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个人备课笔记
课题1、草原(第一课时)
1.正确读写9个生字,理解“绿毯、渲染、勾勒”等词语。
教学目标2.正确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3.品味课文美景,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教学重点品味课文美景,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教学难点正确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
教学资源多媒体
教学过程
集体备课后的调整
(写明“如何让”、
教学内容师生活动
“怎样思”的路径与
方法)
一、创设情境,
激情导入
1.教师播放腾格尔的歌曲《天堂》,简介作者以及写作背景
请同学们欣赏。四十多年前,老舍先生到内蒙
2.播放完毕后谈话导入:这首歌唱古草原参观访问,记录了当时在草
出了什么地方的美丽景色?对,是原上的所见所感。今天,我们就紧
草原。你们一定知道咱们今天要上随老舍先生的脚步,走进“草原”,
哪一课了。(板书课题:草原)学生感受大草原无与伦比的美丽风光和
齐读课题“草原”。请同学们分小组淳朴热情的民族风情。
交流一下自己课前了解到的关于草
原的资料,谈谈自己对草原的感知。
今天,我们就和作家老舍一起,
走进内蒙古,走进那辽阔的大草原。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
(1)大声流利地读课文,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
(2)遇到自己喜欢的语句,多读儿
遍。
2.自学课文生字词,可以用笔在文
中圈出来,然后用合适的方法来解
决生字词。
3.检查学习效果,相机指导。
三、再读感知,理清结构
1.学生大声朗读课文,想想:作者
是从哪些方面来介绍草原的?是按
照什么顺序将材料串接起来的?哪教师根据交流结果归纳:
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先写看到草原的景象,抓住天空、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读后的收空气、小丘、平地、羊群这些景物
获,教师巡视指导。按照从天空到地面,按从上到下的
3.小组推荐一名同学汇报交流,其顺序来写的。后写产生的感想。)作
他做补充。者又是怎样抓住景物的特点,运用
4.教师总结。(板书:初见草原一迎生动的语言来描绘草原的美丽景色
客一待客一话别)的?
四、细读课文,品味美景教师重点导读并理解以下语
1.老舍先生笔下的草原到底是什么句:“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
样的呢?请同学们仔细阅读文章第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
一自然段,想想草原的景色到底美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这句话运
在哪里,你是从哪些语句中感受到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把什么比作
的。画出有关句子,并想一想这些什么?体会比喻的生动形象。)
语句带给你怎样的感受。“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
2.学生作批注,自我品读探究。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
3.学生小组交流自学结果,教师适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这句话
时引导学生抓重点词句交流白口的写的是草原的美丽风光给作者留下
感受。的深深感慨,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
五、图片展示,欣赏美景对草原的感叹和赞美。)
六、课堂总结,布置背诵(板书:风光美)
这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词,并
跟随老舍先生一道欣赏了草原上的
美丽风景,我想大多数同学可能都
有一种冲动,就是想马上到大草原
去看一看,去呼吸清新的空气,去
仰望尉蓝的天空。让我们把这一切
记在脑海中吧。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个人备课笔记
课题1、草原(第二课时)
1、自读感悟,想象草原迷人的景色,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目标2、揣摩优美的语句,体会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学习作者抒发情感的方法。
3、通过理解蒙汉人民的深情厚谊,激发学生对草原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蒙汉人民的深情厚谊。
教学难点体会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学习作者抒发情感的方法。
教学资源多媒体
教学过程
集体备课后的调整
(写明“如何让”、
教学内容师生活动
“怎样思、”的路径与
方法)
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谈话导入新课:
1.检查,指名学生背诵课文第一自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第一自然
然段。段,领略了大草原的美丽风光。这
“初入草原”,感受“洒脱”节课,我们将继续跟随老舍先生走
“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除了进蒙古族人民的蒙古包,去感受一
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卜蒙古族人民的热情与友好。
指名读,说说你从这句话中读懂了
什么?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重点理解“洒脱”:
(1)“洒脱”这个词结合上下文来
看可换成什么词?(自由、无拘无
束....)
