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27课《漏》教案_第1页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27课《漏》教案_第2页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27课《漏》教案_第3页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27课《漏》教案_第4页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27课《漏》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7漏

A教学目标

1.会认“婆、脊”等8个生字,会写“漏、喂”等13个字,正确读写“里屋、莫非”等7个词语。

2.默读课文,能说出自己觉得最有意思的内容。

3.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故事的趣味性。

4.借助示意图和文字提示,按照地点变化的顺序,复述故事。

〉教学重难点

1.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故事的趣味性。

2.借助示意图和文字提示,复述故事。

A教学策略

1.识字写字

识字:利用字形识记“漏”;利用偏旁部首识记“婆、贼、颠”:结合象形识记“纵”,探究字

理,换词理解。

写字:左右结构的字较多,集中指导。“喂、胖、驴、贼、狼、抱、胶、粘”,左右占位相似,可

迁移运用以前学过的方法,让学生谈谈写好这些字应注意的要点。“厉”字是半包围结构,可与同音字

“历、励”进行比较来掌握。

2.朗读教学

本课文本较长,教学时,先重点指导朗读老公公与老婆婆的对话,让学生感受房子漏雨的无奈,然

后重点指导学生朗读有关老虎和贼的表现及心理活动的句子,读出故事情节的变化,读出老虎、贼的做

贼心虚与狼狈。由自由读到默读再到带着动作读,读出故事的趣味性。

3.复述课文

本课由梳理到精读再到复述,层层递进,环环相扣。首先,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快速回答“漏”是什

么,围绕“漏”寻找老虎和贼的不同理解,前后对比。再结合故事恃节,理解课文内容。最后,引导学

生借助课后习题给出的地点变化来复述故事。复述故事时要体现出故事的趣味性。

A教学准备

1.预习提纲:完成《-》对应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A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

A课时目标

1.认识“婆、脊”等8个生字,会写“漏、喂”等13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梳理故事情节,了解故事内容。

A教学过程

板块一故事激趣,初步感知

1.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1)课件播放民间故事《白蛇传》,教师简介“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就是劳动人民创作并传播的、具有虚构内容的散文形式的口头文学作品,是所有民间散文

作品的通称。有的地方叫“瞎话”“古话”“古经”等。民间故事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情节夺张,充

满幻想,大都表现了人们的美好愿望。

师:民间故事的特点就是故事里的人有情有义,故事里的动物会说话,故事里的情节很有趣。

(2)联系已有认知,产生关联。

师:你读过哪些民间故事?(《牛郎织女》《牧童》《神笔马良》等)

(3)导入课文题目,板书课文题目。

(4)正音,学写“漏”。

①“漏”可以组什么词?(漏雨、遗漏)你怎么记住这个字?(左边的三点水表明这个字与水有

关。右边的“尸”看起来像“户”,表明与房子有关)你看房子里有什么?(有雨,原来是房子里漏雨

了)

②观察占位,这个字在田字格中怎么占位呢?

③教师指导书写,纠正书写姿势并评价学生的书写情况。

(5)师:看到课文的题目,你想了解些什么?

2.认识人物,寻找关键。

(1)(课文中的两幅插图)这个故事中有哪些主要角色呢?请你仔细观察课本上的插图。

(2)预测:根据图画猜猜这些人物的特点。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白蛇传》的民间故事导入新课,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导入课文题目,

学写“漏”字。根据课本插图预测故事人物的特点,为复述故事做好了准备。

板块二初读课文,整体梳理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

师:了解了主要角色,你们一定迫不及待地想了解这个故事吧?快读读吧!

(1)学生自己小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结合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词语的意思。

(3)边读边思考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4)检杳自学情况,教师相机指导。

2.开火车指名认读生字。(生字)

pdjTzeimodianjiaoxuanzong

婆脊贼英颠胶旋纵

(1)教师指导正音和识记。

脊:二声。可以组词:脊梁、脊背、脊柱。

旋:多音字。查字典,你发现它还可以怎么读?

