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考化学二轮复习压轴题:物质的检验鉴别除杂提纯(解析版)_第1页
2025年中考化学二轮复习压轴题:物质的检验鉴别除杂提纯(解析版)_第2页
2025年中考化学二轮复习压轴题:物质的检验鉴别除杂提纯(解析版)_第3页
2025年中考化学二轮复习压轴题:物质的检验鉴别除杂提纯(解析版)_第4页
2025年中考化学二轮复习压轴题:物质的检验鉴别除杂提纯(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压轴题04物质的检验、鉴别、分离、除杂、提纯

解题知识必备

1.物质的检验方法:

(1)物理方法:

①根据颜色:含有CW+的溶液呈现蓝色,含有Fe2+的溶液呈现浅绿色,含有Fe3+的溶液呈现黄色

②根据气味: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SCh、HC1、NH3

③根据溶解时温度的变化:NaOH溶于水放热、NH4NO3溶于水吸热、NaCl溶于水无明显吸放热

④根据溶解性差异:难溶(如:CaCOs、Mn02)>能溶

(2)化学方法

①利用指示剂(紫色石蕊和无色酚醐)

②加入其他试剂观察现象(气体、沉淀)

一般思路:取样、加入试剂、观察现象、得出结论

2.常见气体的检验

氧气(。2):将带火星木条深入瓶中复燃

氢气(H2):点燃,罩一个干冷的烧杯出现蓝色火焰,有水珠生成

二氧化碳(CO2):加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一氧化碳(CO):点燃,罩一个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产生蓝色火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甲烷(CH4):点燃,罩一个干冷的烧杯,迅速翻转滴加澄清石灰水产生蓝色火焰,有水珠生成,澄清石

灰水变浑浊

3.常见离子的检验

■滴加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H+-加入活泼金属(Zn、Fe)产生气体

,加入碳酸盐(CaCCh)产生气体

-滴加紫色石蕊溶液变蓝

滴加无色酚醐溶液变红

OHFe3+产生红褐色沉淀

.Cu2+产生蓝色沉淀

滴加稀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22+2+

CO3-Ba/Ca产生白色沉淀

Ag+------>C1-产生白色沉淀

4.分离与除杂

(1)分离

根据混合物中各成分性质差异,采用适当的物理或化学方法将他们从混合物中一一分离,得到几种纯净物

质。

(2)除杂(提纯)原则

①除杂过程中不引入新的杂质,尤其注意试剂过量问题

②不能和目标产物反应,若发生了反应最后应恢复原状

总结:不增、不减、易分、复原

压轴题型讲练

题型01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1.(2025,山东枣庄・一模)宋代《开宝本草》中记载了KNC>3的制取过程,“所在山泽,冬月地上有霜,扫取

以水淋汁后,乃煎炼而成"。上述制取过程中未涉及的实验过程是

A.溶解B.蒸发C.结晶D.蒸储

【答案】D

【详解】A、“扫取以水淋汁后”过程中涉及溶解,选项A不符合题意;

B.“乃煎炼而成”过程中涉及蒸发,选项B不符合题意;

C.“乃煎炼而成”过程中涉及蒸发浓缩,结晶,选项C不符合题意;

D.蒸储需通过加热液体收集蒸气再冷凝,题干中无此操作,选项D符合题意;

故选D。

2.(24-25九年级下•江苏连云港•阶段检测)下列实验方案中,可行的是

实验目的实验方案

A干燥实验室制得的CO?通过装有足量烧碱的干燥管

B从KC1和MnO2的混合物中回收MnO2加足量的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稀硫酸和稀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后,证明硫取反应后的溶液少许,向其中滴加

C

酸有剩余Ba(NC>3)2溶液,观察现象

D除去NaCl溶液中少量MgCl2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A.AB.BC.CD.D

【答案】B

【详解】A、因为二氧化碳能和氢氧化钠(俗称烧碱)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所以不能用氢氧化钠干燥二氧

化碳,不符合题意;

B.向混合物中加足量的水溶解,氯化钾溶于水,二氧化镒不溶,过滤后氯化钾存在于滤液中,二氧化镭留在

滤纸上,洗涤,干燥,得到纯净的二氧化镒,符合题意;

