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page11页,共=sectionpages11页2025年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四省新高考化学试卷(选择性)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小题,共45分。1.东北三省及内蒙古资源丰富,下列资源转化的主要过程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石灰石煅烧 B.磁铁矿炼铁 C.煤的液化 D.石油分馏2.侯氏制碱法突破西方技术垄断,推动了世界制碱技术的发展,其主要反应为NaCl+CO2+NHA.CO2的电子式: B.H2O的空间结构:直线形
C.NH43.Cl2O可用于水的杀菌消毒,遇水发生反应:CA.反应中各分子的σ键均为p—pσ键
B.反应中各分子的VSEPR模型均为四面体形
C.Cl—O键长小于H—O键长
D.HClO分子中Cl的价电子层有2个孤电子对4.钠及其化合物的部分转化关系如下。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NaCl→A.反应①生成的气体,每11.2L(标准状况)含原子的数目为NA
B.反应②中2.3gNa完全反应生成的产物中含非极性键的数目为0.1NA
C.反应③中1molNa2O2与足量H2O5.一种强力胶的黏合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Ⅰ有2种官能团 B.Ⅱ可遇水溶解使黏合物分离
C.常温下Ⅱ为固态 D.该反应为缩聚反应6.微粒邂逅时的色彩变化是化学馈赠的视觉浪漫。下列对颜色变化的解释错误的是(
)选项颜色变化解释A空气中灼烧过的铜丝伸入乙醇中,黑色铜丝恢复光亮的紫红色2CuO+BMg(OH)2悬浊液中加入3Mg(OHCFeSO4溶液中加入FDK2CrCA.A B.B C.C D.D7.化学家用无机物甲(YW4ZXY)成功制备了有机物乙[(YW2)2XZ],开创了有机化学人工合成的新纪元。其中W、X、Y、Z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Y、Z同周期,基态XA.第一电离能:Z>Y>X B.甲中不存在配位键
C.乙中σ键和π键的数目比为6:1 D.甲和乙中X杂化方式分别为sp和s8.巧设实验,方得真知。下列实验设计合理的是(
)A.除去Cl2中的HClB.制备少量NO避免其被氧化
C.用乙醇萃取CS2中的SD.制作简易氢氧燃料电池9.NaxWO3晶体因x变化形成空位而导致颜色各异,当0.44≤x≤0.95时,其立方晶胞结构如图。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与W最近且等距的O有6个
B.x增大时,W的平均价态升高
C.密度为243.5×1010.人体皮肤细胞受到紫外线(UV)照射可能造成DNA损伤,原因之一是脱氧核苷上的碱基发生了如下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反应为取代反应 B.Ⅰ和Ⅱ均可发生酯化反应
C.Ⅰ和Ⅱ均可发生水解反应 D.乙烯在UV下能生成环丁烷11.某工厂利用生物质(稻草)从高锰钴矿(含MnO2、Co3O4和少量Fe2A.硫酸用作催化剂和浸取剂
B.使用生物质的优点是其来源广泛且可再生
C.“浸出”时,3种金属元素均被还原
D.“沉钴”后上层清液中c(C12.化学需氧量(COD)是衡量水体中有机物污染程度的指标之一,以水样消耗氧化剂的量折算成消耗O2的量(单位为mg⋅L−1)来表示。碱性KMnO4不与Cl−反应,可用于测定含ClA.Ⅱ中发生的反应有MnO2+2I−+4H+=Mn2++I2+2H2O
B.Ⅱ中避光、加盖可抑制I−被O13.一种基于Cu2O的储氯电池装置如图,放电过程中a、b极均增重。若将b极换成Ag/AgCl电极,b极仍增重。关于图中装置所示电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放电时Na+向b极迁移
B.该电池可用于海水脱盐
C.a极反应:Cu2O+2H214.一定条件下,“BrO3−—SO32−—[Fe(CN)6]4−—H+①S②HS③3HS④H⑤BrA.原料中c(H+)不影响振幅和周期
B.反应④:3H2SO3+BrO3−=3SO42−+B15.室温下,将0.1molAgCl置于0.1mol⋅L−1NH4NO3溶液中,保持溶液体积和N元素总物质的量不变,pX−pH曲线如图,Ag++NH3⇌[Ag(NHA.Ⅲ为[Ag(NH3)2]+的变化曲线