*•

xudn(旋律)

旋<

-xuan(旋风)

颠:部首为“页”。

(2)重点指导“纵”:纵,四声,平舌音。

加7秣,绳索)+旭从,听任)把“纵”换成其

纵的本义是解开绳索,听任被俘(捕)者逃跑。J,字虐子的意

到了树跟前,老虎把身子一歪,贼顺势一纵,蹿到树上:“^

I

(3)去拼音检查识字情况。

*

婆脊贼英颠胶旋纵

3.词语,指名说意思或口头造句。

•*

里屋莫非厉害发抖脊背松手粘胶跟前甘心惊恐

安安稳稳蒙蒙小雨倒栽葱

提醒学生“厉害”的“害”要读轻声。

4.再读课文,要求读正确、读通顺,并初步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1)小组间交流故事的前因后果。

(2)全班交流。

①起因:老虎和贼想偷老公公和老婆婆家的小胖驴,结果听到老婆婆说她不怕狼,不怕虎,就怕

漏,于是老虎和贼被吓得乱了手脚。

②经过:老虎驮着贼,贼骑着老虎。老虎用树蹭掉贼,贼爬上了树。老虎和贼在树下相遇,一齐滚

下了山坡。滚下山坡后的老虎和贼以为对方是漏,都吓得昏了过去。

③结果:老婆婆说的“漏”,其实是漏雨。

5.学生接力朗读课文,填空,复述故事主要内容。(主要内容)

*

一天晚上,一只老虎和一个贼在的时候,听到,吓得O被雨一淋,老虎和

贼清醒了,还,在,又以为,老虎和贼吓得O天亮了,屋顶O

(1)指名汇报,教师板书:漏。

(2)老虎和贼分别以为“漏”是什么?

老虎以为“漏”是比它还要可怕的动物。贼以为“漏”是比他还要厉害的人。为此,在课文中

“漏”字用了引号,表示特殊含义。

【设计意图】学生自学生字,教师半扶半放,有的放矢,既有识字方法的指导,又有梳理故事情节

的方法的指导。如此,一篇长课文的结构在学生心中就分明了。

板块三指导书写,动静结合

1.观察字形,指导书写。

(1)带田字格的字:漏、喂、胖、驴、贼、狼、莫、厉、抱、架、胶、粘、偏。

①这些字是什么结构?

②学生交流:“漏、喂、胖、驴、贼、狼、抱、粘、胶、偏”都是左右结构。其中“漏、喂、胖、

贼、狼、抱、胶、偏”书写左窄右宽,“驴、粘”左右等宽。指导“贼”右半边部件的书写笔顺。“莫、

架”是上下结构。

(2)重点指导“厉”的书写。“厉”是半包围结构,里面是个“万”。“厉”可以组什么词?

“厉、历、励"三个同音字辨析。

‘厉(厉)色[历(历)程「鼓(励)

厉"(厉)害历Y(历)险励J尬(励)

、再接再(厉)[(历)史[(励)志

2.教师范写,学生临写。

喂:口字旁应该放在左上格里,右边下面不要加“J”。

驴:右边的“户”点要偏向竖中线。“户”的”靠近竖中线。

狼:左边先写“J”,再写弯钩。

偏:右边“扁”里面是一横两竖。

教师巡视,相机指导,规范坐姿和握笔姿势。

学生互评互改,推荐优秀作品在全班展示。

【设计意图】让学生观察字形,并留有充足的时间给学生写字,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体

会中国汉字的音美、形美和意美。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选择自己喜欢的那部分故事内容,和同学分角色朗读,体会故事的趣味性。

2.借助示意图和文字提示,复述故事。

A教学过程

板块一复习导入,查漏补缺

1.复习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这•课的生字,这些生字你们还记得怎么认读吗?

(1)复习上节课要求认识的生字,指名认读。

(2)听写词语:一人在黑板上写,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写。

①听写内容:莫非、粘胶、小胖驴、厉害、里屋。

②集体评改。

2.梳理关键问题。

师:老虎和贼认为“漏”是什么?老婆婆说的“漏”是什么?(生交流)

【设计意图】学生记得快,忘得也快,结合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的规律,用听写的方式及时查漏补

缺,强化记忆。"‘漏'是什么”是课文的关键,此时梳理,引出后面老虎与贼的一系列连锁反应,衔

接自然顺畅。本环节设计将知识与能力紧密结合。

板块二朗读课文,重点感悟

1.学习课文第1部分(第1-2自然段)。

(1)找关键语句。

①小胖驴长什么样?(黑脊背、白胸脯)

②直观图片欣赏小胖驴。(小胖驴图片)

(2)展开想象。

老虎嘴馋,一心想吃这头小胖驴。他想一这小胖驴的肉一定很好吃,一定很美味。

贼手痒,一心想偷这头小胖驴。他想一这小胖驴一定能卖个好价钱。

(3)概括这一部分的主要内容。(板书:馋嘴手痒,眼红胖驴)

2.学习课文第2部分(第3〜12自然段)。

(1)老公公、老婆婆是怎么说“漏”的?相关段落,指导分角色朗读。

*

老公公说:“好像有什么声音在响?”