C.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因为硫酸钠、稀硫酸中都含有硫酸根离子,都能和硝酸钢溶

液反应生成硫酸钢沉淀,所以取反应后的溶液少许,向其中滴加硝酸钢溶液,不管是否有稀硫酸剩余,都

会出现白色沉淀。应该利用稀硫酸呈酸性而硫酸钠溶液呈中性的不同,选择试剂来证明,不符合题意;

D.氯化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如果加入氢氧化钠溶液适量,充分反应后过滤,可以

除去氯化钠溶液中的少量氯化镁,但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溶液中增加了新的杂质氢氧化钠,不符合

题意。

故选Bo

题型02气体的净化与干燥

3.(23-24九年级上•江苏宿迁,期末)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部分装置,请根据实验装置(部分固定装置已

⑵实验室制取5时,可用E装置收集,说明02具有的物理性质是;若要测量产生的5体积,应

将E装置的(填"a"或"b")端与量筒连接。

⑶实验室制取化学方程式为。若要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填

C02

字母);

⑷若用F装置收集一瓶干燥的某气体,其中的X溶液应是(填名称),收集的气体可能是

(填字母序号)

A.NH3B.H2C.02D.C02

【答案】⑴锥形瓶

⑵不易溶于水a

⑶CaCO3+2HCI=CaCI2+H2O+CO2tB

(4)浓硫酸CD/DC

【详解】(1)标识①仪器的名称是:锥形瓶;

(2)实验室制取02时,可用E装置收集,说明02具有的物理性质是不易溶于水;氧气密度比水小,所以

从E的短管b通入,水从长管a排出,排出水的体积为生成氧气的体积,所以应将E装置的a端与量筒连

接;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常用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盐酸反应,大理石或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

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aCO3+2HChCaCI2+H2O+CO2t;在装置B

中,固体药品放在多孔隔板上,液体药品从长颈漏斗中加入。反应开始后,关闭开关时,试管中的气体增

多,压强增大,把液体压入长颈漏斗,固体和液体分离,反应停止,打开开关时,气体逸出,试管中的气

体减少,压强减小,液体和固体混合,反应进行。若要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B;

(4)若用F装置收集一瓶干燥的某气体,干燥剂X是液体,浓硫酸是一种,具有吸水性,能干燥某种气体,

X溶液应是浓硫酸;用F装置收集一瓶干燥的某气体,该气体是从长管通入,说明该气体密度大于空气,用

浓硫酸干燥,说明该气体不能与浓硫酸反应。

A.NH3能与浓硫酸反应,且密度小于空气,不符合题意;

B.H2密度小于空气,不符合题意;

C.02不能与浓硫酸反应,且密度大于空气,符合题意;

D.C02不能与浓硫酸反应,且密度大于空气,符合题意。

故选CDo

题型03常见气体的检验

4.实验室现有四种气体,分别是%、。2、。。2、H2,下列选项能直观方便地将它们区分的是()

A.燃着的小木条,紫色石蕊溶液B.灼热的铜,澄清石灰水

C.灼热的氧化铜,氢氧化钠溶液D.带火星的小木条,浓硫酸

【答案】A

【解析】解:力、把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四种气体中,若木条熄灭,则是二氧化碳、氮气;若木条燃烧更旺,

则是氧气;若气体能燃烧,则是氢气;再将二氧化碳、氮气分别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二氧化碳能与水反

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无变化的是氮气,可以鉴别,故选项正确。

B、空气的氧气、氧气能与灼热的铜反应生成黑色的氧化铜,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无法鉴别空

气、氧气,故选项错误。

C、氢气能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水,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但无明显变

化,无法鉴别%2、。2、C02,故选项错误。

D、氧气能使带火星的小木条复燃,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不能鉴别M、。。2、H2,故选项错误。

故选:Ao

题型04常见离子的检验

5.某溶液含有Na+、H+、Ca2+,CO打、C厂中的几种,取该样品,滴加Ba(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为

确定该溶液的组成,还需要检验的离子是()

A.Na+B.H+C.Ca2+D.Cl-

【答案】D

【解析】解:取该样品,滴加8矶可。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样品中一定有碳酸根离子,钙离子和碳酸

根离子结合成白色沉淀碳酸钙,碳酸根离子和氢离子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所以原溶液中一定不含钙离

子和氢离子,原溶液中一定有阴阳离子,所以一定含有钠离子,可能含有氯离子,故答案选D。

根据钙离子和碳酸根离子结合成白色沉淀,氢离子和碳酸根离子不能共存会产生气泡和钢离子只能和这五

种离子中的碳酸根离子结合成白色沉淀分析解答.

