进行分类汇总;最后将主产品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直接材料消耗、直接人工、其他直接费用和制造费用按照调查表的要求填报。如果直接材料消耗中包含自产自耗产品,在填报前,需先将自产自耗产品分解还原成外购原材料。(二)填报原则填报主栏、宾栏指标应遵循以下原则:1.“产品制造成本跟着产值走”。即只要计算工业总产值,就要计算相应的产品制造成本。2.“不重不漏”。它包括两层含义,一层含义是按照被调查单位会计核算中实际使用的费用划分方法和核算方法进行填报。例如,如果车间(分厂)将辅助材料、备品配件等作为机物料消耗核算,那么在本表的“直接材料消耗”部分不填列,而在“制造费用”的“机物料消耗”中填列,以避免重复填报。另一层含义是避免直接材料消耗与直接人工、其他直接费用等遗漏填报。即,如果企业产品生产中使用了自产自耗产品,在对自产自耗产品进行分解还原时,应该填报自产自耗产品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以及其他直接费用等。(三)填报步骤步骤一:确定主产品根据表头指标所确定的“企业主产品所属投入产出部门”,将企业生产的属于该投入产出部门的所有最终产品确定为企业主产品,将主产品的产值填报到企业主产品部门产值一栏。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主产品”不是一个单一的产品,而是一个产品群的概念,即与“工业行业小类”属于同一个投入产出部门的产品都是企业的主产品。步骤二:确定直接材料消耗直接材料消耗数据的取得,需要从产品成本计算单、材料领用汇总表和仓库材料明细账中查找,并归入所属材料使用目录中。首先,根据确定的主产品和直接材料消耗,设计过录表。过录表按“原材料”、“燃料和动力”、“包装物”、“外购半成品”、“修理用备件”及“其他直接材料”分类设计。其次,选取与主产品生产有关的车间(分厂),对各车间(分厂)《产品材料消耗明细表》进行分类汇总后,填报过录表。对于自产自耗产品要注明,为下一步分解还原做准备。①原材料及外购半成品:为了便于企业填报,编制了“工业企业材料使用目录与主要原材料对照表”,企业根据自身消耗的原材料及外购半成品首先与对应表中所列的工业企业材料使用目录名称及代码对应填报;若企业消耗某种原材料或外购半成品未包括在上述的工业企业材料使用目录中,则应根据《工业企业材料使用目录》确定其所属的工业企业材料使用目录,并将该材料使用目录及代码填在表上。关于“废品及废料”的填写。对于主产品生产过程中消耗的外购废品及废料,计入“工业企业材料使用目录”中的“外购废品废料”项;如果企业出售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品及废料,并以其销售值冲减直接材料消耗的废品废料,其价值计入使用目录中的“自产废品废料”项。②调查表中,已将“燃料和动力”消耗进行了工业企业材料使用目录划分,直接根据会计核算明细资料填列。③包装物:调查表将企业生产主产品消耗的包装物根据不同材质进行了划分,直接对应填上。④企业生产主产品过程中消耗的“修理用备件”和“其他直接材料”,直接填列到调查表中的“修理用备件”和“其他直接材料”。步骤三:确定直接人工和其他直接费用根据确定的主产品,利用与主产品生产有关的车间(分厂)的《工资费用分配表》,把各车间的生产人员工资填入调查表“直接人工”栏目。把各车间生产人员发生的费用填入调查表“其他直接费用”栏目。执行《企业会计准则2006》的企业,如果只有“职工薪酬”,没有投入产出调查表的直接人工、工资、福利等数据,建议将主产品生产成本和制造费用中的“职工薪酬”填入调查表的“直接人工”项下,产品制造费用中“生产单位管理人员工资”、“生产单位管理人员福利费”、“保险费”等项目不填报数据。步骤四:自产自耗产品的分解还原在步骤二、三的基础上,若主产品生产过程中使用自产自耗产品,需要将自产自耗产品进行分解还原。分解还原的原则是直接材料消耗中不再含有任何自产自耗产品。自产自耗产品分解还原时,如果自产自耗产品生产涉及多道工序,企业又不具备分解还原的成本核算资料的情况下,企业可以将自产自耗产品分解还原到上一道工序,而不必追溯到第一道工序的外购材料等。如果企业动力由动力分厂生产并分配给各车间使用,企业可以根据各车间最终产品产值比重对动力分厂的投入结构进行分解还原。自产自耗产品分解还原后,消耗的原材料、燃料、动力和其他直接材料仍按规定填入调查表相应栏目中。企业在核算直接材料消耗时,自产直接材料消耗是按成本价计算的,包括自产直接材料的生产人员的直接工资。在填报调查表时,自产直接材料除还原为原材料和其他直接材料外,还需要将自产直接材料生产过程中发生人员工资和其他直接支出分别填报到“直接人工”和“其他直接费用”中。步骤五:确定主产品负担的制造费用及其构成计算主产品负担的制造费用及其构成可参照一些分配标准进行分配,例如生产工人工资、生产工人工时、机器工时、耗用原材料的数量或成本、产品产量等。简单的方法是按照主产品的产值占全厂工业总产值的比例,把“制造费用明细账”中的明细项目进行同比例调整。具体方法为:首先,计算主产品负担的制造费用总量。根据全厂的“制造费用明细账”中“制造费用”合计,主产品产值占全厂工业总产值的比例计算。其次,计算主产品负担的制造费用构成。根据主产品负担的制造费用总量与“制造费用明细账”中的明细项目结构计算。步骤六:主产品制造成本合计将直接材料消耗小计、直接人工、其他直接费用和制造费用小计相加得到主产品制造成本。步骤七:企业产品制造成本合计根据“成本跟着产值走”的原则,将企业全部产品的制造成本填入到调查表“企业产品制造成本合计”中。