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01讲文言实词(练习)
目录
01课标达标练...................................................................1
02核心突破练...................................................................8
03真题溯源练.................................................................19
01
课标达标练
一、综合运用各种推断实词的方法,推断下面文段中加点字的意思。
汉明帝永平三年春二月甲子,立贵人马氏为皇后。后既正位宫闱,愈自谦肃,好读书,常衣大练,裙
不加缪。朔望诸姬朝请,望见后袍衣疏粗,以为尊卷,就视,乃笑。后曰:“此缙特宜染色,故用之
耳。”四年夏四月,有司连据旧典,请封诸舅。帝以天下丰裕,方季无事,癸卯,遂封卫尉廖为顺阳侯,
车骑将军防为颍阳侯,执金吾光为许侯。太后闻之,曰:“吾少壮时,但慕竹帛,志不顾命。今虽已老,
犹戒之在得,故日夜惕垣,思自降损,冀乘此道,不负先帝。所以化导兄弟,共同斯志,欲令瞑目之日,
无所复恨,何意老志复不从哉,万年之日长恨矣!”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马后抑外家》)
⑴常衣大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裙不加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以为缅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此缉特宜染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帝以天下丰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⑹方事无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⑺故日夜惕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⑻万年之日长恨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衣”可运用语法推义法,“衣”作谓语,在此处是名词作动词,穿。
(2)“缘”可运用字形推义法,由“名”可知“缘”的意思为“衣服的边饰”,即“包住衣服边的狭长布
帛”。
(3)“绮毂”可先运用字形推义法,由“绮”字偏旁”及“毅”字结构要素“系”推知,“绮毂”应指
带有精细花纹的岩纱;再运用邻字推义法,可以推知“毅”义同“绮”,意思是细纱或丝织品。
(4)“缗”可先运用字形推义法,由偏旁“名”可知,“缙”与纺织品有关;再运用语境推义法,由前文“以
为绮毂”和句中“染色”可知,“缗”是“衣料”的意思。
⑸“稔”可先运用字形推义法,由偏旁“禾”可知,“稔”与“庄稼”有关;再运用邻字推义法,可知“稔”
义同“丰”,指“庄稼成熟”。
(6)“垂”可运用字音推义法,“垂”在此处为通假字,同“陲”,意为“边陲,边境”。
(7)“厉”可先运用邻字推义法,“厉”应与“惕”同义;再运用语境推义法,由前句“犹戒之在得”可推
知“厉”是“警惕”的意思。
(8)“恨”可运用语境推义法,前句是“何意老志复不从哉”,意为“没想到我这一愿望却难以遂从",故
根据语境,这里的“恨”不应是“仇恨”“愤恨”“记恨”等义,而是“遗憾”义。还可运用联想推义法,
联系课文《五代史伶官传序》中的“此三者,吾遗恨也”加以印证。
【参考译文
汉明帝永平三年春天二月甲子这一天,明帝立贵人马氏为皇后。马皇后正式做了皇后之后,更加谦谨
恭敬,她喜欢读书,经常穿粗帛制的裙子,裙子不加边饰。每月初一、十五,各位嫔妃朝见,看见皇后穿
的袍子织法稀疏、粗糙,以为是带精细花纹的经纱,走近后看了才知道是粗帛所制,于是相视而笑。马皇
后说:“这种丝绸衣料最适合染色,因此才用它。”章帝建初四年夏四月,有关部门接连根据旧典,请求
封章帝诸位舅父侯爵爵位。章帝因天下丰收,边疆无战争,在癸卯(十九日),封卫尉马廖为顺阳侯,车骑
将军马防为颍阳侯,执金吾马光为许侯。太后听闻此事,说:“我年轻的时候,只羡慕古人能够在史册上
留名,不顾惜性命。现在虽已年老,还警惕自己不要贪得无厌,因此日夜警惕,并自我贬损,是希望能够
坚持此道,不辜负先帝。因此,我劝导兄弟们,共同坚守此志,想在我死去之日,没有遗憾,没想到我这
一愿望却难以遂从,让我在九泉之下长怀遗憾!”
二、综合运用各种推断实词的方法,推断下面文段中加点字的意思。
张廷珪,河南济源人。第进士,补白水尉。累迁监察御史,按劾平直。武后移天下浮屠钱,簟佛祠
于白司马坂,廷珪谏,后善之。召见长生殿,赏慰良厚,因是罢役。神龙初,诏白司马坂复营佛祠。廷珪
方奉诏抵河北,道出其所,见营筑劳亟,怀不能已。上书切争,且言:“今土木复兴,不抄前诏。愿罢之,
以纾穷乏。”帝不省。
(节选自《新唐书•张廷珪传》)
⑴武后税天下浮屠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营佛祠于白司马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后毒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不称前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以号穷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税”可运用语法推义法,“税”处于谓语动词位置,应该是名词作动词,征收。
(2)“营”可运用语法推义法,“营”处于动词位置,应译为动词“营建”。
(3)“善”可运用语境推义法和语法推义法,前句“廷珪谏”,后句是结果,“善”应该是形容词的意动用
法,认为……说得好。
(4)“称”可运用语境推义法,结合上文张廷珪劝谏后“因是罢役”,这次又要重建,明显和以前的诏令不
符合,所以“称”应是“符合,相符””和……相符”。
(5)“纾”可运用成语推义法,联系成语“毁家纾难”,“纾”是“解除”的意思。
【参考译文】
张廷珪,河南济源人。考中进士科,补任白水尉。几经升官后任监察御史,按察纠举公正。武后征收
天下僧人的钱,在白司马坂营建佛寺,张廷珪上书劝谏,武后认为他说得好。在长生殿召见他,赏赐慰勉
很丰厚,建佛寺之事也就因此停止。神龙初年,诏令在白司马坂再次营建佛寺。张廷珪正好奉诏令到达河
北,路经那里,见百姓营造劳役十分辛苦,心中不能平静。上书恳切谏谆,并且说:“如今又兴起土木,
和前诏不相符。希望能停止这些做法,以解除百姓的穷困。”皇帝不理会。
三、根据通假条件找出下面画横线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义。
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①归孔子豚。②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③遇诸涂。谓孔子曰:“来!