老婆婆说:“唉!管他狼哩,管他虎哩,我什么都不怕,就怕漏!”

(2)他们说的“漏”指什么?在课文中画出相关的句子。

滴答,滴答——他们抬头看看屋顶——唉,说怕漏,偏就又漏向了!

(3)老虎和贼听到“漏”这个字时,他们是怎么想的?(句子)

老虎队(pa)在驴圈里想:“翻山越岭我什么都见过,就是没见过,漏,,莫(mo)非'漏'比我

还厉害?”

贼蹲在屋顶上想:“走南闯北我什么都听说过,就是没听说过‘漏',其非‘漏'比我还厉害?”

①师:谁能读出他们的语气来?

②指导朗读。这是描写心理活动,可以将声音压低一点。把“什么都”读重一点,把“莫非”读得

慢一点。教师范读,学生模仿读。

③你觉得此时老虎利贼听到“漏”有什么样的反应?

*

老虎吓得浑身发抖,贼听得腿脚发软。贼心里害怕,脚下一滑,扑通从屋顶的窟窿里跌下来,正巧

摔到虎背上。老虎未料到房上会有东西掉下来,心想:“坏事,‘漏'捉我来了!“撒腿就往外跑。

④师:从“浑身发抖”“腿脚发软”,我们知道了老虎和贼害怕的程度。这正是做贼心虚呀!(相

机板书:偷听到“漏”,做贼心虚)

3.学习课文第3部分(第13〜18自然段)。

(1)默读这部分,你觉得哪些地方最有意思?说给大家听听。(生自由交流)

(2)课文中是怎样写老虎和贼拼命逃跑的?

*

老虎驮着贼,贼骑着老虎,跑哇,跑哇,累得老虎筋都快断了,颠得贼骨头架都快散了。

①老虎和贼为什么要这么拼命地逃跑?

②请你也来写写老虎和贼逃跑的过程。

*

老虎驮着贼,贼骑着老虎,跑哇,跑哇,跑过了,跑过了,跑过了,跑

得老虎,颠得贼。

(3)当他们互相甩掉了对方,故事是不是就此结束了?(不是的,他们各自都不甘心)

*

老虎被雨一淋,清醒了许多,想想不廿心,还是要回去吃妒,就转身往回走。

贼被雨一淋,清醒了许多,想想不甘心,还是要回去偷驴,就下树准备往回走。

(4)找出这段话中的动词,并理解“倒栽葱”的含义;想象一下贼那滑稽的样子,他的头朝哪边?

他的脚朝哪边?他的表情是什么样的?

贼又冷又饿,正在下树,看见走来一个黑乎乎的东西,心想:"'漏’又来了,这下我可活不成

了!”他赶忙往树梢上爬,总嫌离地太近,紧爬慢爬,咔嚓一声,树枝断了,一个倒栽葱摔了下来,顺

着山坡往下滚。

(5)为什么老虎和贼看到对方,都吓昏了过去?(老虎和贼都以为对方是“漏”)

*

老虎和贼一齐滚下了山坡,浑身沾满泥水,撞在了一块儿。他俩对看了一眼,同时惊恐地大喊:

“‘漏'哇一”,然后都吓昏了过去。

师:你瞧瞧这一晚匕他们冒着雨跑啊跑,贼成什么样了?老虎呢?想象老虎和贼的狼狈样子。

(学生回答,教师相机出示图片,描述贼和老虎的狼狈模样)(板书:偷驴不成,反被吓昏)

(6)教师引导学生制作示意图,提取关键词。(示意图)