五、逻辑关系行间平衡关系:1、原材料及外购半成品小计=各一级原材料及外购半成品项目之和2、燃料和动力小计=各一级燃料和动力项目之和3、石油和天然气≥原油+天然气4、石油加工及核燃料加工产品≥汽油+煤油+柴油5、炼焦产品≥焦炭6、包装物小计=各种包装物项目之和7、直接材料消耗小计=原材料及外购半成品小计+燃料和动力小计+包装物小计+修理用备件+其他直接材料消耗8、制造费用小计=各一级制造费用项目之和9、制造费用中:修理费≥房屋修理费+机械设备、工具、器具修理费10、制造费用中:经营租赁费≥房屋租赁费11、制造费用中:水电费≥水费12、主产品制造成本合计=直接材料消耗小计+直接人工+其他直接费用+制造费用小计13、企业产品制造成本合计≥主产品制造成本合计14、企业主产品部门产值≥主产品制造成本合计列间平衡关系:15、金额≥进口六、某大型酒厂填报实例步骤一:确定主产品和主产品部门产值根据表头指标所给定的“企业主产品所属投入产出部门”确定企业主产品,对照《中国2007年投入产出表部门分类解释及代码》找出企业生产的属于主产品部门的所有最终产品,将主产品的产值填报到企业主产品部门产值一栏,产值不含销项税。如某大型酒厂生产白酒、啤酒、矿泉水三种产品,产值分别为6000千元、3900千元、800千元。企业在填报调查表时首先要确定主产品和主产品部门产值。从本例中可看出,这三种产品所对应的投入产出部门分别是:白酒—酒精及酒的制造业;啤酒—酒精及酒的制造业;矿泉水—软饮料及精制茶加工业。对照表头指标,此厂工业行业小类是白酒制造业,所属投入产出部门是酒精及酒的制造业,代码为15022,与工业行业小类属于同一个投入产出部门的产品就是白酒、啤酒,这就是该厂的主产品。产值为9900千元。步骤二:设计分产品的《成本构成明细表》由于本调查表与财务会计制度中产品成本核算的内容(即构成要素)大体一致,即都包含了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其他直接费用和应负担的制造费用项目,更确切地说,投112表是产品成本核算单的“分解表”,所不同的是消耗的直接材料要按《工业企业材料使用目录与主要原材料对照表》或《工业企业材料使用目录》进行归类填列。因此,在设计分产品的《制造成本构成明细表》时,要尽可能地以“产品成本计算单”为基础,通过合理科学的调整,最大可能地与《大中型工业企业主产品制造成本构成》(甲表)(即投1l2表)相吻合。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单中包括的主要内容和项目如下:产品成本计算单产品名称项目本期耗用金额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其他直接费用制造费用显然,上表的内容与投入产出调查表的填报要求有密切联系,但还不够具体和明确,主要体现在:没有具体的材料名称,还可能包括了本企业自己生产的实物产品和未出售而提供给企业其它车间(分厂)消耗的产品或半成品即自产自耗产品,制造费用没有明细科目。可参照产品成本计算单设计如下一张产品《成本明细表》。成本明细表产品名称:所属I/O产品部门名称:代码:产值:项目工业企业材料使用目录名称工业企业材料使用目录代码来源本期耗用(元)进口直接材料1直接材料2┆直接材料合计直接人工其他直接费用制造费用制造成本合计上表中表头指标的“产品名称”,是财务会计中成本核算的具体的“工业产品”,这里的工业产品是企业的最终主产品,也就是说只有最终产品中的主产品,才进行成本明细调查。其对应的“所属投入产出产品部门名称”和“代码”可根据《中国2007年投入产出表部门分类解释及代码》填列,对应的产值可从统计报表中查找填出。其中,“直接材料”项目下,应罗列出该产品本期消耗了的所有材料物资,按照《工业企业材料使用目录与主要原材料对照表》或《工业企业材料使用目录》的规定,填写出每种材料物资对应的名称及其代码。步骤三:确定主产品的直接材料消耗、直接人工和其他直接费用、制造费用直接材料消耗数据的取得,需要从产品成本计算单中获取,然后按“原材料”、“外购半成品(外购件)”、“修理用备件(备品配件)”、“包装物”、“燃料”、“动力”及“其他直接材料”分类。一般地,产品成本计算单中都罗列出了对主要材料的消耗价值,对主要产品消耗的一些辅料、备品配件、机物料、燃料、动力等,如果产品成本计算单中能够直接明确,则不必查找有关原始凭据,如果没有分出具体的物资名称,可以从物资管理部门的领料单或车间仓库材料明细账中查找。另外,由于产品成本计算单是按车间或分厂编制的,一个车间或分厂可能生产几种产品,对不能分清由哪种产品负担的材料,应在各产品之间进行分摊,可采用消耗定额、标准产量、产品重量等分配法进行分摊。步骤四:认真填写主产品《成本明细表》通常产品的成本核算是以车间(分厂)为单位,以车间(分厂)所生产的产品(包括在产品、劳务和工序,下同)为对象进行的,因此,在主产品确定后,可由厂投入产出办公室向各产品成本核算的单位(车间或分厂)布置调查和填报任务,并向有关会计、统计人员讲解《成本明细表》的填报方法和要求,由各产品的成本计算人员来填报对应的《成本明细表》。根据上面确定的直接材料、制造费用数填写产品成本明细过录表。接上例,从企业财务报表中,可找出主产品成本核算单如下:白酒成本计算单项目本期耗用(元)直接材料3750000直接人工375000其它直接费用52800制造费用75000合计4252800啤酒成本计算单项目本期耗用(元)直接材料2100000直接人工300000其它直接费用21000制造费用30000合计2451000有关会计、统计人员根据上面成本计算单按产品填写成本明细表如下:成本明细表产品名称:白酒所属I/O产品部门名称:酒精及酒制造业代码:15022产值:6000项目工业企业材料使用目录名称工业企业材料使用目录代码本期耗用(元)来源直接材料高梁大曲自来水动力电直接材料合计直接人工其他直接费用生产单位管理人员工资生产单位管理人员职工福利费折旧费修理费其中:房屋修理费机械制造、工具、器具修理费经营租赁费其中:房屋租赁费机械制造、工具、器具经营租赁费保险费取暖费运输费劳动保护费工具滩销设计制图试验检验费水电费其中:水费机物料消耗差旅费办公费职工降温取暖补贴保健费误餐费劳务费排污费三废治理费其它制造费用制造费用小计制造成本合计农业产品调味品、发酵制品自来水、中水电力、热力0011020109410921263300056300018000037400037500003750005280010000140011500600040002000130013001