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柳州市2026届新高三摸底考试(考试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注意:1.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请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否则答题无效。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密封线内不要答题。3.选择题,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信息点涂黑。非选择题,请用0.5mm黑色字迹签字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作答。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距今约5000年的南佐遗址位于甘肃省庆阳市。下表为考古工作者在遗址内发现的部分文物遗存。这可以说明当时南佐地区动物遗存猪骨、鹿角植物遗存碳化的稻、粟、黍骨器笄、锥、针、镞红陶、白陶、黑陶、灰陶石器锛、铲、刀、凿、石球、刮削器建筑材料土坯、陶砖A.出现了小农生产方式B.社会贫富分化日益明显C.具备了国家初始形态D.人们已经形成定居生活2.据张家山汉简《二年(吕后二年)律令·捕律》载:“捕从诸侯来为间者一人,拜爵一级,有(又)购二万钱。不当拜爵者,级赐万钱,有(又)行其购。”又据《二年律令·贼律》载:“来诱及为间者,磔(一种酷刑)”。据此可知,当时A.法家思想成为主要治国理念B.推恩令得到了有效实施C.中央对诸侯国具有防范心理D.刑罚严酷激化社会矛盾3.唐律规定“诸校斛斗秤度不平,杖七十,监校者不觉,减一等,知情与同罪”,还规定“校斛斗秤度,依关市令,每年八月诣太府寺平校,不在京者,诣所在州县官校,并印署,然后听用”。这主要说明唐代A.注重规范市场秩序B.抑商政策日益强化C.商品经济有所发展D.度量衡器尚未统一4.福州闵县人樊仁远于宋高宗绍兴三十年考中武状元,三年后,复登文举进士第二甲;宋孝宗淳熙八年,福州永福县人江南强考中武状元,御笔改名“伯虎”,孝宗淳熙十一年,再应文举,登进士第三甲。这说明当时A.边防压力有所缓解B.延续了宋初政治设计方向C.经济中心南移完成D.科举制完善利于选拔人才5.明清时期,苏南地区的土地集中在缙绅地主手中,为拓展人际关系和满足奢侈生活的需要,他们中相当一部分人选择移居城市。兼并土地的另一重要力量——商人和高利贷者,为经营商业和典当业,也集中在城市。据此可推知,明清时期苏南地区A.农业生产日趋商品化B.农村雇佣关系普遍存在C.城乡的经济差距缩小D.农村租佃关系得到发展6.晚清时期,徐继畲认识到欧洲的扩张打破了世界各地原来的隔离状态,这是一个人们无法控制的必然趋势。他用“天地之气”的生息演化解释道:“天地之气,忽而旁推交通,混为一体,倘亦运会使然耶?然天下从此多事矣。”这表明徐继畬A.尚未脱离传统观念的影响B.认识到鸦片战争失败的根源C.倡导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D.意在论证社会变革的合理性7.右图为1912年8月《民权画报》刊发的漫画《改头换面》。画面中的人由五个汉字组成,其头部为“共和”二字,而其四肢和躯干则为繁体的“拿破仑”三字。据此可知,该漫画意在A.彰显辛亥革命推翻帝制的功绩B.揭露袁世凯专制独裁的野心C.倡导学习法国的民主共和思想D.批判军阀混战破坏共和政体8.1922年,中共二大会址曾是中央局成员李达的寓所,地处深巷,前门后门都可通行。中共二大以小组讨论为主,每次全体会议都要更换地点,小组讨论也基本安排在党员家中。中共二大的选址安排A.适应了国民革命的需要B.意在规避国民党的破坏C.反映了革命环境的险恶D.便于发动群众参与会议9.据记载,晋察冀抗日根据地数个村子的民兵经常进行联防作战——一村有事,数村支援,合力对敌。此外,民兵队伍还在配合支援正规军的作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他们是大部队的耳目喉舌和总预备队。这说明晋察冀抗日根据地A.坚持贯彻革命统一战线B.践行了人民战争的路线C.实施土地改革效果显著D.积极配合正面战场作战10.1951年,全国体育总会筹委会、教育部、卫生部等部门联合公布了第一套广播体操。1952年,中国邮政为这套广播体操发行了一套40枚的邮票(右图为其中的4枚),邮票的人物形象是一个短袖短裤的健康女性,分别展示40个体操动作。这说明当时A.民众健康观念日益增强B.体育教育事业发展迅速C.政府重视增强民众体质D.竞技体育深入人民生活11.在公元前6世纪的古希腊宗教复兴中,一些在乡村受到崇拜的神祇进入城市,如希腊本土乡村女神德墨忒尔迅速被同化为奥林匹亚的神祇,统治者则将对这些新神祇的崇拜作为一种煽动方式加以鼓励。