B.D点:c(NH4二、流程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4分。16.某工厂采用如图工艺回收废渣(含有ZnS、PbSO4、FeS和CuCl)中的Zn、Pb元素。
已知:①“氧化浸出”时,PbSO4不发生变化,ZnS转变为[Zn(NH3)4]2+;
②Ksp[Pb(OH)2]=10−14.8;
③酒石酸(记作H2A)结构简式为HOOC(CHOH)2COOH。
回答下列问题:
(1)H2A分子中手性碳原子数目为______。
(2)“氧化浸出”时,过二硫酸根(S2O82−)转变为______(填离子符号)。
(3)“氧化浸出”时,浸出率随温度升高先增大后减小的原因为______。
(4)“除铜”步骤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
(5)滤渣2中的金属元素为______(填元素符号)。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3分。17.某实验小组采用如下方案实现了对甲基苯甲酸的绿色制备。
反应:
步骤:
Ⅰ.向反应管中加入0.12g对甲基苯甲醛和1.0mL丙酮,光照,连续监测反应进程。
Ⅱ.5ℎ时,监测结果显示反应基本结束,蒸去溶剂丙酮,加入过量稀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用乙酸乙酯洗涤,弃去有机层。
Ⅲ.用稀盐酸调节水层pH=1后,再用乙酸乙酯萃取。
Ⅳ.用饱和食盐水洗涤有机层,无水Na2SO4干燥,过滤,蒸去溶剂,得目标产物。
回答下列问题:
(1)相比KMnO4作氧化剂,该制备反应的优点为______、______(答出2条即可)。
(2)根据反应液的核磁共振氢谱(已去除溶剂H的吸收峰,谱图中无羧基H的吸收峰)监测反应进程如图。已知峰面积比a:b:c:d=1:2:2:3,a:a′=2:1。反应2ℎ时,对甲基苯甲醛转化率约为______%。
(3)步骤Ⅱ中使用乙酸乙酯洗涤的目的是______。
(4)步骤Ⅲ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5)用同位素示踪法确定产物羧基O的来源。丙酮易挥发,为保证 18O2气氛,通 18O2前,需先使用“循环冷冻脱气法”排出装置中(空气中和溶剂中)的 16O2,操作顺序为:①→②→______→______→反应条件质谱检测目标产物相对分子质量太阳光, 18O2,室温,138太阳光,空气,室温,CH3136四、简答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4分。18.乙二醇是一种重要化工原料,以合成气(CO、H2)为原料合成乙二醇具有重要意义。
Ⅰ.直接合成法:2CO(g)+3温度298K355K400K平衡常数6.5×1.01.3×(1)该反应的ΔH______0(填“>”或“<”)。
(2)已知CO(g)、H2(g)、HOCH2CH2OH(g)的燃烧热(ΔH)分别为−akJ⋅mol−1、−bkJ⋅mol−1、−ckJ⋅mol−1,则上述合成反应的ΔH=______kJ⋅mol−1(用a、b和c表示)。
(3)实验表明,在500K时,即使压强(34MPa)很高乙二醇产率(7%)也很低,可能的原因是______(答出1条即可)。
Ⅱ.间接合成法:用合成气和O2制备的DMO合成乙二醇,发生如下3个均放热的连续反应,其中MG生成乙二醇的反应为可逆反应。
(4)在2MPa、Cu/SiO2催化、固定流速条件下,发生上述反应,初始氢酯比n(H2)n(DMO)=52.4,出口处检测到DMO的实际转化率及MG、乙二醇、乙醇的选择性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某物质的选择性=n全成(该物质)n消耗(DMO)×100%]。
①已知曲线Ⅱ表示乙二醇的选择性,则曲线______(填图中标号,下同)表示DMO的转化率,曲线______表示MG的选择性。
②有利于提高A点DMO转化率的措施有______五、推断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4分。19.含呋喃骨架的芳香化合物在环境化学和材料化学领域具有重要价值。一种含呋喃骨架的芳香化合物合成路线如图:
回答下列问题:
(1)A→B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C→D实现了由______到______的转化(填官能团名称)。
(3)G→H的反应类型为______。