题考查离子检验问题,明确离子的性质、离子之间的反应是解题的关键,要明白离子反应就是复分解反应

发生的原因.

6.某化学兴趣活动小组在准备实验时,甲同学配制了NazSO-K2cO3、BaCj稀盐酸四种溶液,但没有及

时贴标签.乙同学在使用时为区分四种无色溶液,将溶液分别编号为①、②、③、④并进行如表所示实验,

由此推断①、②、③、④依次是()

实验内容实验现象

①+②有白色沉淀生成

②+④有白色沉淀生成

①+③有气泡冒出

A.稀盐酸、Na2s。4溶液、七。。3溶液、BaCl溶液

B.BaCG溶液、溶液、Na2s溶液、稀盐酸

C.K2c。3溶液、BaC1溶液、稀盐酸、Na2s。4溶液

D.Na2s(J*溶液、BaC%溶液、修。。3溶液、稀盐酸

【答案】C

【解析】解:Na2SO4,K2cO3、BaC%、稀盐酸,给定的四种物质中两两混合后产生沉淀的为BaC%,而无

明显现象的是盐酸,而在和BaCG反应产生沉淀且能够和盐酸反应生成气体的是右。。3,再和BaC"反应产

生沉淀的另一物质就是Na2sO,,而根据表中的现象可以看出,得到两种沉淀的是②,所以②为BaC%,同

时看出③为盐酸,①和②产生沉淀而①和③生成气体,所以①为七。。3,剩余的④为可口25。4.

所以①②③④分别为溶液、BaClz溶液、稀盐酸、Na2s。4溶液.

故选:c.

根据硫酸钠和氯化钢会生成硫酸铁沉淀,碳酸钾和氯化领会生成碳酸领沉淀,碳酸钾和稀盐酸会生成二氧

化碳气体等知识进行分析.

对于类似题目可以采取先根据物质进行两两混合的方法,然后结合反应现象和给定的转化关系进行分析解

答.

题型05其他物质的检验与鉴别

7.1.物质的鉴别和除杂是重要的实验技能,下列实验方法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法

A验证铁比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将Fe丝插入AgN3溶液中

B除去NaC7固体中少量的Cat。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C鉴别CuO和炭粉加入盐酸,观察现象

用燃着的木条检验

D鉴别。2、。。2、N2

A.AB.BC.CD.D

【答案】D

【解析】解:将丝插入溶液中,铁丝表面析出银白色固体,是因为铁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说

明铁比银活泼,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

B.氯化钠易溶于水,碳酸钙不溶于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得到氯化钠,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

C.加入盐酸,固体溶解,溶液变蓝色的是氧化铜,无明显现象的是碳粉,该选项能够达到实验目的;

D.分别伸入燃烧的木条,能使木条燃烧更剧烈的是氧气,能使木条熄灭的是二氧化碳和氮气,不能区分二氧

化碳和氮气,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Do

8.下列有关物质除杂和鉴别的实验方案正确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

A除去时71。2中少量的KMM/加热固体混合物

B除去CO2中少量的C。通入氧气后点燃

分别溶于等量水中,根据形成溶液的过程中温度的变化鉴

C鉴别NaOH和NH4NO3两种固体

D鉴别KCl、(N“4)2S04和尿素三种固体分别加熟石灰研磨,根据能否嗅到氨味鉴别

A.AB.BC.CD.D

【答案】C

【解析】解:4、加热时,高铳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锌酸钾、二氧化镒和氧气,除去高锌酸钾带入锯酸钾,该

选项实验方案不正确;

B、二氧化碳中的一氧化碳不能被点燃,该选项实验方案不正确;

C、溶于水,温度升高的是氢氧化钠,温度降低的是硝酸镂,该选项实验方案正确;

D、分别加熟石灰研磨,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是硫酸钱,不能区分氯化钾和尿素,该选项实验方案不正确。