(2)从哪些语句看出“草原上行车
十分洒脱”?(只要方向不错,怎我们按照老舍先生访问草原的顺
么走都可以。)序,来一步一步地感受草原人的深
(3)教师描述,学生感受:“洒脱”情?
就是没有红灯绿灯的障碍,没有行(1)热情迎接:
人车辆的拥堵,却有一路举色欲流,①你从哪些语句感受到这份热情?
尽收眼底,却有那忽飞忽落的小鸟②草原人民扑面而来的热情令人感
相伴,这是令多少人向往的呀!动,你能否读出草原人民的热情?
(4)指导朗读,表现“洒脱”:看有感情地朗读这段话。
谁能读出这种洒脱的感觉,大家来(2)激情相见:
比一比,赛一赛。①你能否想象当时的相见是怎样的
二、深读感悟,体会热情情形一学生即兴表演,教师随机
1.导入:草原的美景,令人陶醉;采访:刚才你们说了些什么?你听
行车的洒脱,令人向往;而草原的得懂蒙古族语吗?如果你听不懂,
民族风情,更是令人难忘。让我们你认为他们在说什么?
跟老舍先生一道,走近蒙古包,去②有感情地朗读,读出激动、兴奋
会会蒙古族同胞。之情。
2.自由读课文2-5自然段,思考:如(3)盛情款待:
果要用一个词概括草原人民的特①主人们拿出些什么款待远方的来
点,你想用什么?(热情好客)客?
3.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从哪些方面②除了吃的、喝的,还不忘以歌助
可以看出?兴,宾主无拘无束,其乐融融。
学生回答,教师指导纠正。③有感情地朗读一
4.请同学们试试看,在这些词语的(4)尽情联欢:
前面加上一些用“情”字组成的词,①联欢的项目有什么呢?
是不是会让人更深切地感受到草原②说明:这些都是蒙古人最喜爱的
人民那滚烫的心呢?(板书:人情传统项目,是能骑善射、能歌善舞
美)的蒙古人力与美的展示。
迎接、相见、款待、(5)深情话别:
联欢、话别①出示课件:“背景为夕阳西下的
(1)现在请同学们认真读读课文,草原,难舍难分的离别音乐(蒙语
读完后,与小组的同学起想想,演唱的《蒙古人》)”响起。
把这些词语加在哪个词的前面最合②教师导引:(引导学生说出表示
适。舍不得离别的成语)。
(2)学生自由发言填词,教师点拨③这正是一“蒙汉情深何忍别,
指导。在课件上完成填空,依次填天涯碧草话斜阳!”
±:热情激情盛情尽情深情太阳已经偏西,谁也不肯走。这句
(3)交流小结:话表达了怎么的感情?(这句话表
热情迎接激情相见盛情款待尽达了蒙古族人民和汉族人民的深厚
情联欢深情话别(板书:热情迎接情谊和依依惜别的感情。)
盛情款待深情话别)让我们带着依依惜别之情集体朗读
这句话。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个人备课笔记
课题丁香结(第一课时)
1、熟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教学目标2、认识“芭”、“妩”等5个生字,会写“缀”、“幽”等8个生字。会写“宅院、
幽雅、伏案”等16个词语。
认识“芭”、“妩”等5个生字,会写“缀”、“幽”等8个生字。会写“宅院、幽
教学重点
雅、伏案”等16个词语。
教学难点熟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教学资源多媒体
教学过程
集体备课后的调整
(写明“如何让”、
教学内容师生活动
“怎样思”的路径与
方法)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师:(出示丁香的图片)文学作
品中许多花草树木都被赋予某种品
格,如梅花象征高洁,牡丹代表富
贵,菊花寓意坚贞,松柏喻指永葆
青春等。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一一《丁
香结》,作者又赋予了丁香什么样
的情感呢?让我们一边读,一边想
象,知道这花中的含义。
2.师板书课题2.丁香结
3.出示图片,介绍作者。
二、初读课文
1.出示自学提示:默读课文,一边
读一边画出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
词,并借助词典等学习工具书理解。
2.教师检杳学生学习情况。
(1)检查生字读音。
①参差(cenci)芭蕉(ba)
衣襟(jin)妩媚(wU)
②“薄”是一个多音字,在字典中
有三个读音。
(2)指导易混淆的字。
(3)理解较难的词语。
①查词典或工具书理解“参差”的
意思:是指不齐:早晚相差。
②联系上卜.文理解词语。
“妩媚”“愁怨”
③运用找近义词或反义词的方法来
理解。
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妆,星星般