500160021001300110043002100200005300420012002200750004252800外购外购自产外购成本明细表产品名称:啤酒所属I/O产品部门名称:酒精及酒的制造业代码:15022产值:3900项目工业企业材料使用目录名称工业企业材料使用目录代码本期耗用来源直接材料麦芽酒花自来水动力电直接材料合计直接人工其他直接费用生产单位管理人员工资生产单位管理人员职工福利费折旧费修理费其中:房屋修理费机械制造、工具、器具修理费经营租赁费其中:房屋租赁费机械制造、工具、器经营租赁费保险费取暖费运输费劳动保护费工具摊销设计制图试验检验费水电费其中:水费机物料消耗差旅费办公费职工降温取暖补贴保健费误餐费劳务费排污费三废治理费其它制造费用制造费用小计制造成本合计农业产品农业产品自来水、中水电力、热力001100110941092116700002000001000001300002100000300000210004000560200024002400520520600640840520440--17201030800085016804804750300002451000外购外购自产外购步骤五:自产自耗产品的分解还原在步骤四的基础上若主产品生产过程中存在自产自耗产品,那么要将自产自耗产品进行分解还原。分解还原的原则是将直接材料消耗全部分解成外购的材料、费用。分解方法由生产自产产品的车间或分厂根据产品成本计算单,按照最终产品“成本明细表”格式,计算自制半成品(水)的成本明细,再将这部分成本直接分摊到消耗这些自制半成品的最终产品(白酒、啤酒)的成本中去。材料、费用具体分摊办法为:如果已知提供给某产品消耗,就记在某产品的成本中,如果不清楚分摊到产品中的金额,可采用成本比例分滩法。如:从白酒、啤酒成本明细表中可看出,白酒、啤酒分别消耗了自来水180000、100000元,自来水的制造成本为280000元,要把自来水的直接材料消耗中对动力电的消耗分滩到白酒和啤酒的成本中,可用如下方法:白酒分摊的动力电耗用额=自来水直接材料消耗动力电本期耗用107760×(白酒消耗自来水180000/自来水制造成本280000)=69280元自来水制造成本中其它项目分摊到白酒和啤酒的成本中方法一样。下表是自来水成本明细过录表,及分摊到白酒、啤酒成本的金额。成本明细表产品名称:自来水项目工业企业材料使用目录名称工业企业材料使用目录代码自来水本期耗用(元)白酒(元)啤酒(元)直接材料动力电消毒剂直接材料合计直接人工其他直接费用生产单位管理人员工资生产单位管理人员职工福利费折旧费修理费其中:房屋修理费机械制造、工具、器具修理费经营租赁费其中:房屋租赁费机械制造、工具、器经营租赁费保险费取暖费运输费劳动保护费工具摊销设计制图试验检验费水电费其中:水费机物料消耗差旅费办公费职工降温取暖补贴保健费误餐费劳务费排污费三废治理费其它制造费用制造费用小计制造成本合计电力、热力基础化学原料0921039110776071840179600500002000010000140040003000200010001500130020001700200035003040028000069280046180011546032140128606430900257019301290640960840129010901290224019540180000384802566064140178607140357050014301070710360540460710610710126010860100000步骤六:汇总主产品成本明细表将企业的各个主产品成本明细表汇总。将主产品直接材料消耗的各种外购材料、费用和主产品消耗的自产产品分解还原后的外购材料、费用合并到主产品成本明细表相应项目中。下表是该厂主产品成本明细汇总表。某厂主产品成本明细汇总表项目工业企业材料使用目录名称工业企业材料使用目录代码白酒啤酒本期耗用合计直接材料高粮麦芽大曲酒花消毒剂动力电直接材料合计直接人工其他直接费用支出生产单位管理人员工资折旧费修理费经营租赁费保险费取暖费运输费劳动保护费工具摊销设计制图试验检验费水电费其中:水费机物料消耗差旅费办公费职工降温取暖补贴保健费误餐费劳务费排污费三废治理费其它制造费用制造费用小计制造成本合计农业产品农业产品调味品、发酵制品农业产品基础化学原料电力、热力001100110201001103910921263300056300046180443280368546040714065660164302300140707930529026401300130024602440339013001100430021002109065904200120044409454042528001670000200000256601684802064140317860281407570106034303470311036052052011401100155052044017201030861015601680480601040860245100026330001670000563000200000718406117605749600725000938002400033601750011400840030001820182036003540494018201540--6020313029700815058801680104501354006703800步骤七:检查表内主要平衡关系(纵向)直接材料合计=白酒、啤酒各原材料消耗之和=5749600(横向)直接材料合计=白酒直接材料小计3685460+啤酒直接材料小计2064140=5749600(纵向)制造费用小计=各制造费用之和=135400(横向)制造费用小计=白酒制造费用小计94550+啤酒制造费用小计40850=135400(纵向)主产品制造成本合计=直接材料消耗小计(白酒3685460+啤酒2064140)+直接人工(白酒407140+啤酒317860)+其他直接费用(白酒65660+啤酒28140)+制造费用小计(白酒94540+啤酒40860)=6703800(横向)主产品制造成本合计=白酒制造成本4252800+啤酒制造成本2451000=6703800步骤八:填写《大中型工业企业主产品制造成本构成调查表》(甲表)。