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年中考考前模拟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60分。答题前,请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填写好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2.选择题、判断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答案,非选择、判断题必须使用黑色墨迹签字笔或钢笔答题,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3.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战国时期有一户人家:老大因作战有功获得爵位,老二在家勤于耕作免除徭役,老三则被国君派往小县为吏。据此判断这户人家最有可能生活在(
)A.齐国 B.楚国 C.燕国 D.秦国2.《三字经》“魏蜀吴,争汉鼎,号三国,迄两晋,宋齐继,梁陈承。为南朝,都金陵,北元魏,分东西,宇文周,与高齐。”下列与《三字经》中概述的时期相符的历史现象是(
)A.江南地区得到开发 B.科举盛行、人才辈出C.藩镇割据、社会动荡 D.佛教传入、外交活跃3.以诗证史是史学的研究方法之一。下列唐诗与图片不能相互印证的是(
)唐代胡人俑(甘肃庆城穆秦墓出土)A.蕃人旧日不耕犁,相学如今种禾黍。B.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竞纷泊。C.紫髯深目两胡儿,鼓舞跳梁前致辞。D.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4.史料记载:“永乐三年,(上)命和及其侪王景弘等通使西洋,将士卒,携金币。造大船,自苏州泛海至福建,复至福州五虎门扬帆,首达占城,以次遍历诸番国,宣天子诏,因给赐其君长不服则以武慑之。五年九月,和等还,诸国使者随和朝见。”由此可知,郑和下西洋(
)①是一种国家行为②推行和平,震慑不服,维护国家安全③发展海外贸易,传播中华文明
④开辟海洋事业,铺平亚非欧航路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5.1839年6月,传教士禅治文在其任职的《中国丛报》中记述:“我们已经反复检查销毁过程的一部分,他们在整个工作进行时的细心和忠实的程度,远远超过我们的预料。”据此可知,虎门销烟(
)A.成为了英国发动战争的导火线 B.引起了传教士的不满C.表明了中国人禁烟态度的坚决 D.损害了英国人的利益6.有学者认为,虽然中华民国并没有给人民带来当家作主的现实,但民众的心理发生了很大变化。可以说,如果没有辛亥革命创造的这种社会氛围和民众心理状态,五四运动很难发生。材料表明,辛亥革命(
)A.加速五四运动爆发 B.激发国人爱国情感C.提升群众救亡意识 D.推翻封建专制制度7.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召开前,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要求接送在港民主人士,进入解放区,从1948年8月到1949年8月,共安排秘密北上的民主人士20批,其中有119人参加了政协会议。中共的这一举动主要是为了(
)A.团结民主人士筹建新中国B.协商制定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宪法C.恢复民主党派的各级组织D.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8.在我校历史学科“家风传承”校园特色活动中,初二年级某同学展示了一张1956年公私合营企业领息的凭证,该凭证最适合用于研究(
)A.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B.手工业生产合作社建立C.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 D.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革9.下图是古代罗马发展演变的线索示意图,其中③处应填写的是(
)A.罗马共和国 B.罗马帝国 C.西罗马帝国 D.东罗马帝国10.符合该下图的名称是(
)A.贩卖非洲奴隶图 B.新航路开辟示意图C.“三角贸易”图 D.海上“丝绸之路”图11.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补充和继续。会上通过的《四国条约》《限制海军军备条约》《九国公约》等一系列条约构成了华盛顿体系。以下是各条约内容(摘录),据此可知()条约内容《四国公约》缔约各国同意相互尊重它们在太平洋区域内岛屿属地和岛屿领地权利;本条约批准生效后,《英日同盟条约》即于终止。《限制海军军备条约》五国主力舰总吨位的限额为:美英各52.5万吨,日本31.5万吨,法意各17.5万吨。美、英、日在太平洋地区所占有岛屿的要塞一律维持现状,不得建立海军基地和新的要塞……《九国公约》尊重中国的主权与独立及领土和行政完整;建立共维护各国在中国的商务实业“机会均等”原则;不得在中国谋取有损于其他国家公民的特权。A.日本取得外交上的巨大胜利 B.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重重C.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了提高 D.良好的国际体系有利于和平12.杰出人物在社会发展过程中起着特殊的作用。下列两段材料中相关历史人物事迹的相同点是(