(4)E的同分异构体中,含苯环(不含其他环)且不同化学环境氢原子个数比为3:2:1的同分异构体的数目有______种。
(5)M→N的三键加成反应中,若参与成键的苯环及苯环的反应位置不变,则生成的与N互为同分异构体的副产物结构简式为______。
(6)参考上述路线,设计如下转化。X和Y的结构简式分别为______和______。
答案解析1.【答案】D
【解析】解:A.石灰石煅烧会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误;
B.磁铁矿炼铁会生产铁,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误;
C.煤的液化可生成甲醇等液态燃料,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误;
D.石油分馏是根据物质的沸点不同将其分离的过程,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正确;
故选:D。
物质变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化学变化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判断。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为基础知识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2.【答案】C
【解析】解:A.CO2为共价化合物,其电子式:,故A错误;
B.H2O中心原子的价电子对数为6+22=4,孤电子对数为2,其空间结构为V形,故B错误;
C.NH4Cl由铵根离子和氯离子组成,其晶体类型为离子晶体,故C正确;
D.由反应NaCl+CO2+NH3+H2O=NaHCO3↓+NH4Cl可知,溶解度:NaHCO3<NH4HCO3,故D错误;
故选:3.【答案】B
【解析】解:A.H2O和HClO中均含有H—Oσ键,该σ键均为s—pσ键,Cl—Oσ键为p—pσ键,故A错误;
B.Cl2O的结构式为Cl—O—Cl,H2O和HClO的结构式为H—O—H、H—O—Cl,中心原子都是O原子,σ键数都是2,孤电子对数也是2,即价层电子对数都是4,中心原子为sp3杂化,VSEPR模型均为正四面体形,故B正确;
C.原子半径:Cl>H,则Cl—O键长大于H—O键长,故C错误;
D.HClO分子中中心原子是O原子,O的价电子层有2个孤电子对,故D错误;
故选:B。
A.H—Oσ键为s—pσ键;
B.Cl2O、H2O和HClO的中心原子都是O原子,中心原子为sp4.【答案】A
【解析】解:A.反应①的方程式为:2NaCl2Na+Cl2↑,1mol氯气中含有2mol氯原子,11.2L氯气的物质的量为0.5mol,因此每11.2L(标准状况)含原子的数目为NA,故A正确;
B.反应②中的方程式为:2Na+O2Na2O2,1molNa2O2中含有1mol非极性键,因此2.3gNa完全反应生成的产物中含非极性键的数目为0.05NA,故B错误;
C.反应③的方程式为:2Na2O2+H2O=4NaOH+O2,1molNa2O2与足量H2O反应转移1mol电子,其数目为NA,故C错误;
D.NaClO溶液中,ClO−会水解,因此00mL1mol⋅L−1NaClO溶液中,ClO−的数目小于0.1NA,故D错误;
故选:A。
A.反应①的方程式为:2NaCl5.【答案】C
【解析】解:A.Ⅰ的官能团有酯基、碳碳双键和氰基,有3种官能团,故A错误;
B.Ⅱ中—CN水解生成—COOH,但酯基不水解,生成的物质仍然是高聚物,不能使粘合物分离,故B错误;
C.Ⅱ的相对分子质量很大,常温下为固体,故C正确;
D.该反应为加聚反应,故D错误‘
故选:C。
A.Ⅰ的官能团有酯基、碳碳双键和氰基;
B.Ⅱ不溶于水;
C.Ⅱ的相对分子质量很大;
D.该反应为加聚反应。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侧重考查基础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明确官能团及其性质的关系是解本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6.【答案】A
【解析】解:A.空气中灼烧过的铜丝,表面是生成的CuO,伸入到乙醇中,黑色铜丝恢复光亮的紫红色,发生反应:CuO+C2H5OH=CH3CHO+Cu+H2O,故A错误;
B.Mg(OH)2悬浊液中加入FeCl3溶液,固体由白色变为红褐色,实现了沉淀的转化,反应为:3Mg(OH)2(s)+2Fe3+=2Fe(OH)3(s)+3Mg2+,故B正确;