惧怕H/黑乎乎的东西।=>倩测“漏”来了=>滚、撞、吓昏了

4.学习课文最后一个部分(第19〜20自然段)。

师小结:同学们,老公公和老婆婆说“漏”,是怕屋顶漏雨,结果却吓跑了老虎和贼,这叫作“歪

打正着”;老虎和贼听到“漏”吓得到处跑,这叫“做贼心虚”;整整一个晚上小胖驴都在驴圈里安安

稳稳地待着,这叫“安然无恙"。

(1)小组合作朗读课文,读出角色内心的感受v

(2)教师重点指导描写老虎和贼的动作、心理活动句段的朗读。

5.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人物心理活动。

(1)小组内分角色读。

(2)全班分角色带动作表演读。

【设计意图】让学生交流有意思的内容,和同学分角色朗读自己最喜欢的内容,在自由轻松的氛围

里,学生乐于投身其中,体会故事的趣味,了解民间故事的特点。

板块三借助图文,复述故事

1.回忆学过的复述故事的方法——图表法、画路线图、找关键句子,也可利用课后习题帮助梳理。

(1)这篇课文比较长,你想抓住哪几个要素来梳理课文呢?(人物、时间、地点)

(2)请同学们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按照地点变化的顺序复述这个故事。

2.师:复述故事的方法有很多,小组内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复述故事。

(1)小组内合作。(预设:图表法)

起因老虎和贼想偷老公公和老婆婆家的小胖驴,听到老婆婆说不怕狼,不怕虎,就怕

“漏”,于是老虎和贼被吓得乱了手脚

经过老虎驮着贼,贼骑着老虎

老虎用树蹭掉贼,贼爬上了树

老虎和贼在树下相遇,一齐滚下了山坡

滚下山坡后的老虎和贼,以为对方是“漏”,都吓得昏了过去

结果结果老婆婆说的“漏”,其实是漏雨

结果老婆婆说的“漏”,其实是漏雨(2)出示复述能力标准。

一星故事家:能借助提示,复述清楚故事的大致内容。

三星故事家:能借助提示复述故事,详细复述觉得有意思的部分。

五星故事家:能借助提示详细复述故事,复述时有声有色,有表情有动作,且吸引人。

(3)小组复述故事°

(4)依照复述能力标准集体评比。教师点评。

【设计意图】复述故事是学生对语言材料吸收、存储、内化、整理和表达的过程,是一种创造性的学

习活动。本环节教师让学生以灵活多样的方式寻找复述的关键点,将语言训练以轻松有趣的方式展开。

板块四个性表达,体会情感

1.人物评价,体味情感。

(1)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老虎,这是一个怎样的贼?

(2)你想对老公公、老婆婆、老虎、贼说些什么呢?

预设:做了坏事的人,会因为担心被人发觉而感到不安、害怕。

2.展开想象,再编故事。

(1)给出可选题材.,如老虎是怎样跟同伴描述“漏”这个可怕的怪物的,描写贼回家后的胆战心惊

的样子或者学生自由发挥。

(2)学生讲故事。

3.总结全文。

(1)师:同学们,学了这一课,你有什么收获呢?(预设:了解了民间故事的特点;会复述本课的

主要内容〕

教师小结:民间故事生动有趣,故事情节跌宕精彩。故事中的动物有动作,有表情,有心理活动,

有性格特点。希望同学们课后把“漏”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或者身边的朋友听,课后能读更多的民间故

事。

(2)教师推荐民间故事书《宝缸》《宝莲灯》《猎人海力布》。

【设计意图】此环节通过拓展故事,引导学生再编故事,让学生体会民间故事的特点,培养学生的

想象能力。教师推荐课外读物,达到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开阔学生眼界的目的。

A板书设计

起因虎想吃驴贼想偷驴

漏/老婆婆说“漏”,虎、贼被吓跑

发展贼跌虎背虎驮贼逃

虎赠下贼贼底上树

经过做贼心虚

,虎、贼互吓摔下山坡

高潮.虎、贼对视吓昏过去

结局-驴还在屋漏雨

A作业设计

见系列《》或对应课时作业。

A教学反思

这个民间故事贴近儿童生活:语言干净简洁,情节幽默风趣,写了老虎和贼做贼心虚、自己吓自己

的故事。整节课张弛有度,在教学中,我做到了以下几点:

1.以读贯穿,丰满形象。

朗读要读得充分,读得扎实,读得多样。民间故事的教学要尽量让语言文字形象化、图像化。故事

有着有趣的情节,丰满的角色,出人意料的结局。这些特点,靠逻辑分析,无异于缘木求鱼;靠讲解,

只能浮云遮望眼。本课教学设计中让学生想象画面,入情入境地朗读,感受故事的有趣,感受民间故事

的特点。在想象中丰满文本,在朗读中丰满形象。

2.关注语言表达,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提高语言运用能力,重在平时的点滴积累。在教学设计中,有意识地在课文中发掘新词、好词,如

