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花非洲菊设施栽培技术规程 编制说明_第1页
切花非洲菊设施栽培技术规程 编制说明_第2页
切花非洲菊设施栽培技术规程 编制说明_第3页
切花非洲菊设施栽培技术规程 编制说明_第4页
切花非洲菊设施栽培技术规程 编制说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切花非洲菊设施栽培技术规程》(R征求意见稿 £送审稿 £报批稿)编制说明2025年5月15日《切花非洲菊设施栽培技术规程》江西省地方标准编制说明编制的目的和意义非洲菊(Gerberajamesonii)又名扶郎花、太阳花,是菊科非洲菊属多年生常绿草本,花色多、保鲜期长,在婚庆、节庆和商业花篮中用量极大,是世界五大切花之一。因其种植适应性强而广种植者欢迎,成为了很多地区发展鲜切花产业的“入门”级种类,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非洲菊原产南非东北部,性喜温暖、阳光充足和空气流通环境。生长适温为15-25℃,低于6℃高于35℃则生长缓慢。较耐寒忌闷热和雨水冲刷,需保护地栽培。随着花卉消费观念的更新,鲜切花市场日益繁荣,非洲菊作为鲜切花的骨架花卉已供不应求。江西省从本世纪初开始引进栽培非洲菊,是我省栽培面积最大的鲜切花,也是乡村振兴产业中独具特色的美丽富民产业。虽然近年来发展迅速,但产量和质量一直不能满足本地市场需求,产品大部分由广州、昆明供应。究其原因是栽植面积偏少、种植技术水平低、市场行情波动大等,缺乏专业化、规模化种植大户。花卉发达国家一直非常重视质量标准化的构建。荷兰作为世界花卉强国,生产出口的花卉产品是世界花卉生产和交易的中心,其质量标准体系的构建比较全面,是当今世界上花卉质量标准评价最全面的国家。标准与检测体系是完善我国花卉标准化管理体系的基础。近20年来,我国发布非洲菊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包括《非洲菊切花种苗等级规格》(NY/T1592-2008)和《鲜切花拍卖产品质量等级第3部分:非洲菊》(SB/T11098.3-2014)等,有关切花非洲菊栽培的标准有8项:南京市《切花非洲菊棚式栽培周年供花生产技术规程》(DB3201/T046-2004)、江苏省连云港市《切花非洲菊日光温室栽培技术规程》(DB3207/T027-2004)、河北省《切花非洲菊生产技术规程》(DB13/T857-2007)、辽宁省《切花非洲菊生产技术规程》(DB21/T1926-2011)、福建省《切花非洲菊设施栽培技术规范》(DB35/T1549-2015)、安徽省《非洲菊设施栽培技术规程》(DB34/T1673-2012)、湖北省《切花非洲菊设施生产栽培技术规程》(DB42/T2026—2023)、云南省《切花非洲菊无土栽培技术规程》(DB53/T1080-2022)。这些标准均为地方标准,主要涉及非洲菊育苗基质、土壤处理、定植、苗期管理、花期管理、切花采收、常见病虫害及其防治、切花的采收及分级包装等技术要求,针对江西土壤和气候条件的设施栽培并未涉及。项目组自2019年以来依托江西省花卉产业技术体系,调研了省内设施切花的生产情况,并在赣州市蔬菜花卉研究所龙华科研基地和合作花卉企业--石城县彩辉花艺有限公司先后对非洲菊设施栽培的栽培设施条件、定植、田间管理等技术开展了相关研究,结合研究结果起草了《切花非洲菊设施培技术规程》,旨在解决江西省内非洲菊切花栽培生产中切花品质不高、技术标准化程度低的问题,通过技术的推广运用提高非洲菊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对规范切花非洲菊设施栽培生产,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引领切花非洲菊栽培生产向规模化及标准化方向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同时作为美丽江西富民产业发展,对加快我省乡村振兴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新质生产力有重要的意义。任务来源及编制原则和依据1、任务来源根据《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下达2024年第十一批江西省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赣市监标〔2024〕22号)文件要求,在江西省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项目编号:JXARS-17)项目的支持下,由赣州市蔬菜花卉研究所牵头开展切花非洲菊设施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示范工作。2、起草单位赣州市蔬菜花卉研究所、石城县彩辉花艺有限公司、江西农业大学、江西省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3、主要起草人及其分工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由参与此标准相关试验与科技推广的研究人员组成,具体分工详见表1。

