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届新高考地理热点精准复习-青藏地区_第1页
2026届新高考地理热点精准复习-青藏地区_第2页
2026届新高考地理热点精准复习-青藏地区_第3页
2026届新高考地理热点精准复习-青藏地区_第4页
2026届新高考地理热点精准复习-青藏地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6届新高考地理热点精准复习青藏地区Qinghai-Tibetregion1.了解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地形与气候特征,主要的自然资源。2.运用图文资料分析青藏地区独特的地理环境。3.分析青藏地区河谷农业的自然条件与限制性因素。4.结合材料对三江源湿地的开发与保护进行分析与评价。目录COTENT1234位置与范围“世界屋脊”自然地理环境特征高寒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青藏地区为什么被称为“第三极”?“世界屋脊”青藏地区73°E-104°E26°N-38°N青藏地区范围80°E100°E40°N30°N青藏地区位于中国的西南部,横断山以西、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以南、喜马拉雅山以北地区。横断山脉昆仑山脉阿尔金山脉祁连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山地、高原为主;地势西北高、东南低;高原顶部山地相对高差不大,“远看是山、近看成川”位于地势第一阶梯,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被称为”世界屋脊”据图说出青藏地区的地形地势特征。高地形雪山连绵,冰川广布。(冰川地貌广布)青藏高原冰川分布示意图素材来源:星球研究所1.说明青藏地区年降水总量的时空分布特点,并从地形、气候角度分析原因。青藏高原地势东南低,西北高;东南部河谷地形利于夏季西南季风携带印度洋暖湿水汽深入,地形抬升,多降水。空间:东南多,西北少/东南向西北递减;时间:降水较少,季节分配不均,4-9月降水较多,10月-次年3月降水少;平顶碉房厚墙小窗2.结合图片,说出青藏高原的气候特点。冬寒夏凉,气温年较差小,光照充足;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太阳辐射强,降水较少,季节分配不均,由东南向西北递减;空气稀薄,大气干燥,风力强劲。思考:1.解释青藏高原气温年较差小、日较差大的原因。青藏高原气温年较差小海拔高,气温低;海拔高,空气稀薄,夏季大气保温作用弱,地面热量容易散失,气温低。青藏高原气温日较差大海拔高,空气稀薄,云层少,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小,升温快,气温高;夜晚,大气逆辐射弱,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近地面降温快,气温低。纬度较低,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大;海拔高,大气稀薄,透明度好,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小;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思考:3.青藏高原太阳能丰富的原因。日光城“拉萨”植被:①草原、荒漠广布自东南向西北变化:山地森林—高山草甸—高山草原—高山荒漠②垂直分异明显土壤:高山草甸土、冻土等;土层薄,肥力低,土壤贫瘠;植被与土壤高山冰雪带河湖:三江源地区是黄河、长江、澜沧江的发源地(“中华水塔”);其他主要有雅鲁藏布江、怒江、纳木错、青海湖等,多咸水湖。河湖青藏高原地势气候其他海拔高冰雪融水丰富东南部降水丰富地下水丰富中华水塔青藏高原为什么成为中华水塔?问题探究11972年:长江源头姜根迪如冰川2009年:长江源头姜根迪如冰川探究——中华水塔三江源告急全球变暖冰川逐年萎缩影响湖泊和湿地的水源补给湖泊、湿地面积不断缩小甚至干涸青藏高原全球变暖冰川退缩气候暖干湖泊面积萎缩河流径流减少冻土加速融化草场退化土地沙化水资源枯竭生态恶化从长远角度来看,全球气候变暖对“中华水塔”有何影响?问题探究1中华水塔危机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主要原因:①全球变暖