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窥着行人,
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
“点缀”的近义词有:装点、装饰、
装扮.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检查学生朗读课文,并概括出主
要意思。
(1)朗读要大声、不添字、不少字、
不停顿、要流利。
(2)用自己的话概括出自然段的主
要意思。
2.理清课文记叙顺序,讨论分段。
3.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板书设计
2.丁香结-
丁香花形状颜色香味
丁香结无限愁怨
课后反思
个人备课笔记
课题丁香结(第二课时)
1.抓住描写丁香的语句展开想象,深入理解内容,从色彩、形状、香味等方面加以
教学目标感悟与体会。
2.感悟丁香的美,并由“丁香结”启发人生思考,并结合实际,谈谈蕴含的道理。
教学重点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中再现丁香的美,并体会作者对丁香的喜爱之情。
抓住结尾”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也不太平淡无味
教学难点
了么”深入理解,明白道理:人要以豁达胸怀对待生活中的“结”。
教学资源多媒体
教学过程
集体备课后的调整
(写明“如何让”、
教学内容师生活动
“怎样思”的路径与
方法)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1.导入新课。
1.指名朗读生字,检查词语的理解课文自始至终都是围绕“丁香花”
情况。来写的,丁香花一直是作者心中的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课文“花”,接下来请走进“赏花”感
写了哪两个方面的内容吗?学生总受一下花的美,体会一下丁香花的
结,老师概括:独特魅力。
一、赏花二、悟花
二、学习“赏花”,发挥想象,体
会花的美丽。
1.自由朗读课文,找一找描写花美
的语句,并发挥想象,谈一谈自己
的理解教师根据学生画的句子相
机进行指导。
(1)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妆,星
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窥着
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
①一边朗读语句,一边展开丰富想
象。
指导学生想象:丁香花像什么呢?
给你什么感觉呢?你喜欢哪个字,
或者词语呢?
②出示丁香花的图片,引导学生想
象。
交流学生的想象和感受。
老师相机出示语句。
2.总结课文第一段,作者从哪些方
面写「香花呢?2.出示:
梳理关键词:形态颜色香味感受月光下白的潇洒,紫的朦胧。还有
三、理解“悟花”,发挥想象,感淡淡的幽雅的甜香,非桂非兰,在
悟主题内涵。夜色中也能让人分辨出,这是丁香。
1.自由朗读课文,找一找丁香花成①“月光下的潇洒”、“紫的朦胧”
为“丁香结”的语句,并谈谈自己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请发挥想
的理解。象。
今年一次春雨,久立窗前,望着斜②“淡淡的幽雅的甜香”又是一种
伸过来的丁香枝条上一柄花萧v小怎样的香呢?请联系自己的生活体
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验加以想象,谈谈你的理解。
襟上的盘花扣.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谈一谈。
(1)发挥想象,找出原因。
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
衣襟上的盘花扣。3.出示句子:许多小花形成一簇,
(2)谈谈这样写的妙处。许多簇花开满一树,遮掩着我的窗,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很生动地写照耀着我的文思和梦想。
出丁香花的花苞之样子,自然过渡①感情朗读,在读中想象画面,感
到写“丁香结”,与上下文浑然受丁香花的独特韵味。
体。②“照耀着我的文思和梦想”,你
2.阅读课文第四自然段,由古诗句是如何理解的?