)他使年轻的共和国开始了从殖民地到独立民族国家的转变,在任内最重要的贡献是奠定美国资产阶级民主传统,也为美国最高层权力交替树立了良好的榜样。他是印度现代民族解放运动的著名领袖,他采取了令人意想不到的反击手段并引发了群众斗争高潮,最终使他转变成一个不合作主义者。A.都冲击了本国的封建势力 B.都采收了暴力手段为主的斗争方式C.都打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 D.都确立了分权制衡的民主共和体制第Ⅱ卷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第13题10分,第14题14分,第15题12分,共36分)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1)材料一图A中阳关和玉门关以西的地区被汉代人称为,也就是现在的新疆和更远的广大地区;唐朝时,高僧(人物)顺着河西走廊前往天竺取经,为中国佛教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在(中国皇帝)时代,马可•波罗通过丝绸之路来到了中国;图A中塞琉西亚的位置和图B中亚历山大帝国的(城市)基本一致。(4分)材料二西域各国和唐朝来往,必经长安;东亚、南亚各国经陆路与西域交往,也必经长安;它是首都,各国使节频繁来此进行政治活动,向这里传播域外文化,又从这里带回唐朝文化;它作为文化中心,四方儒士云会于此,又有左右两教坊,善歌工舞,域外传来新声佳曲,经教坊上演,传遍京城,影响全国。——樊树志《国史概要》(2)根据材料二,简述长安在对外交流中的地位。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朝对外交流的特点。(4分)(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西方文化关系的认识。(2分)14.阅读材料,综合运用所学探究问题。(14分)材料一:鸦片战争、英法联军、中法战争以后从来没有过这种景象,民族危机带来了新的转机,历史的辩证法就是这样。……这次战争确实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转折点,它的意义就在于激发了全民族的觉醒,一种要求改革和进步的觉醒、富强意识的觉醒、爱国主义和自救的觉醒。——摘自戴逸《中日甲午战争的影响和意义》材料二: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极大地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人民心目中的威信。在领导抗美援朝战争的过程,党积累起在全国执政的最初经验,表现出应对和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展示了高超的领导艺术。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提高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一部分曾经对美帝国主义抱着恐惧和幻想的人们受到深刻教育而觉悟起来。在抗美援朝运动中,中国人民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极大地鼓舞起革命热情和生产积极性,中国的社会动员和组织能力得到空前提高。……在敌我双方经济力量和军队武器装备对比悬殊、极不对称的情况下,我军经受了现代战争的洗礼,锻炼出一大批适应现代战争需要的军事人才,创造了依靠劣势装备打赢现代战争的一系列新经验、新战法。通过这场战争,人民军队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1)根据材料中的图一、图二战争形势图,指出这两场战争的爆发在空间上有何共同点?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这两场战争爆发的国际背景。(6分)(2)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运用“历史的辩证法”,指出该“战争”的影响。根据材料二,概括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意义。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中国人民在这两场战争中所承担的相同使命。(8分)15.物种交流影响着人类的生产和社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可可最早种植于南美洲,与茶、咖啡并称为世界三大饮料作物。1502年哥伦布美洲探险时带回了可可豆。1525年,西班牙人在中美洲加勒比海地区开始种植可可,此后逐渐在海地等西印度群岛推开。I528年,西班牙殖民者将巧克力饮料及制作手艺带回欧洲。16世纪30年代,可可种植跨洋传入西非的比奥科岛,并逐渐拓展到非洲大陆。1560年起,可可栽培先后传入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摘编自张箭《可可的起源、发展与传播初探》材料二17世纪后欧美地区巧克力的生产和消费巧克力起初只有精英和富裕阶层能够享用。19世纪初,一磅巧克力的价钱相当于一名普通女工3天的工资。工厂通过工艺流程的改进使巧克力成为大众能消费得起的产品。——摘编自索菲·D·科《巧克力:一部真实的历史》17世纪末研磨可可豆的场景。这是当时普遍使用的加工方式。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制造的巧克力搅拌机(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可可的传播路径。(4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17世纪后欧美地区巧克力消费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变化的原因。(6分)(3)请另举一则“物种交流”的例子,说明其如何“影响着人类的生产和社会”。(2分)参考答案1.D【解析】据材料“老大因作战有功获得爵位,老二在家勤于耕作免除徭役,老三则被国君派往小县为吏”可知,其生活在秦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356年,秦国的秦孝公任用商鞅进行变法,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卖买;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于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据此可知,这户人家最有可能生活在商鞅变法时期的秦国,D项正确;齐国、楚国、燕国在战国时期都进行了改革和变法,但是相对而言,商鞅变法更加彻底,对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A项、B项、C项。故选D项。