这折射出古希腊A.文化具有突出的包容性B.城邦制度逐渐走向衰落C.人文主义得到广泛传播D.平民阶层政治影响扩大12.西欧中世纪封建法规定,当封臣权利受到国王的非法侵害而又无法获得司法救济时,封臣可以“撤回效忠”,解除封建契约关系。如果仍不能阻止国王的违法侵害行为,封臣可以采用武力反抗方式,夺取国王的城堡和土地财产,但不得伤害国王及其家人的生命和身体。据此可知,西欧中世纪封建法A.蕴含近代西方法律精神B.有效维护了封臣政治权利C.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D.导致了封建王权日益削弱13.16世纪初的头几年里,欧洲传统进口香料胡椒的价格在里斯本从每担80杜卡特(当时欧洲流行的一种金币)下降到每担20杜卡特。而同时威尼斯的胡椒价格却从每担42杜卡特涨至每担80杜卡特。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缘于A.新航路开辟引发了价格革命B.亚洲香料生产规模扩大C.奥斯曼帝国控制了传统商路D.商业贸易中心发生转移14.德国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家莱辛,通过文学作品抨击了他的前辈和同时代的某些作家对法国古典主义戏剧的庸俗模仿,莱辛认为他们“比法国人更法国化”。同时,他反对华而不实的巴黎文风,主张运用自然朴素的德意志日常用语建立市民戏剧。莱辛的这些思想A.开启了德国文化本土化历程B.体现出法德启蒙思想内核的差异C.契合了强化民族认同的需要D.折射出德国统一战争的现实诉求15.1925年,英国的威尔士王子率官方贸易团访问拉美,建立“销售工程”。1929年,新当选的美国总统胡佛访问拉美,并为美国商品做宣传。同年,为了消除胡佛访问拉美的影响,英国在拉美成立了一个庞大的高级贸易机构。这些做法A.凸显了拉美地区的市场价值B.反映了英美转嫁经济危机C.体现了门罗主义政策的延续D.提高了拉美各国国际地位16.20世纪90年代中期,发达国家的大企业以实行行业内的合并达成“世界第一的全球规模经营范围”作为一种战略优势,如1995年,日本三菱银行和东京银行合并,组成东京三菱银行,一跃成为世界第一大银行。同年,英国的葛兰素公司成功并购英国另一大医药公司——韦尔康姆公司,跃居世界第一大医药公司。这折射出A.跨国企业不断涌现B.国际经济竞争激烈C.产业结构加速变革D.逆全球化暗流涌动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其中17题16分,18题12分,19题12分,20题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6分)材料一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城市建设高潮出现在周代,本着城邑建设为分封政治服务之目的,建城伊始,首先考虑的是城市政治等级所体现的秩序和尊严。《左传》记载,“先王之制,大都不过三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春秋战国时期,每个封国治下有诸多城市,皆成为统治的中坚地带。《墨子·七患》说:“城者,所以自守也。”《礼记·礼运》说:“城郭沟池以为固。”显然,这个时期城市的主要功能在政治与军事方面,经济方面的作用是次要的。早期城市里的人以阶级(阶层)、职业为单位聚集在一起,统治阶级大都集中居住在城市,并形成了与此相适应的文化。“中国城市两大核心之一的官绅区,通常占据着东西轴线北侧的中心部分,名实相符,显示其行政功能中枢性的衙门就配置在这里”。——摘编自肖建乐《唐代城市发展与城乡关系变迁》材料二宋代城市功能日趋走向多样化,它的社会、商业贸易、文化消费等功能日益显露出来。最明显的就是城市生活由原来只为统治集团、贵族官僚服务开始面向下层,面向一般市民生活需求。史载,“今闾阎之卑,倡优之贱,男子服带犀玉,妇人涂饰金珠,尚多僭侈,未合古制”。城市突破了居民区和商业区的区分,中世纪前期的城市管理制度“坊市制”被十分发达的“厢坊制”所取代,到了南宋中叶,不少城市又演变为“隅巷(坊)制”,坊不再是封闭式的居民区,实际上是商业与居住混杂在一起的街区。正是这场宋代的“城市革命”,推动了封建城市规划的变革,中国城市的发展,开始了多元化的道路。——摘编自吴刚《中国古代的城市生活》等(1)根据材料一,归纳先秦时期城市建设的特点。(8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宋代“城市革命”的主要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意义。(8分)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新中国成立初期,对外贸易以计划经济为主导,主要与社会主义阵营国家进行贸易。这一时期中苏贸易快速发展,中国的对外贸易总量稳步提升,在建国初的十年间扩大了3倍以上。