C.FeSO4溶液中加入K3[Fe(CN)6],浅绿色溶液出现蓝色浑浊,亚铁离子与铁氰根离子反应,生成普鲁士蓝沉淀,离子方程式为:Fe2++[Fe(CN)6]3−+K+=KFe[Fe(CN)6]↓,故C正确;
D.K2Cr7.【答案】D
【解析】解:A.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呈增大趋势,ⅡA、ⅤA族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大于同周期相邻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则第一电离能:N>O>C,即Y>Z>X,故A错误;
B.甲为NH4CNO,NH4+中存在配位键,故B错误;
C.乙为(NH2)2CO,1个(NH2)2CO中含有7个σ键,1个π键,则σ键和π键的数目比为7:1,故C错误;
D.NH4CNO碳原子形成2个σ键,杂化方式为sp,(NH2)2CO中碳原子形成3个σ键,杂化方式为sp2,故D正确;
故选:D。
化学家用无机物甲(YW4ZXY)成功制备了有机物乙[(YW2)2XZ],开创了有机化学人工合成的新纪元。其中W、X、8.【答案】B
【解析】解:A.氯气、氯化氢均与碱石灰反应,将原物质除去,不能除杂,故A错误;
B.Cu与稀硝酸反应生成NO,U型管右侧可产生少量NO,能避免NO被氧化,故B正确;
C.S易溶于二硫化碳,不能选图中分液漏斗分离,故C错误;
D.关闭K1、打开K2,左侧Zn失电子生成锌离子,右侧生成氢气,打开K1、关闭K2,不能构成氢氧燃料电池,故D错误;
故选:B。
A.氯气、氯化氢均与碱石灰反应;
B.Cu与稀硝酸反应生成NO;
C.S易溶于二硫化碳;
D.关闭K1、打开K2,为电解装置,打开9.【答案】B
【解析】解:A.与W最近且等距的O位于其上下左右前后,有6个,故A正确;
B.x增大时,根据各元素的代数和为0可知W的平均价态降低,故B错误;
C.晶胞的体积为a3×10−30cm3,若晶胞的密度为243.5×1030a3⋅NAg⋅cm−3时,则晶胞的质量为243.5NA,物质NaxWO3的摩尔质量为243.5g/mol,则x=0.5,故C正确;
D.由题干可知,NaxWO3晶体因x变化形成空位而导致颜色各异,因此空位数不同,吸收的可见光波长不同,故D正确;
故选:B。
A.与W最近且等距的O位于其上下左右前后;
B.x10.【答案】A
【解析】解:A.碳碳双键中的一条键断裂、碳原子连接形成环状,该反应类型为加成反应,不是取代反应,故A错误;
B.Ⅰ和Ⅱ均含有醇羟基,均可发生酯化反应,故B正确;
C.Ⅰ和Ⅱ均含有酰胺基,均可发生水解反应,故C正确;
D.根据反应原理可知,乙烯可以发生类似反应生成环丁烯,故D正确;
故选:A。
A.碳碳双键中的一条键断裂、碳原子连接形成环状;
B.Ⅰ和Ⅱ均含有醇羟基等;
C.Ⅰ和Ⅱ均含有酰胺基;
D.根据反应原理可知,乙烯可以发生类似反应生成环丁烯。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关键是明确反应原理,熟练掌握官能团的结构、性质与转化,题目侧重考查学生分析能力、知识迁移运用能力。11.【答案】C
【解析】解:A.稻草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稀硫酸可以促进纤维素水解为葡萄糖,葡萄糖还原金属氧化物,同时稀硫酸提供酸性环境,做浸取剂,故A正确;
B.生物质做还原剂,使用生物质的优点是其来源广泛且可再生,故B正确;
C.“浸出”时,Mn、Co元素均被还原,Fe元素化合价不变,未被还原,故C错误;
D.“沉钴”后的上层清液是CoS的饱和溶液,CoS的浓度熵等于其Ksp(CoS),则c(Co2+)⋅c(S2−)=10−20.4,故D正确;
故选:C。
高锰钴矿含MnO2、Co3O12.【答案】C
【解析】解:A.根据化合价升降守恒、原子守恒以及电荷守恒可知,Ⅱ中发生的反应有MnO2+2I−+4H+=Mn2++I2+2H2O,2MnO4−+10I−+16H+=2Mn2++5I2+8H2O,故A正确;
B.Ⅱ中避光、加盖主要防止I−被O2氧化为I2,同时防止I2挥发,故B正确;
C.Ⅲ中消耗的Na2S2O3越多,说明Ⅱ中生成的I2越多,进一步说明Ⅰ中生成的MnO2多,或盛余的MnO4−多,若生成的MnO2多,则水样消耗氧化剂的量越大,水样的COD值高,或盛余的Mn13.【答案】D
【解析】解:A.放电时Na+向b极(正极)迁移,故A正确;
B.电池工作时,钠离子储存在b极,氯离子储存在a极,故电池可用于海水脱盐,故B正确;