展开想象,想一想古诗中“丁香结”(6)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和理解谈
常常表达什么?一谈。
(1)学生阅读古诗句,理解古诗句
的意思。4.作者不仅仅借花抒情,而且借花
(2)由古诗句展开想象,谈谈理解。喻理,在丁香花里,作者乂有什么
(3)明白作者将丁香花与细雨迷蒙生活感悟呢?请找出来读一读。
连在一起写的妙处。(1)自由朗读,轻声说一说你的理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四、五自解。
然段。(2)交流:阅读这一段话,你获得
了哪些生活感悟呢?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个人备课笔记
课题3古诗词三首(1)
1.认识3个生字,正确朗读诗词。
2.了解诗词的作者。
教学目标
3.学习古寺《宿建德江》和《六月二十七口望湖楼醉书》,理解诗句大意,体
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重点学习古诗《宿建德江》和《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理解诗句大意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寂寞愁闷的情感。
教学资源课件背投
教学过程
集体备课后的调整
教学内容师生活动(写明“如何让”、“怎
样思”的路径与方法)
一、激发情感,谈话导入。
我们的祖国有巍峨的群山,有浩
瀚的江海,有无边的森林,有起谈话导入
伏的稻田。唐诗宋词中,就有许师:今天,我们将学习新课《古诗
多是描写山水风景的。如王之涣词三首》。(板书课题:古诗词三
《凉州词》中的诗句:“黄河远首)
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白居易《忆江南》中的诗句:”日
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幻
蓝。”还有李白《望庐山瀑布》
中的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二、品读古诗,认识作者。
1.认识生字:德、鹊、蝉、稻。
学会正确读写。
2.认识诗歌的作者,简介。
孟浩然,唐代诗人。汉族,
褰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与另
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
“王孟”。以写田园山水诗为主。
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
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汉族,
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
书法家、画家。苏轼的词属于豪
放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
并称“苏辛”,是“唐宋八大家”
之一。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再读古诗,想想每句诗的意思,可
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以与同学合作。
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汇报:用自己的话说说每句诗的意
他的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思。
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根据学生回答,教师适时小结出各
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诗句的意思、。
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想象诗境,悟其感情。
品。1.教师有感情朗读,学生闭目想象。
三,再读古诗,理解诗意.2.学生发言,把想到的面面说给大
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小洲,家听。
日暮时分新愁又涌上客子心头。3.学生采用不同形式的朗读,边读
旷野无边无际远天比树还低沉,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江水清清明月来和人相亲相近。4.全班交流,教师适时点拨引导。
四、感情朗读,背诵课文。(诗中虽只有一个“愁”字,却把
感情朗读,将学生引入情境,诗人内心的忧愁写得淋漓尽致。)
直面美景,从而入情入境,熟读5.自由读诗,要求带着和诗人一样
成诵,水到渠成。的感情朗读。
G.练习背诵。
板书设计
3、古诗词三首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课后反思
个人备课笔记
课题3、古诗词三首(2)
1.有感情池朗读这首词,读出词的节奏和韵味。背诵课文。
教学目标
2.帮助学生理解词句的意思,想象词句所描绘的画面,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理解词语和句子意思
教学难点想象词句所描绘的画面,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集体备课后的调整
教学内容师生活动(写明“如何让”、“怎
样思”的路径与方法)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大家还记得我们以前学过的
《清平乐・村居》吗?
再来背诵一遍吧。
2.出示《清平乐・村居》。师:1、齐读课题,指名读课题。
3.同学们,你们记得这首词是谁2、读了题目,你知道了什么,
写的吗?(辛弃疾)这节课我们还有什么疑问?
就学习他的另一首词《西江月•夜3、说说题目的意思,(夜间行
行黄沙道中》。(板书课题:西走在黄沙岭的道路上。)
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二、思考质疑,解读课题。
课题有两部分,第一部分“西江
月”是词牌名,我们学过的词还
有哪些词牌名?
后一部分是题目,从题目中你读
懂了什么?