将主产品成本明细表中相同的工业企业材料使用目录加总,将直接材料消耗小计、直接人工、其他直接费用和制造费用相加得到主产品制造成本。根据“成本跟着产值走”的原则,将企业全部的产品制造成本填入到调查表“企业产品制造成本合计”中。若企业实在难以区分主产品制造费用,则可按总产值的比重来分摊,公式为:主产品制造费用合计=全厂“制造费用明细帐”中“制造费用”合计×(主产品产值÷全厂总产值)大中型工业企业产品制造成本构成(乙表)企业法人代码:□□□□□□□□—□ 企业详细名称: 表号:投113表企业登记注册代码:□□□制表机关:国家统计局工业行业小类:代码:□□□□ 文号:国统字[2007]123号企业规模:代码:□□2007年计量单位:元(保留整数) 指标名称代码各投入产出产品部门产品制造成本构成合计(投入产出产品部门名称)……甲乙1(投入产出产品部门代码)……产品部门产值01产品制造成本直接材料消耗原材料及外购半成品农业产品0011(按工业企业材料使用目录填列)…………原材料及外购半成品小计02燃料和动力原煤03洗煤04其他煤炭05石油和天然气06其中:原油07天然气08石油加工及核燃料加工产品09其中:汽油10煤油11柴油12炼焦产品13其中:焦炭14电力、热力15燃气16外购燃料和动力小计17包装物纸及纸制品类18棉、化纤纺织品类19麻制品类20皮革类21木竹制品类22塑料制品类23玻璃制品类24陶瓷制品类25铁制品类26铝制品类27草编容器类28其他29包装物小计30修理用备件31其他直接材料消耗32直接材料消耗小计33直接人工34其他直接费用35制造费用1、生产单位管理人员工资362、生产单位管理人员福利费373、折旧费384、修理费39其中:房屋修理费40机械设备、工具、器具修理费415、经营租赁费42其中:房屋租赁费436、保险费447、取暖费458、运输费469、劳动保护费4710、工具摊销4811、设计制图费4912、试验检验费5013、水电费51其中:水费5214、机物料消耗5315、差旅费5416、办公费5517、职工降温取暖补贴5618、保健费5719、误餐费5820、劳务费5921、排污费6022、三废治理费6123、招待费6224、其他制造费用63制造费用小计64产品制造成本合计65单位负责人:电话:统计负责人:电话:填表人:电话:报出日期:200年月日大中型工业企业产品制造成本构成(乙表)填报说明一、调查范围《大中型工业企业产品制造成本构成(乙表)》的调查范围为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制糖业、酒精及酒的制造业、烟草制品业、造纸及纸制品业、橡胶制品业、汽车制造业、船舶及浮动装置制造业等九个行业外的规模以上大中型工业企业重点调查单位。二、调查内容《大中型工业企业产品制造成本构成(乙表)》的调查内容为被调查单位在2007年工业生产活动中所发生的分投入产出产品部门的产品制造成本构成情况。三、主要指标解释(一)表头指标。包括企业法人代码、企业详细名称、企业登记注册代码、企业规模及代码、工业行业小类及代码等五项。1、企业(单位)法人代码: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编制规则》(GB11714-1997),由组织机构代码登记主管部门给每个企业、事业单位、机关、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颁发的在全国范围内唯一的、始终不变的法定代码。代码共有九位,由八位无属性的数字和一位校验码组成。在填写时,按照各级技术监督部门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组织机构代码证》上的企业法人代码填写。2、企业(单位)详细名称:指企业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准、进行法人登记的名称。在填写时,要求使用规范化汉字填写企业(单位)的全称,不得使用简称,并与企业公章所使用的名称一致。凡经登记主管机关核准或批准,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名称的企业,要求填写法人名称。3、企业登记注册代码:按照国家统计局、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联合印发《关于划分企业登记注册类型的规定》的通知[国统字(1998)200号],填报企业登记注册类型与代码。代
码企
业
登
记
注
册
类
型代
码企
业
登
记
注
册
类
型100内资企业200港、澳、台商投资企业110国有企业210合资经营企业(港或澳、台资)120集体企业220合作经营企业(港或澳、台资)130股份合作企业230港、澳、台商独资经营企业140
联营企业240港、澳、台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141国有联营企业300
外商投资企业142集体联营企业310中外合资经营企业143国有与集体联营企业320中外合作经营企业
149其他联营企业
330外资企业150
有限责任公司340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151国有独资公司159其他有限责任公司160股份有限公司170
私营企业171私营独资企业172私营合伙企业173私营有限责任公司174
私营股份有限公司190其他企业4、企业规模及代码:根据国家统计局2003年制定的《统计上大中小型企业划分办法(暂行)》中的具体划分规定进行填写。小方格内的代码按01大型、02中型、03小型顺序填写。行业名称指标名称计算单位大型中型小型工业企业从业人员数
销售额
资产总额人
万元
万元2000及以上
30000及以上
40000及以上300-2000以下
3000-30000以下
4000-40000以下300以下
3000以下
