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全国各地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第2期)-专题01声现象(原卷版)_第1页
2018年全国各地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第2期)-专题01声现象(原卷版)_第2页
2018年全国各地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第2期)-专题01声现象(原卷版)_第3页
2018年全国各地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第2期)-专题01声现象(原卷版)_第4页
2018年全国各地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第2期)-专题01声现象(原卷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8年全国各地中考物理试题分类汇编(第2期):专题01声现象(word原卷版)一、单选题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二胡演奏出的乐音,是由弦的振动产生的B.声音和光在空气中传播时,声音传播的较快C.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比在水中传播得快D.跳广场舞时喇叭播放的歌曲都是乐音2.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区分的B.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具有能量C.中考期间建筑工地夜间停止施工,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嗓声D.将正在发声的手机悬挂在密闭的广口瓶内,抽出瓶内空气的过程中听到声音变大3.噪声是严重影响我们生活的污染之一。下列措施中属于在产生环节控制噪声的是()A.在学校周围植树B.学校附近禁止汽车鸣笛C.教室安装隔音玻璃D.在靠近学校的道路旁安装隔声板4.依据图中的信息,作出的判断不正确的是A.两只鸟站在裸线上电压相等B.冰雪环境中仍有水蒸气存在C.右洞口空气流速大压强小造成洞内空气流通D.小白兔根据音色判断大灰狼是不是“妈妈”5.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B.将要上钩的鱼会被岸上的说话声或脚步声吓跑,是因为水能传播声音C.“低声细语”中的“低”描述的是声音的音调D.超声波清洗机是利用声波传递能量6.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A.音调是由发声体的振幅决定的B.“公共场所不要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说话的音调要低一些C.“天宫二号”在太空可通过超声波与地面联系D.声控锁是通过音色识别不同的声音7.如图所示,在筷子上捆一些棉花,做一个活塞,用水蘸湿棉花后插入两端开口的竹管中,用嘴吹管的上端,可以发出悦耳的哨音。上下推拉活塞,并用相同的力吹管的上端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哨音是由管内空气振动产生的B.哨音是通过空气传到别人耳朵的C.向上推活塞时,吹出的哨音响度会变大D.向下拉活塞时,吹出的哨音音调会变低8.生活中常用“引吭高歌”“低声细语”来形容声音。这里的“高”“低”是指声音的()A.响度B.音调C.音色D.频率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B.汽车安装的倒车雷达是利用电磁波工作的C.超声波清洗眼镜,是利用了声波传递能量的性质D.声源的振幅越大,音调越高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震耳的鼓声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B.考场附近禁止鸣笛是为了阻断噪声传播C.电磁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D.微波炉是用声波来加热食品的11.如图是一辆长达30m的无轨电动列车,它外观采用流线型结构,与燃料汽车相比,行驶时电动机比内燃机的噪声小很多,与有轨电车相比,它拐弯灵活,下列关于无轨电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流线型结构有利于减小行驶中受到的空气阻力B.灵活拐弯时无轨电车的运动状态不改变C.行驶时噪声小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D.电动车取代燃料汽车可减小对大气的污染12.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振幅越大音调越高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C.打雷时捂住耳朵可以防止雷声的产生D.地震、火山喷发等自然现象都伴有次声波的产生1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公共场所不要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说话音调放低些B.人们分辨出二胡和小提琴发出的声音,主要是因为它们的响度不同C.“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D.超声波能够粉碎体内“结石”是因为声波具有能量14.城市建设和管理越来越注重“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理念,如城市道路两旁植树;穿城而过的高铁两旁建有隔音板;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人需戴耳罩;跳广场舞的大妈要把音量调小一些,这些措施的共同目的是()A.减小噪声污染B.减小大气污染C.绿化美化环境D.减小水污染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波和电磁波都能在真空中传播B.