予与尔言。”曰:“怀其宝而迷其邦,可谓仁乎?”曰:“不可。”“好从事而亟失时,④可谓知乎?”
曰:“不可。”“日月逝矣,岁不我与。”孔子曰:“诺。吾将仕矣。"(节选自《论语・阳货》)
【答案】
①“归”同“馈”,赠送。
②"时”同“伺”,等候。
③“涂”同“途”,道路。
④“知”同“智”,聪明。
【参考译文】
阳货想见孔子,孔子不愿见他,(阳货)便赠送孔子一只小猪。孔子趁他不在家的时候,前往拜谢以还
礼,在路上遇见阳货。阳货对孔子说:“过来!我跟你讲话。”(阳货接着)说:“有才能却怀揣着不用而
听任国家迷乱,这可以叫作仁爱吗?"(孔子回答)说:“不可以。”(阳货说:)“喜欢参与政事而又屡次错
过机会,这可以说是聪明吗?"(孔子回答)说:“不可以。”(阳货说:)“时间一天天过去了,岁月是不等
人的。”孔子说:“好吧。我答应你去做官。”
四、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题目。
张骞,汉中人也。建元中为郎。时匈奴降者言匈奴破月氏王,以其头为饮器,月氏遁而怨匈奴,无与
共击之。汉方欲事灭胡,闻此言,欲通使,道必更匈奴中,乃募能使者。骞以郎应募,使月氏,与堂邑氏
奴甘父俱出陇西。彳至匈奴,匈奴得之,留骞十余岁。居匈奴西,骞因与其属亡乡月氏,西走数十日,至大
宛。大宛闻汉之年财,欲通不得。见骞,喜,问欲何之。骞曰:“为汉使月氏而为匈奴所闭道。今亡,唯
王使人道送我。诚得至,反汉,汉之赂遗王财物不可胜言。”大宛以为然,遣骞,为发译道,抵康居。康
居传致大月氏。
(节选自《汉书・张骞传》)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月氏遁而怨匈奴
B.径匈奴,匈奴得之
C.大宛闻汉之饶财丰富,富足
D.诚得至,反汉
【答案】D
【解析】反:同“返”,返回。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用法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
例句:唯王使人道送我
A.《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B.浴乎沂,风乎舞雪,咏而归
C.吾从而对之
D.未能助上大有为,以弯洋斯民
【答案】C
【解析】C项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其他三项和例句均为名词作动词。例句中的“道”指带路。A
项群:提高人际交往能力。B项风:吹风,乘凉。D项膏泽:施恩惠。
【参考译文】
张骞是汉中人。建元年间被任命为郎官。那时匈奴投降过来的人说匈奴攻破月氏,并且用月氏王的头
颅做酒器,月氏因此逃跑而且怨恨匈奴,但苦于没有人和他们一起攻打匈奴。汉王朝正想发动消灭匈奴的
战争,听到这些话后,就想派人出使月氏,可匈奴又是必经之路,于是就招募能够出使的人。张骞凭借郎
官的身份应募出使月氏,与堂邑氏的奴仆甘父一起离开陇西。途经匈奴,被匈奴人截获,扣留张骞十多
年。因居住在匈奴西部,张骞趁机带领他的部属一起向月氏逃亡,往西跑了几十天,到了大宛。大宛听说
汉朝财物丰富,想和汉朝交往却找不到机会。见到张骞非常高兴,问他要到哪里去。张骞说:“替汉朝出
使月氏,却被匈奴封锁道路不让通行。现在逃亡到贵国,希望大王能派人带路送我们离去。假如能够到达
月氏,我们返回汉朝后,汉朝送给大王的财物一定多得不能用语言描述。”大宛认为可以,就送张骞他们
离去,并为他们派遣了翻译和向导,送到康居。康居用传车将他们送到大月氏。
五、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题目。
淮南转运使吕绍宁到任,进黄余钱十万贯,公请拒而不受,以防刻则。陕西用兵之后,河东困弊,刍
粮不足,言者请废麟州,或请移于合河津,或请废五寨。公既使河外,为四议,以较麟州利害,请移兵就
食于濒河清塞堡,缓后不失应援,而平时可省馈运,麟州得不废。(节选自《赠太子太师欧阳公行状》)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进黄余钱十万贯羡余:盈余,剩余
B.以防刻剥刻剥:侵夺剥削
C.河东困弊困弊:困顿疲惫
D.缓急不失应援缓急:缓慢,急迫
【答案】D
【解析】A项“羡余”是同义复词,可将“羡”“余”结合起来,解释为“盈余,剩余”。B项结合语境可
知“侵夺剥削”的意思正确。C项“困弊”有“疲惫,乏力”“艰难窘迫”的义项,联系语境,选项解释
正确。D项“缓急”是偏义复词,偏指“急”义。
【参考译文】
淮南转运使吕绍宁到任后,向欧阳修进献十万贯盈余的赋税,他拒绝且不接受,以防侵夺剥削。自从
陕西用兵之后,黄河以东地区困顿疲惫,军队用的饲料和粮食不足,主谋划的人请求放弃麟州,有人请求
移兵到合河津,有人请求废弃五寨。欧阳修出使黄河以南地区,写了四个奏议,来讨论麟州的利害关系,
请求移兵驻扎到黄河附近的清塞堡,遇到情势急迫时就能接受援助,而在平时可以节省物资的运输,麟州
得以保存下来。
六、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鲁哀公问于孔子日:“吾闻古者有夔一足,其果信有一足乎?”孔子对日:“不也,夔非一足也。夔
者忿戾晋心,人多不说喜也。虽然,其所以得免于人害者,以其信也。人皆日:'独此一,足矣。'夔非
一足也,一而足也。”哀公日:“申而是,固足矣。”一日:哀公问于孔子日:“吾闻夔一足,值乎?”