故选:Co

A、高镒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锦酸钾、二氧化镐和氧气;

B、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

C、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硝酸钱溶于水吸热;

D、镂盐能和碱反应生成盐、水和氨气。

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

确的结论。

压轴能力测试

1.(2025•江苏南京•一模)很多公共场合安装有直饮水机,某种直饮水机的工作原理如图,其中没有用到的

净水方法是

直饮水机内部

开水

温开水

直饮水

A.过滤B.吸附C.蒸储D.消毒

【答案】C

【详解】A、滤膜能够除去水中难溶性的杂质,起到过滤的作用,故A选项不符合题意;

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够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

C.图中没有蒸储的操作,故C选项符合题意;

D.紫外灯消毒可以杀菌消毒,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o

2.(2025•江苏常州・一模)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拟定的实验方案可行的是

A.NaOH粉末(Na2cO3)——加适量稀盐酸,蒸发

B.FeCl,溶液(Cut%)——加过量铁粉,过滤

C.KCI粉末(Mi!。?)一一加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D.CaCl?溶液(HCI)—-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答案】B

【详解】A、碳酸钠和氢氧化钠都能与盐酸反应,故A错误;

B.过量铁粉能与CUCI2溶液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溶液和铜,再过滤除去不溶物铜和铁,能除去杂质,故B正确;

C.KCI易溶于水,Mn02难溶于水,可采取加水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进能除去二氧化镒,故C错误;

D.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能把杂质除去,但是引入了新杂质氯化钠,故D错误。

故选Bo

(24-25九年级下•江苏扬州•阶段检测)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侯氏制碱法以氯化钠、二氧化碳、氨气(NH3)为原料制备纯碱,主要流程如图:晶浆中主要成分为NaHCO3

固体以及含有NaCI、NH4cl的液体;母液主要成分为NaCI、NH4CI»

碳化塔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NaHCCh属于酸B.NaCKNH4a都是由离子构成

C.常温下碳酸氢钠的溶解度比氯化镂小D.碳酸氢钠制取碳酸钠的过程是分解反应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溶解池中溶于水时需适度搅拌碳化塔中应先通入再通入

A.NaCIB.co2,NH3

C.分离器中得到NaHCCh的操作是过滤D.流程可循环利用的物质为C02、H20等

【答案】3.A4.B

【解析】3.A、NaHCS解离形成Na+、,碳酸氢钠是由钠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说

法不正确,符合题意;

B.NaHCQ是由钠离子和碳酸氢根离子构成的,NH4cl是由镂根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常温下碳酸氢钠的溶解度比氯化铉小,所以碳酸氢钠先结晶析出,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碳酸氢钠制取碳酸钠,即碳酸氢钠加热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是一种物质生成三种物质,

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A、溶解池中NaCI溶于水时需适度搅拌,以加快溶解速率,说法不正确,符合题意;

B.氨气极易溶于水,碳化塔中应先通入NH3,形成碱性溶液,再通入C02,能更多地吸收二氧化碳,说法错

误,符合题意;

C.分离器能将碳酸氢钠固体和溶液分离,分离器中得到NaHCCh的操作是过滤,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根据流程图可知,C5、出0既是流程中某个反应的反应物,也是流程中另■个反应的生成物,可循环利

用,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o

5.(24-25九年级上•江苏南京•期末)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方法不正确的是

A.CC)2(CO卜-缓缓通过足量的灼热氧化铜

B.Cu(CuO)--在足量氧气流中加热

C.02(水蒸气户通过装有足量无水氯化钙的干燥管

D.Cu(Fe)-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过滤、洗涤、干燥

【答案】B

【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

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

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详解】A、C。能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

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B.Cu在足量氧气流中加热生成氧化铜,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无水氯化钙具有吸水性,且不与氧气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

取的方法正确;

D.Fe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氢气,Cu不与稀硫酸反应,充分反应,过滤、洗涤、干燥,能除

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故选:B.