(这是一首词,“西江月”是词
牌,“夜行黄沙道中”是题日。1.自己放声读一读《西江月•夜行
时间:夜里。地点:黄沙道。事黄沙道中》。读通,读顺。
情:行。)2.指名朗读,并让学生做出相应的
三、初读词作,初步感悟评价,教师随机引导学生读出这首
多种形式朗读,边读边悟:诗的节奏。
就在这样的夜晚,作者看着,听(读词的时候如果能稍加停顿,那
着,闻着,还想着……那么,他就能读出节奏,读出味道。)
到底看见了什么?听见了什么?3.课件出示配乐范读。
又闻到什么?从而又想到了什么4.女生男生赛读。
呢?5.全班齐读,边读边想:读着读着,
四、合作探究,反馈交流。你仿佛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夜晚?
(一)全班交流,自由读词,思
考下列问题:生:听到了风的声音,蝉和青蛙的
1.你从词中听到了什么?看到了叫声。看到了明月、惊鹊、风吹稻
什么?闻到了什么?想到了什田、天外疏星。想到了农民丰收时
么?的情景。(板书:看明月,惊鹊听
2.词中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清风,鸣蝉,蛙声闻稻花香
象?想说十年)
3.词中流露出作者什么样的思想
感情?1.配乐写话。此时此刻,你的脑海
4.由“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出现了怎样的画面?请月简单的文
桥忽见”这句词,你想到了哪一字进行描述。
句有名的诗?2.画面取名:给自己的文字取一个
(-)学生汇报,教师引导。美丽的名字。
描写的是夏季的景象。3.集体交流
流露出作者热爱大自然,关心人交流讨论:江南夏夜图、山村夏夜
民生活的思想感情。(板书:热美景图、田野山水名作、江南山村
爱大自然关心人民生活)盛夏月夜图……
我想到了“山重水复疑无路,柳4.背诵并默写这首词。
暗花明又一村”这句诗。五、拓
展延伸,写话练习。
板书设计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看明月,惊鹊
听清风,鸣蝉,蛙声热爱大自然
闻稻花香快心人民生活
想说丰年
课后反思
个人备课笔记
课题4花之歌
1.训练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
教学目标2.掌握作者描写景物的方法。
3.了解花的作用及其神韵和品格,体会作者想象的奇特。
1.通过学习课文,感受作者对花的爱恋与赞美。
教学重点
2.想象文字描写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感情,感受花的美丽。
教学难点通过理解重点词语来体会诗人奇特的想象。
教学资源课件
教学过程
集体备课后的调整
教学内容师生活动(写明“如何让”、“怎
样思”的路径与方法)
一、师生谈话,导入课题。师:今天我们就来加深对花的认识,
1.人们都喜欢花,那五颜六色、让我们来看看黎巴嫩的纪伯伦是怎
清香四溢的鲜花装点了人们的生样看待鲜花的。(板书课题:花之
活。我们随时随地可见那些美丽歌)
的鲜花:生日宴会上的康乃馨,
婚礼现场的红玫瑰,校园花坛里
的白牡丹……人们赋予鲜花许许
多多的含义。
2.纪伯伦简介,学生初步了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初读,解决字词。
1.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
识生字词语,扫除字词障碍。
2.出示词语。
苍穹坠落孕育冠冕赠予师:指名读词语,相机解释词语意
祭献摇曳旖旎馥郁凝视思。
琼浆婆娑心驰神往顾影自
怜孤芳自赏
(二)读懂文意
1.在文中,作者将花比作什么?生:大自然的话语、从苍穹坠落在
2.在这首为花儿唱的赞歌里,花绿茵中的星星、诸元素之女、亲友
儿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之间交往的礼品、婚礼的冠冕以及
(花儿是一个奉献者和使者,它生者赠与死者最后的祭献。
向往光明,与万物和谐共处。)
三、再读课文,深入分析。
1、“清早,我同晨风一道将光师板书:大自然的话语星星
明欢迎;傍晚,我又与群鸟一起诸元素之女礼品婚礼的冠冕
为它送行。”请你用自己的话说生者赠予死者最后的祭献
说?