1978年后,中国推行出口导向战略,设立经济特区,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引进外资,鼓励出口,逐步成为“世界工厂”。1992年以来,我国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更大范围地引入市场机制,进行了降低关税、取消部分出口补贴、公开贸易政策、放开物价等一系列改革,促进了对外贸易的不断发展。——摘编自余振《中国对外贸易发展70年的回顾与展望》材料二新的历史时期,在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背景下,全球贸易发展格局正在经历深刻变化。同时,全球贸易治理面临大国竞争加剧、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等困境,治理效能大大弱化。在此情况下,作为负责任的世界大国,中国始终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坚持在全球贸易治理中发挥积极作用,维护全球自由贸易体系,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摘编自戴长征《推动完善全球贸易治理的中国方案》(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成立以来对外贸易政策是如何与时俱进的。(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阐释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在全球贸易治理中发挥的积极作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技术革命演进中的劳动工具变迁表技术演进阶段代表性工具工具的自主性工具的替代性人的解放手工工具系统石器、铜器、铁、弓箭等无自主性完成对人类外部肢体劳动的替代人的体力被部分解放蒸汽机系统发动机、传动机构和工具机结合的离散型机器体系无自主性利用无限强劲的动力取代了人类有限的体力,机器对体力的模仿和增强,可以称之为“人工体能”,核心技术是蒸汽机人的体力被强劲自然动力极大地解放出来机器系统工作机、传动装置和电动机组成一体化的电气机器自动机器高效解决生产过程中某一环节的工作,无自主性作为人的手、腿特别是大脑的延伸,实现了人体感觉与神经系统的劳动功能向工具的部分转移人的感觉和神经系统被模仿智能机器系统计算机、智能机器、互联网构成人类完整立体的智能拼图生产以人机协作方式占主导,超级智能机器增强了自主性替代人的脑力,智能机器的融合性(人机融合、脑体融合),部分完成对脑力的超越,可称为“机器智能”,核心技术是芯片智能机器部分地模拟和替代了人脑的功能——摘自陈万球《人工智能时代的劳动方式变革图式》提取材料中的部分或整体信息,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世界史知识进行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1924年,李大钊的《史学要论》一书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在当时史学界受到广泛的关注,1926年即再版。全书分为六个部分:“什么是历史”“什么是历史学”“历史学的系统”“史学在科学中的位置”“史学与其相关学问的关系”“现代史学的研究及于人生态度的影响”。对于历史的概念,李大钊认为“历史就是人类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煤层气固井工基础考核试卷及答案
- 办公设备再制造工技能比武考核试卷及答案
- 机场场务员5S管理考核试卷及答案
- 银行信用卡业务员成本控制考核试卷及答案
- 硬质合金深度加工工综合考核试卷及答案
- 重点中学小升初数学试卷及答案
- 药物检验员特殊工艺考核试卷及答案
- 互联网营销师质量追溯知识考核试卷及答案
- 幼儿心理学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消费者权益保护与法律法规专业试卷及答案
- 质量改进培训课件
- 2025年河北省中考数学试卷(含解析)
- 组装工艺培训
- 《会计基础》课程标准
- 2025年江苏省苏州市中考英语真题(原卷版)
- 2025-2030船用内燃机行业发展分析及投资价值研究咨询报告
- 《新编日语泛读教程学生用书1》课件-新编日语泛读教程 第三册 第1课
- JG/T 26-2002外墙无机建筑涂料
- 护理实习生安全协议书10篇
- 九年级英语情境教学实施计划
- 巨人的陨落介绍课件视频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