4000以下建筑业企业从业人员数
销售额
资产总额人
万元
万元3000及以上
30000及以上
40000及以上600-3000以下
3000-30000以下
4000-40000以下600以下
3000以下
4000以下批发业企业从业人员数
销售额人
万元200及以上
30000及以上100-200以下
3000-30000以下100以下
3000以下零售业企业从业人员数
销售额人
万元500及以上
15000及以上100-500以下
1000-15000以下100以下
1000以下交通运输业企业从业人员数
销售额人
万元3000及以上
30000及以上500-3000以下
3000-30000以下500以下
3000以下邮政业企业从业人员数
销售额人
万元1000及以上
30000及以上400-1000以下
3000-30000以下400以下
3000以下住宿和餐饮业企业从业人员数
销售额人
万元800及以上
15000及以上400-800以下
3000-15000以下400以下
3000以下5、工业行业小类及代码: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的规定,对照本企业生产活动性质,填写应划归的行业小类名称及代码。(二)主栏指标。包括产品部门产值和产品制造成本两部分。1、产品部门产值:是指按2007年现价计算(不含增值税)的各投入产出产品部门的产值。投入产出产品部门是按照产品的同质性原则,对企业生产的产品进行的一种分类。按企业生产的各种产品性质和《中国2007年投入产出表部门分类解释及代码》的规定确定。企业对外提供劳务是指企业对外承做的工业品加工(包括用订货者来料加工生产)和对外工业品修理作业。企业对外提供劳务按对外加工生产和修理的工业品的性质划归所属的投入产出产品部门,即加工生产和修理的工业品属于哪一个投入产出产品部门,则对外加工或修理活动就属于该投入产出产品部门。2、产品制造成本:是指企业在生产工业产品和提供劳务过程中实际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其他直接费用和制造费用。(1)直接材料消耗。直接材料消耗是指企业在生产工业产品和提供劳务过程中实际消耗的、直接用于产品生产、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材料、燃料、动力、包装物、外购半成品(外购件)、修理用备件(备品配件)、其他直接材料。注意直接材料消耗必须是外购的产品,不包括生产过程中回收的废料以及自制品的价值。计算口径与工业总产值的计算口径相一致。外购直接材料消耗:是指企业在进行工业产值核算范围内的生产活动过程中对外购直接材料的消耗。外购直接材料消耗的价值量按不含进项税额的购进价格计算,具体包括以下几项:买价、运杂费(包括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包装费、仓储费等,不包括按规定根据运输费的一定比例计算的可抵扣的增值税额)、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入库前的整理挑选费用(包括整理挑选中发生工、费支出和必要的损耗,并扣除回收的下脚废料价值)、购入材料负担的税金(指进项税以外的其他应负担的税金)、外汇价差和其他费用。(2)直接人工。直接人工是指企业直接从事产品生产人员的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以及按生产人员工资总额和规定的比例提取的职工福利费。(3)其他直接费用。其他直接费用是指企业发生的除直接材料消耗和直接人工以外的,与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有直接关系的费用。(4)制造费用。制造费用是指企业各个生产单位(分厂、车间)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包括工资和福利费、折旧费、修理费、办公费、水电费、机物料消耗、劳动保护费等,但不包括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生产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管理费用。制造费用包括以下内容:一是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费用,例如机物料消耗,车间房屋及建筑物折旧费、修理费、经营租赁费和保险费,车间生产用的照明费、取暖费、运输费和劳动保护费等。二是直接用于产品生产,但管理上不要求或者核算上不便于单独核算,因而没有专设成本项目的费用,例如机器设备的折旧费、修理费、经营租赁费、生产工具摊销,设计制图费和试验费。生产工艺用动力如果没有专设成本项目,也包括在制造费用中。三是车间用于组织和管理生产的费用,包括车间人员工资及福利费,车间管理用房屋和设备的折旧费、修理费、经营租赁费和保险费、车间管理用具摊销,车间管理用照明费、水费、取暖费、差旅费和办公费等。如果企业的组织机构分为车间、分公司和总公司等若干层次,则分公司也与车间相似,也是企业的生产单位,因而分公司用于组织和管理生产的费用,也作为制造费用核算。根据企业会计核算情况,在制造费用构成调查表中列出了24个费用项目。eq\o\ac(○,1)生产单位管理人员工资:指车间管理人员的工资。eq\o\ac(○,2)生产单位管理人员福利费:按生产单位管理人员工资总额的14%提取。eq\o\ac(○,3)折旧费:包括车间房屋及建筑物折旧费、车间管理用房屋和设备的折旧费。eq\o\ac(○,4)修理费:指车间为修理房屋、固定资产和低值易耗品等资产所支付的费用。根据投入产出核算需要,修理费指标下设“房屋修理费”和“机械设备、工具、器具修理费”两项。eq\o\ac(○,5)经营租赁费:指车间租用办公用房、生产用房、机械设备、低值易耗品等所支付的租赁费用。根据投入产出核算需要,经营租赁费下设“房屋租赁费”。