2、本文想象奇特,综合运用了哪
些修辞手法?从文中找出相关句师:同学自由朗读,注意读虚文章
子来说一说。的感情和节奏,感性体会纪伯伦散
(文中综合运用了比喻、拟人、文诗清丽流畅的语言风格。
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构建了一幅师:教师范读课文。
大自然美丽和谐的图画。)将花比作“大自然的话语”和“诸
四、分组探讨,体悟感情。元素之女”,共同暗示了一个什么
这首散文诗表意是写花,但真正样的自然现象?
是写人,诗人正是利用花这种大
自然的语言,来寄托自己的伟大
情操,同时也号召我们要“仰望
高空,对光明心驰神往;不顾影
自怜,也不孤芳自赏”。1.小组讨论:这篇课文表达了作者
五、对比阅读,学会想象。的什么感情?
1.自读课后的“阅读链接”,说(学生结合课文讨论,教师巡视)
•说这段文字与课文有什么相同2.学生反馈汇报,教师指导:
的地方?(想象奇特)
2.说一说你学到了什么?
(学习在叙述中加上奇特的想
象,让文章更加生动,耐人寻
昧。)
板书设计
'大自然的话语、
星星
花之歌诸元素之女仰望星空
《礼品>对光明心驰神往
婚礼的冠冕
生者赠予死者最后的祭献
课后反思
个人备课笔记
课题变形记(习作)
1.培养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从而发展学生在想象中激发自己的创新思维。
教学目标2.能够语言较通顺、内容较具体地进行习作。通过想象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想象自己变成其他东西以后会看到些什么,确定选择哪些比较有意义的事情来
教学重点
写。
教学难点把想写的事情写具体。
教学资源多媒体
教学过程
集体备课后的调整
教学内容师生活动(写明“如何让”、“怎
样思”的路径与方法)
一、回顾课文,激发想象
谈话:《草虫的村落》一课作者
的目光随着爬行的小虫,去草虫
的村落作了一次奇异的游历,表
达了作者对昆虫的喜爱和对大自学生交流:课文为我们描绘出了什
然的热爱。么样的昆虫世界?
(草茎组成了粗大的森林,小虫
成了游侠,随着草虫与同伴的一
路招呼,“我”来到了草虫的村
落.在草虫的村落里,“我”看
到了熙熙攘攘的黑甲虫村民;看
到了“街道”“小巷”;看到了
像南国少女般的花色斑斓的小圆
虫;看到了像庞然大物似的来访
者一蜥蜴;看到了甲虫音乐家
的演奏会;看到了“村民们”行
色匆匆的生活……)
二、重温课文,学习表达
作者充分发挥丰富的想象,运用
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将一个
草虫世界生动地展现在大家面
刖。
(1)丰富的想象。(2)拟人和师:《草虫的村落》在表达上有什
比喻的修辞手法。么特色呢?请同学们分组讨论后推
三、先想后说,练习口语荐一名同学汇报。
指导学生可以大胆想象,既可以学生汇报,教师随机点拨指导。
把自己想象成大的东西,也可以
想象成小的东西。学生可以相互
说一说,自己想变成什么,为什
么。师:同学们想一想,我们也想像《草
说一说变成以后,你会在哪里?虫的村落》的作者一样,去用另一
你会怎样生活?你观察到了哪些种眼光去看周围的事物?你想把自
有意义的事物?它们怎样生活?己变成什么呢?为什么?