日:“夔,人也,何故一足?彼其无他异,而独遇于声。尧日:'夔一而足矣。’使为乐正。故君子日
'夔有一足',非一足也。”
(节选自《韩非子•说二》)
A.恶,指令人厌恶,与“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谏太宗十思疏》)中的“恶”字含义不同。
B.审,指真实、确实,与“审容膝之易安”(《归去来兮辞并序》)中的“审”字含义不同。
C.信,指真实,与“一人飞升,仙及鸡犬。信夫”(《促织》)中的“信”字含义相同。
D.通,指精通,与“六艺经传皆通习之”(《师说》)中的“通”字含义不同。
【答案】A
【解析】A项“指令人厌恶”错,形容词,凶狠、凶猛/形容词作名词,奸恶小人。B项“审容膝之易安”
的“审”指深知。D项“六艺经传皆通习之”的“通”指全面。
【参考译文】
鲁哀公问孔子说:“我听说古代有个叫夔的(乐官)只有一只脚,他果真只有一只脚吗?”孔子回答:
“不是的,夔并不是只有一只脚。夔这个人残暴狠心,人们多半不喜欢他。虽然如此,他之所以能够避免
被别人伤害,是因为他守信用。人们都说:‘只要有这一点,也就足够了。‘所以夔并不是只有一只脚,
而是说他只要有这一个优点就足够了。”鲁哀公说:“确实是这样的话,自然足够了。”另一种说法,鲁
哀公向孔子询问:“我听说夔仅一足,可信吗?”孔子说:“夔是人,怎么会仅有一只脚呢?他和别人没
有什么差别,唯独能精通音律。尧说:'这种人有一个就足够了。’于是派他做主管音乐的官。所以君子
说‘夔有一个就足够了’,并不是只有一只脚。”
七.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高)从诲既袭位,谓僚佐日:“唐近而吴远,舍近臣远,非计也。”乃用楚王殷以谢罪于唐,帝许
之。四年秋七月甲申,以从诲为荆南节度使兼侍中。高从诲性明达,亲礼贤士,委任梁震,以兄事之。梁
震日:“先王待我如布衣交,以嗣王展我。今嗣王能自立,不坠其业,吾老矣,不复事人矣。”学固请退
居。从诲不能留,乃为之筑室于土洲,从诲时过其家,四时赐与甚厚。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高氏据荆南》)
A.“乃因楚王殷以谢罪于唐”与“因击沛公于坐”(《鸿门宴》)两句中的“因”字意思不同。
B.布衣,古代“布”指麻葛之类的织物,“帛”指丝织品。后也以“布衣”称没做官的平民。
C.“以嗣王属我”与“屈平属草稿未定”(《屈原列传》)两句中的“属”字意思相同。
D.“遂固请退居”与“遂而鸡豚”(《种树郭橐驼传》)两句中的“遂”字意思不同。
【答案】C
【解析】C项二者意思不同,托付/撰写。A项通过/趁机。D项于是/成、养好。
【参考译文】
高从诲继位后,对僚佐们说:“后唐离我们近而吴国离我们远,舍弃近的国家而臣服于远的国家,这
不是好计策。”于是通过楚王马殷向后唐谢罪,后唐明宗答应了他的请求。天成四年秋季七月甲申日,后
唐朝廷任命高从诲为荆南节度使兼侍中。高从诲性情通达,礼贤下士,重用梁震,把他当作兄长来对待。
梁震说:“先王待我如同贫贱之交,他将您托付给我。现在您已经能够自立,没有荒废先王遗业,我已年
老,不能再侍奉人了。”于是坚决请求告老还乡。高从诲没能留住他,于是为他在土洲修建府舍,高从诲
时常到梁震家里去探望,一年四季的赏赐极为丰厚。
A.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贞观初,(唐)太宗丛帘谓侍臣日:“周武平纣之乱,以有天下;秦皇因周之衰,遂吞六国。其得天下
不殊,祚运长短若此之相辱也?”尚书右仆射萧璃进日:“纣为无道,天下苦之,故八百诸侯不知而会。
周室微,六国无罪,秦氏专任智力,蚕食诸侯。平定虽同,人情则异。”太宗日:“不然,周既克殷,务
弘仁义;秦既得志,专行诈力。非但取之有异,抑亦守之不同。祚之修短,意在兹乎!"(节选自《贞观政
要•辩兴亡》)
A.从容,即随口,与《屈原列传》中“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的“从容”意思不同。
B.相悬,指彼此差距大,其中“悬”与成语“悬而未决”的“悬”意思相同。
C.期,指约定,与《归去来兮辞并序》中“帝乡不可期”的“期”意思不同。
D.智力,指智谋和力量,与《六国论》中“可谓智力孤危”的“智力”意思相同。
【答案】B
【解析】A项“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的“从容”指委婉得体。B项二者意思不同,“悬而未决”的
“悬”意为“无着落,没结果”。C项“帝乡不可期”的“期”意为“期求”。
【参考译文】
贞观初年,唐太宗随口问身边的大臣说:“周武王平定了商纣王的乱局,才取得了天下;秦始皇趁着
周王室衰微,就吞并了六国。他们取得天下没有什么不同,为什么国运长短却如此悬殊呢?”尚书右仆射
萧琨进言说:“商纣王暴虐无道,天下的人都痛恨他,所以八百诸侯不约而同地来与周武王会师,讨伐纣
王。虽然周王室衰微,但是六国没有罪过,秦始皇是全靠智谋和武力,像蚕吃桑叶一样逐渐吞并诸侯的。
虽然同是平定天下,人们对待他们的态度却不一样。”太宗说:“这样的说法不对,周灭殷以后,努力推
行仁义;秦国达到目的以后,却一味地施行欺诈和暴力。它们不仅在取得天下的方式上有差别,而且守护
天下的方式也不相同。国运之所以有长有短,道理大概就在这里吧!
