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附答案 (一)_第1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附答案 (一)_第2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附答案 (一)_第3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附答案 (一)_第4页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附答案 (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期中测试卷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44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6分)

对待困难,不同的人会表现出「6「如()不同的态度:弱

者面对困难,会感到jTnghuang(),甚至kongju(),

在它面前paihuai()不前;强者面对困难,不会qmgyi

()放弃,也不会因此有丝毫dange(),而是迎难

而上,最终成为强者。

二、根据要求选择正确的答案。(14分)

I.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蜜俅(xiAn)则虫子(pGo)

B.栖息(ql)白云啰(guAn)

C.敦•厚(dUn)娱•乐场(yii)

D.狗吠*(f6i)追悼♦会(dAo)

2.下列句中“典”的意思为本义的一项是()

qijt>注:上下结构,上部为“册”字,意

L,为竹简;下部是一双手。

A.旗袍,典雅端庄,展现了东方女性之美。

B.2021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施行。

C.你知道关于寒食节的典*故吗?

D.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在

首都北京举行典*礼。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这是他最珍爱的传家宝,不到万•不•得•已•,是不肯轻易变卖的。

B.妈妈把厨房打扫得干干净净,万•象•更•新•。

C.爸爸是个工程师,他在工作上总是精•益•求•精•。

D.他的练习本丢了,他翻•箱•倒•柜•找了半天也没有找到。

4.下列句中加点的关联词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在腊八这天,家家不•仅•要熬腊八粥,还要泡腊八蒜。

B.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C.小镇上的人们因•为•看到了失踪的两个孩子回来了,所•以•高兴

得忘乎所以。

D.如•果•我不把鱼汤喝下去,小战士们就•不会喝。

5.下列诗句描写的事物没有被赋予人的志向或品格的是()

A.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B.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C.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D.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6.下面的说法与相关著作中的情节相符的是()

A.小男孩尼尔斯变成小狐仙后,身体变得很小很小,还具备了

飞行的本领。

B.鲁滨逊救下了逃跑的野人,并给他取名“星期五工

C.汤姆和哈克勇敢地在法庭上指出醉鬼彼得是杀害医生的凶

手。

D.鲁滨逊在荒岛上度过了三十年后才回到英国。

7.下列短语依次填入语段中的横线上最恰当的一项是()

没有理想的人,他的生活如同,冷冷清清,没有活力。

没有理想的人,他的生活如同,颠颠簸簸,没有方向C没

有理想的人,他的生活如同,昏昏暗暗,没有光明。

①漫漫的黑夜②无舵的航船

③可怕的迷宫④荒凉的戈壁

A.①③④B.④③②

C.④②①D.①②④

三、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8分)

1.根据句子表达的意思,尝试填写表示“哭”的同义词。(3分)

素不相识的人们前来为烈士送行。望着烈士的遗像,一位年

长的大妈掩面,一位男青年低头,

一位年轻的姑娘伏在妈妈的肩膀上o此时,

烈士的亲人已经失声痛哭。

2.小:这个房间还没有巴掌大,怎么住得下三个人呢?(注意加点

部分,从下面字词中选择一个,仿写句子X2分)

饿瘦累高喜欢盼望

3.妈妈的命令,看羊还不够资格的八儿,难道还能设什么法来反

抗吗?(改为陈述句)(1分)

4.我感觉到周围的光线渐渐暗下去,渐渐地凉下去沉郁下去。(仿

写心情不好时对身边事物的感受)(2分)

四、日积月累。(8分)

1.富有哲理的语句时时激励着我们:“莫道君行早,”

告诫我们“山外有山,人外有人”;“读书须用意,”

告诉我们读书需要用心才能文采出众。

2.传统节日有不同的习俗,表达着人们不同的企盼和情感。"_

,轻烟散入五侯家”描绘了节的

习俗;“河汉清且浅,o,

脉脉不得语''表达了诗人对牛郎织女相隔一水无法交流的慨叹;

王建笔下的“,不知秋思落谁家''表现

了诗人在节望月怀远的情思。

五、填空。(8分)

1.《北京的春节》的作者是,本文按顺序介

绍了老北京春节的风俗。

2.《匆匆》是朱自清先生写的一篇(体裁),他告诉我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让我想起

《长歌行》中劝告人们珍惜时间的名句:

I

3.生命是什么?生命就是像张思德那样;生命

就是像李大钊那样:生命就是像

(人名)那样“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在神圣的语文殿堂里,我深深地领悟到生命的真谛。

第二部分阅读与欣赏(26分)

六、对比阅读。(14分)