C.a极为负极,电极反应式为Cu2O+2H2O+Cl−−2e−=Cu2(OH)3Cl+H+,故C正确;
D.若将14.【答案】A
【解析】解:A.由图可知,纵坐标为pH,横坐标为时间,原料中c(H+)越大,pH越小,反应速率越快,能够影响振幅和周期,故A错误;
B.根据原子守恒和化合价升降守恒可知,反应④的方程式为:3H2SO3+BrO3−=3SO42−+Br−+6H+,故B正确;
C.根据题意可知,反应①~④中,H+对SO32−的氧化起催化作用,故C正确;
D.利用pH响应变色材料,根据变色材料呈现的不同的颜色,可将pH振荡可视化,故D正确;
故选:A。15.【答案】B
【解析】解:A.根据分析可知,Ⅲ为[Ag(NH3)2]+的变化曲线,故A正确;
B.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D点时,溶液显碱性,又c(NH4+)+c(NH3⋅H2O)=0.1mol/L,则c(NH4+)−0.1<0,c(OH−)−c(H+)>0,故c(NH4+)−0.1<c(OH−)−c(H+),即:c(NH4+)−c(OH−)<0.1−c(H+),故B错误;
C.由图可知,D点时,[Ag(NH3)]+与Ag+浓度相等,此时NH3的浓度是10−3.24,根据Ag++NH3⇌[Ag(NH316.【答案】2;
SO42−;
温度升高,浸出速率增大,浸出率升高,温度过高时,NH3⋅H2O分解生成氨气逸出,且温度高时S2O82−会分解会,造成浸出率减小;
Zn+[Cu(NH3)4]2+=[Zn(NH3)4]2++Cu;
【解析】(1)手性碳原子是指连接了四个不同原子或原子团的碳原子。在酒石酸(H2A)的结构简式中,有两个手性碳原子,如图:,
故答案为:2;
(2)“氧化浸出”时,过二硫酸根离子(S2O82−)在氧化过程中被还原为硫酸根离子,
故答案为:SO42−;
(3)“氧化浸出”时,温度升高,浸出速率增大,浸出率升高,温度过高时,NH3⋅H2O分解生成氨气逸出,且温度高时S2O82−会分解会,造成浸出率减小,
故答案为:温度升高,浸出速率增大,浸出率升高,温度过高时,NH3⋅H2O分解生成氨气逸出,且温度高时S2O82−会分解会,造成浸出率减小;
(4)“除铜”步骤中,锌将铜从[Cu(NH3)4]2+中置换出来,离子方程式为:Zn+[Cu(NH3)4]2+=[Zn(NH3)4]2++Cu,
故答案为:Zn+[Cu(NH3)4]2+=[Zn(NH3)4]2++Cu;
(5)滤渣1有氢氧化铁和硫酸铅,用H2A和Na2A浸铅后过滤,滤渣2含Fe元素的沉淀,
故答案为:Fe;
(6)“浸铅”步骤中PbSO4(s)+A2−⇌PbA+SO42−,Na2A溶液中存在A2−+H2O⇌HA−+OH−17.【答案】用空气作氧化剂更绿色环保;防止甲基被氧化为羧基;
50;
溶解未反应的对甲基苯甲醛,便于产品分离;
H++OH−=H2O;+H+=;
【解析】(1)相比KMnO4作氧化剂,该制备反应的优点为用空气作氧化剂更绿色环保,防止甲基被氧化为羧基,
故答案为:用空气作氧化剂更绿色环保;防止甲基被氧化为羧基;
(2)峰面积比a:b:c:d=1:2:2:3,可知a代表醛基中H的吸收峰,面积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a:a′=2:1,说明有一半的对甲基苯甲醛被氧化,即反应2ℎ时,对甲基苯甲醛转化率约为50%,
故答案为:50;
(3)加入过量稀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对甲基苯甲酸钠进入水层,用乙酸乙酯洗涤,将未反应的对甲基苯甲醛溶解,与水层分离,
故答案为:溶解未反应的对甲基苯甲醛,便于产品分离;
(4)水溶液中含有过量的NaOH和生产的对甲基苯甲酸钠,加入盐酸,发生的离子方程式为:H++OH−=H2O,+H+=,
故答案为:H++OH−=H2O;+H+=;
(5)丙酮易挥发,需先冷冻,抽出装置内的空气,再恢复至室温,使溶剂丙酮中溶解的氧气挥发出来,故操作顺序为:①→②→③→①→④,重复几次可将氧气抽出;根据同位素示踪法的条件和结果可知,使用 18O2时的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不使用 18O2的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大2,说明目标产物中羧基O来源于醛基和 18O2,
故答案为:③;①;④; 18O2。
(1)KMnO4溶液能将苯环上的甲基、醛基氧化为羧基;
(2)18.【答案】<;
c−2a−3b;
500K时,平衡常数K<1.3×10−3,反应进行的程度很小,导致乙二醇的产率过低;
①Ⅰ;Ⅳ;