采用换词的方法将学生难以理解的“纵”形象化,帮助学生理解词义。引导学生发现典型句式的特点,

进而用这种句式去想象、补写,如用“跑得老虎,颠得贼”的句式结构去想象老虎驮着贼狼狈逃跑的样

子,感受民间故事语言的有趣和实在。在学生模仿的过程中,教师给予点拨指导,使学生的语言逐步规

范起来。

3.自我帮助,练习复述。

“借助示意图和文字提示,复述故事”是本课的教学难点。本课篇幅较长,学生想有条理地复述故

事,仍然需要借助“拐杖”。因此,教学时,我引导学生运用图表法、画路线法、找关键句法等种种方

法,指导归纳总结,提取故事中的“趣”点,再通过小组合作、小组比赛等形式落实复述故事的教学目

标;复述要求亦很明确,设立不同等级,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提升!

讲读课文・授课

课题a课型2课时

时间

知识与技能:

1.会认本课“婆、脊”等8个字,会写“漏、喂”等13个字,理解相应的词

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故事的趣味。

过程与方法:

教学

1.学生反复诵读,通过品读,抓住重点词句,用多种方法来理解句子,体验

目标

情感。

2.默读课文,借助示意图复述故事。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故事的趣味性。

教学

抓住重点词句理解句子,体验情感。

重点

教学

分角色朗读文,并能复述故事。

难点

第一课时

1.会认本课“婆、脊”等8个字,会写“漏、喂”等13个字,理解相应的词

教学

语。

目标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了解“漏”是什么。

教具

课件。

准备

教学设计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来读读一个有趣的故事。(课件出示2:【设计意图:出示课文

课文第一幅插图)插图,创设情境,鼓励

学牛.质疑,使学生兴趣

大家请看插图一,图上有些什么?

浓厚地投入到新课的学

预设:图上有老公公、老婆婆和一头胖驴。习中。】

预设:老公公和老婆婆在一起讨论什么。

导入

预设:我还看到驴子的屋顶和墙上都有一个大洞。

()

你们真会观察,观察得真仔细,那么究竟发生了什

分钟

么?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漏)。

3.质疑课题,看到课文的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根据学生具体情况,预设以下几种答案:

(1)什么是“漏”?为什么题目只有一个字?

(2)这是一个怎样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1.师: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并标段,遇到不认识的

字,可以借助拼音朋友,也可以请教老师或同组同学,争

取把课文读正确。

2.听范读课文的录音,要求学生听准字音。

3.试着读课文。

(课件出示3)展示阅读要求和提示:

(1)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2)画出文中不认识的字,借助汉语拼音品读,并

反复多读几遍。把深义中读不通的地力多读几遍,做到正

确朗读课文。

新课

学生按照要求朗读课文。

教学

4.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

)分钟在学生读课文的过程中,(课件出示4)

老婆♦♦婆・脊背一个•贼莫•非颇•散架♦粘♦胶♦旋•风顺势

一纵

指名读这些词语,注意读准:平舌音“贼、纵”,翘

舌音“粘”,前鼻音“巅、旋”。

5.学习生字。

(1)(课件出示5:生字由字格课件)

漏喂胖驴贼狼莫厉抱架粘胶偏

自由读,指名读,师生纠正读音:

注意读准:边音“漏、驴、厉、狼",前鼻音

“偏”,后鼻音“胖”。

(2)学生写生字。

A.识记生字

你是如何识记这些字的?【设计意图:字词的学

习,放手给学生,只出

(1)形声字构字规律识字:喂狼抱偏粘底

示要求引导,训练学生

(2)熟字比较:伴一胖户一驴厉一历

的自主、合作、探究的

(3)组词扩展:漏雨莫非山贼贼寇

能力。】

B.链接前置性学2,反馈学生自主学习情况,小组内

评价书写。

C.小组长汇报本组内写的错别字或不规范的字C

D.依据小组长的汇报,重点对以下几个字进行范写指

导。

“喂”:左窄右宽,右边的长横压住横中线,竖提压

住竖中线,竖提的左侧没有一撇。

“偏”:左窄右宽,注意右下角同字框里面是一横两

竖。

“贼”:左窄右宽,右边是个“戎”字,不是“戒”