【文段一】这段时光不好挨。我踏着一块块方砖跳,跳房子,

等母亲回来。我看着天看着云彩走,等母亲回来,焦急又兴奋c我

蹲在院子的地上,用树枝拨弄着一个蚁穴,爬着去找更多的蚁穴。

院子里就我一个孩子,没人跟我玩。我坐在草丛里翻看一本画报,

那是一本看了多少回的电影画报。那上面有一群比我大的女孩子,

一个个都非常漂亮。我坐在草丛里看她们,想象她们的家,想象她

们此刻在干什么,想象她们的兄弟姐妹和她们的父母,想象她们的

声音。去年的荒草丛里又有了绿色,院子很大,空空落落。

(节选自《那个星期天》)

【文段二】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那天我又独

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喇喇啦啦”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

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上现

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她高兴得

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节选自《秋天的怀念》,有删改)

1.文段一中描写了‘'我''做的四件事情,请补充下图I。(6分)

2.下列对“空空落落”一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是“我”那时失落心境的一种体现c

B.写出了“我”等待母亲买菜回来时内心的状态。

C.这是对院子的环境描写,仅仅写出了院子的冷清。

3.对比两个文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文段一描写“我”盼着母亲能带“我”出去走走;文段二描写母

亲盼着“我''能跟她出去走走。

B.都通过具体的事例表达了人物一种真实的情感。

C.文段一主要通过动作的描写和内心的刻画表达情感,而文段

二主要通过语言、动作、神态描写表达情感。

D.都描写了人物心情的变化,文段一中“我”的心情由焦急转为

兴奋,文段二中母亲的心情由不安转为欣喜。

4.文段一的画线句子描写了“我”看电影画报时展开的想象,文段二

中,母亲因“我”答应她可以外出走走而欣喜不已,请根据文段

一的句式补充下面的句子。(4分)

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想象儿子来到北海公

园闭目凝神的样子,想象,

想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课外阅读。(12分)

雕像

一位致富不忘家乡的农民企业家出资修了一座跨河大桥。

大桥竣工后,企业家找到一位颇有名气的雕塑家,请他塑一尊

人物石雕立在桥边。

企业家说:照片我没有,但请您听听这个故事——

20年前一个夏日的傍晚,山洪暴发,天昏地暗。一个放学归

来的少年躲在河边一棵孤柳下浑身湿透,惊恐地盯着面前咆哮的河

水。突然,少年听到一声声呼唤:“狗子——狗子——

少年隐约看见河对岸母亲顶着一块塑料布艰难地走来了,可河

上的小木桥早被洪水冲走了。母亲也看见了儿子,来不及挽起裤腿

便踏进湍急的河里。突然,一股更猛的洪水奔涌过来,母亲一闪不

见了。少年急了,跟着洪水往下游跑。

良久,母亲又被洪水托了起来。

“娘!娘——”少年哭喊道。

母亲被浪头彳欣起的片亥山用了最大的声音喊:“狗子……饭在

锅里热着……有20块钱在床上的棉被里‘‘母亲话音未落

就被洪水卷走了C

后来少年辍学了。少年用母亲积攒下的分分角角到镇上做生

意,一直到今天C

企业家讲到这里,声音有些哽咽了,他说:“您知道,那少年

是我,我要给母亲塑一尊雕像。”

那一夜雕塑家失眠了,那位母亲被洪水卷走的场景总浮现在他

眼前。雕塑家开始了自己雕塑生涯中最重要的一个作品的创作。雕

像揭幕的那一天,当这位农民企业家亲手掀起雕像上的红绸时,他

惊呆了,久久不语——风雨中,一位头发凌乱的母亲顶着一块塑料

布,佝偻着腰,神情焦急地呼唤着……母亲的背后,映衬着彩虹一

拄的冷河大桥。

企业家紧紧抓着雕塑家的手:“谢谢您!谢谢您!”企业家的声

音颤动着,眼睛里闪着泪光。随后他说:“工钱多少?您说个价!”

雕塑家轻轻推开企业家的手,郑重地问:“你说呢?”

1.解释词语中加点的字。(4分)

(1)颇*有名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山洪暴*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想想这尊雕像表现出了怎样的深刻含

义。(2分)

3.读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说说雕塑家想表达什么意思。(3分)

4.请你简要评价文中的三个人物。(3分)

企业家:

雕塑家:

母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表达与交流(30分)

八、主题交流。(5分)

流逝的一天(24小时)

I.右图是六(2)班张林同学“流逝的一天”

统计图。一大中,他所用时间最多

的是,约占总时间的五分

之二;所用时间约占总时

间的四分之一;所用时间

按时间从多到少排第四位;所用时间最少。(2分)

2.请你为自己设计一幅时间分配图,并写写自己的感想。(3分)

九、习作展示。(25分)

亲爱的同学们,在你们的成长历程中,一定懂得了许多吧:懂

得了努力学习,懂得了孝敬父母,懂得了尊重他人,懂得了珍惜时

间……请以“我懂得了”为题,写下自己的成长故事和感悟。

要求:叙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