②BD;
③1.98;
【解析】(1)由表格数据可知,随温度升高,平衡常数减小,说明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即ΔH<0,
故答案为:<;
(2)CO(g)、H2(g)、HOCH2CH2OH(g)的燃烧热(ΔH)分别为−akJ⋅mol−1、−bkJ⋅mol−1、−ckJ⋅mol−1,则CO(g)+12O2(g)=CO2(g)ΔH1=−akJ⋅mol−1
①,H2(g)+12O2(g)=H2O(g)ΔH2=−bkJ⋅mol−1
②,HOCH2CH2OH(g)+52O2(g)=2CO2(g)+3H2O(g)ΔH3=−ckJ⋅mol−1
③,根据盖斯定律,①×2+②×3−③,可得,2CO(g)+3H2(g)=HOCH2CH2OH(g)ΔH=2ΔH1+3ΔH2−ΔH3=(c−2a−3b)kJ⋅mol−1,
故答案为:c−2a−3b;
(3)由表格数据可知,400K时,平衡常数K=1.3×10−3,500K时,平衡常数K<1.3×10−3,反应进行的程度很小,导致乙二醇的产率过低,
故答案为:500K时,平衡常数K<1.3×10−3,反应进行的程度很小,导致乙二醇的产率过低;
(4)①根据图示的曲线,随着反应的温度升高曲线Ⅰ的变化趋势为上升后逐渐平衡,此时说明DMO的转化率趋于恒定,故曲线Ⅰ为DMO的实际转化率曲线;A点选择性均为50%,随着反应的进行MG逐渐转化为乙二醇,已知曲线Ⅱ表示乙二醇的选择性,则曲线IV为MG的选择性,曲线Ⅲ为乙醇的选择性曲线,
故答案为:Ⅰ;Ⅳ;
②A.根据图中曲线Ⅰ变化趋势可知,降低温度,DMO的转化率降低,故A错误;
B.DMO转为MG的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增大压强,正向移动,DMO的转化率增大,故B正确;
C.减小初始的氢酯比导致体系中氢含量下降,DMG的含量增大,则DMO的转化率降低,故C错误;
D.A点时DMO的转化率为80%,升高温度后转化率持续上升说明A点时反应未平衡,延长原料和催化剂的反应时间可以促进反应的继续进行,增大DMO的转化率,故D正确;
故答案为:BD;
③由图可知,483K时,DMO的转化率为99%,设初始充入1mol DMO和52.4molH2,MG和乙醇的选择性都为2%,乙二醇的选择性为96%,则出口处n(乙醇)=1mol×99%×2%=0.0198molmol,n(DMO)=1mol×(1−99%)=0.01mol,则出口处n(乙醇)n(DMO)的值为0.0198mol0.01mol=1.98,
故答案为:1.98;
④设初始充入1mol DMO和52.4molH2,DMO的转化率为80%,反应的DMO的物质的量为0.8mol,MG和乙二醇的选择性为50%,则MG和乙二醇的物质的量都为0.8mol×50%=0.4mol,
DMO(g)+2H2(g)=MG(g)+CH3OH(g)
初始(mol)
1
52.4
0
0
转化(mol)
0.8
1.6
0.8
0.8
终了(mol)
0.2
50.8
0.8
0.8
MG(g)+2H2(g)⇌HOCH2CH2OH(g)+CH3OH(g)
初始(mol)
0.8
50.8
0
0.8
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电信资源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广西医生人文考试题库及答案
- 专科生政治考试题及答案
- 肝炎护理学考试题及答案
- 锅炉水气化验考试试题及答案
- 吕梁焊工实操考试题库及答案
- 绿色园区品牌价值构建-洞察与解读
- 感控试题及答案2025年
- 2025年信息系统监理师考试冲刺阶段试题及答案
- 国际海事赔偿责任限额新发展及对我国航运法律体系的多维影响与应对策略研究
- 第二讲国外教育评价的发展历程
- 教育学原理课后答案主编项贤明
- 建筑装饰施工技术-轻质隔墙工程施工课件(-)
- 语言领域核心经验《学前儿童语言学习与发展核心经验》
- 德国工业4.0与数字化制造课件
- 肉制品加工技术完整版ppt课件全套教程(最新)
-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 第5单元教材解读 PPT
- GB∕T 11032-2020 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
- 新进教职工试用期满考核登记表
- 我的爱人(央金)简谱图片格式-简谱
- 第三节人体运动的解剖学分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