字。

E.学生针对易错的生字再次练写。

F.展示学生作品。

6.同桌互相听读课文,巩固生字、新词的认识,

三、再读课文,理清顺序。

1.轻声朗读课文,要读准字音,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

理解词义。(用生字卡片检查)(课件出示6)

脊背:人或其他脊椎动物的背部。

【设计意图:理解词

走南闯北:形容到过的地方很多,见过世面,生活经

语,可以运用多种方

验丰星O法,实在弄不明白的才

去查字典。词语理解训

粘胶:一种胶粘性的金棕色溶液。

练学牛.的th主理解词语

旋风:螺旋状运动的风。的能力。】

不甘心:就是不服气,事情的结果没有达到自己的期

望值。

2.思考:故事是分几个部分写的?指名分段朗读课

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并思考每一部分主要写了什么

内容?(课件出示7)

第一部分(1〜9自然段)老公公老婆婆说“漏”,吓

跑了虎和贼。

第二部分(10〜18自然段)虎和贼偷驴不成,反而被

对方吓昏了过去。

第一部分(19〜20自然段)老公公老婆婆再说

“漏”。

(板书:说“漏”吓跑虎和小偷;偷驴不成,反被吓

昏r冉说“漏”)

课堂小结四、课堂小结【设计意图:以自然

及拓展延段为单位把课文拆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个会认的字,会写

伸8在概括每个自然段的内

了个字,了解了老虎和贼偷驴不成的过程,下节课我

()13容的同时理清课文的顺

们继续研究。

分钟序。】

[:扳书设计】

板书

27漏

内容

说“漏”吓跑虎和小偷一偷驴不成”反被吓昏一)再说“漏”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放手给学生自学生字新词,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自主学习的能力。课中字词的学习

是重点,扫清了阅读障碍,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2.注重学生的质疑,自主释疑的能力,培养学生动脑筋思考问题的好习惯。

不足之处:如何很好地组织教学,合理维护课堂秩序是个永久问题。放手给学生,必

定造成学生思维的异常活跃,如何让学生很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有序地教学,是今后应

该注意到的。

第二课时

教学1.抓住重点词句理解句子,体验情感。

目标2.分角色朗读文,说说你认为那些内容你觉得最有趣。

教具

课件。

准备

教学设计设计意图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设计意图:复习

导入,出示字词,朗

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课件出示9)

读课文,引入课题,

导入老婆婆脊背炕头巅散架粘胶旋风一个贼激发学生学习的兴

顺势一纵小胖驴漏雨莫非厉害抱住偏偏趣

()

分钟2.检查朗读课文,指名读,评价读。

3.谈话导入:通过上一课时的学习,我们了解

了虎和贼偷驴的过程,现在,我们继续探究“漏”

是什么,(板书:“漏”?)到底多么厉害。

二、朗读课文,重点感悟

【设计意图:一、三

1.学习第一、三部分

部分放在一起学习、

(1)老爷爷老婆婆是怎么说漏的?(课件出示比较,揭示“漏”到

10)底是什么,为下面的

老公公说:“好像有什么声音在响?”阅读理解打下基

础。】

老婆婆说:“唉!管他狼哩,管他虎哩,我什

么都不怕,就怕漏!”

老公公老婆婆所说的“漏”其实指的什么?

(漏雨)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课件出示11)

(板书;“漏":“漏雨")

“滴答,滴答一一他们抬头看看屋顶一一唉,

新课

说怕漏,偏就又漏雨了!”

教学

但是,可笑的是,这个“漏”可把做贼心虚的

老虎和贼吓惨了!他们两个听到“漏”这个字,怎

)分钟

么想的?齐读:

"莫非‘漏’比我还厉害?”