②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全球变暖植被破坏水资源过度利用危机显现中华水塔危机缓解森林面积锐减温室气体排放工矿活动农业活动城市建设调整能源结构、提供能源利用率;植树造林、增加温室气体吸收;加强国际合作等。合理规划产业活动、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退耕还林还草;生态移民等。中华水塔危机及解决措施思考:青藏地区人们饮食结构形成原因。糌粑手撕羊肉藏面耗牛干酥油茶由于地势高,高原大部分地区热量不足,谷物难以成熟,只宜放牧。高寒草场(低温、气压低、缺氧),藏南地区牧草繁茂;主要牲畜有牦牛、藏绵羊、臧山羊等。高原之舟牦牛藏绵羊藏山羊雅鲁藏布江谷地湟水谷地高寒牧场与河谷农业高寒牧场青海祁连青稞西藏南部的雅鲁藏布江谷地,青海省东部的湟水谷地是高原上的重要农业区。河谷农业:限制性因素——热量温暖温凉寒冷寒冻3000m4000m4500m5000m青稞、冬小麦青稞、春小麦青稞无湟水谷地河谷地区地势较低,气温较高,热量较丰富;光照强,日照时间长(有利于光合作用),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养分积累);地势平坦,土壤较肥沃,耕地集中;灌溉便利;气温较低,作物生长周期长;病虫害少区位条件

雅鲁藏布江、拉萨河和年楚河合称“一江两河”(图1),为西藏“三大粮仓”。“一江两河”河谷所产油菜籽籽粒大、品质优,单位面积产量比我国东部平原高一倍,除了青稞、小麦、油菜等传统作物外,近年来利用温室栽培和地膜保温,大力发展种植黄瓜、西红柿、火龙果、花卉、菌菇等经济作物,在雪域高原实现了蔬菜自给、瓜果飘香与东部平原相比,

“一江两河”河谷海拔高,气温低,作物生长周期长;大气稀薄,多晴天,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利于有机物积累;气候温凉干燥、紫外线强、昼夜温差大,病虫害少。1.“一江两河”河谷所产油菜籽比我国东部平原地区籽粒大、品质优、单产高,分析其自然原因。2.简析西藏粮仓集中分布在“一江两河”河谷地带的主要原因。一江两河”河谷地处藏南,纬度低、海拔低,热量条件较好,生长期较长;冬季不受寒潮影响,夏季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深入河谷,降水丰富,水热条件好;河谷沿岸土壤肥沃,耕地分布集中,灌溉水源充足。湟水谷地公路运输为主:青藏、川藏、新藏、滇藏公路铁路:兰青、青藏铁路(西宁——拉萨),南段格尔木——拉萨于2006年通车航空:有拉萨——北京、成都、西宁、广州等航线公路为主①主要困难技术方面——多年冻土;施工方面——气候寒冷,施工期短,高原缺氧,环境脆弱。②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及解决措施生态破坏:植被破坏,草地沙化;分断野生动物栖息地,生物多样性减少——尽量避开野生动物集中的地区,在一些地区设置动物通道。环境污染:水源——控制水污染;垃圾—集中至青海处理。交通运输川藏公路青藏公路青藏铁路

热融湖是因热融作用引起地表塌陷形成的凹坑集水而成。近年来,我国青藏高原上的热融湖发展迅速,在一些地区形成了繁星一样的“星宿海”,冬季湖泊冰面可见一串串甲烷气泡冻结在冰层中。有些热融湖也会出现停止生长现象,湖盆会被水生植物、泥炭和沉积物充填。图7示意青藏高原热融湖景观。分析青藏高原热融湖的发展对当地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10分)

热融湖是因热融作用引起地表塌陷形成的凹坑集水而成。近年来,我国青藏高原上的热融湖发展迅速,在一些地区形成了繁星一样的“星宿海”,冬季湖泊冰面可见一串串甲烷气泡冻结在冰层中。有些热融湖也会出现停止生长现象,湖盆会被水生植物、泥炭和沉积物充填。图7示意青藏高原热融湖景观。分析青藏高原热融湖的发展对当地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10分)水域面积增加,改变水循环和局地小气候;生物多样性增加,陆地和水生生态系统改变;改变地表微地貌形态和土壤结构;增加甲烷等温室气体排放;湖盆中的水生植物、泥炭和沉积物,有一定的固碳、储碳作用。主题探究——1.青藏高原隆起对当地的整体性影响资源概况资源丰富的原因主要分布区开发举例太阳能海拔高、大气稀薄、晴天多,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藏北高原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池地热能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强烈雅鲁藏布江谷地羊八井地热电站,我国最大的地热电站水能阶梯交界处落差大,高原东南部降水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