房屋租赁费指在制造费用中开支的用于租赁房屋和土地的费用,它包括企业向房产开发公司及房管所支付的房屋构筑物零星维修费;企业因公临时或长期包租房屋(不包括企业包租的旅馆、宾馆的租金和会议费中开支的房租)所支付的房租;企业支付的土地租赁费。eq\o\ac(○,6)保险费:指车间当年支付的财产保险、车辆险等保险费。eq\o\ac(○,7)取暖费:指车间当年支付的取暖费。eq\o\ac(○,8)运输费:指车间雇佣外部运输单位进行运输活动所支付的费用。eq\o\ac(○,9)劳动保护费:指车间当年支付的劳动保护费。eq\o\ac(○,10)工具摊销:包括生产工具摊销和车间管理用具摊销。eq\o\ac(○,11)设计制图费:指车间当年支付的设计制图费。eq\o\ac(○,12)试验检验费:指车间当年支付的试验检验费。eq\o\ac(○,13)水电费:指支付给本企业以外单位的水电费。根据投入产出核算需要,水电费下设“水费”项。eq\o\ac(○,14)机物料消耗:指车间发生的机物料消耗。eq\o\ac(○,15)差旅费:指车间发生的差旅费,包括市内公出的交通费和外地出差的差旅费。eq\o\ac(○,16)办公费:指车间发生的办公费用。eq\o\ac(○,17)职工降温取暖补贴:指以货币形式发放给各个生产单位(分厂、车间)人员的降温和取暖补贴。eq\o\ac(○,18)保健费:指以货币形式发放给各个生产单位(分厂、车间)人员的保健费。eq\o\ac(○,19)误餐费:指以货币形式发放给各个生产单位(分厂、车间)人员的误餐补助。eq\o\ac(○,20)劳务费:指为未在工资中核算的企业雇佣民工和在家中为本企业工作的居民等而支付的费用。eq\o\ac(○,21)排污费:指当年实际支付的排污费。eq\o\ac(○,22)三废治理费:指当年实际支付的废气、废水、废渣治理费。eq\o\ac(○,23)招待费:指为开展业务的实际需要而支付的计入制造费用中的招待费。eq\o\ac(○,24)其他制造费用:是指在报告期发生的除上述制造费用项目以外的所有制造费用。它可能与企业会计账目中的“其他制造费用”项的数据不同,因为它不仅包括企业会计账目中的“其他制造费用”项,还包括企业制造费用中核算了的,但本调查表中未明确列出的制造费用项目。即本表的“其他制造费用”是企业会计账目中的“其他制造费用”与企业会计账目中列出而本表未列出的各制造费用项目之和。(三)宾栏指标。包括各投入产出产品部门产品制造成本构成。各投入产出产品部门产品制造成本构成是指企业当年生产的各种最终产品和提供劳务所实际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其他直接费用和制造费用的构成情况。四、填报方法(一)填报思路。主、宾栏指标的填报思路是:根据《中国2007年投入产出表部门分类解释及代码》的规定,将企业生产的各种最终产品和提供劳务划分为各投入产出产品部门;计算并填报各投入产出产品部门在报告期的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直接材料消耗、直接人工、其他直接费用和制造费用;将消耗的各种材料及外购半成品按“工业企业材料使用目录”进行归并汇总,计算得到投入产出产品部门的制造成本构成。(二)填报原则。填报原则有以下两条:1、“产品制造成本跟着产值走”。即只要计算工业总产值,就要计算相应的产品制造成本。2、“不重不漏”。即按照各被调查单位会计核算中实际使用的费用划分方法和核算方法进行填报。例如,如果车间(分厂)将辅助材料、备品配件等作为机物料消耗核算,那么在本表的“直接材料消耗”部分可不填列,而在本表的“制造费用”中“机物料消耗”指标填列,以避免重复填报。(三)填报步骤。企业在填报本调查表时,可参考以下步骤填报。1、确定本企业计入工业产值的最终产品和提供劳务根据现行工业统计规定,工业总产值按“工厂法”计算。计入工业总产值的产品是指企业本年生产,并在报告期内不再进行加工,经检验、包装入库的已出售和准备销售的全部工业成品(半成品),包括企业生产的自制设备及提供给本企业在建工程、其他非工业部门和生活福利部门等单位使用的成品价值。首先列出本企业的各种最终产品和提供劳务的名称,然后按照《中国2007年投入产出表部门分类解释及代码》,将各种产品划归到不同的投入产出产品部门,并确定各投入产出产品部门的代码。2、确定各最终产品和提供劳务在生产过程中消耗的各种产品根据财会部门、物资供应部门、车间生产台账及报表等资料,确定各产品在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各种外购物品,并将各种消耗品按照“工业企业材料使用目录”归入不同的材料使用目录中。在工业企业中,车间(分厂)的“基本生产台账”一般是多栏式的,栏目设置多为“原材料”、“包装物”、“外购半成品”、“燃料动力”、“修理用备件”、“其他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其他直接费用”和“制造费用”。根据这些资料,列出各最终产品和提供劳务在生产过程中消耗的“原材料及外购半成品”、“燃料和动力”、“包装物”的具体产品,并填写各产品制造成本构成表。各产品制造成本构成表产品名称______对应的投入产出产品部门_________代码:制造成本构成项目对应的工业企业材料使用目录名称对应的工业企业材料使用目录代码金额