九、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题目。
建安四年,扬州贼帅郑宝欲略居民以赴江表,以淮南刘晔,高族名人,欲制之使唱此谋,晔用石。会
曹操遵便诣州,有所料回,晔号与归家。宝来候使者,晔留与宴饮,手刃杀之,斩其首以令宝军,其众数
千人皆服,推晔为主。晔以其众与庐江太守刘勋,勋怪其故。晔日:“宝无法制,其众素以钞略为利。仆
值无资,而整齐之,必怀怨难久,故以祖与耳!”
(节选自《资治通鉴・汉纪》)
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劫之”指胁迫刘晔,“劫”与《红楼梦》第一回中“又不知过了几世几劫”的“劫”字含义不同。
B.“患之”指对此忧虑,“患”与《六国论》中“诸侯之所大患”的“患”字含义相同。
C.“遗使”指派遣使者,“遗”与《苏武传》中“置币遗单于”的“遗”字含义相同。
D.“案问”指查办审问,“案”与《促织》中“成妻纳钱案上”的“案”字含义不同。
【答案】C
【解析】A项“又不知过了几世几劫”的“劫”是梵语“劫波”的省称。C项二者含义不同,“置币遗单
于”的“遗”指赠送。D项“成妻纳钱案上”的“案”指桌子。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晔要与归家”与“便要还家”(《桃花源记》)两句中的“要”字含义相同。
B.“晔以其众与庐江太守刘勋”与“则与一生彘肩”(《鸿门宴》)两句中的“与”字含义相同。
C.“仆宿无资”与“谢公宿处今尚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两句中的“宿”字含义不同。
D.”故以相与耳”与“会不相从许”(《孔雀东南飞并序》)两句中的“相”字含义不同。
【答案】D
【解析】D项二者含义相同,均表示动作偏指一方,可译为“你”。A项均为“约请、邀请”。B项均为
“给”。C项平素、一向/住宿。
【参考译文】
建安四年,扬州地区叛匪首领郑宝打算裹胁百姓到长江以南,因为淮南人刘晔出身皇族,本人名望又
高,他准备胁迫刘晔,以刘晔的名义来发动此事,刘晔对此很忧虑。正好曹操派遣使者到扬州查办审问一
件事情,刘晔就邀请使者同自己一道回家。郑宝前来拜见使者,刘晔留他参加宴会,亲手用刀杀死郑宝,
砍下他的头颅来命令郑宝的部下,郑宝几千个部下都被镇服,推举刘晔做首领。刘晔把郑宝的部下交给庐
江郡太守刘勋,刘勋对他这样做的原因感到奇怪。刘晔说:“郑宝军中没有纪律,部众向来靠抢掠百姓取
利。我一向没有资才,而又要对他们进行整编,必然会引起怨恨,局面难以持久,所以把这些人交给你管
理!”
02
核心突破练
一、阅读下列文段,完成后面试题。
上日:“战国之时,纵横裨阖之徒,享其邪说。诸侯急于利者多从之,往往事未就而国随以亡,此诚
何益?”(陶)安对日:“陛下所言,深探其本。”上日:“仁义,治天下之本也。贾生论秦之亡,不行
仁义之道。夫秦袭战国之辱,又安得知此!”天下府州县官来朝,陛辞,上谕之日:“天下初定,百姓财
力俱困,要在赡养生息之而已。惟廉者能尊己而利人,贪者必胺人而厚己。有才敏者或尼于私,善柔者或
昧于欲,此皆不廉致之也。尔等当深戒之!”
