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政治1.2哲学的基本问题课件_第1页
高一政治1.2哲学的基本问题课件_第2页
高一政治1.2哲学的基本问题课件_第3页
高一政治1.2哲学的基本问题课件_第4页
高一政治1.2哲学的基本问题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课时代精神的精华(哲学概论)哲学第一单元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第二单元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第三单元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第二课探究世界的本质(辩证唯物论)第三课把握世界的规律(唯物辩证法)第四课探索认识的奥秘(认识论)第五课寻觅社会的真谛(社会历史观)第六课实现人生的价值(人生价值观)第七课继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忘本来)第八课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有益成果(吸收外来)第九课面向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面向未来)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文化理论基础拓展和应用必修4《哲学与文化》知识结构第一单元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第一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哲学概论)哲学是什么?哲学研究什么?科学的哲学!1.1追求智慧的学问

1.2哲学的基本问题1.3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1.2哲学的基本问题第一单元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第一课

时代精神的精华(哲学概论)一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二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自主学习】自主学习P8-11

的内容,完成下列问题并勾画标注。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

P8-12.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的内容是什么?

P8-13.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P9-1\2

4.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分歧围绕什么问题展开?P10-15.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P10-2及

相关链接26.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P10-3及

相关链接31.思维和存在的含义(补充)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属于主观范畴。

如:价值观、自然观生态观、理论体系、计划、目标、策略、方针政策、精神等。客观存在的事物,属于客观范畴。

如:宇宙、山川河流、花草鱼虫、生物、家园、国情、时代、病情、学情、实际等。思维(意识)存在(物质)一、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请判断哪些属于思维(意识)或存在(物质)?政治老师雁荡山游玩攻略生产力、生产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雁荡山景区声音、阳光、空气存在(物质)思维(意识)政治课本学习计划马克思主义

甲流病毒伯温高中卡尔.马克思政治思想一、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注意:1.“思维”和“存在”相搭配,“意识”和“物质”相搭配,不要混淆使用。2.“物质和意识的关系”不同于“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包括两方面:1.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2.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思维和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包括两个方面:1.存在决定思维,2.思维反作用于存在。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存在决定思维思维决定存在唯物主义唯心主义(谁为第一性/本原)2.哲学的基本问题荀子: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慧能: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王充:人病则忧惧,忧惧则鬼出。贝克莱:存在就是被感知。王夫之:气者,理之依也。范缜: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王阳明: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笛卡尔:我思故我在。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唯物主义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唯心主义P8-1第一个方面的内容一、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思维能认识存在思维不能认识存在能:可知论不能:不可知论(有无同一性)2.哲学的基本问题休谟:我们永不能由知觉的存在或其任何性质,形成关于对象的存在的任何结论。荀子:可以知,人之性也;凡以知,物之理也。康德:人不仅不能感知和证明物质实体的存在,也不能感知和证明精神实体(包括上帝)的存在。庄子:子非鱼,安知鱼之乐?马克思:世界上只有尚未被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不可知论可知论不可知论不可知论可知论第二个方面的内容P8-1一、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思维和存在有无同一性存在决定思维思维决定存在思维能认识存在思维不能认识存在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可知论不可知论(谁为第一性)(有无同一性)(根本的、最重要)(从属)2.哲学的基本问题注意:唯物主义≠可知论、唯心主义≠不可知论两个方面内容P8-1一、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3.哲学基本问题不同的理论表达中国古代哲学家代表观点:五行说:金木水火土阴阳说: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特点:主要探讨天与人、行与神、知与行、心与物等关系问题。西方古代哲学家代表观点:赫拉克利特:火是万物的本原。特点:主要关注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内容。西方近代哲学家代表观点:黑格尔:发展是否定之否定的思想。特点:研究的侧重点转向了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内容。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哲学。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哲学家表达哲学基本问题的概念和方式不尽相同。一、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P8-2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对生活)学情实际和教学计划学习实际和学习计划病情实际和用药处方企业实际和经营策略P9-1二、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贯穿哲学发展的始终,是一切哲学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对哲学)主张思维是本原的唯心主义阵营主张存在是本原的唯物主义阵营3.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构成构成二、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P9-2P9-2唯心主义与唯物主义的矛盾唯物主义唯心主义根本分歧:根本观点:根本观点:围绕物质与意识谁是本原的问题展开的。物质是本原,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先有意识后有物质,意识决定物质。不存在第三个基本派别,二元论最终滑向唯心主义。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P10-12.唯物主义观点及其基本形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是本原、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又意识,物质决定意识。唯物主义古代朴素近代形而上学辩证历史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P10-2及