(元)外购直接材料消耗1.原材料其中:…2.外购半成品其中:…3.燃料和动力其中:…4、包装物其中…5、修理用备件6、其他直接材料消耗直接材料消耗合计------直接人工--其他直接费用--制造费用生产单位管理人员工资--…--…--制造费用小计--制造成本合计--各产品制造成本构成表的具体填报方法如下:(1)产品名称:是指企业最终产品的名称。在实际填写时,该表反映的是哪种产品的产品制造成本,这里就填写该种产品的名称。(2)表头中对应的投入产出产品部门名称及代码:指各最终产品所对应的《中国2007年投入产出表部门分类解释及代码》中投入产出产品部门的名称及代码。(3)制造成本构成:包括直接材料消耗、直接人工、其他直接费用和制造费用四项。直接材料消耗部分根据车间“基本生产台账”等有关资料,将各产品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材料按其名称分别填写。制造费用部分根据车间会计“制造费用明细表”或制造费用明细核算资料,结合调查表中各项制造费用指标的含义填报。“直接人工”和“其他直接费用”不需要细分,直接填写。(4)表内中对应的工业企业材料使用目录项目名称及代码:指各最终产品生产过程中消耗的各种直接材料所属的“工业企业材料使用目录”对应的名称及代码。(5)金额:各具体材料金额根据“基本生产台账”各条目借方发生额分别填写。如果某种材料由几种产品共同耗用,且难以分清各种产品具体负担多少,应采用既合理又简单的分配方法将该种材料消耗在各种产品之间加以分配,然后再计入各产品的制造成本构成中。常用的分配方法有产品重量(体积、产量)分配法、定额耗用量分配法、标准产量比例分析法等。“直接人工”、“其他直接费用”和“制造费用”及其构成指标,如果可以分清某种产品应负担多少,可以直接填写。如果难以分清某种产品应负担多少,应采取合理而简单的分配方法在各种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常用的方法有:按生产工人工时比例分配、按生产工人工资比例分配、按机器工时比例分配、按产量比例分配以及按固定分配率分配等。各企业和车间可以根据自身的生产特点及成本管理要求确定。执行《企业会计准则2006》的企业,如果只有“职工薪酬”,没有投入产出调查表的直接人工、工资、福利等数据,建议将产品生产成本和制造费用中的“职工薪酬”填入调查表的“直接人工”项下,产品制造费用中“生产单位管理人员工资”、“生产单位管理人员福利费”、“保险费”等项目不填报数据。企业产品生产过程中使用自产自耗产品,需要将自产自耗产品进行分解还原。分解还原的原则是直接材料消耗中不再含有任何自产自耗产品。自产自耗产品分解还原时,如果自产自耗产品的生产涉及多道工序,企业又不具备分解还原的成本核算资料的情况下,企业可以将自产自耗产品分解还原到上一道工序,而不必追溯到第一道工序的外购材料等。如果企业动力由动力分厂生产并分配给各车间使用,企业可以根据各车间最终产品产值比重对动力分厂的投入结构进行分解还原。关于“废品及废料”的填写。对于产品生产过程中消耗的外购废品及废料,计入“工业企业材料使用目录”中的“外购废品废料”项;如果企业出售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品及废料,并以其销售值冲减直接材料消耗的废品废料,其价值计入使用目录中的“自产废品废料”项。3、将消耗的各种原材料及外购半成品按工业企业材料使用目录汇总各车间将本车间各产品生产过程中消耗的各种原材料及外购半成品按“工业企业材料使用目录”进行汇总,得到各产品的制造成本构成。4、企业将各车间属于同一投入产出产品部门的产品制造成本构成进行加总,得到各投入产出产品部门的产品制造成本构成。5、计算并填写各投入产出产品部门的产品部门产值。五、逻辑关系1、原材料及外购半成品小计=各一级原材料及外购半成品项目之和2、燃料和动力小计=各一级燃料和动力项目之和3、石油和天然气≥原油+天然气4、石油加工及核燃料加工产品≥汽油+煤油+柴油5、炼焦产品≥焦炭6、包装物小计=各包装物项目之和7、直接材料消耗小计=原材料及外购半成品小计+燃料和动力小计+包装物小计+修理用备件+其他直接材料消耗8、制造费用小计=各一级制造费用项目之和9、制造费用中:修理费≥房屋修理费+机械设备、工具、器具修理费10、制造费用中:经营租赁费≥房屋租赁费11、制造费用中:水电费≥水费12、产品制造成本合计=直接材料消耗小计+直接人工+其他直接费用+制造费用小计13、产品部门产值≥产品制造成本合计六、某钢铁企业填报实例步骤一:确定本企业计入工业产值的最终产品某钢铁企业,炼铁车间2007年炼出生铁3000吨,其中900吨(即30%)对外销售,其余部分为炼钢车间自用,销售价2000元/吨;炼钢车间生产焊接钢管2500吨,全部对外出售,价格为4000元/吨。则该企业的产品有二个,投入产出产品部门也是二个即炼铁业(32057)、炼钢业(32058)。简单地,产值分别为180万元和1000万元。企业在填报调查表时,首先列出本企业各车间生产的产品,它们的用途及它们所属的投入产出产品部门。各车间生产的产品一览表车间名称产品名称用途对应的投入产出产品部门名称投入产出产品部门代码炼铁车间生铁30%外销炼铁业32057炼钢车间焊接钢管外销炼钢业32058这两个车间都应填报产品制造成本构成。各车间需要填报产品制造成本构成的产品就是表中列出的生铁和钢管。步骤二:列出各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消耗,并对其中的自产自耗产品进行分解还原炼铁车间明确自己的填报任务后,利用物资供应、生产台账等各种资料,填写生产铁块的成本项目明细表,以确定生产过程中对各种材料的消耗情况。成本项目明细表车间名称炼铁产品名称生铁用途30%外销、70%自用材料消耗及费用对应的工业企业材料使用目录名称对应的工业企业材料使用目录代码金额(元)
合计金额(元)
(30%外销)金额(元)
(70%自用)原材料:--183000054900012810001.球团矿铁矿008118300005490001281000辅助材料--6000018000420001.莹石石棉及其他非金属矿01044000012000280002.水自来水、中水094120000600014000燃料和动力--9100002730006370001.焦炭炼焦产品137300002190005110002.煤原煤03300009000210003.电电力、热力1515000045000105000直接人工-341110000333000777000其他直接费用-35700002100049000制造费用-641390000417000973000产品制造成本合计--537000016110003759000现在来看炼钢车间。首先根据各种消耗情况,填写成本项目明细表。在焊接钢管的生产过程中,用到本企业炼铁车间的生铁,由于生铁与焊接钢管分属不同的投入产出产品部门,所以在填写钢管的制造成本构成时,要将生铁分解它的成本构成(即上表中的70%自用部分)。成本项目明细表(未分解自产自耗产品)车间名称炼钢产品名称焊接钢管用途100%外销材料消耗及费用对应的工业企业材料使用目录名称对应的工业企业材料使用目录代码金额(元)