6.(2024九年级下•江苏•竞赛)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干燥CO?验证CO?性质

【答案】D

【详解】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且不与二氧化碳反应,可用于干燥二氧化碳气体,为了使二氧化碳和浓硫

酸充分接触,二氧化碳气体应该从长管通入,故A能达到目的;

B.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从长管通入,可用于验证二氧化碳的性质,故B能达到目的;

C.氧气不易溶于水,进入水中会迅速溢出,所以通过产生气泡的快慢,来监控气体流速,故C能达到目的;

D.氧气不易溶于水,氧气的密度比水小,图示收集氧气时,氧气应该从短管通入,故D不能达到目的;

故选:Do

7.(2024•江苏•二模)工业铁红的主要成分是Fe2()3,还含有少量的FeO、Fe_,O4o为了测定铁红中铁的质量

分数,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进行了如下实验。

【资料1】草酸晶体(H2c2。「3旦0)在浓H2sC\作用下受热分解,化学方程式为:

⑴图1可用作草酸分解制取气体的装置是—(填编号)。

[问题讨论]用图2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气体发hf**1(~~1

filfi

AB

图2

(2)进入D中的气体是纯净、干燥的CO,则A、C中的试剂依次是(填编号)。

a.浓硫酸b.澄清的石灰水c.氢氧化钠溶液

⑶B装置的作用是一。

⑷写出D装置中所发生反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一。

【数据分析与计算】

【资料2】铁的常见氧化物中铁的质量分数:

铁的氧化物FeOFe3O4

铁的质量分数77.8%70.0%72.4%

⑸称取铁红样品10.0g,用上述装置充分反应,测定铁红中铁的质量分数。

①D中充分反应后得到Fe粉的质量为mg,则<m<。

②实验前后称得E装置增重6.6g,通过计算确定铁红中铁的质量分数—o(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

确至I]0.1%)。

【反思交流】

⑹本实验如果缺少C装置(不考虑其他因素),则测得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会—(填"偏小'''不变"或"偏大")。

⑺图2实验装置中的一个明显缺陷是—o

【答案】(l)d

(2)ca

⑶检验二氧化碳是否完全除尽

(4)3CO+Fe2O3=2Fe+3CO2

(5)7.07,7876.0%

解:E装置增加的质量为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则二氧化碳的质量为6.6g,其中氧元素的质量为,4.8g氧

元素的质量一半来自一氧化碳,一半来自铁的氧化物,则铁红中氧元素的质量为4.8g+2=2.4g,因此铁红中

铁的质量分数为;

答:铁红中铁的质量分数76.0%。

⑹偏小

⑺缺少尾气处理装置

【详解】(1)利用草酸晶体和浓硫酸液体,反应条件下需要加热制取气体,选择的发生装置为d,故填:d;

(2)A中试剂为氢氧化钠溶液,目的是除去一氧化碳中的二氧化碳,B中的氢氧化钙溶液用于验证一氧化

碳中的二氧化碳是否除尽,C中试剂为浓硫酸,除去一氧化碳中的水蒸气,从而得到纯净、干燥的一氧化碳,

故填:ca;

(3)B装置中的氢氧化钙溶液用于验证一氧化碳中的二氧化碳是否除尽,故填:检验二氧化碳是否完全除

尽;

(4)D中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故填:

(5)①D中充分反应后得到Fe粉的质量为mg,铁元素存在于三种氧化物中,最大值按FeO中铁元素的

质量分数计算,最小值按Fe2O3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则m的取值范围是,即<m<7.78,故填:7.0;

7.78;

②见答案;

(6)本实验中如果缺少C装置,水蒸气会进入E装置,导致二氧化碳的质量偏大,从而导致氧元素的质量

偏大,会导致铁元素的质量偏小,进而导致铁红样品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偏小,故填:偏小;

(7)由于实验中通入的一氧化碳过量,导致剩余的一氧化碳流入空气中,会污染空气,故图2实验装置中

的一个明显缺陷是缺少尾气处理装置,故填:缺少尾气处理装置。

8.(23-24九年级上,江苏宿迁•期末)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

途径。

ABDEF

⑴实验室选A装置制氧气,若要制取一瓶干燥的氧气,必须使气体通过F装置再进行收集,则进气口为—

(填"a"或者"b")。

(2)实验室若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是o若用下图1装置来制取二氧

化碳,关闭止水夹后,多孔隔板处观察到的现象如图2所示,依次观察到的现象正确的顺序是(填

序号);

