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选 有机化学基础 醛 教学设计_第1页
高中化学选 有机化学基础 醛 教学设计_第2页
高中化学选 有机化学基础 醛 教学设计_第3页
高中化学选 有机化学基础 醛 教学设计_第4页
高中化学选 有机化学基础 醛 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

3.2醛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醛是有机化合物中一类重要的衍生物.由于醛基很活泼,在化学反应中易受

进攻,醛可以发生多种化学反应,在有机合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中学化学中

所介绍的含氧衍生物中,醛是其相互转变的中心环节

(醇醛卫!粉酸),也是后面学习糖类知识的基础.

教材在简单介绍了乙醛的分子结构和物理性质之后,从结构引出乙醛的两个

重要化学反应:乙醛的加成反应和乙醛的氧化反应.通过乙醛与氢气的加成反应,

把乙醛与乙醇联系起来,并结合乙醛的加氢还原,从有机化学反应的特点出发,

定义还原反应;通过乙醛的氧化反应,又把乙醛和乙酸联系起来,同时结合乙醛

的氧化,给出了有机化学反应中的氧化反应定义.从而使学生在无机化学中所学

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在这里得到扩展和延伸.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记住乙醛的结构及乙醛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2)能说出醛类和甲醛的性质和用途。

(3)熟悉银氨溶液的配制方法。

2.能力目标:

通过实验来学习乙醛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培养实验能力,树立环保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醛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难点:醛的氧化反应

四、学情分析

我们在必修二中曾经学习过葡萄糖的银镜反应以及与新制氢氧化铜溶液的

反应,可以从中引入对乙醛知识的学习。

五、教学方法

1.实验法:通过实验学习性质。

2.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3.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一情境导入、展示目标一合

作探究、精讲点拨一反思总结、当堂检测一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六、课前准备

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实验,完成学案填写

2.教师的教学准备:准备实验仪器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前面学习了乙醇的知识,乙醇在加热和Cu做催化剂的条件下,氧化成什么

物质呢?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学生活动]回忆,思考,回答并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

2漏混。H+6空JCHjCHO+2%0

醛是重要的一类化合物,引发室内污染的罪魁祸首一甲醛及乙醛都是重要的

醛,今天我们将学习醛的结构与性质。引入新课。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探究h乙醛的物理性质

乙醛是怎样的一种物质呢?下面我们具体地来认识一下。学生观察模型,展

示一瓶纯净的乙醛溶液,打开瓶盖,观察乙醛溶液的色、态及嗅一下气味。

[学生活动]观察、闻气味,说出一些物理性质。如无色、有刺激性气味。

[讲]乙醛分子结构中含有两类不同位置的氢原子,因此在核磁共振氢谱中

有两组峰,峰的面积与氢原子数成正比。因此峰面积较大或峰高较高的是甲基氢

原子,反之,是醛基上的氢原子。

[指导阅读]乙醛的物理性质,引导学生将分子量、沸点、溶解性与丙烷和

乙醇进行比较。

[过渡]从结构上分析可知,乙醛分子中含有官能团一CHO,它对乙醛的

化学性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试推测乙醛应有哪些化学性质?

[讲]烯姓和醛都有不饱和双键,能发生加成反应,这是两者的共性。但是,

C=O双键和C二C双键结构不同,产生的加成反应也不一样。因此,能跟烯煌起

加成反应的试剂(如滨),一般不跟醛发生加成反应。

探究2:氧化反应

[讲]乙醛易被氧化,如在一定温度和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乙醛能被空气

中的氧气氧化成乙酸,工业上就是利用这个反应制取乙酸。在点燃的条件下,乙

醛能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

2cH3cH0+502必>4CQ+4H2O

催化氧化:2CH3CHO+3O2—>2CH3COOH

[讲]乙醛不仅能被氧气氧化,还能被弱氧化剂氧化。

[学生活动]分组完成实验3-5:在洁净的试管里加入1mL2%的AgNCh溶

液,然后一边摇动试管,一边逐滴滴入2%的稀氨水,至最初产生的沉淀恰好溶

解为止(此时得到的溶液叫做银氨溶液)。再滴入3滴乙醛,振荡后把试管放在热

水中温热。

[投影]

总结:由于生成的银附着在试管壁上,形成银镜,所以这个反应又叫做银镜

反应。反应最终生成物可巧记为:乙醛和银氨,生成某酸钱,还有水、银、氨,

系数一、二、三。

实验注意事项:1,试管内壁应洁净。

2.必须用水浴加热,不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

3.加热时不能振荡试管和摇动试管。

4.配制银氨溶液时,氨水不能过量(防止生成易爆物质)。

实验现象:反应生成的银附着在试管壁上形成光亮的银镜。

[讲]做木实验要注意:配制银氨溶液时,应防止加入过量的氨水,而且随

配随用,不可久置。此外,另一种弱氧化剂即新制的CU(OH)2也能使乙醛氧化。

②乙醛被另一弱氧化剂——新制的Cu(OH)2氧化

学生实验:完成实验3-6:在试管里加入10%的NaOH的溶液2mL,滴入2%

的C〃SO4溶液4〜6滴,振荡后加入乙醛溶液0.5mL加热到沸腾,观察现象。

[投影]

10%NaOH

CH3CHO+2CU(OH)2-------J-CH3COOH十Cu2O;+2H2。

实验现象:溶液由蓝色逐渐变成棕黄色,最后变成红色沉淀。

[讲]乙醛与新制氢氧化铜的反应实验中,涉及的主要化学反就是

[投影]Cu"+2OH-=Cu(OH£J

CH3CHO+2cM(OH)2CH3coOH+Cu2OJ+2H2O

[讲]实聆中看到的沉淀是氧化亚铜,由乙酹与氢氧化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可知,乙醛被氢氧化铜氧化。实验中的CU(0H)2必须是新制的,制取氢氧化

铜,是在NaOH的溶液中滴入少量CuSCU溶液,NaOH是明显过量的。乙醛与

新制氢氧化铜的反应,可用于在实验里的检验醛基的存在,在医疗上检测尿糖。

[问]分析上述两个实验的共同点是什么?说明乙醛有什么性质?如何检验

醛基?

[讲]乙醛能被弱氧化剂氧化,有还原性,是还原剂。可用银氨溶液或新制

的氢氧化铜检验醛基的存在。此两个反应需要在碱性条件下进行。

[讲]乙醛能被银氨溶液、新制氢氧化铜这样的弱氧化剂氧化,由此可知乙

醛的还原性是很强的,易被酸性高锦酸钾溶液、溟水等氧化剂氧化,高镒酸钾、

溟水因被还原而使溶液褪色。

醛类的主要性质:

[讲]醛类分子中都含有醛基官能团,它对醛类物质的主要化学性质起决定

作用。推测出醛类物质可能能和H2发生加成反应,与银氨溶液及新制的

Cu(OH)2反应。

[联想启发]如果醛类物质有这些化学性质,则体现了醛基有什么性质?

[总结]指导学生对这节的知识进行总结,归纳。如:醇、醛、酸之间的转

化关系如何?

氧化氧化

醇亏衰醛一>酸

还原

(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教师组织学生反思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进行当堂检测。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并对所学内容进行简单的反馈纠正。(课

堂实录)

(五)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九、板书设计

一、醛的结构和物理性质

二、醛的化学性质:

1.氧化反应

2.还原反应

十、教学反思

教与学有机结合而对立统一。良好的教学设想,必须通过教学实践来体现,

教师必须善于驾驭教法,指导学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以达成教学目标,从而使学生愉快地、顺利地、认真地、科学地接受知识。通过

本节课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学会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