(节选自《明史纪事本末•开国规模》,有删改)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肆其邪说”与“又欲肆其西封”(《烛之武退秦师》)两句中的“肆”字含义不同。
B.”夫秦袭战国之弊”与“以兴利除弊”(《答司马谏议书》)两句中的“弊”字含义相同。
C.“约己而利人”与“约为婚姻”(《鸿门宴》)两句中的“约”字含义相同。
D.”善柔者或昧于欲”与“善万物之得时”(《归去来兮辞并序》)两句中的“善”字含义不同。
【答案】C
【解析】C项,约束/约定。A项,宣传/扩张。B项,均为弊病(端)。D项,擅长/羡慕。
参考译文:
太祖说:“战国时,游说诸侯的纵横之士,逞其口舌大肆宣传歪理邪说。急功近利的诸侯大多听信他
们的话,(结果)往往事情尚未成功而国家却已随之灭亡,这到底有何益处呢?”陶安回答说:“陛下所
说的,深深地探求到了(治国)之本。”太祖说:“仁义,是治理国家的根本。贾生论述秦朝的灭亡,在
于不施行仁义。秦朝沿袭战国的弊端,又哪里知道对百姓施行仁义(这个道理)呢?”天下府、州、县官
入京朝见,(离开朝廷时,)上殿辞别皇帝,太祖告谕他们说:“天下刚刚平定,百姓财力都困窘至极,
关键在于保养民力,增殖人口,恢复百姓元气。唯有清官廉吏才能约束自己造福他人,贪官污吏必定剥削
民脂民膏中饱私囊。有的官员才思敏捷可能为私心所困,有的官员生性软弱无能可能被欲望迷惑,这些都
是不廉洁导致的。你们应当深以为戒!”
二.阅读下列文段,完成后面试题。
景公卷诸大夫酒,公射出质,堂上唱善,若出一口。公作色木名,播弓矢。弦章入,公日:“章,自
吾失晏子,于今十有七年,未尝闻吾过不善;今射出质,而唱善者若出一口。”弦章对日:“臣闻之:'君
好之,则臣服之;君嗜之,则臣食之。'君其犹有食谄人言乎?”公日:“善。”是时海人入鱼,公以五
十寿赐弦章。章归,鱼乘塞涂。固辞鱼不受。君子日:“弦章之廉,乃晏子之遴行也。”
(节选自《说苑・君道》,有删改)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景公饮诸大夫酒”与“于是饮酒乐甚”(《赤壁赋》)两句中的“饮”字含义不同。
B.“公作色太息”与“长太息以掩涕兮”(《离骚》)两句中的“太息”含义相同。
C.“公以五十乘赐弦章”与“因利乘便”(《过秦论》)两句中的“乘”字含义不同。
D.“乃晏子之遗行也”与“小学而大遗”(《师说》)两句中的“遗”字含义相同。
【答案】D
【解析】D项,留传/遗失、放弃。A项,请……喝/喝。B项均为叹息。C项,车辆/趁着。
参考译文:
齐景公请各位大夫饮酒,(乘酒兴)拉弓射箭,箭飞出了箭靶之外,厅堂上的人都齐声叫好,像出自
一人之口。齐景公脸色大变,接着叹息一声,抛弃了弓和箭。(这时)大夫弦章进来了,齐景公对他说:
“弦章,自从我失去晏婴,至今已有十七年了,从未听到有人指出我不好的地方;今天射箭明明出了箭靶,
可是喝彩声却像出自一人之口。”弦章对齐景公说:“我听说:'君王喜好的事情,那么臣子就会去实行;
君王特别爱吃的东西,那么臣子也就会喜欢吃。'您仍然有时爱听谄谀之人的话吧?”齐景公说:“好。”
当时海边渔民进献鲜鱼,齐景公就用五十车鱼赏赐弦章。弦章回去时,鱼车塞满了道路。他坚决地退还了
这些鱼,不接受恩赐。品德高尚的君子说:“弦章的廉洁,就是晏婴留传下来的好品行啊。”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庾信字子山,南阳新野人也。祖易,齐征土。父肩吾,梁散骑常侍、中书令。信幼而俊迈,聪敏绝
伦。博览群书,尤菁《春秋左氏传》。身长八尺,腰带十围,等止颓然,有过人者。起家湘东国常侍,转
安南府参军。时肩吾为梁太子中庶子,掌管记。东海徐摘为左卫率。搐子陵及信,并为抄撰学士,父子在
东宫,出入禁阚,恩礼莫与比隆,既有盛才,文并绮艳,故世号为徐庾体焉。当时后进,竞相模强。每有
一文,京都莫不传诵。累4尚书度支郎中、通直正员郎。学为郢州别驾。号兼通直散骑常侍,聘于东魏。
文章辞令,盛为邺下所称。还为东宫学士,领建康令。
(节选自《周书・列传・卷四十一》)
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尤善《春秋左氏传》”与“素善留侯张良”(《鸿门宴》)两句中的“善”字含义不同。
B.“容止颓然”与“整顿衣裳起敛容”(《琵琶行并序》)两句中的“容”字含义不同。
C.“有过人者”与“大母过余日”(《项脊轩志》)两句中的“过”字含义不同。
D.“恩礼莫与比隆”与“吾与点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两句中的“与”字含义相
同。
【答案】D
【解析】前者是“和”,后者是“赞同”。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竞相模范”中“模范”的意思是“模仿”,和现代汉语中的“模范”含义不同。
B.”累迁尚书度支郎中”与“是夕始觉有迁谪意”(《琵琶行并序》)两句中的“迁”字含义不同。