他们认为“漏”是什么?(一个人、或者一只

猛兽)(板书:漏:一个人、一只怪兽)

最有趣的是,他们又是怎么做的?(课件出示

12)

老虎吓得浑身发抖,贼听得腿脚发软。贼心里

害怕,脚下一滑,扑通从屋顶的窟窿里跌下来,正

巧摔到虎背上。老虎未料到房上会有东西掉下来,

【设计意图:学习课

心想:“坏事,‘漏'捉我来了!”撒腿就往外

文,抓住重点句子,

跑。

结合课文插图,分段

此时此景,你会想到了中国一个成语一一(做复述课文内容,说出

贼心虚)。自己的感悟。训练了

学生理解分析能力和

2.学习第二部分(10〜18自然段):偷驴不

复述课文的能力。】

成,反被吓昏。

仔细读读这部分内容,你觉得哪些地方最有意

思,说米给大家听听。

(1)“虎驮着贼,贼骑着虎”这段最有趣。想

一想,下那么大的雨,老虎驮着贼,在雨中惊慌失【设计意图:学生同

措地狂奔。吓破胆的贼像粘胶一样紧紧贴在老虎身答内容,课件出示课

上,抱住老虎的脖子不放,想甩都甩不掉。最可笑文第二幅插图,更加

的是他们是被一个不知何物的“漏”给吓的!具体可感,易于分析

(2)我认为:虎和贼又回去偷驴,被对方吓破和理解。】

胆,滚下山坡,这部分更为可笑。(课件出示13)

“贼又冷又饿,正在下树,抬头看见走来一个

黑乎乎的东西,……他赶忙往树梢上爬,总嫌离地

太近,紧爬慢爬,咔嚓一声,树枝断了,一个倒栽

葱摔了下来,顺着山势往下滚。”

(3)那些都不算什么,两个人摔下山坡,看到

彼此,被对方吓昏才最有趣:(课件出示14:课文

第二幅插图)及(课件出示15)

老虎和贼一齐滚下山坡,浑身沾满泥水,撞在

了一块儿。他们俩对看了一眼,同时惊恐地大喊:

“‘漏’哇一一”然后都吓昏了过去。

他们为什么已经看清了对方,还被吓昏了过去

呢?

生1:人本来就很害怕老虎,老虎也非常害怕人

的。

生2:他们一直惊魂未定,做贼心虚。

(4)让我们分角色,用幽默地语气读出这一部

分内容,读生动,读出人物内心的感想,读出趣味

来。

三、指导朗读,写作训练。

1.分角色朗读全文,读出人物内心的感想,读

【设计意图:指导全

出趣味来。

文朗读,并进行根据

提示复述课文,训练

2.根据课后第三题提示,复述这个故事。

课堂小结学生朗读能力和口语

及拓展延表达能力,同时也是

(课件出示16:课后三题)对全文教学的总

结。】

()侪地下面的示意图,亚述这个故事

分钟老爷爷老婆娶说••明”,吓死了兔和贼,

L虎肽弄嫉,酬的着虎.

・虎照版,或■上树虎和敬讨下相遇,浪下山坡

蛾和花以为舛方就是“漏",邮吓昏了过飞

二:老爷爷老第要再说一漏”

【板书设计】

板书27漏

内容「贼、老虎:“漏”指一只怪兽

“漏”是?一

老公公老婆婆:“漏”指“漏雨”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整体感知课文后,学生就顺利地理解了大胖驴和老虎、小偷的关系,因为

驴子胖胖的,小偷和老虎才会要打它的鬼主意。课文插图的出示,学生从画面上小偷和

老虎的神情与动作间体味着他们所表达出的心理活动,兴致勃勃地揣摩着故事角色的心

理,紧张而又兴奋地期待着在那月黑风高的夜晚上演的一出好戏,畅所欲言、争先恐后

的表达着白」的想法。

2.在这次阅读活动时,我帮助孩子理解故事了故事内容,舒展了故事的发展脉络,

理顺了故事情节。孩子们在活动中表现活跃而又积极,从中体会了阅读的快乐。通过免

述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训冻了语言表达能了、归纳概括能力。

不足之处:今后的课堂教学中,还要注意教师的语言要简洁明了,设计要抓住重点

内容。

备课素材

备课素材

【写作背景】

《漏》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第三篇课文。是根据民间故事改写的。这个故事讲

的是,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心怀鬼胎的小偷和老虎都来到老公公老婆婆家,可是,他们不约而同地遇

上了“漏”。画面充满童趣角色而又细腻传神,为我们呈现出•个幽默十足的民间喜剧。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民间故事是民间文学中的重要门类之一。从广义上讲,民间故事就是劳动人民创作并传播的、具

有虚构内容的散文形式的口头文学作品,是所有民间散文作品的通称,有的地方叫“瞎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