相关链接2形态基本观点合理性局限性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认为金、木、水、火、土、气等具体形态是世界本原。否认神创论,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正确的。只是一种猜测,没有科学根据。把物质和物质具体形态等同起来。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在总结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性。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哲)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具有能动性。正确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它是现时代的思想智慧,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伟大思想武器。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2.唯物主义观点及其基本形态P10-2及

相关链接2学以致用:请判断下列观点分别属于唯物主义的哪种基本形态。1.水是万物的始基。2.原子是世界的本原。3.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作用。4.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5.自然界由数目无穷性质不同的异质元素构成。6.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7.宇宙是一团永恒的活火,在一定的方寸上燃烧,在一定的方寸上熄灭。8.气者,理之依也。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3.唯心主义观点及其基本形态◎唯心主义认为:意识是本原、物质依赖于意识,不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是意识决定物质。唯心主义主观唯心客观唯心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孔子理生万物,理主动静——朱熹“绝对精神”产生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黑格尔世界是理念的影子——柏拉图关键词:理、理念、绝对精神、道、命、神……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心外无物;——王阳明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贝克莱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南宋)陆九渊万物皆备于我——(战国)孟子关键词:我、吾、心、感知、经验、观念……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P10-3及

相关链接3基本形态观点常见基本观点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本原的东西。认为客观事务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康德:(人的)理性为自然界立法。费希特:世界是自我创造的非我。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叔本华:万物是我们的表象。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盘古开天辟地、上帝创世纪。柏拉图:理念论。黑格尔:绝对观念论。老子:道生一,一生二,

二生三,三生万物。朱熹:理在事先。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3.唯心主义观点及其基本形态P10-3及

相关链接31.(战国)孔子:畏天命,无所祷也死生有命,富贵在天。2.

(法)笛卡尔:我思,故我在。3.(古希腊)柏拉图:认为现实世界是由“理念世界”创造的,理念是世界的本原,现实世界是理念的“影子”。4.(战国)孟子:万物皆备于我。5.(英)贝克莱:“存在即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6.(春秋战国)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7.(明)的王阳明:“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心外无物”。8.(南宋)陆九渊: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9.(南宋)朱熹:理生万物,理主动静,未有此气,先有此理。10.(德)黑格尔:“绝对精神”产生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学以致用:请判断下列观点分别属于唯物主义的哪种基本形态。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先解释世界的本原是什么?唯物主义唯心主义再解释世界的状态是怎么样?辩证法形而上学联系、发展、全面孤立、静止、片面基本派别分歧分歧从属辩证法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用片面的观点看问题4.哲学中的两个对子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P11-1辩证法和形而上学辩证法联系的观点城门失火,殃及池鱼唇亡齿寒前因后果……发展的观点士别三日,刮目相待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长江后浪推前浪……全面的观点一分为二人无完人福祸相依……形而上学孤立的观点竭泽而渔断章取义杀鸡取卵……静止的观点刻舟求剑墨守成规因循守旧……片面的观点以偏概全一刀切偏听偏信……凡是唯物主义都是正确的,凡是唯心主义都是无用的!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和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都有各自的局限性,不能笼统地说唯物主义就都是正确的、科学的。

唯心主义虽然华而不实,但它的长期存在及其与唯物主义的长期斗争,在客观上推动了哲学的历史发展,对人们认识的发展或多或少有着借鉴意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没有绝对的对错,在人生的不同境遇之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