C.”出为呈洲别驾”与“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师说》)两句中的“出”字含义相同。
D.“寻兼通直散骑常侍”与“寻遣丞请还”(《孔雀东南飞并序》)两句中的“寻”字含义相同。
【答案】C
【解析】前者是“出京任职”,后者是“超出”。
参考译文:
庾信字子山,南阳新野人。祖父庾易,是齐国不就朝廷征辟的土人。父亲庾肩吾,曾任梁国散骑常
侍、中书令。庾信自幼英杰出众,聪明机敏无与伦比。博览群书,特别通晓《春秋左氏传》。身高八尺,
腰带长达十围,仪容举止和顺,有超过常人之处。从湘东国常侍起家,转任安南府参军。当时庾肩吾担任
梁国太子中庶子,主管文书。东海人徐摘任左卫率。徐摘之子徐陵和庾信同时担任抄撰学士,庾信父子均
在东宫,出入宫禁之中,恩宠礼遇无人可比,庾信、徐陵才华横溢,文风都绮靡浮艳,因此世人称为“徐
庾体”。当时的后学之士,争相模仿他们的文章。他们每写成一篇文章,京师没有不传诵的。庾信多次升
迁,官至尚书度支郎中、通直正员郎。出任郢州别驾。随即兼任通直散骑常侍,出使东魏。他的文章和言
谈,被邺下高度赞美。回来后任东宫学士,兼任建康令。
四、阅读下列文段,完成后面试题。
李逢吉为相,势倾朝野。惟翰林学士李绅,每承顾问,常排抑之。逢吉亭之,而上待遇方厚,不能远
也。绅族子虞颇以文学知名,自言不乐仕进,隐居华阳川。及从父耆为左拾遗,虞与耆书求荐,误电于绅。
绅以书谓之,且以语于众人。虞深怨之,乃诣逢吉,悉以绅平日密论逢吉之语告之。逢吉益怒,使虞与补
阙张又新及从子前河阳掌书记仲言等伺求绅孥,扬之于士大夫间,且言:“绅潜察士大夫,有群居议论者,
辄指为朋党,目之于上。”由是士大夫多忌之。
(选自《通鉴纪事本末》,有删改)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患之”的意思是担心这件事,“患”与《六国论》中“诸侯之所大患”的“患”含义相同。
B.“误达”的意思是误送到,“达”与《孔雀东南飞并序》中“夜夜达五更”的“达”含义相同。
C.“绅短”的意思是李绅的过失,“短”与《兰亭集序》中“况修短随化”的“短”含义不同。
D.“白之于上”的意思是向皇上告状,“白”与《陋室铭》中“往来无白丁”的“白”含义不同。
【答案】B
【解析】B项,送到/到。A项,均为担心。C项,过失/两端之间的距离小(跟“长”相对)。D项,向……
告状/“白丁”指平民。
参考译文:
李逢吉担任宰相,权势倾盖朝野。只有翰林学士李绅,在每次接受皇帝咨询时,经常排斥贬抑李逢吉。
李逢吉十分担心,但皇上对李绅正十分信任,李逢吉无法使皇上疏远他。李绅的族侄李虞因为文章才学而
知名,他自称不喜欢做官,隐居在华阳川。等到他的叔父李耆担任了左拾遗,李虞写信给李耆请求推荐,
这封信误送到李绅手中。李绅写信讥讽他,并把这件事告诉了众人。李虞非常怨恨李绅,于是去见李逢吉,
把李绅平时私下议论李逢吉的话全都告诉了他。李逢吉更加生气,让李虞和补阙张又新以及他的侄子、前
河阳掌书记李仲言等人伺机探察李绅的过失,在士大夫中间宣扬,并且说:“李绅暗地里窥察士大夫,凡
有人在一起议论,就指斥为朋党,向皇上告状。”由此士大夫也大多忌恨李绅。
五、阅读下列文段,完成后面试题。
武王胜殷,入殷,未下粤,命封黄帝之后于铸,封帝尧之后于黎,封帝舜之后于陈。下舆,命封夏后
之后于杞,立成汤之后于宋,以奉桑林。武王乃恐惧,太息流涕,命周公旦进殷之遗老,而问殷之亡”,
又问众之所说,民之所欲。殷之遗老对日:“欲摹盘庚之政。”武王于是发巨桥之粟,赋鹿台之钱,以示
民无私。出拘救罪,分财弃责,以振穷困。
(节选自《吕氏春秋•览・慎大》,有删改)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未下舆”与“假舆马者”(《劝学》)两句中的“舆”字含义相同。
B.“而问殷之亡故”与“君安与项伯有故”(《鸿门宴》)两句中的“故”字含义不同。
C.“欲复盘庚之政”与“复道行空”(《阿房宫赋》)两句中的''复"字含义不同。
D.“以振穷困”与“振之以威怒”(《谏太宗十思疏》)两句中的“振”字含义相同。
【答案】D
【解析】D项,同“赈”,救济/同“震”,威吓。A项,均为车。B项,原因/交情。C项,恢复/夹层的,
双层的。
参考译文:
周武王战胜了殷商,进入殷都,还没有下车,就命令把黄帝的后代封到铸,把帝尧的后代封到黎,把
帝舜的后代封到陈。下了车,命令把夏后(指大禹)的后代封到杞,立成汤的后代为宋的国君,以便承续
桑林的祭祀。(此时)武王却很恐惧,长叹一声,流下了眼泪,命令周公旦领来殷商的老臣,问他们商灭
亡的原因,又问民众喜欢什么,想要得到什么。殷商的老臣回答说:“想要恢复盘庚的政治。”武王于是
散发巨桥的米粟,施舍鹿台的钱财,以此向人民表示自己没有私心。释放被拘禁的人,挽救犯了罪的人,
分发钱财,免除债务,以此来救济贫困的百姓。
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四岁而孤,母郑,亲诲之学,家贫,至以荻画地学节。举进士,调西京推
官。始从尹洙游,为古文,议论当世事,迭相师友,与梅尧臣海,为歌诗相倡和,遂以文章名疽天下。入