同桌之间相互说一说。
四、自定题目,独立作文
1.可以从课本上的题目中自己选
择一个,也可以自拟题目。
2.学生作文。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个人备课笔记
课题语文园地一(1)
1.以《草虫的村落》和《蟋蟀的住宅》为例,学习对比阅读的阅读方法。
教学目标
2.从读中感悟排比句、分号的用法和作用。
教学重点了解分号的用法。
教学难点学会在习年中运用排比句,正确使用分号。
教学资源多媒体
教学过程
集体备课后的调整
教学内容师生活动(写明“如何让”、“怎
样思”的路径与方法)
一、观察句式,了解句意。
我是亲友之间交往的礼品;我是
婚礼的冠冕;我是生者赠与死者
最后的祭献。
(这段话连用了三个“我是……”小组讨论,探究,学生读后,谈一
的句式,强调花的作用之大。)谈自己的发现。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
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1.教师讲解:
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把三个或以上意义相关或相近、结
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构相同或相似、语气相同的词组或
无瑕的翡翠。句子并排在一起,就叫做排比。我
(这段话连用了三个“漓江的水们刚才读过的这三段话都是排比。
真……啊”的句式,强调了漓江(板书:排比)
的水“静、清、绿”的特点。)2.小组讨论、探究排比句有什么作
在轻轻荡漾着的溪流的两岸,满用?
是高过马头的野花,五彩缤纷,(1)小组讨论,探究排比句的作用。
像织不完的锦缎那么绵延,像天(2)教师评价总结,明确:
边的霞光那么耀眼,像高空的彩(板书:作用:说理条理分明、抒
虹那么绚烂。情气势强烈、叙事写景形象生动)
(这段话连用了三个“像……那(板书:分号表示并列、转折、承
么……”的句式,强调了野花的接、因果关系)
美丽。)
二、认识排比,明白作用
用排比来说理,可以使条理分明;
用排比来抒情,可以使节奏和谐,
显得感情洋溢、气势更为强烈;
用排比来叙事写景,能使层次清
楚、描写细腻、形象生动。
想一想,认识分号作用。
1.学生议一议,想一想,分号与
逗号、句号有什么不同。
2.教师指导讲解:
分号是一种介于逗号和句号之间1.学生互评,教师指导。
的标点符号,主要用以分隔存在把自己写的排比句与同学交换,
一定关系(并列、转折、承接、互相评价,提出合理化的修改建议。
因果等,通常以并列关系居多)教师从学生作业中抽出一两份作
的两句分句v例子,先评价,再讲一讲修改意见v
分号还可以用来分隔作为列举2.自我修改,力求完美。
分项出现的并列短语,或是辞书学生根据同学和老师的建议修改
中同一义项的不同释义。自己的句子,争取写出一个通顺优
三、写一写,感悟分号用法。美的排比句。
1.以“爱心”为话题练习写一段
话,用上分号。
板书设计
排比作用:说理条理分明、抒情气势强烈、叙省写景形象生动
分号表示并列、转折、承接、因果关系
课后反思
个人备课笔记
课题语文园地一(2)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本诗。
2.理解诗歌中的词语。
教学目标3.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诗句的意思,并初步体会诗中对仗句的特点。
4.通过诵读这首诗,感受朋友之间聚散两依依的浓浓情谊,激发学生珍惜人间
友谊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联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湖南-湖南兽医防治员一级(高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湖南-湖南中式烹调师五级(初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湖北-湖北医技工二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湖北-湖北保安员二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汽车与交通设备行业:汽车安全带技术发展趋势报告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浙江-浙江工程测量工四级(中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5套)
- 2025年生态修复工程中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与生态修复工程技术创新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河南-河南地质勘查员二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典型考点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河北-河北造林管护工二级(技师)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5年事业单位工勤技能-江苏-江苏地图绘制员五级(初级工)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村流动人口管理办法细则
- HY/T0305-2024养殖大型藻类和双壳贝类碳汇计量方法碳储量变化法
- 中式婚礼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4月安全生产会议记录
- 2025年试题辅警面考试练习题目及答案
- 2025年江苏省苏豪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校园招聘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详解(各地真题)
- 存款保险宣传培训
- 质量检查员基础知识培训
- 燃气施工安全培训课件
- 具有履行合同所必需的设备和专业技术能力的承诺书完整版
- 茶馆门店运营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