2.A【解析】根据题干“魏蜀吴,争汉鼎,号三国,迄两晋,宋齐继,梁陈承。为南朝,都金陵,北元魏,分东西,宇文周,与高齐”结合所学可知,材料文字描述的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权更迭,这些政权中既有汉族政权,也有少数民族政权,在政权的更迭中各民族相互融合,这个时期,北方战乱,北方人民南迁,促进江南经济获得开发,A项正确;科举制度是隋炀帝开创的,通过考试选官,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政治动荡,藩镇割据是唐代安史之乱后出现的局面,排除C项;佛教传入,外交活跃出现在两汉时期,排除D项。故选A项。3.D【解析】本题是逆向选择题,依据所学可知,甘肃出土的“唐代胡人俑”反映了唐朝时期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与各民族相互交往、不断交融的社会状况。而诗歌是历史重要的载体,唐代诗人李白的诗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表达了诗人历尽艰险、进入康庄旅途的快感,既是写景,又是比兴,既是个人心情的表达,又是人生经验的总结,因物兴感,精妙无伦。故此诗句与题干图片不能相互印证,D项符合题意,选择D项;诗句“蕃人旧日不耕犁,相学如今中禾黍”、“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竞纷泊”、“紫髯深目两胡儿,鼓舞跳梁前致辞”,以上唐诗反映了唐代周边少数民族向汉族学习农业耕作技术,种植谷物,同时少数民族的音乐、饮食、服装、骑马等也在唐代广为流传,各民族相互影响、不断交融,共同发展。故ABC项均与题干图片相互印证,ABC项不符合题意,排除ABC项。故选D项。4.B【解析】根据题干“永乐三年,(上)命和及其侪王景弘等通使西洋,将士卒,携金币。造大船,自苏州泛海至福建,复至福州五虎门扬帆,首达占城,以次遍历诸番国,宣天子诏,因给赐其君长不服则以武慑之。五年九月,和等还,诸国使者随和朝见。”可知,郑和下西洋是由永乐皇帝命令进行的,属于一种国家行为;郑和下西洋的过程中,宣读天子诏书,赐予各国君长礼物,不服从的则以武力震慑,体现了推行和平和震慑不服从者,维护国家安全;此外,郑和下西洋还带有发展海外贸易和传播中华文明的目的。综上所述,①②③符合题意,B项正确;A只包含①②,概括不全面,排除A项;郑和下西洋没有到达欧洲,④不符合题意,CD均包含有④,排除CD项。故选B项。5.C【解析】根据材料“我们已经反复检查销毁过程的一部分,他们在整个工作进行时的细心和忠实的程度,远远超过我们的预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销毁鸦片过程中,林则徐和他的团队“细心和忠实的程度,远远超出我们的预料”,反映出了清朝政府在禁烟工作上的认真和坚定,C项正确;材料主要描述了销毁鸦片的过程和态度,与成为了英国发动战争的导火线没有直接联系,排除A项;传教士的记述反映了中国人对待销烟工作的认真态度,并未反映传教士对销烟的态度,排除B项;题干强调的是销烟的过程,而不是影响,排除D项。故选C项。6.A【解析】根据材料“虽然中华民国并没有给人民带来当家作主的现实,但民众的心理发生了很大变化。可以说,如果没有辛亥革命创造的这种社会氛围和民众心理状态,五四运动很难发生”,明显可以看出辛亥革命对思想观念的影响,它极大的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促进中国政治文明发展,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加速了五四运动的爆发,A项正确;材料主旨反映的是辛亥革命加速五四运动爆发,并没有体现激发国人爱国情感,排除B项;材料主旨反映的是辛亥革命加速五四运动爆发,辛亥革命并没有提升群众救亡意识,排除C项;材料中没有体现推翻封建专制制度的内容,排除D项。故选A项。7.A【解析】根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民主人士”等,结合政治协商会议制度知识可知,1949年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主要议题是讨论成立新中国,A项正确;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宪法在1954年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制定,排除B项;恢复民主党派的各级组织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1956年4月间,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重要讲话,提出中国共产党同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排除D项。故选A项。8.D【解析】根据题干“一张1956年公私合营企业领息的凭证”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6年的公私合营是中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重要步骤,通过赎买政策实现和平过渡,将生产资料由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这一过程中,公私合营企业领息凭证正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变革的直接体现,反映了这一历史时期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革,D项正确;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主要指的是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纪元。但这与1956年的公私合营企业领息凭证无直接关联,排除A项;手工业生产合作社的建立主要是对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一部分,但它并不直接涉及公私合营企业,排除B项;材料中的凭证主要反映了公私合营后的利润分配,而非直接体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排除C项。