朝,为馆阁校勘。范仲淹以言事贬,在廷多论救,司谏高若讷独以为当黜。修贻书责之,谓其不复知人间
有羞耻事。若讷上其书,坐贬夷陵令,稍徙乾德令、武成节度判官。久之,复校勘,进集贤校理。初,范
仲淹之贬饶州也,修与尹洙、余靖皆以直仲淹见逐,目之日“党人”。自是,朋党之论起,修乃为《朋党
论》以进。其略日:“君子以同道为朋,小人以同利为朋,此自然之理也。故为君但当退小人之伪朋,用
君子之真朋,则天下治矣。”
(节选自《宋史・欧阳修传》)
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四岁而孤”与“可谓智力孤危”(《六国论》)两句中的“孤”字含义不同。
B.”至以荻画地学书”与“家书抵万金”(《春望》)两句中的“书”字含义不同。
C.“始从尹洙游”与“始速祸焉”(《六国论》)两句中的“始”字含义相同。
D.“与梅尧臣游”与“秦时与臣游”(《鸿门宴》)两句中的“游”字含义相同。
【答案】c
【解析】前者是“起初”的意思,后者是“才”的意思。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为歌诗相倡和”与“及时相遣归”(《孔雀东南飞并序》)两句中的“相”字含义不同。
B.“遂以文章名冠天下”与“冠者五六人”(《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两句中的“冠”字
含义不同。
C.“坐贬夷陵令”与“因击沛公于坐”(《鸿门宴》)两句中的“坐”字含义相同。
D.“故为君但当退小人之伪朋”与“但见群鸥日日来”(《客至》)两句中的“但”字含义相同。
【答案】C
【解析】前者是“坐罪”的意思,后者是“座位”的意思。
参考译文:
欧阳修,字永叔,庐陵人。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母亲郑氏,亲自教欧阳修读书学习,因家里贫穷,
以致只能以芦荻作笔,在地上学习写字。后来欧阳修考中了进士,被任命为西京推官。起初欧阳修与尹洙
结交,一起作古文,议论时事,二人互为师友,欧阳修又与梅尧臣结交,吟诗作歌,相互唱和,从此以文
章名扬天下。欧阳修回京返朝,升任为馆阁校勘。范仲淹因著文指陈时弊而被贬谪,在朝官员大多上章为
他说情,只有左司谏高若讷认为范仲淹应当被黜除。对此欧阳修写信对高若讷进行谴责,说他简直不知道
人间还有羞耻一事。高若讷将欧阳修的信交给皇帝,以致欧阳修被坐罪贬职为夷陵县令,不久又迁任乾德
县令、武成节度判官。过了很久,欧阳修复任为馆阁校勘,以后又改任为集贤校理。当初,范仲淹被贬去
饶州,欧阳修与尹洙、余靖都因范仲淹之事而被斥退,世人都视他们为“党人”。从此,朋党的议论便产
生了,欧阳修于是作《朋党论》一文进呈皇帝。在文中他议论道:“君子以志同道合结为朋党,小人因有
共同的利益结为朋党,这是很自然的道理。所以作为一国之君,只要能摒退小人的伪朋党,进用君子的真
朋党,那么天下就可以安定了。”
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
苏秦始将连横说秦惠王,日:“以大王之装,士民之众,车骑之用,兵法之教,可以并诸侯,吞天
下,称帝而治。愿大王少留意,臣请奏其效。”秦王日:“寡人闻之:毛羽不丰满者不可以高飞,文章不
成者不可以诛罚,道德不厚者不可以使民,政教不顺者不可以烦大臣。今先生伊然不远千里而庭教之,愿
以耳中”
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黑貂之裘敝,黄金百斤尽,洋用乏绝,去秦而归。负书担橐,牛帘枯槁,面
目焦黑,状有愧色。归至家,妻不下红,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喟然叹日:“妻不以我为夫,嫂不以我
为叔,父母不以我为子,皆秦之罪也。”乃夜界书,陈箧数十,得《太公阴符》之谋,伏而诵之,简等
以为趟摩。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明,血流至足,日:“安有说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者
乎?”那年,揣摩成,日:”此真可以说当世之君矣!”
于是说赵王于华屋之下,抵掌而谈。王大说,封武安君,堂相印,革车百乘,锦绣千纯,白璧百双,
黄金万镒,以随其后,约从散横,以即强秦。当秦之隆,黄金万镒为用,转毂连骑,炫煌于道,山木之
国,从风而服,使赵大重。且夫苏秦,特穷巷掘门、桑户楂枢之土耳,然横历天下,廷说诸侯之主,杜左
右之口,天下莫之能伉。将说楚王,路过洛阳,父母闻之,清宫除道,张乐设饮,郊迎三十里。妻侧目而
视,侧耳而听;嫂蛇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谢。苏秦日:“嫂,何前倨而后卑也?”嫂日:“以季子之位尊
而多金。”苏秦日:“嗟乎!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畏惧。人生世上,势位富贵,盖可忽乎哉?”