吹笛子时手按不同的笛孔是为了改变音调C.做圆周运动的物体如果所受外力全部消失将做匀速圆周运动D.摩擦起电过程中能量的转化是电能转化为机械能16.下列有关物理现象中说法正确的是A.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时,可能是电路发生了短路B.物体内能增加时,一定是外界对物体做了功C.声控开关是利用声音的音调来控制电路的D.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其传播速度与超声波相同17.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B.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C.声音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一定比在固体中大D.市区内禁止机动车高音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18.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调节手机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C.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信息D.摩托车排气管上安装消声器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19.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超声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B.吹笛子时,笛管振动发声C.汽车安装消声器,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D.用大小不同的力击鼓,鼓发出声音的响度不同20.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物体振动,人们就能听到声音B.人们能分辨蛙声和蝉鸣,是因为它们的音调不同C.学校周边“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控制噪声D.人们利用超声检测锅炉是否有裂纹,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21.如图所示,号称“天下第一鼓”的山西威风锣鼓队正在表演。当队员用手按住正在发声的鼓面时,鼓声就消失了,其主要原因是()A.手不能传播声音B.手吸收了声波C.手使鼓面停止了振动D.手把声音反射回去22.张一山在《朗读者》中为大家演绎了《追风筝的人》.关于其中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朗读时,朗读者的声带振动产生声音B.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约约3×108m/sC.观众主要依据音调区分主持人和朗读者的声音D.朗读者的声音很大是因为声音的频率很高二、填空题23.为营造清静的生活环境,近两年来,咸宁市已经实现所有城区“禁鞭”。燃放鞭炮产生的烟尘飞扬_____(选填“是”或“不是”)分子运动;“禁鞭”是通过在_____来控制噪声这种公害。24.如图甲所示,蝙蝠靠发出_____发现昆虫。如图乙所示,从玻璃罩里向外抽气的过程中铃声逐渐减小,此现象可推理得出_____不能传声。25.在观看音乐会时,小明同学因为近视眼无法看清是哪位艺术家在演奏,但他能区分钢琴和二胡的声音,这是根据声音的_____来判断的,要想矫正近视眼,应戴一副由_____透镜片做的眼镜。26.宋词《解语花·上元》中写道“箫鼓喧,人影参差,满路飘香麝”,其中“箫鼓喧”是由于发声体_____产生的,“满路飘香麝”是由于分子在不停地做__________。27.小亮同学利用课余时间,创作了一部科幻小小说——《太空漫游记》。小说中有这样的描写:小明和小亮驾驶“女娲号”飞船漫游在太空,突然听到空中传来“隆隆”的雷声,之后又看见闪电四射。哇!太空真美啊!请你从物理学的角度,指出这段文字中的一处科学性错误及判断依据。错误之处:________________;判断依据:________________(开放性试题,答案合理即可)。28.小亮同学利用课余时间,创作了一部科幻小小说——《太空漫游记》。小说中有这样的描写:小明和小亮驾驶“女娲号”飞船漫游在太空,突然听到空中传来“隆隆”的雷声,之后又看见闪电四射。哇!太空真美啊!请你从物理学的角度,指出这段文字中的一处科学性错误及判断依据。错误之处:________________;判断依据:________________(开放性试题,答案合理即可)。三、综合题29.太阳光在通过透镜时会被会聚或发散,那么声音在传播途中遇到不同介质时,会不会像光一样也被会聚或发散呢?在老师的帮助下,同学们用音叉、三个相同的气球(内部充有不同气体)、示波器、麦克风等器材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并进行了如下探究:(1)调整音叉和麦克风之间的距离,让音叉发出的声音只通过空气传播,用麦克风将声音信号输入示波器,观察并记录此时的波形如图甲所示;(2)分别将充有二氧化碳气体、空气和氢气的气球,依次放在音叉和麦克风之间,保持音叉和气球之间的距离不变,让音叉发出声音,记录示波器显示的波形如图乙、丙、丁所示分析以上实验过程和现象可知:(1)实验过程中,敲击音叉,使其_________发声,且应控制音叉发出声音的响度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2)比较如图的乙与甲、发现声波在通过充有二氧化碳气体的气球后,麦克风接收到的声音响度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此时充有二氧化碳气体的气球对声波具有________作用,相当于一个_______透镜,比较丁与甲后,发现充有氢气的气球对声波具有__________作用,由此可见,声音与光之间存在某种对应关系。(3)实验后,同学们查阅资料了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