故选D项。9.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8世纪,在意大利半岛的台伯河畔,罗马城逐步建立起来。公元前510年,罗马建立了共和国。公元前27年,罗马共和国被罗马帝国所取代。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476年,西罗马被日耳曼人所灭。1453年,东罗马被奥斯曼土耳其所灭,因此③处是罗马帝国,B项正确;罗马共和国位于②,不符合题意,排除A项;西罗马帝国位于④,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东罗马帝国位于⑤,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B项。10.A【解析】据图片非洲和美洲之间的联系和所学知识可知,为了获取更大的利润,欧洲殖民者从事贩卖非洲黑奴的活动。他们在非洲掳获黑奴,运往西印度群岛和美洲殖民地,卖给当地的种植园主,A项正确;1487年,迪亚士在葡萄牙王室的支持下,带领由3艘轻便帆船组成的船队沿非洲西海岸南下,在第二年到达非洲的好望角。1497年,达·伽马从葡萄牙出发,绕过好望角,溯非洲东海岸北上,横渡印度洋,1498年到达印度西海岸。1492年8月,受西班牙王室资助,哥伦布率领由87名船员和3艘船组成的船队从西班牙出发,开始横渡大西洋,10月,到达巴哈马群岛中的圣萨尔瓦多岛。后来,他们又“发现”了古巴和海地。1519年,麦哲伦奉西班牙国王之命,继续寻找盛产黄金和香料的亚洲。经过3年的航行,船队穿越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于1522年返回欧洲。即新航路开辟示意图包含欧洲、亚洲、美洲、非洲等地,与图片反映内容不符合,排除B项;为了获取更大的利润,英国殖民者也从事贩卖非洲黑奴的活动。英国商船从英国各地的港口出发,将火器、机械制品和酒等物品运往非洲倾销;在非洲掳获黑奴,运往西印度群岛和美洲殖民地,卖给当地的种植园主;再购进殖民地盛产的蔗糖、烟草等产品返回英国。这个航程的路线呈三角形,故这个以贩卖黑奴为中心的贸易被称为“三角贸易”。即“三角贸易”图包含欧洲、非洲、美洲等三地,与图片反映内容不符合,排除C项;汉武帝还大力开辟海上交通,汉朝时已形成了多条海上航线。其中,从山东沿岸出发的船只穿过黄海,可到达朝鲜、日本。更重要的一条航线是从东南沿海港口出发,经中南半岛南下,绕过马来半岛,穿过马六甲海峡,通往孟加拉湾沿岸,最远抵达印度半岛南端和锡兰。即海上“丝绸之路”图从中国出发,与图片反映内容不符合,排除D项。故选A项。11.B【解析】根据题干信息“会上通过的《四国条约》《限制海军军备条约》《九国公约》等一系列条约构成了华盛顿体系”可知,《四国公约》调整了它们在太平洋区域内岛屿属地和岛屿领地权利。《限制海军军备条约》调整了它们主力舰的总吨位。《九国公约》调整了它们在中国的矛盾。这些条约的签订表明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重重,B项正确;《九国公约》打破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使日本的利益受到限制,排除A项;《九国公约》是对中国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的粗暴侵犯,因此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了提高说法错误,排除C项;一战后建立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是建立在对战败国掠夺的基础上的,随着战败国的崛起,必将冲破这种体系,排除D项。故选B项。12.C【解析】根据材料“在任内最重要的贡献是奠定美国资产阶级民主传统,也为美国最高层权力交替树立了良好的榜样”“他是印度现代民族解放运动的著名领袖,他采取了令人意想不到的反击手段并引发了群众斗争高潮,最终使他转变成一个不合作主义者”可知,材料分别描述了美国总统华盛顿和印度民族独立领袖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双方反对的都是英国的殖民统治,C项正确;美国独立战争反对的是英国的殖民统治,排除A项;印度甘地主张采取非暴力不合作的方式,排除B项;美国确立了分权制衡的民主共和体制,印度并没有,排除D项。故选C项。13.(1)西域玄奘元世祖巴比伦(4分,每空1分)(2)地位:长安是西域各国、东亚、南亚各国经陆路交往的必经之地;是各国使节进行政治活动的重要地点;是域外文化与唐朝文化的交流中心。(2分,答出一点即可)特点:海陆并举;范围广泛;双向交流;形式多样等。(2分,答出一点即可)(3)中西方文化都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古往今来,中西方文化虽有冲突,但交流不断;中西方文化应互促互进、互鉴互赏,共同发展。(2分,答出一点即可)【解析】(1)内容:材料一图A中阳关和玉门关以西的地区被汉代人称为西域,也就是现在的新疆和更远的广大地区,因此①处应是西域;唐朝时,高僧玄奘顺着河西走廊前往天竺取经,为中国佛教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因此②处应是玄奘;在元世祖时代,马可•波罗通过丝绸之路来到了中国,③处应是元世祖;图A中塞琉西亚的位置和图B中亚历山大帝国的巴比伦基本一致,因此在④处应是巴比伦。(2)地位:根据材料二“西域各国和唐朝来往,必经长安;东亚、南亚各国经陆路与西域交往,也必经长安;它是首都,各国使节频繁来此进行政治活动,向这里传播域外文化,又从这里带回唐朝文化;它作为文化中心,四方儒士云会于此,又有左右两教坊,善歌工舞,域外传来新声佳曲,经教坊上演,传遍京城,影响全国”可知,长安是西域各国、东亚、南亚各国经陆路交往的必经之地;是各国使节进行政治活动的重要地点;是域外文化与唐朝文化的交流中心。特点:根据材料“西域各国和唐朝来往,必经长安;东亚、南亚各国经陆路与西域交往,也必经长安”可得出唐朝对外贸易范围广泛;根据材料“向这里传播域外文化,又从这里带回唐朝文化”可得出双向交流;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时期通过贸易交往加强联系,也通过派使者加强交流,说明这时期对外交往的形式多样;唐朝时期对外交往通过海路和陆路,即海陆并举。