(节选自《战国策•秦策一》)
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愿以异日”与“异日图将好景”[《望海潮(东南形胜)》]两句中的“异日”含义相同。
B.“以大王之贤”与“尊贤而重土”(《过秦论》)两句中的“贤”字含义相同。
C.“乃夜发书”与“虞常等七十余人欲发”(《苏武传》)两句中的“发”字含义不同。
D.”今先生俨然不远千里而庭教之”与“屋舍俨然”(《桃花源记》)两句中的“俨然”含义不同。
【答案】B
【解析】A项,都是“日后、将来”的意思;B项,前者是“贤能”的意思,后者是“贤士”的意思;
C项,前者是“打开”的意思,后者是“发动,动手”的意思;D项,前者是“严肃的样子”,后者是
“整齐的样子”。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苏秦始将连横说秦惠王”与“始速祸焉”(《六国论》)两句中的“始”字含义不同。
B.“引锥自刺其股”与“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口技》)两句中的“股”字含义相同。
C.“形容枯槁”与“第三个身量未足,形容尚小”(《红楼梦》)两句中的“形容”含义相同。
D.“臣请奏其效”与“吾家读书久不效”(《项脊轩志》)两句中的“效”字含义不同。
【答案】D
【解析】A项,前者是“起初”的意思,后者是“才”的意思;B项,都是“大腿”的意思;C项,都
是“形态容貌”的意思;D项,都是“功效”的意思。
3.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简练以为揣摩”中的“揣摩”和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简练”和现代汉语意思不同。
B.“资用乏绝”与“生生所资”(《归去来兮辞并序》)两句中的“资”字含义相同。
C.“期年,揣摩成”与“外无期功强近之亲”(《陈情表》)两句中的“期”字含义相同。
D.“受相印”与“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两句中的“受”字含义不同。
【答案】B
【解析】A项,“简练”在文中是“挑选”的意思;B项,前者是“财物”的意思,后者是“供给”的
意思;C项,都是“满一年”的意思;D项,前者是“授予”的意思,后者是“传授”的意思。
4.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抑强秦”与“抑本其成败之迹”(《五代史伶官传序》)两句中的“抑”字含义不同。
B.“山东之国”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过秦论》)两句中的“山东”含义相同。
C.“杜左右之口”与成语“杜耳恶闻”“防微杜渐”中的“杜”字含义相同。
D.”富贵则亲戚畏惧”与“悦亲戚之情话”(《归去来兮辞并序》)两句中的“亲戚”含义不同。
【答案】D
【解析】A项,前者是“抑制”的意思,后者是“或者,还是”的意思;B项,都是“嵯山以东”的意
思;C项,都是“堵塞”的意思;D项,都是“内外亲属,包括母系亲属和父系亲属”的意思。
参考译文:
苏秦起先主张连横并规劝秦惠王,说:“凭着大王的贤明,土民的众多,车骑的充足,兵法的教习,
可以兼并诸侯,独吞天下,称帝而加以治理。希望大王能对此稍加留意,我请求来实现这件事。”秦惠王
回答说:“我听说:羽毛不丰满的不能高飞上天,法令不完备的不能惩治犯人,道德不深厚的不能使百姓
归服,政教不顺民心的不能烦劳大臣。现在您一本正经不远千里在朝廷上开导我,我愿改日再听您的教
诲。”
劝说秦惠王的奏折多次呈上,而苏秦的主张仍未实行。苏秦的黑貂皮大衣穿破了,几百两黄铜(战国时
代黄金指黄铜)也用完了,钱财殆尽,只得离开秦国,返回家乡。他背着书箱,挑着行李,形态容貌如同枯
槁,脸色黯淡,显出羞愧之色。回到家里,妻子不下织机,嫂子不去做饭,父母不与他说话。苏秦长叹
道:“妻子不把我当作丈夫,嫂子不把我当作小叔,父母不把我当作儿子,这都是我的过错啊。”于是他
半夜寻找书籍,摆出几十只书箱,找到了一本《太公阴符》的讲谋略的书,埋头诵读,反复挑选其中重要
的内容熟习研究。读到昏昏欲睡时,就拿针刺自己的大腿,鲜血一直流到脚后跟,说:“哪有去游说国
君,而不能让他拿出金玉锦绣,取得卿相之尊的人呢?”一年之后,他研究成功,说:“这次真的可以去
游说当代国君了!”
于是他在宫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石家庄放射工作人员培训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广西专业技术人员公需科目试题及答案
- 激励策略在人事行政管理中的应用案例考核试卷
- 2025年驾照考试复习题库科目一模拟题及答案解析
- 医疗器械智能制造的智能包装与物流系统考核试卷
- 农产品仓储信息化与农产品冷链物流运输成本控制案例考核试卷
- 健身器材市场品牌合作策略考核试卷
- 供应链战略规划与品牌影响力构建考核试卷
- 人力资源战略与企业战略整合方法考核试卷
- 担保追偿管理办法
- 《陆上风电场工程概算定额》NBT 31010-2019
- YB-4001.1-2007钢格栅板及配套件-第1部分:钢格栅板(中文版)
- 中国银行贷款合同中国银行贷款合同
- 广州民航职业技术学院花都赤坭校区机场场务技术与管理专
- 财经应用文写作PPT全套完整教学课件
- 最全学科带头人教学能手选拔理论试题及答案(教师基本素养试题)
- 山东建筑资料全套表格
- GB/T 13789-2022用单片测试仪测量电工钢带(片)磁性能的方法
- GB/T 34891-2017滚动轴承高碳铬轴承钢零件热处理技术条件
- GB/T 15057.2-1994化工用石灰石中氧化钙和氧化镁含量的测定
- 硬脑膜产品知识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