合计原材料:--37590001.生铁3759000辅助材料--7500001.石灰水泥、石灰和石膏05012500002.氧气基础化学原料0391500000燃料和动力--2800001.电电力、热力15280000直接人工-341196000其他直接费用-3564000制造费用-641500000产品制造成本合计-657549000再将70%自用的生铁分解还原后填写:成本项目明细表(分解还原)车间名称炼钢产品名称焊接钢管用途100%外销材料消耗及费用对应的工业企业材料使用目录名称对应的工业企业材料使用目录代码金额(元)
合计生产钢的材料生铁分解还原原材料:--1281000012810000.生铁01.球团矿铁矿008112810001281000辅助材料--792000750000420001.莹石石棉及其他非金属矿010428000280002.水自来水、中水094114000140003.石灰水泥、石灰和石膏05012500002500004.氧气基础化学原料0391500000500000燃料和动力--9170002800006370001.电电力、热力153850002800001050002.焦炭炼焦产品135110005110003.煤原煤032100021000直接人工-3419730001196000777000其他直接费用-351130006400049000制造费用-6424730001500000973000产品制造成本合计-65754900037900003759000步骤三:将各车间属于同一投入产出产品部门的产品制造成本构成进行加总,得到各投入产出产品部门的产品制造成本构成。企业需要填写产品制造成本构成的产品是企业的最终产品,即企业已出售或可供出售的产品(包括劳务)。在本钢铁厂中,由于其生产的铁块只有30%是外销的,在计算工厂法工业总产值时,也只有这部分计入产值,所以在填报企业的各产品制造成本构成时,反映的也只是这30%部分的制造成本构成。在填写时,按外销率计算。如在铁块的生产中,煤炭的消耗为9,000元,外销部分的消耗为30,000×30%=9,000元。步骤四:计算并填写各投入产出产品部门的产品部门产值。根据企业的生产情况和工业总产值的计算方法,可以计算出本企业炼铁业和炼钢业的产值。炼铁车间:3,000×2,000×0.3=1,800,000(元)炼钢车间:2,500×4,000=10,000,000(元)将以上资料填入《大中型工业企业产品制造成本构成(乙表)》中。这张表就填好了:指标名称代码各投入产出产品部门产品制造成本构成合计炼铁业炼钢业甲品部门产值0111,800,0001,800,00010,000,000铁矿00811,830,000549,0001,281,000石棉及其他非金属矿010440,00012,00028,000基础化学原料0391500,000500,000水泥、石灰和石膏0501250,000250,000自来水、中水094120,0006,00014,000原煤0330,0009,00021,000炼焦产品13730,000219,000511,000电力、热力15430,00045,000385,000直接材料消耗小计333,830,000840,0002,990,000直接人工342,306,000333,0001,973,000其他直接费用35134,00021,000113,000制造费用642,890,000417,0002,473,000产品制造成本合计659,160,0001,611,0007,549,000小型工业企业制造成本构成企业法人代码:□□□□□□□□—□ 企业详细名称: 表号:投114表企业登记注册代码:□□□制表机关:国家统计局工业行业小类:代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校园里的友谊树记录成长的故事10篇
- 采购成本控制工具供应商比价与谈判策略模板
- 会展策划实务题库及答案
- 淅川消防考试真题及答案
- 高管人员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病案编码考试真题及答案
- 甘肃技师考试题型及答案
- 2025年高考数学同步题库及答案
- 2025江苏省启东实验小学招聘水电工1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易错题)
- 2025年保育员三级专业能力考试试题试卷(附答案)
- 2025湖北宜昌市不动产交易和登记中心招聘编外聘用人员17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教PEP版六年级英语上册第一次月考试卷(Unit 1-2).(含答案含听力原文)
- 远离宗教崇尚科学课件
- 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民航运输服务》专业生涯发展展示【高职(专科)】
- 2025年乡镇工会集体协商指导员招聘考试试题库及答案
- 救护车担架的使用课件
- 办公区设施维护表
- 2025-2026学年苏教版(2024)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 2024年注册安全工程师考试化工(初级)安全生产实务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度环评文件技术复核服务方案投标文件(技术方案)
- 急性胰腺炎的中医护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