(3)认识: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西方文化在不同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下产生和发展,存在差异但也有共性,我们应该加强对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对话与交流,推动在包容性中实现文化融合,以充分发挥文化交流的创造力和推动力,并且中西方文化都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古往今来,中西方文化虽有冲突,但交流不断,中西方文化应互促互进、互鉴互赏,共同发展。14.(1)共同点:战争都是在朝鲜境内爆发。(2分)国际背景:甲午中日战争: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加紧对外进行侵略扩张;日本明治维新以来,国力增强,加紧对外进行侵略扩张。抗美援朝:美苏冷战;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采取敌视的政策。(4分,分别答出两场战争的一点国际背景)(2)影响:甲午中日战争加剧了民族危机;刺激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刺激了先进的中国人进一步探寻救国救民道路。(3分,答出一点即可)意义:提高了中国共产党的威信;积累了党的全国执政经验;提高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提高了中国的社会动员和组织能力;促进了人民军队建设。(3分,答出一点即可)使命:维护国家主权,捍卫民族尊严。(2分)【解析】(1)共同点:结合所学可知,图一是甲午中日战争,图二是抗美援朝战争,从图片信息可知,两次战争都爆发于朝鲜半岛。国际背景:结合所学可知,甲午中日战争爆发于1894年,这之前,第二次工业革命在欧美国家开展,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加紧对外进行侵略扩张;1868年日本明治维新以后,国力大大增强,加紧对外进行侵略扩张。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前,美苏两国形成了冷战对峙局面,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列强我国中国采取敌视的政策,对我国实行外交孤立。(2)影响:根据材料一“……这次战争确实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转折点,它的意义就在于激发了全民族的觉醒,一种要求改革和进步的觉醒、富强意识的觉醒、爱国主义和自救的觉醒。”结合所学可知,甲午中日战争加剧了民族危机,掀起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但也刺激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刺激了先进的中国人进一步探寻救国救民道路。意义:根据材料二“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极大地提高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人民心目中的威信。”可知,提高了中国共产党的威信;根据材料二“在领导抗美援朝战争的过程,党积累起在全国执政的最初经验,表现出应对和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展示了高超的领导艺术。”可知,积累了党的全国执政经验;根据材料二“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提高了中国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6年随州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含答案详解(综合卷)
- 南宁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附答案详解(黄金题型)
- 江苏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及答案详解(有一套)
- 2026年临夏州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含答案详解(基础题)
-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及答案详解(必刷)
- 日照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附答案详解(综合卷)
- 克拉玛依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含答案详解
- 七台河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附答案详解(完整版)
- 2026年陇南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及答案详解(全优)
- 2026年随州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附答案详解(突破训练)
- 汉语教程第二册教案
- 应激相关障碍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小学1-6年级重点知识(含答案)
- 原木定制衣柜合同范本
- 遗传学(云南大学)知到智慧树期末考试答案题库2025年云南大学
- 断绝弟兄关系协议书
- 职业技术学院2024级智能交通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 2025年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期末测试题及答案(一)
- 办公设备维修维护服务协议
- 超星尔雅学习通《剑指CET-4:大学生英语能力基础》2025章节测试附答案
- 苗族传统体育表演项目“滚山珠”的研究和分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