⑶G装置可用来测量生成物的体积,在水面上放一层植物油的目的是;植物油上方原有的空气

对实验的结果(填"有"或"没有")明显影响。

⑷实验室常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固体的方法来制取甲烷,已知甲烷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小,与空气各成分均不

反应,且难溶于水,则制取并收集甲烷可以选用的装置组合为(填字母)。

【答案]⑴a

(2)CaCO3+2HCI=CaCI2+H2O+CO2①③②

⑶防止二氧化碳溶于水且与水反应没有

(4)BD或BE

【详解】(1)实验室选A装置制氧气,若要制取一瓶干燥的氧气,必须使气体通过F装置(浓硫酸具有

吸水性)再进行收集,为了干燥充分,则进气口为a;

(2)大理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CaCO3+2HCI=CaCl2+H2O+CO2;

关闭止水夹,内部压强增大,将液体压回长颈漏斗,液面下降,直至固液分离,反应停止,所以液面顺序

为①③②;

(3)二氧化碳能溶于水且能与水反应,却不能溶于油,为了保证气体体积准确,所以增加一层植物油,防

止二氧化碳溶于水且与水反应;

该装置是通过装置内产生气体,压强增大,将水排出,从而测定二氧化碳的体积,排出水的体积即为生成

二氧化碳的体积,所以植物油上方原有的空气对实验的结果没有影响;

(4)实验室常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固体的方法来制取甲烷,该反应为固体加热型,发生装置可选择B,甲烷

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小,与空气各成分均不反应,且难溶于水,可选择向下排空气法或排水法收集,收集装

置可选择D或E,则制取并收集甲烷可以选用的装置组合为BD或BE。

9.(2023•江苏无锡•模拟预测)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掌握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熟知仪器的工作原理

以及使用规范是进行有效实验的前提。

双氧水用于伤口消毒、环境消毒以及食品消毒,是家庭必备品。利用双氧水可以“自制吸氧仪",如图1所示;

也可以进行其他的气体制备以及性质实验,如图1、图2所示。

资料:

I.氨气极易溶于水,水溶液呈碱性;

II.碱石灰是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混合固体。

⑴三颈瓶中加入洗净的"铁锈"或"小石子"可以加快双氧水制氧气的反应速率,"铁锈"或"小石子”所起的作用

类似于写出三颈瓶中制取氧气的方程式;该反应属于(填"基本反应类型");

MnO2,

⑵通过"流速观测仪"观测流速,借助"流速调节器”调节液体的流速,它类似于医用注射器的功效,也类似于

实验室常用的(填"仪器名称");

(3)"药液净化器”的作用是除去药液中的难溶性杂质,该装置类似于(填"实验操作名称")o

二、制氨气(图2)

⑷试剂瓶中装浓氨水,三颈瓶中放入"氢氧化钠粉末"可以用于制取氨气,该原理可以理解为氢氧化钠粉末

遇水放热,促进了浓氨水的挥发。氢氧化钠粉末遇水放热是(填"化学"或者"物理")变化;

⑸实验中将产生的气体通入燃着的蜡烛,发现蜡烛逐渐熄灭了,由于不能排除水蒸气对实验的干扰,所以

不能说明氨气不可燃也不助燃,要想排除干扰,需要在储气袋与止气夹间添加盛放(填"浓硫酸"或"碱

石灰")的干燥装置;

三、燃烧(图3)

⑹若将储气袋2中气体从B管通入和储气袋4中气体从A管通入,发现储气袋4中的气体能够被点燃,由

此你对燃烧条件新的认识是O

【答案】⑴2H2。2===2力。+。2t分解反应

⑵分液漏斗

⑶过滤

⑷物理

⑸碱石灰

⑹氧气必须达到一定的浓度,合理即可

(2)分液漏斗可以代替注【详解】(1)三颈烧瓶中式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铳的催化下生成水和氧气,一种

物质变成两种物质,属于分解反应,故填:分解反应;

射器,控制液体流速,故填:分液漏斗;

(3)过滤可以分离液体和难溶性液体,故填:过滤;

(4)氢氧化钠溶解在水中会放出热量,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填:物理;

(5)浓硫酸会和氨气反应,不能用于干燥氨气,用碱石灰干燥,故填:碱石灰;

(6)储物袋2中气体是氧气,储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