表1标准起草人分工表起草组成员单位职(务)称分工罗素梅赣州市蔬菜花卉研究所高级农艺师起草组技术负责人范方喜赣州市蔬菜花卉研究所农艺师田间调查及技术总结郭崇炎赣州市蔬菜花卉研究所农艺师田间试验、技术总结陈标焕石城县彩辉花艺有限公司总经理试验示范、技术总结陈远华赣州市蔬菜花卉研究所高级农艺师田间试验温扬修石城县农业农村局农艺师试验示范蔡军火江西农业大学教授技术指导、条款修订周勇辉赣州市蔬菜花卉研究所高级农艺师田间试验陈碧露赣州市蔬菜花卉研究所农艺师田间试验宋小民江西省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研究员技术指导、条款修订孔春联石城县农业农村局农艺师试验示范王粤赣州市蔬菜花卉研究所助理农艺师田间试验阳雅荧赣州市蔬菜花卉研究所助理农艺师田间试验蔡继鸿赣州市蔬菜花卉研究所农艺师田间试验蔡磊赣州市蔬菜花卉研究所高级农艺师田间试验刘淑媛赣州市蔬菜花卉研究所农艺师田间试验4、编制原则和依据规范性原则:本标准编制遵循国家现有的农业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严格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给出的规则起草。科学性原则:本标准采用的技术措施来源于实践和试验研究,并在生产中验证、完善,是科研成果和田间生产的有效统一。编制技术措施的相关量化指标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实用性原则:本标准重点针对江西土壤气候条件,利用简单设施生产高品质非洲菊切花。编制过程1、前期研究工作2019年项目组依托省花卉产业技术体系项目(项目编号:JXARS-17)支持,对全省鲜切花产业进行调研,发现江西省从本世纪初开始引进栽培非洲菊,是我省栽培面积最大的鲜切花,也是乡村振兴产业中独具特色的美丽富民产业。但是产业上叶存在品种选择不合理、种植方式不科学、水肥管理粗放等问题而导致切花品质不高。2019年到2021年项目组丛云南先后引进21个品种,重点以产花量大、花梗紧实挺拔为目标,筛选出6个综合评价优秀品种用于我省切花生产。并针对定植时间、定植密度、水肥管理等试验系统的研究切花非洲菊的栽培。通过研究总结出适合江西冬春低温寡照条件的设施栽培技术。2022年-2024年该技术在石城县、信丰县等多个切花非洲菊基地推广运用,效果显著且稳定可靠,可操作性强,适用于江西省切花非洲菊设施栽培,可显著提高优质切花产量。2、成立标准制定小组为做好《切花非洲菊设施栽培技术规程》标准的制定工作,我们成立了标准起草工作小组,并多次召开标准研讨会议,确定了标准制定原则,确定了标准名称《切花非洲菊设施栽培技术规程》及其范围,拟定了标准制定思路,就技术规程的主要内容进行了深入、广泛、细致的讨论,并对标准工作安排及计划进度等逐一进行了细化,确保标准制定各项工作按计划逐步实施。3、编制标准草稿2024年6-8月,标准制定小组在前期试验示范研究的基础上,又查阅了大量相关文献资料,完成了标准草稿和项目建议书,并提交至主管单位江西省农业农村厅;2024年9月江西省农业农村厅向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报送2024年第五批江西省农业地方标准计划项目;2024年12月通过了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组织的立项答辩并获得立项。4、编制征求意见稿标准获得立项后,标准制定小组继续在石城县开展相关技术的试验示范,并多次深入全省非洲菊切花生产企业调研,并与相关科研单位、行业主管部门、专业技术人员、种植大户进行沟通、交流,虚心听取意见不断对标准草稿进行修改完善,于2025年5月完成标准征求意见稿及编制说明编写。主要条款的编制说明第一章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切花非洲菊(Gerberajamesonii)设施栽培的术语与定义、条件要求、种植前准备、定植、田间管理、采收、采后处理和档案管理。本文件适用于江西省切花非洲菊设施栽培。第二章规范性引用文件本章列出具体引用标准。第三章术语和定义本章规定了根颈部、功能叶、寡照季节等专业术语。第四章条件要求本章规定了切花非洲菊设施栽培的条件要求,主要包括地块选择、品种、设施要求等。第五章种植前准备本章规定了种植签的准备工作要求,包括土壤消毒、施基肥、整地作畦、种苗等相关要求。定植本章规定了定植时间、密度、方法等。田间管理本章规定了幼苗期和花期的田间管理的关键要求,主要包括温湿度与光照控制、水肥管理、叶与花蕾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第八章采收本章规定了采收标准、采收时间、采收方法。第八章采后处理本章规定了采后花的处理和棚内清洁等要求。第九章档案管理本章规定了田间生产档案管理要求。重大意见分歧的处理本标准编制过程中,未产生重大意见分歧。与有关现行法律、法规和强制性行业标准的关系本标准制定的原则严格遵循国家有关产业政策,符合国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并具有一致性。作为推荐性或强制性标准建议及其理由本标准具有技术的创新性、先进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易于掌握,符合生产实际需要,建议作为推荐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